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家心性论研究

道家心性论研究

道家心性论研究
道家心性论研究

(《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道家心性论研究

郑 开

蒙文通曾说:“儒家心性之论,亦以兼取道家而益精”(《蒙文通文集》第1卷,第256页),提示了儒、道两家于心性之论相互切磋的深刻关系。但是,我们在泛滥于儒家心性论的同时,反倒昧于道家心性论的形态和特征,似乎心性哲学只是儒家的“独门功夫”。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道家心性论,描摹它的理论形态和特征,并检讨它与儒家心性论、道教心性学间的复杂关系。

一、自然本性

细检《老子》和《庄子》内篇,独无“性”字,那么我们何以谈论道家关于性的理论呢?我们当然不能根据早期道家文献中没有“性”字而断言它没有关于心性的概念和理论。傅斯年尝考“性”古训为“生”(傅斯年,上卷),而“生之谓性”也是春秋以来说性的老传统。经过春秋末年诸子学的洗礼,“性”的概念已在“生之谓性”古训的基础上锺事增华,有了更加丰富的意味;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古代哲学话语中‘性’的概念晚起,是从较早期‘德’与‘命’等概念剥落出来的”。(郑开)实际上,《老子》之“德”与“命”、“朴”与“素”、“赤子”与“婴儿”,《庄子》之“德”、“真”和“性命之情”等概念,乃相当于后

来所说的“性”的概念。

①道家所谓“性”,首先是“自己如尔”的自然之性。《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28章)“朴”乃未斫之原木,老子借以表示事物的自然状态或本来

面目,其反面就是加诸人工的“器”。②同理,“素”、“赤子”、“婴儿”等亦无非是人性的隐

②《老子》说:“朴散则为器”(第28章),王充云:“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可见“朴”乃本然样态的原木,经过加诸人工的制作而成各式各样的东西———“器”。又《玉篇》引《老子》曰:“璞散则为器”,璞乃玉石未理之状。无论“朴”还是“璞”,均是没有加过人工的或者说剔除社会性的本然样态。

高亨《老子通说》早已洞见《老子》所谓的“德”其实就是“性”。(高亨,第8-14页)张岱年则说,道家所谓“德”,乃“万物生长的内在依据”,即“物所得以生”的内在依据,而“这种内在根据,儒家谓之性,道家谓之德”。(张岱年,第154页以下)苏辙直截了当地把“朴”解作“性”(《老子解》“道常无名朴”解),而把“复归于朴”和“复命”理解为“复性”(如“复归于朴”和“复命曰常”解)。

喻,意味着尚未社会化的自然之性,象征着原初而完整的人本然之性(包括人性和物性)。显然,它略近于“生之谓性”。

《庄子》通过“真”、“伪”之辨深化发挥了老子的自然人性论,其曰:“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马蹄》)这里所说的“马之真性”乃天放之性,即不多不少、“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的“常然”(《知北游》),成玄英称之为“真常之性”。应该明确的是,“真”的反面是“伪”,而真、伪的关系就是天、人的关系:“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秋水》)“真”意味着自然之性(如“牛马四足”),“伪”意味着人为(社会和文化)的烙印(如“落马首,穿牛鼻”)。

看来,“真性”首先意味着自然之性。然而,《庄子》论性之精蕴,须诉诸“吾丧我”命题而后能明。实际上,这个命题已隐含了性、心两重性的观念,也就是说《庄子》隐约有两种意义上的“性”,这是讨论《庄子》“性”的概念的关键。《庄子》既说“性者生之质”(《庚桑楚》),近于旧说“生之谓性”,也说“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更深化了旧说,把无为心性的意蕴纳入其中。换言之,《庄子》所谓“真性”,已不同于旧说“生之谓性”。上述“反其真”就是“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缮性》),而这里所说的“初”也就是“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的“初”。可见,“真性”即“德”,其中凝固着“道”与“德”的本质。总之,《庄子》延续并发展了《老子》的自然人性论,把隐含在《老子》中的心性论萌芽提炼、塑造成较为成熟的心性论,目的是去“伪”存“真”,使人们从社会制度(礼乐)和意识形态(仁义)的宰制中解放出来,回归自然而本然的真性。

表面上看,自然之“性”似乎与价值判断无涉,因此也可以说道家的自然人性论是一种“绝对性善论”或“性超善恶论”。(刘笑敢,第275-276页)但是道家自然人性论却隐含这样两个价值判断:(1)“自然的”和“本来的”就是“好的”,也就是说自然的或本然的状态或属性是最完善不过的;(2)保持自然状态或本来面目,不假人为,就是“好的”。这两个价值判断部分地构成了以精神逍遥为归宿的道家伦理学的基础。

二、无为心性

拙稿《道家人性论阐微》曾指出道家人性论有自然人性和无为心性两个层面,后者乃前者的深化,或者说,“无为”概念赋予了自然本性以心性的深度。道家的“无为”概念既指内心恬淡的精神境界,也指宇宙玄寂的虚无状态,还指因循顺物的政治策略,其旨要却不离于“心”。实际上,道家心性论就是围绕“无为”思想建构起独具特色的心性论,从而敷论了“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敖睨万物”的境界学说。析而言之,“无为”意味着无知、无欲和无情、无乐,也就是说“致虚守静”的心性境界。

道家心性论中的无欲、无知是从否定方面来说的,从肯定方面来说,就是澄心凝神。我们从《老子》第37章和第57章入手讨论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可见,老子已把“朴”(自然之性)归诸“无欲”。道家已深刻洞见到文明进程中人性的

异化,因为作为“无为”反面的私欲和智巧,以及与之相表里的社会制度(礼乐)和观念形态(仁义),乃是人心沦丧的根本原因。如此,道家于自然之性中容纳了无知和无欲即无为。《庄子》据此发挥了老子之说,构想和描摹了所谓“至德之世”的“理想国”:“至德之世,同与禽兽,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

在道家看来,感性欲望和机心巧诈,乃“伐性之斧”,是人心的牢狱和罪恶的渊薮:“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12章)“有机械者必自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人欲横流和尔虞我诈严重地侵蚀着本来纯朴的人心。道家在严辞批评“欲”和“知”的同时,也表达了归依“纯白”心性的诉求。《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第16章)。“归根曰静”意味着人性复朴须经过澄心凝神的修养过程,才能够“归根复命”,亦即“复性”。(徐梵澄,第23页)

无为也意味着超然于是非善恶之外、喜怒哀乐之上。所以,无为不仅意味着无心,也意味着“无情”。我们从《庄子?德充符》中庄子和惠子关于有情、无情的辩难中,可知庄子所谓“无情”的本质是精神高于物外的逍遥精神:既从价值判断(是非善恶)中解放出来,复归其自然之性,也从情感纠葛(喜怒哀乐)中解放出来,达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知北游》)的恬淡心境和虚静状态。

由此可见,儒、道两家心性论的旨趣可谓南辕北辙。道家以一种近乎“扫相”的方式,凸显了性之本源的自然而然,心之本源的旷静虚寂,从而荡涤了人心之尘垢,打开了人性的囚笼,使人的心性能够从各种各样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回归本源。因此,道家既否定了感性的欲望也扬弃了理性的知识,既批判了礼乐(制度)也诋毁了仁义(观念)。与道家“见素抱朴”和“复归于朴”不同,儒家却要把道德理性附丽于“素”(自然人性)之上。《论语?八佾》“绘事后素”的讨论表明了儒家既正视人的感性欲望,又要有所节制,使之调和于不淫不乱之度,把礼乐附丽于人性而增益其光辉。孟子和荀子其实是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儒家人文理性的立场,因为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和荀子的“化性起伪而成美”,均强调了社会制度、文化价值和人文理性在人性问题中的核心作用,这一点,和道家“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的主张迥然不同。当然,荀子所谓“性”近于道家所谓的自然性,但他强调的是“隆礼”而“化性”。在《庄子?天道》的寓言里,老子劈面以“仁义,人之性欤?”诘难孔子,点出了儒家和道家的根本分歧。

三、心之两体

论性不论心或论心不论性,则心、性二者不能相明。以下我们就来讨论道家心性中的“心”的概念。

心之两体,即心的两重结构、两个层面之分辨,乃道家心性论的立论基点。《老子》第49章既言“无心”,又言“浑其心”(傅弈本作“浑浑焉”),而“无心”乃“心”的反面(或另一层面),比如“心”是“昭昭察察”而“无心”却是“若晦若昏”(第20章);《庄子》

诸篇什颇言“机心”、“成心”、“贼心”和“常心”,意味深长。例如《庄子?德充符》云:“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①

显然,“心”和“常心”殊为不同,乃不同层面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也划分了心之两体即两个层面。“常心”即《管子》四篇所说的“心中之心”,乃“心”的深层结构,而“心”乃表层结构,所谓“成心”、“机心”。“心”的概念意味着理性功能(例如“思”和“知”),它的特征是“动”,即接于物而起意;至于“常心”或“心中之心”,则居于心的深层,乃以“无思无虑,忘知忘觉”为特征的觉解状态和精神境界,因此虚极静笃是其特征。简单地说,前者相当于心的理智功能,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以一种“驰于万物而不反”的外向性方式追逐万物,并且按照自身设定的概念思维(借助于“名”)建构宇宙万物的知识以及社会秩序和文化模式。后者则相当于落于理智之外且为理智所不能把握的直觉、灵感和莫名其妙的内心体验和实践智慧;在心性论上,它就是成玄英用来与“真常之性”相对应的“真常之心”;在知识论上,它对应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而且“莫之能思”的形而上的道的真理。

道家之所以把“心”划分为“心”和“常心”(即“无心”)两层结构,是因为系于“心”的理智并不能趋近或把握道的真理,而“体道”(证悟道的真理)虽不由于“心”却也来源于“心”,所以把灵感、直觉和妙悟归诸心的深层,那是一个神明澹然静居的地方。这种划分与将“意识活动”分为“意识”和“下(潜)意识”相类。

《管子》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心中之心”:“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心术下》);“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内业》)。尹知章注曰:“动乱之心中又有静正之心也”,其说未谛。实际上,藏于心之深层的“心中之心”处于寂然而静(以动静言)、一而不两(以两一言)、“解心释神,莫然无魂”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说的“精神抟一”,凝定其神。“心中之心”不是理性活动的心,相反却是超乎概念思维(即理性思维)之上的心,用道家自己的术语来说,它不是“智之舍”,而是“神明之舍”。《庄子》所谓“疏瀹而心”、“刳心”,旨在掠过“心”而提示“无心”,当然“无心”的呈现过程也是一个心性修养渐入佳境的过程。

道家把“心”分析为理性和直觉、实践智慧两个方面,直接左右其知识论的建构,即在理性知识之外或之上开拓出一个超拔于理性知识的神识(参见崔大华,第268-269页),而诸如此类的哲学创作在中外历史上颇不乏例(钱钟书,第43-44页)。至于它与儒家心性论、道教心性学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不在回味蒙文通前述论断的同时,在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道教心性学的同时,追溯道家心性论的创构。

四、神宅于心

道家是如何正面阐发这个“无心”或“心中之心”的呢?上引《管子?内业》提出了

①此与王孝鱼先生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的句读有所不同:“彼为己以其知,

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心中之心”后,紧接着就说:“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莫之能思。……敬除其舍,精将自来。”而上引《庄子?天地》也从反面论证了“心中之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其中的关键就是“神”。“舍”比喻“精”或“神”之所居,亦即“心中之心”。我们知道,“栖神于心”(《淮南子?泰族训》)、“神藏于心”(《悟真篇》)乃道家之常辞。这里所谓“神”当然包含智慧觉解的意味,但绝不是“思索生知”的理性思考,相反却规定为“无知”,实际上是指超乎理智的妙悟———一种意识状态和精神境界;由于这种意识状态和精神境界莫之能思、莫之能名,所以道家对它的描述也恍惚其辞,以不可捉摸的“神”提示之。考道家典籍里“神明”的辞例和话语,不难发现它们出自古宗教通神经验(神秘体验)的变形,并有深刻的“近取诸身”的实践智慧的背景。我们不妨以《庄子》和《管子》两著说明之: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人间世》)“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知北游》)“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去欲则宣(尹注:通也),宣则静矣。静则精,静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也。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洁其宫,开其门,去私勿言,神明若存。……宫者,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心术上》)《庄子》所说的“鬼神”显然夺胎于绵延不绝的古宗教通神体验,而将古代通神或降神的宗教体验哲学化,从而点铁成金地把宗教意义上的“鬼神”转化为证悟道的真理之内心体验和精神境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庄子》说:“无心得而鬼神服”,“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天地》)。换言之,《庄子》的伎俩不过是“借尸还魂”而已。

如果说“归根复明”、“澹然独与神明居”是道家所追求的体道境界,那么“心斋”、“坐忘”就展示了这种精神实践的方法与境界。上引《管子?心术上》中的“舍”(“心中之心”)比喻“神明”留居的“馆舍”,而如何能使“神明来舍”则成为《管子》四篇的中心问题,其实这也是《内业》、《心术》等篇目本身的意蕴。《心术上》云:“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就是说通过“耳目不淫”、“心无他图”、“恬愉无为,去智与故”,换言之,意识内敛、精神抟一和感官控制等“心术”,以使“神将来舍”。也就是说,《管子》四篇旨在阐论通过心之定、正、静、虚,以及耳目不淫、去知与故的心术而达到“精将自来”、“神将来舍”的意识状态或精神境界,在精气内固于身的同时证悟映射于内心深处的形上之道,所谓“心静气理,道乃可止”。

这样一种诉诸内在体验的“神明”,其实就是“体道”。《文子?道原》云:“虚无者,道之舍也”,可见“神明来舍”就是“道载于心”,而“神明”也就成为“道”的另一种表述,因为在这种“反思前的精神状态中”主客已然混冥,物我已然不分彼此了。如此,本体论中有关道象(如恍惚窈冥)的描述同时也是关于(体道)心态(昏默浑沌)的描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庄子?在宥》)这就是道家著述里时常把“神”(明)等同于“道”(例如《淮南子?兵略》)的原因。

如上所述,道家点化了源远流长的“鬼神话语”,深刻抉发了澹然静居于心之深处的神

明———彻悟的觉解状态和无为的精神境界,从而建构了独特的道家心性论。以上论述的自然本性、真性、心之两体和神宅于心等观念,乃是其主要内容与特征。道家心性论不仅反馈于残存在文化小传统中的古宗教之余绪并为道教心性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源泉,而且还可能对儒家甚至佛教心性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五、知识论和伦理学语境中的心性问题

道家心性论乃道家哲学的枢机所在,因为它不仅是知识论和伦理学的基础,也是将其两者联结起来的枢纽。下面我们姑且以知识论和伦理学为例,简单讨论一下道家心性论在道家哲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11知识论语境中的心性问题

“至神之极,见在不惑”(《经法?论》)。既然寄寓于心之深层的神明乃是一种无所不照的明觉,我们就不妨从知识论的分析脉络探讨它和心性论之间的相互融摄的关系。

首先,且回顾一下《庄子?知北游》开头那段“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的寓言,那个故事“可以说是自嘲的反讽,是对知识本身的质疑”(叶维廉,第37页),其中的“知”(隐喻知识)的遭遇和失落颇耐人寻味。庄子对如何把握道的真理(“知道”)的态度似乎匪夷所思,而他对知识本身的质疑又表明了:名言和思维(理性思维)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握关于道的真理,因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形),同时又不落言诠(无名)。问题在于,是否有确切的道的真理,又如何把握、证悟道的真理呢?也就是说,既然感性(耳目)和知性(理智和名言)均不能捕捉道的真理,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借助哪种能力才能把握它呢?实际上,上面提到的“神明来舍”似可部分地看作是一个知识论的命题,它与“知常曰明”(《老子》)、“莫若以明”(《庄子》)、“照知”(《管子》)一样,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和精神状态,是“内在之智慧”(朱谦之),而不是诉诸耳目的感性和诉诸心知的理性。这种把握、证悟道的真理的精神觉解正是通过“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摄汝知,一汝度”的方式焕发出来。

可见,从知识论上看,神明这种内在智慧和觉解状态乃是把握、体验道的真理的不二法门。不但证悟道的真理必须借助于这种神明智慧,甚至于神明状态就被看成是体验道的真理。然而道家哲学里的“神明”问题并不囿于知识论语境,它更是一个心性论的问题。实际上,倘若我们沿着知识论的脉络来分析道家思想,就会发现知识论语境当中纠结、融合着心性因素,而从知识论入手的分析脉络最终归于心性论的框架。即是说,道家企图把知识论语境中的证悟道的问题转化为旨在深化内在精神境界的心性论问题:“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庄子?在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这难道不是道家所追求的“心凝神释,骨肉都融”(《列子》语)的境界么?这里面既有明确的知识论语境,也有更加明确的心性论论述。可见,“心斋”、“坐忘”是融合于心性论的知识论命题,也是纠结于知识论语境的心性论命题。如此,人对道的真理的把握和证悟就不仅仅是

一个知识或认识的问题,而必须诉诸更基础也更广泛的心性问题。

21逍遥:心性的自由境界

伦理学意义上的逍遥境界也是以心性哲学为基础的。换言之,正是在心性论的基础上,道家创构了关于精神自由和人性解放的逍遥理论。

《庄子》说:“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汝将固惊邪?”“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是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物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天地》)作为人性解放和自由实践的理想境界,“逍遥游”意味着诉诸心性境界的精神超越。简单地说,“逍遥游”包括外在的“游世”和内在的“游心”两个方面:所谓“游世”就是“与世偕行而不替”、“游于世而不僻”(《外物》),以“随成”和“俱化”为特征;所谓“游心”则意味着“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突出了“乘道德而浮游”、“乘物而游心”的内在超越性,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内在精神的自由解放。对此,庄子极尽高扬夸张之能事:“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薄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震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庄子》的放旷心态、超逸襟怀和逍遥精神。面对浩渺的宇宙,纷纭的人世,无情的历史,生死的命运,孱弱的个人却凭着“精神高于物外”的境界独立于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陈来,1988年:《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崔大华,1992年:《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

傅斯年,1985年:《性命古训辩正》,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高亨,1943年:《重订老子正诂》,古籍出版社。

古籍:《老子》,《庄子》,《老子解》,《论衡》,《管子》,《论六家要旨》,《淮南子》,《文子》,《经法》等。

刘笑敢,1988年:《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蒙文通文集》,1987年,巴蜀书社。

钱钟书,1984年:《谈艺录》,中华书局。

徐梵澄,1988年:《老子臆解》,中华书局。

叶维廉,1992年:《中国诗学》,三联书店。

张岱年,1989年:《中国古典哲学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开,2002年:《道家人性论阐微》,载韩国《中国哲学》第9辑。

朱谦之,1984年:《老子校释》,中华书局。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

责任编辑:刘文旋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道教是我国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自他产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若从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算起时间久更长了?它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养身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两个方面?道教对此影响颇深。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 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多样性它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收 并蓄的态度?所以道教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大集合、大杂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过巨大而又复杂的影响。第一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许多封建王朝大力提倡道教?用道教的教义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器?所以道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许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农民起义?此后利用道教的教义起义的农民战争也有很多。所以道教对我们国家下层社会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第二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道教学者?例如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长期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碰撞?排斥到最后的不断融合?兼容并须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道教的许多劝善书以及大量戒律都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第三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著作中都有道教的影子?道教的主要目的在于羽化成仙?而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为文学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这种思想而创作的诗、词、赋、小说等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主要代表?其部分诗也被称为神仙诗。此外有关道教的雕塑、石刻、建筑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都道教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 现将本人所习的南少林铁布衫功的内功修炼方法介绍给大家。该法简单易学,二十天左右丹田即会有得气感,两至三个月左右丹田内气即能聚集成团,可收可发,随意自如,实为少林之真传,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内养功练者先备一个一寸厚的坐垫放好,然后宽衣解带,正身盘膝而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鼻脐相对,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姿势端正,双目微闭、双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双手掌心朝天结一手印上下重叠(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气时意想一股真气自百会穴进气贯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气松肛,似守非守丹田,进气要缓慢,绵绵长长,功中一切顺其自然。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放松入静,无忧无虑,使内气随着人的意识引导而贯通到全身各个部位。初练时每次练半小时,后逐渐延长至1—2小时以上。每日练2次。收功:一掌贴于丹田,另一掌覆于其上(男右掌在内,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脐为中心,两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渐放渐大,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两侧至腰侧为限,共36圈。然后每三圈缩小一次,渐缩渐小,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最后收在丹田处,意念全身之气渐渐收拢在丹田成团,然后发散至全身四肢百骸。两手掌心对搓发热、擦面。鸣天鼓36通;叩齿36通;将口水咽入丹田。然后再缓缓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炼丹功炼丹法是为了巩固并加强丹田气感(热感)。分为四个步骤来操练,分述如下:第一步将丹田处的气团,想象成一个圆球,红色并发光,气团周围还弥漫着灵气。1、以腹正面为平面,意念气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并逐渐带动弥漫着的灵气。旋转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体会转动时的热感。然后逆时针旋转36、72、108圈。2、以会阴到百会的连线为轴,水平面为平面,气团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转。3、以左右两腰侧的连线为轴,身体侧面为

道家思想名句,道家经典语录

道家思想名句,道家经典语录 导读: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1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21、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2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2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6、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2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教与道家

道教与道家 蒋贤森2152001037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

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之欧阳家百创编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 欧阳家百(2021.03.07) 现将本人所习的南少林铁布衫功的内功修炼方法介绍给大家。该法简单易学,二十天左右丹田即会有得气感,两至三个月左右丹田内气即能聚集成团,可收可发,随意自如,实为少林之真传,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内养功 练者先备一个一寸厚的坐垫放好,然后宽衣解带,正身盘膝而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鼻脐相对,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姿势端正,双目微闭、双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双手掌心朝天结一手印上下重叠(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气时意想一股真气自百会穴进气贯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气松肛,似守非守丹田,进气要缓慢,绵绵长长,功中一切顺其自然。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放松入静,无忧无虑,使内气随着人的意识引导而贯通到全身各个部位。初练时每次练半小时,后逐渐延长至1—2小时以上。每日练2次。 收功:一掌贴于丹田,另一掌覆于其上(男右掌在内,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脐为中心,两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渐放渐大,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两侧至腰侧为限,共36圈。然后每三圈缩小一次,渐缩渐

小,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最后收在丹田处,意念全身之气渐渐收拢在丹田成团,然后发散至全身四肢百骸。两手掌心对搓发热、擦面。鸣天鼓36通;叩齿36通;将口水咽入丹田。然后再缓缓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炼丹功 炼丹法是为了巩固并加强丹田气感(热感)。分为四个步骤来操练,分述如下: 第一步 将丹田处的气团,想象成一个圆球,红色并发光,气团周围还弥漫着灵气。 1、以腹正面为平面,意念气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并逐渐带动弥漫着的灵气。旋转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体会转动时的热感。然后逆时针旋转36、7 2、108圈。 2、以会阴到百会的连线为轴,水平面为平面,气团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转。 3、以左右两腰侧的连线为轴,身体侧面为平面,气团先向下向后向上向前旋转36、72、108圈,再逆反向旋转。最后收功(同内养功)。 注意这里气团的“旋转”,并非“运行”。旋转是指气团在原位围绕一根直线轴转动(如转动地球仪),运行指气团离开原位,形成一定的运动轨迹。(以上1—3分别以身体正面、水平面及身体侧面为平面,下同)。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演绎自身的传奇,同时对我们后世社会发展也有很大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历史的洪流中,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儒内法”,而道家思想一直被放在若即若离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作用也被大家忽略了。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的道家文化虽然有其时代的固有弊端,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在道家学派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本原。道可以用于区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和判断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认识了道就可以认识世界万物。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思想家,比如说老子、关尹、列御寇、庄周。学习道家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了解道家思想的利与弊,从而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政治理想方面,道家的思想家们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社会,把“道”或“至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境界,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他们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历史,带有浓重的复古倾向,否定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性特征,轻视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标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相违背,但是他们的观点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揭示了人与人质之间利害冲突不可避免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敢于批判敢于否定,勇敢批判现实,改变现实。 在政治主张方面,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绝圣齐贤,绝仁弃义;第四,慎征罚。道家认为如果不尚贤就可以制止社会纷争,他们虽然想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但是他们错误的理解了尚贤与争之间的关系,尚贤并不是社会纷争的根源,不尚贤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社会纷争。道家认识到了物价过高会引发百姓的负面情绪,使民“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民众对于稳定统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认识到货物的贵重与否取决于货物的内在价值,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而且难得之货也不是产生盗贼的根源。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家主张统治者对待战争应该慎重,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发动战争,战争必然导致经济的萧条,而且道家也反对横征暴敛,体恤民众。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但是相比于一般的统治术高明得多。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借鉴,政府应该维护人民合法利益,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应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采取高明的管理策略。而且道家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被应用于实践,在休养生息上效果十分显著。从汉高祖至文景时期,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百姓困苦,政局动荡,统治不稳,统治者无法取得完全的剥削利益,于是被迫采纳黄老学说(“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黄老学说即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引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的清静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及“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等政策,对农民做出一些让步,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刚刚建立的西汉封建政权,由于这些措施,很

3种内功速成功法最长才用8小时,最短只需1分钟

3种内功速成功法!最长才用8小时,最短只需1分钟! 对中华民族来说,文化最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来说,一棒子打死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这些文化内容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在科学的指引下,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武术!八小时外气速成法起势: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动作:双手经体前上撑,掌心向下,用力往前推,往上举,举过头顶。然后再经体前缓缓放下。意念:始终放在两手部位,体会手上感觉。呼吸:双手上撑,上举时配合吸气(呼吸同动作一起,慢慢进行)双手举过头顶时气也吸足,然后闭气10秒钟,闭完气后,双手下放时配合呼气,气呼尽时,刚好恢复起势。效果:双手上举,麻感强烈,下放时热感强烈。练习半个月左右,可打通劳宫穴,双手井穴,手三阴三阳经脉,劳官有如火球,双臂发热,全身微汗为正常效应。五分钟静养功每天下班回家后或晚上睡前五分钟可练练短时间的静养功,以排除各种杂念,可采用坐式、卧式或立式,也可在散步时做。方法是:全身自然放松,两眼微闭,舌顶上腭,目视鼻尖,意念定于下丹田(脐下3寸处),然后做深长而缓慢的呼吸

即可。可以想象一件美好的事情,也可以让大脑呈现空白,意念可定于下丹田。五分钟静养功要旨:呼吸吐纳:深满柔和。意念引导:美好自然。气至丹田:涵藏不露。每天睡前坚持做5~10分。静养生是对生命的轻抚,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静养生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静养包括静坐、静立、各种静功。静养能降低阳气及阴气的消耗,能保护人体的阳气不外泄。研究表明,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呼吸频率愈慢,寿命愈长。龟每分钟只呼吸1~4次,寿命可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人每分钟呼吸12~20 次,寿命仅几十年。一分钟学会打通小周天叩首法是道家修身秘法,为打通小周天法之一。叩首顾名思义就是磕头,此也是锻炼。“学道本无门,叩首先有益”。但是,咱们练的叩首不是头碰地,而是头叩手背,就像是我们趴在桌上打盹时将额头压在手背上的感觉。也就是说,怕我们的额头直接磕在地板上会疼痛受伤,就用手垫着。这样额头撞在手背上,既不会因接触面太软而无效,也不会觉太硬而受伤。然后按拜佛叩头的样子,以额头部分(鼻根至前发际线)撞击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异,本着由轻而重的原则。抬头再叩时要有一个头后仰的动作,每15次为一小节。接着从鼻根到下巴轻轻“撞揉”手背,每反复10次为一小节,“撞揉”时面部始终与手背相贴进行(“撞揉”时频率要快,如震颤一般),两节为一组。如此可使任督二脉在头部顺接。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

道家与玄学

《老子》的智慧与辩证分析 无08 2010011181 赵致辰 老子是道家的始祖,他的《道德经》也是长盛不衰的道家经典,下面想要分析一下老子的哲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并且寻找老子值 得我们学习的智慧,我把它分为世界观,有无强弱的关系,看待欲 望的态度,以及政治的观点几个方面来考察。 1.世界的发展 中国的先驱,总是以宏观的,整体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哲学家,医学家都是如此。而外国的先驱总是倾向于细致的研究一个现象的 每一个细微的地方,他们喜欢严谨的理论以及充足的实验验证,对 于宇宙的最为本质的问题,西方的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相应的,老子提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宏观观点, 这一观点的最大优点在于揭示了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向性“,现代 物理揭示出一种规律,即一个体系在自由状态下总是向着熵增大的 方向发展(热力学第二定律),表现在宏观上,就是从一种物质变 为多种物质。最初的宇宙什么也没有(如庄子所说的混沌),后来 经过发展,有山,有水,有各种植物和动物,宇宙的总体处在一个 增长的过程中,这就是”生万物“。在道家中,有五行,有阴阳, 有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道家的世界认识观非常的完善,已经 完全自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和自然可以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人并不以征服世界为目的。有人可能会认为道家仅仅从宏观去把握 世界显得太朦胧而不科学,我认为这恰恰可能是一种”超科学“, 在一定程度上不去细究可能会免去很多麻烦,细致的研究当然有益,但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始终非常尴尬,中国古人的科学技 术发展的水平其实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地动仪等),但是始终没有 人对于科学技术加以促进,这显得非常耐人寻味。或许,在道家的 观点中我们可以窥见这种微妙的关系。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而这有很大的区别。 一、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道家由老子、庄子开创的哲学思想流派,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源于张陵所创的五斗米教。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现相当长的时问,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了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二、道家与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即使同一个人物在道家与道教之中也具备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就前者来说,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宋钘、尹文、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陵、张鲁、葛洪、陶弘景、王重阳、成玄英等,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就后者来说,以老子为例,道家中的老子是一个现实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中的老子则成为太上老君,是一个宗教教主,两者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三、道家与道教的性质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四、道家与道教的思想不同。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五、道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道教在其创始的时候是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术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道教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去注解《老子》、《庄子》等。可以说,没有道家,就不可能形成道教,没有道家,道教就失去了坚实的思想支柱。汉魏以后,道家再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学派,也不再出现杰出的道家学者,而道教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道家之所以没有湮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借助于道教的发展而得以延续,道教既然以道家思想作为理论支柱,因而必然包含着道家,老庄的著述既然被作为道教的经典,道教学者在进行注释时也必然发展了老庄之学。但不能否认道家对道教的影响更大一些,而不是相反。 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世人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

宝瓶气修炼法

宝瓶气修炼法 阿弥陀佛. 宝瓶气是内法的基础,要在外法本尊相应了才修。 修宝瓶气之前,要做“九节佛风”。 以前讲九节佛风都是先由右鼻孔吸气,然后再左鼻孔出;再左鼻孔吸,右鼻孔出;再两鼻孔吸,两鼻孔出气的方法。刚开始做时,控制不了那个鼻孔吸,故用手指来帮忙,也就是右鼻孔吸气时,可用手指头堵住左鼻孔,然后吸进来作旋转,吐气时再移转。这样练习一直到能用意念控制左右鼻孔时,就可以不用手指了。 吸气时,观想白光进来,白光代表一切宇宙清净的风,可观想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清净的风,然后吸进来,在你的身上脐下丹田部位作旋转,然后呼出黑气业障,这是风息的练习。做完九节佛风一遍、二遍、三遍,最后才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清净风全部吸入你的身体之中,然后闭住气不要呼出来,不呼出来就变成了宝瓶气。不呼出来时,就等于所有的风在身体里面做一个运转。这时五轮都要转,也就是眉心轮、喉轮、心轮、脐轮和密轮全部都要转,跟着风息在旋转,这是宝瓶气的基础。 当你吸进来的风由上到脐轮时,要吞一口口水 ( 津液 ) ,为什么呢是因为要滋养五轮和使其气通过中脉。这是一个重要的口诀。闭气在身体内运转的时间,愈久愈好,一般来讲经过长久练习,你闭气的时间就比较长,开始时比较短,以后就愈来愈长,由九节佛风引入宝瓶气。所以,平时没有做

九节佛风,要想马上做宝瓶气,在观想上就不会很熟悉。如做过九节佛风就知道气怎么样引到脐轮,也知道吸一口气怎么循环,怎么出去。 做九节佛风和宝瓶气时的呼吸都不能用口,完全要用鼻子。因为只有用鼻呼吸,才能使气进到中脉,用口呼吸则不能。以前有人讲,吐气时要和箭一样,就是气呼出去很快,叫“箭息”,其实,这是不对的,箭息多了,将来就会折寿短命的。所以九节佛风和宝瓶气的呼吸,都是要很慢的,都要“细、慢、长”,而且要用意念来引导这股三千大千世界的风息,在身体里面体作旋转,转动身上的五轮。我们在一呼一吸之间,要做如何观想呢每当吸一口长气时,在意念上总是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功德充满全身,所以这个力量是很大的。当你呼出一口气时,观想把所有的一切都化为“空性”,变成完全虚空的状态。这口气应用得好,就可以即身成佛,假如这口气和平常人呼吸一样,那你还是凡夫。所以内法修气完全是做“气上的功夫”。 宝瓶气的闭气时间最短也要使气停在身体内二分钟,甚至半小时到一小时。 修宝瓶气的手势有二:一是双手按在膝盖上,大拇指在外,就是能够引气到那里比较容易;另一个是大拇指在内,就比较能守住气。在密教里修宝瓶气要先动五轮,这里讲的都是很秘密的。其要决是:双手先拿住大脚趾,猛动身子,向右三下,向左三下,前后再三下。身子在转动时,气都是在身子里面中呼出来,完全是闭气,没有呼吸的。当你吸一口气做宝瓶气,然后观想五轮转动,气在身体里面转,是由眉心轮向下移动的,直到喉轮、心轮、脐轮、密轮。气到哪里,意念就到哪里,轮就动到哪里。当你吸一口气,把意念集中在眉心,气就在眉心,当意念在喉,气就在喉,意在心气就在心,意在脐,气就在脐,意念在密轮,气就在密轮,而且气随着意念马上到那个地方凝固。你能够感觉到气随你的意念在游走五轮,就算你的宝瓶气有了初步功夫。五轮转运的方向:只有脐轮是向左转,其它眉间轮、喉轮、心轮、

内气练法

内气练法 1、寂照法: 口眼轻闭,头身中正,下颌微收,含胸沉腹,鼻对脐,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注 丹田虚空之地,朗照天珠之地永存不散,双目犹日月之光,有夺天地造化之功, 积神生气,积气生精,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还虚,精气神内敛合一,达到" 万念俱寂,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2、听息法: 入静后听自己的呼吸之声,只感觉一呼一吸往下沉,息息归根,至于呼吸的快慢, 粗细,深浅等,纯任自然。开始时可以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以后逐渐达到听空间,听宇宙。用耳根听自己鼻中呼吸的气息,这是第一部功夫"听之以身",凡是呼吸系 统正常的人,鼻中气息都不会有声音,但自己却能感知鼻中呼吸的一出一入,这是 第二步功夫"听之以心",到心息泯然合一之后,则进一步就要"以气听气"了,实际 上就是着意于听,巳达到"听其自然"了,实际入则是"听止于身,心止于符",此时 心、听、息、形体、知觉一切都忘掉了,已进入虚境混沌,达到恬淡虚无,恍惚冥 冥之境,真意与真气相合相化,这就是丹田之气。 2、胎息法: 盘坐后放松入静,凝神丹田,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中心周围缓缓扩充,同时腹壁稍 往外张,略有膨胀感,吸气时意想气从丹田吸到命门,同时腹壁略内收,意念与呼 吸保持一致,使呼吸毫无滞塞勉强之意,逐步把呼吸调到深、长、绵、细、匀、静、定,如此出息微微,入息绵绵,渐渐入而渐渐柔,渐渐和而渐渐定,至闭口敛鼻, 有息如无,对镜呵气不留湿痕,羽毛近鼻不见微动,气聚丹田有充实浩然之感,得 大定真定者,有如龟蛇冬眠,对祛病健身大有裨益。 4、扩容法: 练功时充分的放松入静、意念与呼吸充分配合,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闾,这一区域看作一个容器,使之逐渐扩大容量,呼气时使脐部、小腹部及腰骶部往外扩张,吸气时气收回丹田。这样持续练功,就会加大丹田的活动能量,起到快速汇聚丹田内气的作用。 5、压气法: 在意念集中指导下,呼气时将气向丹田,尾闾部位催压、贯冲,使整个下腹部的气机都活跃起来,一定要充分放松。此外,压气法还可以纠偏,当气机向上攻时,如果再用意向上领,就会导致出偏,这时用呼气往下压,犹如引火进海归元,腹部压力增高,内气充盈,真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凡有疾病处,均经元气疏通修补,而达到治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6、转圈法: 站坐均可,放松入静后,两手在腹前意想抱着一个红色火球,两手在左右,上下轻轻旋转,意想两手在火球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待两掌间的火球实感形成后,再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腹内,两掌配合动作,然后两手轻贴于脐部,稍停再作丹田内气轻缓微柔的转圈运动,最后将手中球收入丹田,再意转片刻静养一会儿收功。 7、聚散法: 先天之息、始于腹内丹田,无论吸气,呼气,皆宜以神驭气、绵密而运。吸气时,气随膈肌降落抵达会阴而止,日久气聚腰骶,聚中有散,散无止处。呼气时,继吸气之散而散(四肢尤以手指最明显),也可以在呼气时,意想气由丹田向四肢百骸或空间呈圆形成辐射状扩散,同时身体也放大。吸气时,意想气由身体四周向丹田收聚,也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发展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创立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在洪荒时代,由于人力有限,经常受到自然灾害,所以人就对自然产生敬畏,希望得到自然的庇护,自此开始出现道教各种神的雏形,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这些都为后来道教的发展及繁荣打下基础。东汉时期为道教的发展初期,其中,汉明帝身体力行,修心养性,并且在洛阳皇宫中积存了大量的秘书、列仙图和道术秘方。桓帝时曾派中常侍左官到苦县(今鹿邑县,是老子李耳的老家)祭祀老子,并下令将天下所有祠庙中的其他神主、偶像毁掉,改祀黄帝、老子。 隋唐时,道教发展达鼎盛时期。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建都洛阳,虽然对道佛均崇,但诏令道先佛后。洛阳御苑就是按道教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仙境修建的。唐时,唐高祖曾下诏宣布道教为首,儒学为次,佛教第三,并自称老子后裔,大崇道教。直到北宋时期,道教仍在繁荣发展。北宋建都汴京,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太宗祖籍洛阳,因崇信道教。金元时期流传的道教为“正一道”、“太一道”和“真大道”,后陕西王重阳所创全真道在河洛兴起,上述三教均不再传。王重阳对道教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弟子又创了好几派,使得道观遍布。 明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也大力推崇道教。但是,由于明初朱元璋对道教采取抑制政策,因而基本没有大的发展。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曾宣布佛教为国教,所以禁止道教传播。虽在民间活动较盛,但道观及活动规模都很小。 民国时期,曾宣布废除道教,但民间仍有道教信仰活动。冯玉祥驻洛,倡导打神办学,很多道观多被用来办学,庙产亦被充公。到建国前夕,道教在洛阳几乎泯灭。1958年,人民政府实行宗教制度改革,原道教重点活动场所的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相对集中,以便于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其他各教一样,道教活动全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事务部门恢复工作,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不适做法进行纠正,平反了冤案,退还庙宇财产,安置道教职业人员,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道教活动逐渐走向正常。 道教基本信仰 其一,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因此道教有了庞杂的神明系统,信奉的神仙有很多,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等。 其二,道教的另一个信仰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图文稿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现将本人所习的南少林铁布衫功的内功修炼方法介绍给大家。该法简单易学,二十天左右丹田即会有得气感,两至三个月左右丹田内气即能聚集成团,可收可发,随意自如,实为少林之真传,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内养功练者先备一个一寸厚的坐垫放好,然后宽衣解带,正身盘膝而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鼻脐相对,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姿势端正,双目微闭、双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双手掌心朝天结一手印上下重叠(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气时意想一股真气自百会穴进气贯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气松肛,似守非守丹田,进气要缓慢,绵绵长长,功中一切顺其自然。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放松入静,无忧无虑,使内气随着人的意识引导而贯通到全身各个部位。初练时每次练半小时,后逐渐延长至1—2小时以上。每日练2次。收功:一掌贴于丹田,另一掌覆于其上(男右掌在内,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脐为中心,两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渐放渐大,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两侧至腰侧为限,共36圈。然后每三圈缩小一次,渐缩渐小,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最后收在丹田处,意念全身之气渐渐收拢在丹田成团,然后发散至全身四肢百骸。两手掌心对搓发热、擦面。鸣天鼓36通;叩齿36通;将口水咽入丹田。然后再缓缓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炼丹功炼丹法是为了巩固并加强丹田气感(热感)。分为四个步骤来操练,分述如下:第一步将丹田处的气团,想象成一个圆球,红色并发光,气团周围还弥漫着灵气。1、以腹正面为平面,意念气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并逐渐带动弥漫着的灵气。旋转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体会转动时的热感。然后逆时针旋转36、72、108圈。2、以会阴到百会的连线为轴,水平面为平面,气团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转。3、以左右两腰侧的连线为轴,身体侧面为平面,气团先向下向后向上向前旋转36、72、108圈,再逆反向旋转。最后收功(同内养功)。注意这里气团的“旋转”,并非“运行”。旋转是指气团在原位围绕一根直线轴转动(如转动地球仪),运行指气团离开原位,形成一定的运动轨迹。(以上1—3分别以身体正面、水平面及身体侧面为平面,下同)。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炼丹第一步必须在内养功有成效(即丹田热感)的基础上才能加练。二是气团的旋转必须是缓慢而均匀的,不能忽快忽慢,要耐心地体会它的旋转。由于是以意引气,故不能急燥,否则可能出偏差。 第二步第一步练习纯熟,气感很强后,可改练第二步,方法如下:1、以肚脐为中心,以身体正面为平面,气团作顺时针圆周运行,渐行渐放渐大,左右至两髋骨,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为最大,共36周或72周。气向上提时配合吸气,气向左向下时配合呼气。注意:(1)气团运行均匀、缓慢,要耐心体会。(2)转圈要尽量成圆形,不能转弯抹角,然后反方向运行渐收渐小收至肚脐,配合呼吸,圈数同上。2、带脉运行。先将丹田之气向前引向肚脐,然后向右腰运行,呼气;接着,将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完整版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丹田内气快速修炼法 现将本人所习的南少林铁布衫功的内功修炼方法介绍给大家。该法简单易学,二十天左右丹田即会有得气感,两至三个月左右丹田内气即能聚集成团,可收可发,随意自如,实为少林之真传,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内养功练者先备一个一寸厚的坐垫放好,然后宽衣解带,正身盘膝而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鼻脐相对,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姿势端正,双目微闭、双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双手掌心朝天结一手印上下重叠(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气时意想一股真气自百会穴进气贯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气松肛,似守非守丹田,进气要缓慢,绵绵长长,功中一切顺其自然。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放松入静,无忧无虑,使内气随着人的意识引导而贯通到全身各个部位。初练时每次练半小时,后逐渐延长至1—2小时以上。每日练2次。收功:一掌贴于丹田,另一掌覆于其上(男右掌在内,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脐为中心,两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渐放渐大,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两侧至腰侧为限,共36圈。然后每三圈缩小一次,渐缩渐小,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最后收在丹田处,意念全身之气渐渐收拢在丹田成团,然后发散至全身四肢百骸。两手掌心对搓发热、擦面。鸣天鼓36通;叩齿36通;将口水咽入丹田。然后再缓缓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炼丹功炼丹法是为了巩固并加强丹田气感(热感)。分为四个步骤来操练,分述如下:第一步将丹田处的气团,想象成一个圆球,红色并发光,气团周围还弥漫着灵气。1、以腹正面为平面,意念气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并逐渐带动弥漫着的灵气。旋转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体会转动时的热感。然后逆时针旋转36、72、108圈。2、以会阴到百会的连线为轴,水平面为平面,气团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转。3、以左右两腰侧的连线为轴,身体侧面为平面,气团先向下向后向上向前旋转36、72、108圈,再逆反向旋转。最后收功(同内养功)。注意这里气团的“旋转”,并非“运行”。旋转是指气团在原位围绕一根直线轴转动(如转动地球仪),运行指气团离开原位,形成一定的运动轨迹。(以上1—3分别以身体正面、水平面及身体侧面为平面,下同)。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炼丹第一步必须在内养功有成效(即丹田热感)的基础上才能加练。二是气团的旋转必须是缓慢而均匀的,不能忽快忽慢,要耐心地体会它的旋转。由于是以意引气,故不能急燥,否则可能出偏差。 第二步第一步练习纯熟,气感很强后,可改练第二步,方法如下:1、以肚脐为中心,以身体正面为平面,气团作顺时针圆周运行,渐行渐放渐大,左右至两髋骨,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为最大,共36周或72周。气向上提时配合吸气,气向左向下时配合呼气。注意:(1)气团运行均匀、缓慢,要耐心体会。(2)转圈要尽量成圆形,不能转弯抹角,然后反方向运行渐收渐小收至肚脐,配合呼吸,圈数同上。2、带脉运行。先将丹田之气向前引向肚脐,然后向右腰运行,呼气;接着,将气向后腰命门向左腰侧运行,吸气;再从左腰侧经肚脐向右腰侧运行,呼气;如此缓慢运行36周或72周,再逆方向运行36周或72周,最后回收丹田。3、将丹田气沿任脉向下引向会阴穴;呼气,再引向长强,上提命门、吸气;从命门向前透出至肚脐,再沿任脉向下,呼气……如此运行36周或72。将气引回丹田。最后收功(同内养功的收功,下同)。注意:(1)必须等第一步练习纯熟后方可改练此步,不可操之过急。(2)气的运行必须缓慢、均匀。第三步第二步练习纯熟后,可改练第三步。1、以身体正面为平面,以中脘穴与中枢穴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引气运行,渐行渐放渐大,共36周或72周。左右扩至两肋,上至天突,下至耻骨,先顺时针运行,再逆时针运行,配合呼吸。2、以带脉运行为原型,引气向上螺旋顺时针运行,渐升渐高,至与天突穴同高的水平面为止,36圈或72圈;然后反方向运行,渐降渐下,回复至带脉,再收回丹田。注意配合呼吸。3、呼气,将其气从丹田降入会

如何尽快练出丹田内气

如何尽快练出丹田内气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的功不仅指武术基本功,更指代表实力的功力。练就超人的功力是一个练武者终生的追求。功有内功、外功、轻功等,其中内功更重要。功谚云:“练就丹田混元气,打遍天下无人敌”。少林《易筋经》(内壮篇)也说:内壮侧重于练“道”,外壮侧重于练“勇”,内壮可以步入超凡入圣之高深境界,外壮则难脱俗套。内壮与外壮相比较,内壮更令人羡慕。事实也证明,要练成金刚之躯,非走内功这条路子不可,而且,内功也是练成轻功的基石,没有深厚的内功,轻功便无从谈起。练习内功之法,各家各派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以练气、养气为主,只是方法不同,功效也就快慢不同。现将本人所习的南少林铁布衫功的内功修炼方法介绍给大家。该法简单易学,二十天左右丹田即会有得气感,两至三个月左右丹田内气即能聚集成团,可收可发,随意自如,实为少林之真传,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内养功 练者先备一个一寸厚的坐垫放好,然后宽衣解带,正身盘膝而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鼻脐相对,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姿势端正,双目微闭、双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双手掌心朝天结一手印上下重叠(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气时意想一股真气自百会穴进气贯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气松肛,似守非守丹田,进气要缓慢,绵绵长长,功中一切顺其自然。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放松入静,无忧无虑,使内气随着人的意识引导而贯通到全身各个部位。初练时每次练半小时,后逐渐延长至1—2小时以上。每日练2次。 收功:一掌贴于丹田,另一掌覆于其上(男右掌在内,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脐为中心,两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渐放渐大,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两侧至腰侧为限,共36圈。然后每三圈缩小一次,渐缩渐小,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最后收在丹田处,意念全身之气渐渐收拢在丹田成团,然后发散至全身四肢百骸。两手掌心对搓发热、擦面。鸣天鼓36通;叩齿36通;将口水咽入丹田。然后再缓缓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炼丹功 炼丹法是为了巩固并加强丹田气感(热感)。分为四个步骤来操练,分述如下: 第一步 将丹田处的气团,想象成一个圆球,红色并发光,气团周围还弥漫着灵气。 1、以腹正面为平面,意念气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并逐渐带动弥漫着的灵气。旋转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体会转动时的热感。然后逆时针旋转36、7 2、108圈。 2、以会阴到百会的连线为轴,水平面为平面,气团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转。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练习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练习 第一则:(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季氏》) 1、回忆关于《论语》、孔子的知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辑录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重点实词: 聪: 貌: 忿: 难: 得: 义: 3、翻译: 4、概括第(1)则大意: 第二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1、重点词: 实词:得: 处: 恶: 去: 虚词:是: 之: 以: 之: 2、重点句式: 判断句式:……(者);……也。 例句: 3、翻译: 3、概括第(2)则大意:第三则: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告子上》) 1、了解关于《孟子》的知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仁政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有很好的影响。 《孟子》一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 2、重点词: 实词:得: 兼: 虚词:而(顺连,就) 3、重点句式:判断句式:……(者);……也。 例句: 4、翻译: 5、概括第(3)则大意: 第四则: (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告子上》) 1、重点词: 实词:恻隐:羞恶: 是非: 虚词:皆: 2、重点句式:判断句式:……(者);……也。 例句: 3、翻译: 4、概括第(4)则大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