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级英语第二册张汉熙)课文翻译

高级英语第二册张汉熙)课文翻译

高级英语第二册张汉熙)课文翻译
高级英语第二册张汉熙)课文翻译

第三课

酒肆闲聊与标准英语

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只有闲谈最宜于增进友谊,而且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论其方式何等复杂,也是称不上交谈的。

闲谈的引人人胜之处就在于它没有一个事先定好的话题。它时而迂回流淌,时而奔腾起伏,时而火花四射,时而热情洋溢,话题最终会扯到什么地方去谁也拿不准。要是有人觉得“有些话要说”,那定会大煞风景,使闲聊无趣。闲聊不是为了进行争论。闲聊中常常会有争论,不过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闲聊之中是不存在什么输赢胜负的。事实上,真正善于闲聊的人往往是随时准备让步的。也许他们偶然间会觉得该把自己最得意的奇闻轶事选出一件插进来讲一讲,但一转眼大家已谈到别处去了,插话的机会随之而失,他们也就听之任之。

或许是由于我从小混迹于英国小酒馆的缘故吧,我觉得酒瞎里的闲聊别有韵味。酒馆里的朋友对别人的生活毫无了解,他们只是临时凑到一起来的,彼此并无深交。他们之中也许有人面临婚因破裂,或恋爱失败,或碰到别的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但别人根本不管这些。他们就像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一样,虽然日夕相处,却从不过问彼此的私事,也不去揣摸别人内心的秘密。

有一天晚上的情形正是这样。人们正漫无边际地东扯西拉,从最普通的凡人俗事谈到有关木星的科学趣闻。谈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也不需要有一个中心话题。可突然间大伙儿的话题都集中到了一处,中心话题奇迹般地出现了。我记不起她那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她显然不是预先想好把那句话带到酒馆里来说的,那也不是什么非说不可的要紧话——我只知道她那句话是随着大伙儿的话题十分自然地脱口而出的。

“几天前,我听到一个人说‘标准英语’这个词语是带贬义的批评用语,指的是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的英语。”

此语一出,谈话立即热烈起来。有人赞成,也有人怒斥,还有人则不以为然。最后,当然少不了要像处理所有这种场合下的意见分歧一样,由大家说定次日一早去查证一下。于是,问题便解决了。不过,酒馆闲聊并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大伙儿仍旧可以糊里糊涂地继续闲扯下去。

告诉她“标准英语”应作那种解释的原来是个澳大利亚人。得悉此情,有些人便说起刻薄话来了,说什么囚犯的子孙这样说倒也不足为怪。这样,在五分钟内,大家便像到澳大利亚游览了一趟。在那样的社会里,“标准英语”自然是不受欢迎的。每当上流社会想给“规范英语”制订一些条条框框时,总会遭到下层人民的抵制。

看看撒克逊农民与征服他们的诺曼底统治者之间的语言隔阂吧。于是话题又从19世纪的澳大利亚囚犯转到12世纪的英国农民。谁对谁错,并没有关系。闲聊依旧热火朝天。

有人举出了一个人所共知,但仍值得提出来发人深思的例子。我们谈到饭桌上的肉食时用法语词,而谈到提供这些肉食的牲畜时则用盎格鲁一撒克逊词。猪圈里的活猪叫pig,饭桌上吃的猪肉便成了pork(来自法语pore);地里放牧着的牛叫cattle,席上吃的牛肉则叫beef(来自法语boeuf);Chicken用作肉食时变成poultry(来自法语poulet);calf加工成肉则变成veal(来自法语vcau)。即便我们的菜单没有为了装洋耍派头而写成法语,我们所用的英语仍然是诺曼底式的英语。这一切向我们昭示了诺曼底人征服之后英国文化上所存在的深刻的阶级裂痕。

撒克逊农民种地养畜,自己出产的肉自己却吃不起,全都送上了诺曼底人的餐桌。农民们只能吃到在地里乱窜的兔子。兔子肉因为便宜,诺曼底贵族自然不屑去吃它。因此,活兔子和吃的兔子肉共用rabbit这个词表示,而没有换成由法语lapin转化而来的某个词。

当我们今天听着有关双语教育问题的争论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替当时的撒克逊农民想一想,新的统治阶级把法语用来对抗撒克逊农民自己的语言,从而在农民周围筑起一道文化障碍。当英国人在像觉醒者赫里沃德这样的撒克逊领袖领导下起来造反时,他们一定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上的屈辱。“标准英语”——如果那时候有这个名词的话——已经变成法语。而九百年后我们在美国这儿仍然继承了这种影响。

那晚闲聊过后,第二天一早便有人去查阅了资料。这个名词在16世纪已有人使用过。纳什作于1593年的《截获信函奇闻》中就有过“标准英语”(Queen’s English)的提法。1602年德克写到某人时有句话说:“你把‘标准英语’(King’s Engligh)简化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是否也出现过这一提法呢?如出现过,那就证明这个词在当时即已通用。他用过一次,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快嘴桂嫂在讲到她家老爷回来后将会有的盛怒情形时说,“……少不了一顿臭骂,骂得鬼哭神愁,伦敦的官话(即“标准英语”)不知要给他糟蹋成个什么样子啦。”(朱生豪译)后来的事实果然被她说中了。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词语就是那个时期产生的。经过前后五百年的发展和与诺曼底人、安茹王朝及金雀花王朝的法语的竞争,英语最终同化了法语。被征服者变成了征服者,英语取得了国语的地位。

这样便有了一种值得引以自豪的“标准英语”。伊丽莎白时代的人没费吹灰之力,使其影响日盛,遍及全球。“标准英语”再也不带有今天所谓的种族歧视的性质了。

不过,那个澳大利亚人所作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下层阶级在用这一名词时总带着一点轻蔑或讥讽的味道。我们会发现,就连快嘴桂嫂这样一个婢女也会说她的主子凯厄斯大夫会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而讲起平民百姓们所讲的那种粗话。如果说标准英语就是所谓“规范英语”,这种看法常常会受到下层人民的嘲笑讥讽,他们有时故意开玩笑地把它说成是“规反英语”。下层人民对文化上的专制仍是极为反感的。正如卡莱尔所说,始终存在着的一种危险是,“对我们来说。词语会变成具体的事物”。词语本身并不是现实,它不过是用以表达现实的一种形式而已。标准英语就像诺曼底人的盎格鲁法语一样,也是一个阶级用来表达现实的一种形式。让人们学着去讲也许不错,但既不应当把它作为法令,也不应当使它完全不接受来自下层的改变。

我一向对词典有着始终不渝的酷爱一奥登说过,一个作家的全部所需就是一支笔、够用的纸张和“他所能弄得到的最好的词典”——但我更赞同另一种说法,即把词典看成是一种常识的工具。标准英语是一种典范——一种丰富而有指导作用的典范——但并不是一种最高的典范。

由此我们可以回到我先前的话题上了。即便是那些学问再高、文学修养再好的人,他们所讲的标准英语在交谈中也常常会离谱走调。要是有谁闲聊时也像做文章一样句逗分明,或者像写一篇要发表的散文一样咬文嚼字的话,那他讲起话来就一定会极为倒人胃口。看到E?M?福斯特笔下写出“当今这个时代的阴森可怖的长廊”时,其用语之生动及由其所产生的生动有力、甚至可怖的形象令我们拍案叫绝。但假若福斯特坐在我们的会客室里说“我们大家正一个接一个地步入这个时代的阴森可怖的长廊”时,那我们完全有理由请他走开。

常常有一些愚人要求大文豪们谈话时也像写文章一样字字珠玑。也有些人对18世纪巴黎的文艺沙龙里那些文人雅士的高谈阔论极表称羡。可是,说不定那些文人雅士们在那里也不过是闲聊,谈论酒食的好坏哩。当时的巴黎大法院第一厅厅长亨奥尔特在德苏侯爵夫人家的沙龙里作客时就曾大叫着说“调料糟透了”,接着还大发议论说侯爵夫人家的厨子和总厨师长布兰维利耶之间的唯一差别只不过用心不一而已。

会客室里和餐桌上是无需摆上词典的。闲聊过程中若遇上弄不明白需待查实的问题可留待第二天再说,不要话说到一半却去一边查起字典来。否则,谈话便会受到妨碍,不能如流水般无拘无束地进行。那天晚上,如果我们当场弄清了“标准英语”的意义,也就不可能再有那一场交谈论辩,我们也就不可能一会儿跳到澳大利亚去,一会儿扯回到诺曼底征服者时代了。

而且,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留到第二天去思考了。尤为重要的是,如果那个问题当场得到解决的话,人们就不会对于那位引出话题的“火枪手”那样发生兴趣,想多了解她的情况了。教黑猩猩说话之所以很困难,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往往可能尽想着要讲出些正经八百的话来,因而使得谈话失去意趣。

摘自1979年5月6日《华盛顿邮报》

第四课

就职演说(1961年1月20日)

我们今天举行的不是一个政党的祝捷大会,而是一次自由的庆典。这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事件。因为刚才我已依照我们的先辈在将近一又四分之三个世纪以前拟好的誓言在诸位和全能的上帝面前庄严宣誓。

当今的世界已与往昔大不相同了。人类手中已掌握的力量,既足以消除一切形式的人类贫困,也足以结束一切形式的人类生活。然而,我们的先辈曾为之奋斗的革命信念至今仍未能为举世所公认。这信念就是认定人权出自上帝所赐而非得自政府的恩典。

我们今天仍未敢忘记我们是第一次革命战争的接班人。此时此地我谨向我们的朋友,同时也向我们的敌人宣告:火炬已传到我们新一代美国人手中。这一代人在本世纪成长起来,经受过战火的锻炼,经历过冷峻的和平的考验,以珍视古老的传统而自豪,又决不愿坐视或容许人权逐渐遭到践踏。美国对这些人权一向负有责任,今天我们也正在本国及全世界范围内为之奋斗。

必须让每一个友邦和敌国都知道:为维护自由,使其长存不灭,我们将会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肩负任何重担,迎战一切困难,援助一切朋友,反击一切敌人。

以上这些是我们保证要做到的——但我们保证要做到的还不止这些。

对于那些与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和精神渊源的传统盟邦,我们保证将报之以真诚不渝的友谊。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我们在许多合作性事业中就会无往而不胜;而一旦彼此分裂,我们就会无所作为。因为我们之间若起争端,彼此离异,便难以与我们面临的强大对手抗衡。

对于那些我们欢迎其加入自由国家行列的各新兴国家,浅们发誓,一种形式的殖民统治的结束绝不应仅是为了被另一种远为残酷的暴政所取代。我们并不期望这些国家总是支持我们的观点,但我们希望他们始终能够坚决地卫护自己的自由,并时刻牢记,过去那些企图骑上虎背为自己壮声势的愚人结果都没能逃脱葬身虎腹的命运。

对于那些居住在遍布半个地球的茅舍荒村中,正奋力冲破集体贫困的桎梏的各民族,我们保证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脱贫自救,不管这样做需要多长时间。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怕共产党会抢先这样做,也不是因为我们想获得那些国家的赞成票,而是因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一个自由社会如若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无法保全少数的富人。

对于我国边界以南的各姊妹国家,我们要作一项特别的保证:把我们美妙的言辞付诸行动,为谋求进步而进行新的合作。帮助自由的人民和自由的国家政府挣脱贫困的锁链。但我们绝不能让这个充满希望的和平革命成为敌对国家的牺牲品。要让所有的邻邦都知道,我们将和他们一起反对外国在美洲任何地区进行的侵略或颠覆。也要让所有别的国家知道,我们这个半球仍得由自己当家做主。

在一个战争因素远远超过和平因素的时代,对于我们唯一的最好的希望赖以寄托的世界主权国家的联盟组织一一联合国,我们重申对它给予支持的保证:阻止其成为一个仅供谩骂的讲坛,加强其对新兴国家及弱小国家的保护作用,并扩大其职能范围。

最后,对于那些不惜与我们为敌的国家,我们要提出的不是保证而是呼吁:希望双方重新开始努力寻求和平,不要等到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可怕的破坏力将整个人类推向有计划的或偶然发生的自我毁灭之时。

我们不敢以示弱去诱惑他们。因为只有当我们有了无可置疑的足够的武力时,我们才能有无可置疑的把握避免使用武力。

然而,目前的局势使两大国家集团都感到不安——双方都因现代军备的庞大开支而感到不堪重负,双方都为极端危险的原子武器的不断扩散而理所当然地感到惊慌不安,但双方又都在竞相谋求改变那种使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导致全人类毁灭的最后决战的小稳定的恐怖均势。

因此,让我们重新开始,双方都记住:礼让并不表示软弱,而诚意则永远需要验证。我们决不能因为惧怕而谈判,但我们也决不要惧怕谈判。

让双方寻求彼此的共同利益所在,而不要在引起分歧的问题上徒费精力。

让双方进行首次谈判,对监督和控制军备制订出严格可行的计划?并且把足以毁灭其他国家的绝对力量置于世界各国的绝对管制之下。

让双方致力于揭开科学的奥秘,而不是科学的恐怖。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测星空,征服沙漠,消除疾病,开发洋底,并促进艺术和贸易的发展。

让双方一起在世界各个角落听取以赛亚的指示,去“卸下沉重的负担……(并)让被压迫者获得自由”。

如果初次的合作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疑虑的话,那就让我们双方进而开始新的合作吧,不是寻求新的力量均衡,而是建立一个有法制的新世界,使强者公正,弱者安全,和平得以维持。

所有这一切不会在第一个一百天内完成,也不会在第一个一千天内完成,不会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完成,甚至也许不会在我们这一辈子完成。但我们要让它从我们手上开始。

同胞们,我们事业的成败关键不仅仅是握在我的手中,更大一部分是握在你们手中。自从我国建立以来,每一代美国人都曾应召验证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应召服役的美国青年的坟墓已遍布全球。

如今那号角又在召唤我们了。它不是在号召我们扛起武器一一尽管我们也需要武器,不是在号召我们去参战——尽管我们也准备应战,而是在号召我们肩负起一场长期的艰苦斗争的重任,年复一年,“忍受困苦,向往未来”,为反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暴政、贫困、疾病以及战争本身——而斗争。

我们能否建立一个把东西南北联在一起的伟大的全球联盟来对付这些敌人,以确保人类享有更为富有成效的生活呢?你是否愿意参加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呢?

在世界漫长的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代人能在自由面临极大危险的时刻被赋予保卫自由的任务。在这一重任面前,我不退缩,我欢迎这一重任。我认为我们中间不会有人愿意与别人或另一代人调换位置。我们从事这一事业的那种精力、信念和献身精神将照耀我们的国家和一切为此出力的人们。这一火焰所发出的光芒将真正照亮这个世界。

因此,美国同胞们,你们应该问的不是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是你们自己能为你们的国家做些什么。

和我处在同样地位的世界各国的公民们,你们应该问的不是美国会为你们做些什么,而是我们一起能为人类自由做些什么。

最后,无论你们是美国公民还是世界各国的公民,请以我们在此要求于你们的那种力量

和牺牲的高标准反过来要求我们。良心是我们唯一可靠的报酬,历史是我们所作所为的最后裁判。让我们迈步向前,去领导我们所热爱的国家吧,我们祈求上帝的保佑和帮助,但我们知道,上帝在人间的工作就是我们自己的工作。

(摘自《世界著名演说集锦》,1965)

第五课

爱情就是谬误

查尔斯.兰姆是一个世所罕见的性情欢快、富有进取心的人,他那笔下的散文《古瓷器》和《梦中的孩子》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实在令人难忘。下面这篇文章比兰姆的作品更加自由奔放。实际上,用“自由奔放”的字眼来形容这篇文章并不十分确切,或许用“柔软”、“轻松”或“轻软而富有弹性”更为恰如其分。

尽管很难说清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但可以肯定它是一篇散文小品文。它提出了论点。引用了许多例证,并得出了结论。卡菜尔能写得更好吗?罗斯金呢?

这篇文章意在论证逻辑学非但不枯燥乏味而且活泼、清新、富于关感和激情,并给人以启迪。诸位不妨一读。

——作者注

我这个人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敏锐、慎重、聪慧、深刻、机智一一这些就是我的特点。我的大脑像发电机一样发达,孳化学家的天平一样精确,像手术刀一样锋利。一一你知道吗?我才十八岁呀。

年纪这么轻而智力又如此非凡的人并不常有。就拿在明尼苏达大学跟我同住一个房间的皮蒂?伯奇来说吧,他跟我年龄相哆’经历一样,可他笨得像头驴。小伙子长得年轻漂亮,可惜脑子里却空空如也。他易于激动,情绪反复无常,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最糟的是他爱赶时髦。我认为,赶时髦就是最缺乏理智的表现。见到一q9种新鲜的东西就跟着学,以为别人都在那么干,自己也就卷进去傻干——这在我看来,简直愚蠢至极,但皮蒂却不以为然。

一天下午我看见皮蒂躺在床上,脸上显露出一种痛苦不堪的表情,我立刻断定他是得了阑尾炎。“别动,”我说,“别吃泻药,我就请医生来。”

“浣熊,”他咕哝着说。

“浣熊?”我停下来问道。

“我要一件浣熊皮大衣,”他痛苦地哭叫着。

我明白了,他不是身体不舒服,而是精神上不太正常。“你为什么要浣熊皮大衣?”

“我本早该知道,”他哭叫着,用拳头捶打着太阳穴,“我早该知道查尔斯登舞再度流行时,浣熊皮大衣也会时兴起来的。我真傻,钱都买了课本,可现在不能买浣熊皮大衣了。”

我带着怀疑的眼神问道:“你是说人们真的又要穿浣熊皮大衣吗?”

“校园里有身分的人哪个不穿?你刚从哪儿来?”

“图书馆,”我说了一个有身分的人不常去的地方。

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我一定要弄到一件浣熊皮大衣,”他激动地说,“非弄到不可!”

“皮蒂,你怎么啦?冷静地想一想吧,浣熊皮大衣不卫生,掉毛,味道难闻,既笨重又不好看,而且……

“你不懂,”他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这就叫时髦。难道你不想赶时髦吗?”

“不想,”我坦率地回答。

“好啦,我可想着呢!”他肯定地说。“只要有浣熊皮大衣,要我什么我都给,什么都行!”

我的大脑一一这件精密的仪器一一即刻运转起来。我仔细地打量着他,问道:“什么都

行?”

“什么都行!”他斩钉截铁地说。

我若有所思地抚着下巴。好极了,我知道哪儿能弄到浣熊皮大衣。我父亲在大学读书时就穿过一件,现在还放在家里顶楼的箱子里。恰好皮蒂也有我需要的东西。尽管他还没有弄到手,但至少他有优先权。我说的是他的女朋友波利.埃斯皮。

我早已钟情于波利埃斯皮了。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想得到这妙龄少女并不是由于感情的驱使。她确实是个易于使人动情的姑娘。可我不是那种让感情统治理智的人,我想得到波利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完全是出于理智上的原因。

我是法学院一年级的学生,过不了几年就要挂牌当律师了。我很清楚,一个合适的妻子对一个律师的前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发现大凡有成就的律师几乎都是和美丽、文雅、聪明的女子结婚的。波利只差一条就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了。

她漂亮。尽管她的身材还没有挂在墙上的美女照片那么苗条,但我相信时间会弥补这个不足。她已经大致不差了。

她温文尔雅——我这里是指她很有风度。她婷婷玉立,落落大方,泰然自若,一眼就看得出她很有教养。她进餐时,动作是那样的优美。我曾看见过她在“舒适的校园之角”吃名点——一块夹有几片带汁的炖肉和碎核桃仁的三明治,还有一小杯泡菜——手指儿一点儿也没有沾湿。

她不聪明,实际上恰好相反。但我相信有我的指导,她会变得聪明的。无论如何可以试一试,使一个漂亮的笨姑娘变得聪明比使一个聪明的丑姑娘变得漂亮毕竟要容易些。

“皮蒂,”我说,“你在跟波利谈恋爱吧?”

“我觉得她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他回答说,“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叫做爱情。你问这个干吗?”

“你和她有什么正式的安排吗?我是说你们是不是常有约会,或者有诸如此类的事情?”我问。

“没有,我们常常见面。但我们俩各自有别的约会。你问这个干嘛?”

“还有没有别人使她特别喜欢呢?”我问道。

“那我可不知道。你问这些干吗?”

我满意地点点头说:“这就是说。如果你不在,场地就是空着的。你说是吗?”

“我想是这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没什么,”我若无其事地说,接着把手提皮箱从壁橱里拿了出来。

“你去哪儿?”皮蒂问。

“回家过周末。”我把几件衣服扔进了提箱。

“听着,”他焦急的抓住我的胳膊说,“你回家后,从你父亲那儿弄点钱来借给我买一件浣熊皮大衣,好吗?”

“也许不仅只是这样呢。”我神秘地眨着眼睛说,随后关上皮箱就走了。

星期一上午我回到学校时对皮蒂说:“你瞧!”我猛地打开皮箱,那件肥大、毛茸茸、散发着怪味的东西露了出来,这就是我父亲1925年在施图茨比尔凯特汽车里穿过的那一件浣熊皮大衣。

“太好了!”皮蒂恭敬的说。他把两只手插进那件皮大衣,然后把头也埋了进去。“太好啦!”他不断地重复了一二十遍。

“你喜欢吗?”我问道。

“哦,喜欢!”他高声叫着,把那满是油腻的毛皮紧紧地搂在怀里。接着他眼里露出机警的神色,说着:“你要什么换呢?”

“你的女朋友,”我毫不讳言地说。

“波利?”他吃惊了,结结巴巴地说,“你要波利?”

“是的。”

他把皮大衣往旁一扔,毫不妥协的说:“那可不行。”

我耸了耸肩膀说:“好吧,如果你不想赶时髦,那就随你的便好了。”

我在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假装读书,暗暗地瞟着皮蒂。他神情不安,用面包店窗前的流浪儿那种馋涎欲滴的神情望着那件皮大衣,接着扭过头去,坚定地咬紧牙关。过了一会儿,他又回过头来把目光投向那件皮大衣,脸上露出更加渴望的神情。等他再扭过头去,已经不那么坚决了。他看了又看,越看越爱,慢慢地决心也就减弱了。最后他再也不扭过头去,只是站在那儿,贪婪地盯着那件皮大衣。

“我和波利好像不是在谈恋爱,”他含含糊糊地说。“也说不上经常约会或有诸如此类的事情。”

“好的,”我低声地说。

“波利对我算得了什么?我对波利又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是一时高兴-----不过是说说笑笑罢了,如此而已。”

“试试大衣吧。”我说

“他照办了。衣领蒙住了他的耳朵,下摆一直拖到脚跟。他看起来活像一具浣熊尸体。他高兴地说:“挺合身的。”

“我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成交了吗?”我说着,把手伸向他。

他轻易地接受了。“算数.”他说,并跟我握了握手。

第二天晚上,我与波利第一次约会了。这一次实际上是我对她的考察。我想弄清要作多大的努力才能使她的头脑达到我的要求。我首先请她去吃饭。“哈,这顿饭真够意思,”离开餐馆时她说。然后我请她去看电影。“嘿,这片子真好看,”走出影院时她说。最后我送她回家。和我道别时她说:“嘿,今晚玩得真痛快。”

我带着不大痛快的心情回到了房间。我对这任务的艰巨性估计得太低了。这姑娘的知识少得叫人吃惊。只是给她增加知识还不够,首先得教她学会思考。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我真想把她还给皮蒂算了。但我一想到她那充满魅力的身材,她那进屋时的模样,她那拿刀叉的姿式,我还是决定再作一番努力。

就像做其他的事情一样,我开始有计划地干了起来。我开始给她上辑课。幸好我是一个学法律的学生,我自己也正在学逻辑学,所以对要教的内容我都很熟悉。当我接她赴第二次约会时,我对她说:“今晚上咱们去‘小山’谈谈吧”。

“啊,好极了,”她回答道。对这姑娘我要补充一句的是,像她这么好商量的人是不多见的。

我们去了“小山”,这是校园里人们幽会的地方。我们坐在一棵老橡树下,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们谈些什么呢?”她问。

她想了一会儿,觉得不错,便说:“好极了。”

“逻辑学,”我清了清嗓了,“就是思维的科学。在我们能正确地思维之前,首先必须学会判别逻辑方面的常见谬误。我们今晚就要来谈谈这些。”

“哇!”她叫了起来,高兴地拍着手。

我打了个寒噤,但还是鼓足勇气讲下去:“首先我们来考究一下被称为绝对判断的谬误。”“好呀!”她眨了眨眼,催促着。

“绝对判断指的是根据一种无条件的前提推出的论断。譬如说,运动是有益的,因此人人都要运动。”

“不错,”波利认真地说,“运动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增强体质,好处太多了!”

“波利,”我温和地说,“这种论点是谬误。运动有益是一种无条件的前提。比方说,假

设你得了心脏病,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不少人医生就不准他们运动。你必须给这种前提加以限制。你应该说,一般来说运动是有益的。或者说,对大多数人是有益的。否则就是犯了绝对判断的错误,懂吗?”

“不懂,”她坦率地说。“这可太有意思了,讲吧!往下讲吧!”

“你最好别拉我袖子了,”我对她说。等她松了手,我继续讲:“下面我们讲一种被称为草率结论的谬误。你仔细听: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皮蒂也不会讲法语。因此我就会断定在明尼苏达大学谁也不会讲法语。”

“真的?”波利好奇的问道,“谁也不会吗?”

我压住火气。“波利,这是一种谬误,这是一种草率的结论。能使这种结论成立的例证太少了。”

“你还知道其他的谬误吗?”她气喘吁吁地说:“这真比跳舞还有意思啦!”

我极力地使自己不灰心。我真拿这姑娘没办法,的确是毫无办法。可是,如果我不坚持下去,我就太没有用了。因此,我继续讲下去。

“现在听我讲讲‘牵强附会’的谬误。听着:我们不要带比尔出去野餐。每次带他一起去,天就下雨。”

“我就见过这样的人,”她感叹地说。“我们家乡有个女孩,名叫尤拉?蓓克尔。从没有例外,每次我们带她去野餐……”

“波利,”我严厉地说,“这是一种谬误。下雨并不是尤拉蓓克尔造成的,下雨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责怪尤拉?蓓克尔,你就是犯了牵强附会的错误。”

“我再也不这样了,”她懊悔地保证说。“你生我的气了吗?”

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不,波利,我没生气。”

“那么,给我再讲些谬误吧!”

“好,让我们来看看矛盾前提吧。”

“行,行,”她叽叽喳喳地叫着,两眼闪现出快乐的光芒。

我皱了皱眉头,但还是接着讲下去。“这里有一个矛盾前提的例子:如果上帝是万能的,他能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大石头吗?”

“当然能,”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但是如果他是万能的,他就能搬动那块石头呀,”我提醒她。

“是嘛!”她若有所思地说,“嗯,我想他造不出那样的石头。”

“但他是万能的啊,”我进一步提醒她。

她用手抓了抓她那漂亮而又空虚的脑袋。“我全搞糊涂了,”她承认说。

“你确实糊涂了。因为一种论点的各个前提相互问是矛盾的,这种论点就不能成立。如果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就不可能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如果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就不可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懂吗?”

“再给我讲些这类新奇的玩意儿吧,”她恳切地说。

我看了看表,说:“我想今晚就谈到这里。我现在该送你回去了。你把所学的东西复习一遍,我们明晚上再来上一课吧。”

我把她送到了女生宿舍,在那里她向我保证说这个晚上她过得非常痛快。我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我的房间,皮蒂正鼾声如雷地睡在床上。那件浣熊皮大衣像一头多毛的野兽扒在他的脚边。我当时真想把他叫醒,告诉他可以把他的女朋友要回去。看来我的计划会要落空了。这姑娘对逻辑简直是一点儿都不开窍。

但是我回过头一想,既然已经浪费了一个晚上,不妨还是再花一个晚上看看。天晓得,说不定她头脑里的死火山口中的什么地方,还有些火星会喷射出来呢。也许我会有办法能把这些火星扇成熊熊烈焰。当然,成功的希望是不大的,但我还是决定再试一次。

第二天晚上我们又坐在那棵橡树下,我说:“今晚上我们要谈的第一种谬误叫做文不对题。”

她高兴得都发抖了。

“注意听,”我说。“有个人申请工作,当老板问他所具备的条件时,他回答说他家有妻子和六个孩子。妻子完全残废了,孩子们没吃的,没穿的,睡觉没有床,生火没有煤,眼看冬天就要到了。”

两滴眼泪顺着波利那粉红的面颊往下滚。“啊,这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她抽泣着说。“是的,是太可怕了,”我同意地说。“但这可不成其为申请工作的理由。那人根本没有回答老板提出的关于他的条件的间题,反而祈求老板的同情。他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你懂吗!”

“你带手帕了没有?”她哭着说

我把手帕递给她。当她擦眼泪时,我极力控制自己的火气。“下面,”我小心地压低声调说,“我们要讨论错误类比。这里有一个例子:应该允许学生考试时看课本。既然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可以看X光片,律师在审案时可以看案由,木匠在造房子时可以看蓝图,为什么学生在考试时不能看课本呢?”

“这个,”她满怀激情地说,“可是我多少年来听到的最好的主意。”

“波利,”我生气地说,“这种论点全错了。医生、律师和木匠并不是以参加考试的方式去测验他们所学的东西。学生们才是这样。情况完全不同,你不能在不同的情况之间进行类比”。

“我还是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波利说。

“咳!”我嘀咕着,但我还是执意地往下讲,“接下去我们试试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吧。”波利的反应是:“倒挺好。”

“你听着:如果居里夫人不是碰巧把一张照相底片放在装有一块沥清铀矿石的抽屉里,那么世人今天就不会知道镭。”

“对,对,”波利点头称是。“你看过那部影片吗?哦,真好看。沃尔特?皮金演得太好了.我是说他让我着迷了。”

“如果你能暂时忘记皮金先生,”我冷冰冰地说,“我会愿意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也许居里夫人以后会发现镭的,也许由别人去发现,也许还会发生其他的事情。你不能从一个不实际的假设出发,从中得出任何可站得住脚的结论。”

“人们真应该让沃尔特皮金多拍些照片,”波利说,“我几乎再也看不到他了。”我决定再试一次,但只能一次。一个人的忍耐毕竟是有限度的。我说:“下一个谬误叫做井下放毒。”

“多聪明啊!”她咯咯笑了起来。

“有两个人在进行一场辩论。第一个人站起来说:‘我的论敌是个劣迹昭彰的骗子。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可信。’……波利,现在你想想,好好想一想。这句话错在哪里?”

她紧锁着眉头,我凝神地看着她。突然,一道智慧的光芒——这是我从未看到过的一一闪现在她的眼中。“这不公平,”她气愤地说,“一点都不公平。如果第一个人不等第二个人开口就说他是骗子,那么第二个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对!”我高兴地叫了起来,“百分之百的对,是不公平。第一个人还不等别人喝到井水,就在井下放毒了。他还不等他的对手开口就已经伤害了他。……波利,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她轻轻地“哼”了一声,高兴得脸郡发红了。

“你看,亲爱的,这些问题并不深奥,只要精力集中,就能对付。思考——分析—一判断。来,让我们把所学过的东西再复习一遍吧。”

“来吧,”她说着。把手往上一晃。看到波利并不那么傻,我的劲头上来了。于是,我便开始把对她讲过的一切,长时间地、耐心地复习了一遍。我给她一个一个地举出例子,指

出其中的错误,不停地讲下去。就好比挖掘一条隧道,开始只有劳累、汗水和黑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光亮,甚至还不知道能否见到光亮。但我坚持着,凿啊,挖啊,刮啊,终于得到了报偿。我见到了一线光亮,这光亮越来越大,终于阳光洒进来了,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我辛辛苦苦地花了五个晚上,但总算还是没有白费,我使波利变成一个逻辑学家了,我教她学会了思考。我的任务完成了,她最终还是配得上我的。她会成为我贤慧的妻子,我那些豪华公馆里出色的女主人。我那些有良好教养的孩子们的合格的母亲。

不要以为我不爱这姑娘了,恰恰相反。正如皮格马利翁珍爱他自己塑造的完美的少女像一样,我也非常地爱我的波利。我决定下次会面时把自己的感情向她倾吐。该是把我们师生式的关系转化为爱情的时候了。

“波利,”当我们又坐在我们那棵橡树下时,我说。“今晚我们不再讨论谬误了。”

“怎么啦?”她失望地问道。

“亲爱的,”我友好地对她笑了笑,“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五个晚上,我们相处得很好。显然我们俩是很相配的。”

“草率结论,”波利伶俐地说。

“你是说…?”我问道。

“草率结论,”她重复了一遍。“你怎么能凭我们仅有的五次约会就说我们俩很相配呢?”

我咯咯一笑,觉得挺有意思。这可爱的小家伙功课学得可真不错。“亲爱的,”我耐心地拍打着她的手说,“五次约会就不少了,毕竟你不必把整个蛋糕吃下去才知道蛋糕的甜味。”

“错误类比,”波利敏捷地说。“我可不是蛋糕,我是个女孩子。”我微微一笑,但这次不感到那么有意思了。这可爱的孩子功课或许是学得太好了。我决定改变策略。显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态度明朗,直接了当地向她表示爱。我沉默了一会儿,用我特别发达的脑袋挑选着合适的词句。然后我便开始说:

“波利,我爱你。对我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是月亮,是星星,是整个宇宙。我亲爱的,请说你爱我吧。如果你不这样,我的生活就失去意义了。我将会萎靡不振,茶不饮,饭不思,到处游荡,成为一个步履蹒跚、双眼凹下的躯壳。”

我交叉着双手站在那里,心想这下子可打动了她。

“文不对题,”波利说。

我咬咬牙。我不是皮格马利翁,我是弗兰肯斯坦,我的喉咙似乎一下子让魔鬼卡住了。我极力地控制涌上心头的阵阵痛楚。无论怎样,我电要保持冷静。

“好了,波利,”我强装着笑脸说,“这些谬误你的确已学到家了。”

“这可说得很对,”她使劲地点了点头说道。

“可是波利,这一切是谁教给你的?”

“你教的嘛。”

“是的,那你得感谢我呀。是吗,亲爱的?要是我不和你在一起,你永远也不会学到这些谬误的”。

“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波利不加思索地说着。

我摔掉了额前的汗珠。“波利,”我用嘶哑的声音说道,“你不要死板地接受这些东西。我是说那只是课堂上讲的东西。你知道学校学的东西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关。”

“绝对判断,”她说道,嬉戏地向我摇摇指头。

这一下可使我恼火了。我猛地跳了起来,像公牛似地吼叫着,“你到底想不想跟我相爱?”

“我不想,”她答道。

“为什么不想?”我追问着。

“因为今天下午我答应了皮蒂伯奇,我愿意和他相爱。”

我被皮蒂这一无耻的行径气得一阵晕眩,情不自禁地向后退去。皮蒂答应了我,跟我成

了交,还跟我握了手呢!“这个可耻的家伙!”我尖着嗓子大叫,把一块块草皮踢了起来。“你不能跟他在一起,波利。他是一个说谎的人,一个骗子,一个可耻的家伙!”

“井下放毒,”波利说。“别叫嚷了,我认为大声叫嚷就是一种谬误。”

我以极大的意志力把语气缓和下来。“好吧,”我说,“你是一个逻辑学家。那就让我们从逻辑上来分析这件事吧。你怎么会看得中皮蒂,而看不起我呢?你瞧我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一个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一个前途无量的人;而皮蒂——一个笨蛋,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一个吃了上顿不知有没有下顿的家伙。你能给我一个合乎逻辑的理由来说明你为什么要跟皮蒂好吗?”

“当然能,”波利肯定地说。“他有一件浣熊皮大衣。”

(选自詹姆斯K贝尔与艾德里安A科恩《明.代.修辞方式》)

第十四课

亦爱亦恨话纽约

那些赞美“大苹果”的广告活动,还有那些印着带有“我爱纽约”字样的心形图案的T 恤衫,只不过是它们在绝望中发出悲哀的迹象,只不过是纽约这个非凡的城市日趋衰落的象征。纽约过去从不自我炫耀,而只让别的城市去这样做,因为自我炫耀显得“小家子气”。纽约既然是独一无二的、最大的而且是最好的城市,也就没有必要宣称自己是如何与众不同了。

然而,今日的纽约再不是头号城市了。至少,在开创时尚、领导潮流方面,纽约是再也配不_卜这个称号了。今日的纽约非但常常跟不上美国政治前进的步伐,而且往往也合不上美国人生活情趣变化的节拍。过去有一个时期,它曾是全国流行服装款式方面无可争议的权威,但由于长期抵制越来越流行的休闲服装款式而丧失了,其垄断地位。纽约已不再是众望所归、纷起仿效的对象了,如今它甚至以成为风行美国的时装潮流的抵制者,以成为摆脱全国清一色的单调局面的一隅逃遁之地而自鸣得意。

纽约无力保持排头兵的地位这一点已是越来越明显了。有十多座其他城市都已经有了一些在建筑艺术上很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物,而纽约最近二十年来所造的任何一幢建筑物都不能与之相比。曾是托斯卡尼尼全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演出场所的巨人般的曼哈顿电视演播厅,现在经常是空无一人,而好莱坞大量生产出的情景喜剧和约翰尼?卡森节目的实况转播却占满了加利福尼亚的广播电视发送频道。美国流行歌曲创作发行中心从纽约的廷潘胡同转移到了纳什维尔和好莱坞。拉斯韦加斯的赌场经常出高薪聘请曼哈顿没有哪一家夜总会请得起的歌手和艺员。而体育运动方面,那些规模较大的体育馆、比较激动人心的球队以及热情最高的球迷们,往往都出现在纽约以外的地方。

纽约从来都不是召集会议的好场所——因为那儿少友情.不安全,人口拥挤,消费高昂——但现在它似乎正在一定程度上争回其作为旅游胜地的地位。即便如此,大多数美国人对新奥尔良、旧金山、华盛顿或迪斯尼乐园等地的评价可能还是高于纽约。人们普遍认为,还有十几座其他城市,包括我的家乡西雅图,都比纽约更适于居住。

那么,为什么有许多欧洲人称纽约是他们最喜爱的城市呢?他们比大多数美国人更欣赏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它那残存的、独此一家的欧洲社会准则以及它那众多外来民族混杂而居的社会。这些欧洲人中有些人也许是因为在麦迪逊大街和第五大街这两条双胞胎似的繁华大街上看到那些熟悉的国际名牌商号——那些专为迎合并蒙骗那些轻浮浅薄的有钱人而存在的珠宝店、鞋店和服装设计店…而感到心头踏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最令欧洲人激动不已的是这个城市的那种精神饱满的紧张气氛和它那种野性的活力。

纽约充满着活力、竞争和奋斗。同时,由于存在着一批能说会道的失意者,它也充满着嘲笑、轻侮和失意者的心灰意冷(“你说该咋办?”)。它充满着无休无止的斗争一一为了地铁上的座位,为了引起一个的士司机、一个办事员或一个侍者的注意,为了有一个立足之地,为了一次成功的机会。为了一个较好的居住地方,为了让自己名字出现在一张大一点的海报上。在纽约,一个人若成功了,他会感到惶惶不安;如果失败了,他就得和那灰心丧气的大多数人一起苦熬岁月。

纽约从来都不是我心目中的麦加圣地。尽管我在那儿生活了大半辈子,你却休想看到我穿上一件印着“我爱纽约”的文化衫。但总的说来,我倒还想不出这世界上有多少个地方我更愿意去居住。至于为什么,就很难说得清。

在纽约所能欣赏到的自然美景非常有限。你从来看不到一片繁星点点的夜空,城里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使得天空黯然失色。唯有日落时分的景色尚可谓壮观:泽西市草地上的天空染上了一块块深浅不一的橙红色,在曼哈顿那些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建筑物上的万千扇玻璃窗的反射下,更显得绚丽多彩。大自然对纽约人总是低头服输。只须看看人行道上那些脆弱的树木迎着四面进逼的水泥路面和阵阵袭来的石油烟气拚命挣扎的样子,就足以说明问题了。由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本应是城市贫民休养身体、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但如今园内有些地方已寸草不生,垃圾遍地,无复当年的清新质朴之气,然而依旧人声嘈杂,生意盎然,许多人一一多数为年轻人、黑人和波多黎各人,仍在其间自得其乐。公园中的长条椅上则坐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其中以白人居多,看样子都是一些流离失所的人。这里已经不是什么静造的公园了,倒更像是一个乱哄哄的狂欢场所。

吸引着我来到纽约的不是这个城市的魅力——它从没有在远方向我遥遥招手呼唤,而是它给我提供了一个从事我梦寐以求的新闻事业的机会。我当时甚至拿不准自己的能力如何能比得上那些在东北部一些名牌大学受过更好教育的人,又怎能竞争得过纽约那些意志坚强的本地人,那些才华横溢的移民子弟.他们是那样的目标明确,用心专一,比如那个艾尔弗雷德?卡津,他作为业余消遣(真是不可思议j)竞能用小提琴演奏巴赫的无伴奏组曲。

今天仍有许多青年被吸引到纽约来,因为他们想考验一下自己,怕让自己的才能沦为极其平庸而易于上市的商品。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为逃避家乡某种束缚的年轻同伴,也总是被吸引到纽约来。这些青年们在一起共享自由,同处于一个消费低廉的娱乐区,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也共同度过了一些艰难时刻。吸引他们的不可能是纽约的生活条件,因为只有不合实际的乐观回忆才会忘记他们在那儿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不便、危险和贫困。商业性的百老汇剧院可能不会向他们开门,但还有那些外百老汇剧院和外外百老汇剧院。倘若画家们对麦迪逊大街上那些奢侈豪华的画廊不屑一顾,那些画廊老板们便会在索荷区陋巷之内开设小分店。可是?也许是波希米亚式艺术献身的纯洁性被人渲染过甚,这些年轻艺术家们也住进了格林威治村及其外围地区。那是大萧条时期由于面对一个敌对的世界而团结在一起的一批艺术实验主义者住过的地方。但今天的这一代青年艺术家已经形成了一个显著的亚文化群,以至于他们成了一些精品时装和咖啡馆的赚钱对象。他们已不再是那么与世隔绝了。

曼哈顿是一个在许多方面与美国大陆隔绝的孤岛,但在两个领域内它仍处于支配地位。它是美国金融和通讯的中枢。在这两个方面,它所起的审批作用大于其创造作用。华尔街只有在确信某种畅销书或是某位影星的大名准保一部影片的成功时才会为制作一部好莱坞影片投放百万巨资。美国广播电视网的新闻中心、最大的图书出版商和最大的期刊杂志都在这里,因而最庞大的一支评论家队伍也在这里,他们可以对别人创作出的电影、戏剧、音乐、图书和其他作品评头论足。纽约是一个裁判城市,经常炮制出一些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不是为之感到遗憾就是完全不予理睬的规范标准。在纽约这地方真正的知识学问没有市场,狡黠伶俐却颇有市场。

商业广告公司也全集中在这里。这些广告公司窥测着市场动向,挖空心思地炮制出一些琅琅上口、易于记诵的广告词,把千千万万的顾客从“麦克唐纳”拉到“伯格?金”,因而广告公司的“创作主任”便可以坐在曼哈顿那些记帐报销的高级法国餐馆里吃午餐了。实际上,就是那些银行家、广告商、市场营销专家以及那数以千计的为他们工作的高薪雇员们为纽约这个城市定下了尖锐生硬的调子——对广大的美国公众要投其所好,对他们人数的多寡必须予以重视,但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却不必加以认同。从摩天大楼的五十层楼上屈尊俯就地光顾楼下的芸芸众生。这些富人们就会感觉到他们与这些芸芸众生仿佛不是同类;还有他们那种就像他们的办公高楼下面地铁入口处卡嗒作响的转门一样,丝毫不带任何感情地视广大人民群众如一大堆可以任意排列组合的数字的态度,也同样使他们产生不属于人类的感觉。

我对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其中较为年轻的一些人那种缺乏愤世嫉俗情绪的态度感到惊讶。电视的一代是在强烈的广告刺激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也很欣赏这种广告刺激,并且毫不犹豫地去亲身实践。许多男男女女都以职业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就像那些从高空向河内投掷炸弹的飞行员一样,对于其工作本身的意义似乎毫不在意。他们真正的生活寄托在别的地方。在格林威治村的酒吧间里,他们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都与那些预备艺术家、演员和作家毫无二致。“为艺术而艺术”的界限已不再那么难以突破了,艺术本身的定义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晰了。艺术家的画作卖不出去便转而画插图;演员找不到拍戏的机会就去拍广告;作家在创作鸿篇巨著的同时还得为通俗杂志撰文以维持生计。此外,这些年来严肃艺术往往要靠通俗艺术来提供养料,这倒使通俗艺术发生了一些可喜的讽刺性变化。

那些初来纽约的人早晚有一天会找到或形成他们自己的小圈子。曼哈顿有许多这类小圈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但彼此之间却极少往来。我想正是这种情况给纽约一种自由感。不管你属于哪类人,与你同样的人都多的是。对于同住一座公寓的邻居,你不必去了解他的任何情况,也不必在意他对你的看法如何,只有住在乡下的屋院相连的邻居才有此必要。在纽约,人以群分,人们对于自己圈子以外的人一律视同路人,以免浪费精力。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这种保持距离、冷漠无情的态度还有一种影响:那些有孤独感的人在纽约比在其他任何美国城市都更觉孤独。

要说的情况还有很多。总之,纽约是一个受了创伤的城市,它重税压身,不堪负担,好景不再,江河日下。但纽约并不是一个就要死的城市;与五年前相比较,如今纽约的街道更安全了,曾一度似乎是在繁华旖旎的环境包围之下一蹶不振的百老汇大街如今又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街道上布满垃圾,学校里毫无秩序,市民们个个惶惶不安,到处噪声不绝于耳,人人讲话粗声大气——这一切都会使局外人更加坚定决心:就算把纽约送给他们,他们也不愿意在这里居住。然而,你如果让一个纽约人去看达拉斯市的一所富丽堂皇的住宅,或是贝弗利希尔斯市的一个带小屋的游泳池,他一定会表示赞赏,但却不会眼红。现在有许多美国有钱人在安静、豪华、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过着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纽约人会说,这太沉闷了。可是,你如果对他讲起户外游山玩水的劲头,他又会说他更欣赏都市生活那种虽有害于健康但却热热闹闹的活泼气氛。他有着无可改变的乡土观念。对他来说,纽约——就算连他自己也无可奈何地承认有一些缺点(“还有什么新的吗?”)——使他对所有其他美国城市都不屑一顾。

人们有可能在二十个其他的美国城市里参观到第一流的艺术博物馆,听到美妙的音乐,看到生动活泼的实验戏剧,遇到懂得怎样生活、吃饭和谈话,而且是在舒适宽敞的环境中去享受这一切聪明而又世故的人物。然而,纽约人还是不愿意居住在那里。他所恋恋不舍的正是纽约的那些在许多外地人看来难以忍受、令人讨厌的地方…它的粗俗、紧张、急迫感,它那剑拔弩张的竞争,它那严厉苛刻的评判,以及那么多封闭在各自的小圈子里、不分尊卑贵贱地挤作一团的纽约人。那些在竞争中吃了败仗的人并非躲在城里某个看不见的地方。在

地铁里,在公共汽车上,在大街上,到处都会不可避免地遇见一些生活过得比你艰难的人。对于那些悲观绝望、疾病缠身、精疲力竭、不知所措的人,最好不要与之交谈(他们并不希望交谈).只需用同情的目光稍稍接触一下,表示把他们视同人类就行了。这虽没什么了不起,但对于最忌在大庭广众之中暴露隐私的纽约人来说,这就是他们那种一闪即逝的友好表示。即使是一种帮助,纽约人往往也要用嘲骂来表示:一个人闯红灯,冲到一辆开过来的汽车前,他身后的那个人便会大声喊叫:“当心点,老弟,你难道想让一辆带着泽西牌照的汽车撞倒吗?”——“泽西”一词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指的是所有的外地司机的家乡。

按照阿道夫希特勒的定义,纽约是一个杂种城市。事实上,它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没有别的大城市——无论是伦敦、巴黎、罗马还是东京——能接纳(或是收容)这么多的民族。现在比当时各种各样的欧洲人吵吵嚷嚷登上埃利斯岛的时候更为混杂一一又有了亚洲人、非洲人和拉丁系人。新来者永远不会被完全同化。只是不稳定地加入到未被消化的多数中去。

纽约太大了,无法为任何一个集团所控制,不论是盎格鲁撤克逊新教的白人还是犹太人、黑人或来源不同的天主教徒——爱尔兰人、意大利人、西班牙血统的人。所有这些集团都有他们小小的天地,人数相当多,不容忽视;在维护他们的要求方面都很坚韧,但没有一个强大到足以制服其他集团。这个城市很典型地把联合国加以吞没,不把它当一回事,把它看作一个空想、不切实际、虚伪、无法运转的混合体。但是纽约人却在训练自己如何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里共同生活——这是迈向未来必要的开端。

多样化使这个城市色彩无穷。漫步此城,可以不断受到情景与风味方面的教育。有众多的各有特色的地方可以去吃饭或购买物品。虽然其中最成功的似乎是那些为招引游客而把各种:民族特色混在一起的地方,但是他们也都有真正的根基。在其他的美国城市,不同的民族各有自己的地盘,并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但是我认为那里没有这种不和谐地把不同的集团搁在一起的大杂烩。f司样地,在纽约拥有多层高楼的豪华大街与它近邻的穷街陋巷相映成趣。对纽约的忧伤和刚毅要与其艺术和音乐的财富一起加以赞美。这种结合是不稳定的,它产生摩擦或是一种不稳定的克制。这种克制有时变成一种真正的容忍。

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选自《大西洋》,1978年9月)

高级英语下lesson13课文翻译

Lesson Thirteen Work 工作 究竟工作是幸福还是痛苦的源泉,这可能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Whether work should be placed among the causes of happiness or among the causes of unhappiness may perhaps be regarded as a doubtful question. 毫无疑问有许多工作是非常令人厌烦的,而且过多的工作总是十分痛苦的事。 There is certainly much work which is exceedingly irksome, and an excess of work is always very painful. 然而我认为,只要不过量,对多数人来说即使是最枯燥的工作也比终日无所事事要好些。 I think, however, that, provided work is not excessive in amount, even the dullest work is to most people less painful than idleness. 工作给人的愉快的程度多种多样,从仅仅是消烦解闷到产生巨大的快乐,这会随工作的性质和工 作者的能力而异。 There are in work all grades, from mere relief of tedium up to the profoundest delight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work and the abilities of the worker. 大多数人不得不从事的工作本身大都无乐趣可言,但即使是这样的工作也有一些很大的好处。Most of the work that most people have to do is not in itself interesting, but even such work has certain great advantages. 首先,工作可将一天的许多时间占满,人们不必再费神来决定应干些什么,大多数人在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愿望打发时间时,常常会不知所措,想不起有什么令人愉快的事值得去做。 To begin with, it fills a good many hours of the day without the need of deciding what one shall do. Most people, when they are left free to fill their own tim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oice, are at a loss to think of anything sufficiently pleasant to be worth doing. 而他们的决定又总是受到干扰,觉得干别的什么事也许会更令人愉快。 And whatever they decide on, they are troubled by the feeling that something else would have been pleasanter. 能够有意义地利用闲暇时间是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结果,而目前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层次。To be able to fill leisure intelligently is the last product of civilization, and at present very few people have reached this level. 何况作出选择本身就是件令人厌烦的事。 Moreover the exercise of choice is in itself tiresome. 除了那些具有非凡主动性的人,其他的人肯定有人乐于被告诉一天中的每时每刻该做什么, 当然命令他们做的事不能太令人厌烦。 Except to people with unusual initiative it is positively agreeable to be told what to do at each hour of the day, provided the orders are not too unpleasant. 多数无所事事的阔佬免遭从事单调乏味工作之苦,但代价是莫名其妙的无聊。 Most of the idle rich suffer unspeakable boredom as the price of their freedom from drudgery. 有时他们去非洲猎取巨兽或环绕世界飞行来解闷,但这类刺激的数量有限,尤其到了中年以后更 是如此。 At times they may find relief by hunting big game in Africa, or by flying round the world, but the number of such sensations is limited, especially after youth is past. 因此较为明智的阔佬们工作起来几乎像穷人一样卖力,而有钱的女人则大多忙于她们自以为

山东自考英语二课文翻译

Unit 1 Text A How Difficult Is English? 英语有多难 Like the national push for Asian literacy (n.有文化,有教养,有读写能力)in Australia,就如澳大利亚在全国推行学亚洲语言一样,there has been foreign languages fervor[f??v?] in China,中国也掀起一股外语热,with English on top of the list. 在这股热潮中,英语高居榜首。English is not only taught at school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also at evening classes,on radio and TV.不仅各级学校教英语,夜校、电台、电视台也都设有英语课程。Parents hire private tutors for their school children;父母为学龄的孩子聘请英语家教,adult English learners would sacrifice the weekend at an English corner in a public park practicing their spoken English with peop1e of the same interest and determination. 成年英语学习者会牺牲周末休息日,到公园参加英语角,与志趣相投的英语学习者练习口语。Is English such a difficult language that it really demands people to invest a large amount of time and energy before it is mastered ? 英语真的有这么难,需要人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吗? The answer,if I am asked to offer,is undoubtedly,yes.如果我被问及这个问题,那么毫无疑问,我的答案是:是的。From my personal experience,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I think learning English means far more than learning its pronunciation,its grammatical rules,its words,etc.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英语发音、语法规则、词汇等,It involves learning everything about the countries where it is used and the people who use it.它包括学习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有关的所有内容。Without such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对英语没有这样全面的理解,the English a foreigner speaks will inevitably sound strange or even unintelligible though there is not anything wrong with his pronunciation,sentence structure and the words he uses.即使发音、句子结构、措辞毫无错误,一个外国人所讲的英语也难免听起来稀奇古怪甚至难以理解。The social customs and habits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difficulty a foreigner has in learning it.讲英语民族者的社会风俗习惯增加了外国人学习英语的难度。Take the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for example.以学英语的中国人为例," Hello "and "Good morning" may sound a little bit simple to Chinese people."你好"和"早上好"是非常简单的。It is totally beyond the understanding of a Chinese English learner that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would be annoyed when they're addressed "Where are you going?",which is a commonly used addressing among the Chinese."你去哪儿?"是中国人常用的问候语,若英语母语者被问及"你去哪儿?",他们会因此感到不悦,这一点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大为不解。Is there anything wrong with the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 ? 这个英语句子结构不对吗? Of course not.当然不是。It takes quite some time for a Chinese English learner to understand the western concept of privacy being violated in this address. 学英语的中国人得费点儿时间才能理解这一问候语侵犯了西方人的隐私。By the same token,同样,"Have you eaten?"(which is another addressing term the Chinese people usually use)will sound to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hat the Chinese are so hospitable that they invite people to meals off-handedly. 英语母语者听到"你吃了吗?"(中国人常用的另外一个问候语),会觉得中国人非常好客,会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请人吃饭。Meanwhile,the Chinese would be shocked to hear,"Oh,it's very nice of you.When?",if the addressee happens to have a craving for Chinese cooking and has not had his dinner yet.如果听话者此刻正希望品尝一下中国美食,又碰巧没有吃饭,他会回答"太好了,什么时候?",中国人为此也会大吃一惊。 "We can say we are going to have chicken for dinner.Why can't we say pig,bull or sheep for dinner instead of pork,beef or mutton?"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may raise such questions.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可能会这样问:"我们可以说吃鸡,为什么不能说吃猪、吃牛、吃羊,而要说吃猪肉、牛肉、羊肉呢?"Figuring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peculiar English vocabulary is no easy task for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对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来说,为这些特殊的英语词汇找出理由并非易事。But the problem is that memorizing English words mechanically would be devastating and inefficient if they did not know what had happened in British history.问题在于如果不懂英国历史,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毫无效率。Thus learning English(and other languages as well)involves learning 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ies where it is spoken.所以说,学英语(其他语言亦如此)还包括学习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知识。A task of this kind is more difficult for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than for people who speak

大学英语2翻译原文及答案

Unit1 1.背离传统需要极大的勇气 1) It takes an enormous amount of courage to make a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 2.汤姆过去很腼腆,但这次却非常勇敢能在大庭广众面前上台表演了。 2) Tom used to be very shy, but this time he was bold enough to give a performance in front of a large audience. 3.很多教育家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是很可取的。 3) Many educators think it desirable to foster the creative spirit in the child at an early age. 4.假设那幅画确实是名作,你觉得值得购买吗? 4) Assuming (that) this painting really is a masterpiece, do you think it’s worthwhile to buy/purchase it? 5.如果这些数据统计上市站得住脚的,那它将会帮助我们认识正在调查的问题。 5) If the data is statistically valid, it will throw light on the problem we are investigating. Unit2 1.该公司否认其捐款有商业目的。 1) The company denied that its donations had a commercial purpose.

自考高级英语上册11课课文翻译

Lesson Eleven On Getting off to Sleep谈睡眠 人真是充满矛盾啊! 毫无疑问,幽默是惟一帮助我们摆脱矛盾的办法,要是没有它,我们就会死于烦恼。 What a bundle of contradictions is a man! Surety, humour is the saving grace of us, for without it we should die of vexation.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睡眠更能说明事物间的矛盾。 With me, nothing illustrates the contrariness of things better than the matter of sleep. 比如,我打算写一篇文章,面前放好了笔、墨和几张白纸,准保没写几个字我就会困得要命,无论当时是几点都会那样。 If, for example, my intention is to write an essay, and 1 have before me ink and pens and several sheets of virgin paper, you may depend upon it that before I have gone very far I feel an overpowering desire for sleep, no matter what time of the day it is. 我瞪着那似乎在谴责我的白纸,直到眼前一片模糊,声音也难以辨清,只有靠意志力才能勉强坚持。 I stare at the reproachfully blank paper until sights and sounds become dim and confused, and it is only by an effort of will that I can continue at all. 即使这时,我也会迷迷糊糊地像在做梦一样继续坚持工作。 Even then, I proceed half-heartedly, in a kind of dream. 但是当深夜躺在床上,我什么事都能干,只有睡觉无法做到。 But let me be between the sheets at a late hour, and I can do any-thing but sleep. 随着时钟一遍一遍的报时,我可以完成大量的文章。 Between chime and chime of the clock I can write essays by the score. 极有吸引力的主题和崇高的思想纷纷出现在脑海,随之而来的还有恰如其分的意象和措辞。Fascinating subjects and noble ideas come pell-mell, each with its appropriate imagery and expression. 除了笔、墨和纸,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写出半打不朽的杰作。 Nothing stands between me and half-a-dozen imperishable masterpieces but pens, ink, and paper. 如果,我们的思想和主观意象对于来世的人来说真的就像我们的书本和图片一样是有形的、摸得着的,那么我在来世会比在今生获得更高的声誉。 If it be true that our thoughts and mental images are perfectly tangible things, like our books and pictures, to the inhabitants of the next world, then I am making for myself a better reputation there than I am in this place. 只要我躺在床上有一两个小时睡不着觉,我就能令自己满意地解决人类一切的疑虑。 Give me a restless hour or two in bed and I can solve, to my own satisfaction, all the doubts of humanity. 如果我有兴致的话,我可以谱写出宏伟的交响乐,描绘出壮丽的画卷。 When I am in the humour I can compose grand symphonies, and paint magnificent pictures. 我就是莎士比亚、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但这一切仍无法令我满意,因为我还是无法入睡。

大学高级英语下册翻译.pdf

Lesson One 1.This picture brings back many pleasant memories of her Spanish holiday. 2.News and weather forecasts reports are staples of radio programmes. 3.By mere accident Tom met in a bar his long-lost brother who was thought to have been killed in action during the war. 4.Bill intuited something criminal in their plan. 5.They think that obsessive tidiness in factory is a bad sign . 6.Yesterday his mother sold several years’ worth of paper and magazines. 7.His heartening speech impelled us to (work with) greater efforts. 8.Those who enjoy pulling off a miracle often fail. 9.As language students we should have a sense of nuances of plain words and expressions. 10.The rude behavior of Mrs. Taylor’s ado pted son is driving her into a nervous breakdown. 11.I like to see films in general, and American Western and horrors in particular. 12.In some sense Mary saw in her aunt a surrogate of her mother. 13.My father never equivocated, and he always gave some brief but poignant opinions. 14.Though he disabled, he never tries of helping people. 15.In any country, those who are remiss in their duty must be severely punished. 16.Awareness of the fact that the child was in danger impelled the policeman to action. Lesson 2 1. A. The chances are that they will be held up by traffic on their way to the airport. B. the plane takes off at 6:35. It would be a pity if they couldn’t make it. 2.Another popular notion which is in fact a misconception is that expensive clothes invariably raise one’s status. 3.Can you imagine what kind of life a man has lived who aspires to excellence and abhors mediocrity? 4. A copy of our latest product catalogue will be sent free of charge if you will fill up the form on the reverse of this card and post it. 5.It will be an absurdity, if not a catastrophe. If half of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ity abandons their posts and goes in for business. 6.Because they want their kids to be somebodies, some well-intentioned parents exercise enormous pressures on their children and the results all too often prove the reverse. 7.The revered professor predicted that these brilliant young people would surely make their way in the scientific-technical realm in a few years. 8.Many writers have quitted writing stories because, as they say there is no market for them. Yet Lessing sticks and she would go on even if there really wasn’t any home for them but a private drawer. 9.Satire under his pen is only a means to an end, a form to expose social evils. 10.It seemed no body at the party, not even the reporters, made special note of the general’s absence which might have aroused the suspicion of his rivals.

高级英语下lesson 13课文翻译

Lesson Thirteen Work工作 究竟工作是幸福还是痛苦的源泉,这可能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Whether work should be placed among the causes of happiness or among the causes of unhappiness may perhaps be regarded as a doubtful question. 毫无疑问有许多工作是非常令人厌烦的,而且过多的工作总是十分痛苦的事。 There is certainly much work which is exceedingly irksome, and an excess of work is always very painful. 然而我认为,只要不过量,对多数人来说即使是最枯燥的工作也比终日无所事事要好些。 I think, however, that, provided work is not excessive in amount, even the dullest work is to most people less painful than idleness. 工作给人的愉快的程度多种多样,从仅仅是消烦解闷到产生巨大的快乐,这会随工作的性质和工作者的能力而异。 There are in work all grades, from mere relief of tedium up to the profoundest delight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work and the abilities of the worker. 大多数人不得不从事的工作本身大都无乐趣可言,但即使是这样的工作也有一些很大的好处。 Most of the work that most people have to do is not in itself interesting, but even such work has certain great advantages. 首先,工作可将一天的许多时间占满,人们不必再费神来决定应干些什么,大多数人在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愿望打发时间时,常常会不知所措,想不起有什么令人愉快的事值得去做。To begin with, it fills a good many hours of the day without the need of deciding what one shall do. Most people, when they are left free to fill their own tim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oice, are at a loss to think of anything sufficiently pleasant to be worth doing. 而他们的决定又总是受到干扰,觉得干别的什么事也许会更令人愉快。

(完整版)新视野大学英语2翻译原文及答案

Unit 1 1.她连水都不愿喝一口,更别提留下来吃饭了。(much less) She wouldn't take a drink, much less would she stay for dinner. 2.他认为我在对他说谎,但实际上我讲的是实话。(whereas) He thought I was lying to him, whereas I was telling the truth. 3.这个星期你每天都迟到,对此你怎么解释?(account for) How do you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you have been late every day this week? 4.他们利润增长的部分原因是采用了新的市场策略。(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ir profits is due partly to their new market strategy. 5.这样的措施很可能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result in) Such measures are likely to result in the improvement of work efficiency. 6.我们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只能继续。(pour into) We have already poured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into the project, so we have to carry on. Unit 2 1.尽管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父母也从不溺爱她。(despite) Despite the fact that she is the only child in her family, she is never babied by her parents. 2.迈克没来参加昨晚的聚会,也没给我打电话作任何解释。(nor) Mike didn't come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nor did he call me to give an explanation. 3.坐在他旁边的那个人确实发表过一些小说,但决不是什么大作家。(next to; by no means) The person sitting next to him did publish some novels, but he is by no means a great writer. 4.他对足球不感兴趣,也从不关心谁输谁赢。(be indifferent to) He has no interest in football and is indifferent to who wins or loses. 5.经理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助手,在他外出时,由助手负责处理问题。(count on) The manager needs an assistant that he can count on to take care of problems in his absence. 6.这是他第一次当着那么多观众演讲。(in the presence of sb.)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has made a speech in the presence of so large an audience. Unit 3 1.你再怎么有经验,也得学习新技术。(never too... to...) You are never too experienced to learn new techniques. 2.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派谁去带领那里的研究工作。(Use an appositional structure) There remains one problem, namely, who should be sent to head the research there. 3.由于文化的不同,他们的关系在开始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meet with) Their relationship did meet with some difficulty at the beginning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4.虽然他历经沉浮,但我始终相信他总有一天会成功的。(ups and downs; all along) Though he has had ups and downs, I believed all along that he would succeed someday. 5.我对你的说法的真实性有些保留看法。(have reservations about) I have some reservations about the truth of your claim.

(完整版)高级英语2第三版_张汉熙_课文翻译

Unit 1 Pub Talk and the King’s English 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只有闲谈最宜于增进友谊,而且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论其方式何等复杂,也是称不上交谈的。 闲谈的引人人胜之处就在于它没有一个事先定好的话题。它时而迂回流淌,时而奔腾起伏,时而火花四射,时而热情洋溢,话题最终会扯到什么地方去谁也拿不准。要是有人觉得“有些话要说”,那定会大煞风景,使闲聊无趣。闲聊不是为了进行争论。闲聊中常常会有争论,不过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闲聊之中是不存在什么输赢胜负的。事实上,真正善于闲聊的人往往是随时准备让步的。也许他们偶然间会觉得该把自己最得意的奇闻轶事选出一件插进来讲一讲,但一转眼大家已谈到别处去了,插话的机会随之而失,他们也就听之任之。 或许是由于我从小混迹于英国小酒馆的缘故吧,我觉得酒瞎里的闲聊别有韵味。酒馆里的朋友对别人的生活毫无了解,他们只是临时凑到一起来的,彼此并无深交。他们之中也许有人面临婚因破裂,或恋爱失败,或碰到别的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但别人根本不管这些。他们就像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一样,虽然日夕相处,却从不过问彼此的私事,也不去揣摸别人内心的秘密。 有一天晚上的情形正是这样。人们正漫无边际地东扯西拉,从最普通的凡人俗事谈到有关木星的科学趣闻。谈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也不需要有一个中心话题。可突然间大伙儿的话题都集中到了一处,中心话题奇迹般地出现了。我记不起她那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她显然不是预先想好把那句话带到酒馆里来说的,那也不是什么非说不可的要紧话——我只知道她那句话是随着大伙儿的话题十分自然地脱口而出的。 “几天前,我听到一个人说‘标准英语’这个词语是带贬义的批评用语,指的是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的英语。” 此语一出,谈话立即热烈起来。有人赞成,也有人怒斥,还有人则不以为然。最后,当然少不了要像处理所有这种场合下的意见分歧一样,由大家说定次日一早去查证一下。于是,问题便解决了。不过,酒馆闲聊并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大伙儿仍旧可以糊里糊涂地继续闲扯下去。 告诉她“标准英语”应作那种解释的原来是个澳大利亚人。得悉此情,有些人便说起刻薄话来了,说什么囚犯的子孙这样说倒也不足为怪。这样,在五分钟内,大家便像到澳大利亚游览了一趟。在那样的社会里,“标准英语”自然是不受欢迎的。每当上流社会想给“规范英语”制订一些条条框框时,总会遭到下层人民的抵制。 看看撒克逊农民与征服他们的诺曼底统治者之间的语言隔阂吧。于是话题又从19世纪的澳大利亚囚犯转到12世纪的英国农民。谁对谁错,并没有关系。闲聊依旧热火朝天。 有人举出了一个人所共知,但仍值得提出来发人深思的例子。我们谈到饭桌上的肉食时用法语词,而谈到提供这些肉食的牲畜时则用盎格鲁一撒克逊词。猪圈里的活猪叫pig,饭桌上吃的猪肉便成了pork(来自法语pore);地里放牧着的牛叫cattle,席上吃的牛肉则叫beef(来自法语boeuf);Chicken用作肉食时变成poultry(来自法语poulet);calf加工成肉则变成veal(来自法语vcau)。即便我们的菜单没有为了装洋耍派头而写成法语,我们所用的英语仍然是诺曼底式的英语。这一切向我们昭示了诺曼底人征服之后英国文化上所存在的深刻的阶级裂痕。 撒克逊农民种地养畜,自己出产的肉自己却吃不起,全都送上了诺曼底人的餐桌。农民们只能吃到在地里乱窜的兔子。兔子肉因为便宜,诺曼底贵族自然不屑去吃它。因此,活兔子和吃的兔子肉共用rabbit 这个词表示,而没有换成由法语lapin转化而来的某个词。 当我们今天听着有关双语教育问题的争论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替当时的撒克逊农民想一想,新的统治阶级把法语用来对抗撒克逊农民自己的语言,从而在农民周围筑起一道文化障碍。当英国人在像觉醒者赫里沃德这样的撒克逊领袖领导下起来造反时,他们一定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上的屈辱。“标准英语”——如果那时候有这个名词的话——已经变成法语。而九百年后我们在美国这儿仍然继承了这种影响。 那晚闲聊过后,第二天一早便有人去查阅了资料。这个名词在16世纪已有人使用过。纳什作于1593年的《截获信函奇闻》中就有过“标准英语”(Queen’s English)的提法。1602年德克写到某人时有句话说:

大学高级英语下册翻译

Lesson One 1. This picture brings back many pleasant memories of her Spanish holiday. 2. News and weather forecasts reports are staples of radio programmes. 3. By mere accident Tom met in a bar his long-lost brother who was thought to have been killed in action during the war. 4. Bill intuited something criminal in their plan. 5. They think that obsessive tidiness in factory is a bad sign . 6. Yesterday his mother sold several years’ worth of paper and magazines. 7. His heartening speech impelled us to (work with) greater efforts. 8. Those who enjoy pulling off a miracle often fail. 9. As language students we should have a sense of nuances of plain words and expressions. 10. The rude behavior of Mrs. Taylor’s adopted son is driving her into a nervous breakdown. 11. I like to see films in general, and American Western and horrors in particular. 12. In some sense Mary saw in her aunt a surrogate of her mother. 13. My father never equivocated, and he always gave some brief but poignant opinions. 14. Though he disabled, he never tries of helping people. 15. In any country, those who are remiss in their duty must be severely punished. 16. Awareness of the fact that the child was in danger impelled the policeman to action. Lesson 2 1. A. The chances are that they will be held up by traffic on their way to the airport. B. the plane takes off at 6:35. It would be a pity if they couldn’t make it. 2. Another popular notion which is in fact a misconception is that expensive clothes invariably raise one’s status. 3. Can you imagine what kind of life a man has lived who aspires to excellence and abhors mediocrity 4. A copy of our latest product catalogue will be sent free of charge if you will fill up the form on the reverse of this card and post it. 5. It will be an absurdity, if not a catastrophe. If half of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ity abandons their posts and goes in for business. 6. Because they want their kids to be somebodies, some well-intentioned parents exercise enormous pressures on their children and the results all too often prove the reverse. 7. The revered professor predicted that these brilliant young people would surely make their way in the scientific-technical realm in a few year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