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科技进步引领安全发展

以科技进步引领安全发展

以科技进步引领安全发展
以科技进步引领安全发展

以科技进步引领安全发展

1 引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保障,是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兴安”战略,重视和加强安全科技工作,对促进安全生产,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现代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

安全生产五要素中,安全科技赫然在列。防事故、除隐患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都亟需安全科技进步。换言之,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科技,科技在安全生产事前监管、事故处理、应急救援以及安全培训中大有可为,构成全方位支撑体系。

2.1 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本质安全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只有把安全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上,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兴旺发达。而影响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改进机械装配、工艺流程以及提高管理水平,以技术手段提高本质安全,将安全生产从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2.2 现代科学技术是加强安全监控的主要途径

预防是根本,但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要素是在不停运动变化,过程控制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加强安全过程监控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加强生产过程的温度、压力、浓度、流量、料位等工艺参数监控,当工艺参数产生偏离可能造成危险时,实现报警、提示、自动调控功能,从而消除危险。如煤矿企业巷道内瓦斯浓度检测报警、民爆物品生产过程的断水、断料自动控制和安全连锁,这都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安全监控的一个典型[1]。

2.3 现代科学技术是进行安全培训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思想观念和安全素质的培训工作,也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应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培训对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掌握本行业、本工作领域有关的安全分析、安全决策、事故预测与防范方面的知识,熟悉安全管理知识,消灭安全事故的苗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及其员工的安全培训就迫在眉睫。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安全培训大多是由教师按照传统的模式授课,学生听课、答卷的方式,或者是车间实习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殊不知现代科学技术为安全培训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在原有培训的模式基础上创出了许多新形式、新方法,形成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建立健全系统完备、专业配套的职工安全培训体系,形成了教学现代化、培训多元化的新局面。实行远程培训,利用电化、电视教学和网络培训等现代化的培训方法,使培训超越空间的限制,使培训内容的更新更加简便;多媒体安全培训方式使内容更加形象易懂,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2.4 现代科学技术是开展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的技术手段

开展应急救援基及事故处理是安全管理事后环节,也是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能。目前对一些灾难性事故,如火灾、坍塌、毒气蔓延、井下透水、瓦斯爆炸等,救援人员不能进入事故现场,只靠询问现场人员,根据经验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客观地分析事故原因,准确地

界定事故责任,科学的制订防范措施是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客观、准确地开展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的技术手段,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对事故现场立体监测预警的便携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化传感器监控技术,可将任何事故现场的音频、视频、监测数据传至临时指挥部,为应急指挥提供典型事故后果预测以及决策支持。2006年山东某铵梯炸药生产线和安徽某乳化炸药生产线爆炸事故、2010年青海某膨化硝铵混碾机发生爆燃事故,就是利用现场视频监控和生产过程流量、转速、温度、断水等自动控制记录为事故调查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1]。

3 科技进步从多方面促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只有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才能发挥保障生产安全的实际作用。针对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加强对安全高效的设备、工具、工艺方法和有效的安全防护用品的研究开发,加强对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的研究,依靠科学技术保障安全生产。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从技术上,设备上,管理上入手推进安全技术进步。

3.1 依靠科技进步,夯实安全基础

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资源,是推进安全发展的主导力量。事实证明,有什么样的安全科技教育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生产状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高峰期,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比较突出。大力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有效解决当前制约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行业安全发展能力的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3.1.1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对老旧杂设备技术更新改造,不断提高装备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装备落后、生产工艺科技含量不高、安全保障程度差、事故预防缺乏科学技术手段、劳动保护用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设备老化或者带病运转。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工艺,可以说是处于落后的手工业、体力劳动与半机械化、机械化同时并存;还有少数甚至只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大力发展自动控制,减少危险工序的生产作业人员,就是减少了人员的风险,充分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促进安全生产。积极研发新的装备和本质安全生产工艺,及时引进推广成熟的新技术,缩短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时间,赶上安全生产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对传统的技术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先进的技术。优化生产工艺,达到本质安全。如印度博帕尔事件之后,因为工艺技术的改进,不再需要危险中间品异氰酸甲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安全度[2]。

3.1.2 建立合理的安全科技体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应用、推广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必须在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上下功夫,要认真分析研究工业化、信息化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新要求,加快建立完善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作用,坚持一手抓研发攻关,一手抓推广应用。抓住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点技术难题,集中精力开展科研攻关;同时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选择重点,做实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力求取得突破、见到实效[5]。针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种种技术缺位问题,要加强基础研究,研发、集成和推广能够有效治理防范安全事故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对事故预防能力的科技攻关。同时,要促进安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安全科研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贡献率。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投资主体和科技兴安主体。鼓励各类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从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出发,共同开展科技攻关,研发先进适用

的安全技术和装备,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培养紧缺的安全专业人才。大型企业特别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要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研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基地,建立安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3]。

3.2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培训,建设素质过硬的安全技术队伍

安全生产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大局。分析多年来的安全生产事故,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相当一个原因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特别是许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工作不到位,又频繁更换劳动岗位,加重了安全隐患。宣传教育是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只有做到思想上的认识提高,才能做到警钟常鸣。抓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认真搞好以人为主体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唤醒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进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了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完全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应具备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其在政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技术管理方面都走在前列。加快转岗、轮岗特殊工作操作人员培训,做到不漏岗、不漏人。利用技能比赛、奖励制度等鼓励职工积极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积极性。通过安全技能、生产技术、质量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管理技能和安全工作的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保障。

3.3 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于安全生产,必须要有资金投入为物质支持。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能力,也就必须为安全付出成本。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开展重大基础理论和公益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推广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安全发展。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通过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和企业配套、银行专项贷款、安全费用提取和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技术改造,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事故预防、灾害治理和检测监控技术,以及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在预防和减少事故以及抢险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安全生产基础研究仍然比较薄弱;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共性、关键性问题尚未攻克;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安全生产科技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企业要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安全科研投入,要广开渠道,多方式地筹集资金,以增加安全科技经费的投入,加快企业安全技术改造,治理重大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3.4 以人为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是企业的灵魂,是第一资源,企业要发展,必须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生动局面,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安全科技人才是提高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安全科研人才流失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把人才发展融入企业文化,一起发展。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与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安全科技人才队伍,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积极引进安全科技人才,特别是引进有专长、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另外,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使其掌握本行业的新工艺、新方法,熟悉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同时,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办各种学习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并组建专业技术带头人及后备科技人才队伍,为企业造就出一支专业化、年轻化、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有较高水平的安全科技队伍[4]。

3.5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技术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机制

再好的技术装备,再好的职工队伍,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想实现安全文明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搞好管理模式的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逐步形成“以人本管理”为中心,以事故预防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努力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大家都知道,很多安全生产事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

4 结论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我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程中,科学技术是促进安全生产的根本力量。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也唯有充分的投入科技研发和探索,真正实现“安全发展科技兴安”,才能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

内容标签: 科技进步

文章来自来自南粤安全文化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110132207.html,/dissertation/detail.aspx?id=6688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110132207.html,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

安全生产科技兴安

一、做好安全科技工作,对促进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把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作为优先主题,加快突破瓶颈制约,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会议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安全科技是宏观意义上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安全生产的各行业和领域,代表安全生产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坚持科技兴安战略,重视和加强安全科技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对促进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加强安全科技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内容,作为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展现在全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涉及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引导性。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检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始终坚持和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各行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必须从思想认识和工作理念上拓宽视野、胸怀全局、超前思考,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社会责任感,以此促进安全科技工作的不断加强。 第二,加强安全科技工作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强大推进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是指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凡是安全生产水平高、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得到保证的行业和企业,必定具备生产技术水平高、装备设施先进的优势。在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把加强安全科技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健全科技创新体系,集中专业技术力量,搞好安全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安全发展的进程,缩短事故“易发期”,实现安全生产稳步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安全科技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安全科技作有力支撑。安全科技工作所研究的领域,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两个主要方面。二者的关联性很强。任何一个方面和环节缺失,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加快安全学科建设;修订完善行业安全技术规范,提高技术水准。要深入分析,针对工业领域共性、关键性安全管理和技术难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要加大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的力度,广泛采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第四,加强安全科技工作是建立本质安全企业的基本要求。8月10日,总局和煤监局召开了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座谈会。大家的普遍共识是,当前一些行业和企业的重特大事故多发,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有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开展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安全科技工作要先行一步,把工作做到位,使本质安全具备可靠的基础。就煤矿来讲,重点要在矿井重大灾害危险源辨识、监控技术,矿井瓦斯、突水、动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推动社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技在各个不同的层次、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掌握科技,转化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职能。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工作内容全部基于hr系统,这使得员工信息更加完善、系统化;办公流程的信息化让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有据可查,提高效率。 2.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电气化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3.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革命力量的发展。 纵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甚至产生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人类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使人类思维方式科学化,文化观念革命化、精神文化现代化。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 摘要:科技水平是社会生产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想要长期稳定建设就需要保持科技一直进步与创新。现代物流管理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比例,在实际运行中已经获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并不代表现代物流管理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建设严重影响。本文就将以现代物流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影响,为社会经济快速建设下的现代物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关键词:科技进步;创新;物流管理 0前言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突出性地位。先进的科技技术在企业实际生产建设中使用,就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管理中使用先进科技,对于物流企业实际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物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十分关键。 1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快速建设,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经占据一定优势。物流企业想要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格局相一致,就需要现代物流管

理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取得更加显著性成效,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比例。 1.1科技进步与创新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人们越加关注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对于经济建设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关注较晚薄弱,这就造成社会经济在快速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影响,出现了温室效应等众多环境问题。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对于各种生活用品有着较大的市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资源上的浪费,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仅对于自然环境影响严重,也影响着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建设。根据这种现实情况,需大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让社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有先进的科技作为保障,在满足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过程中,还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于科技进步及创新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使用先进的科技。现代物流管理中,通过一些先进的科技在实际管理中使用,将物流管理中的有限资源最大化使用。 1.2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物流管理进一步发展 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与企业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准,换句话说,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国民经济与企业效益中都有着推动性作用,我国物流管理模式正在从原始管理模式中向现代化管理模糊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需要科技的进步及创新作为有效支撑,

安全生产要理念先行

安全生产要理念先行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7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搞建设谋发展都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要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理念先行。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有什么样的思想便会有什么样的理念,也才会有与之相符的行动举措,古今亦如是。重教便教兴,重文便文盛,重武便武举。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类生产、经营、建设活动日益活跃,伴随而来的安全隐忧也不断增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切实践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坚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理念在辞海中的有两种解释,一为看法、思想,二为观念。如果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头脑中都形成了省委书记周强在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十届省委第五次常委会议上提出的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有机统一,深刻认识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的观念,切实将徐守盛省长提出的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没有安全一切发展都等于零的要求植根于头脑深处,势必会重视安全发展,绝不会要带血的GDP和带病上马的项目,绝不会容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保护伞和黑恶势力存在;如果各级承担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干

部头脑中都有安全生产每天必须从零开始的看法和观念,势必会勤于监管、严格执法,认真细致排查治理隐患,坚决打击和取缔种种不安全行为、个人和企业;如果企业法人、管理者头脑中都有了安全才能使企业立足生存、发展壮大和生命高于一切的看法和观念,势必会坚持安全设施三同时,切实改变生产作业经营环境,完善安全条件夯实安全基础,将安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基本前提,将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作为一种发展的必须,从而真正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头脑中有了生命高于一切的看法和观念,必定不会容忍将几十名幼儿塞进一辆非法病车的车厢里和学生插笋式搭载非客运车船的行为;如果社会大众头脑中形成了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看法和观念,必定不会出现酒后驾车、非法违章作业、无视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不按岗位操作规程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上班、不注意防火等行为和现象生命需要安全来保驾护航,发展需要安全来牵引保障。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形成重视安全、尊重生命的看法、思想和观念的有效举措和根本途径。如果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利用好中心组学习契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政策法规学习、讨论等安全生产专题学习,作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带头羊和领头雁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如果带头讲安全、重安全,便会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正确的政绩观念和工作导向,该地区、部门的安全生产形势便会不断稳定好转,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便会得到最大的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因子便会大大增加。组织人事部门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如果将安全生产作为新提拔领导干部、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进修学习内容,便不会出现不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乱决策、瞎指挥和打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姓名:王青芬班级:11级会计学号:114A1140 科技的发展能加快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同时引起科技改革。两者相辅相成。 从古到今,人类历史进过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每一次科技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是科技发展的体现。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在社会发展中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在前进,而且也造成了人类历史发生重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并且他还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产生的却是资本主义,这就很明确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今社会的先进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的消费生活和社会对它的服务,都是依靠科学和根据科学原理而形成的技术取得飞速进步的。东亚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后,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成为崛起的国家,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足的物质前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同时消耗的过程,人的体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可是人的智力发展却是迅速的。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使劳动工具更新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去改变生产的面貌。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社会革命。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迟早能够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人们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由此说来,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科技革命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它能够促进人的头脑革命化。由于科学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养成重视实践,追求实事求是以及真理等好的风尚,所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习惯就会不断产生,伦理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发生升华。另外,科学发展还能不断改变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中所体现的理性思维方式等,通过增强人们的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可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是相互影响的。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的范围内,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与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前提条件。所以,研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要研究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

对科技进步与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

对科技进步与人发展之 间关系的思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对科技进步与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

绪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人的发展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人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是促进入的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人类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驾驭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由于人们一味看重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得冷漠,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精神却越来越空虚和颓废,色情、暴力、吸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和愈演愈烈的态势。这些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第一章阐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真善美的统一;接着阐述了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章阐述了科技发展对人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第三章寻求科技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途径。 第一章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包括在生产力中。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就明确指出,在固定资本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固有属性,它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的技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是人类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导学稿)

课题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 审核人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周第导学稿 教师寄语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的增长,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增强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主 动性和积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与小组成员合作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明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的升华提高。 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的升华提高。 教学方法集体讨论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1、以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 的历史性跨越。 2、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3、__ ____和__ ___,更使得生命科学技术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 二、自学效果检验: 1.以革命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的历史性跨越。() A.纳米技术高科技社会B.信息技术信息社会 C.空间技术现代化社会D.生命技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航天技术已在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如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测控技术、高能低温燃料火箭等。这说明了() A.空间技术是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 B.空间技术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C.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D.空间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3.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地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我出生的过早,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 富兰克林的这段话的意思是()①感慨科技发展和更新的速度之快②感叹生命的短暂③展望未来,很难预见科技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④高科技会引导人们走向更具活力的新世界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从流传千载的神话“嫦娥奔月”,到敦煌莫高窟美丽的飞天壁画;从500年前利用火箭尝试飞行的万户,到近代探索遨游太空的航天专家们,华夏子孙从来没有停止过迈向太空的脚步。在新中国40多年的航天历程中,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高能低温燃料火箭技术、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测控技术、捆绑火箭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等领域均已跨进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空间技术? 三、合作研讨、展示交流(系统知识生成): 2009年10月30日新华社电,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工具,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名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思考: (1)你了解我国现代科技成就有哪些?并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你感受到科技给你带来哪些便利? (2)大到综合国力的较量,小到就业形式的严峻,都离不开科技知识的掌握,作为一个为国为民的青少年,你准备如何去做? 五、教学反馈: 1、在“非典”疫情发生几个月后,经过科学家们的日夜奋战,确认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以前没有在人体中发现过,并很快测出它的基因排序,为以后尽快研制出抗体打下了基础。这进一步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③战胜疾病必须依靠科学技术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借助当前先进的纳米技术,美国科学家推出一项震惊世界的新发现,它很可能将成为21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这一新发现便是细胞的歌声:有些细胞的歌声低沉而浑厚,另一些细胞的歌声则悲伤而凄惨。这一新发现促成了一个新型科学门类----细胞声学(sonocytology)的诞生。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一定能够通过识别细胞的声音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以上发现说明()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②纳米技术正走向我们的生活③纳米技术将会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④人们会在不久的将来享受这一科技所赐予的种种好处.

坚持科技兴安战略 加强安全科技工

坚持科技兴安战略加强安全科技工 王显政 (2006年8月15日) 各位评委,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审会。首先,我代表国家安监总局和毅中同志向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对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进行评奖,是总局推进“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借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奖之机,对近两年安全生产领域涌现出的科技成果进行筛选评优,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实现“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目标,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这次评审,还将评选出“国家安监总局优秀安全科技推广项目”,把一些符合国家科技政策,对安全技术进步有导向和促进作用,能够产生较大规模经济效益和明显社会效益的先进、成熟、适用技术项目,及时推向全国安全生产各个行业领域。随着这些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必将对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评审会得到了总局的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借此机会,就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工作,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做好安全科技工作,对促进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把在重

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作为优先主题,加快突破瓶颈制约,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会议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安全科技是宏观意义上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安全生产的各行业和领域,代表安全生产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坚持科技兴安战略,重视和加强安全科技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对促进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加强安全科技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内容,作为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展现在全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涉及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引导性。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检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始终坚持和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各行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必须从思想认识和工作理念上拓宽视野、胸怀全局、超前思考,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社会责任感,以此促进安全科技工作的不断加强。 第二,加强安全科技工作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强大推进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是指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凡是安全生产水平高、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得到保证的行业和企业,必定具备生产技术水平高、装备设施先进的优势。在今后

科技创新促进安全生产.doc

科技创新促进安全生产 2011年11月,国家安监总局印发出台了《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就“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该规划的精神和要旨,本刊特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吴宗之对规划进行解读,将分上、下两期刊登,以飨读者。 2011年11月10日,《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国家安监总局印发出台。《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规划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就安全生产科技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及保障措施做出了明确部署,为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 总体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主攻方向,以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实施了11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取得了61项先进技术成果。先后选择抚顺矿区、河北峰峰矿区、淮北矿区和淮南矿区、中石油、熊猫烟花、三峡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60多个示范工程,建立了4个国家专业中

心31个相应实验室、32个省级中心94个实验室和6大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成8个安全生产领域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核准批复了170多家甲乙级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以上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 5年中,我国安全生产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有了新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有了新进展,安全技术支撑平台有了新增长,安全生产科技队伍技术水平有了新提高。截至2010年,我国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总量已经实现连续8年下降,已降至36万3383起,事故死亡人数降至7万9552人。 但与此同时,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一方面,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十一五”期间,年均发生重特大事故86起,尘肺病等职业病、职业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尘肺病约占职业病病人总数的80%,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另一方面,我国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部分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居高不下,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轨道交通、隧道、超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管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凸显。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范文

篇一:(新)2013省级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科技进步奖) 一、项目基本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基本情况二、项目简介篇二: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内容指导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贡献: 本项目是华荣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光源,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 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项目为首创,已经申报并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拥有独立的自主产权, 唯一一家采用此设计的通风对流散热孔形式。 不超300字 主要完成人情况 对本项目的创造性贡献 李总: 应用创新:电磁感应灯作为电光源的换代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利用高频电磁场激发无极放电腔而发光的一种新型照明光源,发光原理为高频电磁场能量以感应方式耦合进灯泡内,激发灯泡里的稀有气体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受激发原子返回基态而自发辐射出紫外线,而导致灯泡内壁的荧光粉受激发而发出可见光。特点:超长寿命(100000小时)、无电极、无光衰、瞬间启动和再启动、无频闪、显色性好。结构创新:现有技术中防爆灯结构均采用光源内装,光源产生的热量使防爆灯具内部温度升高,内部的高温利用热传导通过铝合金外壳表面散发热量。但由于灯具内部的高温产生,散热不充分,形成灯具光源及电器附件寿命降低,维护频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公司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 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 王亚德、章明高: 结构创新:现有技术中防爆灯结构均采用光源内装,光源产生的热量使防爆灯具内部温度升高,内部的高温利用热传导通过铝合金外壳表面散发热量。但由于灯具内部的高温产生,散热不充分,形成灯具光源及电器附件寿命降低,维护频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公司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 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 社会效益 该产品作为防爆照明换代产品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化工厂房、仓库、加油站、油井平台、石油开采、炼油、冶炼等场所,同时,在国内大连、银川、福建等地方的石油、化工等国家级大型项目中已经批量采用,其产品质量、节能效果、高光效和长寿命得到了现场使用的验证和用户的充分肯定。这样形成批量生产后,将为上海市创造装配就业岗位至少100个,其他就业岗位50个,带动相关运输、玻璃、营销等行业的就业机会300个。 要求: 说明推荐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取得作用,以及取得间接经济效益。不超过250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且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创新为何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全新概括。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是在深刻总结国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1.创新是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变革的大势所趋 2013年9月30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赴中关村集体调研学习时特别指出,从全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总书记讲的这个大势,就是全球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一方面,科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昭示着科技革命加速到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乃至治理结构都将发生深刻改变。另一方面,全球产业变革不断深入,直接冲击全球经济体系。当前,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重大创新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是能源革命加快推进。以石油、煤炭为基础的化石能源正在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所代替,分布式、智能化、绿色环保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主要方向。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众多领域发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产业变革,商业、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新业态出现爆发式增长。三是新材料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制造技术互动融合,改变制造业的传统形态,智能制造正成为制造业新的强大生长点。四是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制造、农业、环境、医疗健康等领域,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2.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形势所迫

安全生产科技攻关重点课题

附件 安全生产科技攻关重点课题(一) 一、软科学及基础理论研究 (一)安全生产软科学研究。 新常态下安全发展理论体系架构研究;国内外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制定模式与体系内涵对比研究;安全生产信用机制与体系构建研究;现行安全生产经济产业政策社会绩效评估分析;安全产业发展壮大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研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研究;重大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化创新模式研究;安全产业政策研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进机制与对策研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运行体制机制优化对策研究;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执法对策研究;城市安全风险应对机制研究;小康社会公众安全感受指数研究。 (二)重特大事故防治基础理论研究。 深部开采煤岩动力孕灾机理研究;隐蔽地质异常体煤岩致灾机理研究;超大超深金属非金属矿山完整性安全开采理论研究;尾矿高应力多场耦合作用下致灾机理研究;矿山“人-机-环”信息感知增强现实理论研究;海洋(深水)油气开采重大安全事故连锁风险演化、灾

变机理及应对机制研究;多因素耦合驱动下典型易燃易爆危险品起爆机理及演化规律研究;易燃易爆危险源爆炸灾害效应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等大型储存设施致灾机理研究;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衍生机理研究;研究地下综合管廊内部多灾种耦合事故致灾及演化机理研究;高温熔融金属与水接触作用机理及反应特性研究;典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人员安全保护与区域一体化应急理论研究;煤体润湿及煤岩产尘机理研究;可燃性粉尘爆炸机理研究。 二、重特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装备研究 (一)煤矿领域。 1.煤矿巷道安全掘进机械化自动化技术与装备。 研发掘锚一体机成套装备及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实现煤巷掘支运“三位一体”安全快速掘进;研发移动设备协同控制、远程诊断、碰撞预警等技术,研发自主定向切割、全自动锚杆支护技术与装备,实现自动化安全掘进;研发具有远程遥控、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的全断面巷道掘进机,实现对大断面巷道的安全快速掘进;研发与掘进装备配套的自动化高效除尘系统,有效控制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2.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 研发工作面煤机装备的高性能运行控制、自动协同

浅谈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 发展的关系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二班 黄磊 201040710112

马克思说过:“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邓小平也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最终会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一、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 18世纪,以蒸汽机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革命,使人类社会由铁器时代进入机器时代。在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先后代替封建主义;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创立及初步实践的时期。 19世纪,以电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使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而社会主义也进入了传统时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子能技术、空间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新科技的应用,推动了核电站的建设,塑料、合成化纤、合成橡胶的生产,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和其他家用电器的生产,喷气式客机的研制,各种卫星的发射等,促进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国竞相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深刻改变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加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21世纪将是发展和利用高效、洁净和安全新能源的时代。燃煤高效联合循环技术将得到进一步采用,运行安全、高效、清洁的核能技术将取得新的突破,潮汐发电、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优质、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效率将大幅度提高,水利与地热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有效利用。海水中氢同位素的受控热核聚变装置,将有

可能得到工业化应用,人类将以最理想的方式解决自己对能源的需求。 21世纪将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人类将更加普遍地、理性地、科学地节制生育和消费,愈加重视自身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注意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重视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循环和可替代性研究。 以信息技术领头,包括生物、材料、能源、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技术群,形成了当代高技术发展的主流。其特点是产业关联度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技术密集度和产品附加值高,且正分别向着更广阔的宏观领域、更精细的微观领域和更复杂三个方向发展。 二、近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前是为第一个时期,这是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建立的时期。一是商业的起飞,或所谓“商业革命”,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二是世界贸易粗具规模,它是世界经济体系产生的基础。其中大西洋贸易循环系统中的“三角贸易”与仅次于大西洋贸易的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贸易是当时世界贸易的重要内容,三是西欧经济的迅速成长。西欧先进,亚洲落伍的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说明在社会经济发生历史巨变的条件下,民族竞争意识与国际竞争意识观念之强弱,实际上关涉到国家民族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求生存与发展之成败。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是第二个时期,是世界市场成立,世界

安全生产科技word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 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依据《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通知》)编制,是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支撑未来五年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安全生产科技现状与需求 (一)安全生产科技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关心人民群众安全与健康。“十一五”时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在研究院所、高校和广大企业共同努力下,安全生产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有了新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有了新进展,安全技术支撑平台有了新增长,安全生产科技队伍技术水平有了新提高。 1.安全生产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有了新突破。 依托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取得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作用机理学说重大突破,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和仪器设备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研究揭示了煤矿采动影响区应力场、裂隙场和瓦斯流动场的形成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优化40大类煤矿瓦斯抽采方法、提高抽采效果和瓦斯事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2.安全生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有了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领域11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涵盖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和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重点行业和领域。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主攻方向,以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在煤矿瓦斯、火灾、顶板、水灾重大灾害防治,非煤矿山尾矿库在线监测、帷幕注浆堵水隔障地压监测与控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智能监控等方面取得了61项先进技术成果,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用高新技术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推动安全生产科技整体上水平,在试验、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推动了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3.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有了新增长。 “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共建立了6大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3个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试验室,8大类60个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核准批复了170多家甲乙级安全检测检验机构,提升了安全科技成果研发、试验、检测、孵化、生产、应用、推广能力。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和示范工程在落实《通知》提出的强制推行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和特种物品道路运输专用车辆等卫星定位装置,鼓励推广渔船防碰撞自动识别系统,大型尾矿库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等工作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4.安全生产科技队伍技术水平有了新提高。 “十一五”期间,一方面积极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加快了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安全科技,通过及时发布安全科研项目指南,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通过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奖,激励科技人员攻坚克难、创造佳绩,增加了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机会。“十一五”期间高校共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以上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约5000名、博士生约1000名。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有百余家共千余人次,使得安全生产科技研发队伍不断壮大、中青年科技骨干迅速成长、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 (二)安全生产科技存在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