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业布局与城市

工业布局与城市

工业布局与城市
工业布局与城市

名词解释

工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带动原有城市的发展,使得许多传统城镇进人现代城市的行列,如上海的安亭镇,由于大众汽车厂的投资建设而成为全国著名的汽车城,浦东金桥镇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开发建设成为知名的现代工业区;大型的工业企业也可促进新城市的产生,如随钢铁工业建设而建立的包头市,随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建立的大庆、金山卫,随汽车工业发展建立的十堰,随化肥工业发展建立的金堂、纳溪、枝江等。

工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是构成城市人口的主要部门。工业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如市政公用设施、各种交通运输设施、配套工业以及各项服务等都获得相应发展,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工业发展和兴盛还包括它自身在内许多城市第三产业的基本支撑,城市工业的衰落会同时带来第三产业的衰落。城市工业用地的扩展也直接影响着第一产业用地,并与整体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密切相关。

工业的布置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空问布局。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并产生客货运量,它对城市的主要交通的流向、流量起决定影响。任何新工业的布置和原有工业的调整,都会带来城市交通运输的变动。

许多工业在生产中散发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引起城市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恶化。

工业给城市以生命力,使城市发展、壮大,并富有生气,但同时也

给城市带来各种问题。城市规划的任务在于全面分析工业对城市的影响,使城市中的工业布局,既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城市本身健康地发展。

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1.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工业用地的具体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用地的形状和规模工业用地要求的形状与规模,不仅因生产类别不同而不同,且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采用的运输方式、工艺流程和建筑层数有关。当把技术、经济上有直接依赖关系的工业组成联合企业时,如钢铁、石油化工、纺织、木材加工等联合企业,则需要很大用地。可见影响工业用地大小的因素很多,规划中必须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对不同类型的工业用地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为未来的城市支柱产业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弹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工业发展应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土地市场和规划管理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城市工业用地的浪费现象。

(2)地形要求工业用地的自然坡度要和工业生产工艺、运输方式和排水坡度相适应。利用重力运输的水泥厂、选矿厂应设于山坡地,对安全距离要求很高的厂宜布置在山坳或丘陵地带,有铁路运输时则应满足线路铺设要求。

(3)水源要求安排工业项目时注意工业与农业用水的协调平衡。由于冷却、工艺、原料、锅炉、冲洗以及空调的需要,如火力发电、造纸、

纺织、化纤等,用水量很大的工业类型用地,应布置在供水量充沛可靠的地方,并注意与水源高差的问题。水源条件对工业用地的选址往往起决定作用。有些工业对水质有特殊的要求,如食品工业对水的味道和气味、造纸厂对水的透明度和颜色、纺织工业对水温、丝织工业对水的铁质等的要求,规划布局时必须予以充分注意。

(4)能源要求安排工业区必须有可靠的能源供应,否则无法引人相应工业投资项目。大量用电的炼铝、铁合金、电炉炼钢、有机合成与电解企业用地要尽可能靠近电源布置,争取采用发电厂直接输电,以减少架设高压线、升降电压带来的电能损失。染料厂、胶合板厂、氨厂、碱厂、印染厂、人造纤维厂、糖厂、造纸厂以及某些机械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热、干燥、动力等需大量蒸汽及热水,对这类工业的用地应尽可能靠近热电站布置。

(5)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水文要求工业用地不应选在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区;土壤的耐压强度一般不应小于1. 5kg/cm;山地城市的工业用地应特别注意,不要选址于滑坡、断层、岩溶或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在黄土地区,工业用地选址应尽量选在湿陷量小的地段,以减少基建工程费用。工业用地的地下水位最好是低于厂房的基础,并能满足地下工程的要求;地下水的水质要求不致对混凝土产生腐蚀作用。工业用地应避开洪水淹没地段,一般应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0. 5m以上。最高洪水频率,大、中型企业为百年一遇,小型企业为50年一遇。厂区不应布置在水库坝址下游,如必须布置在下游时,应考虑安置在水坝发生意外事故时,建筑不致被水冲毁的地段。

(6)工业的特殊要求某些工业对气压、湿度、空气含尘量、防磁、防电磁波等有特殊要求,应在布置时予以满足。某些工业对地基、土壤以及防爆、防火等有特殊要求时,也应在布置时予以满足。如有锻压车间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地面发生很大的静压力和动压力,对地基的要求较高。又如有的化工厂有很多的地下设备,需要有干燥不渗水的土壤。再如有易燃、易爆危险性的企业,要求远离居住区、铁路、:公路、高压输电线等,厂区应分散布置,同时还须在其周围设置特种防护地带。

<7)其他要求工业用地应避开以下地区:军事用地、水力枢纽、大桥等战略目标;有用的矿物蕴藏地区和采空区;文物古迹埋藏地区以及生态保护与风景旅游区;埋有地下设备的地区。

2.交通运输的要求

工业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关系到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直接影响到吸引投资的成败。工业建设与工业生产多需要来自各地的设备与物资,生产费用中运输费占有相当比重,如钢铁、水泥等工业生产运输费用可占生产成本的15 0a^\'4000。在有便捷运输条件的地段布置工业可有效节省建厂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城市的工业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进行布置。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与经营管理费用均不相同,在考虑工业布局时,要根据货运量的大小、货物单件尺寸与特点、运输距离,经分析比较后确定运输方式,将其布置在有相应运输条件的地段。在工业中可采用铁路、水路、公路或连续运输。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费用低,但建设投资高,用地面积大,并要求用地平坦。因此只有需大量燃料、原料和生产大量产品的冶金、化工、重型机器制造业,或大量提供原料、燃料的煤、铁、有色金属开采业,有大量向外运输,或只有一个固定原料基地的工业,才有条件设铁路专用线。一般要求年运输量大于10万t或单件重量在5t 以上,有体形很大及有可燃气体、酸等不允许转运的货物才可铺设。内部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要布置在坡度小于2%的用地上。在山区建厂时坡度较大,可将各厂如钢铁企业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布置在标高不同的台地上,台地高差要符合运输要求,如地形坡度较大,两台地间必须保持较大距离,否则需采用折角运输。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用地要布置在便于接轨的地段。把有关工业组成工业区,统一建设铁路运输设施,可以提高专用线的利用率,节约建设投资

<2)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费用最为低廉,在有通航河流的城市安排工业,特别是木材、造纸原料、砖瓦、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的运输应尽量采用水运,但应注意在枯水期和冰冻期解决运输的途径。是否需要转运,转运量大小,转运是否方便,对能否采用水运影响很大。只有在转运量不大、转运方便的情况下,水运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采用水路运输的工厂要尽量靠近码头。

(3)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建设快、基建投资少,是城市的主要运输方式。

为此在规划中要注意工业区与码头、车站、仓库等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当利用现有公路进行运输时,沿途必须经过的公路构筑物和桥涵要能满足最大和最重产品或原件通过的可能。

(4)连续运输

连续运输包括传送带、传送管道、液压、空气压缩输送管道、悬索及单轨运输等方式。连续运输效率高,节约用地,并可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但建设投资高,灵活性小。城市中布置下业用地时,对运输条件的考虑随工业规模大小不同而不同。中小型工业,货运量小,投资少,为了迅速上马,尽可能利用原有运输设施;这些工业要靠近铁路接轨站、码头、公路进行布置。大型联合企业货运量大,往往超过原有运输设施的运输能力,建厂时必须开辟新的线路,增建新的运输设施。这些工业的安排要注意满足修建的运输设施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大型港口的自然条件。工业区的运输方案应考虑各种运输方式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形成系统,并避免货运线路和主要客运线路交叉。

3.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工业生产中排出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并产生强大噪声,使空气、水、土壤受到污染,造成环境质量的恶化。先进的工业国家为改善被污染的环境质量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工业建设的同时控制污染是十分必要的,在规划中注意合理布局,也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各类工业排放的“三废”有害成分和数量不同,对城市环境影响也不同。废气污染以化工和金属制品工业最为严重;废水污染以化工、纤维与钢铁工业影响最大;废渣则以高炉为最多,每吨产品排出炉渣300^-400kg,体积则

为铁的3倍。因此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冶金、化工、轻工以及钢铁、炼油、火电、石化、有色金属和造纸六大工业方面。为减少和避免工业对城市的污染,在城市中布置工业用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

散发有害气体的工业不宜过分集中在一个地段。工业生产中散发出各种有害气体,给人类和各种植物带来危害。在城市中布置工业时,应了解各种工业排出废气的成分与数量,对集中与分散布置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应特别注意,不要把废气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污染的工厂布置在一起,如氮肥厂和炼油厂相邻布置时,两个厂排放的废气会在阳光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极为有害的光化学污染。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要综合考虑风向、风速、季节、地形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空气流通不良会使污物无法扩散而加重污染,在群山环绕的盆地、谷地,四周被高大建筑包围的空间及静风频率高的地区,不宜布置排放有害废气的工业。

在静风频率高的地区建设城市时,。规模不宜过大,布局亦应适当分散。应将排出大量废气的工业布置在空气流通的高地。高位置污染源的工业布置在谷地时,在一定风向、风速下会产生倒灌现象,遇逆温层时会使废气无法排出。为了减少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必须加大烟囱高度。如美国密契尔电厂,因附近6 ^} 3 Okg范围内有一系列高约200m 山脊,为了使含硫烟气能在高空扩散稀释,烟囱加高到368m o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按要求隔开一定距离,称为卫生防护带,带内遍植乔木。这段距离的大小随工业排放污物的性质与数量的不同而变

化。虽然设置卫生防护带不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且过宽的防护带还会增加道路和工程管网长度,增加城市建设和经营管理费用,但在污染源未完全彻底消除以前,设置卫生防护带也是保护居住环境的现实措施。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停留时间不长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构筑物等,不得将体育设施、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布置在防护带内。要防止在防护带内设置大量临时建筑,而后又转化为永久性建筑,无形中取消了防护带。如武汉钢铁厂在建厂初期将施工人员的临时工棚建在防护带内,现临时工棚变成了工人村,工人居住在严重污染的地带,显然是不恰当的。

卫生防护带内必须种植树木,形成绿带,以有效减少工业对居住区的危害。绿带应选用对有害废气有抵抗能力、最好能吸收有害气体的树种。

<2)防止废水污染

水在流动中有自净作用,当排人水体的污物数量过大,超过自净能力,则引起水质恶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这些废水若不加控制,任意排放,就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进一步造成水源缺乏。当前我国工业建设大规模展开,需水量、排水量均日益增加,应不让水源进一步遭受污染。在城市现有及规划水源的上游不得设置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亦不得在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下游开辟新的水源。集中布置废水性质相同的厂,以便统一处理废水,节约废水的处理费用。如纺织、制革、造纸等企业都排出含有机物废水,布置在一起可统一用微生物处理。

(3)防止工业废渣污染

工业废渣主要来源于燃料和冶金工业,其次来源于化学和石油化工工业,它们的数量大,化学成分复杂,有的具有毒性。工业废渣回收利用途径较多,应尽量回收利用,否则不仅需占用大片土地,而且会对土壤、水质及大气产生污染。在城市中布置工业可根据其废渣的成分、综合利用的可能,适当安排一些配套项目,以求物尽其用。德国鲁尔区的煤、钢、化工联合企业,利用冶金矿渣和电厂粉煤灰建成水泥厂和硅酸盐制品厂。化工废渣种类繁多,综合利用十分广泛,在工业布置时要尽量统一安排。不能立即综合利用的废渣,要对其堆弃场地早做安排,尽量利用荒地堆弃废渣,并注意防止其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4)防止噪声干扰

工业生产噪声很大,形成城市局部地区噪声干扰,特别是散布在居住区内的工厂,干扰更为严重。从工厂的性质看,噪声最大的是金属制品厂,其次为机械厂和化工厂。在规划中要注意将噪声大的工业布置在离居住区较远的地方,亦可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带,减弱噪声干扰。

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空间关系

城市中劳动人流是最大客流,为减少客运交通消耗,节约人们在路途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要求工业区与居住区距离近便。一般工业区与居住区的距离以步行不超过30分钟为宜。但当前有的工厂规模很大,厂区本身往往长达数公里(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厂区长途7kg),应组织安排交通工具。根据北京市调查资料,步行上班距离,一般在lkg以内的占70% , 1. 5kg以内的占86%,时间约15分钟左右;当距离加大至

5^}6kg时,多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时间约需26分钟;当距离为9kg以上时,则多乘公共汽车、电车上下班。

由于每个家庭的劳动人口很难同时在一个部门或同一地区工作,即使在工业区同时修建了相应居住区,上下班交通也较复杂,而且交通复杂性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因此,在规划中,主要应着眼于均衡分布工业区,减少单向高峰交通量。

工业区

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可大大节约用地和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实现原料和

“三废”的综合利用,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更重要的是便于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生

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的统一布置,也能使建筑布局完整,从

而改变工业区的面貌。

1.工业协作的几个方面

(1)产品、原料的相互协作:产品、原料有相互供应关系的厂,宜布置在同一工业区

内,以避免长距离的往返运输,造成浪费。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中,化工一厂、化工二厂

为附近其他厂提供原料。

(2)副产品及废渣回收利用的协作:能互相利用副产品及废渣进行生产的厂可布置在

同一工业区内,如磷肥厂和氮肥厂之间的副产品回收利用。

<3)生产技术的协作:有些厂在冶炼和加工的生产过程中需两个以上厂进行技术上的

协作,这些厂要尽可能布置在一个地区内,如汽车,拖拉机工业体系,动力工业体系等。

(4)厂外工程协作:工业区内的工厂,厂外工程应进行协作,共同修建铁路专用线、工

业编组站、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及高压线路,能减少设备、设施,节约投资。

C5)动力设施的协作:工业区内可统一修建热电站、煤气发生站及锅炉房等动力设施。

(6)备料车间及辅助设施的协作:一般工业均有铸工、锻工及热处理等热加工车间、也

有机修、电修、木工等辅助车间,如各厂自成一套,往往因生产任务小,使设备不能充分

利用,生产技术不易提高,建筑分散。如将几个厂的这类设施集中修建,既可节约投资,又

可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7)地方工业部门的协作:地方工业部门可以建立卫星厂和服务性厂为该地大厂服务,

为大厂提供各种半成品及零件,利用大厂的边角废料生产各种日用品,充分利用废料增加

生产。

<8)厂前建筑的协作:可联合修建办公室、食堂、卫生所、消防站、车库等以节约用地

和投资。

2.工业区的组织

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化工、制

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工

业区应该有一个统一的

规划,区内布局应紧凑,各厂不应自成一套、各自为政,要注意节约用地。

3.工业区的组成

①生产厂房;②仓库;③动力及市政设施;④维修与辅助企业;⑤综合利用和加工工

业;⑥运输设施;⑦厂区公共服务设施;⑧科学实验中心;⑨卫生防护带。

4.工业区规模

工业区的规模随着城市的性质,工业的内容、性质,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分布、组成,以

及建设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工业区规模过小,则无法提高各种设施的协作

程度;工业区规模过大,则造成交通运输和污染的集中。因此,在城市中组织工业区应注

意研究其合理规模。

(三)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工业用地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在城市总体

规划中,重点安排

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使其各得其所

是十分重要的。

1.工业的分类

按工业性质可分为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

等,在工业布置中可按工业性质分成机械工业用地、化工工业用地等等。

按环境污染可分为隔离工业、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一

般工业等。隔离工业指放射性、剧毒性、有爆炸危险性的工业,这类工业污染极其严重,一

般布置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上。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这类

工业的废水、废气或废渣污染严重,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一般应与城市

保持一定的距离,需设置较宽的绿化防护带。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某些机械工业、纺

织工业等。这类工业有废水、废气等污染,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可布置

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地段上。一般工业指电子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这类工业对居住和公

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可分散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独立地段上。

2.工业用地在规划建设用地中的比重

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一般以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00\'25万为

宜;但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

25%。

规划人均工业用地面积指标一般在10}--25m2之问,但拥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

矿城市,其规划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30mZ。特大城市,由于城市总

用地紧凑,工业用地面积大致在18m/人以下。

3.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城市中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应满足为每一个工业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建设条

件,并处理好工业用地与城市其他部分的关系,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其布置的

一般原则如下: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

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

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

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

市内运输。

4.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可以根据生产的卫十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三种情况:布

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城市边缘的工业和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对工业的各种特点,如原料来源、生产协作、运输、能源、水源、劳动力、有害影响

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影响工业用地布置的主要因素,将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的不同地

段。特别要指出的是,各类工业又有许多不同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城市发展

战略,保证多种产业发展的弹性可能,才能使布局真正科学合理。捷克建筑研究院编制了

不同性质的各类工业在城市中常设位置及适宜位置表(表4-4-4)和纺织、服装、制革工业

厂址决定因素以及工业在城市中之适宜位置的表格(表4-4-5),后表说明了同类工业决定

厂址的因素亦不相同。

53.jpg(60.18 KB)

2008-7-15 12:08

(1)布置在远离城一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

由于经济、安全和卫生的要求,有些工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如放射性工业、剧

毒性工业以及有爆炸危险的工业。有些工业宜与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有严重污染的钢

铁联合企业、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为了保证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这些

厂应按当地最小额中的风向布置在居住区的上风侧,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必须保留足够的

防护距离。对城市污染不大的工业、规模又不太大时,则不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段;否

则由于居民人数有限,公共设施无法配套,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

(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对城市有一定干扰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应布置在城市

边缘,如某些机械厂、纺织厂等。这类工厂有着生产、工艺、原料、运输等各方面的联系,

宜集中在几个专门地段形成不同性质的工业区。

按城市规模的不同,城市中可设一个或多个工业区,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各处。规模较

小的城市有时只有一个工业区,往往形成高峰交通流量集中在通往工业区的道路上(图4-4-24)。

54.jpg(84.26 KB)

2008-7-15 12:08

城市中能够形成两个工业区时,则可将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不同方向,如将工业组成

为不同性质工业区,按照其产生污染的情况布置在河流上、下游或风频最小的上、下风向

位置。这种布置方式既有利于减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组

织交通,缩短工人上下

班的路程,但在布置时应注意不妨碍居住区的再发展。

城市工业区往往沿放射的对外交通线路布置,使工业区与居住区交错。这种布局要注

意,如果工业区按当地最大频率的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时,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

足够的防护距离,并应注意随城市发展有开辟环路进行横向联系的可能。

(3)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基本没有干扰污染、用地小、货运量不太大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这类

55.jpg(52.6 KB)

2008-7-15 12:08

工业包括:

1)小型食品工业:如牛奶加工、面包、糕点、糖果等厂。

2)小型服装工业:如缝纫、服装、刺绣、鞋帽、针织等厂。

新版工业用地分类与各类范围

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的范围 一类: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二类: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二类工业用地是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包括房地产业、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地质勘查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三类: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第1.0.3条编制城市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 第2.0.1 条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 小类。 第2.0.2条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第2.0.3条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任何新的类别。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总体规划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2020)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8月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2020)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0年8月

目录 一、面临形势 (1)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对产业布局提出新要求 (1)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2) (三)现代产业发展新趋势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2) (四)城市发展新理念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3) 二、规划基础 (3) (一)产业发展现状 (3) 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3)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4) 3、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5) 4、块状产业集群初步凸显 (6) 5、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7) (二)存在主要问题 (8) 1、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8) 2、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11) 3、主导产业不凸显,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13) 4、产业发展与布局总体呈非均衡状态 (15) 5、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与省会的功能定位不相 适应 (16) 6、产业分布“宏观集聚、微观分散”,与城市空间发展 战略不相适应 (17)

7、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市域一体化发展 不相适应 (18) 8、优化产业布局的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 的趋势不相适应 (19) 三、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重点 (20) (一)产业发展定位 (20) (二)产业发展重点 (20)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0) 2、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23) 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26) 4、集约发展现代农业 (28) 四、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28) (一)指导思想 (28) (二)总体目标 (29) (三)基本原则 (30) 五、空间布局 (32) (一)总体布局 (32) 1、功能分区 (32) 2、总体布局 (33) (二)提升都市区功能 (34) 1、功能定位 (34) 2、中心城区 (35)

城市工业用地布局要求及分类

城市工业用地布局要求 及分类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城市用地是由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居住、城市公共设施、城市郊区等6大功,能用地所组成。 一、城市工业用地 (一)工业布置要求 1.建设用地要求工业布置对用地形状、大小、地形、水源、能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其他特殊要求均应满足要求。 2.交通运输要求包括铁路、水运、公路和连续运输等形式。 3.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主要防止有害气体、废水、废渣及噪声的污染。 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应距离近便,步行不超过30分钟为宜。 (二)工业区应考虑工业协作关系、工业区的性质与形成、工业区的组成、工业区的规模。 (三)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布置 (1)工业分类,规划人均工业用地面积指标为10—25m2之间。 (2)要符合工业布置的原则。 (3)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方式。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远离城区的工业、城市边缘的工业、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3种布置情况。 (四)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 (1)工业与居住的用地布置形式有平行式、垂直式和混合式3种。

(2)工业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有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与其他用地交叉布置,有机结合的组团式布置3种形式。 (3)工业布局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影响,形成工业地带、组合城市、多功能综合区和带形城市。 (五)旧城工业布局调整对旧城工业布局的调整,以改善交通、卫生、生产、生活等情况为主,可采取留、改、并、迁等方式进行。 工业如何分类 ①按工业性质可分为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在工业布置中可按工业性质分成机械工业用地、化工工业用地等等。 ②按环境污染可分为隔离工业、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有一定的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一般工业等。 ·隔离工业指放射性、剧毒性、有爆炸危险性的工业。 ·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这类工业的废水、废气或废渣污染严重,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 ·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某些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这类工业有废水、废气和噪声等污染,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 ·一般工业指电子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 ③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分三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强制性条文规定: 一类工业用地: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作用初探

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影响作用初探 车松虎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130012) [摘要] 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城市产业布局是产业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空间组合,是产业结构在城市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变化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论文在对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进行提炼归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城市产业布局对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社会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以期对我们科学认识城市产业布局,更好的发挥产业布局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的积极作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 城市产业布局;概念;影响作用 一、城市产业布局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特征 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内,有关产业布局的研究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产业布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布局生产力。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能否合理利用和能否保持生态平衡,影响到生产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自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全球城镇化浪潮的涌动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日渐提高,国内外有关城市产业布局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兴起,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但是,理论界关于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至今尚未形成共识。研究城市产业布局,首先就要明确城市产业布局的内涵,在明晰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从城市产业布局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研究其形成演变规律,探讨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产业布局优化思路与对策。结合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与一般产业布局的基本概念,我们认为:所谓城市产业布局,即城市产业在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分布与配置,也就是产业生产力在城市行政辖区内的空间分布。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看,某种产业在某一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比重或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二是从产业供给能力的形成来看,某种产业供给能力相对集中于某一地区,该地区成为该产业总供给

2012最新版《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里三类工业解释解决大问题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2011最新版《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里三类工 业解释解决大问题 网上流传的最新版《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里对工业用地的分类进行了修改,但看条文我是很晕的,其实我也没有看到过现行建设用地分类标准的条文解释,所以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更谈不上如何运用于实际工作了。城市规划博客前面有好几篇是关于谈论工业项目选址和一二三类工业用地分类的,虽然和同行们展开了谈论,但事后都没有拿出好的办法。今天在网上遇到一个朋友,居然要到一个带条文说明的2011最新版《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全文,发现条文说明中对工业工业用地的分类有详细的说明,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家的问题。 工业用地的内涵与中类与原国标基本一致,工业用地的分类既可用于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分类,也可用于指导安排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工业用地布局,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实用意义较大。 工业用地也有各种分类方法,如按工业性质或工业门类划分,优点是与国家有关工业的分类相一致,资料来源面广,容易获得统计数据,也便于分析工业的性质、产品、产值等,但在统计口径上往往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要求不一致,也不适用于工业选址和用地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工作的需要。本分类按工业对居住和公共环境的干扰污染程度,将工业用地分成“一类工业用地”(对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二类工业用地”(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和“三类工业用地”(对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三个中类。有的意见在于由于污染较轻的产业与严重污染的产业较难分别,因此建议分为两类。本标准将工业用地分成三类基于两个理由:(1)这种分类具有必要性。第二类与第三类有着不同的用地兼容性。第二类产业用地中尚可安排部分其他用地,而第三类往往只能安排本功能的用地。(2)这种分类具有可行性。在英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具体表明了第三类工业用地(即特殊产业用地)的具体工业类型,在新加坡则将对工业用地的分类与具体的环境标准(环境保护一般指引)相结合。 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的干扰污染因素,主要包括噪声、烟尘、有害气体、恶臭、废渣、污水以及交通运输量等。工业用地中类应根据工业具体条件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与指标来确定,本标准取消了上版标准中列举具体行业分类的做法,原因在于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某污染严重的行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甚至实现零排放。 工业用地的分类建议参考以下标准执行。 表3 工业用地的分类标准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的范围

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得范围 一类: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等(对居住与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与污染得工业) 二类: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对居住与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与污染得工业) 三类: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对居住与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与污染得工业)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得总体规划工作与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第1、0、3条编制城市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得有关标准与规范得要求。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 第2、0、1 条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与小类三个层次得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第2、0、2条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得主要性质进行划分与归类。 第2、0、3条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得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得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任何新得类别。 第2、0、4条城市用地分类应采用字母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与小类应各采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城市用地分类代号可用于城市规划得图纸与文件。 第2、0、5条城市用地分类与代号必须符合表2、0、5得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与代号表(一)

城市用地分类与代号表(二)

市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制订的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 实施办法(试行) 沪府办〔2014〕2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制订的《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3月28日 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活动,建立规范、有序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等,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规划集中建设区内的国有存量工业用地的盘活活动。 第三条(指导思想) 本市存量工业用地盘活,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全面实施“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基本策略,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第四条(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 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应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并坚持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从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统筹制定规划,鼓励地区整体转型。

(二)提质增效。中心城贯彻“双增双减”要求,着力增加公共绿地、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郊区县以“产城融合、提升功能”为导向,着力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和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利益平衡。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公益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原土地权利人的积极性,健全利益平衡机制。 第五条(管理部门) 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工作,依法制定相关规划和土地管理政策,统筹转型地区的规划和计划管理,会同区县政府组织编制市政府确定的特定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职责开展规划土地管理。市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研究制定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配套政策,做好相应服务、管理工作。 各区县政府是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存量工业用地的使用管理,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组织编制存量工业用地转型规划(以下简称“转型规划”)、非特定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年度计划”),协调推进盘活项目的实施,按照职责开展规划土地管理。 第六条(区域差别化引导) 规划工业区块(即“104区块”)主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工业区块外、集中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即“195区域”)按照规划加快转型,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七条(市级规划引导)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部门开展全市总体层面规划战略研究,确定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目标相匹配的用地结构、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和转型方向,调整完善工业用地布局,明确重点转型区域、总体规模及其盘活方向、开发时序和策略。 第八条(区级转型规划) 各区县政府按照市级相关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实际情况,根据下列要求,编制本区县转型规划,划定整体转型区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转型区域范围、发展方向、主要功能、实施策略和总体规模等相关内容;

高考一轮复习工业生产布局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工业生产布局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鲁尔区工业部门关联图以及鲁尔区和沪宁杭工业基地。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E字母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A.钢铁煤炭化学机械电力 B.钢铁电力煤炭机械化学 C.钢铁化学煤炭机械电力 D.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学 2.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与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相比,最大的优势是 A.铁矿丰富 B.水源充足 C.市场广阔 D.海运便利 3.山东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该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工业产值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禁止开采煤炭,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自1988年成立以来,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已形成了拥有多种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园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该开发区的成立说明 A.区内各工厂企业之间存在着投入—产出的密切联系 B.具有协作关系的工厂只能集聚,不能分散 C.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D.经济技术开发区只能在沿海地区开辟 5.该类新兴技术开发区一般不会拥有下列产业部门中的 A.航空航天 B.石油化工 C.光纤通信 D.生物工程 6.美国“硅谷”与九州岛、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知识密集,人力集中 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 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之一的某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加价。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阅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有利条件是 A.交通便利,劳力充足 B.高校众多,技术先进 C.地形平坦,气候优越 D.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8.大量电脑等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不可能 A.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B.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C.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D.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9.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19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我市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我市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二00八年十一月 一、产业布局发展变化及现状 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主要是沿袭计划经济时期东北老工业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改造而成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强调的是:产业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但我市比较突出的还是造纸、农机、纺织等产业,尤其以轻工业为支柱,长期占我市工业产业比重的60%以上。由计划经济向计划经济转轨期间,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主题。但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际是一场被动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转轨时间,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宠儿、强者,转变为鸡肋和包袱。这期间政府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项目操作和国企的补救工作。但都不尽如人意。项目操作上不成功比例过高,尤其是在一些大项目上失误较多。环氧乙烷项目、佳西热电厂项目、八万五箱板纸项目等的失败造成我市在这阶段的成功项目上出现严重的断层,造成了我市工业增长乏力,迅速拉大了与其它地市的距离。在国企改革初期,补漏多,彻底改革的少。佳纺、亚麻、友谊糖厂牵扯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但近几年我市已经认识到如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思路,并有了一些大的举措。 我市的基本思路是基于财源建设和发挥优势基础上的

引导和调控,强调政府应该由具体项目操作转变到项目操作和发展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努力促进招大商、发展大产业。先后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处理国有企业的问题上,下定决心国退民进。使佳纺、糖厂等一批国有企业破产,有效资产被重组,形成了新的机制。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仅仅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而且要调整工业布局结构。作为整个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布局的调整能够保证和促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顺利实施。 目前我市的产业结构已经有明显的变化: 一是轻重工业的比重变化凸现我市产业结构变革的方向。 轻、重行业比重一向是评价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指标。而我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经历了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比较我市1989年、2000年和今年1-9月份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由1989年的1.47:1,到2000年的0.87:1,到今年0.58:1。轻工业由占总量的60%,下降到36.7%,而重工业由40%,上升到63.3%。轻工业的下降主要是造纸和纺织行业受资源和地缘负向影响逐渐萎缩。而装备制造业是拉动我市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攀升的主力军。 1、造纸业失去龙头地主,取代的是装备制造业。造纸

高三地理工业建设与布局学案

备战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工业建设与布局 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非常落后,1949年近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工业生产水平低下,机器设备有80%以上要靠进口;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49年几乎全部工业产品产量都低于抗日战争前1936年的水平;工业的地区分布也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那种极端落后、畸形的状态,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特征 1、工业的地位日益加强,已有相当的规模 旧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兴办军事工业起,到1949年,花了近100年时间,仅 2、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渐趋合理 旧中国的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采矿业和一些机械修理、装配,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发挥原有企业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冶金等部门增长最快,基本上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石油开采、稀有金属、有机化工、汽车、机车与飞机制造、重型机械制造、造船、精密仪器、电子等一批工业部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已由1949年的73.6:26.4,调整到1983年的49.6:50.4。逐渐趋于比较协调的合理状态,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工业地区布局有较大改善 旧中国的工业,不仅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部门残缺不全而且地区布局上也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表现为极不合理的畸形。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宁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占国土面积85%左右的广阔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偏集于沿海地区少数城市的工业,多数依附于外国资本,设备和原材料也多靠进口。 最近50多年来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逐步改变原有工业地区布局状况。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基地。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 工业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结构变动的。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具有显著变化的阶段: 一是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在结构上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工业化。这种赶超型发展战略,使中国从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人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同工业化阶段和相同水平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的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二是1979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原来的计划经济,在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和工业化

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2015年)

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2015年) 市产业布局规划 课题组成员 顾问:金凤君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召集人:卓高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组长:蔡永进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副组长:祖新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处长 王钢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院长 俞洪新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高级顾问 成员:姜永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师 善武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师 高文芳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师 王仲锋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师 雪明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产业布局现状 二、功能定位和布局原则 三、产业总体布局 四、农业布局 五、工业布局 六、服务业布局 七、中部都市产业区布局 八、南部轻工拓展区布局

九、北部旅游产业区布局 十、西部生态产业区布局 附表一:市产业布局主要指标表 附表二:市产业布局用地表 附表三:市农业布局表 附表四:市工业布局表 附表五:市服务业布局表 2007-11-01 20:51:32 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浏览次数:125字号:【大中小】市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布局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优化组合,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为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编制《市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就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规划年限至2015 年,是调整产业布局的实施性规划,是引导行业布局的指导性规划,是平衡专项规划的协调性规划。 一、产业布局现状 (一)陆域资源条件 我市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港口资源丰富,但陆域自然资源极为有限,人均拥有量低,开发程度已达相当水平。全市陆域总面积11783.5km 2 (约占省的11.6% ),其中平地面积为2059km 2 ,仅占17.5% (省为23.2% )。2002 年底全市总人口约740 万人,人口密度达627 人/km 2 (省为440 人/km 2 ),平原地区更高达800 人/km 2 。 (二)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得到明显提升。2002 年实现国生产总值1060.9 亿元,人均国生产总值达14357 元,三次产业比例为 5.3 :56.6 :38.1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为28.7 :32.3 :39.0 。效益农业、开放型农业、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轻工产业总产值达1396.01 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4%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2 家;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高三地理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练习

高三地理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练习 1.既属于重工业,又属于新型工业部门的是( ) A.纺织、钢铁、航天工业 B.机械制造、石油工业、汽车制造 C.高分子合成、电子计算机、核工业 D.电视机装配、电力、造纸工业 [命题意图]本题着重考查工业按其产品性质的分类方法。 2.下列工业中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一组是( ) A.啤酒工业、石油加工业 B.制糖工业、炼铝工业 C.飞机工业、化学工业 D.电子工业、采矿工业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从保护环境考虑,发达国家多在新区分散建立新兴工业,符合这一趋向的有:( ) A.意大利在塔兰托建立大型钢铁工业。 B.德国在斯图加特建汽车制造业。 C.俄罗斯在新西伯利亚建立军事工业。 D.美国在硅谷建半导体工业。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当前世界工业生产和布局趋向的掌握情况和具体工业部门的分类情况。 4.解放后在鞍山、包头等地兴建棉纺织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平衡重工业区职工性别构成的社会需要。 B.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力资源。 C.城市的生产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D.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后我国棉花织工业布局的变化。 5.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 A.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B.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C.“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工业布局趋于分散的因素。 6.下列城市与其主导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 ) A.兰州——石油化学工业 B.郑州——轻纺工业 C.洛阳——机械工业 D.攀枝花——钢铁工业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工业城市的主要职能。 7.关于世界工业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战期间,美国受到的影响很小,而日本、德国受到的破坏尤为严重。 B.现在美国在工业国家中的地位居于首位,其次是俄罗斯和日本。 C.印度、巴西等国的工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D.世界工业产品中以电力增长速度最快。 [命题意图]本题着重考查世界工业发展的概况。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九州北部和本州南部是典型的“临海型”工业布局的传统工业区。 B.俄罗斯的“煤铁复合体型”的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莫斯科和圣彼德堡。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西部国际家居产业园项目建设初步设想与规划 成都娇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六月

一、项目产业概述 家具产业是一个低能耗、低污染、上下游配套产业丰富、集群发展规模强大的人文生态朝阳产业,它具有就业面广、产业拉动作用强、综合配套产业利税率高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国际国内家具市场格局大调整,特别是家具制造业向集群式、规模化、自动化生产发展,家具市场需求急剧上升,制造业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家具制造及其相关配套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 中国作为世界家具生产第一大国,拥有着近50000多家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达500多万人。在我国家具生产及其相关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四川和东北地区,统计到2007年,我国家具产业产值约5000亿元,出口创汇232亿美元。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家具出口业务虽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引导下,2009年国内家具市场却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产品外销阻力加大,广东以外销为导向的家具企业开始着眼国内市场开拓,拓宽内销渠道,特别是广东实施产业布局和产业整合,在未来几年,一些低附加值的生产企业逐步外迁的政策,我国第一大家具生产大省的广东企业以开始从发达的沿海开发区转向内地转移。同时四川、浙江等地的家具企业,考虑到土地成本、物流成本的问题,也开始在国内具备地理优势的地区进行产业的布局。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纵贯南北,连通东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其区域、交通等条件相对其他区域拥有着承接家具制造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从陕西的产业结构看,重工业、纺织工业、高科技产业、电子产

工业用地规划原则

工业用地规划原则 5.1 布局准则 5.1.1 随着特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的工业逐步向特区外转移,特区内工业用地逐步减少,特区外工业用地则保持增长趋势。但是无论在特区内还是特区外,工业用地都应集中布置,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区或工业组团,集中管理,统一开发,以提高工业用地的效益。特别是一类工业对外干扰小,所用设备较轻,不同类型的生产加工活动相互联系密切,因此宜将一类工业集中布置在多层厂房之内,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率。另外,工业用地宜沿主要对外交通干线布局,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同时,应减少工业自设辅助设施的规模,尽可能利用城市仓库、装卸场所和停车场等社会性设施。 对于有污染的工业,必须依据“先治理、后排放”的原则,对自身的污染进行治理;在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应合理布局,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以减少有害气体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城市的水源和取水口通常都在河流的上游地区,有水污染的工业不应布置在这些地区,以减少对城市饮用水源的污染,避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5.1.2 二类工业是城市工业的主要类型,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部分二类工业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因此应集中布置在专门的工业区内,不得与居住、公共设施等其它非工业功能区相混合。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区应与其它非工业用地之间设置卫生防护绿带。 三类工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用地规模大,宜远离城市中心区单独布置,与建成区之间应设置较宽的卫生防护绿带,具体标准可参照相关的工业设计规范执行。 一类工业对于居住和公共设施功能的污染和干扰很小。对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企业,为减少工人的通勤流量,方便居民生活,允许就近布置在住宅区内;但应独立占地建设而不得与住宅功能相混合,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居民住宅的噪声、气味及其它方面的干扰。 5.1.3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深圳东部以发展旅游业和海洋产业为主,并要建设成为体现滨海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的地区。而三类工业污染十分严重,故不宜布置在深圳市东部沿海地区。 5.1.4 部分工业由于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要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因此规划工业布局时,除了要注意减小对非工业区的污染外,也要尽量克服不同工业之间的污染,可设立污染工业园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集中在一起。 5.2 规划标准

最全城市产业支柱

市支柱产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制造业)

市支柱产业(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

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

市支柱产业(工业、电子行业、汽车业、装备行业、轻纺行业) 工业布局 都市功能核心区 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 都市功能拓展区 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电子信息、汽车和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研发和总装基地,要集聚全市80%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70%的汽车产业产值。 城市发展新区 大力发展装备、化工、消费品、电子配套等战略性、支柱型产业,建成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承接地和川渝、渝黔区域合作的产业密集带,要聚集全市90%的化工产业产值、70%的装备产业产值、70%的材料产业产值。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 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到2020年要聚集全市50%的消费品工业产值和60%以上的清洁能源。 工业定位 都市功能核心区: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都市功能拓展区:要以两江新区为龙头,其他片区竞相跟进,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电子信息、汽车和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研发和总装基地,要集聚全市80%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70%的汽车产业产值。城市发展新区:是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要大力发展装备、化工、消费品、电子配套等战略性、支柱型产业。

两大生态区: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到2020年要聚集全市50%的消费品工业产值和60%以上的清洁能源产值。 市九大主城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

工业用地规划导则

重庆市城乡规划工业用地规划导则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工业用地规划》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工业用地的定义与分类;3. 工业用地选址与布局;4. 工业用地规划标准;5. 工业园区规划标准;6. 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7. 名词解释。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彭远翔、钱紫华

目录 1.总则1 2. 工业用地的定义与分类 2 2.1 工业用地的定义2 2.2 工业用地的分类2 3. 工业用地选址与布局3 3.1 工业用地选址原则3 3.2 工业用地布局原则4 4. 工业用地规划标准6 4.1 总体标准6 4.2 工业用地的配套设施9 4.3 工业用地的道路10 4.4 工业用地的绿地10 5. 工业园区规划标准11 5.1 工业园区定义和布局形式11 5.2 一般标准11 5.3 工业园区配套设施的布局13 5.4 工业园区道路14 5.5 工业园区绿化组织14 5.6 高新技术园区的工业用地14 5.7 特色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15 6. 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16 7. 名词解释2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