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刍议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刍议

生态是自然的,指天然形成的状态。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印上了人类的足迹,生态进入了人文社会领域,就形成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它不仅指自然生态,而且包括了人类的理念、行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要素。人类的思想和行动、生产和生活等成为了影响自然生态的重要力量,与自然生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理念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理念,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等。讲究生态文明,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首要工作。应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价值取向,生态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扩展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逐步形成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生态理念文明首先要将全党、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上来,克服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对立起来的认识误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筹划、协调发展。要充分了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传统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克服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一种负担的消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从传统的“人统治自然”、“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理念,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重物轻人的发展理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生态理念文明可以被视作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生态价值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在当代,生态文明理念会随着人类生态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而更加丰满和完善。目前,应该逐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民生态理念,围绕生态文明确立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化氛围。要树立资源有限、

环境有限的理念,树立人与天地一体的理念,像爱惜保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惜保护自然。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人与环境为一体,就是以生态安全为本,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尊重、热爱、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树立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要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科技观等。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尺。

应该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教育,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要把倡导生态文明,普及生态知识,增强人们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针对各自的生态特点、环境特征和文化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宣传育活动,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积极倡导生态伦理,提倡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形成生态文明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使全体民众充分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球的惟一性,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地球家园。

二、生态伦理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基础。生态伦理文明认为,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自然是人与人交往的必然中介,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些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其他一些人的利益,人对自然存在伦理关系,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人类应当把道德义务扩展到整个自然共同体之中。人类应该站在自然的立场上,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方式。人类应该重新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一员,只有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一些生态伦理学者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提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生态,在人

与自我之间建立和谐人格,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社会。他们的以下生态伦理原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既承认人的价值,也承认自然的价值。既承认人是价值主体,也承认其他生命形式是价值主体。自然之物的内在价值是由自然事物的性质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人是否评价它,也不管人是否体验它。它不依赖于评价者的认识、评价或经验判断。二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种类一样,都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或自然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整个自然界是深奥复杂的动态系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远是不完备的,更无法一次完成。三是尊重生命,承认自然的权利,对生命和自然界给予道德关注。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和人类一样有权按照生态规律持续生存,人类要尊重他们的生命和权利。

生态伦理文明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说来,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感激之心,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母亲,感谢大自然在人类诞生过程中的进化之功,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供养之功。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忏悔之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实在太多,为了人类的需要和利益常常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限度。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一位美国生态学家说过,征服自然是哲学和科学处在幼稚阶段的体现,征服自然永远是人类妄自尊大的呓语。生态危机真正使人懂得自然意志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只能遵循,对自然规律和意志的蔑视必定招致自然的报复。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谦卑之心。人类不过是自然进化在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个物种,与自然古老而深邃的智慧相比,人类的智慧是非常稚嫩的,人类只能成为自然界的匆匆过客,人类应该做自然的好学生,以自己的德性修养和能力延续自己的历史和文明。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珍爱之心。自然界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生存与发展的源泉,人类须懂得去珍惜自然、善待自然、欣赏自然、领略自然、感应自然、拥抱自然、融入自然,让自己真正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之中。

建设生态伦理文明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和引导的功能。从深层次上说,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深处价值观的危机,是生态伦理的危机。人类只有建立和培育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并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生态化、现代生活方式生态化为人们所接受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和遏制生态危机。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树立关爱自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良知,培养人类与其他物种同存

共荣的生态情感,让人们切实认识到物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人类进化和发展中的重要协同作用。当他们面对大自然时,能够尊重自然整体运行、进化的内在规律,并以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的道德情感去尊敬大自然,以“天地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性思维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自然环境运行的关系。当他们面对人类之外的各种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时,不以其具有所谓的商用价值而追捧,也不以其默默无闻而厌弃,而是从尊敬和尊重生命的角度加以重视和保护。由于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所倡导的公平精神的折射,使得人们在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均衡发展,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更加倡导关注民生、注重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社会风气,更加注重营造新型的协作与协同的社会氛围。能够摒弃工业时代所崇尚的“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用公平、开放、协作,关注社会、关注人类整体的思想和眼光,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并自始至终具有为人类后续发展留有余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态伦理文明教育提倡全新的生态生活价值观,提倡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即以最低限度的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最好的保护手段,满足人类自身日益讲究的物质需求和不断成长的精神需要。提倡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所谓物质简单,就是崇尚和提倡过简单而富有成果的生活;而精神丰富就是把物质的损耗和占用作为升华内心情感和实现精神享受过程中的手段。人类生活的质量尺度和幸福指数,并不随着消费标准的提高而提高,也不依赖物质占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于物质的充分和充满智慧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伴随此过程始终的精神上的升华和完善。当他们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进行自身行为的自律,崇尚和体验简单化的生活,注重精神内涵的挖掘,形成生态化的节约、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物质利用的节俭和高效联系起来,把物质享受的有条件、有能力与“生活的自愿简单化”联系起来,反对和摒弃奢华、浪费以及偏重外在形式的生活习俗,约束现实社会日益膨胀的物欲要求。

三、生态经济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经济发展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目前,我国已经

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提出了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平衡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也要重视发展。发展既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传统的工业文明固然使一些地方因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但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如果不能以生态文明及时予以矫正,经济社会发展就不能持久。这就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需要把经济发展的动力真正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来。要防止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的现象,摒弃靠牺牲生态环境来实现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等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以停滞经济发展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说,生态环境保护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考虑到给后人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考虑到人民群众接受的程度。我们的目标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统一在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生态经济文明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它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就决定了经济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集约型的新型发展道路。要把着力点放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上,即从重增长轻保护、重开发轻治理转变为在保护中求得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实行科学保护,努力做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产出、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生产要素的最优集聚,真正为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和领域、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要把着力点放在大力推进消费模式的转变上。工业社会下的消费模式,是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

消耗为支撑,缺乏可持续性。目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消费模式的局限性和不可持续性,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改变这种消费模式、优化消费结构,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减少消费环节的废弃物排放,增加对绿色消费品的喜好,引导消费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逐步形成绿色消费模式。建设生态经济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人类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善待自然,由发展线性经济转向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来实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这种经济形态能够使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

四、生态政治文明

生态政治文明萌发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绿党。各国绿党的理论基础、政策主张等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要求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节。二是生态化的政治发展必将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而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三是政治生态化倡导政治形态多样化,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世界上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生态政治文明要求党和政府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作为工作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生态政治文明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制度的安排和国家公共权力的运用来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的权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国家做出更强的制度安排。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制不力,“无法可依”和“

执法不严”同时存在。为了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必须通过强化国家立法的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所承担的责任。

生态政治文明,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限制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建设生态政治文明,必然会对国家的民主、人权、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产生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质是维护人的环境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民主结合起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必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政府要进一步公开各类信息,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投诉、管理生态事务的渠道,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将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成熟完善。逐步使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科学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应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考核地方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并完善相关制度,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扎扎实实地解决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应实行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营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资源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综合、复杂、系统、深刻的社会变革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发动与贯彻,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和推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强大的国家行动,发挥国家行动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特殊作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重视协商民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公民的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审议和协商,在尊重理解他人,广泛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提出各种相关理由,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协商民主鼓励公民参与,鼓励在尊重不同利益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促进合法决策,有助于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协商民主常常可以避免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

开发造成的生态灾难,克服因为制度性障碍而导致的社会不公和非正义,以及消除因为利益、观点分歧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是一种既能包容冲突又能化解冲突的民主设计和制度安排。参与公共事务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意识与责任,在协商民主中,共识是协商的结果,是参与者在对话、沟通、交往基础上形成的,对所讨论问题表现出的一致性。大家知道,共识是合理决策的基础,它能够充分化解冲突。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分歧和差异是正常的,但是,只有形成共识,才能有效避免冲突,使行为者个体以及社会共同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协商民主也是一种权力下放,是一种基层民主的加强,是让民众有权参与决定自己的生态命运和社会命运,有权探寻一种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五、生态科技文明

生态科技文明是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反思之后的科技生态化转向。它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和谐演化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协同进步。应该认识到,科技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手段和重要工具。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要能够促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能为优化生态系统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实践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服从自然本身的属性,遵循自然规律,接受科学所认识的自然发展必然性的限制。

对于生态文明来说,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20世纪以来传统工业化对自然资源高强度、掠夺性的开发使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有关;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方面,也不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自身的不完备性和复杂性,积极预防科技应用可能引发的生态文明负面效应,着力突破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不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和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系统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认识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的趋势,认识社会复杂系统的演化和调控规律,以便及时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推动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要树立综合的科技评价体系,避免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评价科技的优劣,应该从生态、人文、美学等各方

面建立起合理的科技价值体系,引导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不是控制自然的工具,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手段。人类对自然利用和改造时,必须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必须保证不破坏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强调发展的强度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产业布局必须以区域生态功能为依据,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必须以环境自净力为限度。要通过可持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政策等手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必须充分依靠和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把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与加强自主研发紧密结合起来,把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与前瞻布局未来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把原始创新与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与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促进科学技术在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推广与应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条件。应大力强调发展绿色科技,只有用绿色科技体系武装起来的生产力,才能使人与自然协调相处,推动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科学发展观,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只有积极致力于开发绿色科技、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完善的生态社会,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六、生态制度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应该先行。没有一套系统的法律和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就不可能落实、有效、持续、深入,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要逐步加大力度,构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制订和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和社会规范、环保标准和配套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生态文明健康发展。要尊重经济规律,强化政策导向,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务之急是改革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总容量,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相应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赋予不同的经济政策。

生态制度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例如,社会生态公平反映了社会多数群体的意愿,而维护这种意愿需要公正的制度安排、程序设计。唯有通过制度化建设,建立体现社会公正的法律和制度,才能确立消除

社会生态不公的制度规范,有助于在既有体制和政治结构中推进改革,有助于弱化利益冲突和社会对立,避免因为利益过度分化带来的激烈冲突,从深层结构方面提高文明水平,维护社会公正。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建设生态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为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要尽快确立公众参与的环境法律制度。“公众参与”作为一种环境法制建设的思想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在环境保护领域形成以来,许多国家的环境法律和国际法律文件都将其作为一项原则予以确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强调公众参与的价值更是当今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所普遍认同的做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生态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科技性、综合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应广泛发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公众,集中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对环境实行全面、系统、有效的管理,进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有了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但是,无论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停留在原则性规定的层面上,可操作性不强,使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兴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

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最严厉的制度包括严格的法律制度、环境标准、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要让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补偿环境损失,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一再出现。要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援助制度,制定相关的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帮助受害者更多地从民事责任或协助司法机关从刑事责任上追究违法者,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效能。

七、生态行为文明

生态行为文明,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行动。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的活动和行为。解决生态问题归根到底须检讨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节制人类自身的发展,既要节制人口的发展,也要节制生活便利的发展。生态文明应该成为公众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时尚,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态度,倡导一种以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生活,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人们应该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中,体现在各种活动实践中。由于生态意识淡薄,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还广泛存在与生态文明不相适应的不良行为习惯。随着生态文明观念、机制的形成和日益深入人心,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都会发生倾向于生态文明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的行动,在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的生活方式应自觉以实用节俭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应该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和崇尚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作为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们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善待环境、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减排的良好习惯,限制一切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主动抑制直至消除浮华铺张、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习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重视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生产和生活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和涵养、接续能力,在合理增加资源有效供给的同时,努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硬约束。每个公民都应当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块煤。

生态

文明人人有责,文明生态人人共享。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动力,只有人人担负起建设文明生态的责任,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人人共享。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全社会的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真正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关键于在全社会的每个家庭、每个成员都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珍惜资源、善待环境,真正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广泛动员广大公众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和文明、节俭、科学、和谐的社会氛围,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的消费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

八、生态环境文明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环境安全,人类就不能够享受幸福和谐的生活。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危机加剧;另一方面,人们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增强,措施力度在加大,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取得不断进步。消除人类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健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政策和基本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绝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应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和消费方式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联系是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相互影响,一部环境保护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那是缘木求鱼。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

确的环境保护政策,正确的环境保护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教训就是,把经济与环境保护搞成两张皮,联系不到一块,机械地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的对立面,加大了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一般说来,环境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这就是两者的对立关系。但是,从本质上看,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持续增进福祉所赖以支撑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果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无止境地索取及对生态环境肆无忌惮破坏的基础上,那么,随着人类创造财富能力的增强,自然资源很快就会枯竭,严重污染而导致的自然生态及各种环境灾害会无情地报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持续。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来的,也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解决环境问题不能把经济社会发展停下来,不能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而是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伴随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必须有助于人类福利的合理增长,而不是牺牲这些去实现。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实中,要防止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现象。必须摒弃靠牺牲环境来实现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重环境保护轻经济发展,以停滞经济发展来实现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说,环境保护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各行各业都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千军万马齐心协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局面。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保部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责无旁贷,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保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

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要不断加大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地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张光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