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氧化还原反应初探 毕业论文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初探 毕业论文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初探

【摘要】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反映课时不够、对教材内容及深广度难以把握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初高中教材特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渡;认真研读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结构,再细化到各个模块、各个内容的分析比较,充分整合、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教学活动栏目的功能;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概念转变初高中内容衔接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教材到教学

引言

自2004年开始,全国各地学校陆续使用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反映课时不够并且对教材内容及深广度难以把握,困惑颇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针对各自不同版本的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结构,再细化到各个模块的具体内容的分析、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体会编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多种教学活动栏目的功能,在教学中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所体现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体系,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和谐统一。

1.背景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无论在工农业生产、生活还是在科技上都具有重要运用和意义,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种金属,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从矿石中提炼得到的;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制造,其主要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农业生产中的土壤中的肥料的变化也是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常用的蓄电池以及在空间技术上应用的高能电池都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把化学能变成电能或把电能变成化学能【1】。

在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贯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的一条主线,贯穿中学化学课程的始终。氧化、还原既是一组对立的化学概念,又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同时存在、相伴而生。得失电子,被氧化、被还原,氧化性、还原性,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构成了结构完整、关系密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系统。学会根据不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理解原电池、电解池、钢铁腐蚀及其防护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系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与此同时其概念关系较多、对逻辑性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一直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难点。

2.高中“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概念”转变

2.1概念转变概述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知识结构的联结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2】。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重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在进行新概念教学时重视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自我建构,实现从个人认知角度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若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头脑中原有的概念不会受到触动和发展,不能形成和发展整体性的综合认识。化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和重要性决定了化学教学中的概念转变,学生只有对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思维结构的转变过程中有深刻认识,避免错误认知的产生。对于化学概念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表述方式不同而导致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冲突,加强对学生进行相关概念整合的学习指导,实现概念的转变,真正实现“备学生”;从而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达到“授之与渔”的教学境界【3】。

2.2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的建构

氧化还原反应是从有无电子转移这一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它更能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新课程体系中是分三阶段完成的:初中阶段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进行定义的;在化学必修1中是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介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在化学必修2中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其进行了以下的描述:“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了解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综观鲁科版、苏教版及人教版的化学教材,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系统都不是一次性呈现一个完整的结构单元,而是采用分段呈现的方式,通过螺旋上升的方法穿插编排,分散在初高中的不同章节,且高中呈现的知识比初中有明显的生长性。【5】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时,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进行拓展,过渡到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学习,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从原有知识储备而言,学生缺乏相应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往往很难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从概念容量而言,学生要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帮助学生及时对相关概念进行整合,让学生真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结合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对同时出现的多组核心概念的理解,真正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网络结构。

2.3 从课程标准到教材

高中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和评价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课程标准是面对全国的指导性文件,是对某一科目教育中某个学段或是某一具体模块,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内容而提出的一些基本要求,主要是一种规划性质,有一定的弹性空间【5】。在课程标准下,教材的编制有一定的自主弹性空间,至于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需要教师结合地区和学生的具体现状而灵活处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模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描述是:“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课程标准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本质及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课程标准建议通过实验事实获得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在人教版中采用集中编排的组织方式,位于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之前,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课程内

容线索不仅是核心的知识与技能,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及学科思想方法,还包括体现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STS)的相关内容;具体知识点在必修教材中有基本要求,在选修中有深入发展要求,核心认识在整个高中新课程中的螺旋式上升,体现了它的层次性;同时教学内容的情景化和教学过程的活动化体现了课程的建构性。这些都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和探究过程,去达到所要求的内容标准。

2.4从教材到教学

对于新教材发生的变化,教师要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分析教材,包括教材中知识内容、教材知识内容的应用价值、教材的活动设计、教材的习题等。新教材的内容通过栏目和正文来呈现,其栏目丰富性也体现了栏目功能的多样性。学习活动性栏目(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都属于基本的范畴,要求学生掌握;资料性栏目(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等)一般是不硬性要求的。教师要分析栏目的正文内容和功能来确定内容是基本要求的还是拓展要求的;在此分析基础上确定核心内容的逻辑顺序和深广度要求。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人教版中的知识逻辑顺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教师的教学要抓住核心教学内容的价值,不能只停留在纯粹的知识的教学上,要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个概念,学生学习了该知识以后,在认知方面会有什么发展。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育教学价值在于:从新视角对化学反应分类、认识物质性质,初步形成辩证统一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新教材中增加STS内容,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也是意义重大的。人教版必修1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的STS内容是通过举例简单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新教材通过活动性栏目引导主要的教学思路,教师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可确定教学思路。人教版教材通过“思考与交流”活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正文启发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学与问”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化学反应类型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对节后习题的分析,确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教学评价的重点;此外也可以选择合适的习题纳入新课的教学中,作为典型习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进一步体会核心知识的应用价值和认识功能。

2.5确定教学思路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的分析,界定具体知识的整体层次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具体分析,确定教学设计中的核心要素。分析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本体,确定核心知识的逻辑顺序和深广度及教学内容的知识线索,进而确定学习内容的知识脉络;分析教材知识内容的教育教学价值,确定具体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教材知识内容的应用价值,确定STS的内容线索;分析教材的活动,确定核心知识建立的活动线索;分析教材中的习题,进一步确定知识的深广度,并及时更进评价体系【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地区、学校、学生和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3.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也是一柄

双刃剑,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通过对本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加深初中所学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认识,同时为选修4中“电化学基础”的学习打下基础。增强学生对对立统一哲学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本节知识用于解释生活现象等实践中的能力。本设计通过实验探究、形象类比、动画演示、归纳对比等方法,突显了课堂的生命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生动性,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的打造。

3.1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为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创造刺激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学习、掌握双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品质”【6】。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启发学生,他们在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介绍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是有局限性的,教育学生从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学、积极的态度来学习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新课程体系中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的。本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属于第二阶段,是对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深入学习,起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知识的复习和运用,且氧化还原反应是从新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也是对化学反应分类的完善;也为后续的元素化合物、原电池、电解池、金属防腐等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知识之一。

3.2学情分析

3.2.1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过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判定,元素化合价等知识,为深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通过对典型反应的分析,探究并总结出更接近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判定,使概念得到扩展。但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是局限于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而且是将氧化还原反应割裂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来学习,并没有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理解了化合价变化,但并不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和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之间的关系【7】。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合理的重构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概念的发展。

3.2.2 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高中阶段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高一的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能够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倾向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初步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特点;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材料,以不断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抽象逻辑思维趋向理论型。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比较迅速,趋于优势地位。就思维品质发展而言,高中生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他们一般不盲从,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但有时易走极端,产生片面性、主观性,容易偏激。

初中化学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要定量分析,不仅要求知道是什么,更要弄清为什么。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8】。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之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消化不良”;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9】3.3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趣味实验设问激趣,推理分析、初步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前概念;

②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③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变化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的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②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氧化和还原这一典型矛盾之间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二)教学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趣味实验设问激趣法、问题教学法、类比归纳法、分组讨论合作法

(五)教学准备

1.信息素材:“蓝瓶子”实验,铁-硫酸铜电池视频,氯化钠形成过程动画,氯化氢形成动画

2.课前分组:依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组。(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趣

【趣味实验】“蓝瓶子”实验

【问题】你们看到什么现象?试着分析原

因。

【简析】简单分析原理,引出“氧化还原

反应”

[分析]所用的溶液是亚甲蓝

(C6H18C1N3S·3H2O)、葡萄糖和氢氧化钠

的混合液。亚甲蓝呈蓝色,容易被还原成

无色刚配制好的混合溶液呈蓝色,放置片

刻,蓝色就褪去,这是由于亚甲蓝被葡萄

糖还原的结果。当振荡上述无色溶液时,

瓶内溶液跟空气接触的表面增大,氧气在

溶液中的溶解量也增多,就把无色的溶液

重新氧化成蓝色的溶液。当瓶子静置时,

溶液里葡萄糖所起的还原作用渐渐起主导

作用,蓝色的溶液又被还原成无色。上述

操作可以反复许多次。直到瓶内的氧气耗

尽为止。本实验溶液颜色变化的实质是发

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观看演示实验

观察实验,记录

现象

认真思考问题,

思索问题的答案

初步了解,做好

学习新知识的准

1.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学会

从现象分析推

理原因。

2.实验现象分

析,引出知识

主题,明确教

学内容

讲授新课1.

【素材一】制取CO2气体的方法有哪些?

【问题组1】

1.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2.这些反应方程式可如何进行分类?

3.能不能从新的角度分类,分类标准是什

么?如何来分?

【小结】;在问题组的引导下认识到以前所

学的分类标准不足以将所有的化学反应类

型概括,需要从新的角度来学习、完善化

学知识。

【过渡】3CO+Fe2O3△3CO2+2Fe属于什么

反应类型?有什么特点?

[追问]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设疑】分析“思考与交流”下面的三个

反应:一种物质得到氧,另一种物质失去

氧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否有未得

氧失氧的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追问1】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

化?化合价变化与物质反应之间有何关

系?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得失氧,

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追问2】现在认识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初中

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异同?如何来定

义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1.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

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板书】

(2)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

化还原反应

2.特征(判断依据):化合价升降

分组讨论,小组

代表发言,其他

小组补充、评价、

总结

利用初中氧化、

还原反应概念,

判断其所属反应

类型

思考片刻,认真

听老师的讲解

思考并作出大胆

猜想

分析化合价的变

化,

进一步认识氧化

还原反应

思考,对已学习

的概念产生疑

问;讨论交流、

总结出拓展后的

概念

1.回忆旧知,加

强化学用语规

范性的教育;

激发学生用氧

化反应、还原

反应的判定标

准来分析

2.引发认知冲

突,主动调整

思维模式,激

发学习新知的

主动愿景。

3.升华认知,从

新的角度认识

化学知识的螺

旋式上升建

构。

2.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

化合价为发生了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

Fe+CuSO4 = Cu+FeSO4 中,元素Fe、Cu

化合价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素材二】铁-硫酸铜溶液形成的原电池实

思考,类比原子

→离子的过程,

试着分析元素化

合价变化的原因

1.利用原有知

识基础学习新

知,实现新旧

知识的交替和

整合。

2.激发学生学

应的实质铁片和碳棒中间接一个电流计插入CuS04

溶液中,让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从这个实

验现象,你能推测其中的原因吗?

【播放演示实验】

【问题组】

1.小灯泡发亮说明什么?

2.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3.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实质是?

【素材三】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1.播放视频

2.分析: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该

过程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也是电子的得

失。

【过渡】并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化

合价的变化都是电子得失引起的,还有什

么情况呢?

【素材四】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1.[描述]根据氢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和性

质,猜想它们形成氯化氢分子过程中的电

子转移情况。

2.播放动画视频

【小结】综合素材一、素材二和素材三,

分析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

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

移)。

【板书】

3.实质:电子的得失

【过渡】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

应与其它化学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何,画出

交叉示意图。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小灯泡发亮

的原因

思考,分析总结

得出氧化还原反

应的本质是:电

子的得失

观看视频,分析

过程,理解氧化

还原反应中的化

合价变化与电子

得失的关系

观看动画,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中

的化合价变化与

共用电子对偏移

的关系

画交叉示意图,

并各自举两个例

习兴趣,注重

化学与其它学

科的交叉渗

透。

3.推理分析,加

强逻辑思维的

训练。

4.视频动画调

动学生的热

情,将抽象的

理论形象、具

体化,突破教

学难点

5.整合新旧知

识,实现知识

系统的螺旋上

升建构;培养

学生科学的分

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思维能

力,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

3.氧化剂和【过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

的升降;实质是:电子的转移。那么得失

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各物质之间又有什

么关系?

【板书】二、氧化剂和还原剂知道氧化剂、还

还原剂1.氧化剂: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

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

的物质

【提问】3CO+Fe2O3△3CO2+2Fe反应中,

电子转移是如何进行的?判断氧化剂和还

原剂。

【习题组】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2Na+Cl2 = 2NaCl

②2Al+3H2SO4=Al2(SO4)3+3H2↑

③2H2O 通电2H2+O2↑

④MnO2+4HCl催化剂MnCl2+2H2O+Cl2↑

【板书】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组概念及其相互关

系:以3CO+Fe2O3△3CO2+2Fe为例分析

3.概念之间的关系:见附表1

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

【深刻剖析概念的本质】

用Fe+CuS04=FeS04+Cu进行分析

物质元素微粒

被氧化的金属铁0价的Fe Fe原

被还原的硫酸铜+2价的Cu Cu2+

氧化性硫酸铜+2价的Cu Cu2+

还原性金属铁0价的Fe Fe原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讲述】双线桥法表示步骤:标价态→找

变化→搭线桥→写说明

原剂的定义,能

够判断氧化剂和

还原剂

标出元素化合

价,分析电子转

移情况,判断氧

化剂和还原剂

请四位同学分别

来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

知道氧化还原反

应中的几组概

念,搞清楚它们

之间的关系

总结画出关系

图,加深对氧化

还原反应中的概

念之间的关系的

理解

挑选“习题组”

中的反应,用双

线桥或单线桥法

表示电子的转

移,并判断氧化

剂和还原剂

1.让学生了解

氧化剂、还原

剂的特点。

2.了解常见的

氧化剂和还原

剂。

3.及时练习巩

固,加深对氧

化剂、还原剂

的理解

4.从宏观角度

和微观角度理

解、深刻剖析

概念之间的关

5.及时巩固,减

轻课后学习负

担,加深对氧

化还原反应知

识的理解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4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应用【想一想】1.生活中的次氯酸消毒,金属冶

炼,铁生锈,食物腐败等,都与氧化还原

反应有关,它们各自的原理是怎样的?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如何避免氧化还原

反应带来的坏处?

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价态规律

①性质规律:一般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

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两性都有。

【设问】富人支援穷人后,贫富差距变得

怎么样?

②归中律

富人把自己的财产分一部分给穷人,贫富

差距缩小,但绝对不会出现贫富颠倒的现

象。

【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元素之间的氧化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怎样变化?

如:KClO3+6HCl=KCl+3Cl2↑+3H2O

③歧化律:

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

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C12+2NaOH = NaCl+NaClO+H2O

(2)优先规律—强强联手、强者先行

运用比喻“足球比赛中强者易得球;在争

球中控球能力强的易得球,他得球后难失

球;控球能力差的不易得到球,即使得到

了也易失去。”

(3)强弱规律:

①从反应方程式来分析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②根据金属、非金属的活动性规律比较

氧化性:F2 > C12 > Br2 > I2

还原性:F- < Cl- < Br- < I-

还原性:

K>Ca>Na>……>Zn>Fe>…>Cu>Hg>Ag

氧化性:K+

(4)守恒规律—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

降总数、得失电子总数必然相等,正负电

荷必然守恒。

思考讨论,借鉴

这一生活常识,

总结归中律

思考,回答(高

价降低,低价升

高,而高价降到

的化合价不低于

低价升高到的化

合价。即化合价

在反应过程中,

只能靠近或相等

而不能交叉)

类比足球比赛,

理解氧化还原反

应中的强弱规律

分析具体的氧化

还原反应,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中

几组概念的理解

辨析,深化对氧

化还原反应规律

的认识

1.回归生活,联

系实际,增强

学生学以致用

的意识

2.利用生动形

象的比喻,将

抽象的知识形

象化,降低教

学难度,突破

教学难点

3.促进学生对

知识的运用和

拓展的能力。

4.氧化还原反

应规律对于学

生来说难度较

大,要求学习

能力较强的学

生掌握,保证

每个学生在原

有知识基础上

都达到最大限

度的发展。

5.设置不同难

度层次的习

题,尽量满足

不同学习层次

的学生的需

求,既“吃饱

又吃好”。

5.知识要点回顾1.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本质:电子的转移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4.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及运用

(1)价态律

①性质规律②归中律③歧化律

(2)优先律

(3)强弱律

(4)守恒律

在教师的引导

下,回顾总结,

写下本节知识的

要点和难点 1.再次明确学

习要点,加深

印象;同时也

让学生认清自

己收获知识的

多少。

6.夯实基础,提升训练【随堂巩固训练】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

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

失或偏移)

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

反应

2.在Fe2O3+3COΔ2Fe+2CO2反应中,Fe2O3

A.被氧化

B.是氧化剂

C.被还原

D.是还原剂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2SO3→SO2 B.HCl→Cl2

C.H2SO4(浓)→SO2 D.SO2→S

4.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

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

比为

A.1:1

B.5:1

C.1:5

D.3:1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练习,比比

做得又快又好! 1.及时过手训

练,加深对知

识要点的印象

和理解;有助

于及时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题

7.拓展提升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判断氧化

剂和还原剂及其比例,比较氧化性、还原

性的强弱:

MnO2+4(浓)HCl Δ MnCl2+C12↑+2H2O

2.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

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Cr3+反应需的

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3.把含有FeBr2、FeI2各amol的稀溶液分

成等体积的两份后,分别向其中通入一定

学习能力较强的

学生针对性地训

练,解决尚有疑

问的知识点

1.设置习题的

难度加深,满

足学习能力强

的学生的求知

欲。

2.进一步拓展

知识,发散思

维,学以致用。

3.回顾趣味实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2)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判断依据):化合价升降 3.实质:电子的得失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量的氯气。第一份溶液中有一半的I -被氧化成I 2,第二份溶液中有一半的Br -被氧化成Br 2。求向两份溶液中通入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4.“蓝瓶子”实验中,溶液变色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其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验,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达成。

结束新课

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身边是非常多的,有些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有些也会给我们带来弊端,关键是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化弊为利,防利转弊。比如金属,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铝却经久光亮,不锈钢器具经久耐用,这些现象背后因踩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浙江是我们在下一章要探讨研究的问题。

思考问题,带着疑问预习下节课的知识。 1.结束新课,为下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埋下伏笔。

2.将化学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5、6、7、9、11题及习题册上的相应作业

2.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复习巩固,升华认识,掌握核心知识点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3CO+Fe 2O 3

△3CO 2+2Fe

3.概念之间的关系:

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5.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及运用 (1)价态律

①性质规律 ②归中律 ③歧化律 (2)优先律 (3)强弱律 (4)守恒律

附表1:

【参考文献】

【1】廖旭果.全面理解 学以致用-例析生活、生产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高中数理化[J],热点追踪,2010,4:57-59

【2】胡久华,王 磊,刘宇红. 中学化学概念探究教学初探-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化学教育[J],2005,9:24-27

【3】丁伟,李秀滋,王祖浩.氧化还原反应误概念研究,化学教学[J],教师论坛,2006,10:16-19

【4】黄立军.如何理解中学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科教文汇[G],理化生教学,2008,6(中旬刊):118

【5】王瑞政,周青.认真研读新课标 科学使用新教材—氧化还原反应在4种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编写特点比较与建议,化学教育[J],2008,11:20-22

外在判断 本质 反应类型 结果 生成物 反应物 化合价 降低 得ne - 还原反应 被还原 还原产物 氧化剂 化合价 升高

失ne -

氧化反应

被氧化

氧化产物

还原剂

外在判断 本质 反应类型 结果 生成物 反应物 化合价 降低 得ne - 还原反应 被还原 还原产物 氧化剂 化合价 升高

失ne -

氧化反应

被氧化

氧化产物

还原剂

【6】魏樟庆.王美文教学艺术研究 ,化学教育[J],2001,7-8:67-70

【7】高燕.“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前的复习,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中学教研版:2009,1:32

【8】张海霞.高一新教材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初、高中的过渡复习,新课程学习[J],2010,8

【9】王丽.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都市家教,经验交流:257-258

【10】佘平平,白无暇,熊辉.化学教学[J],化学教学[J],2006,7:41-43

【11】方学理. 氧化还原反应中几个重要规律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M],教学方法,2010,7:234

【12】孙琳娜. 氧化还原反应要点精析,中学教学参考[J],2011,2:118 【13】魏建新.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突破方法,科教文汇[G],理工,2010,5(下旬刊):117

【14】张成武.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之我见,教育教学论坛[J],教法研究,2011,8:112

【15】雷范军.如何突破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问题,广东教育[M],理综高参点拨,2010,3:63-64

The preliminary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Li ya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Chemistry 08313618

【Abstract】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the teachers reflect the class is not enough an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grasp the confusion of textbook content 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teaching work, dealing with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ransition; carefully read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changes in teaching concepts; to capture the overall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n refine each module, all content analysis, fully integrated, the use of the materials in the part of the func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contribute to the achievement of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develop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