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种种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亟需改变的观念是什么?

传统教学是一个教学方法比较简单的教育,而当代的教学是一个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育,二者的关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传统教学是基础,而现代教学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两者在运用中是相辅相成的,兼容并进,择优而从,方能相得益彰。

在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加快了现代教学的发展,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种种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亟需有一定的改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传统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的载体也仅仅限于书本知识,教师教学的目的仅仅是着眼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着。而当代的教学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教学目的也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多的是着眼与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所成长,这就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多元、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要想实现以上的目的就需要涉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不仅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枯燥,单一的模式变得生动活泼,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背诵变到多元的理解,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对教育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教师观。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至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现代的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师一堂课都满灌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科整合、信息技术、多元方法等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其中自主的探究、合作、成长。

三、学生观。传统教育认为学生的任务就该接受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而现代教学强调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可以创造知识,也可以合作学习,自主探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情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在其中快乐的成长。

四、发展观。

当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以及未来的发展,这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因为要想达到以上的目标,我们不仅仅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中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培养,目标的落实,而应更加着眼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加强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和谐、富有情趣的生活学习的氛围。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

7.5《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 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 4、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难点: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看一看:热气球升空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热气球升空,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说明以上内容都跟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有关。 二、新课学习 (一)、活动10.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猜一猜: 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 试一试: 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 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 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 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 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 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 2.活动10.2 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首先根据活动10.1实验结论: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来提出问题。 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 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各种猜想都可。 做一做: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设计实验方案:测出浮力和重力进行比较。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 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本活动中物体和重力是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来的。它是影响本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议一议 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秤测) 2.怎样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或计算物体上浮、下沉、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实验设计中可能学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 交流总结得出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瓶的重力G。 (2)向量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把小瓶放入量筒中,观察小瓶所处的状态,并记下水面的位置V2。

极坐标系的概念教案复习过程

课题:选修4-4《1.2.1极坐标系的概念》 执教人:高朝孟 执教班级:高二年级(18,26,27)班 执教时间:2016年06月18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极坐标的概念,弄清极坐标系的结构(建立极坐标系的四要素);(2)理解广义极坐标系下点的极坐标(ρ,θ)与点之间的多对一的对应关系;(3)已知一点的极坐标会在极坐标系中描点,以及已知点能写出它的极坐标。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类比、归纳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对极坐标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极坐标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确定点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1:钓鱼岛问题:中国海警如何确定日本渔船? 3:利用数学建模,从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利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

引出另一种更简单的坐标思想—极坐标的思想。 二、讲解新课: 1、合作探究,概念形成。 (1)学生阅读教材P8-P10页; (2)学生表述极坐标的建立,教师结合学生表述,展示PPT对极坐标的概念作深入分析。 极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自点O引一条射线OX,同时确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其中O称为极点,射线OX称为极轴。) 强调: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和它的方向构成极坐标系的四要素,缺一不可。极坐标系就是用长度和角度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2、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的表示 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度,用θ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ρ叫做点M的,θ叫做点M的,有序数对(,) ρθ就叫做M的 . 强调: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ρ≥0,θ可取任意实数.特别地,当点M在极点时,它的极坐标为(0,θ),θ可以取任 意实数. 3、典型例题 例1 写出下图中各点的一个极坐标 A()B()C() D()E()F()G() 【反思感悟】 (1)写点的极坐标要注意顺序:极径ρ在前,极角θ在后,不能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题1溶液的形成(1)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介绍一些关于溶液的初步知识。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混合体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初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溶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面学习的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的分类,也为认识溶液打好了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综合运用对比、分析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建立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能够为今后溶质质量分数、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做好铺垫。 虽然学生对溶解现象并不陌生,但是将溶解这一宏观现象提升到微观角度去理解分析,就显得比较困难。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模拟,使学生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稳定的、均一的混合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可以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系统且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及其原理,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因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并注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从微观去分析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把握化学问题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3) 认识乳浊液,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年级科学浮与沉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浮与沉教学 设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浮与沉》教学设 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意识到“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3、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的观察实验活动,获得关于物体本身大小和轻重关系的认识;初步了解到在物体大小(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在物体轻重相同的条体下,物体大的容易浮上来,小的容易沉下去。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 四、教法与策略 教师把“科学概念的建立和提升”贯穿于学生的探索之中,让学生对物体沉浮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建立“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一科学概念。学生

的认知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和不断探究中向前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只是知识的促进者、活动的引领者的角色。教学中准备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创设相关探究情景,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五、材料 铅球、橡皮泥、泡沫、回形针、橡皮、大头针、蜡烛头、硬币、铁钉、木块、乒乓球、相同大小的玻璃瓶、相同大小不同重量的圆柱体、相同重量不同大小的正方体、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浮沉现象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使用动画导入新课:“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进了旁边的深坑里,坑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教师问:“如果是我们上体育的铅球掉进深坑,那么还能用这个办法吗 接下来,教师拿起一个瓶盖,让学生猜猜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教师做演示实验,就会发现无论怎么放置,瓶盖都会浮在水面上。进一步明确观察物体浮沉的方法是把物体轻轻放在水面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沉浮。 (二)提升原有认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提问“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十种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随着学生的预测在黑板上贴物体图片,猜测是浮的物体贴在板书“浮”的后面,猜测沉的物体贴在板书“沉”的后面,不能确定的贴在板书“浮”与“沉”的中间。预测后逐个实验,并填好活动记录单。

高中数学选修4--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教案

三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课 题: 1、圆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2、能在极坐标中给出简单图形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重点、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情境 1、直角坐标系建立可以描述点的位置极坐标也有同样作用? 2、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可以求曲线的方程 极坐标系的建立是否可以求曲线方程? 学生回顾 1、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中怎样描述点的位置? 2、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直角坐标系中)定义 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4、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 二、讲解新课: 1、引例.如图,在极坐标系下半径为a 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a ,0)(a >0),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圆上任意一点, 的极坐标(ρ,θ)满足的条件? 解:设M (ρ,θ)是圆上O 、A 以外的任意一点,连接AM , 则有:OM=OAcos θ,即:ρ=2acos θ ①, 2、提问: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这个方程吗? 可以验证点O(0,π/2)、A(2a ,0)满足①式. 等式①就是圆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满足的条件. 反之,适合等式①的点都在这个圆上. 3、定义:一般地,如果一条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一个极坐标适合方程 0),(=θρf 的点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这条曲线称为这个极坐标方程的曲线。 例1、已知圆O 的半径为r ,建立怎样的坐标系, 可以使圆的极坐标方程更简单? ①建系; ②设点;M (ρ,θ) ③列式;OM =r , 即:ρ=r

④证明或说明. 变式练习:求下列圆的极坐标方程 (1)中心在C(a ,0),半径为a ; (2)中心在(a,π/2),半径为a ; (3)中心在C(a ,θ0),半径为a 答案:(1)ρ=2acos θ (2) ρ=2asin θ (3)0cos()a ρθθ-=2 例2.(1)化在直角坐标方程0822=-+y y x 为极坐标方程, (2)化极坐标方程)3cos(6π θρ-= 为直角坐标方程。 三、课堂练习: 1.以极坐标系中的点(1,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 (C) ()() .2cos .2sin 44.2cos 1.2sin 1A B C D ππρθρθρθρθ????=-=- ? ?? ?? ?=-=- 2.极坐标方程分别是ρ=cos θ和ρ=sin 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是多少? 2 sin (4)π πρθρθρθρ3.说明下列极坐标方程表示什么曲线 (1)=2cos(-) (2)=cos(-)4 3 (3)=3 =6 2222423020x y x y x y x y x +-+==+==.填空:  (1)直角坐标方程的 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 (2)直角坐标方程-+1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 (3)直角坐标方程9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 (4)直角坐标方程3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 四、课堂小结: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概念. 2.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一般步骤. 五、课外作业:教材28P 1,2 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 的圆心)6 ,3(π C ,半径3=r , (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 (2)若Q 点在圆C 上运动,P 在OQ 的延长线上,且2:3:=OP OQ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浮与沉》教学设计

15. 《浮与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小船能浮在水面上为线索,探究浮的特点,然后延伸到浮与沉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浮与沉是怎么回事。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小船能浮在水面上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乒乓球、气球、木块、螺丝钉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并通过实验得出浮力的感性认识,再研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不但浮在水面的物体(部分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而且浸入水中的物体(全部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再研究生活中浮力的应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制作一个浮沉子。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科学,对科学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对浮力常识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浮力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比较抽象,学生还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了解浮力在生活的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 1.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沉浮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浮沉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 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器材准备】

极坐标系教学设计

极坐标系(谷杨华)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通过这节课学习,认识极坐标系、能在极坐标系下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会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在直观想象、数学抽象中感受极坐标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极坐标系,体会用极坐标表示点的特点. 2.了解用极坐标系表示点的不唯一性. 3.能进行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互化,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 (三)学习重点 1.认识极坐标系的重要性. 2.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 3.会进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四)学习难点 1.理解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的基本思想. 2.认识点与极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8页至第11页,填空: 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的规定: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 ),(θρ叫做点M ),(θρ0≥ρ,θ可取任意 实数. (2)想一想:点与极坐标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极坐标),(θρ与)2,(πθρk +)(Z k ∈表示同一个点.特别地,极点O 的坐标为 ))(,0(R ∈θθ.

如果规定πθρ20,0<≤>,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惟一的极坐标),(θρ表示;同时,极坐标),(θρ表示的点也是惟一确定的. (3)写一写: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如何转化 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单位长度.设 M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y x ,极坐标是),(θρ,则: =x θρcos , =y θρsin =2ρ22y x +, = θtan )0(≠x x y 2.预习自测 (1)在极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中与)3,2(π 表示的不是同一个点的是( ) A .)35,2(π- B .)37,2(π C .)35,2(π D .)3 13,2(π 【知识点】极坐标系 【解题过程】由于极坐标),(θρ与)2,(πθρk +)(Z k ∈表示同一个点,检验得,选项C 不是同一个点 【思路点拨】根据点的极坐标定义代入验证可得 【答案】C (2)已知点A 的直角坐标为)2,0(,则点A 的极坐标为( ) A .)2,2(π B .)0,2( C .)2,2(π D .)2,2(π - 【知识点】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 【解题思路】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可得:22022=+=ρ,显然2 π θ= 【思路点拨】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可得 【答案】A (3)已知点M 的极坐标为)4,3(π ,则点M 的直角坐标为( ) A .)3,3( B .)223,223( C .)2 3 3,23( D .)33,3( 【知识点】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 【解题思路】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可得:2 2 3sin ,223cos = ===θρθρy x 【思路点拨】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可得

化学《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化学《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关于化学《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从内容上看,不存在什么难点,但这内容是溶液的开端,也是对后面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重要基础,也为下学期酸、碱、盐这重要内容打下基础。所以,这个开头如果开得好,对后面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此也不能掉以轻心。身为一名四年教龄的我来说,没什么经验,很多方面还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借着这次与省名师工作室交流这个机会,我确实收获颇多: 一、我应该继续保持的方面: 对于这一节课,大家的.评价也很中肯,没有过多的吹捧。对于教学设计中的活动设计,获得大家一致通过,如导入的游戏——鸡蛋上浮,最后等量的溶液与固体同时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等等。一个个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中不会过于单调。除此,上下过渡流畅,课堂衔接好;讲练结合,练习适中,针对目标;以上都是我应该在往后的教学继续保持的优点。 二、我需要不断改进的方面: 各位名师和专家的指导下,提出不少让我继续进步的建议: 1.概念构建——本节课的重点呈现是我们工作室上一届的成功展示概念构建。对于溶液来说,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得到溶液的形成过程的描述、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并不容易,必须在此下功

夫。课堂上我必没处理好溶液的形成过程,而是急于让学生得到。其实这是构建中的一难点,我可以先得到这一过程,而通过不断地补充实验让学生理解。这样的效果可以更直观。 2.溶液命名——对于常见溶液中,溶剂是水的命名规律并没有处理好。这个内容处理方法可以更加直观,从开始常见的溶液命名出发,通过对比找出差异,再得到规律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难度。 3.后半段学生的忽略,没有给予过多的思考时间给后半段的学生,他们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少,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4.评价单一——尤其是语言的评价,过于单一,缺少表扬和赞美的语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识上的小细节没有注意到位,语言严谨性有待提高,如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石灰、波尔多液是溶液等。总而言之,这一节课让我一下成长了,我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正,不断进步。同时,也感谢当天**省***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各位名师、成员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也希望以后类似的活动可以多多组织。

苏科版《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10.1物体的浮与沉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 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 4、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难点: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看一看:热气球升空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热气球升空,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说明以上内容都跟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有关。 二、新课学习 (一)、活动10.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猜一猜: 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 试一试: 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 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 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 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 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 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

《极坐标》教学设计

图一 O A “极坐标”教学设计 一、课题 极坐标(《北师大版》选修4—4 第一章 ) 二、任务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两项:(1)极坐标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描述极坐标与点之间的关系。其中(1)属于定义性概念的知识,需要达到理解水平;(2)属于简单规则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层次。 本课属于概念课型。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极坐标系的意义。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极坐标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3.学生理解极坐标和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 (1)描述已知点的极坐标;(2)根据点的极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 回忆原有知识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问题1: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平面内一点A 的位置? (方法一,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方法二,在点O 东南方向) 问题:2:如何描述郑州在南阳的什么位置? 教师: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量来确定点的位置?(长度、角度) 设计意图:激活原有知识,为新知识产生做准备。 第二步 告知教学目标 教师: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种描述点位置关系的方式——用一个距离和一个角度表示点位置关系的方法,这种方式是极坐标。 教师:对照直角坐标系,同学们想想要想找出这个距离和角度,我们需要确立一些什么? (定点、射线、长度单位、角度单位、角正方向) 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两项:(1)极坐标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如何描述点与极坐标之间的关系。其中极坐标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利用ppt 和几何画板显示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点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第三步 习得极坐标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述点的两个条件(长度和角度),

溶液的形成(1)教学反思

《溶液的形成》听课反思 在本次听课中,老师首先展示了各种液体,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设计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又能够顺利的引出新课中溶液的概念。学生在形成了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之后,又引入了悬浊液、乳浊液以及乳化作用的概念,将化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积极学习化学的情感。对于乳化现象,教材涉及的内容不多,要求也比较低,所以把此块知识点附在整堂课最后的位置,让学生对乳化作用有初步的理解即可。最后通过几个针对关键知识点的练习题,考察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了本节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溶质、溶剂的判断还存有一定问题,特别是碘酒、石灰水、稀盐酸这个三种溶液的溶质,容易出错;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现出对实验本身的兴趣浓厚,但是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水平比较薄弱,理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水平,使学生更好的实行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对于溶液的用途,学生有很多切身体验,课堂中用教师讲解的方法实行了简单的介绍,使课堂气氛显得死板。所以,能够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出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这个课实行全面反思后,我理解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水平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水平、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持续地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水平。

《浮与沉》教学设计

《浮与沉》教学设计 观音堂小学王冬 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共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研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并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沉浮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基础,加之本课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探究性极强,学生在一次次经历中对原有认知不断修正、完善,三维目标得以落实,科学素养获得和谐发展。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从实际出发,把握深广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有条不紊地操作、用符号记录、体验感受到用语言表达、比较归纳、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质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浮和沉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积极的科学态度。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2、实验设计:了解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材料准备: 教师:食盐、瓶子、乒乓球、铁块、纸、桃 学生:橡皮泥、木块、石块、螺丝钉、泡沫塑料、橡皮、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一不小心把皮球踢进树洞里了,洞很深洞口又小,用手拿不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有的能回答出用水灌进树洞。)想一想,这与什么自然现象有关呢?(浮与沉)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浮与沉 1 、了解什么是浮和沉 (1)提问:一件物体在水中,怎样叫浮?怎样叫沉? (2)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2、师引导:猜测出来的结果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一定要用实验 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普遍认为把物体投入水中就可以观察出结果。 (1)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个实验,探索一下物体的浮沉情况。把橡皮泥、木块、石块、螺丝钉、泡沫塑料、树叶、橡皮放在水槽里,看看哪些物体浮在水面,哪些物体沉在水底。请把仔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内。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7.5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肇源县古龙镇第一中学王金辉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物体的浮与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七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重点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本节课从前后联系来看,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浮力的认识,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判断物体的浮与沉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浮力的计算。有利于为今后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打下了必要的埋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的安排的目的:教材的这种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而且这里还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初步的认识了浮力的产生,基本能够运用一些方法来求解简单的浮力,但是大家都知道与浮力的相关内容一直为学生所害怕,其实浮力与学生生活相当紧密。我分析,(1)因为他们很多来自于生活的前期经验及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可能这正是学生倍感困惑的原因。由于有了主观想象性的干扰,自然会对结论产生影响。(2)在学习了浮力之后要求学生要有具备分析问题,分析物理过程和原理的能力,还要有教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一个只有感性认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应该来说,学生现在还是略微具备了从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这节课就是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这一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与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和重要应用。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浮力,会比较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初步形成力与运动的关系。 3、通过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判断物体的浮与沉问题,使学生初步领会如何判断物体的浮与沉的基本思想; 4、能利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浮沉条件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猜想的验证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溶液的形成”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溶液的形成”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概念,会确定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3)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4)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知道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通过实验得出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实验探究。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你猜到了吗?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的皇宫里有许多食盐,可是国王非常吝啬,他从不把食盐分给百姓吃。百姓们没有食盐吃,就去皇宫里偷食盐,可是都被发现,受到了惩罚。有一位从皇宫向外面拉水的人,每天都能偷运食盐,分给百姓们,你知道他把食盐都藏到哪里了吗? 师:同学们看完这则小故事,你能回答故事中水起了什么作用? 生:溶解食盐。 师:食盐溶解后形成的盐水我们叫做食盐溶液。你们见过盐水吗?(展示一瓶盐水。)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运水人把运出来的盐水分给百姓们,每一家分到的盐水都是一样咸的吗?百姓们把盐水拿回家后,盐会不会析出呢?(学生争论,回答各不相同)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共同学习溶液的形成。 点评:教师以一则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小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同一问题(盐水都一样咸吗?盐会不会析出)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唤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物体的浮与沉 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物理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八(3)班章节名称9.3 物体的浮与沉学时 1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让学生了解在液体中有关浮与沉的现象。 2、培养探究能力,让学生知道浮与沉条件,知识拓展引出另一种浮与沉判断条件是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比较,以及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感知液体中浮沉现象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形成浮沉的原因。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际,知道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用情景创设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实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思维的严谨和流畅。 3、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在分析观察实验的结果以及学习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学生特征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上浮。这种”前概念”的存在,暴露出学生看待问题的片面性,是学生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最大障碍。再者,对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对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缺少改变物体浮沉的生活经验。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9.3-1 9.3-2 9.3-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1、新课印入:魔术“听话的章鱼”吸引学生眼球。 2、用3只鸡蛋分别呈现漂浮、悬浮、沉底三种状态及上浮和下沉 的运动过程。 3、培养学生对于物体运动现象的描述,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4、让学生充分体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释放后的运动现象。 1、分组实验一:动手将物品浸没于水中,观察运动现象,认识上 浮与下沉,并对物品进行分类。 2、分组实验二:根据所学物体浮沉条件,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3.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严谨性,并练习总结与归纳自己 的数据。 1、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主动性,并根据提示总 结归纳出判断物体浮沉条件。 2、展示自制教具,启发学生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 活学习中。

《极坐标系》教学设计

1.2 极坐标系(谷杨华)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通过这节课学习,认识极坐标系、能在极坐标系下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会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在直观想象、数学抽象中感受极坐标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极坐标系,体会用极坐标表示点的特点. 2.了解用极坐标系表示点的不唯一性. 3.能进行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互化,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 (三)学习重点 1.认识极坐标系的重要性. 2.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 3.会进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四)学习难点 1.理解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的基本思想. 2.认识点与极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8页至第11页,填空: 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叫做极点;自极点引一条射线,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的规定:设是平面内一点,极点与点的距离叫做点的极径,记为;以极轴为始边,射线为终边的角叫做点的极角,记为.有序数对叫做点 为,可取任意实数. (2)想一想:点与极坐标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极坐标与表示同一个点.特别地,极点的坐标为

. 如果规定,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惟一的极坐标表示;同时,极坐标表示的点也是惟一确定的. (3)写一写: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如何转化? 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单位长度.设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极坐标是,则: , , 2.预习自测 (1)在极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中与表示的不是同一个点的是( ) A.B.C.D. 【知识点】极坐标系 【解题过程】由于极坐标与表示同一个点,检验得,选项C不是同一个点 【思路点拨】根据点的极坐标定义代入验证可得 【答案】C (2)已知点的直角坐标为,则点的极坐标为() A.B.C.D. 【知识点】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 【解题思路】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可得:,显然 【思路点拨】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可得 【答案】A (3)已知点M的极坐标为,则点M的直角坐标为() A.B.C.D.

《溶液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溶液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多数学生知道海水的滋味,学生们都喝过糖水打过点滴,都品尝过汗水的味道,用洗洁精等洗涤剂来清洗餐具等等。因为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探究的意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结合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液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学会如何收集、加工信息,尽而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指导探究、主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探究实验给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深刻体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化学学习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程序中有如下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孕育新知 2.成果展示,感受“存在“ 3.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4.实验再体验,层层深入,感悟溶液形成过程及特点

三年级科学浮与沉教学设计

《浮与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浮与沉》在《水》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学习了《水与生命》之后,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第一课时我计划完成活动1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为体现《新课标》中关于“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这一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某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 ②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 ③能根据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给物体分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合作完成科学实验。 3、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的观察实验活动,获得关于物体浮沉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四、教法与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下面的教学方法: 我采用的是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只是知识的促进者、活动的引领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五、教具与学具: 本课准备的教具有玻璃瓶两个、小塑料球一个、小铁球一个、烧杯一个、乒乓球、木片、砖头、铁钉、蜡烛、曲别针、铅笔、塑料尺、山楂、棉花、带盖的空塑料瓶、橡皮泥、水槽等和多媒体课件。 各小组准备的学具有乒乓球、木片、砖头、铁钉、蜡烛、曲别针、铅笔、塑料尺、山楂、棉花、带盖的空塑料瓶、橡皮泥、水槽等方便找到的物体。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熊猫和小袋鼠一起踢皮球,玩得正起劲,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了树洞里,树洞很深,洞口又小,这可怎么办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给学生演示当向烧瓶中倒水时,放入烧瓶中的小塑料球会浮出水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 教师接着问:“如果是小铁球,还能用这个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样演示当向烧瓶中倒水时,放入烧瓶的小铁球会沉在水底,这样学会很直观的看到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浮与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9.3《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本节内容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中,考查的较多,主要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知道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应用浮力方面的具体事例,培养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初步的认识了浮力的产生,基本能够运用一些方法来求解简单的浮力,但是大家都知道与浮力的相关内容一直为学生所害怕,其实浮力与学生生活相当紧密。我分析:(1)因为他们很多来自于生活的前期经验及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可能这正是学生倍感困惑的原因。由于有了主观想象性的干扰,自然会对结论产生影响;(2)在学习了浮力之后要求学生要有具备分析问题,分析物理过程和原理的能力,还要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一个只有感性认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应该来说,学生现在还是略微具备了从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这节课就是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这一能力。 教材分析: 《物体的浮与沉》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 教材首先通过图示方法激发学生想到“物体的浮沉究竟取决于什么?”这个问题,接着由这个问题出发联想到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状态变化情况,顺理成章地安排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探究活动,并有意突出了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最后,为了让学生明确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意义和价值,专门安排了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四个方面的实例,即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和热气球。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是理解物体的浮沉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物体的浮沉与物体的密度及液体密度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根据浮沉条件解决浮力问题。 2、知识轮船、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