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复习年考点电解质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年考点电解质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年考点电解质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年考点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8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2012·新课标全国卷·11)已知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 ·L -1的一元酸HA 与b mol ·L -1的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W K mol ·L -1

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判断溶液呈中性的惟一依据是c(H +)=c(OH -)。 【解析】选C 。因为一元酸和一元碱的强弱未知,所以不可依据a=b 判断,A 错误。只有25 ℃时中性溶液的pH=7,所以B 项错误。C 项,K W =c(H +)·c(OH -),中性溶液中c(H +)=c(OH -),所以c(H +)=W K mol ·L -1,C 项正确。D 项,无论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根据电荷守恒都有c(H +)+c(B +)=c(OH -)+c(A -),D 错误。 2. (2012·浙江高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1盐酸、③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弱酸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逐渐变大。

(2)K sp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解析】选C。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

A 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由于稀释过程中醋

酸不断电离,所以溶液的pH<4。

不对

B NaHA溶液的pH小于7也有可能该酸是弱酸,比如NaHSO3溶液。不对

C 由于若NaOH溶液恰好与醋酸反应时,溶液会呈现碱性,所以若要

溶液呈中性,必须是酸过量。

正确

D 由于温度相同则氯化银在四种溶液中的K sp相同,所以Cl-浓度越

大,Ag+浓度就越小,所以Ag+浓度大小顺序为:④>①>②>③。

不对

3. (2012·福建高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V计算物质的量时应注意:必须是气体,必须在标准状况下。

(1)根据n=

22.4L/mol

(2)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及pH的影响:温度越高越电离。

(3)ΔH与化学计量数的对应关系:成正比。

(4)恰好中和是指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选C。因为不知道11.2 L O2是否是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选项错误;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B选项错误;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这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完全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C选项正确;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化学计量数加倍,ΔH也应加倍,D选项错误。

4. (2012·山东高考·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不同。

【解析】选B。A项,次氯酸属于弱酸,但它对应的盐,属于强电解质,A错;C项,盐酸和食盐溶液均能通过离子导电,但是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错; D项,电解NaCl溶液得到1 mol氢气时,理论上需要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错。

5. (2012·广东高考·23)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

A.c(H+)=c(Cl-)+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

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关系去思考,主要考虑守恒关系和过量问题。

【解析】选A、C。因为A项满足电荷守恒,所以A正确;C项中根据K W=c(H+)×c(OH-)求得盐酸中c(OH-)=1.0×10-12 mol·L-1,又因水电离出的H+和OH-离子浓度相等,所以H2O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即C项正确;B项中氨水过量,混合后溶液显碱性,所以不正确;D项中反应后生成乙酸和氯化钠,水溶液为酸性,应是c(Cl-)>c(CH3COO-),D不正确。

6.(2012·海南高考·11)25 ℃时,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a=b

B.a>b

C.c(A-)=c(Na+)

D.c(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1)显中性的溶液可能是阴阳离子都不水解的溶液也可能是水解和电离相当的溶液。

(2)一元酸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溶液。

【解析】选C。如果酸是强酸则酸和碱的量应该相等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如果酸为弱酸,pH=7则酸应该过量,由于氢离子和氢氧根的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钠离子和A-的浓度相等。

7. (2012·江苏高考·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深刻理解有关原理,利用相关原理分析具体问

题。

【解析】选B。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

A 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G=ΔH-TΔS>0,该反应ΔS>0,ΔH>0 错误

B 铁比铜活泼,镀层受损后,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更易腐蚀正确

C 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氢气转化率变小(平

错误衡逆向移动)

D 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水电离吸热错误

8. (2012·江苏高考·15)25 ℃时,有c(CH3COOH)+c(CH3COO-)= 0.1 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5.5 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 mol·L-1

D.向W点所表示的1.0 L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具体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电离和水解情况,注意运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结合题给条件进行有关推断。

【解析】选B、C。A项,pH减小时,酸性增强,CH3COO-浓度减小,CH3COOH浓度增大,所以两条曲线与CH3COO-、CH3COOH浓度的对应关系为:

当pH=5.5时,c(CH 3COO -)>c(CH 3COOH),A 项错误;B 项,W 点时,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c(Na +)+c(H +)=c(CH 3COO -)+c(OH -),又W 点c(CH 3COOH)=c(CH 3COO -),所以c(Na +)+c(H +)=c(CH 3COOH)+c(OH -),B 项正确;C 项,c(Na +)+c(H +)=c(CH 3COO -)+ c(OH -),c(CH 3COOH)+c(CH 3COO -)=0.1 mol ·L -1,C 项正确;D 项,此时所得溶液中含0.1 mol CH 3COOH 和0.05 mol NaCl,由CH 3COOH 和水的电离方程式可知:c(H +)=c(CH 3COO -)+c(OH -),D 项错误。

9.(2012·江苏高考·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盐析和变性的区别、硫酸根的检验方法、强酸制弱酸和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原理,并应用相关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 【解析】选D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 4溶液 均有固体 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 3)2溶液

出现白色 沉淀

溶液X 中一定含有S

C

向一定浓度的Na 2Si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

出现白色 沉淀 H 2SiO 3的酸性比H 2CO 3

的酸性强

D

向浓度均为0.1 mol ·L -1 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 3溶液

出现黄色 沉淀

K sp (AgCl)>K sp (AgI)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 蛋白质中加入轻金属盐发生盐析,加入重金属盐发生变性错误

B 若溶液中含有SO32-(不含SO42-),加入稀硝酸后SO32-被氧化为

SO42-,也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

错误

C 硅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产生的白色沉淀为硅酸,根据强酸制

弱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错误

D Cl-、I-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氯化银、碘化银为同类型化合物,

出现的黄色沉淀为碘化银,说明碘化银溶度积小

正确

10.(2012·安徽高考·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 ℃时:

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 kJ·mol-1

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在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

HF(aq)F-(aq)+H+(aq) ΔH=+10.4 kJ·mol-1

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

C.当V=20时,溶液中:c(F-)

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电解质溶液中的等量关系要从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三大守恒关系中寻找答案;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要根据二者反应的程度去判断。

【解析】选B。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可得:

HF(aq)H+(aq)+F-(aq) ΔH=-10.4 kJ·mol-1,故A项错误;当V=20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OH-)=c(HF)+c(H+);因F-水解,故溶液中存在:c(F-)

度的大小也就不同。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F-)>c(H+)>c(Na+)>c(OH-)或

c(F-)>c(Na+)>c(H+)>c(OH-)或c(Na+)=c(F-)>c(OH-)=c(H+)或c(Na+)>c(F-)>c(OH-) >c(H+),故D项错误。

11.(2012·安徽高考·13)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到由于K sp[Al(OH)3]?K sp[Fe(OH)3],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开始阶段无Al(OH)3沉淀生成。

【解析】选C。因K sp[Al(OH)3]?K sp[Fe(OH)3],因此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应生成Fe(OH)3沉淀,当Fe3+沉淀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则Al(OH)3+OH-AlO2-+2H2O,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故C项图像符合实际情况。

二、非选择题

12.(2012·福建高考·23)(1)元素M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能证明Na 2SO3溶液中存在S032-+H2O HS03-+OH-水解平衡

..的事实是(填序号)。

A.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Cu2X澄清溶液悬浊液Cu2Y(红色沉淀)

①非金属性X Y(填“>”或“<”)。

②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物质 A B C D 起始投料/mol 2 1 2 0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1)砖红色沉淀是Cu2O。

(2)要证明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需证明两点:一要证明存在某种水解产物,二要证明水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3)温度变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反之变小。

【解析】(1)NH4+、H3O+和Na+中都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所以M为钠元素。

(2)氨水为弱碱,在写离子方程式时要保留化学式形式。

(3)无论Na2SO3是否完全水解,加硫酸都会中和OH-,酚酞都会褪色,只能证明发生了水解,而无法说明是否存在水解平衡,A选项错误;氯水既可能中和OH-,又可能将酚酞氧化,所以褪色不足以说明存在水解平衡,B选项错误;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沉淀一定是BaSO3,说明SO32-没有水解完全,红色褪去,说明c(OH-)减小,因为OH-与BaCl2不反应,只能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其浓度的减小,C选项正确。

(4)砖红色沉淀是Cu2O,所以Y是O,则X为S,O的非金属性比S强,Cu2O和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

(5)因为开始时没有加入D,所以反应正向进行,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根据pV=nRT,因为压强增大,所以温度必须升高才能满足该条件,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1)

(2)Al3++3NH3·H2O Al(OH)3↓+3NH4+

(3)C

(4)①< ②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

(5)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或其他合理答案)

13.(2012·山东高考·29)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 (Ⅰ)

(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

(2)火箭残骸中常出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

N 2O4(g)2NO2(g) (Ⅱ)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ΔH。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 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则0 s~3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 mol·L-1·s-1。

(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 ℃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2×10-5 mol·L-1)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原则是从“变量”到“不变量”,不能原来是“不变量”又到了“不变量”。解决有关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问题时,要注意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应用。

【解析】(1)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由N2O4中的+4价,变成了生成物N2中的0价,故可知N2O4为氧化剂。

(2)由温度升高时,红棕色加深,说明升温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即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作为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须由原来的“变量”变到“不变量”,方可说明,在恒压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NO2,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容器的体积增大,故密度变小,当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 图,作为反应热,ΔH只与这个化学方程式有关,是一个不变量,它不会随着反应

“量”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c图,用化学反应速率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一定是“异向”,且它们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错误。d图,当NO2的转化率不变时,说明v(正)=v(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正确。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故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由题意可知,NO2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0.2 mol·L-1·s-1,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出v(N2O4)=0.1 mol·L-1·s-1。

(4)NH4NO3溶液呈酸性,原因是N发生了水解反应,对应的水解方程式为:NH 4++H2O NH3·H2O+H+。滴加氨水后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水的电离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由K b==2×10-5mol·L-1,c(OH-)=10-7mol·L-1,则c(NH4+)=200c(NH3·H2O),故n(NH4+)=200n(NH3·H2O),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NH4+)=n(NO3-), 则溶液中n(NH4+)+n(NH3·H2O)=a+a

200

,根据物料守恒,滴加氨水

的物质的量浓度c=(a+a

200-a)mol÷b L=a

200b

mol·L-1。

答案:(1)N2O4(2)吸热

(3)a、d 不变0.1

(4)NH 4++H2O NH3·H2O+H+逆向a

200b

14.(2012·广东高考·31)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

0.50 mol·L-1 KI、0.2%淀粉溶液、0.20 mol·L-1 K2S2O8、0.10 mol·L-1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2I-2SO42-+I2(慢)

I2+2S2O32-2I-+ S4O62-(快)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序号

体积V/mL

K2S2O8溶液水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

①10.0 0.0 4.0 4.0

2.0

②9.0 1.0 4.0 4.0 2.0

③8.0 V x 4.0 4.0 2.0

表中V x= mL,理由是。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 ΔH

已知:4Li(s)+O2(g)2Li2O(s) ΔH1

4LiI(s)+O2(g)2I2(s)+2Li2O(s) ΔH2

则电池反应的ΔH= ;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极。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思考,主要分析反应物的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还有盖斯定律的应用。【解析】(1)中要想得到蓝色溶液,根据已知两个反应分析可得出结论;

(2)中由表格数据观察分析得知其他条件不变,只要改变K2S2O8的浓度就可以达到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中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反应速率,而降低温度会减慢反应的反应速率,所以可以根据图中标准线画出另外两条曲线,但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是曲线的拐点,第二是曲线的终点;

(4)中根据盖斯定律的原理可以求出ΔH的表达式。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时,可

以根据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判断,此处根据碘在反应中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出碘作正极。

答案:(1)Na2S2O3<2 (2)2.0 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条件不变,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3)

(4)(ΔH1-ΔH2)/2 正

15.(2012·广东高考·32)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 2SO4·MgSO4·2CaSO4·2H2O(s) 2Ca2++2K++Mg2++4SO42-+2H2O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

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①,②。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CaSO 4(s)+CO32-CaCO3(s)+ SO42-

已知298 K时,K sp(CaCO3)=2.80×10-9,K sp(CaSO4)=4.90×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工艺流程的解题思路去完成,主要利用流程解题,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解答。

【解析】(1)中结合流程可知滤渣为Ca(OH)2和Mg(OH)2以及未溶杂卤石; (2)中涉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原因是OH-与Mg2+结合成难溶的Mg(OH)2,使平衡向右移动,K+变多;

(3)中根据流程可知除杂之前的滤液中还含有大量Ca2+,所以需要把Ca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结合最终需要K2SO4产品,因而需要加入K2CO3除去Ca2+,加入H2SO4调节滤液的pH;

(4)结合图示可知,随温度升高,在同一时间内K+的浸出浓度大,反应的速率加快,平衡时溶浸时间短;

(5)属于计算题,计算如下:

由溶度积公式可得K sp(CaCO3)=c(Ca2+)×c(CO32-)、K sp(CaSO4)=c(Ca2+)×c(SO42-),又根据反应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SO42-)/c(CO32-)=K sp(CaSO4)/K sp(CaCO3),代入数据得出K=1.75×104。

答案:(1)Ca(OH)2Mg(OH)2(2)OH-与Mg2+结合成难溶的Mg(OH)2,使平衡向右移动,K+变多

(3)K2CO3H2SO4(4)①在同一时间K+的浸出浓度大②反应的速率加快,平衡时溶浸时间短

(5)K =1.75×104

16.(2012·江苏高考·18)(12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 2SO 4·yH 2O 2·zH 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准确称取1.770 0 g 样品,配制成100.00 mL 溶液A 。

②准确量取25.00 mL 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2 5 g 。

③准确量取25.00 mL 溶液A,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 00 mol ·L -1KM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 4溶液25.00 mL 。H 2O 2与KMn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MnO 4-+5H 2O 2+6H +

2Mn 2++8H 2O+5O 2↑

(1)已知室温下BaSO 4的K sp =1.1×10-10,欲使溶液中c(SO 42-)≤1.0×10-6 mol ·L -1,应保持溶液中c(Ba 2+)≥ mol ·L -1。

(2)上述滴定若不加稀硫酸酸化,Mn 被还原为MnO 2,其离子方程式为 。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理解溶度积的概念,结合题给条件和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书写反应式,分析各步涉及的化学反应进行有关计算。 【解析】(1)根据溶度积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2)注意不是酸性条件和高锰酸根被还原为二氧化锰,结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书写反应式;

(3)n(Na 2SO 4)=n(BaSO 4)==2.50×10-3 mol 2MnO 4-+5H 2O 2+6H +

2Mn 2++8H 2O+5O 2↑

n(H 2O 2)=-1

-1

50.02000mol L 25.00mL 2

1000mL L ??=1.25×10-3 mol

m(Na 2SO 4)=142 g ·mol -1×2.50×10-3 mol=0.355 g m(H 2O 2)=34 g ·mol -1×1.25×10-3 mol=0.042 5 g

n(H 2O)=

-1

25.00mL

1.7700g -0.355g-0.0425g

100.00mL

18g mol ?

=2.50×10-3 mol x ∶y ∶z=n(Na 2SO 4)∶n(H 2O 2)∶n(H 2O)=2∶1∶2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 2SO 4·H 2O 2·2H 2O 。 答案:(1)1.1×10-4 (2)2MnO 4-+3H 2O 2

2MnO 2↓+3O 2↑+2OH -+2H 2O

(3)n(Na 2SO 4)=n(BaSO 4)==2.50×10-3 mol 2MnO 4-+5H 2O 2+6H +

2Mn 2++8H 2O+5O 2↑

n(H 2O 2)=-1

-1

50.02000mol L 25.00mL 2

1000mL L ??=1.25×10-3 mol

m(Na 2SO 4)=142 g ·mol -1×2.50×10-3 mol=0.355 g m(H 2O 2)=34 g ·mol -1×1.25×10-3 mol=0.042 5 g n(H 2O)=

-1

25.00mL

1.7700g -0.355g-0.0425g

100.00mL

18g mol ?

=2.50×10-3 mol x ∶y ∶z=n(Na 2SO 4)∶n(H 2O 2)∶n(H 2O)=2∶1∶2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 2SO 4·H 2O 2·2H 2O 。

17.(2012·北京高考·25)直接排放含SO 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 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 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 2SO 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 溶液吸收SO 2制得,该反应的

是 。 (3)吸收液吸收SO 2的过程中,pH 随n(SO 32-)∶n(HSO 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 32-)∶n(HSO 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①由上表判断,NaHSO 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

释: 。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4价的硫元素具有强的还原性,能被O2、Cl2、硝酸等强氧化剂氧化成+6价。

(2)能根据混合溶液中物质量的关系结合电荷守恒来比较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3)阴离子在阳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解析】(1)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被氧气氧化成H2SO4。

(3)①由数据表可分析得出,当Na2SO3和NaHSO3二者混合时,若前者过量或等量混合时,溶液均显碱性;当后者过量较多时溶液才显酸性,即NaHSO3溶液显酸性。②该溶液为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2c(SO32-)+c(HSO3-)+c(OH-),故C不正确;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所以c(Na+)=2c(SO32-)+c(HSO3-),故a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当n(HSO3-)>n(SO32-)时溶液才显中性,所以b正确。

(4)HSO3-中的硫显+4价,在阳极失电子变为+6价;阴极室H+放电变成H2,c(H+)减小,促使HSO3-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生成较多的SO32-,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Na+重新结合得Na2SO3吸收液。

答案:(1)SO 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2OH-+SO2H2O+SO32-

(3)①酸

HSO 3-存在:HSO3-H++SO32-和HSO3-+H2O 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

②a、b

(4)①HSO3-+H2O-2e-SO42-+3H+

②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H2,溶液中c(H+)降低,促使HSO3-电离生成SO32-,且Na+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得以再生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一、基本内容 电解质溶液属第二类导体,它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能导电的阴、阳离子。若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则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溶液的界面上必然发生氧化或还原作用,即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法拉第定律表明,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若通电于几个串联的电解池,则各个电解池的每个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相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行为,可以用离子迁移速率、离子电迁移率(即淌度)、离子迁移数、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离子摩尔电导率等物理量来定量描述。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遵循科尔劳乌施离子独立移动定律,该定律可用来求算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此外,在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中,其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据此,可用外推法求算无限稀释时强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为了描述电解质溶液偏离理想稀溶液的行为,以及解决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性质无法用实验测定的困难,引入了离子强度、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平均活度因子等概念。对稀溶液,活度因子的值可以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进行理论计算,活度因子的实验值可以用下一章中的电动势法测得。 二、重点与难点 1.法拉第定律:nzF Q =,式中法拉第常量F =96485 C·mol -1。若欲从含有M z +离子的溶液中沉积出M ,则当通过的电量为Q 时,可以沉积出的金属M 的物质的量n 为: F Q n Z += ,更多地将该式写作F Q n Z =,所沉积出的金属的质量为:M F Q m Z = ,式中M 为金属的摩尔质量。 2.离子B 的迁移数:B B B Q I t Q I ==,B B 1t =∑ 3.电导:l A κl A R G ρ=?== 11 (κ为电导率,单位:S·m -1) 电导池常数:cell l K A = 4.摩尔电导率:m m V c κ Λκ== (c :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m -3, m Λ的单位:2 -1 S m mol ??) 5.科尔劳乌施经验式:m m (1ΛΛ∞=-

考点8 电解质溶液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8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高考·1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H 2O H2SO3+OH-① HS H++S② 向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增大 B.加入少量Na 2SO3固体,则c(H+)+c(Na+)=c(HS)+c(OH-)+c(S) 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 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c(S)>c(H+)=c(O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 (1)能判断出①为HS的水解平衡,②为HS的电离平衡; (2)能根据溶液显酸性,判断出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3)熟悉水解和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4)熟悉电荷守恒等三大守恒的应用。 【解析】选C。NaHSO 3溶液显酸性,说明HS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因而在含HS的溶液中,以第②个平衡为主。加入N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NaHSO 3反应,故c(HS)减小,A错误;该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Na+)=c(HS)+c(OH-)+2c(S),故c(S)前应乘以2,B错误;加入少量NaOH溶液,使c(OH-)增大,OH-与H+反应,促进平衡②(电离平衡)右移,c(S)增大,c(HS)减小,c(H+)减小,故C正确;加入氨水至中性,则c(H+)=c(OH-),由电荷守恒式c(H+)+c(Na+)+c(N )=c(HS)+c(OH-)+2c(S)可 知:c(Na+)+c(N )=c(HS )+2c(S)>c(H+)=c(OH-),D错误。 2.(2013·福建高考·8)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解题指南】 【解析】选C。 N、 N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1) Λ∞,1<Λ∞,2<Λ∞,3<Λ∞,4 (2)κ1=κ2=κ3=κ4 (3)Λ∞,1=Λ∞,2=Λ∞,3=Λ∞,4 (4)Λm,1=Λm,2=Λm,3=Λ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 - 2; (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B) H2SO4 ; (C) 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 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a-b;(B) 2a-b+2c; (C) 2c-2a+b; (D) 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 2.598×10-2 S·m2· mol-1,则NH4OH的Λ∝为:(单位S·m2·mol-1) (A) 1.474×10-2;(B) 2.684×10-2; (C) 2.949×10-2;(D) 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1.在300K、100kPa压力下,用惰性电极电解水以制备氢气。设所用直流电的强度为S A,电流效率为100%。如欲获得1m'H,C剖,需通电多少时间?如欲获得1m'O,C剖,需通电多少时间?已知在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565Pa。 2.用电解NaCl水溶液的方法制备NaOH,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了浓度为1.0mo!?dm-3的Na OH溶液0. 6dm3,在与之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析出了30.4g Cu(s)。计算该电解池的电流效率。

3.用银电极来电解AgN O,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在阴极上有0.078g的Ag(s)析出。经分析知道阳极部含有水23.14g、Ag N Oa o.236g o已知原来所用溶液的浓度为每克水中溶有Ag N03 0.00739g,试分别计算A矿和N03的迁移数。 4.在298K时,用Ag I AgCl为电极,电解KC!的水溶液,通电前溶液中KC!的质量分数为四(KCl) =l.4941×10-3,通$..后在质量为120.99g的阴极部溶液中四(KCl)=l.9404×103,串联在电路中的银库仑计中有160.24mg的Ag沉积出来,求K+和Cl的迁移数。

5.在298K时,用Pb(s)作电极电解Pb(N0,)2溶液,该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g水中含有Pb(N03)2 1 6.64g,当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银沉积时就停止通电。已知阳极部溶液质量为62.50 g,经分析含有Pb(N0,)2l.151g,计算Pb2+的迁移数。 6.以银为电极电解氧化银饵(KCN+AgCN)溶液时,Ag(s)在阴极上析出。每通过1mol电子的电荷量,阴极部失去 1.40mol的Ag+和0.8mo!的CN一,得到0.6mol的K+,试求: (1)氧化银何配合物的化学表达式[Ag”CCN)m J?中n、m、z的值3 (2)氟化银饵配合物中正、负离子的迁移数。

高考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23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基础题组 1.(2018陕西西安模拟)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aNO2溶液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 ⑤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 ⑥常温下将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溶液pH约为2.8 A.①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全部 2.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3.常温下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时,下列选项中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 B.NH3·H2O电离程度 C.n(H+) D.K W 4.室温下,关于pH=1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比pH=1的盐酸小 B.1 L该醋酸溶液与足量的Fe粉完全反应,生成0.05 mol H2 C.若将10 mL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溶液pH=2 D.与0.1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所需溶液体积:V(NaOH溶液)>V(醋酸溶液) 5.(2017湖南三市联考)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措施能使溶液pH=(a+1)的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升高溶液的温度 6.室温下,向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滴入pH=7的醋酸铵溶液,溶液pH随滴入醋酸铵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考点09 电解质溶液-2020年山东省各地市高考模拟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解析版)

专题二 化学反应原理 考点09 电解质溶液 1、(2020淄博一模,10)常温下,用AgNO 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lmol/L 的KCl 、K 2C 2O 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 2O 42-的水解)。已知K sp (AgC1)数量级为10-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Y 线代表的Ag 2C 2O 4 B .n 点表示AgCl 的过饱和溶液 C .向c(Cl -)=c(C 2O 42-)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 3溶液时,先生成AgC1沉淀 D .Ag 2C 2O 4+2Cl -=2AgC1+C 2O 42-的平衡常数为1.0×10-0.7l 【答案】D 【解析】 A .当阴离子浓度相同时,生成AgCl 沉淀所需的c (Ag +)小,先析出氯化银沉淀,X 为生成氯化银沉淀的曲线,Y 线代表的Ag 2C 2O 4,故A 正确; B .n 点c(Cl -) ×c(Ag +)> K sp (AgC1),所以n 表示AgCl 的过饱和溶液,故B 正确; C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向c(Cl -)=c(C 2O 42-)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 3溶液时,Cl -生成AgC1沉淀需要银离子浓度小,所以先生成AgC1沉淀,故C 正确; D .Ag 2C 2O 4+2Cl -=2AgC1+C 2O 42-的平衡常数为 1.0×109.04,故D 错误; 故选D 。 2、(2020潍坊零模,14)(不定项)常温下,向1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1的氨水,反应过程中-1gc(Ag +)或-1gc[Ag(NH 3)2+]与加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222424sp 22-10.46 2 2 2 2 -9.242 75sp C O C O Ag Ag C O Cl Cl 10Ag Ag 0C1=1c c c c c c K K --+- - + = ? = ?=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物化试卷(一) 1.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A) m·s-1 (B) m·s-1·V-1 (C) m2·s-1·V-1 (D) s-1 2.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 (C) 离子荷质比大(D)离子水化半径小 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 与离子淌度(U i)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25℃时,0.1 mol·dm-3 NaOH 中Na+的迁移数t1 与0.1mol·dm-3 NaCl 溶液中Na+ 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A) 相等(B) t1> t2 (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

4.在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Ag 电极电解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的浓度增加了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Ag 库仑计上有y mol 的Ag 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A) x/y (B) y/x (C) (x-y)/x (D) (y-x)/y 5.298 K时,无限稀释的NH4Cl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t+= 0.491。已知Λm(NH4Cl) = 0.0150 S·m2·mol-1 ,则: (A)λm(Cl-) = 0.00764 S·m2·mol-1 (B) λm(NH4+ ) = 0.00764 S·m2·mol-1 (C) 淌度U(Cl-) = 737 m2·s-1·V-1 (D) 淌度U(Cl-) = 7.92×10-8 m2·s-1·V-1 6.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和0.1 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W 和500 W,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 7. CaCl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A) Λ∞(CaCl2) = λm(Ca2+) + λm(Cl-) (B)Λ∞(CaCl2) = 1/2 λm(Ca2+) + λm(Cl-)

人教版高三考点电解质溶液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考点电解质溶 液含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考点8 电解质溶液 1.弱酸 HCOOH HCN H 2CO 3 电离平衡常数(25℃) K i =×10-4 K i =×10-10 K i1=×10-7、K i2=×10-11 +H 2O+CO 2→2HCN+CO 32- +CO 32-→2HCOO -+H 2O+CO 2↑ C.中和等体积、等pH 的HCOOH 和HCN 消耗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 和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答案】AD 【解析】根据电离常数可酸性HCOOH >H 2CO 3>HCN >HCO 3-,因此,A 错误,B 正确;等体积、等pH 的HCOOH 和HCN 所含溶质,HCN 多,则中和时消耗的NaOH 的量多,C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n(HCOO -)+n(OH -)=n(Na +)+n(H +),n(CN -)+n(OH -)= n(Na +)+n(H +), 即离子总数是n(Na +)+n(H +)的2倍,而NaCN 的水解程度大,即NaCN 溶液中的n(OH -)大,n(H +)小,D 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酸性强弱,离子浓度比较,中和反应等。 2.(2013·四川理综化学·5)室温下,将一元酸HA 的溶液和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 ·L -1) 反应后溶液的pH c (HA ) c(KOH) ① 9 ② x 7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 +)>c(A -)>c(OH -)>c(H +)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 -)=c(K +)-c(A -)= mol ·L —1 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 -)+c(HA)>·L -1 D.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 +)=c(A -)>c(OH -) =c(H +) 【答案】B 解析:由表中①的HA 为弱酸且酸碱物质的量相等,因此得A 正确;由①中电荷守恒得[OH -]=[K +]-[A -]+[H +]=Kw/1X10-9 mol/L,故B 错误;C 中由②得X >L ,故C 正确;由电荷守恒得D 正确 3、(2013·天津化学·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 、用湿润的pH 试纸测稀碱液的pH ,测定值偏小 B 、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 、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解析】该题考查基本实验的误差分析。A 选项湿润的PH 试纸测稀碱液的PH 时,碱液被稀释,PH 值偏小,正确。B 选项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加水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大,错误。C 选项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液就是读数偏小,正确。D 选项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热量损失比较多,所测温度值偏小,正确。 答案:B 4、(2013·天津化学·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K W 不变 B 、CaCO 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 、在Na 2S 稀溶液中,c(H +)=c(OH -)-2c(H 2S)-c(HS -) D 、NaCl 溶液和CH 3COONH 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解析】该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知识。A 选项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K W 变大,错误。B 选项CaCO 3难溶于稀硫酸,但能难溶于醋酸,错误。C 选项时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正确。D 选项CH 3COONH 4双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错误。 答案:C 5.(2013·安徽理综·13)已知NaHSO 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 3- + H 2O H 2SO 3 + OH - ① HSO 3- H + + SO 32- ② 向·L -1 的NaHSO 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加入少量金属N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 3-)增大 B . 加入少量Na 2SO 3固体,则c(H + ) + c(Na + ) = c(HSO 3-) + c(OH - ) + 12 c(SO 32-) K W 1X10 -9

高中化学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5 ℃时不断将水滴入0.1 mol·L-1的氨水中,下列图像变化合理的是() 解析:选C A项,氨水的pH不可能小于7;B项,NH3·H2O的电离程度在稀释过程中始终增大;D项,温度不变,K b不变。 2.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HS-和HS-H++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H+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解析:选C向H2S溶液中加水,平衡向右移动,但溶液体积增大,溶液中H+浓度减小,A错误。通入SO2,可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SO2过量时,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酸性比氢硫酸强,因此溶液pH减小,B错误。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H2S+Cl2===2HCl+S↓,H2S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生成的盐酸为强酸,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C正确。加入少量CuSO4固体,发生反应:CuSO4+H2S===CuS↓+H2SO4,溶液中 S2-浓度减小,H+浓度增大,D错误。 3.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1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解析:选B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关系:HZ>HY>HX,所以酸性强弱为HZ>HY>HX,可见A、C不正确。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D不正确。 4.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②升高温度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 A.①②B.①③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I 、选择题 1、298 K 时,当H 2SO 4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从0.01mol/kg 增加到0.1mol/kg 时,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 ) A 、κ减小,Λm 增加 B 、κ增加,Λm 增加 C 、κ减小,Λm 减小 D 、κ增加,Λm 减小 2、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质量摩尔浓度为m 1 = 0.01 mol/kg 和m 2 = 0.1 mol/kg 的两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R 1 = 1000Ω,R2 = 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1:Λm, 2( ) A 、1:5 B 、5:1 C 、10:5 D 、5:10 3、298 K 时,在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溶液中,离子的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 、Al 3+ B 、Mg 2+ C 、H + D 、K + 4、CaCl 2的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A 、Λm, CaCl2 = Λm, Ca 2+ + Λm, Cl - B 、Λm, CaCl2 = 1/2 Λm, Ca 2+ + Λm, Cl - C 、Λm, CaCl2 = Λm, Ca 2+ + 2 Λm, Cl - D 、Λm, CaCl2 = 2 (Λm, Ca 2+ + Λm, Cl -) 5、 已知+A 、0.82 B 、0.18 C 、0.34 D 、0.66 6、298K 时,有质量摩尔浓度均为0.001 mol/kg 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最大的是( ) A 、CuSO 4 B 、CaCl 2 C 、LaCl 3 D 、NaCl 7、质量摩尔浓度为1.0 mol/kg 的K 4[Fe(CN)6]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15 mol/kg B 、10 mol/kg C 、7 mol/kg D 、4 mol/kg 8、质量摩尔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设其能完全解离),平均活度因子为γ±,则FeCl 3的活度a 为( ). A 、)(4 m m ±γ B 、44)(4 m m ±γ C 、)(44 m m ±γ D 、44)(27 m m ±γ 9、298K 时,有相同浓度的NaOH(1)和NaCl(2)溶液,两种溶液中Na +的迁移数t +和t -之间的关系为( ) A 、t + = t - B 、t + > t - C 、t + < t - D 、无法比较 10、NaCl 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与Na +,Cl -的电迁移率u +,u -之间的关系为( ) A 、Λm = u + + u - B 、Λm = u +/F + u -/F C 、Λm = u +F+ u -F D 、Λm = u + × u - 11、Al 2(SO 4)3的化学势μ与Al 3+,SO 42-的化学势μ+,μ-之间的关系为( ) A 、μ = μ+ + μ- B 、μ = 2μ+ + 3μ- C 、μ = 3μ+ + 2μ- D 、μ = μ+ × μ- 12、强电解质MgCl 2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a ±与电解质活度a B 之间的关系为( ) A 、a ± = a B B 、a ± = a B 3 C 、a ± = a B 1/2 D 、a ± = a B 1/3 13、AgBr(S)在纯水的质量摩尔浓度都是0.1mol/kg 的下列电解质溶液中: (1) NaNO 3 (2) NaI (3) Cu(NO 3)2 (4) NaBr (5) H 2O AgBr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1) < (2) < (3) < (4) < (5) B 、(4) < (5) < (2) < (1) < (3) C 、(5) < (2) < (4) < (1) < (3) D 、(4) < (5) < (1) < (3) < (2) 14、四种质量摩尔浓度都是0.01 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因子最小的是( ) A 、NaCl B 、MgCl 2 C 、AlCl 3 D 、CuSO 4

化学基本理论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考点15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含解析)1

考点15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考点15】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相反,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 (2)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能水解盐的水解程度与电解质浓度间的关系: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电离程度越小;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强碱盐的浓度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水解程度越小。 【例16】医院里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术刀的消毒剂。HgCl2熔融时不导电,熔点低。HgS难溶于水和稀的强酸,却易溶于饱和的NaCl溶液中。关于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是难溶的共价化合物B.是离子化合物 C.是一种强电解质D.是一种弱电解质 【答案】D。 【点拨】认知信息物质是在理解指导下展开进行的。区别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就是看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HgS和NaCl反应没有气体、没有沉淀,就只能归结于HgCl2为弱电解质。类似的反应: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CH3COO)2Pb为弱电解质。【例17】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2)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3)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已知t℃时,K w==1×10-13,则t℃(填“>”“<”“==”) 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 。 【答案】(1)④②③①。 (2)⑥⑦④⑤⑧。

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7 电解质溶液

(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7 电解质溶液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 版,请按住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7 电解质溶液 1.(2010·浙江高考·T26·15分)已知: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 (CH3COOH )=51.810-?,Ka (HSCN )=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ap (CaF2)=101.510 -? ②25℃时,32.010-?mol·L -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 (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 (HF )、 c (F-)与溶液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20mL 0.10 mol·L -1 CH3COOH 溶液和20mL 0.10 mol·L -1 HSCN 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 -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 (CH3COO-) c (SCN-)(填“>”、“<”或“=”) (2)25℃时,HF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 ≈ ,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 。 (3)-34.010? mol·L -1HF 溶液与-4 4.010? mol·L -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 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Ka 及Kap 的意义,然后依据Ka 及Kap 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规范解答】(1)由Ka (CH3COOH )、Ka (HSCN )的数据知,HSCN 的酸性比CH3COOH 强,其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作业卷 弱电解质的电离(含解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Cu~64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用分别表示分子、阴离子、阳离子(不包括水分子和由水电离出的离子),则下列示意图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情况的是() 2.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的是() 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若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3.常温下a mol·L-1稀氨水和b mol·L-1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 A、若a=b,则c(NH+4)=c(Cl-) B、若a>b,则c(NH+4)>c(Cl-) C、若a>b,则c(OH-)>c(H+) D、若a<b,则c(OH-)<c(H+) 4.常温下,向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含a mol溶质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的pH=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Na+)=2c(SO42-) B. a 2 mol>沉淀的物质的量>0 C.沉淀的质量为49a g D.溶液中n(SO42-)=a 2 mol 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H4Cl溶液中:c(Cl-)=c(NH4+) >c(OH-)=c(H+) B.Na2SO4溶液中:c(Na+)+ c(H+)=c(SO42-) + c(OH-) C.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OH-) D.浓度均为0.1mol·L-1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2c(OH-)=c (CH3COO-)-c(CH3COO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B.氨气是弱电解质,铜是强电解质 C.体积和氢离子浓度 ........ 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和同种NaO H溶液,消耗氢氧化钠一样多 D.等浓度等体积 ......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和同种NaOH溶液,消耗氢氧化钠一样多 7.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NaClO、HClO都易溶于水 B. HClO与Na2S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2SO4 C. 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 = Na+ + ClO- D.0.01 mol·L-1的HClO溶液pH>2 8.(2015?中山市校级模拟)常温下,0.1mol?L﹣1的一元酸HA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前一元酸HA的c(H+)=0.1 mol?L﹣1

考点8-电解质溶液

考点8-电解质溶液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8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高考·1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H 2O H2SO3+OH-① HS H++S② 向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增大 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c(Na+)=c(HS)+c(OH-)+c(S) 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 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c(S)>c(H+)=c(O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 (1)能判断出①为HS的水解平衡,②为HS的电离平衡; (2)能根据溶液显酸性,判断出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3)熟悉水解和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4)熟悉电荷守恒等三大守恒的应用。

【解析】选C。NaHSO3溶液显酸性,说 明 HS 的电离 程度比 水解程 度大,因 而在含 HS 的溶液 中,以第 ②个平 衡为主。 加入 Na,Na 与水反应生成 C 氨水与硝酸完全中和生成的硝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由于 N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正确

D 由于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所以0.10 mol·L-1的氨水中 错误c(OH-)小于0.10 mol·L-1,pH小于13 3.(2013·北京高考·10)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解析】选B。由于硝酸银和氯化钠混合后一定生成氯化银的悬浊液,所以在该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0.1 mol·L-1的KI,出现浑浊,说明在滤液b中仍然存在Ag+;沉淀总是向着生成物溶解度更小的方向移动,所以由实验③可知,由于沉淀由白色转化成黄色,所以是由氯化银转化成碘化银,所以碘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 4.(2013·山东高考·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一、学习提要: 本章是电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导电能力的表示方法,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导电率之间的关系、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平均活度系数和平均浓度。学习中应弄清楚以下内容: 1、1、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测定迁移数的方法; 2、明确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3、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4、了解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 5、弄清楚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系数和平均浓度的关系及计算方法; 6、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并会使用德奉——休克尔极限公式; 二、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法拉第定律:Q=nZF m=ZF Q M 适用于电解池和原电池; 2、离子的迁移数:t +=-+++Q Q Q =-++ +U U U t -=-+-+Q Q Q =-+- +U U U t ++t -=1 适用于一定温度,一定外电场下只含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 3、电导及电导率:G=R 1=k L A

4、摩尔电导率:∧m =C k 5、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m =∧∞m -A C 适用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6、离子独立移动定律:∧∞m =λ∞m1++λ∞m1- 7、弱电解质的离解度 α=m m ∞Λ Λ 8、 a ±v = a +v +·a -v - γ±v =γ+v +·γ-v - 适用于强电解质溶液 b ±v =b +v +·b -v - 9、I=21 ∑b B Z B 2 适用于强电解质溶液 10、lg γ±=-A1Z +·Z -1I 三、判断、说明原因: 1、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2、电解池通过1F 电量时,可以使1mol 物质电解; 3、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5、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m 由∧m -C ,作图外推法求得; 6、德律——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附答案)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 ★ ☆巧思巧解: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溶液

其中: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 解质。 ②“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如 液态HCl不导电,而HCl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 ③“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2、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水的电离是电离平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可以上承下延,从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来思考和理解具体的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故升温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加热能促进水的电离,c(H+)、c(OH―)同时增大,K w增大,pH值变小,但c(H+)与c(OH―)仍相等,故体系仍显中性。 (2)酸、碱性: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酸电离出的H+或碱电离出OH―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即酸、碱的加入抑制水的电离。 若此时温度不变,则K w不变,c(H+)、c(OH―)此增彼减。 即:加酸,c(H+)增大,c(OH―)减小,pH变小。 加碱,c(OH―)增大,c(H+)减小,pH变大。 (3)能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由于水解的实质是盐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所以水解必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4)其它因素: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同样能促进水的电离。 4、关于溶液pH值的计算

高考考点剖析——电解质溶液

高考网——电解质溶液模块分析 模块透析 电解质溶液是高考中选择题的重灾区,每年有3~4题选择与之有密切关系,占高考的12分左右,考点分散,而且难度较大,是学生的失分点。 知识点睛 考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 电解质和溶液导电性 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注意】电离的是该化合物本身。 (2)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受水分子作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3)电解质与导电 导电是由于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 金属导电由于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解质溶液导电,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受到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由于自身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2.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定义: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2)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Cl、HNO3、H2SO4、HBr、HI等。 强碱:Ba(OH)2、KOH、NaOH、Ca(OH)2等。 注意:强碱都是可溶性碱。 绝大多数盐。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2S、H2SO3、HF等。 【注意】二元及多元酸都是弱酸(硫酸除外) 弱碱:Mg(OH)2、Al(OH)3、Fe(OH)3、氨水等。 【注意】除了氨水,弱碱都是不可溶性碱。 少数盐:Pb(Ac)2等。 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

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所对应的状态称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状态。 2. 电离平衡的特征 (1)等:v (电离) = v (结合)。 (2)定:各分子浓度,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3)动:一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 (4)变:外界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遵循“勒沙特列原理”。 3.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表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 (1)电离度(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平衡时,溶液里已经电离 的电解质物质的量占原来总物质的量的百分率。 已电离弱电解质的分子个数 α = ×100% 原来弱电解质总分子数 已电离弱电解质的分子物质的量浓度 = ×100% 原来弱电解质分子总物质的量浓度 注意:电离度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其实质与化学平衡 中的转化率相一致。 HAc ? H + + Ac - 起始浓度: c 0 0 反应浓度: cα cα cα 平衡浓度: c(1-α) cα cα (2)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电离达到平衡后,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出的 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溶质分子浓度之比,始终是一个常数,常用Ki 表示。 H 2O ? 2H + + OH -,Ki = [H +]·[OH -]。 注意:H 2O 分子不写入电离平衡常数。 HF ? H + + F -,Ki= [] H F HF +- ????????。 4.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 与化学平衡一样,外界条件的改变也会引起平衡移动,一般规律: 越热越电离,越稀越电离,越弱难电离。 【补充】pH = -lg[H +]。 考点2:水的电离和pH 值 一.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1. 水的电离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常温下能电离出极少量的H 3O +和OH -,其电离方程式为: 2H 2O → H 3O + + OH -,一般简写为H 2O ? 2H + + OH -。 (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w = [H +]·[OH -]。K w 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升 高,降低温度,K w 降低。 25℃,纯水中c(H +) = 10-7,c(OH -) = 10-7,K w = 10-1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