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传媒学院《传播伦理与法规》期末资料

浙江传媒学院《传播伦理与法规》期末资料

《传媒伦理与法规》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新闻侵害名誉权

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的形式向公众传播不当内容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同时新闻应该是自由的,但它应该实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是有界限有制约的。要对公民的名誉权进行优先保护。

例子:“秦火火”、“立二拆四”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人。如编造雷锋生活奢侈情节,诬称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造的。

2.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表达意见,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以影响公共决策。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其主要监督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但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

例子:2012年12月6日,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现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伪造学历、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等问题。2013年5月12日,中央纪委宣布,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两天后被宣布免职。

3.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新闻。有偿新闻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不正当手段包括收取新闻的刊播费用、出卖版面、转让报号。例如举办新闻发布会、开业典礼;在采访报道中收“交通费”、“误餐费”;某些地方、部门、企业采取奖励办法,吸引记者进行报道。

例子: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受人指使,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多次收取他人提供的“酬劳”,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导致广大股民损失惨重。

4.新闻自律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所谓自律,是指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按一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新闻自律的目的:对自己负责(成为有道德的新闻人);对新闻报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各新闻单位会制定新闻自律规范。

例子: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媒体没有播报一张遇难者的照片,一条影像;所播报的,除了部分事实外,还有一些表现社会轶序井然的内容,对稳定灾后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

5.广告的伦理原则

所谓广告伦理是指任何内容和形式的广告行为都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广告伦理的原则:第一,真实诚信原则。广告商要本着诚实讲信用的原则向消费者提供信息,推动商品或劳务销售。第二,公正客观原则。广告活动应建立在真实性原则基础之上,给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

环境,不应诋毁或贬低。第三,文明健康原则。广告的内容、形式及艺术表现手法要文明健康,符合社会道德。

例子:上海地铁广告,为内衣做广告——“玩美女人”!广告太出格了,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被勒令禁止发布,并遭到罚款。

6.“新闻来源”保密

对新闻来源保密是一个不失掉重大新闻的举措,它保护消息来源免收打击或迫害,保护受害者的名誉。记者为消息来源保密的问题,主要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其伦理基础就是守信。消息源要求记者为他保密,记者接受了这个要求,就必须履行。人无信不立,信用受到破坏会给权利人带来重大损失。如果记者失去信用,以后谁会给他提供消息呢?他还当得成记者吗?所以许多国家新闻职业操守准则把为消息源保密作为一项重要原则。

例子:水门事件的“深喉”、联邦调查局副局长费尔特一直隐匿了30多年,直到他自己公开亮相,确实是为消息源保密的一件典范。

7.新闻的公正评论

新闻评论的客观公正单指新闻评论,我们的观点不能偏激,个人的好恶不能强加在新闻里,不管针对什么人什么事儿不要有个人的情绪化,我们有时候评论一件事,很恼火,带有个人好恶,但评论者应该保持观点中立。评论者是要站在非当事人的角度对事实进行描述,不能加上个人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在写新闻评论时,要注意用语的修辞,即要简单明了,又不能产生歧义。

例子: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后,白岩松评西安日系车遭打砸:犯罪与爱国无关。8.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例子:2011年5月,谷歌韩国公司被查,被曝涉嫌非法收集用户信息。

9.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提倡和遵循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同所有的社会道德的一样,它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例子:2010年大连漏油事故中,一名摄影师用47张照片记录了清污消防员牺牲的全过程。面对险情,摄影师是应该救人,还是应该记录。

10.“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报刊业务政策的基础。社会责任理论对自由主义理论作了重大修正。首先,修正了关于“自由”的观点。认为自由主义理论只有一种“消极的自由”,唯有对社会承担义务,负有“责任”的自由才是有实效的“积极的自由”。其次,修正了自由主义理论关于报刊的性质和职能的某些观点。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报刊是“自负盈亏”、不受政府干涉和控制的“私人企业”,强调“超然独立”、“监督政府”;社会责任理论则强调报刊要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服务,对社会负责,实行“有控制的新闻自由”,政府可以“干预和控制”新闻活动。社会责任理论又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

例子:

简答:4个(共10个题目)

1、伦理与道德二者各指什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①伦理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是所应遵循的准则。

②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将这些外在的原则和规范内化而形成的品质、情感和精神境界。

③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它们都涉及人们行为品质的善恶正邪,乃至生活方式、生命意义和终极关切等。伦生理成道化德

④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强调关系,道德强调个体;伦理是双向性的义务;道德是单向性的义务;伦理是对行为应当理由的说明,道德是行为应当的表达和实现;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伦理”则似乎是有些不随时间和空间漂移的东西在里面。

比如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兄妹通婚,虽说太古洪荒年代,兄妹通婚没有太多道德非议,但终究是违背伦理的。道德是随着社会所处的阶段乃至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规范的。例如在中国,问别人的年龄和薪水是很正常的,似乎还隐隐有点人文主义关怀的味道;而在西方某些国家,打听年龄和薪水是不太道德的。伦理是道德与法律中间的宽阔地带,介于自律与他律之间。道德对应该与否非常宽容,其劝说留有一定余地,不是命令,而是靠高度的自觉和醒悟来选择自己的行动。

2、网络传播特性主要有哪些?网络传播最普遍的伦理道德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1)时效性。时效性是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点。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的事件,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一条电话线,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出去。

(2)无国界性。网络传播无国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采取特别的技术措施对境内外个别有害网站实施封锁,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都有可能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

(3)多媒体化。互联网络运用数字技术,兼容报纸、广播和电视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全面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

(4)超链接。用户能从一个文本跳转到另一个文本,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和思维规律。

道德伦理问题表现在:

①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指操作众多收集用户搜索、汇集、清算搜索引擎供给信息的一种体例。如虐猫事件。“人肉搜索”涉及到的法令问题简单来讲就是侵权,导致被搜索者被勒索、骚扰甚至造成其人身危险、财富损害。

②暴露他人的隐私。个人隐私的任意买卖、交换,使得公众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毫无隐私可言。屡见不鲜的手机诈骗案。例如艳照门事件。

③诽谤他人。一些人在网络上恶意地对他人进行诽谤、中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名誉。无论是打开明星的贴吧微博,还是浏览时事热点的网友留言,随处可见一些辱骂性语言。

④网络犯罪行为。随着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极端不道德的网络犯罪行为。如色情、暴力泛滥、软件盗版、计算机病毒传播、黑客骚

扰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

⑤道德冷漠现象日益普遍化。随着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面对面交流、交往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这就会导致人际情感的淡化、疏远,会使人孤僻。

3、新闻工作者在避免假新闻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道德修养?

①要自觉抵制低俗、庸俗、恶俗。要有一份责任感,通过自身道德修养,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观念教育群众。既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要传承先进文化,弘扬社会道德。新闻媒体只有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才能获得更强的公信力,具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媒体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吸引更多的广告商,赢得更丰厚的利润。

②要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事业具有导向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新闻媒体的言行和新闻报道会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新闻工作者应通过道德修养的提升,自觉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先,正面报道为主,社会效益优先。要以准确的信息取代虚假模糊以及失实的信息。运用冷静、科学的分析对待采访中遇到的人和事。弘扬社会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③要自觉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之道,在于求真。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原则。违反了新闻必须真实这一原则,将会给新闻机构的声誉造成极恶劣影响,使之失信于民。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不能任意歪曲事实,也不可故意删除任何重要事宜。

④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清正廉洁,就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尤其重要的是要坚决抵制“有偿新闻”。

⑤新闻工作者要做到遵纪守法,除了很好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外,重要的是要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

4、为什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范围较普遍受众较小.?

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应当肯定其同普通人一样平等地享有隐私权,其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是,有权利就有义务,由于权利的行使具有相对性和社会性,加之公众人物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在权利的行使上同样受到限制,在隐私权方面表现为受到公众知情权的限制。在现代社会,公众社会知情权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隐私权是要不为人知,其具有保守,封闭,隐秘的特点,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有权自由支配私人生活和个人信息,维护私人生活的安宁和个人信息的隐秘,从而防止受到他人非法干扰和侵犯。而知情权追求的是广为人知,其设立目的在于要求社会增强透明度,维护公民知情的权利,保障他们知道自己应当知道的一切,满足其参政要求或合理兴趣。同时公众人物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公众人物的工作、生活、言行举止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甚至构成了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当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社会知情权发生冲突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能无条件地对抗公众的知情权,应受到必要的限制。总之,公众人物在隐私权方面享有的法律保护范围比普通公民要小,当其隐私权与公众社会的知情权发生冲突时,法律的天平就要偏向公共利益或公众合理兴趣了。5、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有职业道德,为什么新闻从业者在职业道德方面尤其受到关注和重视?

首先,这是由新闻工作者诉诸舆论而参与国家治理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所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神圣使命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公众道德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所决定的。

第四,这是由新闻媒介在社会中巨大的影响力决定的。

总之,新闻从业者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其从事的事业具有导向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新闻媒体的言行和新闻报道会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新闻从业者要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对自己负责,对新闻报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

6、如果新闻媒体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你作为新闻媒体的当事人如何陈述抗辩的理由?

①公共利益——如果某位公民的隐私与公共利益,或者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联系,它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私事,不受隐私权的保护。比如,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对其品行作了解和评价,只要事实确凿,应不算侵犯其隐私权。

②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是指因其身份、地位、事业的成就、罪行重大或因为与某一特定事件有关而为公众普遍知晓的人物。如著名科学家、作家、明星、高官或臭名昭著的罪犯等等。这些知名人物常常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报道追踪的目标,他们的隐私权范围要比普通人小得多,对他们某些个人信息的报道不构成侵犯隐私权

③公开场合——对人们在公开场合下的行为进行报道,不存在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因为隐私的本质是“隐”,即不公开性,一旦自我公开便不存在所谓隐私了。

④公开记录——公开记录是指党和国家机关公开发布的正式文件、通知、判决书、布告以及其他允许公开发布、引用的材料。由于这些记录的公开性,即使其内容涉及到个人隐私,亦丧失隐秘性,引用者免负侵犯隐私权的责任。

⑤当事人同意----隐私权具有自主性的特征。当事人只要自愿或者亲自将自己的某一私事公之于众,这一私事就成为非隐私,他就不能再对所有传播此事的行为主张隐私权。具体表现为当事人愿意接受采访、主动提供资料、协助新闻作品完成等。

⑥使不可辨认----有一些私人事件确有报道的价值,但当事人又不可能同意。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使公众不可能从新闻中辨认或推断有关当事人,如略去当事人的姓名、模样与当事人的身份等。

⑦合理的公众兴趣——在对公众兴趣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看法来决定一个新闻报道是否符合公众兴趣,即根据报道中与个人没有利害关系的一般成年人对该报道的看法予以决定。

7、你认为新闻娱乐化有哪些利与弊?

利:①新闻文化内涵的大众化、通俗化,取得丰厚的商业利益。②新闻娱乐化使新闻改变了以前千篇一律的严肃形态,转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贴近性,增加趣味性③使新闻通俗易懂、受众乐于接受、传播效果更好。

弊:①有些媒体以劝人为善的名义肆意公开社会丑恶现象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低俗化和庸俗化,导致媒体权威性减弱,公信力下降。②新闻娱乐化势必会影响新闻从业人员对题材的选择,判断和编辑策划,导致祸端。显得不严肃不庄重、曲解误会、低俗媚俗③如2004年,央视《今日关注》栏目在关于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人质危机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信息,猜测人质危及死亡人数;马加爵事件。外表凶悍、性格神秘、场面血腥等,者携带有娱乐化的符号,都被媒体津津乐道。事件的残酷性和严肃性俨然变成了带有喜剧色彩的一场闹剧;北京大学校长在湖南演讲,娱乐化,标题《北大校长批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其实,他主要演讲内容表达的是美国教育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另外要避免美国教育中出现的缺点。

8、就近年来的情况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①行业竞争激烈,媒体片面追求“显著性”和“轰动效应”。新时期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记者和媒体对新闻的“显著性”和“轰动效应”非常偏好。②采编流程不完善,前后方沟通不足导致信息割裂。任何新闻报道的信息,都是经过记者编辑有选择地呈现,而非绝对的信息再现。实际操作中,我们的编辑记者往往由于赶稿、赶版,导致前后方脱节,编辑根据字面意思发挥“合理想象”,产生理解偏差,导致报道失实。

③未经核实采用网上消息或境外媒体消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源。但与此同时,庞杂、混沌的网络海量信息对我们甄别真假信息带来巨大挑战。例如金庸去世事件。编辑未作任何核实草率转发。

④队伍年轻化,杜绝虚假报道意识不强,经验不足。

⑤在利益诱惑下,滥用媒体公权力,炮制虚假新闻。有些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滥用公权力,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几年前,轰动京城的“纸馅包子”暗访事件,最后证明是一场自导自演的虚假报道闹剧,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严惩。

⑥采编作风不扎实,偏听偏信,疏忽大意,是导致虚假新闻的罪魁祸首。

论述题:

1、请结合近三年的实际例子说明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的应对措施。原因:①行业竞争激烈,媒体片面追求“显著性”和“轰动效应”。新时期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记者和媒体对新闻的“显著性”和“轰动效应”非常偏好。

②采编流程不完善,前后方沟通不足导致信息割裂。任何新闻报道的信息,都是经过记者编辑有选择地呈现,而非绝对的信息再现。实际操作中,我们的编辑记者往往由于赶稿、赶版,导致前后方脱节,编辑根据字面意思发挥“合理想象”,产生理解偏差,导致报道失实。

③未经核实采用网上消息或境外媒体消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源。但与此同时,庞杂、混沌的网络海量信息对我们甄别真假信息带来巨大挑战。

④队伍年轻化,杜绝虚假报道意识不强,经验不足。

⑤在利益诱惑下,滥用媒体公权力,炮制虚假新闻。有些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滥用公权力,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几年前,轰动京城的“纸馅包子”暗访事件,最后证明是一场自导自演的虚假报道闹剧,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严惩。

⑥采编作风不扎实,偏听偏信,疏忽大意,是导致虚假新闻的罪魁祸首。

⑦责任心不强或知识能力不足等主观上的失误造成的。

措施: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不断提高编辑、记者廉洁从业的自觉性。②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堵塞漏洞。以完善制度为关键,加强对编辑、记者的监督力度。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杜绝虚假新闻。以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为契机,形成防范虚假新闻的合力。

2、请结合实际例子说说新闻人如何看待和处理“红包”等有关清正廉洁的问题收取红包首先是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其次是腐蚀了新闻工作者队伍,第三,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涣散社会凝聚力。在新闻工作者遇到红包问题时,应果断拒收。新闻工作者是以社会普遍认可的好新闻树立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实现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的目的,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而不是靠收取这种红包来获取利益。

以香港为例,记者工资低微,依然紧守廉洁,业内并不存在领红包的风气。相反,内地记者出外采访领红包(有名为「车马费」),现金由一百至上千,并不罕有;且近年领红包的风气,也在升级。有被访者为了确保新闻报导能顺利刊登,红包交予记者还不如交给主管,金额也在增加,主管收受红包后再作分配。总之,利益上下有份,是业界收入的来源之一,不会轻视。

这种有偿报导,遗害甚深,可以演变成受贿。陈永洲案正好暴露了这种有偿新闻,收受金额可高达数十万计;他的案子恶言失实报导中联重科的经营,《新快报》沦为私器,被利用作攻击他人的工具。当今内地经济崛起,人心浮躁,业内陋习未除,年轻记者急于求成,陷入犯罪深渊,确是令人婉惜。

3、用实际例子谈谈如何进行新闻的伦理判断

做一个好的决定,而不是一个“对”的决定

好的决定基于逻辑和理性以及全面的考虑。

一、合情而不合法。

大学生撞伤女服务员发现对方记车号捅8刀致死。舆论喊杀声一片,这不是一个好的社会现象,对一个人的审判,不能在一个非理性、非平和的心态下去进行,这牵扯到对一个生命。药家鑫的死与媒体的声讨有很大的关系

二、合法而不合情。

在汶川大地震之时,有些媒体在选取新闻片段或图片时选择一些血腥画面以提高收视率;有的记者在遇难者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刻强行进行采访,甚至导致遇难者死亡,或者在灾后对被救者进行采访,将遇难者内心的伤痛展现在大中面前,是人的情绪进入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这让人们对新闻报道产生了质疑。这种新闻不合情理。

三、不合情也不合法。

女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未敢做声事件。事发后有一些媒体赶赴现场,不惜破门而入,围着受害人及其家人采访,并拍照摄像,全然罔顾他们的奇耻大辱和无尽难言的悲恸,一次又一次撕裂他们还在滴血的伤口。而多家报纸和网站不仅津津乐道于“还原”案件全过程,透露受害者曾欲自杀,且公然刊登“组图”,展示当事人的惨状。这是不合情理的,同时报道违背了法律,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对他人进行了诽谤,违背了职业道德准则。既不合情有不合法。

四、情、理与法之间的平衡

2006年2月23日《南方周末》头版头条以“平时是天使周末是魔鬼”为题,讲述了“南方某省”一位乡村女教师不得不周末卖淫供弟弟上学的悲惨故事。

五、合乎情、理、法的新闻观

①正确导向,注重效果

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很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②报道真实,客观公正

③人道主义情怀

4、清正廉洁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严格规定的一条原色,但不同时代,新闻的清正廉洁问题有不同的体现,请你谈谈在新的背景之下,新闻工作者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①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反对“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树立行业新风。

②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象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不得在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不允许个人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③新闻报道和经营活动要严格分开。新闻单位不得用新闻形式做广告;不得向编采部门下达“创收”任务。记者编辑不得从事广告或其他经营活动。

④坚持廉洁自律,提倡勤俭作风,记者不得向被采访地区或单位提出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要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

大盘点:2013年十大假新闻

NO1:2014年春节放9天?

【传言】国庆节“黄金周”长假结束后,有关“2014年春节、国庆节休9天,增休元宵节”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广泛流传,引起大量网民的讨论与猜测。

【真相】11月1日,国家旅游局新闻处工作人员向“求真”栏目记者表示,2014年的放假方案还在研究中。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春节放假调休共7天。

NO2: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

【传言】12月2日上午,在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一名东北口音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的外国小伙旁边的时候突然摔倒,之后就倒地不起,说是被这个外国小伙子给撞了,要他负责。之后,有报道称“外国小伙北京街头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

【真相】12月3日,北京警方通报,该外籍男子无驾驶证,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倒。警方于当日依法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罚。

NO3:《新快报》记者陈永洲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

【传言】原《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子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连续发布10篇文章攻击中联重科财务问题。

【真相】2013年9月9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向长沙市公安局报案称,2012年以来,《新快报》连续发表多篇署名为记者陈永洲的文章,捏造事实对中联重科进行诬蔑诋毁,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商业信誉并造成重大损失。经初步调查后,长沙警方于9月16日正式立案侦查。在掌握大量证据的基础上,10月18日,在广州警方的协助下,长沙警方在广州将陈永洲抓获。

NO4:张艺谋“一个孩子奖一千万”?

【传言】今年,张艺谋被曝超生。此后,网络传言称“他有三四个女人七八个孩子,还有若干私生子,生一个孩子奖励一千万”……

【真相】12月1日晚,张艺谋授权艺谋工作室发表“致媒体与公众的一封公开信”,承认与陈婷育有两子一女,但其同时表示,“三四个女人,七八个孩子”,“还有若干私生子”,“一个孩子奖励一千万”等均为虚假信息。

NO5:西班牙47层摩天大楼无电梯?

【传言】8月10日,一则“西班牙47层摩天大楼忘装电梯”的新闻在各大论坛热传。据报道,这座大楼名为InTempo,位于西班牙贝尼多姆市,最初设计为20层高,后又决定加盖至47层。然而,在竣工前夕,承包商突然发现他们忘了给后来加盖的27层楼装电梯。

【真相】8月16日,新华社记者沿该楼A座的楼梯登上塔楼,发现电梯从地面直通到45层高处,只是由于资金问题暂时停止施工,因此现场只有一名安保人员。当地民众笑称,这只是个玩笑,抑或是一个小小的促销手段。

NO6:《每日经济新闻》诋毁360安全

【传言】《每日经济新闻》刊文揭奇虎360黑匣子之谜:暗藏后门盗取用户隐私,还声称国内互联网巨头都不用360。

【真相】《每日经济新闻》新闻记者在未经任何正式采访的情况下编撰新闻稿件,且被多方证据证实文章存多处虚假,恶意诋毁360窃取用户隐私,360总

裁齐向东称将对《每日经济新闻》提出赔偿诉讼,赔偿金“至少千万元,让其无法翻身。”

NO7:辽宁运往苏州570头牛感染炭疽杆菌?

【传言】11月,网上流传一份“紧急通知”称:“暂时别吃猪肉、鸡肉、鸭肉或肉制品,因辽宁到杭州5570头家禽感染了炭疽杆菌。杭州刚开完紧急会议。请尽量多通知亲朋好友!”此前,有相似传言称“辽宁运往苏州570头牛感染炭疽杆菌”。

【真相】辽宁省畜牧局表示:今年以来,辽宁省并未发生禽畜炭疽疫情。2012年,也只在沈阳市辽中县发生一起牛感染炭疽,疑似炭疽死亡牛37头,确诊3头,扑杀同群牛145头。关于“炭疽杆菌”的谣言已多次出现,且有不同版本。NO8:央视“最美假新闻”今年中国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

【传言】央视“最美假新闻”今年中国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

2013年02月20日央视《中国新闻》与央视网报道:据卫生部消息,今年中国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正在进行先行试点。

专家认为,医保制度的完善是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基础。就算有个别患者逃费,有医保费用托底,医院也能基本保证不亏损。

【真相】卫生部澄清从未提过“全面推行” 今年肯定不可能

正当人们都在为这个医疗新举措叫好时,昨日晚些时候,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称,“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试点”,只是2013年再次被写入卫生部年度工作要点。至于何时才能全面实现,她表示:“无法给出时间表,今年肯定是不可能的。”

NO9:山东警方接警称电死外星人?

【传言】6月,山东滨州人李某发帖称自己三个月前在黄河边上碰到五个乘着飞碟的“外星人”,电死一个后,被他收藏在自家的仓库内。

【真相】警方通报,根据李某家中电脑存的资料证实,“外星人”是李某用钢丝、骨胶、白色素等自己制作而成,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引起广泛关注,又制作了滨州市民电死“外星人”的假新闻。

NO10:2020年才可异地办理生育服务证?

【传言】12月,网传消息称“2020年才可异地办理生育服务证”,这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

【真相】12月10日,卫计委例行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回应:一、目前,生育第一个孩子,无论在户籍所在地还是异地,均可办理生育服务登记,不存在网传“到2020年才可异地中关村商情网”的问题;二、生育第二个孩子,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申领准生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