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桥转发表的生成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桥转发表的生成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桥转发表的生成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桥转发表的生成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网桥转发表处理程序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A

班级:计132

姓名:缴经纬、刘博爱、王子贤

学号:5120130781、130791、130780

教师:张晓明、杜天苍、赵国庆、张世博、杨飞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目录

一、实验分组、分工 (1)

二、实验需求 (1)

三、实验设计思路 (1)

四、网桥拓扑结构图 (6)

五、程序代码分析及算法解析 (6)

六、程序运行结果 (11)

七、感受 (11)

八、实验日志 (13)

1

一、实验分组、分工:

为了体现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小组方式,三人一组,由学生自行组队。每组推选组长,负责本组的联络、分工。各成员负责完成分配的任务。

我们组分组为:

计132 缴经纬(组长)5120130781

计132 刘博爱5120130791

计132 王子贤5120130780

小组分工:

缴经纬:网桥转发表B2的程序设计编码,网桥B1、B2的图形界面显示

刘博爱:网桥转发表B1的程序设计编码,转发记录的数据xml格式保存

王子贤:程序主界面的设计,前端与后端数据的传送,程序测试

二、实验需求:

给定局域网络图和几个转发信息,能够按照你想学习算法,自动生成转发表并图形显示,此后的转发信息能够按照转发表正常工作。输入输出内容能够保存。

三、设计思路:

对于上面的实验要求我们通过如下设计思路图给编程一个完整的方案

网桥的自学习算法我们这样定义在程序中:

一.外层判断源地址属于哪个子网

二.查找源地址是否在临近网桥中有登记,若没有则进行登记

三.内层判断目的地址是否在临近网桥中,若没有则进行向邻网桥的转发

2

四.查找源地址是否在邻网桥中有登记,若没有则进行登记

五.完成两个网桥的自学习算法

答辩后改动:

一.重新设计流程图。

二.在报告中详细分析算法在程序里的功能。

三.重新设计用户输入框体,从原本的用户输入判断异常改成,用下拉菜单来选择主机号。

四.更改了记录信息的完全性,现在可以详细的显示出从哪个网桥转发到哪个网桥了

3

4

5

6

四、网络拓扑结构图:

五、程序代码分析及算法解析

(1)功能:定义数组记录子网中主机信息,定义B1,B2转发表数组并赋NULL char arr1[] = {'A','B'}; //LAN1站点信息

char arr2[] = {'C','D'}; //LAN2站点信息

char arr3[] = {'E','F'}; //LAN3站点信息

char[][] FormB1 = { //转发表B1

{' ',' '},

{' ',' '},

{' ',' '},

{' ',' '},

7

{' ',' '},

{' ',' '},

};

char[][] FormB2 = { //转发表B2

{' ',' '},

{' ',' '},

5

{' ',' '},

{' ',' '},

{' ',' '},

{' ',' '},

};

解析:分别为子网1 2 3各定义一个数组,数组中存储各子网的主机信息,方便之后为判断子网做准备

(2)功能:判断源地址在哪一个子网

for(int i=0;i<2;i++){

if(Sourceport == arr1[i]){

mark = 1;

port = '1';

}else{}

}

for(int i =0;i<2;i++){

if(Sourceport == arr2[i]){

mark = 2;

//System.out.println("2");

}else{}

}

for(int i =0;i<2;i++){

if(Sourceport == arr3[i]){

mark = 3;

8

port = '2';

}else{}

}

解析:将源地址不断的与3个子网数组中的主机信息进行比对,赋值标记位为之后登记算法做准备。

(3)读入源地址子网信息,比对源地址是否在本子网所属网桥转发表中,若没有则进行登记

switch(mark){

case 1 :{

textArea.append(getinf+"To"+getinf2);

//输出发送方和接收方信息

boolean count = false;

for(int i=0;i<6;i++){

if(Sourceport==FormB1[i][0]&&port==FormB1[i][1])

count = true;

}

if(count == false){

int m = 0;

for(int i=0;i<6;i++)

{

if(' '==FormB1[i][0]&&' '==FormB1[i][1])

{

m=i;

break;

}

}

FormB1[m][0]=Sourceport;//源地址插入B1转发表中

FormB1[m][1]=port; //端口号插入B1转发表中

解析:比对源地址是否在所处子网所属网桥转发表中,若不在则寻找转发表数组中第一个为空的组,录入源地址及端口信息

9

(4)判断接受方在哪个子网保存下来,查找接收方信息是否登记在源地址所属网桥的转发表中,若不存在则向邻网桥转发,若邻网桥不存在此源地址,则登记

switch(mark2){

/*

* 接收方在局域网1执行的操作

*/

case 1 :{

boolean count2 = false;

for(int i=0;i<6;i++){

if(Destinport==FormB1[i][0]){

count2 = true;

textArea.append("不转发"+'\n');

}

}

if(count2 == false)

{

textArea.append("转发"+'\n');

int m = 0;

boolean panduan = false;

for(int i=0;i<6;i++)

{

if(Sourceport==FormB2[i][0]) //判断源地址是否在B2

{

panduan = true;

break;

}

}

if(panduan == false)

//源地址如果不在B2

{

for(int j=0;j<6;j++)

{

if(' '==FormB2[j][0]&&' '==FormB2[j][1]) //找B2的空行

{

10

m=j;

break;

}

}

}

FormB2[m][0]=Sourceport;

//源地址插入B2

FormB2[m][1]=port;

//网桥的端口号输入转发表B2中

//System.out.println(FormB2[m][0]);

//System.out.println(FormB2[m][1]);

}

break;

}

解析:比对目的地址是否在所处子网所属网桥转发表中,若不在则寻找邻网桥是否存在源地址若不在则找其中第一个为空的组,录入源地址及端口信息

11

12 六、程序运行结果:

传输的帧序列如下:

B 传输给A ;E 传输给D;

C 传输给E ;A 传输给B ;F 传输给

E

七、感受:

缴经纬:本次课设,我对一个项目的建立,前期工作,开发。有了清楚的认识,前期工作的重要性也在课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包括我们对于网桥的工作流程不是很了解,经过查阅资料梳理思路,到绘制流程图的过程,按部就班的理清思路,梳理编程思路。虽然很花费时间,但是直到课设结束,我觉得这些还是很有必要。

每一次课设都是一次学习,转发表的自学习算法虽然很难理解,但是通过共同讨论,思考。把问题一步一步的理清之后,最终还是实现了复杂的算法,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团队这次课设都是我们一次学习和丰富经验的机会。

刘博爱:本次课设,无论在前期的选题,还是中期的编码、后期报告的撰写,充分体现了团队的重要性,各司其职,努力做好自己的任务才能按时完成最终的任务。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课时,对网桥转发表的生成过程并不是完全明白,通过网桥转发表生成程序的课程设计,使得对网桥转发的内部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白了内部的转发机制,消除了课设之前对网桥转发表一知半解的状态。每一次课设都是学习的机会,在增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编程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转发过程我们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复杂的执行分支需要很多判断,我们团队集体讨论,尽量将问题想周全,这对团队和个人都是提升。

王子贤: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首先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加深了团队的友谊,也更能互相配合了。

然后对于网桥的设计,我知道了很多上计算机网络课的时候没学到的东西。对于网桥的理解也更加加深了,通过老师给出的网络模型,我也对网络中两台主机的互相传输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虽然对java语言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同组的两位大神,也是给我讲解了很多java语言编写程序的诀窍。所以我觉得这次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13

八、工作日志:

2016.1.11 课设第一天

完成选题和分组

查阅资料,学习透明网桥转发表处理原理;

确定使用的编程语言;

确定程序主界面;

2016.1.12 课设第二天

完成主界面的编码工作;

2016.1.13 课设第三天

完成程序实现流程图,初步编码流程第一条分支,并简单测试;

2016.1.14 课设第四天

调试第一条分析,完善分析的逻辑判断,功能基本实现;

思考在窗体中实现输出转发表的流程,计划将JTable空间换成JLabel来进行B1和B2转发表的图形显示;

2016.1.15 课设第五天

课设中期检查;

完成课设任务的主要需求,并完成转发表中的记录在界面的图形显示;

2016.1.18 课设第六天(第二周)

完成界面布局的修改;

完成对用户输入异常的判断处理;

14

15 2016.1.19 课设第七天(第二周)

学习数据以xml 格式输出的基本知识,完成数据的xml 格式保存的编码工作; 程序测试,撰写报告部分内容;

2016.1.20 课设第八天(第二周) 撰写报告;

后记:此版本为我们小组的第一个版本,在答辩过程中被老师批的一无是处。报告的内容主要问题是流程图不规范,粘贴了全部代码。

修改了程序的主界面,发送方和接收方由原来的文本区域textfield 改为下拉列表 JComboBox ;转发记录由原来的文本区域textArea 改为单行记录的listbox ; 生成记录功能模块中的生成XML 文件,未将转发记录单条储存。

光传输实验报告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xxxxx 专题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光纤通信实验 学生姓名:X X X X 专业:X X X X 班级:X X X X 指导教师:X X X 二〇二〇年五月

实验一SDH 网元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 SDH 光传输的原理和系统组成,了解 ZXMP S325 设备的硬件构成和单板功能,学习ZXONM 300 网管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 SDH 网元配置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器材: 1、SDH 设备:3 套 ZXMP 325; 2、实验用维护终端。 三、实验原理 1、SDH 原理 同步数字体制(SDH)是为高速同步通信网络制定的一个国际标准,其基础在于直接同步复用。按照SDH 组建的网络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网络,采用全球统一的接口以实现多环境的兼容,管理操作协调一致,组网与业务调度灵活方便,并且具有网络自愈功能,能够传输所有常见的支路信号,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光纤传输,微波和卫星传输等)。 SDH 具有以下特点: (1)接口:接口的规范化是设备互联的关键。SDH 对网络节点接口(NNI)作了统一的规范,内容包括数字信号数率等级、帧结构、复接方法、线路接口、监控管理等。 电接口: STM-1 是 SDH 的第一个等级,又叫基本同步传送模块,比特率为 155.520Mb/s;STM-N 是 SDH 第 N 个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比特率是STM-1 的 N 倍(N=4n=1,4,16,- - -)。

光接口: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规范。SDH 仅对电信号扰码,光口信号码型是加扰的 NRZ码,信号数率与SDH 电口标准信号数率相一致。 (2)复用方式 a)低速 SDH----高速 SDH,字节间插; b) 低速 PDH-----SDH,同步复用和灵活的映射。 (3) 运行维护:用于运行维护(OAM)的开销多,OAM 功能强——这也是线路编码不用加冗余的原因. (4)兼容性:SDH 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传送 PDH 业务,异步转移模式信号(ATM)及其他体制的信号。 (5) SDH 复用映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SDH 复用映射示意图 (6) SDH 体制的缺陷 a)频带利用率低 b)指针调整机理复杂,并且产生指针调整抖动 c)软件的大量使用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2、城域传输网的层次 基于 SDH 多业务节点设备满足如下图所示从核心层、汇聚层到接入层的所有应用,可为用户提供城域网整体解决方案。

Web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WEB系统开发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红尘客栈网上订房页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 班级计信2班 学生蒋波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年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4) 五、设计过程 (7) 六、实验心得 (10) 七、实验总结 (11)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这学期我选择了”web网页设计”这门课,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 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 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和团队配合,逐渐培养做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红尘客栈》 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在做整个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做好需求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上网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书籍。 然后,调研结束之后对整个网站进行功能描述,并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们选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并且选定题目为“红尘客栈”,其目的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介绍酒店概况,提供一定的资讯信息。 四、技术分析 (一)建立布局 在这次的网页设计中用到大量的布局,所以怎么样建立布局是关键。Dreamweaver cs3是大多数人设计网页的称手兵器,也是众多入门者的捷径。特别是其在布局方面的出色表现,更受青睐。大家都知道,没有表格的帮助,很难组织出一个协调合理的页面。 1.点击“ALT+F6”键,进入布局模式,插入布局表格。建立一个大概的布局。 2.使用背景图片:选中该项,按浏览可以插入一幅准备好的图片作为表格的背景,因为图片是以平铺的形式作为表格背景,所以表格大小和图片尺寸都要控制好。 (二)网页中的图像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资源下 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 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 [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 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net1.txt) [root@PCA root]# ping 10.65.1.2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207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100 ms

计算机网络对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对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流转的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生活、娱乐、工作,计算机网络无处不在。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与老百姓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术的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和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计算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一大重要工具。 首先网络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一些有利影响中教育方式影响最为巨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也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凭借其数字化、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消除城乡地区在教育质量和内容上的差别。农村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学生一样高质量的教育。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受教育方式。使得距离不再成为限制教育的深入发展的枷锁,使得学生学习的视野不断开阔。知识的选择面不断拓宽 其次,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实现了世界范围内信息的传播与分享。传统的家庭通讯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电话、手机外上网已成为新的家庭通讯时尚。人们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听到声音同时还可以清晰的看到对方缩小了彼此的距离。全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地球村。在资源共享方面,计算机网络使距离的障碍得到了消除。人们通过

计算机网络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新最前沿的咨询。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其中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网络成瘾症。随着网络电脑不断地深入到千家万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一份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几乎有75%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的倾向。美国心理学会曾对469名长时间上网的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网民中有6%的人患有网络中毒症。而对于身心发展均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个性形成、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东西,从而改变大学生的人生之路。随着互联网使用人数的迅速攀升,网络成瘾症的危害性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加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认识成为重中之重。此外,网络信息监管,文明上网,网络信息污染等问题同样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对于现代人类社会不异于是一把双刃剑。而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真正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把握一个度最为关键,对其有正确地利用,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发展所服务,才能真正对社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英语系2班 章欢

bridge实验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六、实验源代码 #include void Bridge_aA(int smac,int port,int dmac); void BridgeA(int smac,int port,int dmac);//网桥A; void BridgeB(int smac,int port,int dmac);//网桥B; void BridgeC(int smac,int port,int dmac);//网桥C; void Bridge_Cc(int smac,int port,int dmac); void BridgeD(int smac,int port,int dmac);//网桥D; void Bridge_Dd(int smac,int port,int dmac); struct BridgingTable { i nt mac; i nt port; }; BridgingTable bridgeA[10]={{0,0}};//网桥A的桥接表; BridgingTable bridgeB[10]={{0,0}};//网桥B的桥接表; BridgingTable bridgeC[10]={{0,0}};//网桥C的桥接表; BridgingTable bridgeD[10]={{0,0}};//网桥D的桥接表; void Bridge_aA(int smac,int port,int dmac) { } void BridgeA(int smac,int port,int dmac)//网桥A; { i nt i=0; i nt j=0;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doc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孔板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篇二: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例如标准流量计法)。 ⒊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C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⒋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3/s; 流量系数,无因次;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2;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m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VS。每一 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本实验共有六套装置,流程为:A→B(C→D)→E→F→G→I 。 ⒉以精度0.5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取被测流量计流量(小于2m3/h流量时,用转子流量计测取)。 ⒊压差测量:用第一路差压变送器直接读取。 图1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流程图 ⑴—离心泵;⑵—大流量调节阀;⑶—小流量调节阀; ⑷—被标定流量计;⑸—转子流量计;⑹—倒U管;⑺⑻⑽—数显仪表;⑼—涡轮流量计;⑾—真空表;⑿—流量计平衡阀;⒁—光滑管平衡阀;⒃—粗糙管平衡阀;⒀—回流阀;⒂—压力表;⒄—水箱;⒅—排水阀;⒆—闸阀;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年 月 日 专业 班级 组号 学号 姓名

实验一网线制作及网络设备的配置 3. nslookup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4.检查本地主机的端口占用情况,摘抄部分并解释。 5. 利用ipconfig命令检查本地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配置 6. 使用 Ping 命令,验证本地计算机的 IP 地址是否正确地添加到网络?默认网关是否运行?能否通过路由器通讯?写出验证方法和结果。

7.使用 tracert 跟踪某个网络连接,说明该命令的工作原理。 8. 解释Arp指令的主要用途 9.完成交换机的以下配置,应该用什么命令? 1)由用户视图进入系统视图: 2)进入交换机的端口1: 3)显示交换机端口1的信息: 10.写出交换机端口1的显示信息,并解释交换机端口1所显示信息的含义 11. 完成路由器的以下配置,应该用什么命令? 1)配置路由器的名称为R2: 2)进入路由器的端口1: 3)设置端口1的IP地址和和子网掩码分别为192.168.5.1、255.255.255.248: 4)显示端口1的信息: 12. 写出路由器端口1的显示信息,并解释路由器端口1所显示信息的含义。

13.查看路由表信息,写出相应命令和路由信息 14. 写出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到192.168.2.0/24,下一跳192.168.1.1)、缺省路由(115.24.92.1)所用的基本命令。 静态路由 缺省路由

实验二组建网络 1、把你在做简单组网实验的连通情况填入下表。 表2-1 配置路由器前的连通情况 2. 配置完路由器后,如何查看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口状态?将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口状态信息记录下来。 (1)查看路由器的E0的接口状态命令: 根据显示结果填写E0的接口状态信息: Ethernet0/0 current state :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The Maximum Transmit Unit: Internet Address: Hardware address: Media type: 是否设置回环(loopback): 是否设置为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 速率: (2)查看路由器的E1的接口状态命令: 根据显示结果填写E1的接口状态信息: Ethernet0/0 current state :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虽然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研制成功,但是直到80年代初期,计算机网络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昂贵而奢侈的技术。一直到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和计算机技术本身一样精彩纷呈,普及到人 脱离电话通讯线路交换模式的里程碑。美国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于1969 年12月投入运行,被公认是最早的分组交换网。法国的分组交换网CYCLADES 开通于1973 年,同年,英国的NPL 也开通了英国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到今天,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太网、帧中继、Internet 都是分组交换网络。 1.3 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以太网目前在全球的局域网技术中占有支配地位。以太网的研究起始与1970 年早期的夏威夷大学,目的是要解决多台计算机同时使用同一传输介质而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的问题。夏威夷大学的研究结果奠定了以太网共享传输介质的技术基础,形成了享有盛名的

CSMA/CD 方法。以太网的CSMA/CD 方法是在一台计算机需要使用共享传输介质通讯时,先侦听该共享传输介质是否已经被占用。当共享传输介质空闲的时候,计算机就可以抢用该介质进行通讯。所以又称CSMA/CD 方法为总线争用方法。 1.4网络互连阶段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某些计算机系统用户希望使用其他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或者想与其他系统联合完成某项任务,这样就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 是全球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计算机网络。它是由院校、企业、政府的局域网自发地加入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超级网络,连接有数千万的计算机、 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革新,网络应用越来越广。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代互联网应用,很多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研究资金,希望能抓住机遇,掌握未来的命运。中国也加强了网络方面的投入。中科院计算所为自己的网络起名为“织女星网络”(Vega Grid),目标是具有大规模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资源共享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力。与国内外其他网络研究项目相比,织女星网络的最大特点是“服务网络”。中国许多行业,如能源、交通、气象、水利、农林、教育、环保等对高性能计算网络即信息网络的需求非常巨大。预计在两三年内,就能看到更多的网络技术应用实例。

网络存储实验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网络存储》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计科1211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李学峰 2014年11月16日

实验01 Windows 2003的磁盘阵列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做磁盘阵列的条件和方法。 2.掌握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RAID0的方法。 3. 掌握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RAID1的方法。 4. 掌握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RAID5的方法。 5. 掌握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恢复磁盘阵列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RAID0 2.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RAID1 3.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RAID5 4.在Windows 2003环境下实现恢复磁盘阵列数据 三、实验原理 (一)磁盘阵列RAID技术的概述 RAID是一种磁盘容错技术,由两块以上的硬盘构成冗余,当某一块硬盘出现物理损坏时,换一块同型号的硬盘即可自行恢复数据。RAID有RAID0、RAID1、RAID5等。RAID 技术是要有硬件来支持的,即常说的RAID卡,如果没RAID卡或RAID芯片,还想做RAID,那就要使用软件RAID技术,微软Windows系统只有服务器版本才支持软件RAID技术,如Windows Server 2003等。 (二)带区卷(RAID0) 带区卷是将多个(2-32个)物理磁盘上的容量相同的空余空间组合成一个卷。需要注意的是,带区卷中的所有成员,其容量必须相同,而且是来自不同的物理磁盘。带区卷是Windows 2003所有磁盘管理功能中,运行速度最快的卷,但带区卷不具有扩展容量的功能。它在保存数据时将所有的数据按照64KB分成一块,这些大小为64KB的数据块被分散存放于组成带区卷的各个硬盘中。 (三)镜像卷(RAID1) 镜像卷是单一卷的两份相同的拷贝,每一份在一个硬盘上。它提供容错能力,又称为RAID1技术。 RAID1的原理是在两个硬盘之间建立完全的镜像,即所有数据会被同时存放到两个物理硬盘上,当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时,系统仍然可以使用另一个磁盘内的数据,因此,它具备容错的功能。但它的磁盘利用率不高,只有50%。 四、实验设备 1.一台装有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的虚拟机。 2.虚拟网卡一块,类型为“网桥模式”。 3.虚拟硬盘五块。 五、实验步骤 (一)组建RAID实验的环境 (二)初始化新添加的硬盘 (三)带区卷(RAID0的实现)

计网实验报告(三) (4500字)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 ——编程实现可靠数据传输原理 go-back-n (一)实验目的: 运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基于go-back-n 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可靠数据传输原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编程实现基于go-back-n 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2).在实际网络环境或模拟不可靠网络环境中测试和验证自己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三)实验原理: 1.gbn协议含义:go-back-n arq 中文翻译为后退n式arq、回退n式arq。该协议对传统的自动重传请求 (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在接收到ack之前能够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 在go-back-n arq中,发送端不需要在接收到上一个数据包的ack后才发送下一个数据包,而是可以连续发送数据包。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对应已发送的某个数据包的nack,则发送端将nack对应的某个数据包进行重发,然后再将该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依次进行重发。 后退n帧arq的图例: 后退n帧arq就是从出错处重发已发出过的n个帧。 2.go-back-n 的有限状态机模型表示如图所示: (a) (b) 图3.1 go-back-n 的有限状态机模型(a)发送端 (b)接受端 (四)实验步骤: 在eclipse平台编写并调试gbn模拟java程序,观察三组以上实验结果,验证程序可以正确模拟gbn的发送规则。 (五)实验结果: 以下为随机数模拟的某次发送情况: 接收方开始接收分组数据! 发送方开始发送分组数据! 发送方现在开始第一次发送序号为0的数据分组 当前窗口内的分组情况为: 第0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1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1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2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2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3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接收方收到了序号为0的分组! 该数据分组正是接收方所期待的,接收方接受了它并准备回送对应的ack!发送方收到了ack,序号为0并且开始加以确认! 发送方现在开始第一次发送序号为1的数据分组 当前窗口内的分组情况为: 第0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2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1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3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计算机的网络实验五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楼416A室2014年12 月10日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 教育软件学院年级/专 业/班 计科 122 姓名庞彬学号 120610002 2 实验课 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实验成绩 实验项 目名称 实验五:网络程序设计指导老师刘淼 一、实验目的 通过编程理解网桥的功能及计算机如何处理一个文件的16位校验和。 二、实验环境 装有JDK环境和Eclipse的电脑一台。 三、实验内容 写一个程序来模拟网桥功能。 模拟实现网桥的转发功能,以从文件中读取帧模拟网桥从网络中收到一帧,即从两个文件中读入一系列帧,从第一个文件中读入一帧然后从第二个文件中再读入一帧,如此下去。对每一帧,显示网桥是否会转发。

要求:Windows或Linux环境下运行,程序应在单机上运行。 分析:用程序模拟网桥功能,可以假定用两个文件分别代表两个网段上的网络帧数据。而两个文件中的数据应具有帧的特征,即有目的地址,源地址和帧内数据。程序交替读入帧的数据,就相当于网桥从网段中得到帧数据,当然如果模拟的数据量比较少,也可以用两个数组代替两个文件存放帧数据,同样达到代表两个网段上的帧数据的效果。 对于网桥来说,能否转发帧在于把接收到的帧与网桥中的转发表相比较。判断目的地址后才决定是否转发。由此可见转发的关键在于构造转发表。这里转发表可通过动态生成。 四、实验步骤、记录和结果 (一)写一个程序来模拟网桥功能。 1、实验程序如下。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Brid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接口1中存在ABCDEF String str1[] = { "AB", "CA", "DB", "DA", "AH", "CB", "DN", "DC", "BC","AC", "EF", "FE" }; //接口2中存在GHIMNO String str2[] = { "GF", "HA", "NB", "OH", "NG", "GN", "HF", "GC", "HA","GE", "OC", " " };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记录(1)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记录(1)

————————————————————————————————作者:————————————————————————————————日期: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学院:学号:姓名: 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模拟器试验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 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 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 关闭杀毒软件)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和易扩充性等优点,使得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角落,Internet将遍布世界的大型和小型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它日益成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1)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按计算机系统结构来看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每个办公室相当于一个工作站。它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局域网、远距离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声音、图象、文字处理技术等综合应用技术之大成,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通信,其所提供的通信手段主要为数据/声音综合服务、可视会议服务和电子邮件服务。 (2)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实现各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业务全过程。EDI 在发达国家应用已很广泛,我国的金关工程就是以EDI作为通信平台的。 (3)远程交换 远程交换是一种在线服务系统。一个公司内本部与子公司办公室之间也可通过远程交换系统,实现分布式办公系统。远程交换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工作场地的转移,它大大加强了企业的活力与快速反应能力。远程交换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的整个经济运作规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一种利用在线服务系统,开展学历或非学历教育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几乎可以提供大学中所有的课程,学员们通过远程教育,同样可得到正规大学从学士到博士的所有学位。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已从事工作而仍想完成高学位的人士特别有吸引力。 (5)电子银行 电子银行也是一种在线服务系统,是一种由银行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新型金融服务系统。电子银行的功能包括:金融交易卡服务、自动存取款作业、销售点自动转帐服务、电子汇款与清算等,其核心为金融交易卡服务。金融交易卡的诞生,标志了人类交换方式从物物交换、货币交换到信息交换的又一次飞跃。 (6)电子公告板系统 电子公告板是一种发布并交换信息的在线服务系统。BBS可以使更多的用户通过电话线以简单的终端形式实现互联,从而得到廉价的丰富信息,并为其会员提供网上交谈、发布消息、讨论问题、传送文件、学习交流和游戏等的机会和空间。 (7)证券及期货交易 证券及期货交易由于获利巨大、风险巨大且行情变化迅速,投资者对信息的依赖格外显得重要。金融业通过在线服务计算机网络提供证券市场分析、预测、金融管理、投资计划等需要大量计算工作的服务,提供在线股票经纪人服务和在线数据库服务(包括最新股价数据库、历史股价数据库、股指数据库以及有关新闻、文章、股评等)。 (8)校园网 校园网是在大学校园区内用以完成大中型计算机资源及其它网内资源共享的通信网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校园网的存在与否,是衡量该院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环节。 共享资源是校园网最基本的应用,人们通过网络更有效地共享各种软、硬件及信息资源,为众多的科研人员提供一种崭新的合作环境。校园网可以提供异型机联网的公共计算. 环境、海量的用户文件存储空间、昂贵的打印输出设备、能方便获取的图文并茂的电子图书信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1.跨交换机实现V ALN 1.1 实验环境 (1)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https://www.wendangku.net/doc/c914517734.html,NP.v6.0.Final.Beta (3).NET Framework 2.0 (4)Adobe Acrobat Reader 1.2 实验目的 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1.3 背景描述 假设宽带小区城域网中有两台楼道交换机,住户PC1、PC2、PC3、PC4分别接在交换机一的0/1、0/2端口和交换机二的0/1、0/2端口。PC1和PC3是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PC2和PC4是另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现要求同一个单位的住户能够互联互通,不同单位的住户不能互通。 1.4 实现功能 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 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1.5实验设备 Switch2950 2台 Pc 4台 1.6 实验步骤 (1).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完成实验拓补图并连接好

(2).在模拟器重配置交换机和pc 。 先打开‘Boson NetSim’软件,再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中点击Load…进行加载,进入Boson模拟器的环境,一边进行相关配置。 1)交换机S1进行配置 Switch>enable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tp domain xyz Switch(vlan)#vtp server Switch(vlan)#vlan 2 name jsjx Switch(vlan)#exit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 1.分布式处理是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之一。 A.对 B.错 2.组建一局域网时,网卡是必不可少的网络通讯硬件。 A.对 B.错 3.在IE浏览器中,系统会把我们浏览过的网页保存在缓存的特定文件夹中。 A.对 B.错 4.WWW中的超文本文件是用超文本标识语言写的。 A.对 B.错 5.广域网是一种广播网。 A.对 B.错 6.分组交换网也叫X.25网。 A.对 B.错 7.Yahoo是典型的目录搜索引擎。 A、对 B、错 8.Google就是典型的目录搜索引擎。 A、对 B、错 9.搜索引擎是一个应用程序。 A、对 B、错 10.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对 B、错 11.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区别在于加密结果的对称性。 A、对 B、错 12.数字签名是对称加密技术的一种应用。 A、对 B、错 13.计算机协议实际是一种网络操作系统,它可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A、对 B、错 1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将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层。 A、对 B、错 15.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按网络的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划分的是______。 A.Windows NT B.WAN和LAN C.星型网络和环型网络 D.公用网和专用网 2.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可分为______。 A.星型、环型、树型和路径型 B.星型、环型、路径型和总线型 C.星型、环型、局域型和广域型 D.星型、环型、树型和总线型 3.在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局域网中,网络的核心是______。

计网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姓名:彭思琦 学号:15291191 指导教师:张洪和 实验日期:2017-12-09 18:00-22:00

一、计算机信息 计算机的 IP 地址:192.168.0.5 子网掩码:255.225.255.0 默认网关:无 二、 报告内容 1 ) 画出实验室的网络拓扑图, 将每个网络用 CIDR 记法进行表示, 并注明你用的电脑处在哪一个网络。 实验室的网络拓扑图: 1. 由机房电脑组成的网络中,用 CIDR 记法要写成: 192.168.0.0/24 WAN LAN:10.10.10.1 LAN:192.168.1.1

2. TCPIP_1 CIDR 记法为:10.10.10.1/24 TCPIP_2 CIDR 记法为: 192.168.1.1/24 1 . 实验一任务一 2)在你的电脑上打开cmd 窗口,ping 一下192.1 68.0.0 网络的任何一台在线的主机,将实际运行结果进行图片保存,粘贴到实验报告上。 PING 本机 PING 百度(此部分在寝室完成)

3)在ping 的过程中,利用wireshark 捕捉包含对应ICMP 报文的MAC 帧,将此MAC 帧的各个控制字段,以及此MAC 帧中包含的IP 数据报的各个控制字段,进行标注或者用文字列出。本机IP:172.27.69.177 目的地址:74:1f:4a:9b:a1:67 源地址:30:10:b3:b8:bd:a3 类型:协议类型ipv4(8000) 版本:4 首部长度:5 首部长度5*4=20 字节 区分服务:00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全

【实验编号】实验一 【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实验目的】认识PC硬件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掌握网线的制作和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 一.实验内容 实验拓扑图如下 1.IP地址配置 2.Ping命令 ping 命令是网络测试及故障检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命令,该命令用户确定两台主机之间能否通信,根据返回的信息,可以推断 TCP/IP 参数是否设置和工作正常。

(1)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127.0.0.1 (2)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本机的IP地址 (3)分别在远程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插线情况下: 不插线情况下:

使用“-l”和“-f”参数测试当先网络的MTU MTU值为1452 (5)修改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使两台计算机处在不同网段内,使用Ping命令测试 3.arp命令的使用 (1)显示当前ARPcache中的内容,记录下来 (2)测试删除ARPcache中的内容

(3)使用ping和arp命令获取远程主机的MAC地址 (4)在远程主机下使用ipconfig-all命令获取实际的MAC地址 (5)获取本网络默认网关的MAC地址 (6)使用arp -s 参数进行静态ARP映射,防范ARP欺骗

(7)使用arp -s 参数将默认网关的IP地址与错误的MAC地址进行静态ARP映射,记录并分析此时的现象 实验体会: 通过此次实验,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了解了有关网线的制作和一些基本网络设备的相关知识,对计算机网络有了基本的认识。认识了PC硬

局域网与城域网实验报告

.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局域网与城域网 学号 学生姓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1:CSMA和CSMA/CD协议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CSMA、CSMA/CD协议的模拟测试,分析并比较这两个协议的性能。加深对CSMA、CSMA/CD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a.各协议的“信道负载——信道效率”测试 b.各协议的“信道负载——成功概率”测试 c.各协议运行相同时间时,发送帧数与成功帧数测试 三、实验器材 PC机1台,协议模拟程序 四、实验原理 CSMA、CSMA/CD协议是以ALOHA为基础发展起来的MAC访问控制协议。 CSMA的基本思想: 对ALOHA系统发送时“不侦听信道”进行改进。要求站点发送前先监听信道,若信道闲,可以启动传输,若信道忙,则必须等待,以避免冲突。等待时间由退避算法决定。常用的退避算法有三种:非坚持(0坚持)、1-坚持、P-坚持。 0坚持CSMA: ①若信道闲,立即发送 ②若信道忙,则不再监听信道,而是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按①进行。 0坚持CSM优点是降低了冲突概率,重负载时,吞吐率较高;缺点是轻负载时,信道上有较多空闲时间,效率低。 1-坚持CSMA: ①若信道闲,立即发送 ②若信道忙,则继续监听至信道闲,并立即发送。 1-坚持CSMA优点是轻负载时,能有效减少信道的空闲时间,提高传输效率;缺点是发生再次冲突的可能性大,重负载时冲突严重,极限时吞吐量趋于0。 P-坚持: ①若信道闲,立即启动发送 ②若信道忙,则一直监听直到信道闲,以概率P立即发送,以概率(1-P)不发送,并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按①进行。 P值的选取不能太大。若P太大,使np>1,表示冲突后有多个站试图发送,会重复冲突,故一般选np <1。当然p也不能太小,若p太小,则站点延迟大。对于负载未知的网络,p值应适当选取,对于固定的p值,网络的性能会随站点数量n而变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