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应用_李晓英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应用_李晓英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应用_李晓英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应用_李晓英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应用

李晓英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1)

摘要:介绍了抗菌剂的分类和抗菌机理及其在抗菌纤维、抗菌塑料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抗菌剂;抗菌材料;机理

中图分类号:T Q31412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O9278(2001)02O0068O03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生存环境日益成为人类的追求目标。因而,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微生物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96年,日本发生的O-157感染事件,曾一度引起全世界的恐慌。而在世界范围内因细菌传染引起的包括霍乱、肺炎、疟疾、结核病和肝炎等导致人类的死亡更是频频见诸报道,触目惊心。为此,控制和消灭有害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在当今仍是科技领域内的重要课题,并不断受到关注。

1抗菌剂的种类

抗菌剂按照其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程度不同,分为灭菌剂、消毒剂和防菌剂[1]。

灭菌剂,杀死生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菌和非病原菌)的繁殖体和芽孢。

消毒剂,杀死病原菌。一般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繁殖有效,对于芽孢则无杀害作用。

防菌剂,又称抑菌剂或防腐剂,能够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一般来讲,抗菌剂或抗菌材料,都具有杀菌作用或抑菌作用。而许多药品,在低浓度时只有抑菌作用,浓度增大或作用时间长时,可起到杀菌作用。

2抗菌剂的分类

用作抗菌剂的物质为数不少,大体上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211无机抗菌剂

主要是指将银、铜、锌等本身具有抗菌能力的金属或金属离子负载于无机物载体上的制剂。其中载体主要是合成的或天然的沸石、二氧化钛、磷酸锆、硅胶等。

由于银离子的毒性很小,抗菌能力强,而且在人体收稿日期:2000O12O26内难于积累[2],所以早在古代人们就利用其安全性和抗菌性来制成餐具和抗菌药物。目前已商品化的无机抗菌剂大多是银系抗菌剂。

银系抗菌剂的作用机制是银离子从载体中溶出后,与细菌或霉菌细胞中的)SH、)NH2、)COOH等反应,与细胞体内的蛋白质发生作用,阻碍其合成的进行和能量来源,进而使代谢受阻,抑制细菌的繁殖[3]。

无机抗菌剂由于是通过载体的缓释来完成抗菌目的,而且载体及金属都具有很低的毒性,因此,其突出的特点是耐久性及安全性好。而银离子易生成氧化银或经光催化还原成金属银,故存在使制品变色的缺憾。212有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包括天然类和合成类两大系列。

天然类抗菌剂是从动植物中提炼精制的,主要有从蟹和虾的壳中提炼精制的壳聚糖。壳聚糖分子内含有活性基团)NH2,可对多种菌类表现出抗菌性。一般认为壳聚糖的抗菌机理是由两步反应完成的。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壳聚糖分子中的H N+3与细胞壁所含的硅酸、磷酸酯等解离出的阴离子结合,结合结果使细菌自由活动受阻,从而阻止细菌的大量繁殖。然后,壳聚糖进一步低分子化,通过细胞壁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使遗传因子从DNA到RNA的转变过程受阻,造成微生物彻底无法繁殖[4]。天然抗菌剂由于其耐热性差,药效持续时间短,同时受到安全性和加工条件的制约,目前还未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

另一类更占主导地位的有机抗菌剂是合成类有机抗菌剂,主要品种有:季胺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有机金属类、吡啶类、咪唑类、噻吩类等。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与细菌和霉菌的细胞膜表面阴离子结合,或与硫基反应,破坏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合成系统,抑制细菌和霉菌繁殖。

合成类有机抗菌剂具有速效、防霉效果优良等特性,但它同时具有毒性较大、耐热性较差、药效持续时

第15卷第2期中国塑料V ol.15,N o.2 2001年2月CHINA PLASTICS F eb.,2001

间短等缺点。表1对这三类抗菌剂作了简单的归纳。

表1抗菌剂分类及其特点比较

抗菌剂类别主要品种作用机理优点缺点

无机抗菌剂银-活性炭、银-沸石、银-磷酸锆,银

-硅胶、银-二氧化钛、银、锌、铜等金

属离子及其氧化物

金属可与细菌或霉菌细胞中的

)SH、)NH2、)COOH等反应,破坏蛋

白质的代谢而抑制细菌繁殖

安全性高,耐热性好,持

续性好,抗菌范围广,有

效期长

价格高,银系存在变

色问题

天然抗菌剂壳聚糖使细胞壁破坏,阻碍细菌自由活动,

DNA的合成受阻

安全性高寿命短,耐热性差

合成抗菌剂酚醚类,苯酚类,季胺盐类,双胍类,异

噻唑类,有机卤素化合物,哌啶类,咪唑

类,噻唑类,砜类

破坏细胞膜

蛋白质变性,代谢受阻

抗菌范围广,杀菌速度快

毒性大,易水解,使

用寿命短

3抗菌剂的应用

目前,抗菌剂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日常的纤维服装、家用电器、卫生陶瓷制品、食品包装以及建筑用的钢板、涂料等。其中纤维材料和塑料是抗菌剂应用最广的领域。

311抗菌纤维

纤维由于能够吸附很多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如果温度适宜,就会迅速繁殖,进而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所以,在纤维中添加抗菌剂日益成为现代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代表性抗菌纤维如表2所示。

表2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代表性的抗菌纤维[5]公司名称商品名纤维基团和抗菌剂

钟纺巴克泰基拉

利普弗来休A

利普弗来休C

聚酯内添加抗菌沸石

聚丙烯腈内添加抗菌沸石

尼龙内添加抗菌沸石

帝三制药苔丝纶尼龙内添加医用抗菌剂日本医疗巴依克纶尼龙内添加含氮抗菌剂

富士纺基特波利纤维素纤维内添加脱乙酰壳多糖微粉

东帮人造丝萨因德罗奈粘胶纤维内添加季胺盐

可乐丽萨尼达-30

萨依耐克斯

聚酯内添加抗菌沸石

尼龙内添加含银无机物

帝人开米达克(短纤)

利帕尔泰

聚酯内添加含银无机物

聚丙烯腈内添加铜微粉

蚕毛染色桑达纶SS-N聚丙烯腈纤维表面配位络合硫化铜

旭化成短纤维-RBCY 粘胶内添加胶体硫磺使铜氨纤维表层析出微细铜化合物

大和纺斯纳尔帕粘胶内添加有机抗菌剂

东丽泰利卡纳(长丝)尼龙内添加无机抗菌剂

尤尼奇卡波尔法(短纤)聚酯内添加抗菌沸石

中国纺大中纺AB聚丙烯腈纤维链上接枝抗菌基团

纤维的抗菌加工方法大致可分为后处理加工法和原纤维加工法两大类。后处理加工法是利用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将抗菌剂或含有抗菌剂的反应性树脂接枝到纤维表面。原纤维加工法是在合成纤维阶段,将抗菌剂加于纺丝液内制成抗菌纤维。在后处理加工法中,抗菌剂只存在于纤维表层中,抗菌耐久性差。而原纤维加工法是通过抗菌剂露出纤维表面或部分溶出而显示抗菌性,当纤维表面抗菌剂减少时,纤维内部抗菌剂又可以向外得以补充而具有强的耐久性。目前已形成抗菌纤维的主要生产技术。

抗菌纤维中使用的抗菌剂大致有金属及金属化合物、二苯醚及其衍生物、有机硅季胺盐及脲类、胍类、脂肪酸酯、甲壳类等70余种。

312抗菌塑料

塑料抗菌剂是一类新型塑料添加剂。添加少量抗菌剂可赋予塑料长期的抗菌和杀菌能力。90年代以来,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在家用电器、化学建材产品、电信通讯产品、食品包装物和厨房用品、文具、卫生浴具、玩具等用品中使用抗菌塑料,利用其中的抗菌剂可以将玷污在塑料上的细菌在一定时间内杀死或抑制其繁殖,保持自身清洁状态,减少因使用塑料制品而发生的交叉污染。抗菌塑料的应用见表3。

表3抗菌塑料的应用

应用领域应用产品

食品用具

食品保鲜膜(袋)、餐具、菜板、食品加工机、保温

瓶壳

电子通讯电话机、传真机、移动电话、话筒、键盘

家用电器

冰箱、洗衣机、空调、洗碗机、录像机、电饭锅、电

熨斗、换气扇

建材装饰板、内墙涂料、油漆、壁纸、家具、卫生间设施

办公用品纸张、文具

玩具塑料、木制玩具;棋子

医疗卫生

医院设施、注射器、输液器、医护人员及病人的服

日常用品及其它

牙刷、交通工具内饰件、乐器、助听器、污物筒、包

装袋等

抗菌塑料的抗菌性应当具有高效、广谱、持续性好的特点,并且无毒,无异味,对环境无影响。抗菌剂还应当与各种塑料配伍性好,不与塑料中各种助剂发生化学反应,不受光和热的变色作用。

抗菌塑料的加工方法与抗菌纤维相似,抗菌塑料成型时通常在200e左右的高温,且要经受强烈的机

2001年2月中国塑料#69#

械剪切加工。因此,塑料所用的抗菌剂必须具有很好的耐热性。为此,载有银、铜、锌等金属离子的抗菌剂成为塑料制品的首选。

4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现代抗菌材料的实用化始于防微生物纤维制品。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由于穿用经抗菌加工的军服而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60年代以后,抗菌纤维开始出现。其中所用的抗菌剂是具有强抗菌性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酚、有机锡等。进入8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多使用季胺盐类硅烷偶联剂处理纤维,以达到抗菌目的。

抗菌塑料的应用始于80年代初,日本在这方面属于发展较快的国家。1983年日本品川燃料公司推出无机抗菌剂的工业化产品,1984年后钟纺也推出抗菌剂,到90年代初天然制品类抗菌防霉剂也开始在日本商品化。此后日本抗菌塑料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6]。规模化生产银系抗菌剂。抗菌塑料几乎覆盖PP、ABS等所有主要塑料品种。而欧美的抗菌剂主要使用在软质聚氯乙烯中,其中主要是有机类抗菌剂。

国内目前抗菌剂研制开发的主要方向也是无机抗菌剂,尤其在解决银系抗菌剂的颜色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出现了一批新材料、高技术公司从事抗菌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发了一些在高性能、高功能化的高分子材料中应用的抗菌剂,如海尔科化的KHFS-Z系列塑料抗菌剂及其抗菌母料及中国纺大的AB抗菌纤维。

5抗菌剂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自本世纪中叶较多使用有机抗菌剂制得抗菌纤维以来,经过80年代无机抗菌剂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目前抗菌剂的研制已进入了无机/有机复合抗菌的新时代。这样结合了二者的优点,既具有有机抗菌剂的即效性、持续性,又具有无机抗菌剂的安全、耐变色性,如日本的一些研究者在研究用层状粘土作为载体,利用层间插入技术(intercalation),将有机抗菌剂引入到用银离子交换过的蒙脱石或皂石类粘土的层间隙中,这样可提高其耐热温度。在高温下,银离子和有机抗菌剂可慢慢地一起释放出来,达到强效抗菌目的[3]。另外,在抗菌剂的合成工艺中,也不乏有创新的技术路线,如纳米无机微粒载带银等金属离子;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生产的纳米材料抗菌剂。在抗菌材料的加工方面,利用化合物的活性反应基团在高分子链上直接引入抗菌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尽管如此,目前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毒性、抗菌性等问题仍未彻底搞清楚。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新的问题也会出现。而且在抗菌剂的推广应用中,由于对抗菌剂性能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用户没有测试标准与手段。色母料厂制成的抗菌母粒,在销售中也难以统一标准。加之无权威机关可以承担仲裁,抗菌剂的推广商业味道较重。其次,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抗菌剂生产企业还处于研制开发阶段的事实,产量比较低,相对成本也较高,目前基本依赖进口,流通环节多,价格更是攀升。

总之,抗菌剂及抗菌材料在我国还刚起步,相信通过抗菌剂研究机构及制品厂商的努力,一定能进一步开发出价廉且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的抗菌产品。

参考文献:

[1]董晓旭.工程塑料应用,2000,(2):27-28.

[2]大谷朝南.精细化学药品(日),1996,25(19):5-14.

[3]伍敏扬,等.精细石油化工,1998,(6):14-18.

[4]李梅,等.化工新型材料,1998,(5):8-11.

[5]杨瑞玲.精细石油化工,1998,(6):11-13.

[6]李毕忠.化工商品科技,1999(2):10-12.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nd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Li Xiao-ying

(Shanx i I nst itute of Chemical I ndustry,T aiyuan030021,China)

Abstract:Classification,antibacterial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ag ents in fabric and plastics w ere in-troduced.

Key words:antibacterial agent;antibacterial material;mechanism

#70#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应用

环保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进展综述

环保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进展综述 董红霞 (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摘要:本文叙述了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选择标准,着重分析了目前抗菌剂行业面临的安全环保法规的压力,并提出了应对这些安全环保压力的方向。 关键词:抗菌剂;环保;安全;法规;进展 随着对天然与健康产品的持续追求,人们更关注纺织品的健康及舒适性,尤其是抗菌防臭加工最受市场的青睐。在气候温暖而且雨量较多的地区,细菌(微生物)容易大量繁殖,而人体穿着纤维制品时,汗、皮脂、污垢等人体代谢物均附着在纤维的表面上,而间接提供细菌所需的营养源进行繁殖,在这过程中代谢所产生挥发性恶臭物质,也会引发其它相关的疾病。 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对于防止病菌的侵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抗菌功能性纺织面料制作的日用品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泛而深入地辐射到生活的细节中。 开发抗菌功能性纺织品所需要的抗菌整理剂是一门牵涉甚广的技术科学。该技术使用在纺织品的抗菌上,可提供不同保护程度的功能。 本文详细叙述了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机理、抗菌剂的种类以及抗菌剂选择远离等,着重分析了当前安全法规对抗菌整理剂的较高要求,并提出了环保型抗菌整理剂的发展方向。 1、抗菌防臭加工的必要性 纤维或纺织品经抗菌处理后,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 (1):保护使用纺织品穿著者和使用者的人,如果抗菌纺织品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尿素分解菌等细菌和真菌,则能预防传染性疾 病的传播;防止内衣裤和袜子产生恶臭;防止袜子上脚癣菌的繁殖; 防止婴儿因尿布发生红斑;提高老人和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在 医院内预防交叉感染(即MRSA感染); (2):对纤维材料本身的保护,防止纤维受损,由于具有杀灭黑曲霉菌、球毛壳菌、结核杆菌和柠檬色青霉菌等各种霉菌,可以防止纤维材料变 色、脆损以及纺织品贮藏时发生霉变。 2、纺织品上抗菌剂的作用模式和机理 活的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等,主要由多糖组成的最外层的细胞壁。这种细胞壁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保护细胞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紧接细胞壁下层的是半透性的细胞膜,这种细胞膜包括细胞内细胞器和多种酶和核酸。这些酶负责发生在细胞壁内的化学反应,核酸则储存这些微生物的基因信息。这些微生物的存活或生长取决于细胞的完整性、这些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和合适状态。 抗菌整理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静菌)或杀死微生物(杀菌)。几乎所有的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如银抗菌剂、三氯生、PHMB和季铵盐化合物等,均为杀菌剂。这些抗菌剂能损坏细胞壁,或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蛋白质中毒,抑制酶的活性,或抑制脂类的合成,而这些都是细胞存活的必需条件。

(完整版)纳米抗菌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多尺度杂化纳米抗菌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Ag+、Zn2+和Cu2+等金属离子具有抗菌活性,且毒性小、安全性高而被广泛用作抗菌剂使用。但是,由于其存在易变色、抗菌谱窄、长效性差、耐热性和稳定性不好等缺点而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相比而言,纳米银、纳米金、纳米铜、纳米氧化锌等纳米材料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例如纳米银,在抗菌长效性和变色性方面均比银离子(多孔纳米材料负载银离子)抗菌剂有显著改善,而且其毒性也更低(Adv. Mater. 2010);关于其抗菌机理,被认为是纳米银释放出银离子而产生抗菌效果(Chem. Mater 2010,ACS Nano 2010)。纳米金也有类似的效果(Adv. Mater. Res.2012),尽管活性比纳米银稍差,但其对耐药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Biomaterials 2012)。铜系抗菌材料可阻止“超级细菌”(NDM-1)的传播(Lancet Infec.Dis. 2010)。活性氧化物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面最广泛的一类长效抗菌剂,其中氧化锌是典型代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低维结构氧化锌的出现,为氧化锌系抗菌材料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氧化锌甚至可用于牙科等口腔材料(Wiley Znter Sci.,2010)。本项目相关课题组多年的研究发现,ZnO的形貌差异、结构缺陷和极化率等都会影响其抗菌活性(Phys. Chem. Chem. Phys. 2008);锌离子还可以与多种成分杂化,产生协同抗菌活性而提高其抗菌性能(Chin. J. Chem. 2008, J. Rare Earths 2011)。 利用杂化纳米材料结构耦合所带来的协同作用提高纳米材料的抗菌活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例如:纳米铜与石墨烯杂化体系中存在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ACS Nano2010)。用络氨酸辅助制备的Ag-ZnO杂化纳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菌和光催化性能(Nanotechnology 2008);但是Ag的沉积量过大,催化活性反而有所降低(J. Hazard. Mater. 2011)。以壳聚糖为媒质,通过静电作用合成得到均匀的ZnO/Ag纳米杂化结构,结果显示,ZnO/Ag纳米杂化结构比单独的ZnO 和单独纳米Ag的抗菌活性都高,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RSC Adv. 2012)。Akhavan等用直接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技术把锐钛

纺织品抗菌消臭标准比较

一、纺织品抗菌性测试常用定量测试方法: 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开发抗菌纺织品的国家,我国抗菌织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由于抗菌剂的多样性和织物性质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测试方法来评价真实的抗菌效果。所以目前国际上还无统一的定量测试标准。主要有震荡法、吸收法、转移法和转印法,都是利用菌液和样品充分接触,经一段时间培养后测得样品中的活菌数,通过计算抑菌率或减少率来评价抗菌性能,主要测试标准有: 国标:GB/T20944.2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二部分吸收法、 GB/T20944.3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震荡法、 FZ/T 73023-2016抗菌针织品 欧标:ISO 20743-2013 纺织品抗菌性的测定 日标:JIS L 1902-2015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美标:AATCC 100-2012 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 ASTM E2149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稳态抗菌剂的抗菌行为 检测方法差别: 吸收法: 吸收法是一种静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方法。它的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细菌液接种在抗菌试样上,试样吸收菌液后,抗菌剂与菌液直接接触,以达到抗菌效果。它要求试样在1min 内将接种菌液完全吸收,若菌液未被完全吸收、试样不平整或试样孔隙大等原因而使接种上去的菌液滑落或渗漏在试样外,则测试结果不准确,故其对试样的吸水性及形状都有要求,使用条件有所限制。 振荡法: 振荡法是一种动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非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它的测试原理是通过样品在一定浓度的菌液中不断振荡,使细菌与抗菌式样密切接触已达到抗菌的效果。故其对试样形状及吸水性要求不高。 AATCC100和JIS L 1902都属于吸收法,二者实验条件大致相同,都是在纺织品上接种细菌后在”0”时和18~24时从纺织品上回收细菌。不同之处:1、AATCC100未提及细菌的接种方式,也没有抗菌评定基准,JIS L 1902则在AATCC10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对试验条件也有明确的规定,便于人们去操作;2、AATCC100 只做一组平行样本,JIS L 1902做三组平行样本再取其平均数来计算;3、在结果计算以及报告形式上,AATCC100用百分率来表示抗菌活性的相对结果,易于被人理解;JIS L 1902 结果用活性值来表示,评价基准为大于或等于2.0即有抗菌防臭功能,但是用对数差值表示抗菌活性,不能一目了然地体现织物的相对抗菌性。 FZ/T 73023 、GB/T20944.3和ASTM E 2149都属于震荡法,测试操作比吸收法简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测试方法。震荡法是在一定液体中接种细菌,对于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纤维状、粉末状、织物等任意形状的试样都适用,且对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织物的测试都适用。不同之处:1、ASTM E 2149是美国材料测试协会标准,应用领域很广,由于不是针对抗菌纺织品设计的,故其许多实验条件规定不明确,测试参数变动幅度大,取决于测试者的主观性操作,导致各实验室间的测试结果缺乏可比性,FZ/T73023和GB/T20944都规定了抗菌纺织品的考核级别指标、抗菌测试标准空白样、抗菌织物试样洗涤实验方法等,而且对于其中的抗菌织物测试方法也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三、消臭测试标准 欧标ISO 17299-2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deodorant property-Part 2:Detector tube method 国标GB/T33610.2-2017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 日标JEC301-2013 《SEK 标志纤维制品认证基准》; 日本作为消臭织物生产与评价的先驱,最早建立了织物消臭性能评价的标准。在JEC301-2013《SEK标识纤维制品认证基准》中,对纺织品的消臭性能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已实施多年,消除服用纺织品中汗臭的评价已被各大检测机构采用。其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检知管法(检知管内装有显色剂,当被测气体通过检知管时,管内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通过管内变色刻度可直接读出气体的浓度,此法灵敏度高,但是只能对单一气体进行测定)、GC-MS法(试样在容器中放置一定时间,用样品瓶装取一定量的待检气体,测试放置前后容器内的臭气浓度,此法准确度和精度高,但不能进行快速测定)、嗅觉法(通过人的嗅觉感知臭

纳米产品及其抗菌原理

纳米产品及其抗菌原理 一、纳米材料基本知识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通常我们把材料超细化到纳米级(1~100nm)的技术称之为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将其进行表面改性后就成为纳米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21世纪材料的发展方向,我国在纳米技术、尤其是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美、日、德等国家齐头并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环保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负离子空气净化、与人接触的物品用具的抗菌、防霉、自洁、食品保鲜、生物保暖、各种室外材料的防紫外、抗老化、抗辐射以及材料的抗静电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 二、纳米银系抗菌原理、安全性及功能 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抗菌原理主要是银离子与细菌接触后,Ag+与细菌体蛋白酶上的巯基(-SH)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造成细胞固有成分被破坏产生功能障碍而死亡。反应如下: 在整个过程中, Ag+基本不损耗,这也决定了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长效性。

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经口毒性非常低,安全性能极高。国际上部分无机银系抗菌剂已被美国FDA认可为天然抗生剂。经医学部门和临床验证,无机银系抗菌适用的范围很广,如:感冒、咳嗽、扁桃腺炎、口臭、脚气、青春痘、盲肠炎、糖尿病、枯草热(有害于眼、鼻、口腔的过敏性疾病)、皮肤结核、淋巴腺炎、髓膜炎、寄生虫感染、肺炎、风湿症、白癣、猩红热、口腔败血症、疱疹、皮肤癌、葡萄球菌感染、连锁球菌感染、梅毒、所有病毒性疾病、胃溃疡、甲状腺炎、结膜炎、脑膜炎、肋膜炎、干癣、膀胱炎、白血病、皮肤炎、消化不良、艾滋病、前列腺炎以及擦伤等。 三、关于负离子 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是人类提神醒脑的保健空气。经过仪器测量发现,茂密的森林、海滩和充满活力的喷泉边,负离子的浓度较高,可以感到空气十分新鲜。然而在城市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医院等室内的负离子含量较少,空气显得浑浊。所以,负离子对人体的健康、对人体保持精力充沛具有极大的作用。自英国学者威尔逊与法国学者埃尔斯特和格特尔证实空气负离子的存在后,人们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一)负离子粉的作用原理 负离子粉含有多种元素,如Si、Mg、Fe、Al、K、Na,负离子粉产生微量的放射线,微量的放射线有刺激生长、延长寿命的功效。负离子粉产生的放射量为一年1mSv以下,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无纺布抗菌剂,纺织抗菌整理剂,针织布抗菌剂,抗菌药水,面料抗菌消臭剂

纳米粉体的分散及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研究 滕志强1朱平2张建波王炳(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1滕志强(1978- )男,青岛大学在读级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功能整理研究。 2 联系人:朱平(1957-),男,青岛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功能助剂和功能纺织品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在不同pH值下的分散效果,以及最佳分散剂用量,结果表明:2%(o.w.f.)的聚丙烯酸钠在pH值等于9时对3%(o.w.f.)的纳米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另外,还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复合纳米微粒ZnO/TiO2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结果发现复合纳米粉体的抗菌效果要比单一纳米粉体的抗菌效果好,证明了纳米协同效应的存在。 关键词:低聚丙烯酸钠分散性纳米ZnO/TiO2 抗菌整理协同效应 1.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材料的认识与使用已经向多功能化方面发展,纺织业亦是如此。在功能性、环保型纺织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纺织品市场主流的今天,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研究己扩展到众多领域,其中纳米材料的应用便是其中的一种。天然纤维织物因其服用的舒适性等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棉织物本身存在一些缺点,如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球菌等在棉织物上存在时间延长,尤其是一些内衣、内裤的穿着环境易滋生细菌,并以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物为营养物质迅速繁殖,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另外,它们还会使棉制品变色、发霉,诱发各种皮肤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由于某些无机材料做成纳米级后有优越的抗菌功能,同时纳米功能材料耐热、无毒、稳定性强,因此纳米材料便作为新型的抗菌整理剂首先被选用,来代替对人体有毒性和刺激性的抗菌剂,成为开发绿色功能纺织品的一个重要方向[1]。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应用的将纳米微粒施加到纺织品上的方法主要有三种[2]:(a)共混纺丝法(b)后整理法:吸尽法、涂层法和浸轧法(c)接枝法。然而,时至今日,纳米粉体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仍然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这是因为纳米微粒表面活性很大,易发生团聚,且不易与纤维材料结合固着,因而,如何使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纺织品上,且实现纳米粒子与纤维的牢固结合,是纳米功能纺织品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技术。 本文借助于粘合剂把纳米粉体TiO2和ZnO施加到棉织物上,并对它们的分散性、抗菌性以及它们复合物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 2. 2. 实验部分 2.1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2.1.1 原料及试剂 纳米ZnO和纳米TiO2(江苏河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硅酸钠(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低聚丙烯酸钠(上海长风化工厂);染色用粘合剂和渗透剂JFS(烟台三和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1.2 2.1.2 织物规格 经过前处理的纯棉织物:规格40*40,支数133*72

针织品抗菌剂防螨抗菌助剂耐久抗菌防螨剂水溶性甲壳素丝蛋白加工剂

针织品抗菌剂防螨抗菌助剂耐久抗菌防螨剂水溶性甲壳素丝蛋白加工 剂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 结构或组分:天然甲壳质改性高分子化合物; 用途及应用方法:适用于处理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纤维素纤维和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也可以处理腈纶等织物的抗菌处理; 1、浸轧工艺: 〈1〉用量:10~40g/L 〈2〉工艺流程: 织物→浸轧抗菌溶液(浸轧温度10~30℃;轧液率60~90%,工作槽液 量要小) →烘干(100~120℃) →高温拉幅(140~150℃×20~ 30s) 2、浸渍工艺: 〈1〉用量: 〈2〉浴比:1:10 〈3〉处理温度:40~60℃ 〈4〉处理时间:30~40min 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 抗菌防臭全棉活性印花保健布生产实践 穆殿忠吴相杰(邢台方圆纺织印染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以水溶性甲壳素作为纺织品的后整理剂具有明显的抗菌、防臭效果,通过生产实践及科学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生产方案及工艺控制条件,通过性能测试表明,经整理后的全棉活性印花布的抑菌率达到了96%。 【关键词】水溶性甲壳素、抗菌防臭、生产工艺、性能测试、全棉印花布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全棉纺织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入WTO后,也只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更好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人们对自身的保健及对纺织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具有持久性、安全性、抗菌防臭性好的全棉制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以健康的理念广泛的应用于医院、

针织品抗菌剂,防螨抗菌助剂,耐久抗菌防螨剂,水溶性甲壳素,丝蛋白加工剂

针织品抗菌剂,防螨抗 菌助剂,耐久抗菌防螨剂,水溶性甲壳素,丝蛋 白加工剂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 结构或组分:天然甲壳质改性高分子化合物; 用途及应用方法:适用于处理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纤维素纤维和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也可以处理腈纶等织物的抗菌处理; 1、浸轧工艺: 〈1〉用量:10~40g/L 〈2〉工艺流程: 织物→浸轧抗菌溶液(浸轧温度10~30℃;轧液率60~90%,工作槽液量要 小) →烘干(100~120℃) →高温拉幅(140~150℃×20~30s) 2、浸渍工艺: 〈1〉用量: 〈2〉浴比:1:10 〈3〉处理温度:40~60℃ 〈4〉处理时间:30~40min 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 抗菌防臭全棉活性印花保健布生产实践 穆殿忠吴相杰(邢台方圆纺织印染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以水溶性甲壳素作为纺织品的后整理剂具有明显的抗菌、防臭效果,通过生产实践及科学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生产方案及工艺控制条件,通过性能测试表明,经整理后的全棉活性印花布的抑菌率达到了96%。 【关键词】水溶性甲壳素、抗菌防臭、生产工艺、性能测试、全棉印花布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全棉纺织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入WTO后,也只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更好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人们对自身的保健及对纺织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具有持久性、安全性、抗菌防臭性好的全棉制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以健康的理念广泛的应用于医院、宾馆、家庭等场所。用水溶性甲壳素整理生产的产品完全符合绿色纺织品标准要求,符合当代保健、环保的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应用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应用 [摘要]对国内外开发的纺织品用抗菌防臭整理剂的性能与整理加工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扼要介绍了抗菌防臭的机理及整理效果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抗菌;整理 1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现状与机理 1.1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着抗菌防臭加工技术的深入发展。目前,品种繁多的纺织品抗菌防臭整理剂不断面世,加工技术日趋完善,标志着服装用及装饰用纺织品的抗菌防臭加工技术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抗菌防臭整理在美国等国家被称为抗菌整理和抗微生物整理,在日本被称为抗菌防臭加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美国、英国的一些生产企业纷纷研制和生产出自己的抗菌纤维及纺织品,把抗菌剂加到纺丝液中制取的纤维大都是涤纶、腈纶、锦纶等。国内目前大都是采用抗菌剂后整理的方法使产品获得抗菌性能,如东华大学抗微生物腈纶织物CHA、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CJ-963抗菌整理织物等。 1.2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机理 织物抗菌功能的获得主要采用纤维改性加工和织物后整理两种方法来实现。采用织物后整理方法,产品抗菌耐久性差,洗涤多次后,抗菌效果逐渐消失;采用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复合纺丝及把抗菌剂掺加到纺丝液中纺出纤维的方法制取抗菌纤维,再织成各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织物及产品,产品则具有抗菌性能持久、性能稳定、对人体安全性高等特点。 1.2.1 微生物抗菌机理 微生物抗菌整理剂主要可分为溶出型和非溶出型两大类。 非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为药剂不浸入微生物细胞,而是将微生物细胞壁用物理方法加以破坏,使其内部组织外露而将细胞杀死。有机硅季铵盐属于非溶出型抗菌剂,由于细菌一般带有负电荷,而季铵盐在水中带正电荷,二者因静电引力吸引在一起,使细菌细胞壁表面停止振动,呼吸也同时停止。由于抗菌剂不浸入细菌细胞体内,不影响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因此不会产生遗传变异的耐药性菌。这种抗菌机理俗称为“接触杀死”,基本属于“专守防卫”型。当季铵N+表面上附着的细菌遗骸或尘土过多时,抗菌效果降低,但通过洗涤,抗菌效能可再现。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为药物浸入微生物细胞中,通过细胞壁、细胞膜、影响其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再生能力,使微生物细胞内酶的代谢功能和呼吸功能发生麻痹,进而衰竭。如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酚类)的抗菌机理属于破坏微生物的再生能力。当抗菌剂与细菌接触时,能进入细菌细胞内影响DNA和RNA的再生,并抑制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有关的酶的作用和功能,限制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2.2 大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消臭机理 大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消臭一般是通过分解、氧化、还原、中和、加成等化学反应使含臭的物质转化为无臭物质,以达到消臭的目的。如以铁-酞菁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消臭剂能分解含臭

抗菌剂,织物抗菌剂,布料抗菌剂,纺织抗菌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韩笑 织物的消臭整理 青岛贵华针织有限公司蓝克健 【摘要】本文介绍了消臭整理的基本方法,以及该公司利用TF-3000消臭整理剂对针织内衣织物进行消臭整理的试验工作。并对测试消臭效果的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消臭整理TF-3000消臭剂消臭效果检验方法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于来自于人体与环境的某些不良气味,进行消臭整理,赋予人的生存空间以清新自然的气息,防止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皮肤的侵害,将大受消费者的欢迎。 臭气物质很少单一存在,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的生成物。臭味的产生一般有:(1)自然界微生物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2)动物体内消化、发酵、代谢的生理变化;(3)植物生长代谢的分解产物;(4)来自燃烧、热分解以及在工场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的结果,形成有恶臭的物质,其中(1)是恶臭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纺织品在人体穿着过程中会沾污很多汗液、皮脂以及其它各种人体分泌物,同时也会被环境中的污物所沾污,这些污物是各种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以及分解织物上的污物,产生氨等刺激性气体,导致对皮肤的异常刺激作用。因而,添加有抗菌作用的物质以预防臭气的产生为主的办法,称为防臭;而对织物表面处理,以消除产生的臭气的办法,称为消臭(或除臭)。本文探讨的是消臭方面的内容。 1.消臭的机理分析 当前的消臭整理按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除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恶臭,如称四大恶臭的氨(汗臭、尿臭),硫化氢(蛋类腐败臭),三甲胺(鱼类腐败臭),甲基硫醇(大葱腐败臭),以及低浓脂肪酸臭。第二类是除去香烟烟雾产生的臭味(主要是尼古丁及乙醛)。第三类是除去房屋装饰带来的甲醛气味。 人体各部分的分解物,如来自汗与尿的分解物(氨、三甲胺),来自汗液分解与脚臭(低级脂肪酸),来自下阴部的臭气(硫化氢)等,不同地区、民族和工作生活习惯的人,数量不尽相同。消除此类气体,改善人的空间环境,是消臭整理的目标。 消臭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种:

卤胺抗菌类纺织品

卤胺抗菌类纺织品 作者:杨智超班级:B轻化122 学号:1210802225 摘要;卤胺类抗菌剂具有广谱杀菌,无毒,环境友好等特点同时它们的抗菌性具有可再无毒,环境友好等特点同时它们的抗菌性具有可再无毒,环境友好等特点同时它们的抗菌性具有可再生性和持久性。本文主要是对卤胺剂抗菌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和实用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卤胺类抗菌剂环境友好可再生性 引言 人体皮肤和与之接触的纺织品上的湿度、温度和营养物(皮肤分泌物)能够为细菌的迅速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细菌可以分解各种有机物,产生令人不愉悦的气味,不仅如此,还会导致纺织品颜色改变,强力下降,从而使纺织品的外观品质下降。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渐渐受到人们重视,赋予纺织品抗菌功能是其服用性能升级的重要手段。大多数纺织品不具有抗菌性,不能成为保护人们健康的屏障。棉织物作为与人体接触最直接、最多的一类织物,人体的皮脂、汗液以及其他的一些分泌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而且棉纤维中的糖类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因此棉织物的抗菌整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1 抗菌剂的抗菌的作用机理和分类 卤胺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N-X键(其中X可以为C1、Br)的化合物,它是由含有胺、酰胺或者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经氧化剂如次卤酸盐作用后得到的。 (1)这类型化合物中的N-X键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会缓慢分解,释放出具有氧化作用的卤正离子,同时化合物中的N-X键被还原为N-H键。 (2)由于N-Br键不稳定,容易分解,因此实际使用中常用的卤胺化合物为氯胺化合物。与水分子作用后释放出的氯正离子具有氧化作用,可以杀死病菌等微生物。杀死病菌后,化合物经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盐)漂洗后,其中的N-H键又可以被氧化为N-Cl键,重新获得杀菌功能。 卤胺化合物中的活性单体包括游离的卤素阳离子和以化学键结合在卤胺化合物中N-X中的卤素,这种卤素表现出很强的正电性,这两种活性单体都具有氧化性,可以与微生物中的某些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Worley等认为,卤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与其他卤素释放剂的抗菌机理相似,只有氧化性卤素是活性单体,而自由卤素不是活性单体,以化学键固定在卤胺化合物分子中的卤素直接转移到微生物表面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卤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改变细胞膜的完整性; (2)破坏细胞的关键酶系统; (3)阻碍核酸。 2.2卤胺化合物的稳定性 卤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胺、酰胺和酰亚胺结构及其分解常数,这种卤胺结构在不释放自由氯的情况下,本身也具备抗菌功能。事实上,根据表1中的解离常数看,胺类卤胺化合物只可释放微量自由氯。 根据卤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可知,分解常数越大,抗菌活性越好。因此,卤胺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遵循如下顺序:酰亚胺结构的卤胺化合物>酰胺结构的卤胺化合物>胺结构的卤胺化合物。另一方面,分解常数越大说明其稳定性越差,因此,卤胺化合物的储存稳定性遵循如下顺序:亚酰胺结构的卤胺化合物<酰胺结构的卤胺化合物<胺结构的卤胺化合物。卤胺化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1)N-X基团旁边是否存在氢原子,如果有氢原子存在,

抗菌材料综述

抗菌材料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无机系、有机系和复合类抗菌剂的特点、抗菌机理及应用领域,着重介绍了有机抗菌剂里的季铵盐类抗菌剂,并指出抗菌复合材料和光催化类抗菌材料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抗菌材料;有机抗菌剂;季铵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卫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致病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并在一定条件下生长、繁殖,甚至变异,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会引起各种材料的分解、变质和腐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对纺织产品的抗菌防霉处理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国外纺织品抗菌防霉剂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市场趋势十分看好。目前,对纤维和织物进行抗菌防霉处理,已成为世界纺织品整理加工的主流。抗菌纺织品不仅可以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同时也为中国的纺织行业开创了新的商机。 “抗菌剂”是指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可杀死致病微生物。从结构和性能,看抗菌剂包括杀菌剂和抑菌剂。杀菌剂可有效杀死有害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杀菌剂一般指作用强、起效快而且是通过接触直接使微生物死亡的制剂;抑菌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孢子萌发的物质。抑菌剂一般仅可控制微生物萌发或代谢过程而不能直接使微生物死亡。其作用主要是抑制有害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保护生物和产品不受微生物导致的损害,包括防腐剂、防霉剂、保鲜剂、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的抗菌剂等。抗菌剂及作用原理:抗菌材料是通过抗菌剂来实现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并不要求抗菌材料能迅速杀灭有害微生物,而是侧重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以达到保护环境卫生的目的。抗菌剂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系、有机系和复合类三大类。 1. 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抗菌材料,具有安全性高、耐热性好、无挥发、不产生耐药性和抗菌失效等特点,但是其价格昂贵,且具有抗菌迟效性。目前对无机抗菌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溶出型抗菌剂、光催化材料抗菌剂及纳米抗菌剂。 1.1 溶出型抗菌剂 溶出型无机抗菌剂主要是将具有抗菌活性的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或其化合物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固定到多孔介质上(包括沸石、硅胶、羟基磷灰石等)制得的。 1.2 光催化型抗菌剂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的价格极为低廉,且无毒;主要品种有N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如Ti02、ZnO、Si02等。其中Ti02的氧化活性较高,稳定性也较强,对人体无害,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效能。

抗菌剂

1. 抗菌的含义 抗菌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物理方法是通过温度、压力以及使用环境的 电磁波、电子射线等物理手段杀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调节pH值进行气体交换、失水隔离 营养源等手段灭菌。而目前在材料领域使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抗菌剂的办法来达到抗菌的效果,这种方法均有适用面广、效率高、有效期长的特点。 2. 抗菌剂分类 抗菌剂大体上可分为无机系、有机系和天然生物系3大类。 表1微生物抑制相关用语 2.1无机抗菌剂 利用银、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固定在氟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制 品中即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水银、镉、铅等金属也具有抗菌能力,但对人体有害;铜、 镍、钻等离子带有颜色,将影响产品的美观,锌有一定的抗菌性,但其抗菌强度仅为银离子的1/1000 。因此,银离子抗菌剂在无机抗菌剂中占有主导地位。

银离子类抗菌剂是最常用的抗菌剂,呈白色细粉末状,耐热温度可达 子类抗菌剂的载体有磷酸锆、沸石、陶瓷、活性炭等 。有时为了提高协同作用,再添加一些 铜离子、锌离子。 此外还有 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等无机抗菌剂 银系抗菌剂的种类及其载体性质 抗菌剂 有效成分 载体性质 抗菌能力 银—氟石 银离子 离子交换 强 银---活性炭 银离子 吸 附 弱 银---磷酸铜 银离子 离子交换 强 银---磷酸钙 银离子//银 吸 附 弱 银---硅胶 银配位化合物 吸 附 弱 银---溶解性玻璃 银 盐 玻璃成分 弱 银---多孔金属 银离子//银 吸 附 弱 目前,对抗菌剂的要求包括:(A )抗菌剂能力及光谱抗菌性;(B )持效性,既耐洗涤、 耐磨损、寿命长;(C )耐侯性、既耐热、耐日照、不宜分解失效;( D )与基材的相容性 或可加工性,既易添加到基材中、不变色、不降低产品使用价值或美感;( 巳 安全性,对 健康无害,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F )细胞不易产生耐药性 2.1.1无机系抗菌材料: 无机系抗菌材料的抗菌方式, 一种是利用金属本身(如Ag 、Cu 等)所具有的抗菌能力, 通过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金属(或其离子)或具有锐钛矿型结构的二氧化钛 (TiO2 )光触媒材料固定在沸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制 品中就可以获得具有抗菌性的材料, 其制品有各种复合抗菌塑料、抗菌复合钢板等。另一种 是利用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 使其固溶在一般不锈钢中, 再通过特殊热处理方法, 使具有抗 菌作用的金属从基体中析出,这样在不锈钢表面就有了抗菌性。 这种不锈钢也可以被称为抗 菌不锈钢,目前抗菌不锈钢的研制与开发是抗菌材料的热点。 1300 C 以上。银离 银系列 铜系列 1*抗葡效杲奸’厶蛋全性好,尢毒寓, 耐趙性好 I,安仝炖好感.可以观制金属中 1“安全性较奸2、育一定的抗菌世质. 疳应用于煤料的实例 L 平示久性栽果匕安全性好 价格稍贵 I 、有朦色人地果梢袒、有 残留休 内可能性 k 对皮跌剌檄是一牛何囲 k 加工难2.无光照无效3.效果 评价雌4,效果再现性不好

毛巾抗菌剂,内衣抗菌剂,袜子抗菌剂,针织布抗菌剂,针织品抗菌

纳米银抗菌粉TEB9600 纳米银抗菌粉TEB9600适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等对手感与白度要求不高的织物的抗菌整理。纳米银离子通过载体与织物结合,溶出的Ag+与细胞膜及膜蛋白结合,导致细胞立体结构损伤并产生机能障碍。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军队与医疗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周帅 Nanometer silver Finishing Agent TEB9600 [Apply note] Anti-bacterial and Anti-odor agent is suitable or padding, dipping, spraying .The usual dosage is 2-3% o.w.f. According to the kind of the fabric, final usage and another mistakes, please do some sample test first. 1. Padding process: 1 Technical recipe: TEB9600 30-50g/L Reactant AF6106 80g/L 2 Mixing operation: First put the 3/4 water into a clean barrel, add TEB9600 in stirring condition, then add AF6106 with stirring. Second add water to right quantity. Please use the mixed agent as soon as possible.

纺织品功能整理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功能整理: 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它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2、接触角滞后 :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前进时的接触角θA(液体扩张或取代固/气界面时的接触角)较后退接触角θR(界面缩小或被固/气界面取代时的接触角)要大,两者的差值称为接触角滞后。 3、粘着功 4、防火纺织品 纺织品被置于温度为600℃的火源时,仍能保持原状而不被点燃,纺织品不失其原有性能。 5、阻燃纺织品 纺织品被置于火源时,它可被点燃或不被点燃。一旦点燃后移去火源,即能停止燃烧,或焖烧(smoulder—无焰燃烧—阴燃)一会儿,再自熄(self--extinguish)。 6、可燃纺织品 纺织品被置于火源时,即被点燃。并发生燃烧至烧尽。 7、极限氧指数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使材料恰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氧氮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用LOI表示。 8、续燃时间 当移去火焰后,试样继续燃烧至有焰燃烧停止的时间。 9、阴燃时间 燃着物质离开火源后,仍有持续的无焰燃烧。阴燃时间就是这种燃烧完结需要的时间。 10、点燃温度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通常称为着火点。11、炭长

12、最低抑菌浓度 指抑制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一般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来表示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简称药敏),常用μg/ml或mg/L表示 13、最低杀菌浓度 指杀死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常用μg/ml或mg/L表示 14、抗菌剂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 15、消毒剂 能够杀灭一般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叫消毒。消毒通常只对细菌的繁殖体有效,而对芽孢无杀灭作用,具有消毒作用的药物称为消毒剂 16、灭菌剂 将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菌和非病原菌)的繁殖体和芽孢全部杀灭,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叫灭菌。 17、静电 静电就是静止不动的电荷。它一般存在于物体的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 18、表面比电阻 表示每平方单位试样的对应边间的电阻。 19、体积比电阻 试样在三维长度都等于单位长度时的电阻。 20、电量半衰期T1/2 电荷泄漏至起始电量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21、紫外线防护指数UPF 表征纺织品和服装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定义为紫外线对未防护皮肤的平均辐射量与经被测试织物遮挡后紫外线平均辐射量的比值。UPF越大,防护效果越好。 22、电磁波辐射 所谓电磁波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的物理现象。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及其他宇宙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及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和长波等射频电磁场和高频及低频电磁场。

抗菌剂分类

有机系抗菌剂 有机系抗菌剂的优点是:初始杀菌力强、杀菌即效和抗菌广谱性好,无论是粉状或液态,都能比较容易地分散使用。加上已开发几十年,技术成熟,价格也相对便宜。但是它也有诸多致命弱点:如化学稳定性差,不耐热。遇热、光或水等容易挥发,难以实现长效;在许多高聚物的高温、高压、高剪切加工条件下易分解失效,甚至产生有毒的分解产物。特别是在塑料中使用时易迁移,导致抗菌寿命短(使用寿命只有2-3年),成本高。 有机系抗菌剂的分类 有机系抗菌剂可分为化学合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两大类。 1.化学合成抗菌剂(见下表): 类别主要产品

2. 天然抗菌剂:主要来自天然物质的提取物,如壳聚糖由来自于天然贝壳、蟹壳、虾壳、鱼骨及昆虫等动物壳体的非常坚硬的部分,经脱去N-乙酰基获得。类别主要产品 天然抗菌剂的优点是,不属化学制品,完全是从天然食物或植物中提取,或直接使用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畜或环境一般不产生污染危害,生物相容性好,因而受到青睐。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抗菌功能有限,做不到广谱长效。使用这种抗菌剂后,会使食品、用品产生异味或变色,特别是天然类抗菌剂在150~180℃就开始炭化分解,使应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 有机系抗菌剂的灭菌机理 有机抗菌剂因品种繁多,灭菌原理不尽相同。天然抗菌剂:酸碱性物质是通过其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进而使细胞蛋白质凝固,实现灭菌;各种醇类是使细胞蛋白质变性,干扰细胞代谢,完成灭菌的;脱乙酰壳多糖类天然抗菌剂,其灭菌原理是,本身含有氨基酸,属阳离子,而微生物细胞壁是由酸和磷脂阴离子等组成的。两者结合后,阻碍微生物的发育和繁殖。化学合成抗菌剂有的是阻碍微生物细胞的能量代谢,有的是阻碍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合成(DNA合成),有的是阻碍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等。 无机系抗菌剂: 无机系抗菌剂可分为4类: 1. 含金属离子的抗菌剂; 2. TiO2光催化(或叫光触媒)抗菌剂; 3. 金属氧化物抗菌剂 4. 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抗菌剂。 含金属离子的抗菌剂 含金属离子的无机盐或络合物的无机抗菌剂品种最多,用途也最多,产量也最大。其特点是抗菌性和安全性高,耐热性好,抗菌范围广,有效期长。 制法:通过物理吸收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无机抗菌成分(各类无机氧化物和无机金属盐类的金属离子)固定在载体上而制成的抗菌剂。 抗菌成分:主要有银、铜、锌及其化合物;其中银及其化合物用得最多。 载体材料:主要有:沸石系、硅胶系、玻璃系、磷酸钙系、磷酸锆系、硅酸盐系、

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综述

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 摘要:综述了季铵盐类抗菌剂、季膦盐类抗菌剂、有机锡类抗菌剂、卤代胺类抗菌剂、胍盐类抗菌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类抗菌剂等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抗菌性能、抗菌机理及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高分子材料抗菌剂的应用和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抗菌剂;抗菌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季铵盐 引言 高分子抗菌剂也称抗菌高分子,人们根据天然高分子的抗菌机理开始模仿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分子。高分子材料抗菌性能的获得,是通过向其中添加抗菌剂制成复合材料或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实现的。合成高分子抗菌剂可以克服天然抗菌剂耐热性差等缺点,通过熔融共混得到抗菌材料。抗菌剂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抗菌剂是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物质或产品。抗菌剂作用在于影响微生物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各种籽实体的形成、细胞的透性、有丝分裂、呼吸作用、细胞膨胀、细胞原生质体的解体和细胞壁受损坏等,使微生物细胞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代谢活动受到干扰和破坏,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严重危害着人的自身健康、生活质量与居住环境.过去发生的种种事件足以证明有害微生物已经危害到人类生存基地——地球,因此如何防止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加强抗菌知识和扩大应用领域显得极其迫切,并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2]。 抗菌剂包括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等四大类。 本文主要讨论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及其发展。 正文 一、高分子抗菌剂 高分子抗菌剂是近些年兴起的抗菌剂品种,目前研究和使用主要集中于高分子季铵盐、季鏻盐等。高分子抗菌剂主要是通过带官能团单体的聚合反应或以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