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高专早教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高职高专早教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青春岁

一、我国美术早期教育的现状和背景

0-3岁是人类大脑发育和变化最迅速的黄金时期,大脑存在极大的潜能有待开发,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期,因此很多家长和教育机构都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目前我国早教行业刚刚兴起,虽然在很多地区早教机构已办得红红火火,但是早教教学内容合理性仍缺乏权威专业的考证,早期教育实践往往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没有跟幼教分开,往往以幼教的理念和方法代替早教;二是虽然引用蒙台梭利理念,但未形成权威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

早期教育主要针对0-3岁幼儿,这个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迅速,对绘画心理体验和认知能力变化也是迅速的。而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早教专业的美术和幼教极其相似,这样的美术教学不能适应将来为低龄幼儿服务的需求。

二、早教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

目前学术界对早教美术课程开发的研究甚少,云南师范大学林慧琴硕士采用自编问卷及访谈提纲对南京市鼓楼区150名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部分访谈,研究了早教课程体系设置相关问题,未对早教美术的具体内容和教法做出专项讨论。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赵利利研究了传统美术在早教工作中的作用,该研究未针对因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做出课程设置方面的探讨。

因此,我院通过多方调研将早教专业的美术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审美的建立及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合幼儿学习的美术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组织开展早期教育美术活动的能力;学生能合理利用美术基础和美术素养创设符合早期教育特点的美术环境;学生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修养,包括应用美术、凤画。凤画虽然与早期教育没有直接关联,但作为校本课程,体现地方特色,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明确早教专业美术课程的种类和名称

0-3岁的幼儿只是对图形的认知和抽象自由表达阶段,4-6岁才进入具象表达的阶段。因此早期教育美术课的相较于学前教育美术课要突出几个不同:

第一,与幼儿心理学,幼儿生理学,视觉艺术心理学,抽象视觉艺术紧密结合,并要在各门美术课中体现出来,充分突出各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美术学习特征;

第二,美术课程知识涵盖面更广泛,更深入,更细致;

第三,绘画技能训练方面可以相对于学前教育减弱,内容方法及典型美术形象也要有所不同,重点突出幼儿的自由表达;

第四,美术活动指导和环境创设课程可作为美术核心课程。依据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特点,将现有美术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程调整拟改变为五个必修内容:幼儿色彩心理及表达→儿童绘画→幼儿手工(教玩具的制作)→早教美术活动指导→早教环境创设,及两个选修内容(凤画、应用美术),每一个单项教学内容中均存在改进点,突出合理性、实用性。

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有了明确的课程,教师团队要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能力。经过实践和探索,早教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革。

1、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

单纯讲授理论容易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兴趣,不能真正达到课程的目标定位,美术素养和专业能力只有在实践训练活动中才能形成,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索,将理论讲解、相互研讨、实践练习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积极活跃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

高职高专早教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 王荣荣(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高职高专的早教专业是培养能够对幼儿开发和应用早教专业知识的人才,美术课程又是早教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美术课程的设置对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美术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门类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建立起一套展现学生美术水平、美术教育能力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早教专业;美术课程设置;早期美术教学兴趣。在美术教学能力方面可以引进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分析和评价,比如微格教学。

2、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贯穿

美术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果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为辅,达到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比如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辅以演示法、欣赏法、比较法等,不仅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还能够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3、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查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掌握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能简单凭借期末考试来衡量,改革考核方式势在必行。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想到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水平预先设定目标,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级,学生设定第一个目标等级之后,根据目标的要求进行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达到第一个预定目标的要求方可晋级下一级目标。否则,需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反复练习,直到达到目标的要求为止。学生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信念,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的提升。

除了用上述方法进行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美术水平,还通过模

拟课堂、设计活动方案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还通过教育

课程内容设置改革一览表:

>>

(下转第133页下)

2016年10月上

青春岁月

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专业人才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创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

一、工学结合模式的内容及特征

工学结合模式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走进企业实习工作,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的着力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积累操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主要特征有如下三点:一是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由封闭式办学转化为开放式办学。二是注重实践能力,把“学”和“做”结合起来,突出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从理论教学转变到实践教学。三是从课堂走向岗位,强调学生的职业体验,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今后的工作环境,加深岗位认识。

二、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在教学效果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可以观摩企业中真实的生产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来对操作技术进行亲身体验,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流程,有助于改变学院式的教学模式,创造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

高职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抽象的理论学习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并不足以支持实际工作的需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一线劳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操作遇到困难时,学生便会主动的进行寻找方法解决,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操守观念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于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考核标准等企业运营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的体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实践型人才,让企业了解学生的水平,建立学校和企业间的人才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机遇。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1、深化校企合作,明确任务内容

学校应该提前制定教学计划,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合理安排学生实习时间。实习不应安排在学期初,此时学生理论基础不够牢固,操作也没有多大意义;实习结束后应该留有总结汇报的时间,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与教师的交流。因此如何安排学生实习时间需要与企业进行协商。这要求学校深化校企合作,选择有资质的、信誉度高的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合理分割实习期间的任务,包括方式、内容、规章、评价标准等,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2、转变工作模式,树立工学结合理念

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充分认识到工学结合模式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征,树立工学结合的理念。学校要进行开放式办学,为学生提供技能指导和就业指导,让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难度高的实践操作是可以得到相应的指导。

3、做好动员工作,进行岗前教育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 李 迪(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摘要】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就业导向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发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简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内容和特征,明确了其重要性,并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六点想法。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学生管理工作;高职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前学校要组织进行动员大会,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明确实习目的和具体任务,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和十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时学校公布实习单位的情况,方便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工作环境,明确自己的定位,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学校还应该进行岗前教育,着重强调职业道德培养,鼓励学生在企业中谦逊的学习,不做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事情,让企业对本校提供的人才放心,从而方便日后更进一步合作的开展。

4、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没有了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拥有极大的自由度,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利用先进人物和领头人物,如党员或者学会干部等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威信,并且乐意进行管理的人才,主动的担起责任,了解实习学生的实习进程、心理状态、身体情况的信息并且及时与学校反应沟通,利用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二是鼓励学生学习企业文化,深入体验企业的内涵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自觉地规范行为。

5、建立监督评价体系,做好引导工作

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健全制定监督评价体系,在学生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记录,综合学生的表现给出实习成绩。一是评价学生态度表现,通过日常的上班情况、迟到情况、有无违纪等来反映,主要是监督学生态度是否端正,行动是否积极。二是评价学生技能表现,通过操作过程、应急反应、实践能力等来反映,主要是监督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的情况,应为评价的重点。三是评价学生报告表现,包括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实习照片等,主要是看学生对于自己实习经历的总结情况。同时评价体系中要包含企业评价,企业在学生实习结束时可以开具实习证明,在实习证明上写明实习期间表现。学校应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树立榜样典型,以此来引导学生重视企业实习,做好工作前的准备。

6、教师参与指导,做好学生服务

在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可以选举班级联络员,通过联络员了解学生情况,也可以建立师生交流QQ 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与学生直接交流,耐心听取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做好学生服务。

总而言之,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强校企合作,让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 钦.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6):15.

[2] 杨 茹.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24):53-53.

[3] 王莉莉.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 下旬, 2016(3):39.

[4] 江欣怡. 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 才智, 2014(24):69-69.

调查、撰写教育论文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

五、结语

早教专业的路途漫漫,完善高职高专早教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也是任重而道远,在不断的探索、思考、实践中一步一步完成早教美术的课程体系。我们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关注幼儿,实现以人才培养、专业素养、课程体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许卓娅.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 崔红英. 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考[J]. 特立学刊, 2005.

[3] 陈卫和. 儿童绘画:美术还是艺术[J]. 美术, 2011.[4] 冯玉云. 如何提高儿童绘画兴趣[J]. 艺海, 2005.

[5] 杜 玫. 幼儿美术与创造性思维发展[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

(上接第132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