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3)抗战胜利后,美国与四大家族相结合,把中国民族工业(近代化)推入绝境。

4.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1949 年至今)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向苏联学习,建设新中国, 1953 年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 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1953—1957 年,实施一五计划,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1956—1978 年工业化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958 年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遭受了重大的挫折。(4)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并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特征

1.从1840年到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机器工业出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3.从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社会经济结构表现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支配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4.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并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构成了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5.从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6.从1956年底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7.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国营、集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并存发展。

8.20世纪90年代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三、中国社会各阶层对经济现代化的探索

1.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开端,它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在客观上对外国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迫切愿望。

3.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为中国实现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4.无产阶级(1)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并在根据地建设了一批工业企业,新民主主义经济在中国得以出现和发展。(3)新中国在独立建国、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由乡村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变到以城市为主的工业社会,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先后进行了社会工业化建设和改造,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迫停顿。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重新起步,先是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扩展到工业领域。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及历史地位

1、产生: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上海发昌机器厂、上海洪盛碾米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这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端。这些企业实现了手工工场到新式工厂的转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主要是一部分开始对新式企业感兴趣的官僚、买办、商人的投资创办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又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3、“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中国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如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

4、“受挫”:1919年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再加上封建军阀混战,缺乏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受挫。

5、“萎缩”:(1)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2)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空前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6、“调整和恢复”: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

7、“改制”:在1953年—1956底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付偿定息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一)总特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二)具体特征:

正是因为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又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告诉我们: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伊始,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了全国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

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指导思想上犯了急于求成的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从1960年起,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其工作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由于错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中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主要从三方面人手:一是把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3)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目的的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成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特点和阶段划分

中国现代经济史或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真正起步和繁荣是在 1978年改革开

放以后。此前,虽然薛暮桥、许涤新、沈志远、吴承明、赵德馨等人已经开始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新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研究更多地是从当时社会变革和经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和国家需要认真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从1978年开始,研究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前29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逐渐成为当时党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30多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一)20世纪8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抢救历史资料和总结经验并重,以国家成立的有关机构和各部门成立的专职机构为主体。这个阶段,由于有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他们认为有责任、有义务总结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经验,而且有关机构也认为时不我待,必须抓紧进行。

这个时期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系列有关经济史的历史文献,例如多卷本的有关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资料;

二是由财政部等单位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大量有关革命根据地的财经历史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

三是由《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牵头组织各有关经济部门编写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有关经济各卷及其大量的副产品(如资料选编,大事记等)。

(二)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研究为主的相对沉寂的阶段。

一是经过十多年的历史资料搜集和整理,80年代提出的任务已经逐步完成,而且当时退下来的大批顾问和老同志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继续深入开展研究;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定为改革和发展目标,这与80年代改革是围绕着如何完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展开已经不同了,因此许多人认为时过境迁,历史经验已经没有多少借鉴和指导作用了;

三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实的迫切需求,使得党、国家和有关研究机构,甚至个人关注重点从历史研究转移到现实问题研究,甚至直接改行从事实际经济工作。

(三)新世纪头10年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有关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打破了20世纪90年代的沉寂,重新成为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在新世纪的回暖,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促成的。

一是经过20多年的“西学东渐”,西方经济学广泛传播,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对经济学界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经济学知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服务,这就需要了解中国的国情。而历史是了解现实的“钥匙”,加上1978 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

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不仅国内学者,而且国外研究中国经济的机构和学者,也开始从事经济史的研究,甚至许多过去研究古代和近代经济史的学者也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学界。

二是对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任意改行的成本和风险也越来越高,迫使研究人员要有创新,而经济史研究还是一个创新空间非常大的领域。

三是国家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视程度和资助力度,不仅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教育部被列为一级学科,而且大力扶持高校和研究机构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同时中宣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工程,这些都使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领域的经济史繁荣起来。

四是经过20年的整理和研究,国内权威机构出版了一大批有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领袖人物的文集、年谱和传记,为研究的深入创造了条件。这个阶段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研究队伍由20世纪80年代以国家专门机构为主,经过90年代的相对沉寂逐渐转向以高校为主;二是研究的热点几乎遍布各个方面,对许多问题的研究拓展到微观和个案的实证分析,呈现出明显的不断深入趋势;三是研究理论和方法也比过去多样,由于有越来越多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专业的学者进入到经济史研究领域,他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理论、方法和视角,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多以叙述和归纳为主的局面。

相关知识讲解:

近代前期几种主要的经济形态

1.本国封建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以后逐步解体。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土改运动将其消灭。2.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甲午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依附于英美,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一)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企业的异同点

就其生产经营本身而言,它们都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它们都使用大机器生产,重视科学技术,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劳动生产率也较高。

它们在中国近代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外国资本不仅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而且极力扶植为它服务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从而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自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打击对象。

官僚资本作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它的恶性发展,严重地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打击对象。

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由于它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又有着难以断绝的联系,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因而不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二)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1958—1982年):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就是要改掉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政治的近代化(民主制度)

1.戊戌变法时期: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2.辛亥革命时期: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人民的利益。

思想的近代化

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自强”和“求富”。3.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倡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主张用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挥集体的智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7.社会主义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

“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一种通俗的说法,“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

①必须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必须深化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

④必须坚持“四个尊重”方针,要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第二,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三,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态体系,提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悬殊拉大;

(2)环境恶化;(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4)能源短缺

我国面对的环境和做法

(1)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融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3)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给民族国家全球化机遇的同时,又消蚀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局统揽, 兼顾,就是照顾到全盘、全局、整体中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 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 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年平均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我们希望经济增长率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呈减缓趋势,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与经济稳定的“稳定器”。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与贸易衰退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中国和印度避免了这种情形。 虽然我国在稳步发展中,但是也存在了不少问题。首先,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安抚好失业人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失业,国家大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结构改革成本,购买社会稳定。其次,“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

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则必需提高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有可能富裕农民。 我国有着很强的发展前景,首先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又有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最终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投资与消费关系应当逐步得到合理调整,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影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居民消费的空间。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第三,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鲜明标志。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总是要在悲剧发生过后才来组织立法,这就加大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经济开发区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 专业环境技术检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七日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经济开发去是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中国;现状;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试验田”。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获得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或地方政府展示区域形象的亮点。经3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开发区并没有根据自身资源环境、区域特色,发展适合的产业,而是在产业功能、结构、模式上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所吸引的投资多数位于全球价值链的末段,以加工装配为主,加之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外资对中国本土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循环中,作为外资占主体的开发区,研究其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加强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开发区、所处地区以及中国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从而推动经济特区在中国沿海的崛起。 1984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经济特区后指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1]在邓小平讲话之后,经济开发区如雨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1 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2 经济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状况:1956~1978年。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波动之剧烈在世界经济史上罕见。这个阶段包括1956~1958、1958~1966、1966~1970、1970~1973、1973~1975、1975~1978年等6个周期。22年中6个周期,平均每个周期3.7年。 在这6个周期中,有3个属于经济增长绝对下降的古典周期,即1958~1966年周期,1966~1970年周期,1975~1978年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1960、1961、1962、1967、1968、1976年等6年均属负增长。各个周期的波幅很大,分别达到17.5个百分点,46.7个百分点,30.5个百分点,5.4 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14.4个百分点。各周期内平均增长率,即波位分别是13.25%,3.975%,7.225%,6.1%,4.7%,5.6%,各个周期的波位相差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波动的剧烈。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状况是:波动周期短,波动幅度大,波位低。波动类型属大起大落型。 3 经济增长质量: 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很差。 这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1952年~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0.32%,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5.3 %。(注:郭庆、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第30页。)。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0.15%、7.15%。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0.16%。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7%。(注: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年~1978年平均增长3.4%。其中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2.6%。1966~1978年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1.5% 国民经济的另一重要部门——农业,由于人口的膨胀,土地资源的紧缺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按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 8%,年均每年下降0.2%。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全社会每个就业人口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2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34%。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差还表现为经济效益低下。每100 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1957~1978年为19元。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一五”时期(1953~1957)为32元,“二五”时期(1958~1962)只有0.9元,“三五”时期(1966~1970)22. 4 元,“四五”时期(1971~1975)为15.8元。平均每增加100元的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五”时期为312元,1957~1978年则为526元。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益看,资金使用效果也不大相同。如每吨标准煤所生产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1 086元,“二五”、1963~1965年、“三五”、“四五”、“五五”、“六五”各个时期分别为504元、695元、737 元、579元、547元、767元。它们在504元至767元之间,远远低于1957 年以前的时期,也低于1978年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固定资产形成率、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