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朱子语类》三则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朱子语类》三则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朱子语类》三则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朱子语类》三则检测卷及答案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

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朱熹声称平生最不喜作文,却是南宋一代文章大家。其奏疏之作,往往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行文简易而意气凛然,不动声色而林茂深严,使人难于辩驳。其序跋之类条分缕析,无褊躁激切之论,无艰涩炫目之辞,清明峻洁之中,自有雍容俯仰之态。其书、记之作,落尽英华而返璞归真,将俊健奇伟出之于条畅洞达,语简意闲,神定气和,充分展现出朱熹冲夷和穆的宗师气象。

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

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

宋代的理欲之辩是重要的哲学命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你对宋代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观点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你的理解。

角度]存天理,抑人欲。

【课外运用】

示例:

“存天理、灭人欲”所倡导的抑制物欲的思想,使人类修心禁欲,从而减少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进而减少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

客观上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的先人正是在“存天理、灭人

欲”的约束下,抑制了人们的需求,培养了节俭的美德,减少了人类对生物圈和地球

的破坏,从而把一个和

谐而美好的自然环境、完整而富庶的地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相反,西方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人类的欲望,使人类的智慧用在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上,灭天理,纵人欲,从而使任何发展都变成了破坏生态环境、搅乱自然秩序的中坚力量。

如果说“灭人欲”有点极端、是人类圣贤追求的目标的话,那“存天理、灭人欲”这一东方智慧恰好给出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左极限;西方价值观所激发并形成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给出的正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右极限。取精华,去糟粕,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人类生存方式的合理区间,那就是“存天理,抑人欲”。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句是()

A.如履.薄冰(fù)

B.则精神自是愦.愦(ɡuì)

C.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ǔ)

D.里面煞.有工夫(shà)

解析:A项,“履”应读lǚ;B项,“愦”应读kuì;C项,“芜”应读wú。

答案:D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明知合.行大路合:应该

B.略晓其义即厌.之厌:厌恶

C.此便是无克己

..工夫克己: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天理

D.里面煞有

..工夫煞有:很有

解析:B项,厌:满足。

答案: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古之.学者为己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

B.用之则.愈明木受绳则.直

C.事已却悔,如何.今当读何.书

D.也知此为.天理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解析:C项,第一个“何”,与“如”连用,表“怎么样”;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A项,之,结构助词“的”;B项,则,连词,表顺承关系;D项,动词,是。

答案:C

4.下列与“君子喻于义”句式一致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而今安在哉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臵句;A项,定语后臵句;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臵句。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B.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C.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

D.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解析:A项,“工夫”同“功夫”;B项,“著”同“着”;D项,

“克治”同“克”

答案: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6~9题。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

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

..,只恁昏塞不通,可惜!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

廷秀问:“今当读何书?”曰:“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自家今且剖判一个义利。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孟子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

利!’孟子虽是为时君

..言,在学者亦是切身事。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为利在里。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

是趋愚不肖

..之途。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无可商量。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却好商量也。”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A.徒.为懒倦徒:学生,徒弟

B.则精神自是愦愦

..愦愦:昏乱不清醒

C.孟子虽是为时君

..言时君:当时的君主

D.向外便是趋愚不肖

..之途不肖:不才,不正派

解析:A项,徒:只是。

答案:A

7.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乃为人欲引去

A.甚矣,汝之不惠

B.秦人不暇自哀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是主谓倒装句,B、C两项均为宾语前臵句。

答案:D

8.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思、坚持不懈方能做到“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

B.朱熹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诉人们:不要被欲望牵引,否则会心生后悔。

C.人学习都要以提升自己为目的,读书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D.朱熹认为贤人的资质比较高,可以不用克己就能做到“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D项,朱熹认为人不论资质高低,都要克己,这样才能做到

“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D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略晓其义即厌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无可商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致明白它的要义就满足了。

(2)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能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3)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何必谈利!

(4)这里只要求人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三、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牧斋记

朱熹

余为是斋,居之三年矣。饥寒危迫之虑,未尝一日弛于其.心。非有道路行李之劳,疾病之忧,则无一日不取“六经”“百氏”之文,以诵之于兹也。以其志之笃,事之勤如此,宜其智益加明,业益加进,而.不.

知智益昏

.....。以是自咎,故尝间.而思之。

....,.而业益堕也

夫挟其饥寒危迫之虑,以从事于圣人之门,而又杂之以道路行李之

劳,疾病之忧。有事物

..之累,无优游之乐。其于理之精微,索之有不得

尽。其事之是非,古今之成败兴废之故,考之有不得其.详矣。况.古人之

学,所以渐涵而持养之者,因未尝得施诸其心,而措施其躬也。

如此,则凡所为,早夜孜孜,以.冀事业之成,而诏.道德之进者,亦可谓妄矣。然古之君子,一箪食瓢饮,而处之泰然,未尝有戚戚乎其心,

而.汲汲于其言者,彼其穷于当世,有甚于.众矣。而有以自得于

...己者如此,

必期所以用心

..者,或异于予矣。

孔子曰:“贫而乐。”又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然也。岂以饥寒者动其志,岂以挟策读书者,而谓之学哉。予方务.此,以.自达于圣人也。因述其所以,而书其辞于壁以为记。

10.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以是自咎,故尝间.而思之间:抽空

B.况.古人之学,所以渐涵而持养之者况:比较

C.而诏.道德之进者,亦可谓妄矣诏:命令

D.予方务.此,以自达于圣人也务:追求

解析:C项,“诏”的意思是“劝勉”。

答案:C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A项,“于”,①表比较;②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B 项,“而”,①表转折;②表并列。C项,“以”,均表目的,用来。D 项,“其”,①第一人称;②第三人称。

答案:C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有事物

..之累,无优游之乐

B.因未尝得施诸其心,而措施

..其躬也

C.而有以自得

..于己者如此

D.必期所以用心

..者,或异于予矣

解析:A项,“事物”的意思是“尘世俗事”。B项,“措施”是动词,“实践,施行”的意思。C项,“自得”的意思是“内心的收获”。D项,“用心”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即“尽心尽力”。

答案:D

1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题为“牧斋记”的短文,没有记叙自己书房的布局陈设,却写了自己读书的感悟,提出了关于读书的主张。

B.朱熹认为,自己多年来一直担忧饥寒、感到紧迫,有尘世俗事的拖累,没有悠闲快乐,缺少对事物的精细研究。

C.古人一箪食、一瓢饮,泰然处之,不伤悲也不牢骚,因为他们心里有收获,朱熹认为这是古人勤勉读书的原因。

D.在文章的结尾,朱熹引用孔子的“贫而乐”和“古之学者为己”以表达自己坚守困境、快乐读书、修养自己的志向。

解析:C项,“朱熹认为这是古人勤勉读书的原因”表述错误,文中朱熹借古人“贫而乐”来探究古人读书的目的是“期所以用心者”。

答案:C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志之笃,事之勤如此,宜其智益加明,业益加进,而不知智益昏,而业益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以饥寒者动其志,岂以挟策读书者,而谓之学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分别是:第(1)句中“其志之笃,事之勤如此”的倒装现象,第(2)句中连续的反问语气。

答案:(1)以我这样志向坚定、勤于政事,按理应该是智慧增长,事业增进,却不知怎么的智慧昏昏,事业衰退。(2)他们怎么能因为饥寒而改变志向,怎么能因为挟着简策读书,就自称学问家呢。

参考译文:

我建成这个书斋,居住在这里,已经三年了。担忧饥寒、感到紧迫,没有一天在心里放松过。如果没有出巡视察,或者生病,我没有一天不手握“六经”和“诸子百家”,在书斋里高声诵读的。以我这样志向坚定、勤于政事,按理应该是智慧增长,事业增进,却不知怎么的智慧昏昏,事业衰退。所以我非常自咎,有时候常常细细思量其中的缘由。

我常常怀有担忧饥寒、感到紧迫的心理,从事于孔夫子传下来的教育事业,可是有时候又夹杂着出巡视察,偶尔还患病待在家中。有尘世俗事的拖累,缺乏悠闲悠游的快乐。因而对客观整理的精微之处,不能寻觅出其中的深理。对人事的是是非非,对古今的成败兴废的原因,细细查考也不能得出中肯的结论。何况古人的学问,之所以渐渐地涵养并持之以恒,是因为没有能在心里实施出来,而亲身实践罢了。

这样,凡是要做什么,就早晚孜孜以求,以希望事业有所成就,并希望道德上能够有所增进的,可以说是很虚妄的。可是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一箪饭食,一瓢清水,泰然处之,从来不会心里伤悲,也不会在言语上喋喋不休,是因为他们在当时非常不畅达,比其他的人更甚。而又

因为自己心里有所得,就一定期望能够尽心尽力行事,这点或者和我不太一样。

孔子说:“贫穷,但快乐。”又说:“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这是很对的。他们怎么能因为饥寒而改变志向,怎么能因为挟着简策读书,就自称学问家呢。我现在正修身养性,力求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叙述其中的缘由,并将这篇短文题写在墙壁上。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1、回顾课本,记忆知识要点。 2、明确考纲要求,熟悉试题类型。 3、领会命题意图,掌握解题思路。 4、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真题回放】 (2013?湖南)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觉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

【答案】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结合选文分析“问”的内涵与作用。两段文字对应两个不同内涵,作用分析要与内涵保持一致。 (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 【答案】答题要求:内容紧扣“学习”论题,能够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相关论述。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注意紧扣“学习”论题,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大学〉中的相关论述,同时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来。 小结:答题注意事项: 1、所谓“简要概括”就是用一两个简洁的词语或短句来表达。 2、表达观点不要胡乱引申,必须扣住材料中的话来说,但不是翻译原文。 3、紧扣各家经典思想来谈。 4、联系现实,先说观点,再说理由,论据只能用概括示例,不要用详细事实。 【方法指导】 解答文化经典阅读简答题,一般要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 1.字斟酌明要旨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清单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孔子和老子则分别是儒、道两派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孟轲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 《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而“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重要道家学者,他的思想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实际上,“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 “仁”是有一系列配套主张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礼”。“礼”有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为了实现礼,首先必须“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偿;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孔子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安分守己,不做违礼之事,同时有“仁”的胸怀,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孔子以“仁”为核心所建立的伦理道德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主体内容,对于后来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什么是“道”?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老子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如同《论语》讲“仁”辅之以“礼”,《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他认为“大道”的废弃,是“仁义”产生的原因,同样“大伪”“孝慈”“忠臣”的产生,也分别是因为智慧、“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需要“圣智”“仁义”“巧利”,就是由于存在它们的对立面。如果将这三者都抛弃掉,它们的对立面自然也就消失了,再加上人人清心寡欲,社会就太平了。所以,他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淳朴社会。 儒道互补: 儒道思想虽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梳理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 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实际上,“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 “仁”是有一系列配套主张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礼”。“礼”有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为了实现礼,首先必须“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偿;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孔子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安分守己,不做违礼之事,同时有“仁”的胸怀,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孔子以“仁”为核心所建立的伦理道德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主体内容,对于后来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什么是“道”?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老子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如同《论语》讲“仁”辅之以“礼”,《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他认为“大道”的废弃,是“仁义”产生的原因,同样“大伪”“孝慈”“忠臣”的产生,也分别是因为智慧、“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需要“圣智”“仁义”“巧利”,就是由于存在它们的对立面。如果将这三者都抛弃掉,它们的对立面自然也就消失了,再加上人人清心寡欲,社会就太平了。所以,他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淳朴社会。 儒道互补: 儒道思想虽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孔子则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他们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 不仅如此,虽然老子和孔子一个侧重讲“天道”,一个侧重讲“人道”,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比如老子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实际上也是关心社会的表现,而且《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也占了很大比重。同样,孔子的“道”虽然主要是“人道”,不是“天道”,但是当“人道”绝对化以后,也是与“天道”相通的。而且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欣赏曾点的超脱旷达,这与道家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 从社会实践来看,儒道并用,也是统治者自觉的治国之术。例如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总结治国经验时,提出了“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现实理念,同时又认为要做到“安人宁国”,君王首先应“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其中就同时吸取了儒道思想的精髓。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人间词话》十则教案

《人间词话》十则 教学目的: 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课时数:1节 一、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写景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不错,阅读诗歌就是要去欣赏诗中的景,品味景中的情,我国现代著名国学家王国维就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他深入地研究中国诗词,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主要收录在他的《人间词语》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间词语》十则,感受这国学家的智慧。 作家作品介绍:(一位同学朗读)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国学大师,被鲁迅誉为“研究国学的人物”,郭沫若称他是新史学的开山。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成就甚高。著有《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其中《人间词话》共六十四则,是其最有影响的著作,融中国传统古典文论和西方美学于一体。行文流畅自然,见解独特,精辟阐释了“境界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人间词话》十则 三、1、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境界 四、2、围绕“境界”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观点?(你读到了什么?) 境界的意义 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二则 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三则 境界离不开“情”与“景” 成功者必经的三种境界七则 词的境界取决于作家“心”的境界 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写出有生气,有高致的作品十则 五、3、在第二则中作者说诗歌的境界可分为“造境”与“写境”,那么他们有何区别?“造境”: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 “写境”: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客观自然描写而成,更贴近现实。 判断下面两首诗,哪首诗的境界是“造境”哪首诗是“写境”?(或让学生举例)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雨霖铃》柳永

古代文化经典阅读 教案

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古代文化经典知识解答试题; 2、掌握古代文化经典答题技巧; 3、做针对性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古代文化经典答题技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交流、讨论、点拨、归纳、训练。 内容和过程: 一、真题导入 (2011湖南省高考题)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 二、自主研读 设题方式: 从材料和题目两个角度来推测。 (1)材料上:①文字一般较长;②大都围绕已学过的古代文化经典中的概念和思想来组织;③文章可能文白夹杂。 (2)题目上:往往设置两道小题,第一道题是理解文本方面的;第二道题是探究题,发掘经典意蕴,结合现实阐述,谈自己的看法。 三、合作探究 1、2011年古代文化经典题的阅卷标准 一类卷:8-9分。能概括两段文字的含义,比较其主张的异同,并能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语句通畅。 二类卷:6-7分。能译出两段文字的含义,指出其主张的异同,有观点,语句通顺。 三类卷:1-5分。(凡属其中任意一项的,均在此类卷给分)对两段文字含义理解错误的;没有比较两段文字含义异同的;没有谈自己看法的;照抄两段文字的;篇幅不足100字的。 2、我来评分 考生答案1:孟子认为不仅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墨子认为看别人就像看自己。体现了孟子和墨子都认为自身与外界有联系。儒家思想主张“仁”,“仁”即爱人;墨家主张了解别人不如了解自己,更强调自身。儒墨两家都认为自身与外界应加强联系。我赞同儒家的观点。要像爱护自己家老人和小孩一样爱护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就像公车让座、去敬老院看望无

人教版选修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选修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第1-2讲共2课时)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 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

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 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 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 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 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二课《老子》五章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课前预习 【读记教材】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小试牛刀】 1.注音 音声相和()夫()唯弗居受国之垢()虽有舟舆() 2.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3. 成语名句积累 ①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课内探究 【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翻译文章。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实例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论语》十则教案 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⑥克己复礼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导入“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解读: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了解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能够识记文化经典各部分、各门类的代表作;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以发展的目光,有辨别地批判性地去学习文化经典,古为今用;强调自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文化经典,学会与先哲对话;学习与老师、同学、朋友等进行对话与交流;此外,“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们还要学会与自己对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目的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单元设计了四个问题: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按照四部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介绍了我国古典典籍的发展情况,并且介绍了各部的代表作品;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这一部分,以时间为序,纵向展开,介绍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中国文化经典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思想风貌; 三是论述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中国文化经典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鲜明的包容性,也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和态度等等。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四是介绍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在相关读物这个栏目里,编者选择了两篇文章:刘梦溪的《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朱光潜先生的《读<经典常谈>》,都是名家的随笔,可以说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古典文化,我们对这两篇文主要学生自读为主. “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链接”栏目,介绍了“古代典籍”、“《四库全书》”“常用文史工具书”三个知识,提供给学生积累;“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介绍,启示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会好好利用工具书,培养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这个单元的学习,建议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 因时间关系,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一个课时。 一、导入 问题导入: 探讨问题1:在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中,你参与了哪些活动?新的世纪,我们的“阅读渴望”是什么?

2019年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科)_在线练习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科)_在线练习 一、组合题 ( 每题1.5分, 共67道小题, 总分值100.5分 ) 1.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加而数年,五十以学(?),可以无大过矣。(1.5分) (1)第1空(0.5分) ? A. 命 ? B. 惑 ? C. 《易》 ? D. 《春秋》 (2)第2空(0.5分) ? A. 命 ? B. 惑 ? C. 《易》 ? D. 《春秋》 (3)第3空(0.5分) ? A. 命 ? B. 惑 ? C. 《易》 ? D. 《春秋》 是否存疑

2.道(?)之,德(?)之,物(?)之,势成之。(1.5分) (1)第1空(0.5分) ? A. 畜 ? B. 生 ? C. 形 ? D. 象 (2)第2空(0.5分) ? A. 畜 ? B. 生 ? C. 形 ? D. 象 (3)第3空(0.5分) ? A. 畜 ? B. 生 ? C. 形 ? D. 象 是否存疑 3.吾十(?)五而志于学。兴于(?),立于(?),成于乐。(1.5分)

(1)第1空(0.5分) ? A. 有 ? B. 又 ? C. 诗 ? D. 礼 (2)第2空(0.5分) ? A. 有 ? B. 又 ? C. 诗 ? D. 礼 (3)第3空(0.5分) ? A. 有 ? B. 又 ? C. 诗 ? D. 礼 是否存疑 4.不尚(?),使民不争;不贵(?),使民不为盗;不见(?),使民心不乱。(1.5分) (1)第1空(0.5分)

? B. 贤 ? C. 难得之货 ? D. 可欲 (2)第2空(0.5分) ? A. 圣 ? B. 贤 ? C. 难得之货 ? D. 可欲 (3)第3空(0.5分) ? A. 圣 ? B. 贤 ? C. 难得之货 ? D. 可欲 是否存疑 5.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焉能事(?)?”曰:“敢问(?)。”曰:“未 知生,焉知死?”(1.5分) (1)第1空(0.5分) ? A. 人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检测 简答 1.指出《礼记》的编者及其影响。 2.介绍《四库全书》。 默写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四十不惑,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不逾矩。 2.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 4.道可道,非常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______________。 6.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填空 1.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部分。 2.“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 4.奠定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的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它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的核心是“____________”。《老子》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6.“《春秋》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诗话之祖是指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它在诗歌的专门研究上,具有开创意义。 翻译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翻译下列语句。 (1)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与本文故事有关的是哪一个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100分答案

2018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100分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 总共33题共100分 一. 组合题(共33题,共100分) 1. (?)问孝。子曰:“无违。”(?)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09分) (1) 第1空(3.03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2) 第2空(3.03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第3空(3.03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9.09分) (1) 第1空(3.03分) A.未之有也 B.鲜矣 C.与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2) 第2空(3.03分) A.未之有也 B.鲜矣 C.与 D.欤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第3空(3.03分) A.未之有也 B.鲜矣 C.与 D.欤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子曰:“道之以(?),齐之以(?),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9.09分) (1) 第1空(3.03分) A.礼 B.乐 C.政 D.刑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2) 第2空(3.03分) A.礼 B.乐 C.政 D.刑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第3空(3.03分)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 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中庸不偏不易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生: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

(完整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复习指导与练习 教学目标:感受命题类型,体会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一、例题感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儒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道家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第二章》),两章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自孔子、老子之后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各个时代的人们,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起它来武装自己,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示例:“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2分)“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阿世求荣,这与道家“无为”的思想一致。两者合而为之,其本身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2分) (2)“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这一点加以探究。(5分) 示例: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每个过程,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知识储备 了解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已出现的思想概念。 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规范答题,探究题题型的答题方法。 三、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辨,强调辨明“义”与“利”的关系。下面是先秦儒家有关“义利观”的几段文字: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孔子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 孟子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孟子?万章上》) 荀子曰:“义与利也,人之所两有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 (1)结合选段,请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认为的“义”与“利”的关系:、、。(3分)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探究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6分)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 一. 组合题(共33题,共100分) 1. (?)问孝。子曰:“无违。”(?)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9.09分)(1) 第1空(3.03分) 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D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B (3) 第3空(3.03分)A.子游 B.子夏 C.孟武伯 D.孟懿子 ☆考生答案:C 2. 以公元前(?)年左右为中心——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赖以生存的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希腊出现。(9.09分)(1) 第1空( 3.03分)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B (2) 第2空(3.03分)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第3空(3.03分)A.800 B.500 C.200 D.100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论语》是(?)的弟子以及他的(?)编的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书。(9.09分)(1)

第1空(3.03分)A.孔子 B.弟子 C.弟子的弟子 D.子弟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2) 第2空(3.03分)A.孔子 B.弟子 C.弟子的弟子 D.子弟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第3空(3.03分)A.孔子 B.弟子 C.弟子的弟子 D.子弟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4. 曾子曰:“慎(?),追(?),民(?)归厚矣。”(9.09分)(1) 第1空(3.03分)A.终 B.德 C.道 D.远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2) 第2空(3.03分)A.终 B.德 C.道 D.远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3) 第3空(3.03分)A.终 B.德 C.道 D.远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5. 六十而(?),七十而(?)。广博易良,(?)教也。(9.09分)(1) 第1空(3.03分)A.耳顺 B.从心所欲 C.从心所欲不逾矩 D.诗 E.乐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03 分评语: (2) 第2空(3.03分)A.耳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