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和复习(二)

整理和复习(二)

整理和复习(二)
整理和复习(二)

卓越个性化教案GFJW0901学生姓名年级授课时间教师李国柱课时2h

二、典例解析

例1 有因数2,又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多少?

析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是0,其他各位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题中要求最大的三位数,其百位上一定是9,即9□0,□里最大也填9,所以此三位数是990

例2 把210分解质因数是()

A. 210=1×2×3×5×7

B.2×3×5×7=210

C.210=5×6×7

D. 210=2×3×5×7

析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它不同于乘法算式,而是把被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

例3 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析如果两个数较小,可以用列举法;两个数较大,可以用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

解①2 24 36 ②24 = 2×2×2×3,36=2×2×3×3

2 12 18

3 6 9

2 3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

例4 有一张长方形纸,长1.36米,宽0.8米,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并使它们的面积尽可能的大,且裁完后没有剩余,则一共可裁出多少个?

解: 1.36米= 136 厘米0.8 米= 80 厘米

136 和80 = 的最大公因数是8. 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8厘米

(136÷8)×(80÷8)=120(个)或136×80÷(8×8)=120(个)

例5一袋糖果,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剩3块,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还缺1块;如果分给6个小朋友,还缺1块。这袋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解:4,5,6,的最小公倍数是:2×2×5×3=60 60 – 1 =59(块)

三、考点练题

1.填空。(1)三个连续的奇数,最大的一个是n,另外两个分别是()个()

(2)a和b是两个自然数,a除以b的商正好是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奇数是()

(4)如果A=2×3×5,B=3×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5)两个质数的和是31,这两个数的积是()

(6)一个自然数除以4余2,除以5余3,除以6余4,这个数最小的是()

数的运算及解决问题(一)

一、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意义知识点二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三整数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和=加法+加法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知识点四四则运算的估算方法

知识点五简单应用题的类型

1.简单应用题:指用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

2. 简单的加法应用题

3. 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4.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

5.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3)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5)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典例解析

例1 用竖式计算下题并验算。

0.25÷0.04

数的运算及解决问题(二)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一、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1.运算定律(1)a+b=b+a (2)a+b+c=(a+b)+c=a+(b+c)(3)a×b=b×a

(4)a×b×c=(a×b)×c=a×(b×c)(5)(a+b)×c=a×c+b×c a×(b+c)=a×b+a×c

2.运算性质

(1)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2)除法的运算性质(除数不为0)

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c-b÷c 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知识点三复合应用题

知识点四复合应用题的类型及解法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行程问题 基本数量关系式为: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4.工程问题 数量关系式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分数应用题 关键是找准标准量,即单位“1”。若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若单位“1”未知,

用除法计算

(1)求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解题规律:甲乙的差 ÷ 乙

(2)已知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甲的解题规律:)几

几(乙±?1 (3)已知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乙的解题规律:)

几几(甲±÷1 (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典例解析

例1 计算下面各题 例2 计算7

66171565161544151?+÷+? (1)41414141?÷? (2)31213121+-+ 解:7661715651615

44151?+÷+? 解 41414141?÷? 31213121+-+ = 7

66770655660544550?++?++?+)()()( = 414116

1?÷ = 312165+- = 766776706556656054455450?+?+?+?+?+? = 4141? = 313

1+ = 40+1+50+1+60+1 = 16

1 = 3

2 = 15

3 例3 丰收农具厂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360个,18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制造72个。照这样计算,提前几天就能完成生产任务?

解: 360×18=6480(个) 综合算式: 18-360×18÷(360+72)

360+72=432(个) = 18 – 6480÷432

6480÷432=15(天) = 18 – 15

18-15=3(天) = 3 (天)

例4 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从乙地返回到甲地,去时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54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析 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就是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解 270×2÷(270÷45+270÷54)

= 540÷11

≈49.09(千米)

例5 六(2)班有女生20人,比男生人数少20%,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析 由“女生比男生人数少20%”可知男生人数是单位“1”,男生人数未知,用除法计算 解 20÷(1-20%)-20 或 20÷(1-20%)×20%

= 20÷0.8-20 = 20÷0.8×0.2

=5(人) = 5(人)

例6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单独修12天可以修完,乙队先单独修8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的

3

1,余下的两队合修,还要几天可以修完? 析 甲的工作效率为121,乙的工作效率为31÷8=241。甲、乙合修的工作总量为1-31=3

2 解 )()(83

1121311÷+÷- 8

132÷= = 316 三、考点练题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1.25×1.6 (2)200820072009?

(3)1385131285÷+? (4)]20

915.065[2.0)(+÷+

(5)

171917

2191??+)(

2.(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相遇后客车又行3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09毕业题)

(2)截至2009年4月广西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46.3万亩,完成全年计划的41.8%,全年计划植树多少万亩?

(3)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两人一同工作,中间甲因有事调走,因此10天才完成任务。甲比乙少做了几天?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第二章整理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1.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属性: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本质属性:决定一类事物之所以成为该类事物并使其与其他类事物相区别的属性。 非本质属性:对事物类的归属和区分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2.概念的特点 第一,概念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第二,概念是发展的。 第三,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概念。 第四,概念是主客观的统一。 第五,概念具有指称功能。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2.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又称概念的含义。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 3.概念内涵的表达与多少: 在日常语言中,通常用“……是……”、“……就是……”、“所谓……是指……”、“……即……”等句型来揭示和表述概念的内涵。 词项的内涵则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4.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又称概念的对象范围。外延是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 5.概念外延表达和大小。 在日常语言中,常用“……包括……”、“……有……”、“……可分为……”等引导词表明概念的外延。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数量范围,概念的外 延有大小之别。 注意问题: 首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等于客观对象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对象的实际范围。 其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变化性。再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大多具有真实的内容和实有的对象,但也有一些是人脑虚拟的产物。 韩复榘在大学的演讲 今天到会的人十分茂盛,敝人实在很感冒,你们都是大学生,懂得七八国的英文,我不懂这些,今天真是鹤立鸡群了。 三、概念和语词 1.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载体),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2.区别。 第一,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它属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语词则是一种语言形式,它 属于语言科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语词并不都是表达概念的。 第三,概念和表达概念的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A.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概念(一词多义)。 明月当空叫,五犬卧花心。——王安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总汇 1、先画一画,再填空。 (1)14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还剩()个。 列式: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列式: 、 算式:□○□=□(盘)……□(个) □○□=□(个)……□(个) 3、余数可能是哪些数?请写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5=□……□□÷5=□……□ □÷5=□……□□÷5=□……□ 4、□里可以填哪些数?请写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5......3 □÷□=5 (3) □÷□=5......3 □÷□=5 (3) 5、有车轮25个,最多可以装多少辆三轮车?

6、有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 7、有53个玉米,小猴每次可以运8个,如果全部运完,至少要运多少次? 8、在□÷○=8……6中,○最小是(),此时□是()。 在□÷8=6……○中,○最大是(),此时□是()。 9、在□÷□=□……1中,除数最小是()。 在□÷□=□……2中,被除数最小是()。 10、○○□□□○○□□□○○□□□……,第30个图形是()。 1,3,5,1,3,5,1,3,5……,第19个数是()。 11、用2、5、8这三个数字,你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写出来。 305里面有()个百和5个()。 985由()个十、9个()和()个()组成。 最小的三位数是(),它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2、□里最小可以填什么数字? 500<□99 □55>156 695<69□ 34□>344 400<□98 735<7□9 63□>637 □37>645 13、 14、直尺的厚度大约是2()。一根筷子大约长2()。 一支粉笔的长度大约是1()。一只蚂蚁身长4()。 图钉长约8()。一个文具盒的宽大约是6()。

第二章(已整理)

第二章(已整理) 第二章 、选择题 1、VAR是表示一定时期(A)的损失。 A、最大 B、最小 C、预期 D、实际 2、设资产的初始价值为100美元,持有期末最低收益率为-20%,期望收益的数学期望为5%,则此资产的相对VAR R和绝对VAR A分别为(D)? A、20,25 B、20,20 C、25,25 D、25,20

3、VAR和DVAR的关系为:(A) A、VAR VN DVAR B、VAR N DVAR C、VAR DVAR M/N D、VAR DVAR / N 4、下列资产间收益的相关性与资产组合的总风险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A、资产间收益若为完全正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 B、资产间收益若为完全负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 C、资产间收益若不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 D、资产间收益若一些为负相关,而另一些为正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 5、假设一个投资的平均日收益率0.03%,标准差为1%,目前的价值为100万元,置信度水平为99%,则VAR 为(B) A、16200元 B、23000元 C、162000元 D、230000元

6、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A )。 A、[-1,1] B、[0,1] C、[-1,0] D、任意数 7、较低的投资组合风险可以通过(B )来实现。 A、提高相关系数或增加资产数量 B、降低相关系数或增加资产数量 C、降低相关系数或减少资产数量 D、提高相关系数或减少资产数量 8投资组合的风险(D )各个单个VAR值的总和。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9、下列哪个是对99%的置信水平下的$300万的隔夜VAR值得正确解释?该金融机构(C) A、可以被预期在未来的100天中有1天至多损失$300万

最新六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2

最新六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2 应用题专练 1.某玻璃长委托运输公司送4000块玻璃,每块0.4元.如果损坏一块玻璃,这一块除得不到运费外,还得赔偿7元,运完后运输公司得到运费142 2.4元.请问:运输公司共损坏了多少块玻璃? 2.学校科技小组中,原男同学占全组的错误!,后来增加4个男同学,这时男同学人数占全组人数的错误!,该组原有男同学多少人? 3.小兰看一本书,两天后,还剩全书的错误!.已知小兰第一天看了30页,与第二天看的页数之比是5:6,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4.在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需缴纳成交金额的0.35%的印花税和0.15%的佣金(手续费).杨先生2月14日以每股8.6元的价格买进4000股,4月24日以每股10.24元全部卖出了这种股票,求杨先生买卖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又行走了3小时,这时,甲车离B地还有236千米,乙车离A地还有164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李阿姨家共有资金120万元,她把这些资金的35%存入银行,把剩余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股票和黄金,已知购买股票的资金比购买黄金的资金多50%. (1)李阿姨用来购买股票和黄金的资金共多少万元?

(2)李阿姨用来购买黄金的资金是多少万元? 7.已知王老师与两名学生的年龄之和为100岁,12年后王老师的年龄将是这两名学生的年龄之和,那么王老师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8.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先合干3小时,乙再自己干8小时可以完成;或者,甲先自己干4小时,甲、乙合干2小时也可以完成.实际工作时,甲先干了2小时,甲、乙再合干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9.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8千米,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错误!,两车开出后行驶2小时的路程正好是两地距离的60%,求两地的距离. 10.某高校为庆祝建校120周年举行庆典活动,校艺术团进行了三场表演,第一场参演人数是艺术团总人数的错误!,第二场参演人数比第一场多40人,第三场艺术团成员全部参加演出,且人数是前两场演出总人数的错误!,则校艺术团总人数是多少? 11.某商场在五一期间举行促销优惠活动,有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购买商场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原价九五折优惠;方案二:购买商品总价超过500元且不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八五折优惠,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八折优惠.请你帮小真同学算算,若购买原价1200元的商品,按哪种方案购买较合算?应付多少钱?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第二章 资料的整理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 由调查或试验收集来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乱的,无规律性可循。只有通过统计整理,才能发现其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资料整理是进一步统计分析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资料的分类,然后介绍不同类型资料的整理方法。 第一节资料的分类 正确地进行资料的分类是资料整理的前提。在调查或试验中,由观察、测量所得的数据按其性质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和半定量(等级)资料三大类。 一、数量性状资料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是指能够以量测或计数的方式表示其特征的性状。观察测定数量性状而获得的数据就是数量性状资料(data of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数量性状资料的记载有量测和计数两种方式,因而数量性状资料又分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种。 (一)计量资料指用量测手段得到的数量性状资料,即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直接测定的数量性状资料。其数据是用长度、容积、重量等来表示,如体高、产奶量、体重、绵羊剪毛量等。这种资料的各个观测值不一定是整数,两个相邻的整数间可以有带小数的任何数值出现,其小数位数的多少由度量工具的精度而定,它们之间的变异是连续性的。因此,计量资料也称为连续性变异资料。 (二)计数资料指用计数方式得到的数量性状资料。在这类资料中,它的各个观察值只能以整数表示,在两个相邻整数间不得有任何带小数的数值出现。如猪的产仔数、鸡的产蛋数、鱼的尾数、母猪的乳头数等,这些观察值只能以整数来表示,各观察值是不连续的,因此该类资料也称为不连续性变异资料或间断性变异资料。 二、质量性状资料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是指能观察到而不能直接测量的性状,如颜色、性别、生死等。这类性状本身不能直接用数值表示,要获得这类性状的数据资料,须对其观察结果作数量化处理,其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统计次数法在一定的总体或样本中,根据某一质量性状的类别统计其次数,以次数作为质量性状的数据。例如,在研究猪的毛色遗传时,白猪与黑猪杂交,子二代中白猪、黑猪和花猪的头数分类统计如下表。 表2-1 白猪和黑猪子二代的毛色分离情况 毛色次数(f)频率(%) 白色33273.78 黑色9621.33

二年级易错题整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精选 红旗小学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数学文化 除法的来历 除法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自公元前春秋战国4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门诀来计算除法的. 我们现在用的除法符号“÷”是一位瑞士学者雷恩(Juhann liuinrich Rahn,1622-1676)于1659年在一本代数书中使用的.几年以后,该书被译成英义,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因为“÷”号在欧洲大陆长期被用来表示减法,为了与减法区别,后来一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tz,1618-1716)主张用“:”做除号,与当时流行的比号一致.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仍然用“:”做除号.

信息窗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1.原题: 判断:20÷4=4……4 () 分析:误认为余数可以大于或等于除数。 正解: 举一反三: 判断:26÷5= 4 …… 6 () 36÷6= 5 …… 6 () 2、原题:有17枝花,每5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还剩几枝?分析:容易把余数的单位名称写成商的单位名称。 正解: 举一反三: a、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b、39个小朋友去划船,能做满几条船?还剩几个小朋友?

3、原题:今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 分析:算式正确,但没算完。应再列:8÷7=1……1,因为余数是1,条件又告诉8号是星期一,所以31÷7=4……3,余数是3,应为星期三。 正解: 举一反三: a、今天是8月1日,星期一,到8月31日是星期几? b、今天是8月1日,星期一,到8月26日是星期几? 信息窗2 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1、原题: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最少有多少本书? 分析:前半部分算式正确,但没理解被除数、商数、余数之间的关系,也少解一问。40÷5=7(本)……5(本),本来应该余3本,但计算中余5本,多出2本,就应在总数40中去掉多出的2本,40-2=38(本),所以最多为38本。最少则当商为1即每堆只有1本时,总数最少为8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经纪人协理-综合能力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二章: 房地产经纪行业第一节: 房地产经纪概述 一、房地产经纪的概念 (一)经纪的含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1.经纪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居间、代理、行纪等服务方式,促进委托人与他人的交易,并向委托人收取佣金的中介服务活动。 2.经纪服务最主要的方式: 居间、代理、行纪。 3.居间: 指经纪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撮合交易成功并向委托人收取佣金等经纪服务费用的经济行为。 代理: 指经纪人在受托权限内,以委托人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并由委托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济行为。 行纪: 指经纪人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并承担规定的法律责任的经济行为。 1.经纪VS中介: ①经纪: 是中介的一种特定活动,其成果以是否成交来体现。

佣金是经纪服务委托人对经纪服务提供方所付出的劳动、花费的资金和承担的风险的总回报。 ②中介: 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为直接或间接促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中介服务产生的原因: a.交易的信息不易识别 b.交易的主题相对分散 c.交易的程序比较复杂中介服务的分类: a.为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关于交易标的品质、技术或其他综合信息的活动 b.为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关于买房或卖方信息的活动 c.直接代理交易的一方完成交易具体程序的活动 2.经纪VS代理、居间: ①经纪: 现代西方的经纪人实际上是一个代理人,代理是西方经纪活动的主要方式。 ②代理: 实质是一种委托,即经纪人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其房屋买卖、租赁等提供交易机会。 ③居间: 经纪人不作为任何一方的代理人,而仅仅向交易一方或双方提供交易信息并撮合双方成交。 3.经纪VS行纪、经销: ①经纪:

【强烈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 理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分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l正数的概念:数轴上0右边的数即比0大的数叫正数,形如+1,+0.5,+10.1,0.001… l负数的概念:数轴上0左边的数,形如-3,-0.2,-100…. l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整数也是偶数. ①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盈利,亏损;足球比赛胜,负;收入,支出;提高,降低;上升,下降; ②不投入不支出,不盈也不亏,海平面的海拔,某一个标准或基准….用0表示; 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是一条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画法:首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再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画上箭头,反方向为负方向;最后选取适应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a,b互为相反数a+b=0;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得原数的相反数,当原数是多个数的和差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下面的a,b即可以是数字,字母,也可以是代数式;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的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0. 绝对值: 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代数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

易错题整理

易错题 (温馨提示:这是同学们平常易错的题目,老师整理出来,希望大家认真对 待,弄清题意,谨慎答题。加油!) 一、口算 60×6= 320÷4= 800÷8= 80×8= 40×2= 900÷3= 600÷3= 80×4= 90×3= 400÷8= 240÷8= 490÷9= 二、笔算,带※的需要验算。 ※467÷3= ※786÷6= ※528÷3= 89÷4= 894÷8= 924÷7= ※63÷2= 三、脱式计算 215+25×5 12+12×5 四、填空 1、468÷4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是个()位数。 2、口算80÷4时,可以这样想,把()个十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十,也就是()。 3、160里面有()个8。

4、300是5的()倍,是6的()倍。 5、汽修厂新进70个轮胎,最多能安装()辆三轮车或()辆四轮车。 6、○÷6=20…… ,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7、前进的地铁是()现象,升降机是()现象。 8、行驶中的汽车车轮是()现象,方向盘是()现象。 9、东南方向在()和()之间。 五、在○里面填>、<、=。 140÷7○100÷5 0÷7○0×7 50×2+6○50×(2+6) 90÷(2×3)○90÷2÷3 六、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有38个苹果,每8个装一盒,需要()个盒子才能装完。 A 4 B 5 C 6 2、商和除数都是8,余数是6,被除数是() A 56 B 60 C 70 3、有924盒牛奶,选择下面()包装,正好装完。 A 7盒装 B 8盒装 C 9盒装 4、佳佳放学后往西走,学校在他家的()。 A 东面 B 西面 C 南面 D 北面 5、英英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上,学校在英英家的()方向上。 A 西面 B 东面 C 西北 D 东北 6、()是平移现象? A 推拉门拉开 B 钟表指针 C 行驶中的汽车 D 风车 7、合唱队有男生36人,女生比男生的5倍多12人,女生有多少人?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一、单项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 注意 ① 圆周率π是常数; ② 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1”通常省略不写。 例:x 2 ,-a 2 b 等; ③ 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例:23πa 6 的次数为 。 ④ 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⑤ 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例:h 2.1-系数是 。 ⑥ 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考点: 1.在代数式:n 2,33-m ,2 2-,3 2m -,22b π,0中,单项式的个数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单项式- 3 22 4c ab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是( ) A. -2, 6 B.2, 7 C.3 2-, 6 D.3 2-, 7 3.25ab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单项式,是的√,不是的打X x ab 2 ; a ; 2 5ab - ; y x + ; 85.0- ; 21+x ; 2x ; 0 ; 7x ; 2(1)a - ;6 2a - ; 1xy ; x π ; x π 5.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a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5ab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a 2bc 3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3 7 x y π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3 y x -2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xy z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53x 2 y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_; 6.如果1 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 b=_______;若6 a -1 -m b 是一个4次 单项式,则m=_____;已知2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 7.写出一个三次单项式__________,它的系数是_______;写一个系数为3,含有两个字母a ,b 的四次单项式_______。 知识点回顾 1.单项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在压在纸带上,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2.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选择两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零点,选取5-6个计数点,标上0、1、2、3、4、5; 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相隔0.1s取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最好5-6个。 (2)采集数据的方法:先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然后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毫米)的下一位。 (3)数据处理 ①表格法 ②图像法:做v-t图象,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应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运用图像法求加速度(求图像的斜率)。 ★常考知识点: 1、求瞬时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读取,是否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说明:“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和“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都表明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有效数字”指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数起。 2、求加速度:逐差法(具体公式运用见下文) 3、要求用公式表示时,注意使用题意中提供的字母,而不能自己编撰。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任意相等时间内的△v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3)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 公式的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画草图,根据正方向确定各已知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3)运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注意单位换算),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和方向。 (4)如果要求t或v0,应该先由v= v0 + at变形得到t或v0的表达式,再将已知物理量代入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如果汽车以108km/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仍是6m/s2,则(1)3s后速度为多大?(2)6s后速度为多大? 解:取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题意知a= -6m/s2,v0=108km/h=30m/s, (1)3s后速度v= v0 + at =30m/s+(-6m/s2)×3s=12m/s (2)设汽车刹车至停止时用时为t, 由v= v0 + at 得s s s m s m a v v t6 5 / 6 / 30 2 0< = - - = - = 所以汽车刹车6s秒后速度为零。 ?对于刹车问题,一要注意方向,二要注意刹车时间。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二下数学易错题整理

易错题整理——判断 1.读6004时,只读出一个零。() 2.计算(56-32)÷8时,要先算32÷8. () 3.5千克铁与5000克棉花一样重。() 4.二年级小军的体重是38克。() 5.田、中、子这三个汉子都是对称的。() 6.余数不能小于除数。() 7.把20本练习本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5本。() 8.旋转改变了图形的形状。() 9.46÷6=7……5 () 10.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比除数大。() 11.把10米长的木料锯成2米长的小段,需要锯5次。() 12.30÷5=6 读作:30除5等于6。() 13.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14.5千克棉花比1000克石头重。() 15.万以内每相邻的两个数位的进率都是10. () 16.1瓶水重1千克,喝了30克,还剩下70克。() 17.有两个0的四位数中,只读一个0. () 18.2002这个数中的两个“2”意义相同。() 19.由9个一、8个十、5个百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9854. () 20.某小学有学生1304人,约是1300人。() 21.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22.按一定的规律填数:100 、99、81、73、()括号里的数应该是66. () 23.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24.40个百和10个一组成的数是410. () 25.一个数是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 26.与24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2300和2500. () 27.任何数除以1,都没有余数。() 28.用传送带传送物品和升降国旗都是平移现象。() 29.45里面有()个5,列算式是45÷9=5. () 30.商是1时,除数和被除数相等。() 31.把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5×4=32. () 32.升国旗时,国旗由下至上是平移运动。() 3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可能比商大。() 34.一只鸡重2克。() 35.一枚2分硬币重1克,5枚2分硬币重1千克。() 36.在3千克、300克、1300克中,1300克最重。() 37.35÷5=7表示将35个物品任意分成5份,每份是7. 38.汽车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39.100张100元的人民币,100张就是一万元。() 40.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1. 41.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42.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千位读起和写起。( ) 43.60÷( )=7……( )这个算式中,除数一定是8. ()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归纳与整理(章复习)教学设计案例完美版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6 年2 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归纳与整理(章复习)教学设计案例、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等方面来认识化学反应,并举例说明。 (2)能说出物质中的化学能的转化途径、变化原因、转化形式,并举例说明。 (3)归纳整理本章学习内容,绘制概念图,并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 方法目标 (1)经历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根据对化学反应的规律、实质及应用的认识绘制概念图,体验到化学理论单元的复习方法,并加以应用逐步形成良好的归纳和整理的学习习惯。 (2)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经历表述自己的观点、与人交流、讨论而共同发展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经历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及以化学能为中心的能量转化的复习过程中,初步学会 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化学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感悟过去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中所充当的角色,在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学生关心能源、环境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本章的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章要初步探讨地是:与化学密切相关的能源有哪些?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 第一节的重点落在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上;第二节的重点为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第三节的教学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因素。 那么,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学习这章的目的?是否清楚为何把这三节内容放在同一章,它们之间又有何关联?这应该是我们复习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在学生原有的从物质变化角度的基础上,本章内容又给学生提供了化学反应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doc

第2章观察生物 2.1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 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 能生长不能生长 3 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 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 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2.2 细胞 1.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1831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初三英语中考难题易错题汇总系列(二)(含讲解答案)

( ) 1–Could you tell me___________? – She has a pain in her face。 A.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her B. what’s wrong with him C. what the matter is with her D. what wrong is with him ( ) 2.—Put it down, Richard, you mustn’t read _______ letter。 A. anyone’s else’s B. anyone’s else C. anyone else’s D. anyone else ( ) 3. Do you have _______ to tell me? A. something important B. important something C. anything important D. important anything ( ) 4. Butter and cheese ______ in price。 A. is gone up B. have gone up C. are gone up D. has gone up ( ) 5. In our country 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______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 has B. have C. is D. are ( ) 6. 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_______ a graden full of weed。 A. like B. likes C. is like D. are like ( ) 7. John plays basketball _________, if not better than Jim。 A. as well B. so well as C. so well D. as well as ( ) 8. _____ neither you nor he enjoy fast food? A. Do B. Does C. Is D. Are ( ) 9.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______ still _____ now。

物理选修3-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要点

第一节电流和电源 一、电流 1、电流的形成: 2、产生电流的两个条件条件: 3、电流的方向: 二、直流和恒定电流 1、直流: 2、恒定电流: 三.电流(强度) 1、电流的定义及公式: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 注意: 1.在金属导体形成电流的本质: 2.在电解液形成的电流应该注意的问题 的物理意义: 四、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 已知n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的个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求通过导体的电流。 五、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实用条件的分析 六、福安特性曲线(画出图像分析) 第二节电阻定律 一、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1.探究方法: 2.探究结果: 二、电阻定律公式:物理意义: 实用条件: 三、电阻率与电阻的区别:

典型例题:P49第二题 第三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2.串联电路的性质: 等效电阻:电压分配:功率分配: 二、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2.并联电路的性质: 等效电阻:电流分配:功率分配: 三、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1.多(少)并联一个电阻,总电阻: 2.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小),总电阻: 3.并联电路总电阻最接近最小那个电阻的情况: 四、电表的改装 1、G表或表头G a.作用: b. 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②量程:③满偏电压: 2、改装后电流表的三个参数 ①内阻:②量程:③满偏电压: 电阻的作用: 3、改装后电压表的三个参数 ①内阻:②量程:③满偏电压:

电阻的作用: 五、限流分压 名称/电路图 ()() 1.电流调节范围: 2.电压调节范围: 3.选择条件: 六、电流表内外接: 1.画出电路图: 内接 1.存在误差的原因: 2.测量结果分析: 3.适用条件: 外接 1.存在误差的原因: 2.测量结果分析: 3.适用条件: 2.选择电流表内外接的常用方法: 1. 2. 例:“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选择限流还是分压,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说明原因。 第四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电源 1、电源作用:1. 2. 2、电源的电动势E定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