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

识点汇总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第一节企业战略概述

★本节考点分析:

一、一级重要考点

1、企业战略的层次

2、企业战略实施的模式

3、战略控制的方法

二、二级重要考点

4、企业战略的制定

5、战略控制的原则

三、非重点内容

6、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7、企业战略的特征

8、企业战略实施的步骤

9、战略控制的流程

考点8:企业战略实施的步骤

◆步骤:战略变化分析→战略方案分解与实施→战略实施的考核与激励

*注:2008年考过单选题,考核第一步骤是什么

考点9:战略控制的流程(了解)

1、制定绩效标准

2、衡量实际绩效

3、审查结果

4、采取纠偏措施

第二节企业战略分析

★本节考点分析:

一、一级重要考点

1、行业生命周期分析(案例分析)

2、价值链分析

3、波士顿矩阵分析

4、企业综合分析(案例分析)

二、二级重要考点

5、宏观环境分析

6、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案例分析)

7、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三、非重点内容

8、战略群体分析9、外部因素评价矩阵10、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企业战略分析包括的内容:(熟悉)

★区分要点:主体活动是与商品实体加工流转相关,企业基本的价值增值活动,辅助活动是

1.“明星区”和“痩狗区”:上述两个指标均高或均低

(1)明星——褒义词,两个指标均高(2)痩狗——贬义词,两个指标均低

2.“幼童区”和“金牛区“:上述两个指标一高一低

(1)幼童:未来会成长(业务增长率高),但目前实力弱(市场占有率低)

1、优势-机会(SO)战略:使用优势,利用机会

2、劣势-机会(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3、劣势-威胁(WT)战略:使劣势最小化,避免威胁

4、优势-威胁(ST)战略:使用优势,避免威胁

使用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

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熟悉概念及教材举例)

★本节考点分析:

一、一级重要考点

1、基本竞争战略(案例分析)

2、企业成长战略(案例分析)

3、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类型

二、二级重要考点

4、企业稳定战略

5、企业紧缩战略

6、钻石模型

考点1:基本竞争战略

1、基本竞争战略的类型及概念(重点掌握)

(1)差异化战略:用词体现的是某企业经营产品的“差异性、独特性、异质性”,而这些产品仅是其经营的一部分

(2)集中战略:用词体现的是企业把其经营集中在某一个独特或有优势的方面,可以是产品、地区或者是客户群等,而这方面是该企业经营的全部

2、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适用范围/条件(对比记忆)

◆一体化战略具体类型区分技巧:主要看企业延伸的业务范围是“相关联的产品”还是“同类产品”:

(1)同类产品:横向一体化,如:空调企业收购一家空调企业

(2)相关联的产品:纵向一体化

①向上游输入端(原材料端)发展:后向一体化,如:空调企业收购一家空调配件企业

②向下游输出端(成品/销售端)发展:前向一体化,如:空调配件企业收购一家空调成品生产企业

★案例分析题中涉及多元化、一体化战略的做题思路

1、首先看该企业原来的经营领域

2、再对比企业新进入的经营领域

(1)如与原经营领域完全一样:考虑横向一体化

(2)如与原经营领域有一定关联,即往上游或下游发展:可考虑相关多元化(多元化)、纵向一体化

【考点】C1-4

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重点,主要掌握定量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通过人的主观意识去判断)

◆定性决策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哥顿法(熟悉有哪些方法)

★定量决策方法类型总结:(熟悉)

第一节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

【本节考情分析】

一、一级重要考点

1、公司财产权能的两次分离

2、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二、二级重要考点

3、公司的原始所有权

4、公司的法人财产权

5、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三、非重点

6、公司经营者及其特征

7、经营者对现代企业的作用

8、经营者的素质要求

9、经营者的选择方式

第一部分:本节一级重要考点解析

考点1:公司财产权能的两次分离(重点)

◆公司财产权能的两次分离——是以公司法人为中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次分离

(1)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

(2)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联系与区别(掌握)

2、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结合图形记忆)

(1)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最终的控制权,他们可以决定董事会的人选,并有推选或不推选直至起诉某位董事的权利

(2)董事会作为公司最主要的代表人全权负责公司经营,拥有支配法人财产的权利和任命、指挥经营人员的全权,但董事会必须对股东负责

(3)经营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意定代表人统管企业日常经营事务,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营人员有权决策,他人不能随意干涉。经营人员的管理权限和代理权限不能超过董事会决定的授权范围,经营人员经营业绩的优劣也是受到董事会的监督和评判的★公司组织结构关系图(形象记忆)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

第二部分:本节二级重要考点解析

考点3:公司的原始所有权(次重点)

★原始所有权: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其表现为股权

*注意:股东没有对公司直接经营的权利,也没有直接处置法人财产的权利,股东一旦出资入股,不能要求退股而抽走资本

考点4:公司的法人财产权(次重点)

★关于法人财产权应注意的问题:(熟悉)

(1)法人财产是公司产权制度的基础

(2)公司以其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与出资者的其他个人财产无关

(3)一旦资金注入公司形成法人财产后,出资者不能再直接支配这一部分财产,也不得从企业中抽回,只能依法转让其所持的股份

◆形式:年薪制、薪金与奖金相结合、股票奖励、股票期权

2、声誉激励

3、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部分:本节非重点解析

考点8:经营者的素质要求(了解)

(1)精湛的业务能力(创造能力是核心能力)(2)优秀的个性品质(3)健康的职业心态

第二节股东机构

【本节考情分析】

一、一级重要考点

1、股东的分类和构成

2、股东的权利

3、各类公司权利机构汇总表

二、二级重要考点

4、股东的法律地位

5、股东的义务

第一部分:本节一级重要考点解析

考点1:股东的分类和构成(重点)

★发起人的概念及发起人股东的特点(掌握)

(1)发起人:是指参加公司设立活动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的人

(2)发起人股东的三个特点

①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②股份转让受到一定限制

◆《公司法》对发起人转让股份的行为作了限制,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③资格的取得受到一定限制

A. 自然人作为发起人应当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B. 法人作为发起人应当是法律上不受限制者

C. 发起人的国籍和住所受到一定限制

◆《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公司,其发起人必须一半以上在中国有住所

★自然人股东与法人股东(熟悉)

(1)自然人和法人均可成为公司股东

(2)在我国,可以成为法人股东的包括:

①企业法人(含外国企业)②社团法人以及各类投资基金组织③代表国家进行投资的机构

* 注:以上均为“非自然人的组织或机构”

考点2:股东的权利(重点)

* 注:本知识点在本章末尾汇总讲解

考点3:各类公司权力机构汇总表(重点)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权利机构考点汇总表(对比记忆)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讲解 (4)

第四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点框架 知识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实施过程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1.概念:“为了提高一个组织的绩效水平,培育富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组织文化,而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同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做法”,或“为了实现一个组织的目标而实施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运用模式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2.强调的核心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战略以及赢得竞争优势。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被看成“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 4.战略匹配/战略契合: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战略匹配或战略契合。 5.目的: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改变结构和文化、提升组织效率和业绩、开发特殊能力以及管理变革。 目的是通过确保组织获取具有良好技能并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组织的战略能力,依靠人来实现战略目标,同时依靠核心人力资源赢得竞争优势。

6.贯彻思想: (1)以利润为导向,而不仅仅是以服务为导向。 (2)对生产率、薪资福利、招募甄选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 (3)采用包括可行性、挑战性、具体性以及有意义性等目标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针对遇到的问题,提供建议性对策报告。 (4)提供培训,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二)战略的三个层次及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 1.战略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预测:战略三大层次 (1)组织战略/企业战略: 回答到哪里竞争问题。 分为:成长战略、稳定战略和收缩战略。 (2)竞争战略/经营战略: 回答如何竞争问题。 分为: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市场集中战略。 (3)职能战略 回答凭借什么来进行竞争的问题。 分为: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等。 2.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

2011年_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读

201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3、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6、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7、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 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 2、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3、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5、公司制企业特点是: .公司为股东所有;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6、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7、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 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 2.企业 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 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 ●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 ●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 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 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 重要的交易主体: 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 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 (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 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 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 第一,期限性 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 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 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 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 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直接金融市场中也有中介:信息中介、服务中介) (三)按照交易性质划分 1.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2.流通市场的两种形态: 固定场所:证券交易所,流通市场的核心 场外交易市场:活跃的发展趋势 3.发行市场是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提供流动性,是发行市场的补充。 (四)按照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五)按照交易期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六)按照地域范围:国内金融市场(本币计价,全国性、地区性)和国际金融市场(大多是无形市场) (七)按照成交与定价方式: 公开市场:一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议价市场:没有固定场所 (八)按照交割时间: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 【考点三】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一)概述:常考点 货币市场的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交易市场 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准货币性质”: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 (二)同业拆借市场特点:常考点 1.期限短:以隔夜头寸拆借为主 2.参与者广泛: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机构 3.拆借的是超额准备金 4.信用拆借 (三)回购协议市场:常考点 1、回购协议: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市场活动由回购和逆回购组成。 表面是证券买卖,实质是以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回购方向:先卖出,再购回(买入) 卖出价格小于购回价格,差额是借款的利息 2、回购标的物:国库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四)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发行期限短、面额较大,绝大部分在一级市场交易。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五)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受欢迎的短期融资工具 一级市场行为:出票和承兑;二级市场行为:贴现与再贴现(六)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常考点

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表格版 【呕心沥血

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市场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需求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一章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市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供给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需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供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均 基本类型性 Ed1 不变衡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价性性基本类型①Ed>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 无关系格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 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 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 A>B;A<B;AB②可传递性 A>B;B>C;所以 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本章教材结构】 一、市场需求 本节主要内容: (一)需求的含义★★ (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一)需求的含义★★ 【例题: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产品的市场价格 D. 产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B 【解析】需求构成要素是从需求的含义中“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总结出来的,即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例题:多选】下列选项中,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 生产技术 B.消费者偏好 C. 替代品的价格 D. 生产成本 E.互 补品的价格 【答案】BCE 【解析】选项“A生产技术”和选项“D生产成本”属于影响供给的因素。【例题:多选】以下关于影响需求变动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一般来说,消费者的收入和需求成反向变动 B.预期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 C. 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推迟购买 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上升 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答案】ABD

类别内容 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假定需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方程形式 Qd=Qd(P)其中,Qd:需求量,P:价格。 2.需求ー般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例如:需求函数 Qa=20-3P 规律 需求规律的特例 (1)奢修品: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如:钻石、茅台。这类商品为 定位性物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2)吉芬物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对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来 说,某些普通商品的价格上涨,购买量增加。 英国人吉芬: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反而増加。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原因:土豆涨价引起低收入者购买更多的土豆,而不是买得更少。 3.需求(1)需求曲线是表示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曲线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需求函数=20-3P) (2)需求曲线分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 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记忆技巧: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 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25%) 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年末不得高于80%) 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标准:不得高于30%) 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120%) 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 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

准:不得高于4%) 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标准:不得高于4%) 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与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 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标准:不得高于15%) 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7%) 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 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各类呆账贷款)。 ⑤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呆账准备余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100% ;

最新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必考考点归纳(最全版)

1.2012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第一部分经济学 3.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a)需求是指在 一定时间和 一定价格条 件下,消费 者对某种商 品或服务愿 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4.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5.影响需求最 关键的因素 还是:该商 品本身的价 格 6.市场供给是 所有生产者 供给的总和 7.影响供给的 因素主要 有:产品价 格、生产成 本、生产技 术、预期、 相关产品的 价格、其他 因素,包括 生产要素的 价格以及国 家政策等 8.市场上商品 或服务的供 给量和市场 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9.需求价格弹 性指,需求 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 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 动百分比的 比率 10.通常可以 把需求价格 弹性分为三 种:1)当需 求变量百分 数大于价格 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大于1时, 叫做需求富 有弹性或高 弹性;2)当 需求变量百 分数等于价 格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等于1时, 叫做需求单 一弹性;3) 当需求变量 百分数小于 价格变动百 分数,需求 弹性小于1 时,叫做需 求缺乏弹 性; 11.影响需求 价格弹性的 因素:替代 品的数量和 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 性、商品用 途的多少、 时间与需求 价格弹性的 大小至关重 要 12.影响供给 价格弹性的 因素:时间 是决定供给 弹性的首要 因素、资金 有机构成不 同影响供给 弹性的大 小、供给弹 性还受生产 周期和自然 条件的影 响、投入品 替代性大小 和相似程度 对供给弹性 的影响也很 大 13.消费者收 入变动与需 求的变动呈 同方向变 化。价格与 需求之间的 这种呈反向 变化的关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导语】在每一次发奋努力之后,必然有加倍的奖赏等待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拿到经济师证书绝对没问题。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的含义 需求的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 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需求的因素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供给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供给: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

3.供给函数:各影响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Qs=Qs(p)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Qd=Qd(p) 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1. 供给数量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 供给变动: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生产成本的变动等)所引起的供给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考重点-经济基础(干货)

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必考重点(干货) 【第一章市场求、供与均价格考点】 1.需求、供给的构成要素2个(愿意+能够:有购买的愿望、支付的能力)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7个)、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6个) 3.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引起曲线位移的情形: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 4.某商品需求与替代品(煤气、电)价格同方向、互补品(汽油、汽车)价格反方向变动 5.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低干均衡价格)和保护价格(高干均衡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影响因素;与收入关系(弾性小涨价、弾性大薄利多销,收入增加) 7.需求交叉弹性:运用需求交叉弹性区分:互补品(负数)、替代品(正数) 8.需求收入弹性:运用需求收入弹性区分:低档品、必需品、高档品 *思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増加而减少,越富裕,弹性越小 【第二章消者行为分析考点】 1.经济人假设概念: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2.效用分类:基数、序数效用论。区别:效用是否可以度量;运用什么来分析:基数(边际效用);序数(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3.总效用、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概念 4.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完备性、可传递性、多比少好 5.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6.无差异曲线的3个基本特征:越远偏好越高;不能相交(可传递性判定);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由商品边际替代递减规律决定) 7.商品边际替代率:增加一単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8.预算线的斜率: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收入及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确定端点 9.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0.消费者均衡的前提:偏好、收入、价格不变。假定偏好、收入不变,用图形来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说明需求曲线的形成。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11.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概念:将消费者均衡点链接起来而得到的线; 12.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章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 含义 特征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 区别 是否可加总 ①完备性A> B; A V B; A=B②可传递性A> B; B> C;所以A> 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 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 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生产和成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 减规律 lun 预算 约束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影响因素 变动特性 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企业形成的理论 生产函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 生产函数 生产曲线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岀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在实 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长期行为都是可变;不可变时,短期行为在技术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版

第市场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一需求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部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分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第一章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经市场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济市供给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学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础需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供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均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基本类型衡性 Ed1 不变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价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格性性基本类型①E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无关系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 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A>B;A<B;AB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 考试必备)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 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 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弧弹性 (1)如果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 ij =价格的相对变化 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 i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y Q Q y y y Q Q E y ???=?÷?=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y 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 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理论要点汇总

2、所得税。 征收对象 3、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 4、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5、行为税。印花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流得资产行)。 1、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 计量标准 2、从量税。消费税(啤酒、汽油)、资源税。 1、价内税。消费税、营业税。 税收与价格关系 2、价外税。增值税售前是价外税,售中是价内税。 1、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 能否转嫁 2、间接税。流转税(增、消、营、关) 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权限 2、地方税。 3、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共享税: 证券交易税:各50% 金融保险业营业税:5%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 (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归中央财政) 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打破隶属关系,2002.1.1)包括铁路运输所得税 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资源税:海石油、天然气中央,其他地方 出口退税:2005年1月1日起,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负担比例由75:25改为92.5:7.5 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建设基金营业税,2012.1.1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央 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 教育附加费 国家邮政、银行企业所得税 地方 营业税、契税 地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房产、车、印花、屠宰、农牧业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城镇土地使用、耕地占用税 营业税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享,4、6开) 城市维护建设税 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 教育附加费 中枢大小额(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行内是基础(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业务) 票证卡内外,重要组成: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系统、 我国支付清算网络体系 证券结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 内外大小票,主渠道。(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票据支付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

第一章组织激励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 知识点一:需要的概念[掌握]: 1、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2、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 知识点二:动机的概念[掌握]: 1、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 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2、动机的三要素:(重点识记) (1)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即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2)努力的水平,即行为的努力程度; (3)坚持的水平,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知识点三: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掌握]: 1、内源性动机:人作出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带来成就感,认为有价值) 2、外源性动机:人作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为了获得报酬,或避免惩罚等) 知识点四:激励及其类型[掌握]: 激励:激发鼓励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类型: 从激励的内容角度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从激励的作用角度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 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分为: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第二节激励理论 知识点一:需要层次理论[掌握]: 1、主要观点: (1)人均有五种需要;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 (3)五种需要从低到高,逐层满足; (4)大致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前三个层次)和高级需要(后两个层次)。 知识点二:双因素理论[掌握]: 1、主要观点: (1)满意与不满意不是或此或彼、二择一的关系; (2)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可以令员工满意,而保健因素可以消除员工的不满。 2、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 (1)保健因素相当于低层次需要; (2)激励因素相当于高层次需要。 3、管理应用:除了要用保健因素消除员工的不满之外,还要运用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去激发员工 的工作热情。 知识点三:ERG理论[掌握]:

中级经济师笔记知识讲解

中级经济师笔记

1、基数效用论(直接加总、边际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论(不可直接加总、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两者结果相差无几。多选题必定有一个是错的,少选得分。 2、消费者偏好的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多多益善 3、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线,2种商品的组合能够带来相同效用的曲线为无差异曲线,曲线的平移代表效用的大小。 越远越好:多多益善 不能相交:可传递+多多益善 自左向右、凸向原点、斜率为负: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斜率的绝对值为商品边际替代率 4、预算约束线:一定收入下对两种商品可以拥有的数量,斜率为两种商品价格的负值。 预算约束线的变动:可支配收入或者商品价格的变化。平移的意义,斜率的意义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为效用的最大值,因此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价格之比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均衡的前提条件:偏好、收入、价格均不变 价格-消费曲线: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预算线变化,形成不同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点,这样就形成了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因此需求曲线上的商品数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最大效用 6、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定的

收入效应:名义收入不变,价格增加,则需求数量减少 替代效应:实际收入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增加会导致另一种需求量增加 收入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大部分都是反方向的,只有低档商品的收入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为同方向的,这反映出的是收入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和企业形成理论 1、生产者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合伙制、公司制 2、依据“经济人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3、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经济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唯一动机:但从长期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企业形成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曲线 1、生产函数:技术不变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函数(边际产量) 2、生产曲线:三点三线(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个抛物线, 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快速增加,边际产量下降,总产量增加变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负数,总产量下降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时,平均曲线最大

2014年 中级经济师基础35章节考试_ 必备重点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部分 经济学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 消费者 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 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 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 预期、其他因素 3.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 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 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 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 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7. 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 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 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 1 时, 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 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 1 时,叫做需求单一弹 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 性小于 1 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 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 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 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 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 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 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 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 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 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产品价格降低, 供给 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 市场需求不变, 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 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 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 在我国, 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 预措施。 16. 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 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 加销售收入 18.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 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 当 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 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 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 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 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 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 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 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 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 好次序。 3.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离原点越远的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 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 4.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在同一条无差 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 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 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 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 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 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 递减。 6. 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预算约束线与 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7. 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消费者的收入、 商品 的价格。 8. 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预算线 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 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 预算线的斜率。 10.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商 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1.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 12. 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 为正常利润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1. 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 主要包 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2. 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 用 3. 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 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 的能力弱。 4.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即企业 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5.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 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6. 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是企业获 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7.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 资本、 土地和企业家 才能四种类型。 8. 投入一般可分为可变投入和不便投入。 9. 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 的产出量这之间的关系,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的 生产技术水平为条件,当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生产函 数也会发生变化。 10. 总产量是指生产出来的用食物单位衡量的产出 总量 11. 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或者 说是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 12. 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由 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伙产出 13. 规模报酬: 规模收益,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 来的产量的变化。 14.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 素增加的比例 15. 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 素增加的比例 16.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 素增加的比例 17.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 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指出。也可以说是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18.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 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 到的最高收入 19. 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20. 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伙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 支付的货币支出。 21. 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 22. 经济利润: 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和经 济利润相对的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 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所以经济利润中不 包括正常利润。 23.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 含的固定成本 24. 短期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加总可变成本 (TC=TFC+TVC) 25. 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边际 成本 26. 平均成本也叫平均总成本, 也即我们常说的单位 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 总产量所得之商。 27.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 额。 28. 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管理人员的工 资费用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 逐步上升的 29. 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 30. 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 平均可 变成本处于最低点 31. 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平均可变成 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 升的曲线 32. 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的 工资费用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1. 所谓市场结构, 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 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 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 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 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 程度。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本行业内部的 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 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 3. 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 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4.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5. 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市场特征:(1)市场 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 规模都很小。(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既不存在 产品差别。(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 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6.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 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2)完全 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 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 业、电力、固定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7. 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1)政府垄断(2)对某 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 的完全垄断 (3) 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 (4) 自然垄断 8.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 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 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 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 实生活的市场结构,如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 9.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 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 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他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 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10. 由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 场 11. 完全竞争市场上, 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而非 决定者 1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 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 13.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14.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 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 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 可以确定均衡价格。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 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 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在完全垄 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为所欲为的。 15.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 必须有可能 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 购买者;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的,同一 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 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 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 置。 2.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 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 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3.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 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 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 “帕 累托改进” 。 4.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经济主是 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 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5.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 和信息不对称。 6.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 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 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7.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 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 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 与外部不经济。 8.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 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 产品供给过多;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 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 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9. 私人物品的特征:竞争性、排他性 10. 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11. 纯公共物品的特征: 完全的非竞争性、 完全的非 排他性,如国防、治安等 12. 准公共物品的特征: 有限的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13. 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 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该物品在财 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 该物品。 14.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 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5. 政府应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其方式和措施包 括: 16. 第一,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 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还可以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 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 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第二,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 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 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第三,为了提供适 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 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第四,为了解决因信 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 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 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 收入形态、 产品形态 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 出法 3.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消费支出、 固 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 4.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生产要素收入 (包括工资、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 入、公司税前利润)、非生产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 计误差) 5. 非生产要素包括: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 资本折旧 6. 我国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 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 余 7.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 8.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C+I=C+S 9.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 投资恒等式 : C+I+G=C+S+T 10.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I= S+ (T-G) +(M-X)、C+I+G+(X-M)= C+S+T 11. 三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门 是:企业、消费者(居民)、政府部门 12.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 1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消费函数和储蓄 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14. 凯恩斯消费理论主要由三个假设构成: 第一是边 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第二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 的因素。第三是,凯恩斯认为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即“平 均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 15. 储蓄是收入中减去消费的余额。从公式 Y=C+S 可得:S=Y-C 16. 乘数又称作倍数, 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 的增减同其他变量所发生的连锁反应的大小或倍数之间 的关系。投资乘数,即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投资的 增加可导致收入和就业量按投资量成倍地增加。 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1.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 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 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 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2.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 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 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3.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 通常用经济增长率 来表示。用现价计算的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规模)和用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用来计算经济增长 速度) 4.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经济增 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 经济发展。. 5.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 资 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效率 6.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 他条件不变,把经济增长看作某一项生产要素,劳动或 资本与其生产率的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 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7. 三要素分解法 (运用生产函数, 把经济增长按照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分解) 8. 全要素生产率是将劳动、 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 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金属进步因素对机 构及增长的贡献份额。 9. 索罗余值:GA=GY-αGL-βGK 10.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 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 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矿长和收缩。经 济周期需要通过一组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金 融市场指标等才能够说明情况。 11. 经济周期主要有三种类型:长周期、中周期、短 周期 12. 长周期又称长波周期或康德拉耶夫周期, 每个周 期的长度平均 50-6-0 年。中周期又称为大循环或朱格拉 周期,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 8 年左右。短周期又称 小循环或基软周期,他的平均长度约为 3-5 年。人们一 般关注的都是中周期。 13.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经济周期又分为:古典性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14. 一般来说,可以 把经济周期划分为两个阶段, 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 条。扩张阶段又可以称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复苏是 扩张阶段的初期,繁荣是扩张阶段的后期,紧缩阶段的 最低点称为谷底,扩张阶段的最高点称为峰顶。 15. 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投资率的变动、 消费需求 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语气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 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16. 在实际经济分析工作中, 就可以把一系列经济指 标划分为一直指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所谓一致性 指标,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的峰顶与谷底出现的时 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地 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在我国,一般把工业总产值、 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视为一致指 标。所谓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 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例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 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 等就属于先行指标。所谓滞后性指 标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能够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 认,入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17.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而且还包括经济结 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第一,产业结构 的不断优化、第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第三,广 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第四,国民收入分配状况 的逐步改善。 18.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19. 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 手段和模 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运行 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程式化程度、 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要出尽 “三 个转变” :一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 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要促进 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 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 22.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八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1. 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 是指一个国家或 地区在一定时期(如月、季、年)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 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