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下册地理第四单元练习题

高一下册地理第四单元练习题

高一下册地理第四单元练习题
高一下册地理第四单元练习题

精心整理

高一下册地理第四单元练习题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1.A.B C.D.2.A.B.C.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及其综合整治措施。第1题,鲁尔区是世界上的重工业区,早期的工业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基础,

生产结构单一。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第2题,鲁尔区的综合治理应结合其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环境等方面入手。

家。

3.

4.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能源充足

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以传统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的特点及区位因素。第3题,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以传统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的资本集中程度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

题。5.

A.

B.

C.

D.

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形成的,甲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乙以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

6.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

7.2010

取代

(3)鲁尔区的重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选)(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

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双选)( )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

需求

(5)和

(1)

第(2)题,

污染主要有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第(4)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第(5)题,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植树造林、建立治污设施、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等措施。

答案:(1)煤炭水源交通市场

(2)石油煤炭煤炭

(3)ABC

(4)CD

(5)

高一地理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六校联考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出题人:蓟县一中温德强杨村一中吴滔 Ⅰ、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与地球上存在生物无关的条件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关于图示天体及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月球、M天体和木星都是行星 B.小行星带在M天体和地球轨道之间 C.地球和木星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地球和M天体的公转轨道都是正圆 3.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巨大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 4.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④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5.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金星 B.月球 C.太阳 D.火星 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当三个天体排成一条直线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据此完成6题。 6.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凌日的是 7.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北极地区观测到极光②无线电短波出现暂时的中断③大气污染加剧④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温度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8.太阳外部的大气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 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 C.地壳、地幔、地核 9.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里到外依次是 A.地壳地核地幔 B.地壳地幔地核 C. 地核地幔地壳 D.地核、地壳、地幔 2015年9月20日上午7时01分,中国长征六号新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掌握的多星发射技术仅次于美俄。回答第10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穿过的大气层依次为: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B.火箭发射时伦敦正是早晨 C.发射当天美国和俄罗斯昼长夜短 D.纽约(西五区)华人在当地时间15时01分看到了发射的新闻报道 11.科学家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一个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行星编号为155,是太阳系外最小的行星。它虽然体积小,我们称之为行星,这是因为 A、围绕着太阳公转 B、体积和地球相同C、和恒星的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D、围绕着恒星公转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10月24日左右。据此回答第12题。 12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 A.15 ° B.105° C.210° D.285°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 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 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 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20时 14.“十一”国庆假期期间() A.天津昼长夜短 B.天安门升旗时间逐日提前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和区域发展》检测题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高铁对航空市场造成了冲击。下图为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竞争关系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航空相比,高铁的优点是( ) ①速度快②运量大③价格低④安全性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下列有关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输距离小于600千米时,高铁占绝对优势 ②运输距离在1 000千米时,高铁和航空竞争最激烈 ③运输距离大于1 400千米时,高铁和航空均有优势 ④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大,高铁和航空的优势都在减小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交通扶贫是突破富民兴业瓶颈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国某地区初步构建了“通乡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下图示意该地区公路网(局部),图中鞍部段公路曾有隧道比选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段公路线沿村庄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居民出行B.降低施工难度 C.减缓道路坡度D.绕开山地地形 4.图中鞍部段公路最终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 A.地形坡度过大B.资金预算有限 C.施工技术不足D.公路运量太小 20 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 C.耕地D.河流 6.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工程量过大D.易受洪水威胁 7.图示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B.水资源 C.热量D.温差

安徽省高一上学期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高一上学期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60分) 1. (2分)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④飞机⑤陨星⑥流星体.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⑥ 2. (6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月考) 我国有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鹰座α星,七夕节前后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为某时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牛郎星位于() A . 太阳系 B . 银河系 C . 河外星系 D . 星系 (2)下列天体,与牛郎星类型一致的是() A . 地球

B . 太阳 C . 月球 D . 流星 3. (2分)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距地200~330千米的运行轨道.入轨后的神舟九号飞船() A . 始终在地月系 B . 脱离了地月系 C . 脱离了太阳系 D . 到达河外星系 4. (2分) (2017高一上·遵义月考)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 .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 .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 . 有昼夜更替现象 D . 唯一有水和大气存在的行星 5. (2分) (2013高一上·会宁期中)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A . 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B . 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 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D . 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6. (2分) (2019高二下·柳州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马上就要来到的期中考试,大家要放松心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及时查漏补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甲、乙两湖分布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温带荒漠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热带荒漠带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乙湖周围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黑土 B.荒漠土 C.红壤 D.紫色土 3.目前甲湖正不断萎缩,可能引起() A.农业生产条件优化 B.气候更加干旱 C.洪涝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 1~3.解析根据经纬网和湖的形状可以判断甲湖是位于中亚的咸海,乙湖是我国湖南的洞庭湖。咸海周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洞庭湖周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A 2.C 3.B 如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4~5.解析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再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的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区;①为5 000米以上,判定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 答案4.A 5.A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

(完整版)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学科分析 高一地理学科备课组执笔:陈艳 2017年11月8号到10号两天半的时间,我们高一年级举行了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正规的测试。考试覆盖内容主要是必修一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这次考试既是对开学以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后期学习的引导。同时对比了解了我们高一年级各班级的学生答题状况,从而摸清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合本次试卷命题、学生答题情况及考试成绩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题型:一、选择题25题;二、综合题4题。 分值: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 (二)、试题特点 1、难易适中 反映第一章和第二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0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题占28分,难度较难占了12分,题目难度适中,难易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性和对知识点的简单迁移应用的考查。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部分试题主要以图为载体,图形相对来说还是较基础的主要涉及到地球运动、热力环流的,充分体现

了图表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3、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试题内容主要考查地理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课,对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好好把握,在课下花时间记忆,及时做习题来巩固。部分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能够迁移运用。 二、学情、考情分析 (一)、得分概况 年级平均得分:61.2分最高得分:89分 最低得分:23分 80分以上8人 70分以上57人优秀率为15.49%(75分以上) 及格率为57.75% (二)、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考情分析学情 1、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1)、基础知识不扎实 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三是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部分学 生对已学知识没有记忆落实,更不能理解和迁移应用。 (2)、读图、析图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看不懂图,不知从何入手,提取图表信息难度大。 2、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程度

重点高中高一地理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3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2 分) 下图示意某国一农场2018年的工作历。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场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B.亚马孙平原 C.加拿大中部平原D.泰国湄公河平原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D.土壤贫瘠 1.C 2.A [第1题,由图可知,该农场的农业生产为一年一 熟,种植的主要作物是春小麦,且10月至次年3月停止户外活动、进行机械维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较高。四个选项中,加拿大中部平原最符合。第2题,该地的农业生产为一年一熟,冬半年不能发展生产,说明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 30年前,吉林市冬季蔬菜基本依赖本地秋储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北方省市大量蔬菜订单飞向海南,改变了北方冬季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了北方冬季的餐桌。据此回答3~4题。 3.导致海南省能够成为冬季北方省市菜篮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4.影响吉林市冬季蔬菜市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生活习惯 C.科技 D.国家政策 3.B 4.A[第3题,冬季,北方气温低,热量不足;海南省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冬季可种植蔬菜。第4题,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南方蔬菜运输到北方市场成为可能。]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消息,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选取超优千号、长粒香、盐丰47等11个耐盐碱品种,利用一定浓度的海水灌溉等方法,在李沧烟墩山和即墨金口盐碱地播种400余亩,预计每亩产量可达到400千克左右,将成为国内第一代海水稻试种成功的典范。据此回答5~7题。 5.第一代海水稻试种选择在青岛李沧区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B.劳动力 C.土壤 D.气温 6.相对于传统水稻,李沧区的海水稻 ( ) A.机械化水平高 B.不受气象灾害影响C.科技水平高 D.投入的劳动力较少 7.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可以作为未来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的是( ) A.湖南 B.江西 C.宁夏 D.云南 5.C 6.C 7.C[第5题,由材料信息“耐盐碱品种,利用一定浓度的海水灌溉等方法”可知,李沧区具备海水灌溉的条件,从而判断李沧区盐碱地较多,适合试种。第6题,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与水稻的品种无关;李沧区位于东部季风区,仍然会受气象灾害的影响;海水稻是科技发展的结果,相对于传统水稻,科技水平高;传统水稻与李沧区的海水稻的种植均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第7题,根据材料判断海水稻可在盐碱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盐碱地较多,可种植海水稻;湖南、江西、云南没有位于沿海地区而且土壤呈酸性。] “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据此回答8-9题。 8.“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B.全球气候变暖 C.国家政策的支持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9.“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 A.农产品深加工B.物流运输 C.大型农业机械制造 D.城郊休闲观光 答案:8.D 9.D 解析:8.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现代化农业。读材料可知,“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是通过建设温室大棚,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热量条件,“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故选D。 9.“南果北种”产业园直接就地生产新鲜水果供应本地北方市场,减少对农产品深加工,A错误;“南果北种”产业园比直接在南方生产,在运输到北方市场降低了运输环节,B错误;“南果北种”产业园对大型机械化生产要求不高,对大型农业机械制造产业没有明显带动作用,C错误;可以明显带动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D正确。故选D。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种植业为主,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下图为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奇台县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B.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地处背风坡,流沙侵蚀少 10.C 材料显示该地位于新疆,气候干旱而光照 强、昼夜温差大,山麓灌溉水源充足,这是其能 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故C正确。 11.奇台县为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开垦荒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C.兴修水库,改善灌溉条件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11.D 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就是改善严重依赖融水水源的方式。则可通过提高科技,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对水的依赖度,故D正确。

陕西省延安市高一上学期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

陕西省延安市高一上学期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60分) 1. (2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 ②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③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 ④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6分)月面频频遭受流星体的撞击,其主要原因是() A . 月球对流星体的引力大 B . 月球与流星体的距离近 C . 月面由疏松物质组成 D . 月球缺乏大气层的保护 3. (2分)(2018·浙江模拟) 2016年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如期而至。它由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尾部留下的碎屑物质与地球大气摩擦形成。读部分天体关系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属于英仙座

B . 彗星的彗尾方向就是太阳所在方向 C . 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的级数为两级 D . 彗星在运行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 4.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以下不是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A . 共面性 B . 近圆形 C . 同向性 D . 类地性 5. (2分) (2020高二下·西安期中)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④地转偏向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图中风带c的盛行风向是() A . 东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南风 (3)图中与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有关的是() A . Ⅱ气压带和a风带 B . Ⅱ气压带和b风带 C . Ⅲ气压带和b风带 D . Ⅲ气压带和c风带 6. (2分) (2017高一上·青铜峡期中) 读三圈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正确的是() A . ①—赤道高圧帯 B . ③—副热带低压带 C . ②—低纬信风带 D . ④—副极地低压带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文理分科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 A.地月系和银河系 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C.总星系和河外星系 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 2.下面不属于科学家们所称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金锁链条件”的是 A.大量的液态水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比较厚的大气层和大气成分 D.稳定的太阳光照 3.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4.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5.当地球上出现如右图所示光照情况时 A.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 B.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 C.a、b、c三地太阳高度相等 D.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6.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A.6月22日是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一天

B.南半球河流的左岸更容易遭河水冲刷 C.地球成为不规则的椭球体 D.东京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7.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 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 季变化 C.无大气环流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 昼夜平分 8.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 是 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向南 移,然后又向北移 9.当北京时间为10点时,70°E的地方时与区时分别是 A.7:00 7:00 B.6:40 7:00 C.21:40 23:00 D.13:00 13:20 10.右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 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 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 况,正确的是DXHAoKLZ7F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2分) 1. 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3题。 3. 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 据此回答4~5题。 4.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5.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8.图中②表示的是 ( )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B.裂谷—②C.沙丘—③D.戈壁—④ 10.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 A.①B.②C.③ D.④ 11、右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 处分属何种岩石( )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最新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地理

2019-2020学年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第四次 月考试题地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图1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④代表的陆地自然带最可能是 A.针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陆地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没有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3.赤道地区雪线高度较副热带地区低,其原因是赤道地区 A.气温低 B.降水多 C.海拔高 D.纬度低 有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乡镇街道的平均人口密度为873人/平方公里,到2010年虽然上升到977人/平方公里,但实际上10年间有33%的乡镇街道人口密度出现了下降,出现大幅增长的街道仅有9%。据此完成4~6题。 4.我国乡镇街道平均人口密度的增加说明 A.农村人口增长较快 B.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C.国内人口迁移规模较大 D.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5.33%的乡镇街道人口密度出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地区 A.人口规模较小 B.自然增长率低 C.农村人口比重小 D.经济发展水平低 6.部分街道人口密度出现大幅增长,对当地的影响可能是 A.人口抚养比下降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社会治安压力减轻 D.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图2示意某国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据此完成7~9题。 7.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似图中 A.甲阶段 B.乙阶段 C.丙阶段. D.丁阶段 8.乙阶段该国出现的人口问题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性别比失衡 D.人口平均寿命短 9.丁阶段该国劳动力人口 A.人口素质高 B.养老负担重 C.就业压力大 D.生育意愿低 非洲自然带分布规律性强,图3示意非洲部分地区。据此完成10~12题。 10.②③④地的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1.①地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并非热带雨林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人类活动 C.洋流 D.地形 12.⑤⑥两地虽然纬度相同,相距不远,但其自然带并不相同,主要是因为⑥地 A.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少 C.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劳动人口比是劳动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图4示意1950~2050年(含预测)日本、中国、印度和越南四国劳动人口比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 析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 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图1,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m B.55m C.60m D.65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m B.40m C.65m D.90m 图2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4~6题。

4.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 ) A.4℃ B.5℃ C.2℃ D.1℃ 5.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6.图3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4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 8.有关图中区域的天气及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a为冷锋 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 C.②地气温低于③地 D.③地为阴雨天气 图5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已知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1-3题 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3. 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D.煤炭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4~5题: 4.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5.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电视节目、

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上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回答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 A.a B.b C.c D.d 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 ) A.c、d 、b、a B.a、b、c、d C.d、c、b、a D.c、d、a、b 8.当c地昼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9~10题。 9.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10.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幔和地核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壳和地幔 D.地幔和地壳 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 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4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9年高中地理第四章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科学技术 2.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其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3.下列关于煤炭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 B.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C.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 D.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4—5题。4.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B.森林资源C.太阳能资源D.矿产资源 5.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B.煤炭时代C.石油时代D.核能时代 6.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7.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植被D.河道 8.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D.修建水库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题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面密集的主要原因 是() A.土壤肥沃 B.气候适宜 C.军事部署 D.工业发达 2.美国有些居民从人口潜力大的地区向人口潜力小的地 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就业条件较好②经济发展缓慢 ③气候条件优越④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读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折线图甲 及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乙,回答 3~5题。 3.若图甲折线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 化,则其人口最多时对应的点是图中的 A、N B、P C、Q D、M 4.图乙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乎女性 5.图乙中的国家自1980年至2025年人口 增长阶段处于图甲中的 ( ) A.阶段① B.阶段② C.阶段①向②转变 D.阶段②向③转变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读图3,完成6-7题。 6.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 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① B. ② C.③ D.④ 7.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 读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8-10题。 8.据图中信息可知,伦敦及附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是() 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伦敦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中前期 D.20世纪后期 10.20世纪中后期城市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B.经济危机导致了城市经济的衰退C.城市过度扩张,中心区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D.战争的影响 图1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11--12题。 图1 12.Ⅱ阶段城市不会 ..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 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4.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4.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7.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8-9题。 8.若图2为海陆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水循环环节, a为陆地,b为海洋,则() A.①为降水 B.②为蒸发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径流 9.若图2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洋流①②③④为西风漂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与陆地内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缺失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 11.以前农民傍晚在田间地埂上燃放烟雾,用以驱逐夜晚的寒气,它的科学道理在于() A.烟雾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吸收大气反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推断出()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13.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图3 图2图1

(完整word)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精品教育.doc(20210206210124)

2019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地理网一直陪伴您。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2 分) 1. 岩石圈是指( ) A.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2.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太阳辐射 B. 重力能 C. 潮汐能 D.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3 题。 3. 该景观( ) A. 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 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 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 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 据此回答4? 5 题。 4. 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太阳直射点南移 B. 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 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5.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搬运 D. 岩浆活动 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 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 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 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 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 沉积岩、变质岩 8. 图中②表示的是( ) A. 外力作用 B. 变质作用 C. 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 重熔再生作用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 9. 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溶洞① B. 裂谷② C. 沙丘③ D. 戈壁④ 10.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右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何种岩石( )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1 / 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