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真实与迷幻互为镜像的叙事(评论)

真实与迷幻互为镜像的叙事(评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11023772.html,

真实与迷幻互为镜像的叙事(评论)

作者:陈振华

来源:《安徽文学》2017年第05期

阅读没开始便被小说的题目所惊悚:阿姆斯特丹,不仅是荷兰的首都,更是世界著名的性都,极富异域风情,这个城市以开放的性态度、缤纷的性文化以及合法的红灯区让世界侧目。嫖妓,一个道德禁忌、有伤风化和违背情爱伦理的语词,还附上指南,作家究竟意欲何为?故意耸人听闻博人眼球,还是独具匠心非他莫属?阅读就在这样的期待视野中展开。

米兰·昆德拉曾言,小说是对“存在的勘探”。按照P·蒂利希的观点,“存在”分为物质存在

和精神存在。因此小说不仅勘探人所寓居的现实世界,也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人的思想、情感、欲望、执念、信仰,当然还可以抵达人的潜意识的幽昧深处。这部小说,作家精心构建了“我”的现实存在和“我”的潜意识、无意识的存在,两者之间的叙述通道藉由迷幻而打通。真实中有幻象,幻象中更有生活真实的映射,两者彼此镜像,深度互文。

“我”是一个在读的药理学女研究生,在一次因失恋而吸食大麻的经历中,结识了杰西卡·李。在结识她之前,“我”不过是一个枯燥乏味,多数时间在实验室里和那些药理学数据打

交道的留学生,甚至连所谓的爱情也乏善可陈。为了对抗生活本身的枯寂单调和内心的虚无,“我”偶尔的离经叛道也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是杰西卡让“我”的生活对外部世界无限地敞开。“我”和杰西卡满世界的“浪游”,构成了对日常循规蹈矩生活的反叛。这种浪游带着深切的“体验”性质,在“我”和杰西卡的观念里,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体验,体验就是“在世”的最有价值

的存在形式。体验少了,人生也就不完整不充分,生命太短,世界很大,体验是使人生完整的唯一方式。某种意义上,杰西卡就是“我”的另一面,“我”的欲望化的镜像,一个超越现实束缚的欲望化的“本我”。于是,很多时候,“我”和杰西卡一拍即合,即便一些体验是非道德的禁忌,“我”的犹豫也很难超过几秒。与其说是杰西卡的诱惑,不如说是欲望化的“本我”在控制、引导“我”的各种“浪”和“飘”的体验。这里,“我”和杰西卡互为镜像,现实理性的“我”和现实欲望化的“我”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现实层面体验的完整性。后来杰西卡的一次次爽约,“我”的浪荡的体验因为欲望自我的缺席,从而导致现实层面体验的不完整,所以變得兴味全无。

小说主题的深邃不仅仅停留在现实层面的体验,而是深入到人的潜意识领域,去勘探显意识冰山之下的广袤的幻象世界。怎样才能进入这块神秘的领地呢?小说并没有采用惯常的“庄周梦蝶”般的叙述模式,糊涂了庄生和蝴蝶;小说也没有采用意识流、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性叙事手法,构造叙事圈套或叙述迷宫;小说是让主人公在类似迷幻蘑菇的强烈致幻药LSD的作用下直接进入到了人的潜意识迷幻世界,在虚拟的幻觉中体验现实之外的未知和想象。

在人的迷幻意识中,叙事设置了六种不同的迷幻场景,分别以世界名著命名:《麦田捕手》《穿裘皮的维纳斯》《白象似的群山》《众妙之门》《傲慢与偏见》《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六种迷幻场景与体验多方位多侧面地映射了现实的种种欲念,也映射了人的精神世界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