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北师大版四上数学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四上数学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四上数学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四上数学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说课稿

茅坪小学许娣桂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教材P30-31)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适当的估算和正确计算。

方法过程: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索出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还有计算每步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二、说学生

本班的学生经历了三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方法、还能应用加减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他们应有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动手能力还不够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测评反馈,巩固运用--课堂小结,质疑问难--课堂作业,巩固知识。详细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幻灯呈现教材第30页的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2、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20圈呢?21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怎么列式?指名生列出算式:114×21=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由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度到三位数乘两位数】 3、揭示课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估算一下,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你打算怎么估算?

生讨论交流出三种方法:

方法一:(把两个乘数都估小)114×21≈110×20=2200

方法二:(把两个乘数都估大)114×21≈120×30=3600

讨论:精确结果在什么范围之间?(在2200~3600之间)

方法三:(把一个乘数估大,另一个乘数估小,具体哪个数估大,哪个数估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114×21≈120×20=2400【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三种估算方法,以此推断出哪种估算更接近精确结果,通过估算了解精确结果在哪两个数之间】

2、引导探究算式114×21的计算方法。

说一说:“114×21“你打算怎么算?

学生思考,汇报交流,课件展示学生汇报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114×21

= 114×7×3(用21看成“7×3”)

=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94

解决方法3:114×21

解决方法4: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四种计算方法,对比四种方法各自的特点,从而明白竖式计算对于大数的乘法显得更加简便。】

3、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哪种方法最方便最快?

4、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加大竖式计算的难度—由不进位的过度到进位的。】讨论: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同位的俩同学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师抓核心关键词板书:相同数位对齐;进位。【设计意图:针对学生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现象,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应注意的方面,警示学生避免出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测评反馈,巩固运用

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3题。

指名演板,其余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反馈运算结果,评价演板的同学,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不知针对性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

师:你还有什么疑惑?

生问生答,特别的问题教师可以答疑。【设计意图:总结、质疑。】

(五)课堂作业,巩固知识

1、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

指名生读题,引导理解题意,列出算式,然后讨论怎么做?(先估算,写出估算算式;再精确计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答案,说明算理,集体订正。

2、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2题。

齐读题,理解题意然,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醒学生单位的互化。【设计意图:安排这两个问题在后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审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预防时间不够,做灵活处理。】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难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教法: 问题教学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教具: 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