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出打造精神领袖的误企业培训区

走出打造精神领袖的误企业培训区

?
身处职场,你的精神领袖可能无所不在。他们也许是伟人,亦可能是你身边一位上司、同事或朋友。精神上的感召力,并不会因一个人的权力和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尤其当80后员工已渐成职场主流,90后也已冲入职场,精神领袖的标准也更加多元化。但,其核心却不会发生变化:他们是迷雾中行走的灯塔,或是知心姐姐,总能让人感到安心。也许你会感觉到,这种力量是一种感性的依赖,但细究起来却又是理性背后的感性反应。

作为主管,谁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呢?但事实上,一些主管却因为陷入了一些误区,而与精神领袖的距离越拉越远。请自检一下,自己是否身陷以下误区,却还不自知呢?

误区一:完美的上司更具魅力

追求完美,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境界。然而,过度追求完美却可能让你陷入误区。事实上,有缺点和不完美的人,其实更容易赢得下属的好感和尊重。

我是一个70后上司,踏入职场十多年却依然棱角分明。有时会因为下属工作不力而暴跳如雷,但高兴起来又会喜形于色。我也曾试图调整一下自己的性格,谁不喜欢完美的上司呢?尤其是一个好性情的上司。有一次,下属犯错,我没有批评他,下属反而不安起来,好几天都战战兢兢好像在刑场上被释放的罪犯,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来个冷枪。“头儿,你这样我不适应。”下属跑过来对我说。

我突然一悟,为什么要刻意改变自己呢?人无完人,即使是上司也不例外。也许,真性情的上司下属更喜欢。于是,我有意识地向下属表达着自己的性格和领导风格——对事不对人,重申部门文化——真实表达、真诚沟通,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结果,部门的气氛不仅没有紧张,反而更加真实,大家说话都开诚布公。

有时出了问题,下属直接来找我请罪,你说我还能不依不饶吗?那就解决问题呗。尽管,下属还是会偶尔领教我的“个性”。在公司进行360度考评时,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评分还名列前茅,有点儿小惊喜。上司还特意把一些员工对我的评语给我看:“真性情、有激情”、“麻辣味儿的”……

作为主管,不要忽视自身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东西,要想明白自己何以成为这支团队的带头人,扬己之长要远重要于补己之短。上司不要怕下属看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聪明的下属可以帮你拾漏补缺。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善用和强化自己的核心优势。

误区二:工作狂上司最能带动下属

一说到工作狂,通常都与夜以继日的加班、不能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状态相联系。如果主管是工

作狂,就一定能带动下属的工作热情吗?就一定能得到下属的敬仰和追随吗?不一定。反而,你可能会“吓跑”你的员工。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不工作就空虚,除了工作也没什么爱好,常以办公室为家。作为任何一个上司,都希望可以起到一个引领团队精神的作用,我也希望以我自己的身体力行,来给下属一些积极的指引。但事实上,效果并非如此。

我发现,部门的气氛日渐沉闷,部门会议上,大家发言也并不积极。尽管,员工们还像以往一样敬业,经常加班加点,但业绩却没有多大的提升。而最让我受打击的是,我最赏识的一个下属突然提出辞职。

我很疑惑:“为什么?你不是很爱这份工作吗?”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工作没有乐趣,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太天真了,还以为自己能成为他的偶像。

后来,我接到了他发给我的邮件:“你是一个很敬业的上司,我曾经很欣赏你。但,也正是你让我很害怕,似乎看到了我未来的样子。在我们共同工作的几年中,我也越来越像你,变成了一个工作狂。然而,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家庭生活已经变得一团糟,我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工作的奴隶……这也是我要离开这个团队的主要原因。我需要重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校准一下工作和家庭的天平……”

事实上,领导过分忙碌,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你并没能更好的授权,正是领导力不足的表现。上司没必要样样都亲历亲为,而是要当好教练和决策者的角色。工作狂上司并不可爱,甚至会吓跑下属。只有会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上司,才是可亲可敬,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否则,有一天你一定会遗憾:我错过了人生中,多少美丽的风景?

误区三:人缘好就是好领导

人缘好就一定能成为好领导吗?好人缘就是弥合团队关系的“万能胶”吗?

我曾是这个部门的普通员工,业务水平不算优秀,除了学历还略有竞争力外,其他方面只能算一般。但我在部门内有一个不可取代的优势,就是人缘特别好,几乎和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合作,大家遇到什么事也愿意和我聊,俨然一个知心姐姐。

后来,前任主管突然离职,公司通过民主测评把我选为了部门主管,并且是全票通过,公司也对我这个“人气王”寄予厚望。最初的一段时间,团队的气氛好极了。我也没有搞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就在工作中不断进行了一些小改小革。

大家依然像往常一样,一块吃饭、聊天,时不时还流露出“这回有靠山了”的意味。我当了上司更有要包容下属的想法,有时即使看到他们有

点小毛病也没有深究,最多暗示一下,毕竟也是无伤大雅。但接下来的烦恼来了,团队气氛虽然好,但业绩却不见提升。而我的工作倒是越来越多,因为总有下属向我求助。

看来,人缘好也未必都是好事,“上司不能和下属打成一片”真是太有道理了。

当人与人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人物角色转变后,如果不调整,必然出事。主管仅仅有个好人缘就够了吗?最多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如果你不能将好人缘转化为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织出一幅美锦,那么你的“花”也是没有土壤的。适时地和下属保持距离,反而会成就你“不怒自威”的威信。

误区四:关心无极限

关心下属,无可厚非是好领导的表现。但如果关心过了头,反而会让下属感觉很受伤。

我是一个爱操心的上司。下属拜访客户之前,我要嘱咐几句才放心,回来之后我通常都要过问一下情况才能踏实。有时候难免会多问几句,会隐约感觉下属有点不耐烦,但为了时时监控工作过程,我还是很重视这种情况沟通。

一次,一个下属冲口而出:“主管,你问了我这么多,是不是不信任我呀?”“我纯粹是出于关心你。”我赶紧解释着。

可能,过分关心与不信任的界限就是有点儿模糊吧。

就是有这样一种上司,什么事情都想为下属扛。但你也要问问,下属需不需要你出马?你的关心是压力还是动力?长此以往,不仅可能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甚至容易使其产生自我否定。主管在关心下属的同时,也要给员工自我成长的机会,包括经历失败也是成长的过程。不能给下属树立自信心的上司,即使你拿出满腔的关怀,也不一定能赢得下属的依赖。
绩效(Performance)

什么是绩效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不同的人对绩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绩效是指完成工作的效率与效能;有人认为绩效是指那种经过评估的工作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更多的人认为绩效是指员工的工作结果,是对企业的目标达成具有效益、具有贡献的部分,在企业的管理中常被用在人力资源的研究评估中。

绩效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

综上所述:绩效是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在企业中,员工的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以及为企业作出的其他贡献等。

绩效的特点
它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

1、多因性

多因性是指一个人的绩效的优劣

取决于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的环境、机遇,个人的智商、情商和它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及企业的激励因素。

2、多维性

多维性就是说一个人绩效的优劣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分析。才能取得比较合理的、客观的、易接受的结果。

3、动态性

动态性即一个人的绩效随着时间、职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