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中药工商业的发展,对野生药材的需求急剧上升,供需不平,尤其是对濒危野生药材采挖过渡,导致蕴藏量不断减少,资源受到破坏,有的物种已濒临灭绝。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了药用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野生药材资源规划不系统造成野生药材资源,尤其是濒危野生药材资源的减少、灭绝,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综合、系统地研究,多角度审视问题,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展濒危珍稀中药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和保护管理现状的考察评价,编制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制定濒危珍稀中药资源保护利用规划,通过广泛宣传保护知识和重点种类的保护技术示范,促进濒危珍稀中药资源持续利用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统一,保障人民医疗保健用药需要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21世纪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的主要战略目标。

为确保实现濒危珍稀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目标,必须抓住当前比较突出的关键问题,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的配套实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护措施可从一下几方面考虑:

1. 针对濒危资源底数不清和最新发展变化,系统调查濒危中药资源现状濒危原因与发展趋势,编制濒危珍稀中药资源保护名录,为制定国家保护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 广泛宣传保护知识,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从国家和中医药长远利益出发,客观公正地考察评价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促进中医药界同自然保护界的互相了解和理解,并争取支持与合作。

3. 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完善对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立法,颁布更为严格的保护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法律,切实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性。

实施就地保护,在珍稀濒危动植物原生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种质圃。

4.积极开展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变家种、迁地保护的研究,尽可能的使迁地保护地的生境与原分布区相近,如果原分布区本身是一致危生境,则在保留原分布区的致危生境以强调选择的同时,营造去除濒危因子的生境以使之脱濒,加强驯化,实现人工繁殖和规模栽培。

5. 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种质基因和种子库的科学研究并加以永久保存。

6. 从种群生态学、遗传学和生物学等多方面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探讨濒危原因,为物种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7. 开展濒危物种代用品的研究,是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如人工虎骨,麝香的研究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同时,继续开展以优质、高效的栽培品取代野生植物,用资源丰富的物种取代濒危物种,用再生性强的部分(如枝、叶)取代再生性弱的

部分(如根)等研究,将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之一,不但可使这些药用珍稀濒危植物得以保护和发展,还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应。

8. 应用生物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试管微繁殖技术、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等)进行种质研究、选育良种、建立种质资源库,实施离体保护和增殖珍稀濒危传统药材。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2)

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供中医药使用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总称,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矿物药资源。 道地药材:指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的生产加工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民族药:指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药材,民族药医疗体系独特,用药习惯和习用药用种类与中医中药有较大不同,包含了藏药、维吾尔族药和蒙药等。 样地: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所抽取样品的实体,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称为样地,是进行精确调查观测的地块。样方:在对密集分布的草本植物进行种类调查或药材实施采收时,受工作量限制,一般将区域范围较大的样地再划分成为若干小的单位,只对其中部分单位做详细观测,称其为样方。 药材蕴殿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的总蓄积量。 药材经济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蕴藏量,即只包括达到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不包括幼年的、病株或达不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的那部分量。 药材年允收量:指平均每年可允许采收药材的经济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可持续利用的采收量。“3”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5”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其密切相关的专家系统ES 和智能决策系统IDSS。 就地保护: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产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目的。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离体保护:即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体的整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依靠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与选择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不断得到 满足的发展。 中药资源人工培育:指中药资源在人工干预下进行的资源再生过程,主要包括野生资源抚育和人工栽培(饲养)两种途径 填空 1.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自然属性可以分植物、动物、矿物资源。 2.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社会属性可以分为中药、民族药、民间药资源。 3.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生产来源可以分为野生、人工资源。 4.民族药体系中的中药资源,比较完整有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傣药、壮药、苗药。 5.中药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可再生性、可解体性(降解性)、有限性、动态性、地域性、多用性。 6.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具有以下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 大,山脉定向排列。 7.我国的气候特征,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8.中药资源区划的原则,具有以下四个:优质性原则(道地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相似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9.我国的中药资源区划采用二级分区系统,将全国中药生产区域划分为9 个一级区、28 个二级区,阐 明各区的现状、特点及开发潜力,确定今后的开发方向和建设途径。 10.关于道地药材的质量形成,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内在因素,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外在条件,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是道地药材形成的思想基础,完善的裁培加工技术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可靠保证。 11.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至少包括三个系统:管理系统、技术系统、监督系统。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摘要:中药资源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由于人均拥有资源量降低、需求的迅速增加和无序的开发利用, 我国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贮量已逐年下降或趋于枯竭。只有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原则,通过完善和健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机构、建立中药资源保护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区和药用植物园区的建设以及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等方法才能够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关键字: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物资源。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为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药用矿物为非再生性资源。我国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 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兴旺发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药资源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重要物质基础,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科学内容, 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应用,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有明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全球物种总数的10%~14%。据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我国有药用植物资源11146 种。但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对不足,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必然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的迅速降低。在被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资源中, 约80%为野生药材, 只有不到 20%药材被人工栽培。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的中药业长期处于“吃资源”以换取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经过长期采挖或不合理的采收和采猎, 我国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贮量已逐年下降或趋于枯竭, 加之近 10 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 年需求量已高达 6 000 万公斤, 出口约 3 000 万公斤, 如此高的开采量已经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 导致近10 年野生药用物种分布区域逐渐缩小, 蕴藏量大为减少, 中药资源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已经锐减至 6 000余种, 400 种常用药材中有 20%以上已经处于短缺状态, 部分常用中药材和道地药材的野生种质已趋于消失, 少数物种濒临灭绝, 某些种类已基本灭绝, 近千种药用植物资源濒危。据报道[1], 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 3 000 种植物中, 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我国《中国植物红皮书》所收载的 398 种濒危植物中, 药用植物达 168 种, 占 42%。这不但使中药资源加速枯竭, 而且使生态环境恶化, 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因此, 若不注意合理地开发利用我国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不重视野生药材资源的驯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第一章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国境内生产制造的中药品种,包括中成药、天然药物的提取物及其制剂和中药人工制成品。 申请专利的中药品种,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办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国家鼓励研制开发临床有效的中药品种,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制度。 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药品种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家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协同管理全国中药品种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 中药保护品种等级的划分和审批 第五条 依照本条例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必须是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列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的品种,也可以申请保护。 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二级。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一级保护: (一)对特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的; (二)相当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人工制成品; (三)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 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二级保护: (一)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品种或者已经解除一级保护的品种; (二)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 (三)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及特殊制剂。 第八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新药,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保护期给予保护;其中,符合本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保护期限届满前六个月,可以重新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保护。 第九条 申请办理中药品种保护的程序: (一)中药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符合本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中药品种,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转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签署意见后,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特殊情况下,中药生产企业也可以直接向国家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国家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转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直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浅谈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与保护

浅谈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与保护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学科。该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学科,它是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和中药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多学科、跨学科兼有管理学科性质的新兴边缘学。我国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兴旺发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药资源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科学内容,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应用,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有明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中药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资源,发现并累积了利用植物、动物和矿物防病治病的知识,并逐渐形成体系,著成多部本草学。随着人口增加,社会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随之增加,从而使中药原料供求矛盾突出。近年来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成果 ,为中药资源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实验手段。 一、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 我国是资源大国,拥有全球物种总数的10%-14%。据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我国有药用植物资源11146 种。但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对不足,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必然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的迅速降低。在被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资源中,约80%为野生药材,只有不到20%药材被人工栽培。 中药资源中近80%的种类来源于野生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使得我国一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对中药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过度采收、捕猎;又由于违反自然规律的垦殖等原因,使一些药用动、植物丧失了适宜的环境,减弱了中药资源的再生能力,造成中药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加之近10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年需求量已高达6000万公斤,出口约3000万公斤,如此高的开采量已经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导致近10年野生

中药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 化规律的科学。 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 用的物质。 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 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 量大的药用种类。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 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 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 新}(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 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 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 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 划 (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 发利用研究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 的开发 (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 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 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 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 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 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特色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1382937.html,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特色初探作者:肖遂张旭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27期 [摘要]为提高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的教学质量,突出华南农业大学开设该门课程的地域特色和学科优势,可以尝试将传统模式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将科学研究前沿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农业高等院校的学科优势,并着重关注南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为培养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助力。 [关键词]中药资源;南药;开发与利用 [作者简介]肖遂(1984—),女,湖南长沙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张旭(1984—),男,湖南汨罗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115-02 [收稿日期] 2019-09-27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是高等院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涵盖面较广,包括中药资源综合利用的概念、中药资源产品的分类和发展现状、中药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和方法、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和手段、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实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高等院校一般在高年级开设该课程,此时学生已积累了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药剂学、中药材加工与炮制学、中药质量分析、中药生物技术等课程的知识,能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于2019年秋季招收第一届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作为岭南地区开设该专业的农业高等院校,我们希望培养学生掌握中药资源与开发相关的中药学、农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育出具有岭南中药材规范化栽培、良种选育、引种驯化、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中药材鉴定、药材加工与质量评价、产品开发与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并希望将该专业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既是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收官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前期课程的铺垫下,充分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我校该如何开展该门课程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未来即将从事相关工作的兴趣,并充分体现出农业高等院校开办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让学生更具社会竞争力。笔者经过认真思考,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讨论,希望能为今后该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中药资源保护法律问题

中药资源产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中药资源在生态、遗传、经济、科学、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疾病的治疗研究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护中药资源是一件关乎人类健康的大事。同时,中国的中医药产业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药在中国应用了五千年,为保证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根据80年代开展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国有12800多种药用资源,在世界上可谓名列前茅。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长期以来对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采猎己经成为中药资源严重下降甚至濒临枯竭的重要原因[1]。并且随着医疗保健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中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药资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如何通过对中药资源产地的保护使得中药资源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资源产地保护立法现状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药资源概述 (一)中药资源的定义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物资源。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为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药用矿物为非再生性资源。 (二)中药资源的现状 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曾开展过中草药资源普查。己鉴定的中药材达6000种以上,并出版了《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新华本草纲目》、《中国民族药志》等。此外,全国各地还陆续出版了地方性本草志。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但由于对生物资源保护的忽视和可持续利用意识的

薄弱,使之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受破坏严重的国家之一。 (三)中药资源濒危的原因 尽管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8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但是,在中药资源的保护方面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未得到实现,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药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外,人为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其一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破坏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对资源的开发来解决粮食、药物等问题,满足自己物质文明的需求,但是如果对资源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使中药资源的分布产生重大变化,进而威胁中药资源的繁殖。 其二是人们对中药资源的保护观念和法制观念薄弱。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中药资源的往往是先破坏后保护,这也导致很多珍贵的中药材短缺甚至是濒危的重要原因。 其三是国外对中药材需求的剧增。以植物药为例,我国己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最大药用植物出口国,1999年中医药出口额6.15亿美元中,中草药出口额为3.3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其中低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料药材出口占了很大比例[2]。这种以环境的牺牲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来赚取金钱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中药资源的严重流失。 鉴于以上各种原因,我们需要对中药资源进行保护,尤其是中药资源产地的保护,因此在法律层面上,针对中药资源产地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二、中药资源产地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法律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第3条规定,国家保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中药资源是我国传统的特产资源之一,它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至今仍与西药共同支撑着我国的医疗体系,为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中药资源已暴露了相当的问题,诸如环境污染造成中药资源的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绝迹、中药质量难以控制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中药资源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现状的分析研究,对科学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以期能为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中药农业直接相关,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涉及中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保护等多个环节,因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科技部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制定的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药产业链尚有待完善,中药农业刚刚起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1]。理解和掌握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对于探讨其技术应用性对策至关重要。 1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作为术语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2]。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在空间上,以保持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前提;二是在时间上,以满足现代和未来需要为目的,已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3];三是政策制定的前瞻性,许多可再生的中药资源自我修复能力差,再生周期长,政策的制定应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全局性和稳定性。

国家一级保密药物名单

“国家保密级”上市公司 中药公司主要有传统中药、现代中药和中药保健三类,产品疗效独特、显著的企业才有条件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国家秘密保护和一级中药保护并且独家生产产品的上市公司,将独享商业繁荣。 基本药物目录的基本药物产品,进入乡镇、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自然成为国家医保、新农合的甲类品种,全部报销),又是独家品种,则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既受到了国家的法定保护,外人不得生产,又借助医改的实施独享着国家的政策专营。 我国中药研究成果的保护形式主要有:国家保密保护、商标保护、中药品种保护、专利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及新药保护等。 1、国家中药保密品种: 中药保密品种是目前国内对中药的最高级别保护,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已列入国家秘密技术项目的中药品种,其处方、剂量、制法等内容进行保密。保密级别划分为:绝密级(长期保密)、机密级(一般保密期限不少于20年)和秘密级(一般保密期限不少于5年)。 绝密级保护指我国特有的、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严重危害和重大损失的保密项目,分为两种:绝密级的中药制剂,目前有云南白药、雷允上六神丸和片仔癀(有的文献还包括广州奇星的华佗再造丸、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和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稀有贵细中药材人工制成品的配方、工艺,如人工合成麝香、牛黄等。这些产品在中药产品中堪称"国宝"。可以长久保有自己的配方,不用公开,因此在同类产品中销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机密级保护分三种:传统中成药的特殊生产工艺和中药饮片炮制的关键技术,如中药饮片的炮、润、焖、蒸、炒、炙、煅、水飞等炮制关键技术及有毒药品加工;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动植物饲养、栽培及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技术;国家级和部级中医药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关键技术。 秘密级保护分两种: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的中药项目中的关键技术或药物配方;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野生药材资源蕴藏量及分布资料。 2、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指国家为提高中药品种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合法利益,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的分级保护。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条件可以简述为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并且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物质及特殊制剂。 目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一共有两千多种。现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分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各等级品种保护期满前六个月,可以申请延续保护期。一级保护期限在10、20、30年,截至 2006年12月19日,已经有云南白药、阿胶(000423)、六神丸、片仔癀及龙牡壮骨颗粒(600976)等少数几个品种被认定为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其中云南白药和片仔癀是20年保护期,其他3个是10年保护期。 3、药品专利保护: 医药领域专利分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三类。 医药发明专利分为两大类:产品发明,如新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医疗器械等;方法发明,如生产工艺、工作方法和用途发明。发明专利

中药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药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中医是中国所独有的医疗体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药是中医体系的核心,然而在今天,我国的中药资源情况却不容乐观,这和我国的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关系。所以今天的我们务必要重视起重要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对中药的把控,加强技术要求、发展新品种、贯彻因地制宜方针,才能保持住我国中医药行业的长盛不衰。本文就我国的现有中药资源做以分析并浅谈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中药资源;资源现状;可持续发展 1前言 人类走入21世纪,方便快捷的西医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天然健康的中医药又重新进入到人们视野。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倾向于尝试中药。但是我国的中药资源保护工作起步很晚,中药资源还承受不了非常巨大的市场,所以这给我国的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来看,我国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弄清楚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现状,找出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再结合完善的理论知识研究提出中药的综合利用方案。 2现状

我国中药资源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据普查统计,全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 种,药用动物1581中,矿物80 种。调查362 种常用药材,其野生资源总蕴藏量约为850 万吨。药材商品中有200 种左右以野生资源为主,占药材总数的60%以上。这些药材资源的分布式分布均衡,就种类来说,我国东北药材种类最少,而西南很多,常用药材的储备确实北方偏多,南方较少。 而我国的中药资源如今还要面临的严重问题就是资源 枯竭速度加速。前文提过,国际上很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已经将目光转向天然药物,而我国的中药资源就是他们的下手之地。如今很多国际上的公司、制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顺应潮流,纷纷在中国内地建厂房建研究机构,来开发潜力巨大的中药产品,这极大地加速了中药资源的损耗。我国国土面积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以人们普遍抱有"消耗一点没什么"的思想。而事实则不然,纵使我国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但是很多资源并不是面积大就一定丰富的,这是我国民众的思想误区。例如中药,某些名贵的中药所需要的生长环境较为特殊,所以产地不多也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已经有面临灭绝的风险,尤其是珍惜的植物药材和动物药材。我国以为学者指出,近年来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单叶蔓荆、黄皮树、银柴胡、肉苁蓉、三叶半夏、新疆阿魏、紫草等100 多种药材的资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教学文稿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 产品开发

《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的化妆品开发》 设计文稿 这次课老师将从学习情境导入,学习目标与任务,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情境、课堂小结等五方面来展开课程。一、学习情境导入 护肤美容类的化妆品是指能清洁、保护、营 养、修饰美化面部或治疗面部肌肤的化妆品。 中草药概念不仅为中国乃至亚洲接受,欧美的 发达国家也开始重视传统中草药在化妆品的应用,中草 药现成为全球护肤美容品研 发关注的焦点。现今世界化 妆品的发展趋势是倡导绿 色、环保和安全且追求功效。 同学们讨论中草药在日常生活的化妆品中的各种应用,并例举出一些大家广为所知的品牌。如:云南白药牙膏、霸王洗发液、相宜本草等。 由老师总结一下大家的发言中所提及的中草药化妆品的类别。并展示一些图片供同学们了解。

二、学习目标和任务 (1)掌握:中药化妆品的概念及其分类,含中药化妆品开发的思路和程序。 (2)熟悉:含中药化妆品的研究及管理。 (3)了解:含中药化妆品开发的现状及发展。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在WEB教室 (2)学习资源:课件包括网络课件,课本及配带的光碟,多媒体资源库,题库 四、学习情境 (一)含中药化妆品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中药化妆品是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的化妆品,系指配方中添加了中药、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活性成分而制成的化妆品,根据化妆品的使用目的,可以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或者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中药化妆品具有安全性、功效性、稳定性及舒适性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分类: 1.按产品的用途分类:清洁类、护理类、营养类、芳香类、美化 类、特殊用途等6大类。

推荐-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录 精品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录(延长保护期第35号) ─────────────────────────────────────────────── 序号药品名称保护级别保护期限保护品种号生产企业 ─────────────────────────────────────────────── 1肥儿宝颗粒220XX年4月29日~20XX年5月11日ZYB20720XX0652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 ─────────────────────────────────────────────── 2六味木香胶囊220XX年4月29日~20XX年9月29日ZYB20720XX1501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 ─────────────────────────────────────────────── 3六味木香胶囊220XX年4月29日~20XX年9月29日ZYB20720XX1502江西仁丰药业有限公司 ─────────────────────────────────────────────── 4滴通鼻炎水220XX年3月26日~20XX年3月16日ZYB20720XX0013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成都迪康制药 公司 ─────────────────────────────────────────────── 5固肠止泻丸220XX年3月26日~20XX年5月29日ZYB20720XX0321西安阿房宫药业有限公 司─────────────────────────────────────────────── 6了哥王片220XX年4月29日~20XX年5月29日ZYB20720XX0611广东罗浮山药业有限公 司─────────────────────────────────────────────── 7藏青果喉片220XX年4月29日~20XX年12月22日ZYB20720XX1282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 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8心可舒胶囊220XX年4月29日~20XX年12月22日ZYB20720XX1344四川龙人药业有限公司 ─────────────────────────────────────────────── 9心可舒胶囊220XX年4月29日~20XX年12月22日ZYB20720XX1345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 司─────────────────────────────────────────────── 10止嗽咳喘宁糖浆220XX年4月29日~20XX年8月18日ZYB20720XX0181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 ───────────────────────────────────────────────

中药资源保护及对策

中药资源保护及对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药资源学课程论文 中药资源保护及对策 关键词:中药资源;中药保护;合理利用;对策 摘要: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与社会需求“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其社会需求量逐年加大,经过几十年的长期掠夺性开发,已经导致许多中药材品种供不应求,造成了自然资源枯竭和众多物种濒临灭绝,使我国中药资源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同时中药资源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中药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中药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与国际社会“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的用量逐年加大,许多品种供不应求,自然资源濒临灭绝。目前我国中药资源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中药资源保护刻不容缓。尤其是近些年,对某些紧俏原料的无度挖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中药现代化系统工程中,中药原料生产是根本的根本,是中药及天然药物产业发展的瓶颈,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一个产业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的健康利益。 我国中药资源现状: 1、物种丰富,储存量较大我国从1975年开始,历时10年进行了全国中药资源的普查,确认我国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野生药材总储

藏量为850万吨,家种药材年产量仅30多万吨。中药资源中包括民族药资源4000多种,约占资源总数的30%;具有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可供直接利用的约400种左右。通过20余年的继续研究新增药用植物2000余种,使我国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种类达到13000 余种。根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结果,我国中药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就是我国野生植物资源最多的地区———西南地区,我国 3. 1万种野生植物中的55%以上分布在这一地区。 2、野生物种分布范围日益缩小,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与需求激增,造成供求矛盾;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中药资源浪费,频危种类多。尽管我国野生植物种类如此丰富,但经过几十年的无节制开发和采集,许多药用植物已经到了资源枯竭的境地,有些种类甚至无法再找到野生资源,甚至有些新的药用植物刚被证明其价值就已经面临灭绝。人参、铁皮石斛、川贝母、雪莲、杜仲、桃儿七……这一连串的植物名曾经在我国药用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记录,然而,人们现在却越来越难在野外见到它们的身影。长期以来,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致使部分中药资源采收过度,一些地道药材优良种质正在消失和解体,部分种类衰退甚至濒临灭绝。甘草、冬虫夏草、千金藤、银柴胡、肉苁蓉、重楼、八角莲等药用植物正沿着“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走向衰竭,而野生三七已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近几十年了。 中药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1、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的要求中医药至今仍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中药原料消费需求的剧增与中药资源有限之间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施中药资源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2、实现中药及天然药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药资源是中药及天然药物产业的源头,虽然建国以来很多品种先后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但其规范化程度不高,其产量、质量、标准都不能满足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特别是野生珍稀濒危品种。中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中药资源的保障。同时,不仅仅是中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等也在消耗大量的中药原料。所有这些,都加大了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力度,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直接影响中药产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2018年修正)-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2018年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国境内生产制造的中药品种,包括中成药、天然药物的提取物及其制剂和中药人工制成品。 申请专利的中药品种,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办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鼓励研制开发临床有效的中药品种,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制度。 第四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药品种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中药保护品种等级的划分和审批 第五条依照本条例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必须是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列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的品种,也可以申请保护。 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二级。 第六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一级保护: (一)对特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的; (二)相当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人工制成品; (三)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二级保护: (一)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品种或者已经解除一级保护的品种; (二)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 (三)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及特殊制剂。 第八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新药,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保护期给予保护;其中,符合本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保护期限届满前六个月,可以重新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保护。 第九条申请办理中药品种保护的程序: (一)中药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符合本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中药品种,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审签署意见后,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特殊情况下,中药生产企业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保护的中药品种进行审评。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应当自接到申请报告书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审评结论。 (三)根据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审评结论,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是否给予保护。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给《中药保护品种证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聘请中医药方面的医疗、科研、检验及经营、管理专家担任。 第十条申请中药品种保护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提交完整的资料。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到生态安全,产业发展,人民健康和国际形象。在此背景下,《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得以发布,详细阐述了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四大原则,通过“四个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充分供给与确保质量的统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并行,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协调。 (一)中药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1、中药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纽带。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学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质量关系到中医药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主要是生物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显示显示,我国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包括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约占总数的99%。近年来由于中药生产的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的中药使用方式,中药资源需求量明显增加,致使生物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生物物种濒临灭绝。根据2002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为494亿元,2013年达到5065亿元,增长了10多倍。2013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是我国医药贸易中增速唯一超过20%的产品。我国中医院就诊人数超过4亿人次,收入达1769亿元。 2、中药资源过度采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三万多种野生高等植物中约有三分之一具有药用价值记载,技术成熟

的人工栽培种仅占总数的2%,约200种左右。我国野生药材只有76个物种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在《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中有209种植物分布在我国,其中涉及药材(可否改为“具有药用价值的”)24种,在《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有69种,这些物种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在我国处于受威胁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1980年以来宁夏挖甘草破坏超过800万亩草原;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因采收麻黄而破坏的草场逾2700平方公里。 3、中药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领域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2014年10月12日《名古屋议定书》正式生效。中药制药行业是我国对生物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中药资源仍以出口为主,《名古屋议定书》的生效整体有利于规范我国中药资源的管理。但同时,《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对我国香料产业(东南亚)、冬虫夏草(尼泊尔)、甘草(西北亚)、玛咖(秘鲁)等相关产业带来影响。如何利用好《名古屋议定书》趋利避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 (二)绿皮书发布旨在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 1、促进中药资源绿色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需要。大量野生中药资源生长分布于极端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如青藏高原、西北干旱沙漠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野生中药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在导致中药资源灭绝的同时,也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此外,一些中药材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如果操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充分地应用和发展中药资源,使之更有利于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加强在畜牧业、农业。食品及化工等各方面的综合利用,以进一步造福人类。 古代中药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采集、猎取自然界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很少进行有目的人工栽培或饲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资源开发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基础上,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药资源深层次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增进人们健康和丰富人民生活发挥了广泛的作用。 (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我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用历史悠久,从神衣尝百草到东汉《神农本草经)问世,从明代《本草纲目》到现代《中华本草》的编篡,浩瀚的本草文献深刻反映了我国医药发展和劳动人民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丰富经验。 我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起源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古代时期(公元前221-1840年)、近代时期(1840-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以后)。 (1)起源时期 “神衣尝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进入氏族公社以后,狩猎和捕鱼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劳动内容和生活来源,又发现了一些既可食用又可治疗疾病的动物药。氏族公社后期,人类定居下来,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人类有条件对农作物和植物进行长期。细致地观察和尝试,又认识了更多的药物。《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即是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发现药物、认识药物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但是,当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盲目的、自发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由采集,渔猎向农业进化,特别是火的发现,文字的出现及陶器的应用,为中药资源的发掘下利用创造了条件。周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药物知识以及人们对药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书经》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易经》有“无忘之疾,勿药有喜”;《礼记》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周礼》有“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以及“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和磁石5种矿物药烧炼的升华物)等的记载。药物的来源已由植物、动物发展到矿物及人工制品。春秋时期,药物扩大到100多种,如甘草、贝母、枸杞子、苍耳子、芹菜和益母草等已为当时的常用药物。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据《山海经》记载,药物已多达124种,其中植物药51种、动物药66种、矿物药3种和其他4种。记载的内容涉及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用法等。人们采集、使用的药物逐渐增多,同时对药物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分类,据记载,当时已把药物分成补益、生育、美容、预防、毒类、杀虫、兴奋、兽用等10类。公元前3世纪末,《五十二病方》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