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

教学过程:

一、自学

(一)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的表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 目标引领、独立自学(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人物:①图1是儒家学派创始人_________。②春秋晚期的_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③百家争鸣的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儒家代

表是_______;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

④图2是法家代表_________;图3是兵家鼻祖_________。

图2 图3

2.时间:①处在_________时代的有孔子、老子和孙武。

②处在_________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

二、互学

(一)展示交流、合作互学

1. 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2..我们班同学名字或你周围亲朋好友的名字中有没有带“子”的?

3.诸子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

活动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一时间思想文化空前活跃,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但是,诸子思想纷繁复杂,一时难以疏理清楚。

活动安排:

1、各历史小组选择一个学派,然后搜集相关资料。

2、阅读和研讨,看看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借鉴意义

3、各小组分别发言,大家共同探讨诸子思想的借鉴意义。

(二)点拨释疑、精讲导学

1.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1)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爱人”,人与人应相亲相爱;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杀。

(2)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向弟子传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上,强

七年级历史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2人教版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掌握甲骨文、金文和竹帛书。《诗经》和屈原、商周的青铜艺术、钟鼓之乐。 能力方面: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甲骨文、金文、大篆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思维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以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的内容和春秋战国时期突出的科技成就,指导学生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介绍先秦时期灿烂的文化,使学生认识到先秦时期我国的天文和医学等科学技术处于之所以能够位于世界先进行列,是与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科学道路上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分不开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对《离骚》中部分作品的朗读、学习,体会分析其中含义,使学生理解屈原的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对其进行人格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诗经》中部分作品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人民是历史的真正的主人,灿烂的文化是由人民创造出来的。 二、 教学重点:甲骨文、《诗经》和屈原。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节气等较难讲述清楚;本课内容较多,头绪复杂,比较难于掌握。 三、教学方法:采用综合教学法,包括讲述法、谈话法、启情法、读书法、直观法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1、商朝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从中捕捉到有效信息,了解到甲骨文的发现、名称来源和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占卜的内容总结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堪称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为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教师直接点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和我们刚刚学习的甲骨文和金文比较,竹书和帛书的最大进步在哪里?加深学生对书写材料的变化的认识。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填写本表格。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 的表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自主学习: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各题:15分钟 1、晚期的孔子是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学 说,主张“”。他又是一位大,创办,广 收门徒,注意“”;他的言行记录在《》中。 2、春秋末期的老子,是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 ,其学说记录在《》里;墨 子主张“、”;孟子主张“”;庄子认为要,“”;末期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提倡,提出建立的封建国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军事家,他著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3.人物:①图1是儒家学派创始人_________。 ②春秋晚期的_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③百家争鸣的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儒家代 表是_______;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 图2 图3 ④图2是法家代表_________;图3是兵家鼻祖_________。 4.时间:①处在_________时代的有孔子、老子和孙武。 ②处在_________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 合作探究:

1.诸子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 活动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一时间思想文化空前活跃,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但是,诸子思想纷繁复杂,一时难以疏理清楚。 活动安排: 1、各历史小组选择一个学派,然后搜集相关资料。 2、阅读和研讨,看看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借鉴意义 3、各小组分别发言,大家共同探讨诸子思想的借鉴意义。

人教版七上《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word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word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奉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法、学法]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有关春秋、战国要紧思想家简介、人物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学生回答出孔子,从而导入课文) 1、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板书) 1)、思想: (指导学生看孔子像及其学说)回答:孔子是个如何样的人?他有何学说? (学生回答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2)、教育 (指导学生阅读53页第二自然节)提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奉献?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B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摸索问题。 C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老实,要谦虚好学。 D经常复习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奉献对 后世阻碍庞大,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同一时期还显现了另一位

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呢?(学生回答出:老子) 2、思想家老子::(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老子插图及说明文字,了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它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板书) (列表让学生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也可先问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要紧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预备的表格来总结。) 学派代表人物要紧观点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孟子反对一切战争,主张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道家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三、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显现百家争鸣的要紧历史条件 是什么? 四、作业:课本57页填表题 附:板书设计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奉献: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2、对教育的奉献: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B:温故知新 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 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公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最后一课。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这一社会变革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派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已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的黄金时代! 本课分为三目内容。第一目: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主要介绍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第二目:思想家老子。主要讲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第三目:百家争鸣。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思想主张。重点是孔子和百家争鸣;难点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百家争鸣背景、各派思想主张。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①知道孔子。 ②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三维目标 处理方法:通过设计名片活动了解、介绍孔子,学以致用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借鉴作用;模拟稷下学宫的历史情境,通过表格法来了解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四)教学难点 难点: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百家争鸣背景、各派思想主张。 处理方法:通过成语故事了解道家的思想主张,避开深奥的哲学原理,取其强弱转化的观点,侧重情感价值观教育;创设情境层层导入化难为简,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设计对比、小辩论等方

法,理解、再认、应用百家争鸣的思想主张。 二、说教法 1、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的理念。体现了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操作策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习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因此,本堂课在设计之时,就是依据这个标准,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原则,突出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技术手段在辅助知识产生发展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因为是农村中学,因此在设计之中也考虑设计补充了不少知识点,对一些史料进行了详细说明。 2、教学方法 ①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巧设情境,层层设疑,启发式教学化解难点。 ②互动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主动探究——分组讨论,多层次激励评价学生。 ③开放式教学法:设计讲故事、穿越历史、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辩论等教学活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反馈调控措施 在上本课之前学生已对本课进行了预习,全面了解了知识点。 本课在设计时,对每一个知识点之后都设计了“当堂检测”,进行反馈测试;在本节课的最后,联系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已,利用不同学派的思想解决问题,对本节所有知识点又进行了一次集中反馈。课堂中采有口试。 本课的家庭作业设计了一张小型的测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检测。家庭作业采用笔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以激励的语言促进他们合,培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4、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①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在关孔子办学的内容,语文课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的背景已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促进课上对儒家思想的学习。 ②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新生正处于童年时期向少年时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自主学习指导: 1、文字的演变: 阅读课本第41页,42页的第一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甲骨文?这种文字被谁发现的?甲骨文是哪个朝代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朝开始的? (2)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3)随着文字的演变,记载文字的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 2、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阅读课本第42页,43页,完成以下问题: (1)天文方面: ①朝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最早的日食记录) ②朝的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③年月日发生的日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④年,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2)历法方面: 阅读课文43页第一段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①朝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据说来源于哪朝? ②到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③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④说出关于24节气的谚语或背诵24节气歌。 (3)医学成就: 阅读课文43页第二段正文及小字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谁? 2、他是如何看病的? 3、又是采取哪些方法治疗疾病? 3、屈原和“钟鼓之乐”: 阅读课本43和44页,完成以下问题: (1)屈原: ①屈原生活在的楚国,他采用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为,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②我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纪念他? (2)钟鼓之乐: 春秋战国盛行的音乐是,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最为珍贵。 当堂检测: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1)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导入新课: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的古老中国 文明表演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 1.人物:①图1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________。 ②图2是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 图1 图2 2.地点:湖北______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 3.时间:相传______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 合作探究: 1.〈小组游戏〉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3. 你见过中医看病吗?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我们称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说:“神医扁鹊,起死回生”。为什么人们这样喜好“扁鹊” 4.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 精讲点拨: 1.中华民族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国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金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大篆”,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甲骨文的发现,其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练习题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同步测试(无答案) 基础达标 一、填空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的活跃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2.孔子,名,字,春秋末年国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学派的创始人。 3.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和“”两部分。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以“”教化人民,以“”治国。 4.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就是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的学生有多人,比较著名的有人。 5.《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写的一部军事著作,《孙膑兵法》是时期的军事家写的一部军事著作。 二、选择题 1.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下面哪一部书()。 A.《春秋》B.《尚书》C.《论语》D.《礼记》 2.下列思想家属于同一个学派的是()。 ①孔子②墨子③庄子④荀子 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 3.“为政以德”是下列哪家学派的思想()。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4.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孟子B.韩非子C.孔子D.墨子 5.下列哪种主张是韩非子的思想()。 A.施仁政于民B.实行“法治” C.“道法自然”D.“兼爱” 21.“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能力提升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在古今社会,下列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的行为是()。A.以强凌弱B.乐于助人C.以大欺小D.杀富济贫 2.(2006年,浙江金华)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 3.今天,我们要想了解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言行,可以查找的一部重要古书是()。A.《论语》B.《春秋》C.《国语》D.《老子》 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5.下列思想家属于同一时期的一组是()。 A.老子和孔子B.孔子和孟子C.老子和墨子D.韩非和孙武 6.墨家的创始人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案例《甲骨风韵》.doc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案例《甲骨 风韵》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与活动让学生领略中国最古老文字甲骨文的风韵,了解其珍贵的史料价值。使学生为先秦时期中华民族的艺术成就感到骄傲,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探究与活动让学生认识文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通过学生自己刻写甲骨文,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体验其乐趣。活动准备: 1.师生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甲骨文有关的资料,教师根据其中的一些图片和音像制作成课件,使活动过程更为生动、形象、有序。 2.学生充分阅读、了解所收集的资料内容,分门别类,认真取舍,整理出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史料。 活动步骤: 1.本课(节)活动建议安排在讲述《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之后进行,活动展示时间为一课时,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资料。 2.活动分组进行,8人一组,主持人一名。 3.活动展示过程由学生主持人控制,让学生根据课余分组准备的史料独立完成,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4.活动展示可采取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一)主持人开场讲话,引入活动主题;(二)走进甲骨文──学生介绍甲骨文的由来;(三)甲骨文大观──展示馆藏的部分精美的甲骨文骨片,并由学生进行解说;(四)甲骨文典故──学生讲述与甲骨文有关的轶闻趣事;(五)甲骨文释义──简单介绍如何解读甲骨文的意思;(六)我会刻写甲骨文──学生动手雕刻(或书写)一幅甲骨文作品;(七)我的甲骨文作品──学生展示自己刻写的甲骨文作品;(八)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老师作适当评述。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讲话,引入活动主题。 二、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探究的成果。 第一部分:走进甲骨文 通过由学生介绍并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从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考古发掘、甲骨文的研究、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等方面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由来。(此过程要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形象感知) 学生:大家好!我们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甲骨文,许多同学对这神奇的古老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甲骨文的发现与渊源,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我们小组在这一方面作了充分探究,首先带领大家去河南安阳甲骨博物馆,让我们一同走进甲骨文。 1.甲骨文的发现。由学生给大家介绍甲骨文的偶然发现经历。 2.甲骨文的考古发掘。介绍考古发掘“甲骨”的几个重要遗址位置。如,河南安阳小屯村、花园庄东地甲骨坑以及在小屯以及它的周围地区考古发掘情况。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 2、通过对甲骨文等图片的认读、了解,培养我们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文字的演变及古代历法成就。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也称“铭文”。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时期,竹书和帛书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来源于夏朝。到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测出,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的方法诊断疾病,并采用、、治疗疾病。战国末期的诗人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春秋战国盛行“”,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有名。 3、思考:“动脑筋”一(第42页)、二(第43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字的演变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42页“马”字的演变)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对后世影响深远。准确、详细了解孔子,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上的许多问题。另外,由于孔子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历史人物,通过实事求是地了解孔子,也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 各位思想家的主张是本课的难点。思想史本身就很难,加之这一时期思想繁杂,理论抽象,更增加了我们学习的难度。 学法指导 1.学会联系。第一,学习本课文化史内容可与同一时期经济、政治特点联系;第二,注意不同时期同一学派观点的前后承袭关系;第三,注意同一时期不同学派观点的联系;第四,可以将课外知识与本课涉及到的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注意总结、归纳知识。本课共学习了六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内容十分庞杂。但是有些人的活动和思想是十分接近的,可以通过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利用表格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将有助于深入、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处理复杂学习内容的方法。 3.要加强理解,避免死记硬背。本课学习内容或涉及政治,或涉及哲学,如果不理解,将变得十分乏味,如同嚼蜡。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A《道德经》 B.《论语》C.《韩非子》 D.《孙子兵法》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在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者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三、教学目标 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话剧展示:《孔子设坛讲学》 时间:春秋末期 人物:孔子(班长饰),弟子1(学 生甲饰),弟子2(学生乙饰), 弟子3(学生丙饰),众弟子(全 班学生饰) 场景:孔子高坐杏坛,弟子端坐听讲 孔子: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国家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弟子1: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练习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单选题 1.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铭文 C.甲骨文 D.楷书 3.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农历,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 一直被中医所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创立者是 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5. 今天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扁鹊 B.秦始皇C.屈原 D.张仲景 6.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 A.《论语》B.《离骚》 C.《道德经》 D.《伤寒杂病论》 7.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 A. 尚未成熟的文字 B. 也叫“铭文” C. 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 原始文字 8. 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A. 孔子 B. 孙子 C. 屈原 D. 韩非子 9. 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10.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 司母戊鼎 B. 整套编钟 C. 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11. 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划龙舟,吃粽子,这是为了纪念 A. 扁鹊 B. 禹 C. 屈原 D. 李冰 12. 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13. 产生在黄河流域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A.埃及象形文字 B.苏美尔契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 1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15. 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6. 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7.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 商代文字 B. 可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 字母文字的起源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甲骨文、金文和竹帛书。《诗经》和屈原、商周的青铜艺术、钟鼓之乐。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甲骨文、金文、大篆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思维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以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的内容和春秋战国时期突出的科技成就,指导学生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先秦时期灿烂的文化,使学生认识到先秦时期我国的天文和医学等科学技术处于之所以能够位于世界先进行列,是与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科学道路上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分不开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甲骨文、《诗经》和屈原。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节气等较难讲述清楚;本课内容较多,头绪复杂,比较难于掌握。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1、商朝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从中捕捉到有效信息,了解到甲骨文的发现、名称来源和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占卜的内容总结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堪称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为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教师直接点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和我们刚刚学习的甲骨文和金文比较,竹书和帛书的最大进步在哪里?加深学生对书写材料的变化的认识。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课题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年级七上学科历史班级姓名 主备人郭新玲审核人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2、会说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学习重点难点: 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学法指导:本课可采用列表归纳法。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甲骨文指的是商朝人刻写在或上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3.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为统一一种样式,称为。 4.公元前613年,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5.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的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6.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吸收采用和,创造出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的代表作是《》,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7.我们今天的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它现在已经演变为温习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 二.合作探究 各小组活动完成文化成果表 成就 文字 天文历法医学天文 历法 医学 诗歌音乐诗歌 音乐

【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1.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铭文 C.甲骨文 D.楷书 3.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农历,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 一直被中医所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创立者是 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5. 今天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扁鹊 B.秦始皇C.屈原 D.张仲景 6.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 A.《论语》B.《离骚》 C.《道德经》 D.《伤寒杂病论》 7.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 司母戊鼎 B. 整套编钟 C. 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8.妈妈说小红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五,这种记载日期的方法相传来源于 A. 东周 B. 西周 C. 夏朝 D. 商朝 9.我国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0.商朝的国家“档案”应该用什么文字书写 A. 隶书 B. 甲骨文 C. 小篆 D. 大篆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此材料出自于谁? (2)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教学反思: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学生掌握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仁”的学说的内容;孔子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百家争鸣”的概念;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墨子、儒家孟子、法家韩非子等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孙子后法》与《孙膑兵法》。 水平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前几课所学的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以“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为出发点,使学生明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动文化的空前繁荣,进而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水平。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列表的方法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导学生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历史问题的水平。指导学生回答“战国百家中,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培养他们的对比分析水平。思想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民贵君轻”等教材所摘录的材料,及讲课所过讲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通过对老子、孔子为代表的很多大思想家的观点及其著作的讲述,使学生明白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对后世以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长远影响,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教学重点:孔子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实行复习提问: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分别说出各自的起止年代。并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同学们已经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持续。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大的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政治主张。当历史的车轮由滚滚前进的时候,科学文化表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字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科学文化领域的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思想领域的内容,了解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它们的主张和著作。 一、思想家老子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指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内容:老子是春秋时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由教师或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通过对失马、得马、伤人到避战祸的关键内容的分析,体会到老子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思想领域 教师首先提问:孔子的姓名是什么?生活在什么时代、所创立的什么学派。估计学生阅读教材后可归纳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关于孔子“仁”的学说,因为比较难理解,建议教师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讲授。“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仁”对于统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创新实验学校2013年下期七年级历史学案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总第9课时) 设计人:潘小军姓名_____班级_____ 【学习目标】 1、记住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及历史影响。 2、知道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 3、掌握并理解“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 【学习重点】先秦思想家及主张 【学习难点】为什么说孔子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孔子及政治思想 (1)孔子:___晚期的孔子,是_____的创始人 (2)思想上:提出“____”的学说,主张“_____”,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3)政治上:提倡“_____”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4)影响: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正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2、孔子在教育上和文化上的贡献 (1)教育上:①创办____,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②教育方法上:注意“_______”,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学习方法上: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______”。(2)在文化上的贡献: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_____》一书 二、思想家老子 1、老子:_____晚期的老子,是____学派的创始人。 2、著作:老子的学说记录在《____》一书里。 3、思想:老子具有朴素辩证的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他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 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_____”的学术繁荣局面。 2、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3、著名的学派及主张: (1)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_____”“______”,反对侵略战争,支持争议的战争。 (2)儒家: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____,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_____”治国,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进出伐木。 (3)道家: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_____,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_____“。 (4)法家:法家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____,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_____,他还提出建立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兵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法家____,他著有《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处于此书。 1

中华文化的勃兴学案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学案教 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初一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六年级班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学习难点】:文字的演变,古代历法。医学成就。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8-52完成以下问题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朝开始 .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________,也称___________. 4.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_______ 5.战国时期.人们用_________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6______朝就有日食的记载,商朝甲骨文有许多的记载. 朝,就有历法 .今天的农历,又叫 _______.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12个月.______时期, 测出一年24节气.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的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9. 屈原生活在_______末期的_____国.代表作_______.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______________.

10.春秋战国盛行的______________,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________最为珍贵.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这句诗是谁的作品生活在何时何国 (2). 它的代表作是什么 (3.)这句诗反映作者怎样的情怀 家长签字组长签字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示范教案一(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课时)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2.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和总结能力。 2.通过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3.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学重点 甲骨文、商朝历法、诗人屈原。 ●教学难点 1.甲骨文的字型结构。 2.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1.讲解法。本课内容难度较大,教师需以讲解为主,以弥补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这是本课教学过程中需主要采用的方法。 2.图示法。因本课内容距现代遥远。趣味性差、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用图示法可以弥补学生接受能力的不足,增强直观的教学效果。 3.举例法。不管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天文历法和医学,都可以举大量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4.讲述法。对于本课的导入,可采用此法。比如,可以通过讲述甲骨文的发展过程导入新课。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写有甲骨文字和青铜文字的胶片、《二十四节气歌》胶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人类的起源及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历史,我们还讲到了夏、商、周早期阶级社会的历史。我们明白了我们的祖先很久以前就在祖国的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鲜活的历史话剧。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构成了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内容。但同学们还应注意的是:祖国一脉相承、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也是这一时期开始的。今天和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在我国山东省,出土了一个灰陶尊,距今约五千年了,上面刻画符号“”,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原创:洮南市万宝镇煤窑中学:李淑芬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总结出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质疑历史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制作专题知识表格,归纳本课所学历史知识内容,使他们掌握制作表格的技能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启发式,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播放战国编钟音乐。 百度视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1400692.html,/programs/view/dcmda8uJIaM/ 2010-10-8 伴随着这优美的乐声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即古代的一种文字 百度图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