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绪言

前身为从苏联引进的《体育理论》。1988年11月,教育部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含4篇16章。篇名: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奴隶社会文武合一。夏代:校、序、庠;商代:大学和庠;西周:国学和乡学。时称“学在官府”,教育内容是“六艺”。西周以后,变为“学在四夷”。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为儒家“四书”、“五经”为主,教育思想重文而轻武。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代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分途。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为我国近代体育时期。

洋务运动兴办的西式学堂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倡西学,首次提出了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清政府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设立体操科并规定学时,结束了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学校体育“双轨现象”。

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对我国体育及学校体育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尖锐的批评,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恽代英作《学校体育之研究》。1922年《壬戊学制》标志军国民主义的没落。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分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新。

师资培养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

1927年中国出现两种政权:南京政府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苏区学校体育受到重视,1941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可分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1951年8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3年毛泽东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

1952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群体司学校体育处。同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教育部于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1953年教育部组织翻译苏联十年体育教学大纲向全国体育教师介绍,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

国家体委于1954年参照苏联模式制定并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1952年创办上海体育学院,此后先后办6所体育学院,11所体育学校和中等体专,在38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体育系科。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

“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削弱了学校体育。1962年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使学校体育重新步入正轨。1961年编辑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把教材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1964年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

(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四)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1.管理机构:1977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司,国家体委恢复学校体育处。

2.法规制度:1979年在扬州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同年10月教育

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发《高等学校体育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教委还分别制定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1992年起在全国9省市试行初中升学考试体育,1998年在全国试行。

3.科学研究:相继成立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等学校体育科研机构,创办《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学刊》等杂志。1983年在苏州召开“首届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并召开多次。

4.体质调研:1979年对16个省市20多万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研究,1985年再次对28个省、市、区的50多万7-22岁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健康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特点和规律。此后,1990年、1995年和2000年进行了大规模体质测试。5.大纲教材:1978年重新制定并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1987年进行修定。1993年颁发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现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是在2000年颁布的。近年来还在进行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改革尝试,《体育》课现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

6.课外体育:目前全国已有26000多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在270多所中学进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50多所高等学校试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1990年修定并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7.体育师资:发展较快。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千名优秀体育教师活动,1990年举办全国农村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

8.场地器材:有所加强。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3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学校体育必须紧扣学校教育总目标,担负起一部分教育职能。(二)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学校体育在管理决策和具体措施上,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6个方面)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已经突破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着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从而引起学校体育认识上的巨大变化。促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也越来越广泛。其目标概括说,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等。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也向着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以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身体娱乐的能力、体育欣赏的能力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

(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确立。

(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两部分,过去对体育课研究较多,对课外体育不够重视。近年来重视从全面育人和终身体育的目标出发,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性。

(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教学方法向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学法”的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综合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近年来引进了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发现法、程序法等。

(六)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目前基本建立健全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

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概念: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强身健体是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二)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对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均有良好影响。

(三)提高人体功能:能使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等的功能得到改善。

(四)调节人的心理:

(五)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5个方面

(一)教养功能:教养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并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体育过程中的教养功能就是使学生懂得有关体育的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术,传授经过选择的体育文化。

(二)教育功能:教育指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其表现为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与道德作风的培养。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个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亦即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体育能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对促进个体社会化有利。

(四)美育的功能:

(五)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人的个性即个体独特的社会性。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具有其他文化课无法比拟的优点。健康的身体是良好个性形成的基础。

四、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关系

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毛泽东论全面发展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一)学校体育与德育: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育德。体育具有培养道德品质的较好条件。

(二)学校体育与智育:学校体育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体育锻炼能保证大脑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

(三)学校体育与美育:体育可使学生身体各部分的骨骼和肌肉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态美、心灵美,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

(一)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意义:青少年的体质水平是一个民族素质水平的象征和标志。他们在学校期间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抓好了学校体育工作,为他们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维护自己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终身体育是在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为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二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的定义。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也是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方面是相一致的。

四、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要达到竞技运动的高水平,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进行长期的系统训练。因此,学校体育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一般概述: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体育的目标结构由条件目标、过程目标和效果目标3方面组成。条件目标是指为实施学校体育目标所必须的主客观条件。过程目标指在一定的阶段里,学校体育目标实施的经过或发展的经历。效果目标是实施学校体育目

标的最终效果。学校体育目标也有一定的层次。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主要指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是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

(二)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学校体育功能已从单一功能发展到多功能,主要有健身、增强体质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美育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等。

(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生理、心理依据,它反映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作为学校体育主体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具体效果目标是:

(一)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四、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通常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也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组织形式。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开设的必修课。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我国教育的性质和制度所规定的,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所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以整体观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是系统工程。首先要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其次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第三是要与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三章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

第一节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体育教学特点

(一)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由此达到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三)体育教学中人际交往频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付诸实施。

二、体育教学目标(任务)

(一)体育教学目标及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所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不同于教学任务。

(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1.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2.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4.实际条件与可能

(三)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1.反映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2.教学目标应具有整体性

3.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

4.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与内容

1.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网络系统,可分总目标、大目标、中目标和小目标等。

2.内容:依据学校体育总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

(1)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方面的目标(三基教育);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方面的目标(增强体质);

(3)培养良好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目标(思想教育)。

(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学段的具体效果目标(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

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

一、概述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与特点:认识过程包括认识与实践两个基本方面。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对象特殊-间接知识经验;认识条件特殊-教师指导;认识任务特殊-教养、教育、发展三大任务),又是特殊的实践过程(实践目的特殊-丰富感性经验;实践环境特殊-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方式特殊-预先精心设计)。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调控与评价等环节组成。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指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进行的体育教学程序*。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5个要素: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学生(学习主体-自我完成作用、能动作用、制约作用、评价反馈作用,是根本要素)、体育教材(知识信息的载体,分为显性教材和隐性教材两大类,是最具实质性的要素)、传播媒介(物质要素)和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要素)。5要素的反馈联系。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2.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三环节紧密结合);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4.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5.教育、教养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6.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与反馈规律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通常分成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和巩固与运动自如阶段。

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运动时机体变化是反应与适应过程。形成四个阶段: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和复原阶段。图示。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在反复练习与休息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功能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节体育课看,呈上升-稳定-下降的趋势(曲线)。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和与组织的不同,这条曲线有一定差异。图示。

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第一节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一、概念与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通常集中体现在国家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中。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计划所制订的纲要式的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体育教学内容的方向、目标、范围、体系、各类教材的比重以及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等。是编写体育教材、实际教学以及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的直接依据。体育教材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按年级分项编写的各项教材的具体内容和组织教法与要求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

二、回顾与借鉴

第二节我国现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一、结构: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结构由说明(包括目的、任务、原则、分类等)、大纲本文(含基本内容和选用内容)和附件(含考核项目、成绩评分、器材设施)3部分构成。

二、编选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6条)

(一)教育性;(二)适应学生身心特征;(三)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相对统一的基本教材与比较灵活的选用教材相结合;(六)教学内容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内容相结合

三、教材纲要体系

(一)体育教材的分类方法:中学采取理论与实践、身体素质练习和运动项目交叉的综合分类方法。教材内容分为基本教材与选用教材。基本教材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小学相类似。(二)教材比重: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与教学总时数之比。确定教材时数比重应考虑的要求(因素):作用、难度、数量。

各项教材时数=总时数X该项教材的比重

(三)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是指某一类教材在多年的教学时间中排列的方法与形式。有直线排列(某项教材内容排过以后基本上不再重复出现)、螺旋排列(某些教材在各年级反复出现)、混合排列(也叫综合排列,以上两种结合)3种。

(四)男女生教材的处理方法:有两种:合编分注和分别编写。

四、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1992年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发,是编写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教学、评估和管理的依据。

第三节我国现行各级学校体育教材

体育教材可以分为教师用书和教科书两种。后者也叫体育课本,供学生和教师共同使用。一、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打好身体、运动能力和良好品质等方面基础,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教材包括:体育与卫生保健常识;游戏;基本运动;韵律活动和舞蹈;基本体操;小球类和民族民间体育7项。

二、中学体育教材特点: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跑、跳跃、投掷;体操;球类;韵律体操和舞蹈;民族传统体育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7项。

三、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特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职业特点,并强调掌握提高运动能力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有基础课教材、选项课教材、选修课教材和保健课教材等。

第四节体育教学手段

一、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与意义: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丰富多样,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划分,有传统型和现代型;按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经常性特征划分,有常规型和专门型;按各种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划分,有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和综合型等4种。此外有固定型和可动型;硬件和软件等。

三、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基本模式:辅助式和直接式2种。

(二)手段的安排与运用

1.体育场馆、游泳馆的安排与运用

2.体育器材的安排与使用

3.体育教学图表的设计、安排与使用

4.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有演播法(提示、播放、讨论、小结和作业)和插播法(提示、播放、讲解、播放、讨论、小结)两种。

第五章发展学生的体能

第一节发展体能的概述

一、概念: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方面。

二、意义: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体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

三、特点: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内容与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和

多样性;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机体适应性和超量恢复规律。

四、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运动能力是身体所表现的运动形态,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

第二节发展体能的生物学基础

一、遗传变异对体能发展的影响: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在下代表现的现象。变异是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人的形态、机能及素质的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发展体能可以适当地调节人体遗传的过程。

二、生理生化基础:新陈代谢

三、阶段性特征:身体素质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并有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

第三节发展体能的原则(4条)

一、全面性原则:使学生通过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促进身体形态、功能、体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要求: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破薄弱环节;正确处理发展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合理选择内容。

二、适量性原则:科学适量地安排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使学生承受恰当的生理负担。要求: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和学生特点安排课的生理负荷;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关系;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与内部数据的关系;使学生具备自控与检测负荷的方法和能力。

三、持续性原则:注重各学期、各学年和各段发展体能的持续性。要求:持之以恒;合理间隔。

四、健康性原则:发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促进健康,养成良好身体姿势和健康卫生习惯。要求:全面理解和贯彻教学大纲;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

第四节发展体能的方法(6种)

一、重复法: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方式。分为连续重复法和间歇重复法。

二、变换法: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和动作的要素以及动作的组合等情况下进行锻炼的方法。

三、持续法: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四、间歇法: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特点和生理负荷大小,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五、循环法: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个作业点,学生在每个作业点完成规定的练习和负荷,循环往复练习的锻炼方法。

六、综合法: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六章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

第一节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一、意义与特点

(一)体育知识的涵义与分类:体育知识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体育知识教学的意义

(三)体育知识教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一)性质:运动技能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二)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

(三)运动技能教学的特点

(四)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教法特点: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扩散,内抵制不够,动作比较吃力、紧张伴有多余动作。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动作学习任务,建立动作表象和概念,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

2.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与抵制过程处于分化阶段,兴奋相对集中,

内抵制逐步发展巩固,能较准确地完成动作。教学任务是使动作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进一步消除错误与多余动作,初步建立动力定型。

3.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在时空上更集中精确,动作准确、熟练,节奏稳定,适应性强。教学任务是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动作技能,并能灵活运用。

第二节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原则

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原则是依据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规律,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既要注意知识技能,又要加强学生体能、思维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等的培养。要求:

(一)要注意联系解决实际的体育锻炼问题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正确处理体育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二、直观与思维相结合原则: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一)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方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知教材

(二)注意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三)积极启发学生思维

三、区别对待与因材施教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育基础、技能水平等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内容和组织教法。

(一)深入了解与掌握学生情况

(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三)适当增加选择性

四、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系统性与连贯性的要求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一)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文件

(二)要依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合理确定前进的“步子”

第三节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方法

一、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授方法

(一)讲授法:是通过教师以学生能接受的简明语言,系统连贯传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方法。分讲解、讲述、讲演3种。讲授法应注意:1.保证正确的科学性与思想性;2.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与艺术性;3.提高板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谈话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的交流形式,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运用时应注意:

1.正确选定提问的内容;2.正确选择与运用提问的方式;3.要鼓励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三)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或利用幻灯、投影、录像等设备的演示,使学生获得或巩固体育知识的方法。

1.明确演示的目的与任务;2.要做好物质准备;3.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法。(四)讲练法:将体育方面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1.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具体运用形式。2.做好教具准备。3.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际练习的指导。

二、运动技能的基本教授方法

有语言法、直观法、分解法与完整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与竞赛法。

(一)语言法: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

1.讲解:是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练习)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规则与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应注意:

(1)要明确讲解目的。(2)讲解内容要正确,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3)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4)要具有启发性。(5)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

2.口令与指示:以命令方式或简明语言组织学生活动。

3.口头评价:对学生行为表现、练习情况进行口头评价。

4.口头汇报:教师要求学生简要说明自己见解的语言方式。

5.默念与自我暗示:以无声语言重现动作过程或默念指示性的词句自我调控练习过程。(二)直观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1.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注意:(1)要有明确的目的。(2)示范要正确。(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向。(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2.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

3.电影、幻灯等视听手段。

4.助力与阻力。

5.定向与领先。

(三)完整与分解法:完整法指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动作的方法。几种常用的方式有:直接运用、强调重点、降低难度、改变练习的外部条件。分解法是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1)根据动作技术的特点,采取合理的分解方式。有单独分段法、递进分段法、顺进分段法、逆进分段法4种。

(2)划分段落和部分时应考虑其有机联系。

(3)明确各部分与段落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4)及时向完整法过渡。

(四)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是在动作技能教授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与掌握运动动作中产生的错误动作及其原因,预先在教授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措施,防止出现和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

1.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有运动生物力学原因、生理原因、教育心理原因和外部客观条件的原因4个方面。

2.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强化概念法、转移法、降低难度法、信号提示法、外力帮助法。

3.预防与纠正错误的过程:练习前(预测可能的错误采取预防措施)、练习中(观察发现错误采取相应措施检查纠正效果)和练习后纠正(总结经验指导今后)。

(五)游戏法与竞赛法:

游戏法是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预定任务的方法。

竞赛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三、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练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与练习的方法。包括自学法、自练法和自评法。

(一)自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学习理解掌握动作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法和观察法。

(二)自练法: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身的独立活动为主,有目的地反复进行身体练习或实际操作,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形成巩固提高运动技能的方法。

(三)自评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对独立地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判断,促进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的方法。

第七章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

第一节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5个)

一、方向性原则要求:(一)要加强体育目的性教育;(二)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三)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正面教育原则要求:(一)坚持正面说理,启发诱导,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二)防止热讽冷嘲、挖苦和杜绝体罚学生;(三)正确运用表扬批评法;(四)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要求:(一)尊重和信赖学生;(二)要求要严格、合理、适当;(三)注意教师自身的典范作用

四、集体力量教育的原则要求:(一)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立良好的集体而努力;(二)结合教材特点,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三)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五、知行统一的原则要求;(一)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二)在体育实践活动中陶冶学生身心;(三)要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第二节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

一、基本内容(4个方面):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法制和组织纪律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4个方面):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教材内容、课的组织教学、突发事件处理。

三、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5种):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表扬法和批评法。第三节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

一、概念: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一定心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一)能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二)对学生个性发展能起稳定作用;(三)对学生个性发展起调整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求:(一)善于识别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二)辩证处理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三)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新颖的组织教法

四、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一)启发诱导法;(二)学导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按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的模式进行。

第八章体育课教学

第一节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一、体育课的类型:是指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所划分课的种类。从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性质来区分,可将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一)体育理论课:又可分成讲授课和考查课两种。

(二)实践课: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活动的课。一般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1.新授课:以学习新教材内容为主。

2.复习课:对所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

3.综合课: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合理搭配。注意:合理安排新旧教材的顺序;合理搭配不同性质的新旧教材;合理分组,安排好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

4.考核课: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

二、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

(一)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课的结构可分为基础结构和具体结构。基础结构一般是指组成课的各个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二)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1.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2.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3.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三)课的结构

1.课的基本(础)结构:可划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目标: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精神和注意力;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内容: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教学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内容选定应具有全面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渐进性。

基本部分:目标:学习、复习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教材,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内容:基本教材和乡土教材,以及辅助性、诱导性练习。组织教法:①将新的、较复杂、速度和灵敏性教材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把体力性教材放在后面。②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安排好辅助练习、诱导练习、转移性练习和体能练习。③安排好练习密度、生理和心理负荷。

④安排好练习形式。

结束部分有组织地结束课的教学活动。做好整理活动和小结。

2.课的微观结构:即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的顺序与时间等的设计与安排,包括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内容、组织教法措施、密度和生理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具体结构有明显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第二节体育课组织

一、概念:是指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合理措施与手段。

二、体育课组织的内容

三、体育理论课的组织教学程序有:1.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2.复习提高、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3.讲授新内容。4.及时进行新内容的巩固。5.布置作业

四、体育实践课的组织

1.体育课堂常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有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3个部分。

2.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要布局合理;卫生安全;便于队伍调动;便于调控和辅导学生。3.队伍、队形安排与调动: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善用口令。

4.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1)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自然班教学组织形式(以自然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即男女混合班上课)和合班分组教学形式(将同年级几个班重新编班分组,由若干体育教师分别进行教学)

(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全班教学、班内分组教学两种。

①全班教学是全班同学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同时或依次地完成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优点是便于统一调动指挥,缺点:不利于区别对待。

②班内分组教学:一般可分为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转换两种。分组不轮换: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指导下,各组按教材内容安排顺序,依次独立进行学习完成教学目标。优缺点同上。分组轮换: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按预定的时间轮换学习内容。优点:增加练习机会,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缺点不易全面指导。分组轮换可采用如下形式:两组一次等时轮换、两组一次不等时轮换、三组两次等时轮换、先合(分)组,后分(合)组。图示。

第三节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

一、体育实践课的密度

(一)概念: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课中教学活动有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等5项。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练习密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反映学生实际身体活动的时间。要注重和合理增大课的练习密度。

(二)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1.认真备课,周密设计。2.改进和提高组织水平。3.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技巧。4.加强学生思想、纪律教育,使其明确学习目的。

(三)体育课密度测定与评价方法

1.准备工作;2.测定的具体操作;3.测定数据统计与制图

(1)计算专项密度:某项所有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百分比。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课的总时间

(2)计算出各项活动密度:即把专项密度相加。

(3)制图:计算出在圆圈图上所占的度数。即用专项密度乘以3.6,再划出圆圈图。

二、体育实践课的负荷

(一)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1.概念与意义:生理负荷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锻炼身体知识、动作方法、技能的效果。

2.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大中小强度的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快结束时,应逐渐降低生理负荷,促使学生机体较快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应处理好如下关系:

(1)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

(2)根据课型和组织教学形式的要求安排生理负荷。

(3)要考虑教材内容的性质、结构、难度、练习强度及气候环境等条件来安排生理负荷。(4)要依照负荷强度大小,适应地安排间歇时间,使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

3.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调控

(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等。(2)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合理安排间歇。

(3)改变练习内容的性质。(4)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即密度。(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6)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7)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以调节生理负荷。4.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定与评价方法

(1)学生自我感觉。(2)观察法。

(3)生理测定法:心率测定法的方法和要求。平均心率的简便算法和面积算法。心率评价的参照标准(小学生120-130次/分;初中生120-140次/分;高中女生120-140次/分;高中男生130-150次/分)。心率指数:课中平均心率/课前安静心率。心率指数标准:1.2↓:最小;1.2-1.49:小;1.5-1.79:中;1.8-1.99:大;2↑:最大。

(二)体育课心理负荷

1.概念:体育课心理负荷指在课中学生心理上所承受各种刺激量与强度的程度。目前主要从注意、情绪、意志3个方面心理活动指标综合评价。

2.心理负荷的安排:

(1)应根据心理负荷变化的趋势安排教学内容。

(2)使学生情绪保持适宜的状态。

(3)使注意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

(4)调控教学进程与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

3.体育课心理负荷的测定

包括问卷法、图示反馈测定法、自我评估法、教育观察法等。教育观察法是教师对课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并参照心理负荷表作出判断的方法。包括测定准备工作、测定、统计整理等。学生自我评估法是学生根据自身在课中所承受的心理负荷的感受和行为表现所作出评价的方法。

4.体育课心理负荷的分析与评价:按五级心理负荷评价标准进行定性评价。评价时主要看心理负荷变化是否合理;学生注意、情绪、意志变化与课的安排是否相符合;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分析;对心理负荷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节体育课准备与分析

一、体育课前准备工作

(一)体育理论课的准备:了解情况;钻研教材教法;准备教具学具;设计编写教案;预讲。(二)体育实践课的准备:了解学生情况;研究教材教法;准备好场地器材;编写教案;培养体育骨干;教师预练。

二、课中的工作三、课后工作

四、评价体育课效果的意义与内容

(一)意义:体育课评价是依据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教学质量进行定性(根据经验)、定量(对课中数据或定性指标作出评价)的价值判定。

(二)评价课的内容与具体方法

1.内容包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各项教学活动,如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相互观察与帮助、组织措施、练习后休息和教学效果和质量等。

2.评价的具体方法:全面评价(对课的各个因素全面综合评价)和专题评价(对课中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评定)。

3.评价课效果的形式:自我评价和听课评价。

第九章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第一节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全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概念与意义:以年级为单位,将大纲规定的学年教材内容和时数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

(二)制定的要求:1.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指导思想。2.教材内容安排要有针对性。3.教材内容的安排要考虑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三)制定的步骤与方法:1.确定学年体育教学目标。2.确定本学年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的总时数。3.确定本学生装的教材基础上与标准。4.确定各类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数和各项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数。

二、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

(一)概念与意义:把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所规定的一学期的各项教材合理地分配到每

次课中去。

(二)制定的要求:1.内容安排要有利于学生身体全面发展。2.每次课教材内容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身体承受能力。3.应注意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处理好教材的先后顺序。4.应考虑季节性。5.要正确确定各项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

(三)制定的步骤与方法:1.确定学期教学目标。2.将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中某个学期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时数抄录到进度表相应栏内。3.计算出各项教材内容在本学期出现的次数。4.将本学期的考核项目和重点教材内容,按教材内容出现次数,系统地安排到每次课中。5.将本学期其他教材内容,按教材内容出现的课次,系统地搭配与安排到每次课去。

三、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一)概念与意义:某个主要教材在每次课中教学作出安排。

(二)制定的要求

(三)制定的步骤与方法:1.确定某项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要求。2.确定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3.确定每次课的教学重点。4.选择每次课的主要教与学的手段。5.确定考核方法。

四、课时计划(教案)

(一)概念、种类和意义

是根据学期和单元计划,针对班级具体情况而编写的每次课的具体执行计划。有两种类型:实践课教案和理论课教案。

(二)制定步骤、方法与要求

1.编写实践课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1)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术技能目标、教育和心理目标、发展身体与培养能力目标4方面)。(2)安排课的内容、组织教法与学练法。(3)合理安排课的各部分时间、练习时间与练习次数。(4)预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5)计划课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用具。(6)课后小结。

2.编写理论课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1)确定课时教学目标。(2)找准并弄清教学重点和难点。(3)精心设计与编写教学内容和过程。(4)设计板书。(5)课后小结。

第二节体育教学工作考核

一、意义和特点:是指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所取得的成绩和对教师教学工作态度与质量所进行的检查与评定。

二、体育教学工作考核的种类

(一)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的种类:可分为预先考核、平时考核、定期考核和总成绩4种类型。

(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种类:通常有预先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等。

三、体育教学工作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一)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的内容与方法:体育课的出勤率与课堂表现、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运动技能及技巧等4个方面。总成绩评定的方法是把各考核内容的平时成绩和定期考核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计算得出。

(二)教师工作态度与质量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包括各种教学计划文件的制定与执行、备课情况、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场地器材准备等。

第十章课外体育锻炼

第一节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与意义

一、概念与地位

(一)概念:学校课外体育包括校内和校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分为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课外体育锻炼指在课余时间里学生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二)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1.三者相同之处:(1)都属学校体育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2)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需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3)都是最终指向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完成。(4)三者活动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2.三者的不同之处:主要目标或任务、要求、内容、组织形式、承受的身心负荷和效果的评价均有所不同。

3.三者的相互关系:(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

延伸和补充。(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一)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二)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第二节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与原则

一、特点:(一)内容的丰富性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二)自愿性与规定性相结合;(三)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四)空间的广阔性与时间的广延性;(五)独立性与补偿性相结合二、目标(任务):(一)与体育课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二)全面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扩展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发展;(四)激发体育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原则:自觉、自愿性;经常性;针对性

第三节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有健身类、娱乐类、保健类、达标类4类。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校内体育锻炼

1.早操:清晨或上午第一节课前的体育锻炼。作用在于使大脑皮层达到适宜的兴奋程度,为一天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2.课间操:在上午二三节课之间进行的体育锻炼。能消除脑力疲劳,使身心积极休息。保护视力。

3.班级体育锻炼:在班级为单位或将班分为若干小组,在体育教师或班主任指导下,在班干部带领下进行的体育活动。意义在于:①巩固体育课效果;②可提高《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达标率;③是开展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织形式;④是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措施;⑤能有效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全校性课外体育锻炼:一般有体育节和节假日体育两种形式。

(二)校外体育锻炼,有3种形式:

1.校外自我锻炼:学生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学校以外自发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

2.家庭体育:是学生在家长的组织、指导或参与下进行的校外体育活动。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在居住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校外社区体育的形式主要有:业余体校、青少年宫组织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社会利用寒暑假兴办的体育夏(冬)令营、体育旅游等。

第四节课外体育锻炼的计划与评价

一、课外体育锻炼工作计划:(一)全校体育锻炼计划;(二)班级体育锻炼计划;(三)个人锻炼计划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一)全校课外体育锻炼评价:一般是在班级和个人锻炼评价基础上进行。可通过对早操、课间操和达标以及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检查评定来进行。(二)班级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三)个人体育锻炼的评价

第十一章课外运动训练

第一节课外运动训练概述

一、概念:是利用课外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和爱好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程。

二、课外运动训练的特点

(一)课外运动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的共同点:训练内容的专门性;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个别针对性;训练成绩的表现性。

(二)课外运动训练的特点

1.课外运动训练的基础性:主要是进行基础训练,这是学生年龄特征、学校课外运动训练的课余性和我国运动训练的体制所决定的。

2.课外运动训练对象的广泛性:凡是愿意参加课外运动训练的学生,不分成绩高低和有无运动天赋都可以参加。

3.运动训练时间的课余性:在课外活动时间或节假日进行。要以文化学习为主,运动训练为辅。

三、课外运动训练的目标

主要目标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增强体质,同时掌握一些体育基本技术和战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将来从事专门的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身体、技术、战术和思想品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打好基础。

具体目标是: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2.培养群体活动骨干,输送运动员后备力量;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节课外运动队的建立

一、确定建队项目:通常应考虑: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水平;教育和体育部门布置的任务;要考虑本校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和生源情况

二、运动员选材:选材是寻找和发现适合于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并能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人才的措施。有经验选材和科学预测选材两种。

常用的选材测试预测指标有:

(一)身体形态指标(如身高、体围、身体充实度、跟踺及足弓、臀部);(二)生理机能指标(如心率、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等);(三)身体素质指标(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和平衡能力等);(四)基本技术,主要考察运动的技术基础和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

选材要考虑的其他因素有:遗传因素、年龄因素、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测试近期身心状况、心理素质、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水平等。

三、运动队的规章制度:可建立学习检查制度、训练制度、升留级制度、奖励制度、比赛制度、教练员责任制、档案制度。

第三节课外运动训练原则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指根据项目特点和训练任务,把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一般训练是指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为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打好多方面的基础。专项训练指采用专项运动本身动作或相似练习,发展专项素质和技战术以及心理品质,保证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一)安排好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比重

(二)选择好一般训练的内容

(三)形式方法多样、讲究实效

二、系统性原则: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各阶段训练目标、内容、指标和要求层层衔接,打好基础。

(一)坚持多年和全年的系统训练相结合

(二)合理安排训练的内容和手段

(三)注意各个训练阶段的组织形式衔接

三、周期性原则:是指整个训练过程按照一定的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进行,而每一个周期都在前一周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它是依据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提出的。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达到最好成绩时所处的最适宜状态。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可分3个阶段:获得阶段、相对稳定阶段和暂时消失阶段。

(一)根据学校教育规律,结合学期划分的特点安排训练周期

(二)根据参加重大比赛划分周期

(三)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各个训练时期

(四)要安排好小周期的训练,保证大周期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适宜运动负荷原则:在训练根据训练任务和学生承受能力,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使大、中、小负荷科学结合。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训练水平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

(二)要逐渐增加运动负荷

(三)要处理好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

(四)要加强医务监督

五、区别对待原则:要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目标、内容、手段、方法和运动负荷。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建立训练档案

(二)训练计划要反映全队和个人的特点

(三)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贯彻区别对待

第四节课外运动训练的内容

一、身体训练: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全面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为掌握技战术,创造优异成绩打好基础的训练过程。分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

要求:(一)身体训练要全面;(二)在多年和全年训练计划中要有计划地安排身体训练;(三)身体训练要注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四)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要求动作质量。

二、技术训练:指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

要求:(一)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二)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并注意与身体训练相结合;(三)技术训练要全面、实用、准确、熟练;(四)要注意形成个人技术特点;(五)要合理安排技术训练的内容。

三、战术训练:战术是根据自己的对手的竞技能力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本方特点,限制对方特长,争取比赛胜利的行动方案。

要求:(一)培养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二)基本战术同多种战术相结合;(三)增强战术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四、心理训练: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学会在训练和比赛中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训练过程。

五、思想品德教育:在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要求:(一)结合训练和比赛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教育;(二)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教育;(三)要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四)教练员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第五节课外运动训练的方法

一、重复训练法:在相对固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方法。构成重复法的基本因素有:负荷数量、负荷强度、负荷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等。

要求:(一)明确目的,正确规定练习的负荷

(二)根据项目的特点,正确运用重复训练法

(三)采用有效的教法措施,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变换训练法: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练习条件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构成变换法的基本因素有:负荷数据因素、动作技术要素因素、练习条件因素、练习环境因素等。

要求:(一)明确变换条件的目的和具体任务变换练习的各种条件

(二)变换条件应有助于技术、技能的巩固和提高,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

(三)掌握好时机矫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三、持续训练法: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无间歇的连续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构成持续法的基本因素有:负荷数量、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持续耐力法、交替法和“法特莱克”3种。要求:

(一)控制好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二)根据训练的不同时期,正确地动作持续训练法

四、循环训练法:指根据训练的具体目标,建立若干练习站(点),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的练习,周而复始地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构成循环法的基本因素:练习内容及循环顺序、每站练习的负荷量和强度、站与站之间的间歇时间、站的数量和循环的次数。基本形式有流水式、轮换式和分配式。

要求:(一)根据训练的目标确定各站的内容和站的数量

(二)针对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地确定负荷

(三)严格要求练习的规格和质量

五、竞赛训练法:指运动员在比赛的条件和要求下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要求:(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二)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要注意适当的时机;(四)竞赛中,教练员既要注意引导运动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要秉公执法,严格执行比赛规则,纠正违规行为。

第六节课外运动训练的计划与评价

一、课外运动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是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保证训练顺利进行和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一环。

(一)多年训练计划:是多年系统训练的总体规划。多年训练计划通常分为基础训练、专项提高训练、竞技能力保持3个阶段。

(二)全年训练计划

(三)阶段训练计划

(四)周训练计划

二、课外运动训练的评价

(一)课外运动训练评价的内容

1.对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检查与评定:训练水平指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后,有机体所达到的适应能力的程度。对训练水平测定通常包括:身体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价;技术、战术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心理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价。

2.对运动队的检查与评定

(二)课外运动训练评价的种类:基础评价;平时评价;总结评价。

(三)课外运动训练评价的方法:测定法、观察法、调查法。

第十二章课外运动竞赛

第一节课外运动竞赛的概述

一、概念与意义:课外运动竞赛指在课余时间,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根据规则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较量的体育活动。意义:

(一)普及方面:是活跃校内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提高方面:扬国威,长志气,广交朋友。

二、课外运动竞赛的特点:竞争性;集体性与教育性;多层次与群众性;趣味性与娱乐性

三、课外运动竞赛的目标:竞技性目标;教育性目标;娱乐性目标

四、课外运动竞赛的原则:小型多样;业余自愿;公正合理;健康安全

第二节课外运动竞赛的种类与方法

一、种类

(一)按运动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分类,有校内运动竞赛和校外运动竞赛两大类。

(二)按运动竞赛目标分类:竞技性运动竞赛、教育性运动竞赛和娱乐性运动竞赛。(三)按运动竞赛内容多少分类,可分单项运动竞赛和综合运动竞赛。

(四)按运动竞赛的性质、任务、水平分类,可分对抗赛、友谊赛和邀请赛、测验赛、选拔赛、表演赛、等级赛、通讯赛等7种。

二、课外运动竞赛的方法

(一)比赛的方法

1.淘汰法:逐步淘汰成绩差的,最后决出优胜者。有单淘汰法和双淘汰法。

2.循环法:参赛者都要按照一定次序相互轮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来决定名次。有单循环、分组循环和双循环3种。

3.顺序法:参赛者按一定先后顺序表现成绩的比赛方法。有分组和不分组两种。

4.轮换法:参赛者按规定的轮换顺序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如体操。

5.游戏法:非正规的、由比赛组织或成员共同约定的竞技方法。

(二)评定运动成绩和名次的方法

1.评定个人运动成绩和名次的方法:根据客观标准评定成绩和名次;根据规定条件和动作质量评定成绩和名次;根据战胜对手或特定因素评定成绩和名次。

2.评定团体运动成绩和名次的方法:按参赛者所得分数的总和;按规定参加人数所得名次的总和;按参赛者的平均成绩;按达到规定的标准的人数。

第三节课外运动竞赛的组织

一、课外运动竞赛的组织与领导

(一)成立全校运动会竞赛组织委员会

(二)单项比赛由体育教研组负责组织

(三)团、队、学生会组织简单易行的群众性比赛

(四)班内组织的小型比赛

二、课外运动竞赛的常见形式:有田径运动会;单项运动比赛;达标测验赛;教学比赛;体育节;冠名体育比赛;体育知识比赛7种。

三、课外运动竞赛的计划和规程

(一)年度竞赛日程计划:对年度的竞赛活动所作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二)竞赛规程:是课外运动竞赛的法规性文件,组织竞赛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课外运动竞赛的基本要求:(一)依靠学校领导,发动群众,培养骨干;(二)做好竞赛中的宣传教育工作;(三)比赛方式因地制宜,简便易行,小型多样;(四)厉行节约,勤俭办竞赛;(五)比赛活动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

第十三章学校体育管理概述

第一节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一)概念:是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教育和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验的过程。

(二)特点:管理目标的强制性;管理内容的综合性;管理过程的连续性;管理反馈的及时性;管理措施的教育性。

(三)意义:有利于调动各组织和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有利于客观正确地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二、学校体育管理目标:正确确定和修订不同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和计划;科学地组织实施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和计划;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合理组织和使用人力、财力和物力;做好学校体育宣传和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三、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和原则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的法令法规。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导向性、整体性、计划性、可控性、有效性。

第二节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一、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3个方面)(一)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三)学校体育社会组织

二、学校体育微观管理系统(3个方面)(一)学校体育工作领导系统;(二)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系统;(三)学生体育活动组织

第三节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学校体育管理内容

(一)学校体育宏观管理(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校管理;课程计划管理;体育师资管理;学校体育经费及器材设施管理)

(二)学校体育微观管理(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管理;体育教学管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管理;学生体质与健康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体育资料档案管理;学校体育宣传和科学研究工作管理等8个方面)

二、学校体育管理方法:法律法;行政法;宣传教育法;奖惩法。

第十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第一节学校体育行政法规概述

一、概念:法规通常是指法律、法令、条例、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是由有国家行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由国家强制性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我国学校体育行政法规是为了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而由国家教育、体育及卫生等行政部门制定并由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一系列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

二、意义

(一)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保障了学校、体育教师及学生实施体育教育和接受体育教育的合法权益

(三)适应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教育和体育改革的成果

三、贯彻各项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基本要求

(一)充分认识其法律性质及地位

(二)切实领会各项法规的精神实质

(三)建立相应的领导、监督和奖惩制度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卫生部于1990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简称两个《条例》)。

一、意义:(一)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改变无法可依,使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走上法制法道路。(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法规保证。(三)是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得以实现的保证。(四)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加速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改革。

二、两个《条例》的基本内容

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基本内容:共9章,包括总则、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竞赛、体育教师、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组织机构和管理、奖励与处罚、附则。

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基本内容:共6章,包括总则、学校卫生工作要求、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学校卫生工作监督、奖励与处罚、附则。

三、两个《条例》的特点

(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特点:1.体现了学校体育诸功能之间的协调发展;2.体现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3.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4.体现了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工作协调关系;5.体现了国家办和社会办的关系

(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特点

第三节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一、合格标准的产生和发展:1987年9月,国家教委颁发《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1991年修订为《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1990年9月颁发《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1992年2月,颁发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

二、实施体育合格标准的意义:(一)提高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二)强化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三)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四)促进了各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

三、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适用范围

四、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内容

(一)《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基本内容:体育课成绩及格;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每一单项最低达30分;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无故缺勤次数,一学年累计不得超过应出勤数的1/10;因病、事缺勤次数,不得超过应出勤总次数的1/3。“三好”学生体育必须合格,体育课成绩在75分以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部分在350分以上。(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基本内容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视力状况及体育课、课外锻炼等方面综合评定体育成绩,按百分制计分。总分达60分以上为及格,80分及以上为良好,90分及以上为优秀。(三)《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基本内容

五、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特点:(一)全面性;(二)统一性;(三)区别性;(四)灵活性

第四节与学校体育有关的体育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一)产生及意义

(二)《体育法》的基本内容简介:共分8章,包括总则、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保障条件、法律责任、附则。

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

(一)产生及意义:《劳卫制》(1954年5月4日)-《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试行条例》(1964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实施办法》(1989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6日由国家体委发布实施)。是切实贯彻我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方针的最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二)基本内容

1.总则:明确制定本办法的目的和依据

2.分组和项目:4个组:儿童组,9-12岁(小学3-6年级);少年乙组,13-15岁(初中);少年甲组,16-18岁(高中);成年组,19岁以上(大学生)。测验项目设5类。3.测验及标准:5类测验项目必须在一年内完成。采用百分制评分法:及格级为250-345

分,良好级350-415分,优秀级420-500分。

4.奖励:达到优秀者发给证书,连续两年以上达到优秀者发给奖章。

5.附则

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共有5个部分,26条。即面临的形势、目标和任务、对象和重点、对策和措施、实施步骤。

第十五章体育教师

第一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教师的地位

二、体育教师的作用:(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二)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三)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四)是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和启蒙者;(五)是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业务咨询者

第二节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和条件

一、工作特点

(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紧密结合;(二)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三)工作复杂,多样和繁重;(四)工作具有社会性

二、体育教师的职责:(一)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二)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三)认真备课,上好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四)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指导工作;(五)协助学校和教研室(组),积极参与并做好各项工作;(六)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

三、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1.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2.具有牢固的职业思想;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4.要有朴实的工作作风;5.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6.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1.运动能力;2.教学能力;3.教育能力;4.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5.科研能力;6.其他能力。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知识(哲学知识;教育学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工具性科学知识等);专业知识(学校体育学知识;课程教材、教法知识;专项训练知识;组织和编排各种体育竞赛知识等)。

(四)强健遥体魄、充沛的精力

第三节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一、体育教师进修提高的必要性:(一)是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政治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需要;(二)是更新体育知识的必然要求;(三)是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二、体育教师的进修、提高的特点和内容

(一)特点:在职性、师范性、成人性。

(二)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和业务两个方面。

三、体育教师进修提高的主要途径:1.自学;2.开展教研活动;3.科学研究活动;4.短期培训;

5.函授。

第十六章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

第一节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一、概述

(一)概念:是指在调查研究、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为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而设计、拟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其内在特征为:可操作性、超前性和针对性。

(二)意义:导向;激励;调控

(三)内容:一般以学期或学年作为计划的时段,其内容有本学期或学年的工作任务与工作重点、各项具体工作及其安排等。包括教学工作、课外体育工作、体育宣传工作、教师进修提高工作、体育科研工作、体育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体育卫生保健工作及其它。或采用文字说明式或表格式。

二、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制订

(一)制订的依据和基本要求:1.依据:2.基本要求:(二)制订的方法步骤

第二节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

教育学考研的备考计划

教育学考研的备考计划 2017年教育学考研的备考计划 第一方面,记忆过程。 方法强调有效的重复,针对不理解的知识,建议大家多和研友沟通或是在咨询老师。如 第二方面,理解知识非常的重要。 第三方面,心态最为重要。 建议现阶段知识需要分层次、把握好重点非重点、也可以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理解的不好的知识点再进行做题强化巩固。那当然理解不好复习不好才是同学们现阶段需要重视的点。 总结来说,记忆、知识、心态在备考中都非常的重要,很多同学咨询要不要开始做题,现在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不建议再把题库拿出来做,重点还是研究题目,无论是自命题还是统考老师都建议做一下统考的题目。辨析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目的是有利于练习去做。 在复习中表格记不住,需要进行知识上有足够的重复,知识点重复会达到好的效果。在复习外教育史法案部分,同学们可以分为近代、现代。例如从横坐标分析角度,国别英国,近代现代,也可以分为初等、高等职业技术法案。 不建议刷题,踏实复习最重要。真题以及模拟题反复的练习。真题要有一个检查,十月份隔一个礼拜做事一套真题。自命题北师大首师大4年、有些院校3年。找找感觉做真题、按照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测试要求。 一、教育学原理

对于教育学原理,要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几个梗概和要点: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师生关系论。教育学原理在考研 中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出题的点比较多,而且教育学原理的考题 越来越灵活,实践应用性越来越强,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 理解书中的定义和理论,并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实,因此也要多注 意教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重视现在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大纲的指导和牵引,尽量对上述几个要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弄清楚教育学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及其产 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再次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识记基本的概念 性知识:教育的概念、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教育目的的概念等等,当然这些在考试中不一定能够考到,但是依然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而且这些都是选择题和简答题的考点,所以要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有一个脉络的理解。 在这个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避免知识点的全而没有重点的情况,这就要结合课程的讲解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这样可以节省很多 的时间,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够更有轻重缓急。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在全国教育学统考的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是100分,相对来说知识点比较零碎、庞杂,是一门偏重于记忆的学科,而且从 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外教育史偏向于出选 择题和简答题,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一个大题,或是二者的结合,或 是单一分出题,所以对这两门学科的复习一定要细心,肯花时间、 下功夫。 对中外教育史的复习,在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 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要了解 中外教育史中有哪些重要文献,弄清楚里面有哪些重要的代表性材料。其中中国教育史要理清古代、近代、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掌 握在每个时代的教育的突出表现和大的变化,以及在每个时代出现 的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2017年安徽教师招聘证笔试公告由中公安徽教师招考网为您提供 参照《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笔试公告》中详细描述了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证报考条件、流程、笔试内容等(如下)—— 通过最新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笔试公告》,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时间为5月30日8:00至6月3日18:00,笔试时间:2016年6月25日上午 9:00—11:00 《教育综合知识》,下午14:00—16:30 《学科专业知识》,安徽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安徽教师招聘|资格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为安徽统一试卷,面试时间内容由各个县区负责组织面试。 建议考生仔细阅读以下文字,更多中公课程详情,可以点击2017年安徽教师招聘笔试课程查询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 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阶段人们思想停留在经验这个层面,思想都是比较不科学的。对于一些现象都是通过比喻、机械的方式去写的。比如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把教育比喻成思想上的接生。在这个时期的一些代表著作有:《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著作。孔子在《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因材施教。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等教育思想。这个时期的教育还没有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 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世界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并且在这本书中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泛智教育,指的就是将一切艺术交给一切人类的教育。 德国康德最早将教育学在大学里讲授。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教育学的产生,并且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这一阶段教育学具有独立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杜威写了一部《民主主义教育》,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就是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育学原理 1、联系实际,谈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广义:凡是以教和学为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 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育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三者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者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4、教育起源上有几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沛西·能,观点:教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和动物届中,教育的产生来源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忽略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评价:看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但是否定了教育的有目的性,尽从个体的无意识的模仿来解释教育的起源。 (3)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4)生活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教育是来自对生活的需要。 5、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6、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概念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教育规律(基本规律:教育与人(内部),教育与社会(外部)) 发展概述萌芽时期(只是思想,不是学科),创立时期,发展时期 萌芽时期:中国 儒家孔子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三等:一等生而知之者:上智,二等学而知之者:中人,三等困而不学者:下愚 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未体现绝对的教育平等 教育功能国家发展的三个条件:庶(劳动力),富(生产力),教(政治伦理教育) 孔子的治国大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的三方面培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因材施教:“闻斯行诸”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 启发性教学: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的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与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道德教育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子 人性论“性善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内发论)教育的作用“明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德内化) 内心修养方式: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内发) 盈科后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专心致志: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社会分工与教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荀子 人性论“性恶论”:教育“化性起伪”(外铄) 培养目标培养大儒:儒分为:俗儒,雅儒,大儒 学习过程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只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教师地位师云亦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最早把道德连在一起)

教育学问题总结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块课件 (习题班) 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结构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历史 教育学的历史 起源说 4种 著名教育家:孔子、学记、苏格拉底、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杜威 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细化 问题1: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问题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问题3: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几个阶段? 问题4:教育有哪几种起源说? 问题5:古代中国教育有什么样的发展历程? 问题6:古代印度教育的概况是什么? 问题7:古代埃及教育的概况是什么? 问题8:古代希腊的教育概况是什么? 问题9:中世纪的教育概况是什么? 问题1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问题11:古代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12:近代教育的特点或概况是什么? 问题1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或特点是什么? 问题14:教育学是什么样的学科? 问题15: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分几个阶段? 问题16: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17: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18:教育学的建立阶段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问题19:教育学规范阶段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问题20:教育学多元化阶段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结构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含学校文化、学生文化)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核心考点 ●三种关系的具体定位和内容 ●学校文化构成 理解学生文化特征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细化 ●问题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什么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1.(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主要途径)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问题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什么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问题3:教育与文化有什么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深化文化和构成文化 本体。 ●(一)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文化的水平和性质影响着教育的水平和性质,文化的内容影响教育的内容,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传统。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和保存文化 ●2、选择和整理文化 ●3、交流和融合文化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5、在教育和发展的关系理论中,维果茨基是提出()的理论。 A、一般发展 B、心理发生论 C、最近发展区 D、人的可教育性 6、“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7、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 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8、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9、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 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A.亲历学习 B.观察学习 C.迁移学习 D.试误学习 10、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 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A.学会关心 B.学会生存 C.学会创造 D.学会交往 12、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读教育学后的心得体会

读教育学后的心得体会 曹华林 2010年上期,我通过学习教育学,明确了教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我从事教师行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学和参与教学实践,我找到了答案——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同时,我弄清了教学过程的规律,使我比较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六个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其中,在引起学生求知欲和巩固知识阶段,我取得了一些成效。 教学开始之初,我不够重视如何去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就是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学生仿佛就被灌输一种“老师要我学,我就学”的思想。所以学生的积极性都不太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活动,产生于对知识的需要与追求。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那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呢?在教学起始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面临问题、困境,渴求新知识和寻找答案,并获得突破时,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识上便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出现了求知的内在动力,主动地看书、听教师讲解、开展积极的认识活动,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后,学生都很惊叹计算出来的结果。除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求知欲之外,还可以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例如我在教“用图表直观反映数据”,让学生先观察工作表中的大量数据,能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吗?没有。再看看转化后的数据图表,有平面的、立体的,有不同颜色的,就会对数据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并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应当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后,要立即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求知欲。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知识,也许曾经牢牢记住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忘了。就拿信息技术课来说,一星期只有一节课,绝大多数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学过的

教育学有关问题

韶关学院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别: 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 学生:巫乐庆学号: 实习单位:南亩中学 实习时间:2011年10 月 26 日— 2011 年 11 月 26 日校指导教师: 实习报告评分:

1.实习目的 1)在教学中向老教师学习,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2)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全面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 3)通过实习,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实习容(或完成的实习任务)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让我感到做一名好老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个实习月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 我们的教育实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班主任工作,另一部分是教学工作。无论是带班还是教课,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主要的实习容如下: 2.1 教学任务 在南亩中学顶岗实习的一个月里,我上的是九年级二班的数学课。在这段时间里,我听取指导老师吴老师的课共两节,听取朱校长、主任人的课各一节,组同学的课共9节,共完成了9个新课的实习教案,共讲课17节:旋转5个课时,圆的前4个课时,还有其它的复习和练习课等。平时,协助教师批改试卷,对同学进行个别答疑。了解教师的工作安排并参与集体备课。在实习期间,我还监考了一次数学考试。 2.2班主任工作 在南亩中学顶岗实习的一个月里,我上九年级二班的数学课,并且做这个班的实习班主任。 在日常方面,按照要求每天上午午间操时间看同学们做早操。每周二的晚自习到班进行个别答疑或讲解习题。每周一晚上第一节课开班会。不定时检查卫生。

教育学备考指导笔试全攻略练习题

教育学备考指导笔试全攻略练习题 时间:2010-6-21 10:26:46 浏览次数: 1 来源:招教考试网 教育学总汇题 1.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2.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3.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 4.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为: (1)间接性与简捷性。2交往性与实践性。3教育性与发展性。4引导性与指导性。5.教学过程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发展学生智力)。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授学生生活常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教育性”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6.教学过程的结构: 一是引起学习动机 二是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三是巩固知识四是运用知识五是检查知识 7.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夸美纽斯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五大教学原则。 8.我国,目前中学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 9.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模象直观。 10.中外教育教都很重视启发性原则。在中国,孔子提出了“不愤不起,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教求。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形成著名的“产婆术”。第斯多惠也有一句明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 11.巩固性原则。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俄国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时学习之母。 12.循序渐进原则。《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提出“系统性教学原则”。 13.因材施教原则。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教育学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萌芽

教育学的建立 西方近代教育家及其思想影响 国别教育家代表作及其 影响 主要思想 英国 培根 1561-1626 《论科学的 价值与发展》 1623第一次把教 育学作为单独一 门学科提出来 把教育校学理解为“指导阅读”的科学(教育学是胚胎) 捷克 夸美纽斯 1592-1670 《大教学论》 1632西方近代教 育学的雏形,是 教育学从哲学中 分化出来的标志 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即普及教育的思想;并在“教 育要适应自然”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 的本质作了新的探索;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学 内容;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论证了“直观性原则、巩 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三个影响较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还 对教师的职业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等等。虽然这些主张有的不尽科 学,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 了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的出世) 英国 洛克 1632-1704 《教育漫话》 1693 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阐发了反对天赋观念的“白 板说”主张教育万能论;是教育史上特别重视体育的人;反对体 罚的德育方法;它的思想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教育思想、自然 主义教育思想和德国理性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 法国 卢梭 1746-1827 《爱弥儿-论 教育》1762 批判了腐朽的封建灌输式教育,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然 主义教育思想。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 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 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进行 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德育上实行

教育学原理的复习思考题答案补充版

教育学原理的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关于教育的困惑主要有哪些 (1)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2)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3)教育即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雅斯贝尔斯 (4)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 (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就成特别的器皿。——蔡元培 (6)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7)教育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活动 ①本能与社会化的内容 ②个体的直接经验与类的经验 ③适应与改造 (2)教育的特殊性 ①教育活动是有意识地以人为直接对象的,它不同于其他以物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 ②教育与其他有意识地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还有区别,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3)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①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 ③学校教育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缺乏的是哪些方面近期准备如何完善自己 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性向 专业素养: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育智慧 (1)专业知识: 知识结构: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知识 (2)专业情意:爱学生、爱工作 ①没有这一条,什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都是一句空话。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主动关注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②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学生温和的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如果加以爱护是教育的一种境界,那么不加伤害应该成为教育的底线。 (3)专业性向:成功教育的人格特征 (4)专业自我:教师个体对自身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肯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 (5)教育理念: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①确信与坚守 有教育思想,即便是零散的教育看法,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要通过抗争来坚守它,承诺它,实践它。是什么因素在干扰着教师的信念,消磨着教师坚守教育信念的意志答案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知识授受主义的教育倾向、功利主义的教育评价、控制主义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混血儿。 ②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发展观是其中的核心 (6)能力结构 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 (7)教育智慧:教育情境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教育可以预设,但不可以预定 3.你周围存在哪些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它们 我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1)城乡教育的差距: (2)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教育学复习参考

教育学复习资料2017.6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现象是以培养人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当某种教育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便成了教育问题。 3.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 4.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过程。 5.教育力 6.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 7.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8.教育内容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行为和习惯的总和。 9.正规教育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所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有一定的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通常在教室(课堂)环境中进行,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其特点是统一性、连续性、标准化和制度化。 10.非正规教育相对于正规教育而言的,指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活动。 11.实体教育指在一个实在、现实、具体的环境中具备承担教育者角色的人对那些需要受教育和学习的人的身心施加适当的、符合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进程的、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的活动 12.虚拟教育指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以当下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空间为媒介而展开的一种教育形态。 13.狭义文化专指社会的精神文化而言,是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14.教育功能由教育得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14.教育本体功能是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也可以看作是教育的职能。因其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固有功能。 15.教育衍生功能是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其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社会功能或教育的工具功能。 16.教育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正向的影响和作用的功能。 17.教育负向功能是指阻碍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的负向的影响和作用的功能。 18.教育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19.教育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4)(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柴野昌山: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显、隐性正向,显、隐性负向功能;b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对…的负向功能) 3.教育有哪些个体功能每个功能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个体功能有: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对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粗寂寞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4.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即教育意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 【内容提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今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建构当代中国的“教师教育学”,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的滋养,有必要加强学科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并须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教育学科队伍。 【关键词】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陈永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生。(上海200034) 当今世界通用的“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包括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的教育。为了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各种问题,各国都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至关重要的突破口。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及优化师资队伍,使教师的培养、任用、进修各个阶段具有连贯性,即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有机统合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使两者在“教师教育”之概念上得以融合与升华,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进入21世纪教师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 随着我国面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加大,“教师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门类业已诞生。至今,已有集美大学、江苏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批综合性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一批高师院校陆续设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在内的一批师范院校也已经

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师教育”必修科目。因此,“教师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构建工作也顺理成章地被提上议事日程。在2006年12月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倡议,希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有必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当前,这种实际需求以及时代呼声正在与日俱增。 一、“教师教育学”的建立体现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之一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矛盾运动。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诸多教育工作,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惑层出不穷,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正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或危机。若从教师教育研究者自身的职责与使命而言,理当关注教师教育学科的开拓创新,有必要对“教师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安身立命的理据及其合法性进行理性思考。一方面,这可以回应学界关于“教师教育只是一个领域,而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种种质疑之声;另一方面,通过抛砖引玉式的践行和倡言,力求“教师教育学”的早日问世,并能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 (一)百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呼唤教师教育学的诞生 我国师范教育发轫于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清代末期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照搬日本学制创立了近代师范学堂。1904年模仿日本的师范教育制度,1922年变为美国型师资培养体制,1951年又转成苏联型师资培养制度,现今力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制,其间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洗礼的变革沧桑。 最初,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为寻求国家富强和民族的独立生存,以终结

日本教育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述评

日本教育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述评 发表时间:2015-04-20T10:10:38.173Z 来源:《教育学》2015年5月总第78期供稿作者:李应赋[导读] 日本的教育学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近代之前的教育发展、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教育进步。 李应赋湖南师范大学410081 摘要:日本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摄取模仿、自我改造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它于日本大化改新时源于中国,特别是中国唐朝先进的教育模式。明治维新后吸收欧美而发展,整个过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教育发达、教育学理论成熟的教育大国。文章阐述了日本教育学发展历程,分析了日本教育发展的原因,研究了日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立国、科技创新的理念,反思中国教育学的现状,并对日本教育学给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启示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日本教育学启示 一、论述日本教育学的历史和发展 日本的教育学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近代之前的教育发展、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教育进步。这也可称为另三个阶段,分别是模仿阶段、改造阶段、创新阶段。具体来说,就是大概追溯回中国的唐朝时代,日本当时社会发展其实并不是很好,平民百姓甚至有些官员贵族没有接受过教育或者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当时更多地是在向唐朝教育方面学习和模仿,直到武士阶层出现后。由于武士阶层是为统治政权和发展的需要,导致日本的教育也开始慢慢地发展起来,开始重视教育学。后来在德川幕府的两百多年间,平民教育才得到长足教育。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没有混乱的战事,所以很多平民都有了时间去学习,接受教育。在当时的日本,男性的识字率达到约60%,而女性的识字率也达到了25%,较发达的地区可能识字率更高。而在明治维新时期,在那个十九世纪末的日本时代,教育也随着经济政治的改革已经开始全盘西化,不断对其进行改造。教育制度逐渐西化,向西方教育借鉴经验,在教育改革上,创立了早期教育体制,加速普及国民教育,推广初等教育,并超越美国更早完成了全民普及。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发展飞快。在1947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在1886年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高中入学率自1975年以来一直高达89%,和美国不相上下,大学升学率自1974年以来达40%左右,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中。在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现在,政府十分重视和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创新,使得日本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国民教育的普及更广泛,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 二、阐述日本教育学发展原因 明治初年,日本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骚乱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国外面临着欧美列强的经济压力和军事压迫,陷入成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险中。明治政府为摆脱内外交困局面,除了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还提出了教育等其他方面的改革,进入全面的发展阶段,全国所有官民协力重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在如今全球信息化科技的发展形势之下,日本的教育学已经不能单单满足对人才、知识简单的需求了。在此社会背景下,日本实现全方位教育学上的丰富与创新,是无可厚非的。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学的创新。毕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乃至综合国力的提高在现今都面临着竞争与挑战,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软实力的比较,重点就在于教育学的水平和质量。这些对国际竞争力、加速实现现代化以及实现 21世纪全球化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述评日本教育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对比日本教育学的发展水平,中国的发展还不完善、不够成熟。所以,中国应当从日本实现教育学发展的历程中得到很多启示,从中借鉴和吸取有益经验。 日本在二战后面临着社会动荡的局面,一切百废待兴,但仍坚持大力首要发展教育,从教育的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日本教育的恢复、改造和快速发展,为日本经济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日本教育学的很多作法对今天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政府应学习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出台更多教育相关的政策并加强教育法制的建设工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与其同时,从内容上来看,中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的教育。我们所缺的不是知识型的大学生,而是有技能的劳动者,社会上真正高技能的人才十分紧缺。日本在教育学上对于职业技能的学习,是非常实用灵活的,课程很值得国内引入借鉴。因此,中国要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实用技术的专业学科,实现人力资源的转变。除此之外,教育学内容上还要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因为在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获得的也都是应试类的人才,而需要培养的恰恰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和确定不同的教育课程和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育上实现全面转变和全方位发展,而不仅仅是满足于知识的学习。参考文献 [1]陈晖高增生日本教育面临的新课题[J].比较教育研究,1985年,01期。 [2]卫纯安原《日本教育的现代化》简介[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3]陈鸿斌日本教育患了什么病[N].光明日报,2001年。 [4]李文英模仿、自立与创新——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5]李春生田辉日本呼唤教育新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詹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019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知识点---墨子

2019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知识点---墨子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墨子是教育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人物。此部分关于该人物知识点往往由于知识点的繁琐,所以导致部分考生对该人物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人物与观点匹配错误的情况。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教育学部分中的知识点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人物简介:“儒墨,世之显学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墨翟学于儒而不囿于儒,能够自成一家。他是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教育家。 二、人物思想: 1.“素丝说”:他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先天所成,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2.以“兼士”和“贤士”为培养目标: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兼士”;又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和仁政道德。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知识技能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道德的要求。 3.论科技教育:这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兼士们获得“个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这在中国古代是很有特色的一种教育内容,这也是墨家教育内容的最大特色,比如墨子和其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再比如,《墨子》曾记载:“圆,一中同长也”、“力,刑之所以奋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关于科技最早的一些知识与经验。 4.论“主动”和“量力”的教育方法: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不强说人,人莫知之,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方法确有缺陷,因为它容易忽视学生。墨翟想要补救这一不足,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但却忽视了启发,忽视了学习必须具备知识和心理准备;除此之外,墨子还特别强调量力施教,墨翟是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