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自然资源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第31卷第3期

2016年3月V ol.31No.3Mar.,2016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田义超1a,1c,2,梁铭忠1b,1c

(1.钦州学院a.资源与环境学院,b.建筑工程学院,c.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与广西

北部湾海岸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广西钦州53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摘要:论文分析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该区域植被恢复和植被生产

力研究提供依据。基于研究区2000—2011年423景SPOT-VEGETATION 逐旬NDVI 数据及逐

日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时滞偏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

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旬降水和旬均温的相关性及滞后性进行分析。结

果表明:1)近12a 来,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度平均值呈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65.23%增加

到2011年的72.02%,增加了6.79%;2)研究区植被生长季旬NDVI 均值介于0.21~0.67之间,在

不同时期变化是不同的,其值呈现出“降低—增长—降低”3种变化过程;3)各种植被类型与温

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全部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且NDVI 与温度的显著性水平高于

NDVI 与降水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NDVI 对气象因子中的温度更为敏

感;4)NDVI 与气温的时滞偏相关系数显著高于NDVI 与降水的时滞偏相关系数,旬NDVI 与旬

降水的滞后时间多集中于6~9旬之间,而旬NDVI 与旬气温的滞后时间多以0~5旬为主;5)不同

类型植被的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时间不一致,但与水热条件时滞偏相关系数越高的植被

类型响应时间越短。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近12a 来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处于恢复状态,且植被

对降水和气温具有明显的阈值和滞后性。

关键词:植被;SPOT-VEGETATION ;时滞偏相关;NDVI ;气候因子;北部湾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Q948.112;P4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6)03-0488-15DOI :10.11849/zrzyxb.20150188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响应(GCTE )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有关地表植被覆盖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是全球变化中最复杂、最具活力的研究内容[1]。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植被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在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大气、维持气候及整个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既是气候变化的承受者,同时又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在全球变化研究中起着“指示器”的作用[3]。陆地地表植被覆盖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局地气候平衡以及区域生态平衡,对气候变化和地理生态环境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陆地地表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受

收稿日期:2015-02-27;修订日期:2015-09-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609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GXNSFBA118221);广西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LX2014452);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2015ZB07,2015ZB04)。

[Foundation item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376097;Guang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No.2014GXNSFBA118221;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ation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Guangxi Province,Chi-na,No.LX2014452;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Beibu Gulf Marin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Qinzhou University,No.2015ZB07and 2015ZB04.]

3期田义超等: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489到各种气象因子的影响,其中气温和降水因子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最为重要。而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性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从而使得气温和降水对陆地地表植被的有效时间尺度分布不均匀。因此,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陆地地表植被覆盖对温度和降水的相互关系及时滞响应就显得格外重要,已逐渐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内容。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与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F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植物生产力和植被生物量等具有很好的关系,是监测区域或全球植被生态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5]。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时序NDVI遥感数据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结果表明NDVI对气象因子变化响应敏感,降水和气温是影响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的两个最为主要的因子[6-8]。然而,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性,尤其是植被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空间时滞效应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明朗。如Mao等[9]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植被的NDVI分析发现,1995年后NDVI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温度与植被的相关性显著高于降水。戴声佩等[4]利用SPOT VGT NDVI植被数据与旬降水和旬气温数据,分析了祁连山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性,其研究结果认为,祁连山地区气温变化对NDVI的影响强于降水,气温、降水与NDVI的最大滞后期为2旬左右,且春夏季植被对降水的响应特性不一致。孙艳玲等[10]对内蒙古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植被1982—2000年呈增加趋势,且降水量是植被变化的制约因子。张戈丽等[11]分析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认为温度与降水对生长季各月份植被的变化情况影响不同,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李运刚和何大明[12]基于SPOT VEGETATION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对红河流域NDVI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时滞效应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流域NDVI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在时间上先于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综上,以往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在NDVI的时空变化格局及NDVI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上,但是对植被覆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空间时滞效应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对于植被覆盖NDVI与气象因子之间的时滞关系研究只局限于站点尺度上,而对于植被覆盖与气象因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时滞特性方面的研究尚不明确。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中马产业园区,大型工业、码头和制糖厂等工厂进驻北部湾地区,北部湾沿海地区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地表植被覆盖和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且北部湾沿海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类型丰富,不同地区植被覆盖与水热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因此,植被对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时间以及响应特性也不相同。鉴于此,该研究以北部湾沿海地区2000—2011年423景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及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时滞偏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旬降水和旬均温的相关性及滞后性进行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评价海陆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地方政府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规划方面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与

31卷自然资源学报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选择北部湾沿海地区为研究区,该区域地处21°24′~22°43′N ,107°27′~109°52′E 之间,东西长约226.77km ,南北长约143.28km ,总面积32491.61km 2,下辖4市4县,分别为北海、钦州、防城港、东兴4市,浦北、上思、灵山、合浦4县。该地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22℃左右,绝对最高温度37.5℃,绝对最低温度-1.8℃。年平均降雨量在1800mm 左右,平均日照时数1800h 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329~354d 。

北部湾沿海地区有自西向东的6条较大的河流,依次为北仑河、防城河、茅岭江、钦江、大风江和南流江。海岸带的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形特征依次为山脉—丘陵—滩涂—浅海,东北方横贯着约60km 长的六万山山脉,西北方横贯着约100km 长的十万大山山脉。北部湾是我国大西南地区出海口最近的通路。同时该地区海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和旅游等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1.2数据来源

该研究所选用的数据包括日值气象数据、NDVI 植被数据以及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类型数据。气象数据为2000—2011年研究区各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逐日降水量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1613266.html, )。首先将其日降水和日均温粗粒化为旬降水(Ten-day Precipitation,TP )和旬均温(Ten-day Mean Temperature,TT ),然后运用Kriging 法将旬降水和旬均温插值成1km 的空间栅格数据单元。NDVI 数据为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SPOT-VEGETATION 的逐旬NDVI 产品,共432期影像,数据来源于比利时所发布的全球NDVI 植被数据(http://www.vgt.vito.be/)网站。该数据由瑞典的Kiruna 地面站负责接收,由位于法国Toulouse 的图像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图像质量并提供相关参数(如定标系数),最终由比利时佛莱芒技术研究所(Flemish Institute for Technological Research,Vito )VEGETATION 影像处理中心(VEGETATION process-ing center,CTIV )负责预处理成逐旬1km 的全球NDVI 数据[13]。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类型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全球1km×1km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得到此数据后,将其分类并合并为八大类(图1)

,依次

490

3期田义超等: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灌木林、草地、湿地、农田和非植被。

1.3分析方法

1.3.1差值法

NDVI 是植被生长状态的最佳指示因子,并与植被覆盖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根据像元二分模型原理[14],即一个像元NDVI 值可以表示为有植被覆盖和无植被覆盖两种情况,因此,植被覆盖度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f c =(NDVI -NDVI soil )(NDVI ve

g -NDVI soil )(1)

式中:NDVI veg 为植被全覆盖时的NDVI 值;NDVI soil 为无植被覆盖时的NDVI 值。本文根据NDVI 累计频率表,根据累计频率为0.5%的NDVI 值作为NDVI soil ,累计频率为99.5%的NDVI 值作为NDVI veg 。

1.3.2时滞偏相关分析

偏相关系数和时滞相关法经常用来分析年内植被变化对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15-16]。张清雨等[17]利用相关系数分析了内蒙古不同生长季NDVI 对温度和降水之间的时滞效应来反映植被覆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然而并没有在空间上得出具体的响应时间。许多学者[15,18]在应用时滞互相关法对植被覆盖与气候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并没有考虑到植被覆盖与第一个气候因素的相关程度受到第二个气候要素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学者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剔除第二个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基于以上两点,该研究应用时滞偏相关系数来计算研究区旬NDVI 与旬降水和旬气温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不同时滞下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

R N _T =

n -k i -T i i +k ------N i +k (2)R N _P

=n -k i -P i i +k ------N i +k (3)R T _P

=n -k i -T i i +k ------P i +k (4)式中:R N _T 、R N _P 为不同时滞下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R T _P 为不同时滞下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N i 为植被NDVI 序列;T i 和P i 分别为气温序列和降水量序列;i 为序列长度;k 为滞后时间,根据经验其值应小于等于i 4,由于该研究是对旬数据的相关分析,因此,i =36,k 的最大值取9;-T i 、-P i 分别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序列均值;------N i +k 、------P i +k 分别为第i +k 个时滞的NDVI 均值和降水均值。

2)根据偏相关系数计算公式,结合不同时滞下的相关系数,得到不同时滞下的偏相关序列。计算公式如下:

491

31卷

自然资源学报R N _P _T =

R N _P -R N _T R T _P (1-R N _T 2)(1-R T _P 2)(6)式中:R N _T _P 为不同时滞下剔除降水影响下的植被覆盖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同理,R N _P _T 为不同时滞下剔除气温影响下植被覆盖与降水的偏相关系数。之后计算得到各个时滞下的最大偏相关系数及对应的时滞日期,以上时滞偏相关的全部计算过程是通过Mat-lab 2013a 软件编程实现旬NDVI 与气象因子之间逐象元计算。

2结果

2.1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2.1.1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

由图2(a)和图2(b)可以看出:2000—2011年,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度平均值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65.23%增加到2011年的72.02%,增加了

6.79%。从空间上来看,2000—2011年植被覆盖呈现出西部地区高、中东部地区低的分

布格局。由图2(c)可知,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的区域(深绿色)主要集中在钦州市的中部及东南部,呈集中连片分布,其次灵山县、钦州市和合浦县的交界地带植被显著增加也比较明显;植被覆盖显著减少的区域(黄色、棕色)主要集中于合浦县的西南部河口

图2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异以及不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变化

492

3期田义超等: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三角洲地带、上思县、防城港市以及北海市海岸带的边缘地带。由不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图2(d)],2000—2011年研究区各种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湿地的植被覆盖度增加最大(增加了17.11%),混交林增加最小(增加了2.33%)。湿地的植被覆盖度之所以增加最多,与近年来海岸带进行大范围的红树林种植有直接的关系,而混交林植被类型大部分分布在十万大山地区,该地区的植被基质大部分为原始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幅不明显。

为了更进一步揭示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通过ArcGIS 10.2的区域统计功能分别统计研究区不同地貌单元以及不同海拔高程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情况(图

3)。由图3(a)可知,研究区植被NDVI 的平均值为0.55,其中:山地的NDVI 值最高,为0.63;丘陵次之,为0.58;冲积平原最低,为0.50,这与北部湾沿海地区地表下垫面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不同海拔高程NDVI 的变化[图3(b)]可知,北部湾沿海地区NDVI 在0~200m 以及250~400m 之间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覆盖逐渐升高,其中200~250m 植被NDVI 变化比较平缓,400m 以上NDVI 几乎趋于稳定值,这可能与400m 以上植被覆盖浓密且大部分为森林植被等植被类型有关。

2.1.2不同植被类型的年际变化特征

北部湾沿海地区过去12a 期间各种植被类型NDVI 均值介于0.5226~0.6530之间,7种植被类型平均NDVI 值的大小(图4)排序依次为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地>灌木林>农田>湿地,各种NDVI 的平均值(表1)分别为0.6530、0.6296、0.6091、0.5757、0.5532、0.5226和0.4443。在年际变化尺度上,不同植被类型NDVI 均呈现出稳步增加趋势,灌木林和草地的NDVI 平

均值均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

平,其中灌木林的NDVI 上升趋

势最为明显。各种植被类型

NDVI 均值在2005年均出现最低

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2005—2006年期间西南地区大

旱导致区域性植被覆盖降低。

图3研究区不同地貌类型与不同海拔NDVI 分布

Fig.3NDVI in different landforms an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study

area

493

31卷

自然资源学报0.0584和0.0537,表明在近12a 间这两种植被类型NDVI 变化比较均衡和平稳,植被覆盖在2000—2011年没有明显的减少或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北部湾沿海地区十万大山地区森林比较茂盛,植被年际波动小;而湿地的标准差较高(0.0663),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北部湾沿海地区中的湿地类型主要是红树林湿地,该地类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剧烈,导致此类植被类型年际波动比较大。2002、2005以及2010年研究区各种植被类型的NDVI 整体上出现较小值,与该地区该时期的降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由降水与气温的年际变化曲线[图6(b)]可知,研究区2002、2005以及2010年的降水相对于其他年份较小,因此导致NDVI 出现较小值。

2.1.3研究区逐旬值NDVI 变化

特征

为了揭示北部湾沿海地区

植被NDVI 年内变化特征,利

用12a 旬值SPOT VEGETA-

TION 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线

性回归方程对研究区每旬NDVI

进行趋势分析并求出变化率

(图5)。由图5折线可知从植被

生长季开始,旬NDVI 均值在表1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关系

Table 1Maximum values,minimum values,mean values,standard deviations and correlationship

of NDVI fo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study

area

注:*表示通过0.05

显著性水平检验。

图5研究区NDVI 均值及变化率Fig.5The average NDVI and its variation rate in the study

area

494

3期田义超等: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不同时期变化是不同的,其值介于0.21~0.67之间,呈现出“降低—增长—降低”3种趋势。具体来讲植被NDVI 均值在第1~6旬呈现下降趋势,第7旬出现轻微的波动,至第8旬后NDVI 均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到第26旬达到最大值,之后处于降低态势;而从NDVI 旬变化率可知,全年年内NDVI 均值在下半年(18旬之后)增加的速率显著高于上半年(18旬之前),旬NDVI 除1和4月呈下降趋势外,其余月份NDVI 均值均处于增加趋势,其中以5和12月的植被NDVI 增加速率最大,分别为0.58a -1和0.79a -1。

2.2植被覆盖对旬降水和旬气温的时滞偏相关分析

2.2.1北部湾沿海地区气候因子特征分析

图6(a)为北部湾沿海地区2000—2011年旬气温和旬降水的均值变化。由图6(a)可以看出,研究区年内气温变化比较平缓,而降水的波动性比较强。具体来说,气温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正态分布曲线,气温的最小值出现在1月的第2旬,平均旬温度为14.2℃,最大值则出现在7月的20旬,最高旬平均温度为28.5℃。降水量整体上也呈现出正态分布情况,但是局部地区降水量变化则出现微小的波动,具体来说,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上旬至1月中旬,而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水量达到年内最大值,除9月下旬的降水量出现小的上升趋势外,之后降水量处于波动下降趋势。

图6(b)为北部湾沿海地区2000—2011年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曲线图。2000—2011年北部湾沿海地区多年降水量均值为1899.95mm ,降水量最大的年份出现在2001年,最小的年份则出现在2005年。年平均气温为22.43℃,多年平均气温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增速为0.04℃/a 。由于北部湾沿海地区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导致全年降水量高达1800mm 以上,年平均气温保持20℃以上。

2.2.2北部湾沿海地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 与气象因子之间线性关系

为了揭示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NDVI 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分别将北部湾沿海地区36旬NDVI 均值与同期降水和气温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在进行分析之前,分别对旬NDVI 和气象因子数据进行距平处理,目的是为了消除植被生长季中NDVI 和气象因子所具有的增长趋势对相关分析产生影响。由表2不同植被类型NDVI 与同期温度和降水的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北部湾沿海地区各种植被类型与温度具有显著的

表2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 与同期的温度、降水之间的线性关系

Table 2Correlation between climatic variables and NDVI fo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study

area

495

31卷自然资源学报相关关系,全部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该地区植被NDVI 与温度的显著性水平高于NDVI 与降水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NDVI 对气象因子中的温度更为敏感。从偏相关的分析结果可知,在固定气象因子降水量的前提下,各种植被类型除湿地外,其他植被类型NDVI 均值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检验;而在固定气象因子温度的前提下,各种植被类型NDVI 与降水量的偏相关系数普遍比较低,且没用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排除气象因子中降水量和气温因子两者之间的影响下,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NDVI 对气象因子中的温度响应更为敏感,这与崔林丽等关于中国东部植被NDVI 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分析结果一致,崔林丽等[3]认为中国东部植被总体上对气温因子变化的响应大于降水。

2.3植被覆盖对气候因子的时滞分析

2.3.1植被覆盖对降水的时滞偏相关分析

图7(a)为北部湾沿海地区旬NDVI 与旬降水的时滞偏相关系数,由图7(a)可知,植被覆盖NDVI 与降水的时滞偏相关系数整体上呈现出研究区中心地带相关系数高、西北和东南地区相关系数低的空间格局,其值介于-0.05~0.90之间。具体来说,相关系数大于0.75的区域所占的面积比重不足0.01%,分布于钦州市的犀牛角镇与三娘湾一带;相关系数在0.60~0.75的区域占1.95%,主要呈集中连片状分布于钦州市的东部、钦州市东南部的钦州港地区以及北海市的南部地区;相关系数在0.45~0.60的区域所占的比重较大,为25.85%,主要分布在钦州市的大部分地区、防城港市的中东部以及东兴市;相关系数在0.30~0.45的区域所占的面积比重最大,主要分布于灵山县、浦北县与钦州市的西北部、防城港市与上思县的交界十万大山地带;相关系数在0.15~0.30的区域占18.62%,主要分布于上思县、北海市与合浦县的东北部地区;相关系数在0~0.15的区域所占的比重较小,为6.40%,主要分布于上思县的县城所在地、北海市的市区以及合浦县的东南部地区,这部分地区的相关系数之所以比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活动如建设用地占用农业地或林地导致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城市及其周边植被NDVI 出现大量的零值区,甚至出现NDVI 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小于零的区域。

从北部湾植被覆盖NDVI 对降水的滞后时间[图7(b)]可以看出,旬NDVI 与旬降水的滞后时间多集中于6~9旬之间。其中,滞后9旬的区域所占的比重为17.25%,主要分布

于研究区灵山县东北部、浦北县的中部、合浦县和灵山的交界地带,其次,防城港市和

496

3期田义超等: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上思县的交界十万大山一带也有少许分布;滞后8旬的区域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0.96%,主要分布在钦州市的西部地区;滞后6~7旬的区域占12.15%,主要分布于钦州市东南部与合浦县西北交界地带、合浦县与北海市交界地带,其次,钦州至灵山县钦江流域的狭长地带也有部分分布;滞后5旬以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十万大山北麓的上思县以及北海市,所占的比重为9.64%,该类地区主要受到地表下垫面性质的影响,缺水地区植被相对于丰水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速度更快,因此滞后时间较小。

2.3.2植被覆盖对气温的时滞偏相关分析

图8(a)为北部湾沿海地区旬NDVI 与旬气温的时滞偏相关系数,由图8(a)可知,植被覆盖NDVI 与气温的时滞偏相关系数介于0.51~0.97之间,显著高于NDVI 与降水的时滞偏相关系数,空间上呈现出研究区东部相关系数高、西部相关系数低的分布格局。具体来说,相关系数大于0.90的区域所占面积比重较大,为22.84%,主要分布在灵山县、钦江流域中游、北海市、合浦县的西北部以及上思县,该类地区大部分处于农耕地区,地势比较平坦,是北部湾沿海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地温也随着上升,作物开始生长,植被覆盖程度显著增高,因此导致农作物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比较迅速;相关系数在0.80~0.90的区域所占面积比重最大,为55.20%,主要分布于合浦县的东部及南部地区、钦州市的西部以及东南部地区;相关系数在0.70~0.80的区域面积占16.94%,主要分布于防城港市的中东部地区、东兴市以及上思县的东部地区;相关系数小于0.7的区域所占的比重较小,仅为5.02%,主要分布于防城港市与上思县的交界十万大山地带,由于十万大山地带海拔较高,植被类型以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全年之中植被覆盖变化不大,导致植被NDVI 随着气温的变化不太明显,因此导致该类地区旬NDVI 与气温的相关程度比较弱。

从北部湾植被覆盖NDVI 对气温的滞后时间[图8(b)]可以看出,植被对气温的时滞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滞后时间多以0~5旬为主,6~8旬所占的比重较小。滞后6~8旬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浦北县的东部以及防城港市的东部地区,所占的比重仅为2.73%;滞后5旬的区域所占比重最大,为47.52%,主要分布于钦州市东南部至浦北县一带;滞后3旬的区域则主要集中在钦州市至灵山县的北部地区,占20%左右;滞后0~1旬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合浦县的南流江三角洲地带以及钦州市钦江流域下游地区,该类地区水土光热

条件较好,大部分处于农耕地区,农作物植被对气温的响应迅速,人类所从事的农耕活

497

31卷自然资源学报动改变自然地表植被覆盖类型,使得NDVI 与气温的相关程度增强,从而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

2.3.3不同植被类型NDVI 与气象因子的时滞分析

植被类型不仅影响植被NDVI 与气象因子中的水热因子的相关程度,而且直接影响植被NDVI 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时间,北部湾沿海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灌木林、草地、湿地和农田等主要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类型与降水和气温的时滞偏相关系数与滞后时间如图9。

1)从图9(a)中时滞偏相关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而言,旬均温TT 与植被TN (指旬NDVI )的相关程度均高于旬降水TP 与植被TN ,旬均温TT 与TN 的相关系数介于0.74~0.88之间,而旬降水TP 与TN 的相关系数介于0.30~0.47之间。旬均温与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关系数大小排序为:农业植被(农田)>灌木林>草地>针叶林>湿地>阔叶林>混交林,表明北部湾沿海地区旬均温对农业植被(农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灌木林、草地、针叶林、湿地、阔叶林,而旬均温对混交林的影响最弱;从旬降水TP 对旬TN 的时滞偏相关系数可知,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波动性较大,旬降水与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关系数大小排序为:湿地>农业植被(农田)>灌木林>草地>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旬降水对湿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农业植被(农田)、灌木林、草地、阔叶林、针叶林,而降水对混交林的影响同样最弱。

2)由图9(b)中的滞后时间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而言,旬降水TP 与植被TN 的滞后时间均大于旬气温TT 与植被TN ,旬降水TP 与TN 的滞后时间介于7.15~8.01旬之间,而旬均温TT 与TN 的滞后时间介于3.15~5.13旬之间,由此说明旬气温与植被NDVI 的响应比较快,即北部湾沿海地区气温对植被覆盖的敏感性比较强。从旬降水TP 对旬TN 的滞后时间可知,不同植被类型二者之间的滞后时间差异较大,旬降水与不同植被类型的滞后时间大小排序为: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灌木林>草地>农业植被(农田)>湿地,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旬降水对湿地的响应最快,其次为农业植被(农田)、草地、灌木林、阔叶林、混交林,而降水对针叶林的响应最慢;旬均温与不同植被类型的滞后时间大小排序为:湿地>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草地>农业植被(农田)>混交林,表明北部湾沿海地区旬均温对混交林的响应最快,其次为农业植被(农田)、草地、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而旬均温对湿地的响应最慢。

图9

不同植被类型旬NDVI 与旬均温、旬降雨最大互相关系数及滞后时间

Fig.9Bigg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lag time between ten-day NDVI and ten-day mean temperature,ten-

day precipitation among different vege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498

3期田义超等: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499滞偏相关系数越高的植被类型则响应的时间越短。

3结论

本文以北部湾沿海地区2000—2011年423景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和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时滞偏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旬降水和旬均温的相关性及滞后性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

1)近12a来,北部湾沿海地区在2000—2011年植被覆盖度平均值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65.23%增加到2011年的72.02%,增加了6.79%。

2)研究区植被生长季旬NDVI均值介于0.21~0.67之间,在不同时期变化是不同的,其值呈现出“降低—增长—降低”3种变化过程。旬NDVI在第1~6旬呈现下降趋势,第7旬出现轻微的波动,第8旬稳步上升,至第26旬达到最大值,之后处于降低趋势。

3)研究区多年降水量的均值为1899.95mm,年平均气温为22.43℃。研究区年内气温变化比较平缓,而降水的波动性比较强。气温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正态曲线分布特征,气温的最小值出现在1月的第2旬,最大值则出现在7月的20旬。降水量整体上也呈现出正态曲线分布特征,但是局部地区降水量变化则出现微小的波动。

4)研究区各种植被类型与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全部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该地区植被NDVI与温度的显著性水平高于NDVI与降水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NDVI对气象因子中的温度更为敏感。

5)研究区NDVI与降水的时滞偏相关系数介于-0.05~0.90之间,整体上呈现出研究区中心地带相关系数高、西北和东南相关系数低的空间格局。NDVI与气温的时滞偏相关系数介于0.51~0.97之间,显著高于NDVI与降水的时滞偏相关系数,空间上呈现出研究区东部相关系数高、西部相关系数低的分布格局。旬NDVI与旬降水的滞后时间多集中于6~9旬之间,而旬NDVI与气温的滞后时间多以0~5旬为主。

6)不同类型植被的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时间不一致,但与水热条件时滞相关系数越高的植被类型则响应的时间越短。

4讨论

该研究采用改进的时滞偏相关分析方法,借助于Matlab2013a软件进行编程对北部湾沿海地区旬NDVI与旬气温和降水进行了时滞分析,该研究较之传统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在站点尺度上解决植被覆盖NDVI与气象因子之间的时滞关系,而且可以解决植被覆盖与气象因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时滞特性以及得出植被覆盖在空间上具体的响应时间。因此,在以后进行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时,除了采用常用的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外,还可以在研究中引进改进的时滞偏相关分析方法以揭示植被覆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复杂规律。

此外,本文在利用时滞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应该注意到北部湾沿海地区地貌类型多样,从北到

自然资源学报

31卷500

拔、坡度以及坡向主要通过水热以及光照条件对植被NDVI之间产生影响,北部湾沿海地区海拔梯度分异明显,因此,未来进行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时,应该从不同海拔高程、坡度以及坡向对水热条件和光照条件的敏感性分析方面入手,找出水热组合变化对植被覆盖本身变化的临界点以及阈值,这还有待于今后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另外,本研究在进行不同植被类型对水热条件的时滞分析时,并未将农田植被与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开进行时滞分析,农田植被由于受到灌溉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得农田植被对气候的响应产生影响,但是应当注意到,北部湾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像北方地区农田需要进行大量的浇灌,该地区降水量大,地表地下蓄水能力强,水分相对于农田植被与其他植被类型都较为充足,这有助于减少植被对降水的依赖性,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北部湾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相对于植被对气温的响应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潘耀忠,李晓兵,何春阳.中国土地覆盖综合分类研究——基于NOAA/A VHRR和Holdridge PE[J].第四纪研究,

2000,20(3):270-281.[PAN Y Z,LI X B,HE C Y.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in China:Based on NOAA/A VHRR and Holdridge PE index.Quaternary Sciences,2000,20(3):270-281.]

[2]孙红雨,王长耀,牛铮,等.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J].遥

感学报,1998,2(3):204-210.[SUN H Y,WANG C Y,NIU Z,et al.Analysis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by using NOAA time series data.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98,2

(3):204-210.]

[3]崔林丽,史军,杨引明,等.中国东部植被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J].地理学报,2009,64(7):850-

860.[CUI L L,SHI J,YANG Y M,et al.Ten-day response of vegetation NDVI to the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7):850-860.]

[4]戴声佩,张勃,王强,等.祁连山草地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降水的旬响应特征[J].资源科学,2010,32(9):1769-

1776.[DAI S P,ZHANG B,WANG Q,et al.Variation in grassland vegetation NDVI and its ten-day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Qilian Mountains.Resources Science,2010,32(9):1769-1776.]

[5]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J].生

态学杂志,2005,24(2):123-130.[ZHANG X X,GE Q S,ZHENG J Y.Impacts and lags of global warming on vegeta-tion in Beijing for the last50years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05,24(2):123-130.]

[6]POTTER C S,BROOKS V.Global analysis of empirical relations between annual climate and seasonality of NDVI.In-

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98,19(15):2921-2948.

[7]齐述华,王长耀,牛铮,等.利用ND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植被长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

(3):91-100.[QI S H,WANG C Y,NIU Z,et al.SVI and VCI based on NDVI time-series dataset used to monitor vegeta-

tion growth status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variables.Progress in Geography,2004,23(3):91-100.]

[8]汪业勖,赵士洞.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模型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1998,9(6):658-664.[WANG Y X,ZHAO S D.

Modelings of terrestrial carbon cycling.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98,9(6):658-664.]

[9]MAO D H,WANG Z M,LUO L,et al.Integrating A VHRR and MODIS data to monitor NDVI changes and their rela-

tionships with climatic parameters in Northeast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2012,18:528-536.

[10]孙艳玲,郭鹏,延晓冬,等.内蒙古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3):407-

414.[SUN Y L,GUO P,YAN X D,et al.Dynamics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Inner Mongolia.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0,25(3):407-414.]

3期田义超等:北部湾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501 47-58.[ZHANG G L,XU X L,ZHOU C P,et al.Responses of vegetation changes to climatic variations in Hulun Buir Grassland in past30years.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1):47-58.]

[12]李运刚,何大明.红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山地学报,2009,27(3):333-340.[LI Y G,

HE D M.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NDVI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the climatic factors in Red River Bas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9,27(3):333-340.]

[13]ALCARAZ-SEGURA D,CHUVIECO E,EPSTEIN H E,et al.Debating the greening vs.browning of the North Ameri-

can boreal forest:Differences between satellite datasets[J].Global Change Biology,2010,16(2):760-770.

[14]张清春,刘宝元,翟刚.植被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研究,2002,9(4):96-101.[ZHANG Q C,LIU B Y,

ZHAI G.Review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and soil and water loss.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2,9(4):96-101.]

[15]穆少杰,李建龙,陈奕兆,等.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2,67(9):1255-1268.

[MU S J,LI J L,CHEN Y Z,et al.Spatial differences of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67(9):1255-1268.]

[16]龙慧灵,李晓兵,黄玲梅.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7):

781-791.[LONG H L,LI X B,HUANG 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1613266.html,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grassland eco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2010,34(7):781-791.]

[17]张清雨,吴绍洪,赵东升,等.内蒙古草地生长季植被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5):754-

764.[ZHANG Q Y,WU S H,ZHAO D S,et al.Responses of growing season vegetation changes to climatic factors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3,28(5):754-764.]

[18]丁明军,张镱锂,刘林山,等.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年内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4):507-512.[DING M J,ZHANG Y L,LIU L S,et al.Seasonal time lag response of NDVI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Tibetan Plateau.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29(4):507-512.]

The NDVI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and Its Ten-day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Beibu Gulf Coastal Region

TIAN Yi-chao1a,1c,2,LIANG Ming-zhong1b,1c

(1.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b.College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c.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Beibu Gulf Marin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Coas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Guangxi Beibu Gulf, 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535000,China;2.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CAS,Guiyang550002,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climate change in Beibu Gulf coastal region,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tudies on region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vegetation productivity.Based on10-day SPOT-VEGETATION NDVI data and10-da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sets during the period of2000-2011,this study uses the mathematical-statistic methods,such as dimidiate pixel model,correlation analysis,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ime-lag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spatial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climatic factors in Beibu Gulf coastal region.The results indicate:1)In recent12years,the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Beibu Gulf coastal region increased by6.79%,from65.23%in2000to72.02%

自然资源学报

31卷502

the tendency of a little reduce at the beginning,then going up steadily and finally going down again.3)The NDVI of all kinds of vegetations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 all passing the test at significant level of0.01,an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DVI and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correlation between NDVI and precipitation,which showed that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NDVI is mor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4)The time-lag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NDVI and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DVI and precipitation,the lag time of NDVI and precipitation being6-9ten-day periods,that of NDVI and temperature being0-5ten-day periods.5)The growth of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s responded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ifferently,and the vegetations whose NDVI have higher time-lag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water and heat conditions have short re-sponse time.In conclusion,the vegetation in Beibu Gulf coastal region is in recovery in past12 years,and its response to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has obvious threshold and is lag in time.

Key words:vegetation;SPOT-VEGETATION;time-lag partial correlation;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climatic factors;Beibu Gulf coastal region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1

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一、影响气候因素 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因素(太阳辐射)气温:一般低纬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降水: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气温: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降水:近海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 地形因素气温: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因素气温:暖流经过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气温低降水:暖流经过海区降水多,寒流经过海区降水少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三、世界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

四、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五、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图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点 主要成因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信风带和赤道的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雨旱季分明 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差异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降雨集中于夏季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寒带 (极地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终年严寒,降水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寒带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高原和山地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地势高,地表起伏大

天气预报

气候类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1613266.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8 一、热带雨林气候:地理位置: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大巽他群岛、亚马逊河流域。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形成原因: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年多雨。 二、热带草原气候:地理位置:分布在南北纬5°~15°范围内,也有的地方延伸到25°,非洲大陆例外。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形成原因: 一地区,当这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或最大时,该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充沛。当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或最小时,该地区受信风控制被抬升形成降雨。在内陆地区降雨稀少。 三、热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形成原因: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东南信风向北偏移,在印度形成雨季;在亚洲高压控制下形成旱季。 四、热带沙漠气候:地理位置: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塔尔沙漠、澳大利亚中西部。气候特点: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理位置:分布在各个大陆的东南部。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原因: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低温少雨,夏季受海洋气团的控制高温多雨。 六、温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气候特点: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形成原因: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七、温带海洋性气候:地理位置:欧洲西部。气候特点:东部冷,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在 700~1000mm之间。形成原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八、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严寒带针叶林气候):地理位置: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部。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暖热,年降水较少。形成原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九、地中海气候:地理位置: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形成原因:夏季,副热带高压北移,使其位于副高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冬季,气压带南移,使其位于西风控制之下,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了热量和降水。 十、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合冰原气候):地理位置:两极地区。气候特点:严寒低温,降水较少。形成原因:受极地高压控制,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较少。 CCTV9英文天气预报 CCTV NEWS 的英文天气预报播放时间 中午的话是在news hour之后播出,大概在12:55左右 晚上的话在CCTV NEWS之后,大概在19:25左右 It shows that it will be sunny in most part of China for each day in the next five days.Thi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weather.so if a day is forecast to be sunny. we will see a sunny or partly cloudy symbol rather than a rain cloud. The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are the expected conditions at midday.But in southern part of China will have light rain,The temperature will be 15 to 8 centigrade. We hope people can take umbrella with when you go out.In northern part the temperature will get down,so pay attention to your cloth. 天气预报显示在未来五天内,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会是晴天.这是由几种不同的天气类型推算的,我们将看到大部分的晴天和局部阴天而不是阴雨天气.而风速和风向是由正午的天气情况决定的,但是在中国南方地区会有小雨,气温在15-8摄式度.我们希望大家出门时要带伞.而在中国北部的气温会下降,所以应及时添减衣物 Good morning ! It's 7 o'clock. Here’s the weather report for some big cities in China.It is cloudy in Beijing,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35 centidegrees and the lowest 25 centidegrees.In the northeast

(完整word版)打印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1、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①__阿拉伯 海,②__孟加拉 湾,③__太平 洋。 湖泊:d :__里海 。 山脉:A__乌拉尔山 ,B_ 黑海 ,C__喜马拉雅山 半 岛:甲_阿拉伯半岛 ,乙__印度半岛 。 (2)其中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 a (填字母)。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甲为南亚 11-2 月,风向为 东北 风;乙 为南亚 6-10 月,风向为 西南 风。 (2) 11 至 2 月是印度的 凉 季, 6 至 10 月是的 雨 季, 西南季风 风给印度带来降 水。 3.读欧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国家:A 法国B 意大利 C 葡萄牙 D 西班牙;半岛:E 伊比利亚半岛 F 巴尔干半岛 ⑵河流①②与河流③④的分水岭是阿尔卑斯山脉。 ⑶A 国与B 国的代表性资料如下表格: B 国气候特点: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4.读沿40oN 西半球某大洲剖面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科迪勒拉山系,B 中央大平原, C 阿巴拉契亚山脉。 ⑵写出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落基山脉; 河流:②密西西比河; 海洋:④太平洋,⑤大西洋。⑶简要说明B 地形区对该大洲 气候的影响:冷暧空气长驱直入,易冷,易暧。 5.读拉丁美洲图,完成以下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西印度群岛,②巴拿马运河,③德雷克海峡,④_太平洋大洋。 ⑵在字母所代表的国家中,牛肉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是_阿根廷_,其图中字母代号为_E _;世界玉米的 原产地是_墨西哥,其图中 字母代号为_A _。 ⑶图中的⑤、⑥两处,降水量较多的是_⑤_处,降水 多的原因是_地处太平洋 湿润气流的迎风坡 第二章 了解地区 6.读下图,完成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洋①印度洋;大洲 ②_大洋洲_;海峡③马六甲海峡;岛 屿④海南岛;国家⑤新加坡。 ⑵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生里氏 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0多个国家, 造成几十万人遇难身亡,使人类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 浩劫。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理论,解释此次地震海啸 的形成原因: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 稳定,火山、地震频繁,并容易引发海啸。 7.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 印度 河,b 恒河,A 印度洋, B 阿拉伯海, C 孟加拉 湾。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oC ) 2 3 5 9 14 16 降水(mm ) 52 45 46 49 52 65

收听天气预报

收听天气预报 导读:本文是关于收听天气预报,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第1课时)教学反思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第 1 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2014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第一课时(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结合本节课的备课过程、上课过程和教研员的指导情况,做以下反思:整体来说基本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启发式讲授法,结合学案和PPT让学生通过对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图学习,能识别并应用常用天气符号,读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通过对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学习,能读出某一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点,并准确绘制出某一地区的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图。现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优势和不足做以下分析: 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和实践 从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根据已有知识说出天气主要从阴晴、降水、温度、风等方面的天气现象来描述,从而跟着思路进入这节课中。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和实践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对专题地图的读、识、绘、用四个方面,看起来简单, 但是对于初一年级的 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对于统计图还很陌生。因此,本次教学设计中将天气符号和预报图的识别和应用、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精读和绘制作为重难点,并在学案中设计相应的应用环节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在课堂实践中,对于天气符号的应用方面落实的不是很好,给出四幅天气现象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用天气符号表示出来。由于语言上的引导不够准确清晰,有学生不知道怎么画。在风的方向和级数符号的识别和应用时,设计的问题缺乏渐进性,直接跳过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刚认识到南风、北风,直接去做南转东北风的符号,有一定困难。有学生将三级风画成六级风,是由于语言上有点啰嗦,没有明确一横杠代表的风的级数(一条横杠两级,半条一级),导致有的学生没理解。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面,有学生将气温的点的位置没有画到月份的中间,而是紧贴在一个边的线上。 针对上述问题,在学生做之前,要给出明确的参考和依据(课本P53页),语言准确、干净利落,用主语,避免重复和误解。关于引导学生的语言技巧上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能用短句,不用长句,声音高低的提示,说到位,说一遍。 三、组织教学方面激光笔的使用,可以让老师走近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此外,在提 问学生的时 候,要提要求,要有技巧,不只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用眼神关注到全部学生。语言上给予警示,当其他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看看你的想法是否和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致。 四、学生作品展示方面 本节课设计了学案,虽然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但是参与后的反馈看不到,这就需要用投影仪将学生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 岸 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 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变化小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 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判断方法 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1、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2、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 3、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都在15℃以上,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多少来区别: 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 以上。 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 之间。 4、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 之间。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季节和年份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别: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2、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3、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是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和年降水量来区别: 1.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小于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2.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大于或等于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

汕尾海洋天气预报方案

汕尾海洋移动天气预报方案 一项目背景 1、广东的地理情况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地势北高南低,大陆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并有众多的岛屿。南大门和海陆兼备的位置,使广东的航运和贸易发展较早,且经久不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广东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珠江全长2122公里,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为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国务院下发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今年一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天气、气候业务和科研体系,提高了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气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形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预报预测水平亟待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其中“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是其中提到的第一点意见。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提高全社会防御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普及气象知识”也是其中重点提出的一个意见。 3、运营商概况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总结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一、知识要点 1、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 温 ③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课本P35图) 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降水的特点 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少。 ②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课本P38图)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③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跟踪训练

(益阳)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D )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C ) A.哈尔滨北京 B.北京上海 C.上海广州 D.广州哈尔滨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5题:

3.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季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4.“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B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5.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D )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局新一届党组明确的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打造山东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果品蔬菜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品牌,突出抓好山东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等重点工作部署,结合省局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活动安排,2019年11月28日至30日,省局沈建国副局长带领监网处、减灾处和计财处主要负责人赴**市进行了学习调研。调研组利用三天的时间通过走访**市海洋渔业局和胜利油田采油厂环境预报站,对**市海洋气象服务的现状、服务需求以及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考察**市气象局及其下辖的河口、广饶、垦利、利津4个县区气象局,对**市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台站建设、观测环境保护、人工影响天气、人才培养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针对**市海洋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如下。一、**市海洋地理特征、渔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生产和海上事故等基本情况(一)地理特征。**市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面积180万亩,500多万亩土地后备资源也主要分布沿海地区,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辖区渔业港口有6个。(二)渔业生产。**市海域营养丰富,适合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约有130余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50余种。近海滩涂尤其适合多种贝类生长栖息,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近4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有10余种,蛤中上品----文蛤资源量1万多吨,是全 1 / 8

数值天气预报基础

数值天气预报基础教学大纲 开课院系:海洋环境学院 教学大纲撰写人:贾英来撰写时间: 2008 年 3 月15 日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值天气预报基础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推荐使用教材:数值天气预报编者:沈桐立,田永祥,葛孝贞,陆维松,陈德辉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9-15 , ISBN:7502919724/P.0751, 课程总学时:34 总学分:1.5 含上机学时:17学 分:0.5 周学时: 2 学期安排:三年级第二学期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是否双语教学): 教学目标:掌握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σ垂直坐标系以及地图投影坐标系下的大气运动方程组;几种常用的地图投影(麦卡托、兰勃脱、极射赤面投影);数值差分方法;时间积分方案;采用差分近似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比如线性计算不稳定,有限网格下的误差,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等;以及减小计算误差和克服计算不稳定常用的方法—平滑和过滤。教学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传授数值天气预报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大气运动微分方程组构建数值预报方程的能力,能够对所建立的差分方程组进行稳定性及误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计算误差,提高稳定性。 基本要求:汉语教学 考试形式:考试(其中理论课成绩占50%,编程实践课成绩占35%,课堂表现占15%)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节授课内容授课模式学时 绪 论数值天气预报的诞生、发展及现状多媒体教学 1 第三章数值计算方案 §1 差分方法 §2 时间积分方案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1 2 §3 线性计算稳定性 讨论+多媒体教学 4 §4 三层格式的计算解 §5 有限网格下的误差 §6非线性计算不稳定 §7平滑和过滤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1 1 2 2 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1 旋转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2 球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3局地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4 P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5 σ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6 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的简化 §7涡度方程和散度方程及其简化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1 1 第二章 地图投影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 §1 地图投影 §2 普遍的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3普遍的地图投影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4 上机实习1编写计算兰勃脱地图投影放大系数和科氏参 数的FORTRAN程序 上机实习 2 上机实习2编写计算mecartor地图投影放大系数的 FORTRAN程序 上机实习 2 上机实习3:用欧拉后差和中央差方法求解一维线性平 流方程 上机实习 2 上机实习4对给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场进行平滑并绘图上机实习 2 上机实习5编程把σ坐标系下的数据转换到p坐标下上机实习 2

天气预报能报几天

天气预报能报几天 以前,人们都是从电视上获得未来3天―7天的天气信息,不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网络和手机应用软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预报产品,其中不乏号称能预报未来15天,甚至未来30天内天气状况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对很多天以后天气情况的预测能准确吗?以现在的天气预报水平,究竟能预报未来多少天的天气状况? 大气出了道“难题” 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来预测天气。科学家把大气当成一种流体来对待,通过建立大气的运动方程组,用“解方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然而,大气运动的情况非常复杂。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中,得出预测结果所依据的方程组,是由连续方程、热力学方程、水汽方程、状态方程和三个运动方程构成的七元非线性方程组。要解这个方程组,计算量之大和运算过程之复杂,可以说达到了“恐怖”的程度。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面对这种计算也会“发怵”。 因此,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科学家不得不简化方

程组――否则就无法计算。可是对相关参数进行取舍的过程,必然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取舍过程越不恰当,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就越低。 扇动飓风的蝴蝶翅膀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引起两星期以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发现的“蝴蝶效应”,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洛伦兹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误差会以指数级增长,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运动过程的不断推移,会造成巨大的后果。这在大气运动过程中表现为,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因素的强度非常弱,也有可能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达到能左右大气运动的强度。 在理想的大气方程组之外,有无数只“蝴蝶”在扇动着翅膀。如城市热岛效应、工业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因素,它们都会对天气的变化产生影响。植被、水体等因素也在时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并可能会影响天气状况。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在模拟运算中进行详尽的描述。 很显然,当人们想预测未来很多天以后的天气时,相隔的时间越长,这些“翅膀”带来的影响就越大,预报的准

气候特征分析

第三讲气候特征分析 一.气候特征的要素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关于气温的描述:高温(炎热)、温和、寒冷。 a.“高温”和“温和(凉爽)”一般是以夏季月均温大于或小于200C来界定的,如说我国“夏季普遍高温”,指全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温在200C以上。昆明四季凉爽,指昆明夏季月均温在200C 以下(注:天气的“高温”一般是指一天中最高温在350C以上)。 b.“温和”和“寒冷”的界定一般是以最低月均温来界定的,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指气温在00C以上,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则指最冷月均温在00C以下。我国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是“温和”,而以北则“寒冷”。 (2)气温的影响因素分析: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温的主导因素:a.南极酷寒() b.青藏高原气候高寒()c.中亚冬热夏冷() d.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e.城市热岛() f.大兴安岭冬季同纬度东侧气温高于西侧() g.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而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结论: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包括: 2.气温较差分析——气温较差包括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 (1)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和地面状况(举例说明)。 (2)气温年较差则主要受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长的年变化(纬度)等影响。2.降水: (1)关于降水的描述:多雨、湿润、少雨(干燥) (2)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影响下列各地降水状况的主导因素: a.罗马夏季干燥冬季湿润,而北京夏季湿润冬季干燥() b.从日本本州岛到中国华北、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从美国西北沿海向内陆降水量从3000迅速降低到500以下() d.西欧终年湿润() 【例1】下面三幅图集依次表示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三座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代号 是,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该城 市气候的特点是 __ 。 c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该城市气 候的特点是。 (3)最适宜修建滑雪游览中心的城市代号是, 理由是。 练习题目: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乙气候类型的分布都() A.处于迎风坡 B.向高纬延伸 C.随附近洋流流向延伸 D.向低纬延伸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十大气候类型判断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 >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 雨):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 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赤道附近 自然景观:热带雨林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渐变):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自然景观:热带草原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 >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突 变,最多月份突破500mm)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 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分布规律:亚洲南部、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自然景观:热带(季)雨林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 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型) 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 自然景观:热带荒漠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 15℃之间时,夏季多雨的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 15℃之间时,可推断为地中海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冬 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教学案

一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2.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黑龙江省的。 3.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哪里?---- 。 4.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5.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新疆的。 6..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什么偏低?。 7.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2) 8.读图:温度带名称 A. 带B. 带 C. 带 D. 带 E. 带 F. 区 9.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水果。 苹果、梨主要产自带,柑橘主要产自带,、 产自热带。 10. 二、降水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2.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分别是哪里?台湾的、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 3.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 4. 南北方雨季有什么不同?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5.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6.读图:四类干湿地区A. 区 B. 区 C. 区 D. 区 7.不同干湿地区的降水数值大约是多少? 湿润区一般在毫米以上。半湿润区为 —毫米,半干旱区为—4 毫米,干 9.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为什么是湿润地区? 10.天山地区为什么形成是半干旱地区? 11.降水多少对传统的住房有什么影响? 12.降水多少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13.降水多少对农作物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湿润区种植需水量大的,半湿润区主要种植较耐旱的、玉米。 第二节气候

一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2.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黑龙江省的漠河。 3.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哪里?秦岭----淮河。 4.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5.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新疆的吐鲁番。 6..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什么偏低?海拔高。 7.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气温的南北差异。(2)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 8.读图:温度带名称 A.寒温带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E. 热带 F. 青藏高原区 9.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水果。 苹果、梨主要产自暖温带,柑橘主要产自亚热带,椰子、 香蕉产自热带。 10. 二、降水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分别是哪里?台湾的火烧寮、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托克逊。 3.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夏季 4. 南北方雨季有什么不同?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5.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6.读图:四类干湿地区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 7.不同干湿地区的降水数值大约是多少?湿 润区一般在800毫米以上。半湿润区为400—800 毫米,半干旱区为200—400毫米,干旱区在200 9.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为什么是湿润地区? (1)纬度高、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蒸发少。(2)森林茂密,水源涵养好。 10.天山地区为什么形成是半干旱地区?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讲解和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 1.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读下图,完成下表并填空: (1)判断A、B的气候类型:(填代码)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④寒带气候 分布规律: A、南北纬赤道附近 B、极圈附近 C、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D、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分布地区(仅是个例): A、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 B、北冰洋沿岸 C 、开普敦 D、西欧 气候特征: A、全年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 、终年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你知道判断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3.右面是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读后完成问题 (1)此图表示的气候应位于______ A、北半球 B、南半球 (2)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季风 C、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 A B

D、温带海洋气候 (3)该气候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与下列四幅气温降水图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 B.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C.广州、哈尔滨、上海、北京 D.哈尔滨、广州、北京、上海 5.如图表示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其中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有关如图所示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7.读下图,下列气候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3.2 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教案2

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教学内容】 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 【教学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气图。 3.知道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养成收集天气资讯的习惯。 4.知道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提升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天气或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感悟“天、地、人”之间关系,提升环保意识。 难点:气候概念的建立;养成收集天气资讯的习惯,提升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你平时坚持收听天气预报或收集天气资讯吗? 2.你通过什么途径完成课前实践活动中的“迷你小活动——收听、记录近一周的天气预报”的?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二、讲授新课 【展示】获取天气资讯图片 【小结】收集天气资讯有多种途径:如网站、手机(电话)、电视、广播、报纸等。 1.观察你的记录表,看看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组织学生交流 【展示】北京天气预报一周图片 【引导并小结】天气预报主要内容:当天或几天内的阴晴、雨雪、温度、风力等大气现象和状态。除此之外还有空气质量、生活指数等。

2.联系生活实际和你收集的资料,说一说: (1)什么是天气?有何特点? (2)为什么要收听(看)天气预报? (3)为何电视台每天在不同时段都要播报天气预报? 组织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师适时点评。 点评:天气及特点。 3.读图3-8,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天气预报主要从哪些方面,用什么符号来描述天气状况。 【展示】练习1:判断下列那些是描述天气的?说出判断理由。 A.东边日出西边雨B.冬冷夏热C.风和日丽 D.四季如春E.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F.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结】判断依据是天气短时多变的特点。 【展示】提升天气特点的具体表现:一是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二是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展示】天气与生产生活相关图片和资料,说出天气的影响(依次是交通、生命财产、农业、军事、生活) 【提问】要把蓝天留住,北京的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小结提升】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特点:短时,多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二是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也不同。正因为天气具有短时多变的特点,所以要天天看天气预报。正因为天气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所以要随时收集天气资讯,以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增强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展示】练习2:下列天气和所从事活动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承转】天气影响我们生产生活,收听天气预报,应用预报信息,可以“趋利避害”。那么如何运用地理图像工具获取天气资讯呢?就得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图。 【展示】常见天气符号图片 【提问】如何巧记? 组织学生:抢答。 【展示】冻雨图片和资料 【讲解】冻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