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澳〕黄宇和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澳〕黄宇和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澳〕黄宇和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澳〕黄宇和

·专题研究·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写在“紫石英”号事件50周年之际

〔澳〕黄宇和

内容提要 英国对华的“炮舰政策”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此后的几十年,这种“武力恐吓,榨取利益”的政策,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受到英国反对党议员的抨击,到19世纪末列强又争相效尤,藉此政策瓜分势力范围,从而威胁到英国在华的整体利益;但总的来看,它是逐步发展的,且屡试不爽。至1927年1月北伐军到达汉口,中国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这一政策在华才第一次遭到迎头痛击。到1949年4月发生“紫石英”号事件,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共势力的强大,使得它终以“破舰政策”收场。这样的结局,既暴露了英国的霸权心态已病入膏肓,深深迷信中国可以任人欺侮,又反映了英国实力的衰落。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注定了英国对华“炮舰政策”要走入穷途末路。

关键词 中英关系 炮舰政策

本文在1998年下半年开始撰写,准备在1999年,即林则徐虎门销烟160周年暨“紫石英”号事件50周年时刊登,以兹纪念,并鉴古以知今。不料在这“双周”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竟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狂轰滥炸,真是彻头彻尾的现代“炮舰政策”。拙文在这个时候发表,又多了一重现实意义。在初稿的撰写期间,适逢我利用澳洲悉尼大学休假半年,外出研究和讲学,应邀在台北的政治大学当客座教授。生来用汉语写作的机会极少,本文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要感谢政大师生提供了优良的汉语学术环境,并在汉语拼音方面不吝赐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一、绪 论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要强渡长江解放江南之际,发生了举世注目的英国皇家海军兵舰“紫石英”号(Amethyst)①与解放军冲突的事件。50年过去了,英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已全部撤出神州大地,就连割让了的香港也已回归。炎黄子孙额首称庆之余,可以安静下来,细心分析一下英帝国主义“炮舰政策”始末,以史为鉴,藉此吸取历史教训。

“炮舰政策”,是“武力恐吓,榨取利益”的代名词。因为所用武力往往用兵舰来执行,故名“炮舰政策”。又因为该政策是一个国家用来对付另一个国家的,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故又名“炮舰外交”。称之为外交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高明的做法,只要让兵舰亮亮相,顶多脱下炮衣露出家伙,就能收到讹诈的效果。只有笨蛋,或者图穷匕见,才会动真。

19世纪,英国的皇家海军称霸天下,轻而易举就在中国夺得庞大利益,所以英国在华的“炮舰政策”在世界史上是比较著名的。

至于英帝对华“炮舰政策”的发展过程,则始于1840年。当年英帝把“复仇女神”号(Ne mesis)老远地从本国遣派到中国去打鸦片战争。在打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却遭到英国议员们群起反对。同样的政策,到了19世纪末列强争相效尤在华瓜分势力范围时,大大地伤害了英国在华的整体利益,英帝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在辛亥

①该舰属护卫舰,重1430吨,长300英尺。见M alco l m H.M u rfett,H ost ag e on t h e

Y ang t z e:B r itain,Ch i na and t h e Am ethy st C r isis of1949(A nnap oli s,M a ry l and: N aval In s tit u te P res s,1991)。本文注解的规格是,若出处原文是英文,则用英语作注;若出处为中文,则用中文作注;若原件是中文,而编号是英文,则用英文编号中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革命以至后来一段比较长的日子里,英帝屡次运用该政策对孙中山进行讹诈,收到一定效果。但等到1927年1月,北伐军到达汉口时,这一政策才第一次在华遭到迎头痛击。英帝惊恐之余,从4月起派重兵镇守上海,成了国际笑柄。1949年4月,英舰“紫石英”号从上海直闯南京,不但藐视人民解放军的鸣炮警告,继续前驶,还诸炮齐轰解放军的炮兵阵地,结果被解放军打得千疮百孔,威风扫地,以“破舰政策”收场。

现在让我们逐一剖析上述这几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

二、“复仇女神”号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复仇女神”号是英国用钢皮作外壳包装木船而成的第一艘远洋汽轮兵舰。1839年建造该舰时,还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它平底,吃水只有5英尺深,转动非常灵活,在浅水的河床作战最为理想。它同时装有两条活动的龙骨,能往下再伸展5英尺,让该船能吃水共10英尺,足够在大海航行。它的舵也采取同样办法,在原来固定的舵上再加上一个活动的舵。①浅水航行时,用固定的舵;大海航行时,再伸展出活动的舵。它的动力来源除了水蒸汽轮外还有风帆,如虎添翼。

1840年3月28日,“复仇女神”号在船长何鲁(W illi a m Ha ll)的指挥下,离开朴茨茅斯(Ports mouth,英国皇家海军总部所在地)。为了隐蔽它的行踪,官方编了个故事,对外边说它要驶往奥德夏(Odessa)。1840年7月1日它却出现在非洲南端好望角的开普

①W.D.Bernard,N ar ra ti v e of t h e Voyag e s and S erv ices of t h e N e m esis f ro m

1840_1843(London,1844).S ee also G erald S.G rah a m,T he C h i na S t a ti on: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敦(Capeto w n)。该地的桌湾(Tabl e Bay),时值季候风强劲,所有帆船早避得远远的,它却安然逆风驶进海湾,把当地居民吓了一大跳。再从这里出发时,官方又宣称它的目的地是澳大利亚。当它到了锡兰时,官方才宣布它要到广州打鸦片战争去。

英全权代表义律(Char l e s Elli o t)麾下的兵舰正在珠江河口结集,得到了“复仇女神”号的增援,声威大振。“复仇女神”号不负众望,在风平浪静,诸帆莫动的时刻,它却能开动汽轮把其他兵舰拖往战场①,琦善给打个措手不及,被逼答应割让香港。义律老实不客气,马上在1841年1月26日就挥兵占据港岛。②

翌日,义律乘坐“复仇女神”号逆流而上,到莲花山上的莲花城接受琦善的宴请。③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条史料时,心里狐疑,这莲花城是否就是我故乡莲花山上的那个莲花城?后来我为了作两次鸦片战争的研究,曾于1977年重临旧地考察。(1998年1月为撰此文又再登莲花山时,则文昌塔与莲花城均已复旧观,还有“清兵”把守,似模似样。)但我也曾听乡耆说过,不单番禺有莲花山,“隔海”的东莞也有。于是在1979年12月又曾由中山大学的专家骆宝善先生陪同到虎门及东莞其他地方考察,并没看到什么莲花山。骆宝善先生说尽管东莞有同名之山,却并不在江边,更绝对没有莲花城。反观番禺的莲花山,就在江边,属黄埔埠的外围。故鉴定文件上所说的莲花城应该是我故乡的那座。说了这一大堆,目的是要分析和衡量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桂宏林(Ger a l d S.G r aha m)已盖了棺的定论。

G rah a m,Ch ina S tati on,p.147.

②E lliot to P al m erston,Desp.5,M acao,21January,1841,英国外交部档案,

FO17/47.

当琦善与义律对酒当歌之际,道光皇帝下令“痛剿逆夷”①,桂

宏林据此严斥中国人是阴险奸诈的笑面虎。②桂氏言重了,也实在

无知。第一,道光与琦善不是同一个人,他们是各做各的,事前也没向对方打招呼。第二,穗京相隔那么远,在信息要靠驿马传递的时代,道光和琦善都绝对无法知道对方在同一时间内正在作什么。第三,桂氏如果愿意到莲花城走走,更能亲身体验到在中国的空间观念,跟生活在英伦这个小岛里的空间观念,是不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理至明,当天道光皇帝在紫禁城,钦差琦善在莲花城,天南地北,怎么能扯到一块?第四,尽管假设道光琦善都是笑面虎,他们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吗?桂氏是英国海军史专家,看“炮舰政策”时代的军人的手稿看多了,以至他自己的看法甚至用词都非常接近这些文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信焉。

战火重开,“复仇女神”号再度发挥其威力,拖三带四地把大小兵舰领到广州周边登陆。到了1841年5月26日,广州城周围的炮台通通落入英军手里,炮口都对准了广州城。③桂宏林写道:“这族奸险狡诈,狂妄自大的人”④,马上就要受到“公正的惩罚,可谓罪有应得”⑤。他的第一句话,原文出自义律⑥,桂氏不假思索地引用;据此又得出像他第二句话那样的结论。哀哉!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拿不出证据来证明粤人狡诈狂妄,却拾义律的涎沫来定论,太儿戏了。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④⑤G rah a m ,Ch ina S tati on ,p .163.G rah a m,Ch ina S tati on ,p .163,n.36.E lliot to Pa l m erston,M acao ,8Jun e ,1841,qu oted i n G rah a m,C h i na S ta tion ,p .163.G rah a m,Ch ina S tati on ,p .150.Ch inese R e p osit ory ,V o l .10(February ,1841),p .113.

义律挟兵临城下之威,逼广州当局以600万西班牙银元(约

150万英镑)①赎城。②他向英军水陆将领解释他这一决定时说:

“伤害这么富有的一座大城及其无辜的居民”既罪恶又不划算。③据说各路英国官兵闻讯均极为不服,愤怒地指斥区区赎款“万万弥补不了所受过的侮辱与伤害”④。准此,桂宏林认为义律的决定是绝对错误的⑤,并一口咬定其见识还不如一个刚来华服役不到三个月的士兵,甚至说他在华枉呆了七年。⑥

官兵的情绪,值得深思,因为它是“炮舰政策”的组成部分——心理部分。“炮舰政策”是欺人政策,所以“炮舰心理”顺理成章是欺人心理,否则这政策就无所施其技。虽然“不战而胜,是为上策”,义律也正是采此上策,但官兵们就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看不到,光是闭着眼睛喊打喊杀,其欺人心理已到了盲目的地步。桂宏林却拾官兵的涎沫作为根据,批评义律判断错误。官兵们为什么喊打喊杀?据说是曾在华受到侮辱和伤害,但就连义律甚至作为历史权威的桂宏林也始终没法具体地说出,当时英人在华曾受到什么侮辱和伤害,只是整天挂在口头喊得震天价响。为什么?

让我们来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从义律采“不战而胜”的上策,可知他是有头脑的。从他一手向林则徐缴烟,另一手则在英国烟贩《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①②

G rah a m ,Ch ina S tati on ,p .165.G rah a m,C h i na S t a ti on ,p .163.S ee also Senhou se to E lliot ,28M ay ,1841,

A dm.11/5506.E lliot to G ough,24M ay 1841,FO 17/48.E lliot to G ough ,HM S H y acinth ,o ff C an ton ,27M ay ,1841,英国皇家海军档案,A dm.1/5506.每1块西班牙银元约值5先令(英国议会文书,Par l .Pap ers 1840,V ol .37,pp

.276_277),600万西班牙银元折合150万英镑。

向他交烟时马上以英国政府代表的身份发出收据的做法,更可知他是深谋远虑的人。因为发出政府收据,表示政府接收了那批烟土。英国烟贩拿了收据便可以理直气壮地跟本国政府按法讨偿。英国政府不愿意平白损失,必转逼中国政府赔偿;不赔就派“复仇女神”号到广州去讨他个好价钱。如何调动刚开到东方来的官兵的积极性?干脆天天跟他们说英商在华不断遭到侮辱与伤害。

我长期研究两次鸦片战争,看“遭到侮辱与伤害”之类的控诉看多了,决心花点功夫调查研究。我发觉,历史权威如马士(H .B .

Morse ),也举不出实例,他的洋洋巨著里只有泛泛之词。

①美国学者诺德(John Nol d e )在冷战时代刻意要塑造一个“中国人历来憎恶外人”的形象,列举了鸦片战争前150年来在中国发生过的所谓“仇外事件”共18桩;但我发觉,在这18桩事件当中,要么是外国人的不法行径引起,要么是外国人故意惹事生非挑起事故,中国人往往都是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出手的。②

这个发现,让我觉得义律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天天嚷着曾遭到“侮辱和伤害”,主要是一种宣传手段,既能藉此让官兵们气鼓鼓地嚷着要揍中国人,也可自我安慰说,并没有欺负中国人:中国人之被揍主要是因为经常侮辱和伤害外国人,咎由自取,活该。

自我安慰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坚称中国人“奸险狡诈,狂妄自大”。所谓狂妄自大,则当时义律以堂堂国家代表的身份而总是逼得要入“禀”衙门老爷并接他们的“谕”,相信绝大部分中国历史学家现在都已认识到,封建王朝时代的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确是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①②见拙著D ead ly D ream s :Op i um ,

Imp er i a lis m ,and t h e A rrow W ar (1856_60)i n H. B.M o rse ,In t e rna ti ona lR e la tions of t h e C h i n ese Emp ire (Sh angh ai :K elly and

Son s ,1912_1918).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狂妄自大。但是,当时大英帝国的臣民不见得就谦虚到哪里。至于奸险狡诈,如果是以上述一边琦善宴请、一边道光进剿之类的事情作为依据,则实在冤枉,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出来。以义律的聪明绝顶,相信是能看出来的。若看出来还捂着良心说话,自有他没良心的动机:他要说说中国人那么“奸险狡诈”,该打!这正是“炮舰政策”所需要的自我安慰的心理基础:“不是我故意欺负他,只是他五行欠打”。

桂宏林是英国海军史的权威,他的大作凝聚了毕生功力,在英语世界的影响既深且巨;但他对于“炮舰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则似乎没有深究,故对于义律的所作所为在窥不到其堂奥之余,还怪义律判断错误,甚至把鸦片战争以后所发生的粤民抗英种种,都通通怪到义律曾经轻而易举地让广州当局赎城这件事情上。桂宏林写道:“成千上万的粤民,在江边和山上目睹英舰离开,一直退到虎门以外的外洋,便自认为孔武有力,战无不胜。看!英夷也给他们打败了。从此便种下以后粤民抗英的祸根。”①

如此论史,也太离谱。除非粤民通通发神经,否则绝对不会把赎城看作大胜。其实那祸根不在撤退英兵,而在三元里事件。事源英军围城时曾有士兵在广州城郊的三元里附近闹事:既强奸妇女又开停椁,三元里各乡的村民愤慨之余,召集团练准备跟一小队由英国军官带领的印度士兵开仗,突发的倾盘大雨把士兵的枪全搞潮了。练勇一拥而上,在长矛对刺刀的情况下稍有斩获。②这小胜

G rah a m,Ch ina S tati on,p.165.

②共打死1名士兵,伤15名。见F red eri c W akem an,J r.,S trang ers a t the G a te:

S ocia l D isord er i n S ou t h C h i na,1839_1861(B erke l ey and L os A ng el es: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慢慢被吹嘘成练勇战无不胜①,而英兵强奸妇女等罪行也实在恨人。两个口碑加在一起,以后英人休想再随便到穗郊的农村乱闯。②

其实英国外交部的档案曾提到三元里事件,所以窃以为造成桂宏林谬论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他看过英国外交部的有关档案而为先人讳,目的是为了维护英国民族尊严,后果是适得其反,变成欲盖弥彰。第二,他看过英国外交部的有关档案但没看全或没有完全掌握它的要义。桂宏林专攻海军档,在史料的运用上既全面(看全了本专题内应该看的直接史料)又不全面(没看全或没透彻理解间接的,可能有关连的档案),在此情况下再来个推理,结果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无论如何,“炮舰政策”这个课题似乎是他要避开的。因此,在撰写他的研究成果时,把一切责任推到中国人头上——千方百计地把事情说成是中国该打,而英国只是在“复仇女神”的帮助下复仇而已。

三、“亚罗”战争导致议会“举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样是英国人在高耸云霄的复仇声中发动起来的。报什么仇?英国人说是报中国人侮辱其国旗的仇。他们说, 1856年10月8日早上8点钟,广东内河水师登上一条名为“亚罗”号(Arro w)的船逮人时扯下了在桅杆上飘扬着的英国国旗。这辱旗之控,站不住脚的地方甚多。第一,英国航海惯例,船进港后马

①例如,李慈铭就在他那著名的《越缦堂日记》中写道:道光帝在遣戍林则徐后,命奕

山、隆文及杨芳督师,与英军战,“至是俱败,隆文炮惊死。广东乡民募勇拒敌败之,夷舶退出海澳”。见李慈铭撰、吴语亭编注《越缦堂国事日记》第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影印本,第2—3页。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上降旗,以表示对主权国的尊重,待再度启航时才升旗。该船在广州港内停泊已有5天,桅杆上哪还会飘扬着什么国旗?第二,英国的史学家说,该船有水手说正在起锚,说明该船正准备起航,故国旗大有可能刚升起来。但该船船长宣誓作证说,事发时他不在场,而是在另一艘船上跟其他船长共进早餐。船长不在,水手起锚启航,迹近叛变,国法问吊,谁敢妄为?第三,英国法律又规定,英船进入中国港口,船长必须把船照呈递给驻在当地的英国领事馆查验并交其保管,直到该船快要启航时才许再往领馆办理离境手续,领事查核过该船水手人等在停泊期间没有闹事,才交还船照予以放行。英驻穗领馆的办公时间从早上10点开始,而事发在早上8时,该船肯定还没领回船照,在没有船照的情况下,谁敢启航?第四,若说只是起锚升旗,在欲航未航之际就赶上事发,则我已查过潮水涨落时间,当时正是退潮,8时起锚,该船开始漂往下游,到了10时英国驻穗领事馆开门办公时,肯定已漂离港口远远的,与擅自离港没有分别,该当何罪?这一切的一切,在拙著D ead ly D ream s里有详细的交待,这里从略。

事情很清楚,英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恶人先告状,先制造出一个中国人无理侮辱英国国旗的“故事”,以便说明中国该打!马上就调来兵舰炮轰广州城。这是典型的“炮舰政策”。

在打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巴麦尊子爵(H.J.T.Pa l m erston)当外相。到了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他已当上首相。在这段时期,他把“炮舰政策”理论化。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人挟大胜的余威,在胜利者高高在上的心理作祟下,要尽量发挥“炮舰政策”在心理上的震慑作用,决心让粤人威风扫地。前面说过,由于三元里事件激发,粤人抗英情绪高涨。英人觉得长此下去,“炮舰政策”在心理上的震慑作用无从发挥,要马上处理。当时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广州入城问题。第一次鸦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片战争以前,外人是不许入城的,只能在城墙以外濒河的商业区居住与做买卖。战后,五口通商,其他四口由于过去没有禁止外人入城的规定,故入城与否问题不大,就让外人自由出入。外人援四口之例倒过来要求进入穗城时,就遭到粤人的坚决抵抗。

对英国当局来说,其实入城与否,在物质上无关宏旨;但在精神上,就牵涉到非常重要的心理战术。“不战而胜”,是兵家的最高理想,如果能让“炮舰政策”在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则英国在华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夺取最大的利益。

对广州当局来说,当时的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似乎没有看透英人用意,凭着他怀柔的一套,忙不迭地赶快答应。粤民虽然同样地似乎也没看出英国的战略,但为了争口气,故坚持要关闭城门,把耆英宣布让英人入城的告示撕成碎片。耆英怕激成民变,改变初衷。到了1847年4月2日,英国公使德庇时(John Dav is)突然发难,带了炮舰自香港直闯广州,把沿岸中国炮台的守兵赶跑,把中方的大炮钉眼,炮架焚掉。这行动把当时居穗的英商也吓了一大跳①,历史学家更是莫明其妙:区区入城这种小事,哪值得调兵遣将这么大阵仗?个中奥妙正是“炮舰政策”的威慑作用。耆英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还是不敢打开城门。直到德庇时宣布翌晨攻城,耆英才勉强答应两年以后开门。

耆英为了避免两年以后被逼履行诺言,所以两年不到就逃之夭夭,运动运动一下人事关系调回北京。继他任的徐广缙与巡抚叶名琛决定抵抗英帝入城的要求。从徐、叶两人的奏折与私人文书中可以看出,促成他们抵抗的因素可能有二。第一,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似乎看穿了英帝“炮舰政策”的攻心战略,因为他们经常用“虚声

①D av i d Jardine to D on al d M a theson,3A pr il,1847,M a theson A rch i ves(英国怡和

恫吓”这样的词句来描述英帝的“鬼蜮伎俩”。同时更怕入城激起民变,于是孤注一掷,站到粤民这边来抵抗英帝。

若要“炮舰政策”行之有效,绝对不能让其流于“虚声恫吓”。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后盾就别声张。无奈1848年的欧洲是多事之秋,英国疲于奔命,到了1849年初要威逼广州当局履行诺言时,调不出强大舰队,新的英国公使文翰(G eo rge Bonha m )束手无策之余,逼得暂时放弃入城要求。糟糕的是,他照会里的有关词句给他的汉文秘书翻译成“不得辩论”,让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广东巡抚叶名琛等误解为英帝永远放弃入城要求。消息传来,举国欢腾,认为中国在广东打了漂亮的一仗:“不战而胜”。道光皇帝激动得流了眼泪,封徐为子爵叶为男爵。①粤民更是欢喜若狂,锣鼓震天价响,爆竹连天,并为徐、叶等广建牌坊,以记其功勋。气得刚到任的广州领事包令(John Bow ring )咬牙切齿,发誓终有一天要把这些牌坊打

得粉碎。

②英国外相巴麦尊子爵收到文翰公使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在文翰的报告上批示说:这些半文明的国家如中国、西班牙、葡萄牙,等等,隔十年左右就必定要揍他们一顿,这叫做“用藤条教训”。③英帝国主义的舵手终于把“炮舰政策”的精神升华到理论的阶段,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时距第一次鸦片战争十年左右,应该是

再用兵的时候了,无奈当时出兵无名,只好暂时忍耐。

④《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①②③原文是拉丁文:arg um en t um bacu linum 。P al m ers ton ’s m i nu tes on M r Bonham ’s

65,67,72,FO 17/173.

这一段提及的有关细节,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 。

见拙著《两广总督叶名琛》,中华书局1984年版。英文原版是J .Y .W ong ,Y e h M ing -c h 'e n :V i ce ro y of L iang -kuang ,1852-58(C a m b ri d ge :C a m b ri d ge U n ivers ity P ress ,1976)。

1856年初,人微年轻的副领事巴夏礼(H arry Pa rkes)自中国回到伦敦,已当了首相的巴麦尊子爵破格接见他。接见时谈了些什么?后来蓝埔(S.L ane-Poo le)在撰写巴夏礼传记时很有意思地作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说巴麦尊扮演了贺阀斯陀斯(H epha isto s)的角色的话,巴夏礼就是阿琦里斯(A rch illes)”,因为巴夏礼在同年6月回到中国当署理广州领事时,所“披上的盔甲是诸天神佛——唐宁街(Dow n ing S tree t ,英国首相官邸所在地)——所赐与

的”。①在希腊神话中,贺阀斯陀斯是火神,曾为阿琦里斯做了一副刀枪不入的盔甲。该作者打这个比方,似乎在说,巴麦尊子爵在接见巴夏礼时传授了他一套法宝。这法宝是什么?是一封信,是1847年巴麦尊当外相时写给驻华公使德庇时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巴麦尊指示德庇时说:“胜利,让我们在中国取得了优越的地位,因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是相应地强硬。我们时刻都要记住,绝对不能从这优越的地位上爬下来。我们一定要让中国人懂得,如果他们欺负我们的话,他们就会被枪毙。”②

这封信,正是巴麦尊以外相的身份在1847年1月9日颁发给德庇时的委任状。③难怪德庇时甫一到任,就赶快于1847年4月2日,如上面说过的突然发难,带了炮舰自香港直闯广州,以大兵压境,强逼耆英打开广州城门。

现在巴麦尊首相差人把该委任状录副后亲自交给巴夏礼是什么意思?这个谜很快就被揭晓。1856年6月,巴夏礼回到东方,被包令公使派到广州当署理领事。再过4个月,即1856年10月8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Ibi d .p .223.原件见P al m erston to Davis ,Desp .1,9January ,1847,FO 17/

121。S tan l ey L ane-P oo le ,T he L if e of S ir H arry P arkes (L ondon :M ac m illan,1894),V o l .1,pp.144_145,195_196,223.

日,“亚罗”事件就在广州发生了。事情刚发生,巴夏礼就迫不及待地给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叶名琛写信。以副领事身份暂时署理领事职务的小年轻巴夏礼,其职位比那县衙建在广州城的所谓“首县”的番禺知县也不如,却大剌剌地公函钦差大臣,这且不说,其口气更是目中无人到了极点。他一开头就说:“敝国受到极端侮辱,阁下得马上弥补”。接着他说了“亚罗事件”的英方故事,然后就说:“我在写信给阁下的同时,也写了报告给英公使与英国皇家海军驻省

河的司令员”。那“炮舰政策”式的吓唬跃然纸上。

①皇家海军驻省河的司令员翌日坐炮艇到穗,巴夏礼马上再度照会叶名琛进行恐吓。不果。于是怂恿司令员劫持一艘中方官船进一步恐吓。不果。于是又怂恿包令与皇家海军驻远东舰队的司令员西摩尔少将(M ichael S eym ou r)调来大队兵舰,拿下中方所有炮台,把炮口通通转为指向广州城,最后更炮轰总督衙门,恐吓一步一步升级。叶名琛就是无动于衷,让打得红了眼睛的巴夏礼大感意外。而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事,一场伦敦事前不知情也没有批准的战争,如此这般就打起来了②,给人一种弄假成真的感觉。

表面上,巴夏礼闯了弥天大祸。我说“表面上”,是因为巴夏礼闯祸这件事情是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但同时有一件事情是世人不知道的,只有英国政府的内阁成员才知道的,就是在“亚罗”事件发生前整整两个星期的1856年9月24日,英内阁已决定并由英

国外交部秘函法国外交部建议共同出兵攻打中国。③世人一直以

为“亚罗”事件导致“亚罗”战争,错了。有关“亚罗”事件的新闻通《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①②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 ,ch ap ters 2_3。

P ark es to Y eh ,8O ctob er ,1856,enclosed.i n P ark es to Bow r i ng Desp .150,8

O ctober ,1856,FO 228/213.

讯,迟至1856年12月29日才传到英国见报。①这时,英法进行秘

密交涉已有三个多月并已达成协议,正苦师出无名,突然传来“亚罗”争拗的消息,像及时雨般把那进行已久的肮脏交易掩盖得天衣无缝。②不过,对本文来说,这都是题外话。要紧的,是巴麦尊首相利用“亚罗”事件把“炮舰政策”的理论升华到更高更广的境界。

事情是这样的。“亚罗”事件传到英国后,引起新闻界极大的争论。③英国政府抢先在1857年1月6日把英国皇家海军驻远东舰队的司令员西摩尔少将写给英国海军总部的一系列战地报告,包括他跟有关人士如公使包令、副领事巴夏礼、钦差大臣叶名琛等等的通讯,全部刊登于《宪报》(G az ette )。究其目的,似乎有鉴于“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现实,先下手为强,让大家先看了英国军方的片面之词,以便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站到英国这边来。这一招,施诸英国广大民众,是奏效了,这从三个月后的大选后果可知。④施诸有学问,有教养,同时又善于独立思考的那些有正义感的国会议员,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那些议员们,光是从英国军方的片面之词,已觉得那辱旗之控,是有破绽的。而且,即使国旗真的曾给扯下来,以堂堂大国自居的英国,犯得上炮轰人烟稠密的广州城吗?巴麦尊在众多有良心的议员们声讨之下,百辞莫辩之余,决定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把他的“炮舰政策”理论大众化。他说,中国人是一个半野蛮民族,所以跟他们打交道时用文明的方法是白费时间。⑤有一家英国报章更露骨地把这一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它说:“要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①②③④详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 ,ch ap ter 10。

详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 ,ch ap ter 7。

详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 ,ch ap ter 11。

详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 ,ch ap ter 7。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达到中国的心脏,除了挥动利剑直捅以外,别无他法”①。

这理论根据,在当时具独立思考能力的议员们眼里,已是站不住脚,故他们极力反对。用现代眼光看,该理论也很明显是横行霸道而又自欺欺人的;但一般的群众容易受骗,而在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鼓动下也经常是盲目的。巴麦尊在下议院里辩不过议员们②,便解散议会,举行大选,以便尽情煽动群众。愤怒的群众纷纷指责那些反战的议员们卖国,在大选中都不投这些人的票,结果他们通通给扫地出门。巴麦尊重登首相宝座,添兵买马向华进犯。③当英法联军打到北京以后,英国全权公使额尔金伯爵下令火烧圆明园,不是偶然的,而自有其根深蒂固的理论根据。额尔金声称此举是为了报复翻译员巴夏礼等人曾被僧格林沁拘禁。按理,两国交兵,不杀来使,僧格林沁的行为无论于中国传统或国际法均不合。但是,额尔金找僧格林沁算账就是了,为何迁怒无辜的圆明园?而且,这样的惩罚远超于冒犯,于法不合。看!谁要是敢对任何大英臣民——哪怕是区区一个翻译巴夏礼——无礼,那熊熊烈火就把你什么千古奇珍也化为灰烬!这正是“炮舰政策”的精粹。

四、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这段历史,有好几件事情令人费解。举例说,第一,太平军起义不久,英国驻远东公使就宣布这是一场中国内战而表示中立;可是到了1860年以后,虽然表面上还继续摆出一个中立的姿态,但暗中则不断帮助清军攻打太平军,包括大量提

M orn i ng P ost,5Jan uary,1857.

②详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ch ap ter9。

供枪支弹药、军事训练,以及军装设备①,甚至让现役军人如戈登(Ch ar les G o rdon )②、马格里(H a lliday M a C a rtney )③等改投清军直接参战。为什么?第二,英军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清军拼个你死我活,为什么战事甫结束,反掉过头来帮助清军?第三,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强逼清政府永久割让了香港港岛和九龙半岛,为什么到1898年向清政府伸手讨新界时,不同样采取永久割让的方式而只是租借99年?当时英国完全有能力强逼清政府永久割让新界,但没有这样做。④第四,洋务运动期间,地方大吏广设兵工厂,得到英方的配合甚至支持,上述的英人马格里就在平定太平军以后还留下来帮助李鸿章总理金陵机器局。⑤到了戊戌变法图强时,甚至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C laude M c Dona ld)也公开表示支持变法。帮助中国图强,难道不怕中国强大起来以后,把英帝国主义赶跑吗?

在苦苦思索这些问题时,我发觉英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炮舰政策”;而“炮舰政策”的基本精神,是不要土地,不要征服中国作为其殖民地。大家不禁要问,那英国不是征服了整个南亚次大陆而成立其著名的印度殖民地吗?窃以为中国与南亚次大陆有基本的分别。中国在秦朝一统天下以后,已有二千年中央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②③④不少人认为,如果当时割让了,就不存在“回归”的问题。结果,中国不单收回新界,还要收回香港港岛和九龙半岛。

D e m etri u s C.Bou l g er ,T he L if e of S i r H a lli d ay M aCa r t ney ,K .C .M .G .

(London:1908).

See A nd re w W ilson ,Th e E v e r -V ic t or i ous A rmy :

A H ist ory of t h e Ch inese Camp a i g n und er L t .-C ol .C .G .G ord on ,C .

B .R .E .and of the S upp re ssi on of the T a i -P ing R e be lli on (E d i nbu rgh :W.B l ackw ood ,1868).

See R .Sm ith ,M e rcenar ies and M and ar i n s :Th e E v er -V i c tor iou s A rmy of N i n eteen t h Cen tury C h i na (N ew Yo rk :KTO P ress ,1978).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集权政府的历史传统。而南亚次大陆直到英国人到来的时候还是由无数小王国所组成,各有不同的语言、风俗、政制,英国人蚕食还不太困难;若要吞下庞大的、大一统的中国,自量是有困难的。①而英帝在蚕食南亚的同时,已感到吃不消,因为征服土地以后所带来的一系列负担如行政、国防、治安等等,费用不菲,英印殖民政府大部分时间靠举债度日。②若再来一个中国,恐怕真的要噎死掉。英帝从南亚吸取教训,醒悟到征服土地的最终目标,不过就是从该地榨取经济利益;如果能从一个地方榨取到经济利益而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正是兵家最高境界的所谓“不战而胜”。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正是“炮舰政策”。所以我说,“炮舰政策”的基本精神,是不要土地,而只是利用讹诈的方式,吓唬吓唬当地政府,让其拱手奉上经济利益,既干脆又轻松。所以该政策的先决条件是有一个可供吓唬的政府。这个政府不能太强,否则就会不听话;也不能太弱,否则它控制不了大局,就算听话也没用。

因此,英帝国主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逼其签订了城下之盟后,便要考虑到不能让清政权变得太弱。否则签订了的条约也没人履行,形同废纸。当时给清政权极大威胁的是太平军。所以,英帝国主义就暗中助其一臂之力。而为其提供的军火,正是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剩余物资,运回本国太费劲,藏在香港占地方,倒不如卖给李鸿章捞个好价钱。左右李鸿章拿了这批军火还不是英军的敌手;借他一两个低级将领,也反不了。何乐而不为?

至于让马格里之流在战后继续为清朝服务,帮助其发展金陵机器局等等,更符合“炮舰政策”的基本精神:因为这些所谓机器

①详见拙著D ead l y D ream s,ch ap ter11。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

局,制造出来的武器用来对付像太平军那样的本地叛乱还可以,并有利于清廷控制大局,以便英帝充分享受《北京条约》给与的优惠而在中国榨取经济利益。若用来反抗英军,那岂不是开玩笑!君不见,由马格里主持的金陵机器局制造出来的两门大炮,安装于大沽炮台后在1875年1月5日试放时,同时爆炸,当场炸死了5名清兵,另重伤了13名。①至于那些通过翻译介绍西方科技的传教士,以及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戊戌变法图强的英国驻华公使,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当中不少同时又是英帝国主义的间谍。一心两用,目标一致,就是不断为那半死不活的清廷打强心针,尽量延长它的寿命。

至于香港方面的情况,则与上述有所不同。在英帝国主义只要求租借而不要求割让新界时,那已是1898年的事情了。当时的国际局势跟1860年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1860年英国在华的势力,还是独霸一方,无与伦比。到了1898年,则由于欧洲新兴国家如德国和意大利的崛起,并到处与老大帝国争夺利益,英帝国主义已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列强之间的竞争,到了1898年已呈现白热化,既正式瓜分了非洲,在中国又由德国带头划分势力范围,所用的办法,正是货真价实、英国商标的“炮舰政策”。

这种势力范围的建立,对英国在华利益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没有列强对势力范围的瓜分,英国的势力与商品可以不受阻碍地通行全中国;而一旦各国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后,英国的影响力就被逼退,缩到它自己已霸占到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当时列强制造势力范围的步骤是,先物色一个据点,然后找一个“亚罗”事件式的藉口占据这据点,最后再从这个据点扩张出一个势力范围。比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方说,德国用传教士被山东农民杀死作为藉口,先占据了山东的胶州湾①,由此进而扩大其影响力,把整个山东半岛宣布为其势力范围。俄国也是如此,它先是占据了辽宁的旅顺,然后宣布整个辽东半岛为其势力范围。法国则是先占据了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广州湾,然后宣布红河流域为其势力范围。所谓占据,是采用租借的方式,一般以99年为期。与其它列强一样,英国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伸手向清廷要新界的,它的理由是要平衡法国新近在广州湾所取得的势力范围。如果英国提出租借新界99年,那倒没什么,但如果英国强逼清廷永久割让新界,则很可能导致天下大乱,严重伤害英国在华利益。为什么?

所谓势力范围,只是一个笼统的地域概念,其实,列强没有划定边界,也没有派兵驻守。土地的主权还属于中国,行政还由中国中央政府派员到各地来管理,治安还由中国政府维持,各地要塞还由中国军队把守,税收还是由中国政府来抽。这样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势力范围是列强加强各自在华角逐的实力,互相对付的一种手段,是排除别的强国进入其地盘的意思,而主要不是对付中国的。但是,如果列强把中国像非洲那样正式地瓜分为各个殖民地,当然就变为主要是对付中国,不会再容许中国还有什么政府存在,而英帝国主义优哉悠哉的“炮舰政策”将会由于再没有一个可供吓唬的对象而马上失灵。有什么事情会导致这种局面?如果英帝要求清廷永久割让新界的话,其他列强就会争相效尤。不得已,英帝

①见John E.S ch reck er,Imp er ia lis m and Ch inese N a ti ona lis m:G e rm any i n

S han tung(C a m b ridge,M as s.:H arvard U n iversity P ress,1971)and Joseph W.

E s h erick,Th e Or ig ins of t h e B ox er Up r isi ng(Berk eley and L os A ng el es:

介绍英国的英语作文3篇

[标签:标题] 篇一:英国essay范文 要写出一篇漂亮的命题小essay可不是那么容易,内容技巧以及格式都不可小视,尽量做到全面和细节。如果哪一点出了错误,录取官很容易认为该学生大意不注重细节,学生的形象也许就会打折扣了。一些学生的小文章没有通过,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个别原因。 优越论文网老师在这里总结出了essay写作中几大典型错误。 1、对申请学校认知不多。有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没有仔细考虑自身的情况,甚至有的抱着非名校不读的想法,但是也没有仔细去咨询了解对方学校的情况。因此对于大多学校都会提出的问题——why choose this school,学生不能说出学校的大致情况、特点和优势,回答时敷衍了事,只说出最表层的一些东西。回答不到位就暴露出自己的态度,很难看出申请人对学校的兴趣和向往程度。 2、回答问题时没有正确审题。一些在思想上很懒惰的学生总以为各个学校问的题目差不多就可以互相借用,没有认真审题就把申请学校A的套用在学校B上;还有的学生审题不到位,在内容上出现了很多与主题或者申请不相干的部分。 3、找不到思路,不会转换。有的学生想考察学生的思维灵活度,想知道学生的专业水平或是人际交往的态度等,提出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例如芝加哥大学:请比较苹果和橘子,这个题目就不应该只写两种水果的区别什么的,可以将两种水果拟人化,各种水果代表哪两种人等等。总之,思维不要太死板,学会转换。 4、词句使用不恰当。大多英语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要么用词太过简单,要么总是喜欢用晦涩、深奥的来让录取官认为自己的具有多大的词汇量。前者会使文章显得没有一点深度,后者容易使文章看着不顺畅,读着拗口。所以,在写作时首先要有条理表明自己的看法,其次使文章读起来语句通顺,再使用一些有真正意义和内涵的语句。 5、文章呈现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有的文章语气平平毫无生气;有的过于激烈,为了显示自己是对的,极力鼓吹自己的看法或价值观;有的一味夸对方学校是多么地有名气,甚至用哀怜的语气博得录取官的同情。这都是不可取的,适当地赞扬即可,尽量使文章读起来有生机活力,做到态度理性冷静客观。 6、语法拼写等小错误。有的学生单词拼错,语法用错,用翻译机器硬生生地翻译,出现频率过高。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英文水平,最好是学会英语思维。 以上几点就是优越论文网总结的essay写作中容易犯的典型错误,在此陈列希望广大申请留学的学生借鉴,交上出彩的入学第一份作业。 篇二:英国essay范文 优越论文网自成立来经过十年的成功经营,口碑越来越好,品牌越做越大,然而有些学生依然抱有疑问,优越论文网真的想口碑那样好吗?为解决学生的困扰,优越论文网老师在此将做一些疑问解答。 (1)你们公司资历怎么样?可靠吗? 答:您好,我们是英国的一家公司,已经成功经营十年了,靠的都是实力和信誉,我们已经帮助超过28754位留学生解决了课程作业assignment或毕业论文写作的难题,我们致力于为留学生朋友提供最专业的论文写作解决方案。 (2)你们公司课业辅导的范围有哪些呢?你们能为我服务什么呢?答:您好,我们公司的业务范围是, 1、多国英文论文写作的辅导(包括平常论文作业和毕业论文); 2、留学文书的辅导(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个人简历等);

(英语毕业论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及美国梦的幻灭分析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958035640。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2 女性意识在《红字》中的表现 3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4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 5 哈克贝利费恩对“文明世界”的适应 6 《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7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8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9 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 10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11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2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13 分析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影响 14 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15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广告语的修辞特点 16 初中生英语口语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17 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 18 《身着狮皮》中的话语、移民与身份 19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 20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 21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22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23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英国留学生回国前准备

英国留学生回国前准备 现如今,中国留学生留在英国越来越难了,所以,基本上,大部分从中国来的留学生都选择了毕业后回国发展。 每年的毕业季,看着周围的朋友忙着抓紧临走前的购物、旅游、收拾行李,心中难免不舍。 不过,既然来了一趟英国,也不是说走就能买张机票“一走了之”的,在这里特别把回国需要备忘的事情整理罗列了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材料方面准备 如果你回国以后想要办理派遣落户,那么,需要在离开英国前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不过,2014年起,回国办理学历认证已经不要求提供此证明。 关闭银行账户 同学们一般来英国后都会开个银行账户,如果离开英国的话,很多人都会把账号关闭并把钱转回国。 关闭账户在英国非常简单,只需要去银行即可办理,记得带好你的ID证件,比如护照和签证卡。 如果你人已经回国了,仍然可以写信给银行,提供你的个人和账户信息要求关闭。具体关闭账户的方法在各个银行的官网上都可以找到。 警局注销 同学们刚到英国时都会在警局注册,离开时并不需要去把注册单交还给警察局。 GP注销 就像你从一个地方搬至另一个地方需要更换GP一样,回国前同样需要让你的医生知道你准备离境。所以,带好你注册的医疗卡、个人ID、可证明有效地址的信息,去GP那里报到吧! 手机合同注销 如果你签的是手机合同,离境时如果合同还没有到期,记得一定要把剩下的余额付清,要不然除了会影响你个人信誉,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你所注册的地址今后所有住户的信誉问题! 返税

如果你在英国工作过,可以在准备永久回国前填返税表P85。注意按照表格要求填写,并准备好相关材料。 购买机票 可以购买回国机票的网站有很多,我们推荐大家直接上各个航空公司的官方查询及订票。 订机票的时候尤其注意行李要求,回国一般东西还挺多的,所以,不要超重,或者了解增加行李重量的价格及规定。 退税 退税这可是一件大事,因为几乎所有将要回国的留学生在回国之前都要大肆购物一番!花了那么多的钱,税也一定是要退的。 不过,关于机场退税的故事,一千个人能有一千种经历。同样的情况,有人退税成功,有人就会失败,俗话说在英国退税真的是得看人品! 不过呢,只要大家填写好退税单,按照程序来,应该还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详细退税流程,点击这里阅读。学生签证在过期的前三个月内或在能够证明自己是彻底回国的情况下均可退税。 打包、邮寄行李 来英国留学,哪怕只短暂的生活一年,恐怕回国的时候也有很多是不能全都放进随带行李中的吧! 几乎大部分留学生都会选择提前海运一部分行李回国,经济划算,一般两个月左右就能到。 大部分在英国给华人提供海运的公司都提供Door to Door pick up和箱子,直接从你英国的地址拿货,送到你中国的地址,有的公司还提供团购机会,更便宜。 回国后 虽然很多同学一毕业就回国了,但可能还想返英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但如果签证还没有过期的话,但已经离开一段时间了,还能再次入境英国吗?可以咨询51offer哦!另外,不要忘了在国内进行学历认证哦! 最后,大家来一趟英国,在离开它时,不管舍不得也好、怀念也好、或者急切想要脱离也好,毕竟是有了一段在外国生活过的经历,一定也会有些适应和感情。 回国后,在最初的生活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需要重新适应的事,虽然自己是中国人,但英国的生活也会莫名的感染了我们在某些方面的做事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回国也会马上面临找工作的压力,都要自我调节好! 太傻英国留学: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1624962.html,/abroad/en/

珍珠港影评

篇一:《珍珠港》观后感 《珍珠港》观后感 今天的军事选修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珍珠港》这部描写二战日军偷袭珍珠港,并直接迫使美国参战的电影。这部耗资巨大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珍珠港》叙述了1941年12月7日前后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两位年轻勇敢的飞行员雷夫,丹尼以及纯洁美丽的护士伊芙琳也未逃过这场战争的劫难。通过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影片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胜利的辉煌和军人勇于献身的果敢精神以及主人翁的高尚情操。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只有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它,才可以得到较全面和真实的看法,日本想通过珍珠港之战一举打垮美国,然而时代最终证明他们错了,正如剧中山本所说:我怕这样会唤起在沉睡中的巨人。 在当时美国时时密切注视日军一举一动的背景下,在当时日本四处出兵疲于奔命,而美国则是以逸待劳的情况下,日军居然能在其眼皮底下迅速的摧毁美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珍珠港,而且是在几个小时之类,美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在仔细看了二战史之后,就可以清楚的明白,珍珠港在美军中的重要地位。在偷袭之前,日本方面就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不仅在外交方面麻痹美国人,还在电报等方面误导美国侦查部门,而其要跨越茫茫太平洋直接袭击美国本土而不被发现,可谓难上加难,但是他们却轻易的就做到了,甚至就在偷袭前夕,美国方面都还在说日本不可能跨越太平洋的,这不能说是美军太疏忽大意了,而只能说日本太大胆了。在剧中,日本人的严谨从他们的袭击准备中又一次体现无疑,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既一举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从而控制环太平洋的主动权也正是这场空前的偷袭打破了世界还是没有战争的美国梦。 珍珠港失败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罗斯福总统是惊愕不已,这么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居然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化为乌有!他知道接下去怎么做了。为了说明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时候,身体残疾的他坚决不让助手扶着,坚强地用自己那残疾的双腿站了起来!正是这个动作,让我深刻认识到,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肯去闯,有着必胜的信心、信念,才能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人敢于正视历史、反思曾经的失误的勇气,它值得我们学习。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反思和成长。只有正视失误、反思过错、记住伤痛,才会使自己不再陷入屡错屡犯的泥潭;才会在惨痛的教训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才会将失误、过错、伤痛化作完善自己,奋起直追的动力。如果这样,失败的成本就是我们勇于担当力量。 当然在体会到战争残酷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影片用很多篇幅,铺陈渲染了珍珠港驻军护士伊芙琳和飞行员雷夫、丹尼之间的爱情三角恋。这貌似不能给人新鲜感,但导演却处理得恰到好处, 在影片中多数把战争场面与爱情场面交错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体会到战争残酷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人性的温暖。雷夫与丹尼这对好朋友又是情敌,化干戈为玉帛,并肩作战,将儿女私情暂时抛在一旁,共同为自由、正义而战... ...也许自己很重要,爱情很重要,但是和国家自由比起来,一切都可以暂时抛却,也就是可以为国家为自由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诠释了军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最后丹尼为了救瑞夫死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瑞夫把丹尼的遗体带了回去,上面盖着美国国旗。可以想象此时依夫林的心情。影片的最后,伊弗琳和雷夫在斗弄一个可爱的小baby,依 “丹尼,稀看出丹尼摸样,活泼可爱......美丽的珍珠港美丽的爱情故事。瑞夫对着小丹尼说: 你想飞么?简单而愉悦的画面,却让人回味无穷,不禁潸然泪下. 《珍珠港》中,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当处于那种绝望无助的情形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吼叫,那种痛苦扭曲的表情,那种血肉横飞的场面,也许我们永远也忘不掉,而受战争之害的民众的感受,我想我们是体会不到的,我也希望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体会,因为这是人性毫无慈悲

英国论文(Essay)写作技巧—优越论文

英国论文(Essay)写作技巧—优越论文 没出过的学生向往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留学生烦恼很多,主要就是写Essay 了,一篇一篇的论文堆积如山,熬到半夜两三点还是没写完,勉强过关,第二天还是一整天的课程!无数的学生都在说论文作业很难,写不出来。以下是英国优越论文老师给出的一些Tips. 首先,以下是几点写作论文是必须注意的。 1、尽量少用“I think”“As is known to all”等比较主观评价的词,更不要用未注明来源的引语,比如“有人说过”“一位著名语言学家曾经探讨过”“功能语言学认为”等。 2、要旁征博引,但是不能生吞活剥,东拼西凑。 3、注意文章的简洁性,对发展文章主题没有作用的引文坚决不用。 4、区别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一手资料的引文,比如引用的内容与原文一致的就用引号,并标注来源;一手资料间接引文,如果是归纳他人的观点的,最好是解释性地引用他人的成功,不用引号也不需要标注来源;二手资料间接引文,如果是在阅读某人A文献的时候发现被其引用的另一作者B也有值得引用的观点,引用的方式就是——B(1989)曾指出……f转引自A 19951。这里要求A和B 均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中。 5、避免无意的plagiarism,也尽量不要copy.有时候将以前从某书上学习到的观点和理论用于文章中而忽略了其来源,这就造成了无意剽窃。 6、不提出证据不足的观点,也不用“我认为”“大多数研究者会同意这样的观点”等虚张声势的表达方式。 7、任何一个观点都要有来源,或者得到作者的论证。如何证明一个观点其实是比较困难的问题。 其次,要追求Essay的原创性。 原创性是学术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一个要写论文的留学生所必须了解的。一般来说,综述性文章的原创性内容比较少,多为介绍他人的论述,少数内容是作者的分析和看法。综述文章又可分为大综述文章和小综述文章,前者覆盖一段历史的理论发展,后者仅限于某人某阶段的理论研究。写综述文章必须做到介绍他人尚未介绍的理论。 有一类文章是批判性的论述文章,这类文章原创的内容有多有少,它的原创部分是建立在对相关理论的批判之上,它所提出的新见解必须论据充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实证性的文章原创成分最大,一般是根据以往研究中心出现得不足提出的一个新见解并加以证明,其中实证性的文章一般分为: 1、分析性/推理性实证:将论点建立在语言事实及其分析上,重语言事实及分析工具。 2、实验性实证:根据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新的观点或假设,设计试验方法,控制相关变量,收集有效数据并加以分析,并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证明文章提出的假设。 3、调查性实证:它是根据以往研究引出的问题设计的调查问卷,探索调查对象在某方面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

好莱坞电影故事类型和母题剖析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不太关注现实生活,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经济危机、工人失业、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等等,鲜有正面的反映。有些影片,即便涉及到上述事件,也是作为背景处理。好莱坞主流电影所承载的大多是些虚幻的白日梦般的世俗神话。这与美国人把电影长期点位于商业娱乐行业有关,也与发生在好莱坞的迫害进步人士的“黑名单”事件有所关联。三是套用一个个经过市场验证、深受观众喜爱的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电影,常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重复和模仿之作很难入流。但事实也已证明,某种相对固定的电影样式确实能够争取到相对稳定的观众。结合观众观看的习惯,把某种电影样式和影像特征予以强化并实施局部翻新,是好莱坞电影在叙事方面的又一个谋略。如果说好莱坞电影人也还是有一些个性和创造精神的,那也只能在类型化电影的总体框架内追求丰富多彩了。四是展示几个光彩照人、容易引起观众认同感的理想化人物。 能否让观众对银幕上的人物形象产生认同感,是决定一部饮片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深谙个中三味。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主要人物,既不是富得流油的金融寡头,也不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的劳工或农民,而是不太穷也不太富,知书达理、有点幽默感也有开拓精神的中产阶级。对于大资产阶级,主人公会给点讽刺与调侃;对于平民阶层,主人公会给点同情与怜悯;对于法律与准则,则采取总体尊重、局部戏弄的态度。显然,这样的人物是最容易在广泛的人群中获得认同的。有人说,好莱坞多年来推销的是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动机,出于为了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叙事指的是讲故事的方法,通常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把时间组织起来——也就是编剧和导演如何把一个股市的原始内核用最吸引人、最有趣的方法讲出来。好莱坞关于电影的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一.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 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 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 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5. 伏尔泰与儒家文化: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四.设疑自探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阶级力量壮大 3、科学: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兴起的概况: 1、进程:英国(兴起)→(高潮)→世界(进一步发展)

去英国留学达到这些条件才行

去英国留学达到这些条件才行 和热爱,参加过什么样的活动,有哪些时政观点等,还有就是要看留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和影响力。英国的知名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关系和社交能力,最后就是自信心,这也是英国大学一直以来对精英精神的体现,要有改变和影响社会的抱负。除此之外,非常出众的学科能力是进入英国知名学府的基础。 二、申请英国留学的条件之英国留学申请不同学位不同的要求 (一)申请硕士学位 英语要求:一般来说,基本要求IELTS成绩至少6.0分(TOEFL550 分)。 有些大学要求IELTS6.5分(TOEFL580分)。 学历要求:对于英国本国的学生,一般要求本科毕业。中国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入学读英国硕士;中国大专毕业生工作两以后,可以攻读英国硕士学位。 学费情况:根据不同的专业学费相差很大,每年学费在6,500 至10, 000英镑不等,约合人民币8至12万元。一般来说,普通

专业学费在6, 500至8, 000英镑,热门专业在9 , 000英镑以上。 (二)申请本科学位 英语要求:就读英国大学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一般来 说,基本要求IELTS成绩至少5.5分或相应的英语水平(如:TOEFL520 分,剑桥高级英语证书),有些大学甚至要求IELTS6.0分(TOEFL550 分)。 学历要求:对于英国本国的学生,原则上要求GCEA-Level(Ge neralCertificateofEduactio nAdva ncedLevel)通过三科以上。中国大专毕业生可以直接入学读英国大学本科;中国高 中毕业生、职业高中、中专毕业生等,须先读一年的大学预科,方可升入本科学习。 学费情况:每年学费5,500至8,000英镑,约合人民币7 至10万元;个别专业,如医学专业可高达10,000英镑以上,合人民币至少12万元以上。 (三)申请大学预科 大学预科是专为国际学生设立的,并非入读大学本科的必经阶 段。因此不同的大学对入读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也不尽相同,从 IELTS4.0至5.0不等。如:埃塞克斯大学预科要求IELTS5.0或TOEFL500分。中国学生入读英国大学预科的学历要求是高中毕业,否则

英国病人英文影评

The Beauty of Humanity 商管1001班罗银香20100301298 The English patient, adapted from one book which is entitled with the same name of a Canadian writer, Michael Ondaatje, is a love traged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war and desert. It cost 27millinon dollars and over 200 people from eight countries took part in making this film. In 1997, The English patient received 9 awards in 69th Oscar, for instance, best motion picture, best director, and best film editing. Once you have seen this film, you will find it live up with its fame. The story is told in flashbacks by Count Laszlo de Almásy who has been badly burned in plane crash, occurring just as the film opens. Almásy is taken care of by Hana, an unlucky but warm-hearted girl who lost her boyfriend and best friend in the war. With the help of Hana, Count Laszlo de Almásy gradually regains his memory. He used to be a Hungarian historian who investigated with the explorer Madox in the Sahara, where he made acquaintance with a pilot, Geoffrey and his wife, Katharine. He found that Katharine was so enthusiastic and smart that he could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her. In the mean while, Katharine took to him because of his intelligence, alert and humorous. Since Katharine was a married woman, their love was bound to be a tragedy. At the last, though Almásy risks his life to save his lover, he could not change the ending: Katharine was dead. Ralph Fiennes, who is known for his warm smile and charming eyes, plays the Almásy role very well, especially in the scene which he walks in the desert for 3 days to find a doctor to save Katharine, his face is full of anxiety and desperation, which exactly expresses the feeling of the poor Almásy. Kristin Scott Thomas was nearly 40 years old when she played the Katharine role in The English patient. We have to admit that though Kristin Scott Thomas is not young but she is a beautiful and elegant woman. In this movie, Kristin’s role is very paradox: Katharine loves Almásy but she can’t stand the blame from her ethics, so she makes a tough decision to break up with Almásy. She doesn’t expect her having an affair with Almásy will drive her husband Geoffrey crazy. Geoffrey wants to kill

英国留学申请essay写作常见问题一览

英国留学申请essay 写作常见问题一览 导读:本文英国留学申请essay 写作常见问题一览,仅供参考, 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英国拥有完善的交体系,一流世界名校,良好的学习环境,每年英国的留学竞争很激烈。想要申请英国大学,都需要提交essay ,好的essay 则能给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带来了英国留学申请 essay 写作常见问题一览。 1、对申请学校认知不多。 有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没有仔细考虑自身的情况,甚至有的抱着非名校不读的想法,但是也没有仔细去咨询了解对方学校的情况。因此对于大多学校都会提出的问题why choose this school ,学生不能说出学校的大致情况、特点和优势,回答时敷 衍了事,只说出最表层的一些东西。回答不到位就暴露出自己的态度,很难看出申请人对学校的兴趣和向往程度。点击查看 2、回答问题时没有正确审题。 一些在思想上很懒惰的学生总以为各个学校问的题目差不多就可以互相借用,没有认真审题就把申请学校A 的套用在学校B 上;还 有的学生审题不到位,在内容上出现了很多与主题或者申请不相干的部分。 3、找不到思路,不会转换。 有的学生想考察学生的思维灵活度,想知道学生的专业水平或是 人际交往的态度等,提出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例如芝加哥大学:请 比较苹果和橘子,这个题目就不应该只写两种水果的区别什么的,

可以将两种水果拟人化,各种水果代表哪两种人等等。总之,思维不要太死板,学会转换。 4、词句使用不恰当。 大多英语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要么用词太过简单,要么总是喜欢用晦涩、深奥的来让录取官认为自己的具有多大的词汇量。前者会使文章显得没有一点深度,后者容易使文章看着不顺畅,读着拗口。所以,在写作时首先要有条理表明自己的看法,其次使文章读起来语句通顺,再使用一些有真正意义和内涵的语句。 5、文章呈现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 有的文章语气平平毫无生气;有的过于激烈,为了显示自己是对 的,极力鼓吹自己的看法或价值观;有的一味夸对方学校是多么地有 名气,甚至用哀怜的语气博得录取官的同情。这都是不可取的,适当地赞扬即可,尽量使文章读起来有生机活力,做到态度理性冷静客观。 6、语法拼写等小错误。 有的学生单词拼错,语法用错,用翻译机器硬生生地翻译,出现频率过高。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英文水平,最好是学会英语思维。 1、英文论文的语言使用规范可以用来检测学生在各个学历阶段 英语学习的情况。单词拼写错误是否明显,用词的选择是否恰当,句式上是否仍带有Chinglish 的痕迹,从整个语篇来看是否具有英式思维。 2、英文论文的语言使用规范可以用来检测学生在撰写论文时的 思路逻辑。语言使用规范不仅包括字词句的使用,还有句段和逻辑,以及文体文风。不同的论文能看出不同的写作思路、论证方法,有的是先提出问题,最后下结论,有的是在文章开头就给出自己要论证的观点,然后铺开陈述和论证。 3、英文论文的语言使用规范可以用来检测学生上课是否有听导

英国病人 影评

《英国病人》影评 《英国病人》改编自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获奖同名小说。小说获得了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本片是以二战北非战事爆发前后为时空叙事范围、以战争和沙漠为背景、以刻画人性最深入本真、最可贵情感的一部爱情悲剧。 两个时空的交叉叙事是本片的主要故事结构。主线是艾玛殊回忆的在坠机之前发生的故事,副线则是现实中在事故中严重烧伤的艾玛殊受护士汉娜照顾。关键人物是艾玛殊,通过他和周围人物的交流,让回忆中的人物影响着现实世界中的汉娜等人。电影主要讲述了两段故事。 第一段故事发生二战爆发前夕的埃及,单身的匈牙利伯爵艾玛殊和已婚的英国女人嘉芙莲相爱了,好几次他们都试图放弃这种不伦的恋情但都没有忍心,内心的欲火和真挚的爱情促使他们彼此走的更近,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艾玛殊和嘉芙莲的恋曲注定要以悲剧收场。他们没办法超脱伦理的约束,嘉芙莲的丈夫对她爱恨交加,以至于最后竟要三人同归于尽。嘉芙莲躺在山洞里等待救援,艾玛殊却因为他的国籍隶属于纳粹德国而遭到囚禁。于是艾玛殊铤而走险出卖了英国绘制的沙漠地图,以此作为交换拿到了德国人缴获的一架英国飞机,飞向大漠寻找嘉芙莲。可惜的是艾玛殊到的时候,嘉芙莲已经死去了。当艾玛殊抱着嘉芙莲的尸体痛哭的时候,他的灵魂也随之而去。艾玛殊万念俱灭地驾驶着涡轮飞机,载着她爱人的尸体横跨沙漠,这一段波澜壮阔的航拍场面此刻却显得如此的抒情而温柔。当飞机被击落,艾玛殊脸部被烧成伏地魔后,他也就成了一名“英国病人”被转移到了意大利疗养。 嘉芙莲最后死去的游泳者洞穴颇有细品的意义。游泳者洞穴是艾玛殊和嘉芙莲一同发现的。在洞穴的岩壁上,刻画着舒畅快乐游泳的古人类。在水中畅游,无拘无束,那是一种怎样的自由,怎样的奔放。艾玛殊和嘉芙莲一见钟情,他与她缠绵难离;他与她既不能在阳世厮守,那就在阴间相会。现实中的荒凉沙漠与抱着嘉芙莲遗体痛哭欲绝的艾玛殊形成强烈的对比,尘世间如此悲凉无情,一对普通的恋人始终无法走出这片撒哈拉沙漠。只有留在游泳者洞穴里的壁画上的游泳人儿是自由的,可渴望自由的他们已不在人世,化作了露水滋润着人们日益干枯的心灵沙漠。影片色调温暖,镜头柔和美丽,剪辑张弛有力,然而就在这极致美好的画面之中情绪是压抑痛苦的,又不失热情的。正如嘉芙莲回答艾玛殊所问的问题“你什么时候最快乐和什么时候最痛苦”一样,她给的答案都是“现在”。这个“现在”就是两人相恋却不得常厮守的现实。 拉尔夫费因斯的表演无疑是最成功的,他有着贵族般的高贵气质,内敛,神秘,年轻。由他演绎的艾玛殊英俊瘦削的面庞下有一颗封闭的心,在一群人中总是最令人瞩目的。特别是最后走出沙漠,寻找救援时的那份无助,焦急,虚弱,疯狂的不顾一切的执著,在他瘦削的身躯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即使被烧的面目全非,奄奄一息,也是那么夺目,沙哑语调下的沧桑幽默,想到伤心处的痛不欲生,始终引领旁人走进内心,探寻他的动人往事。 第二段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夕的意大利,加拿大随军护士汉娜在照顾“英国病人”期间,爱上了驻扎在当地的印度军官基普。这是一段浪漫的爱情的故事,就如同任何一部爱情电影都会拍的那样,情感一步一步累积,并升华到爱情的高度。但是,二战结束后,这段感情却嘎然而止。事情都源于基普的朋友在庆祝德国投降的时候被一枚地雷炸死,基普感觉到了一丝的阴影,即使战争胜利了,但是从战争中摆脱出来的人们还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甚至,战争的结束对于他们来讲也是一种茫然和离别的开始。汉娜与基普之间其实缺少一般恋人间惯常的交流,他们的彼此吸引,更像是孤独中的互相抚慰。所以基普离开了,汉娜甚至没有挽留,她只是默默的注视着基普离去。两个人开始了他们的爱情,却没有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只能说他们的爱情已经因为战争对人的创伤而扭曲了。 两段故事看似毫不相似,却又非常相似。电影中开始和片尾的沙漠场景,在明暗之间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是近代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两个重要事件,具有多方面的相似性。也许是由于它们分别发生在东方和西方,而且在时间上相差近三个世纪,因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极少有人将这两个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现简要归纳其主要相似之处,供师生们参考。 一、历史背景相似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陳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兴起的标志,此时,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历史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得不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广大人民群众抓起了“爱用国货,抵抗洋货”的反帝爱国运动;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也迫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而积极奔走。于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其次是化工、皮革和卷烟等行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达到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加的投资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和。资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他们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针对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刮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然后向甚至全世界蔓延,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反,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欧洲时代的主旋律,为了争取政治权力,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力量不断增强的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础上再次掀起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启蒙运动就这样兴起了。 二、性质相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为了打破封建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三、内容相似 其一、打倒专制主义,倡导民主政治。 在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民主”的口号,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1916年2月,陳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

英国留学如何申请

英国留学如何申请 去英国留学已然是现今许多学生的选择。英国优越教育专家表示,主要是因为英国大学的教育品质高、学校的国际声誉突出、学术的研究水平高、学位等级证书也受国际承认,其课程也比较短致使学费也相对少些,这些因素可以说都是中国学生把英国作为首选留学国家的原因。 英国留学既然这么受到这么多学生的关注,对于很多首次接触到英国留学申请的同学对整个申请的流程又不是十分了解。英国本地高端品牌机构优越教育借此机会将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介绍留学英国申请整个过程所要经历的各阶段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那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1. 递交学校申请阶段: 每年的9月份就进入了次年9月开学的高峰期,当然如果大家想尽早递交学校申请,就要提前准备CV、PS、在读证明及至少大学6个学期的成绩单及推荐信,当然如果大家有其他重要的荣誉证明或奖励或工作实习证明,都可以提交。 除此之外,有个别学校或个别专业会对IELTS及护照有要求,所以请大家在选择学校及专业时,一定要注意了,如果对IELTS或护照有要求,那就请大家尽早准备雅思的考试及办理护照。 去英国留学已然是现今许多学生的选择。作为英国留学高端品牌优的越教育专家表示,对于很多首次接触到英国留学申请的同学对整个申请的流程又不是十分了解。英国本地高端品牌机构优越教育借此机会将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介绍留学英国申请整个过程所要经历的各阶段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那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1. 递交学校申请阶段: 每年的9月份就进入了次年9月开学的高峰期,当然如果大家想尽早递交学校申请,就要提前准备CV、PS、在读证明及至少大学6个学期的成绩单及推荐信,当然如果大家有其他重要的荣誉证明或奖励或工作实习证明,都可以提交。

写好英国essay写作的九大技巧---英国翰思教育

留学英国的同学们一定会面对大量的英国essay写作,掌握好英国essay写作技巧,那么就 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英国essay了。接下来就随hansedu小编一起看一看写好英国essay写 作的九大技巧。 英国Essay写作技巧一:思考 其实,给自己留一些思考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开始写essay之前,同学们有进行过pre-thinking,那么你会有足够的时间去找相关资料,否则边写essay边查找资料,这样会打断你的写作思维。所以在开始essay之前,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些时间思考。 英国Essay写作技巧二:与导师沟通 导师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讲解lecture,在开始essay之前先跟导师进行一次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做了哪些research并且提出自己的idea。导师很清楚你们所在大学的examiner想要的 是什么,所以tutor是引导你达到assignment标准的最佳人选。 英国Essay写作技巧三:理清写作思路 开始essay写作之前同学们应该先做一个初步计划,制定一个大致的结构,你想要的essay 是什么样的?如果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做哪些research?这些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所以在写作之前,先做个详细的研究计划吧。 英国Essay写作技巧四:让别人来检查你的论点 想要做到essay论点清晰可见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可以请求你的同学、朋友或是导师来验证你的思维,看一看是否有矛盾之处存在。毕竟客观的视角常常可以看见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英国Essay写作技巧五:Reference很重要 不要小看了reference的重要性,如果你的reference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分数至少会减少10%。要知道在英国,各个大学对学生剽窃的行为抓得很紧,所以如果你想要复制粘贴,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英国Essay写作技巧六:校对工作不能少 因为自己对essay写作内容太过熟悉,所以反而看不出什么问题。因此同学们可以借助新的视角来检查你的essay,或者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看一看是否存在拼写等错误。 英国Essay写作技巧七:数字使用规范 无论你是哪个专业,essay里边出现的数字、图形以及表格都需要严格把关。一旦出现明显的数据错误,那么examiner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英国Essay写作技巧八:内容要创新 如果大家的essay都千篇一律,那么难免引起视觉疲劳。如果你的essay内容没有新的观点 新的内容,无法让人有想要读下去的欲望,那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在表达上也尽量简洁而生动有趣。 英国Essay写作技巧九:检查格式 最后一定不要忘记检查essay的写作格式,毕竟这是最简单易得的分数。Essay的行间距、 边距、字体以及引用样式都要一一检查。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末路狂花》中塞尔玛的人物性格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合作原则视角下探析广告语篇中省略的会话含意 2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 3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 4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 5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6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7 家庭教育对保罗的影响:品读《儿子与情人》 8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9 Why is Valentine’s Day More Popular than Qi Xi —Cultur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10 On the Narrative Arts of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A Case Study of"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11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 12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 13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V alues Based on Friends 15 矛盾的女性主义观—读乔治.艾略特的《弗罗斯河上的磨房》 16 英汉汽车广告中常用“滑溜词”的对比分析 17 宋词英译中的模因传播分析 18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怀旧情绪 19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Self-identity Loss of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 20 解析哈代《远离尘嚣》中的悲剧因素 21 22 从道德角度分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 23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24 中美婚姻观对比研究 25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 26 An Analysis of the Fool in King L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 27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28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29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爱情模式的异同 30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31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美女的命运 32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33 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 34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35 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弗洛伊德理论来解析《红字》 36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 37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应用的语用分析 38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 39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