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世清:我国当前反“民科”思潮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陈世清:我国当前反“民科”思潮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陈世清:我国当前反“民科”思潮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陈世清:我国当前反“民科”思潮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陈世清:我国当前反“民科”思潮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内容提要:我国目前来势凶猛声势浩大波澜壮阔风起云涌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科的浪潮纯粹是贼喊捉贼、李鬼捉李逵的闹剧。这场闹剧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逆流,中华文化发展史的耻辱;是我国教育学术界的雾霾与沉渣泛起,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的发展与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严重冲击了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民创业体系与国民创新体系。这股逆流在中国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西方话语权对中国话语权恶性竞争的产物,是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配置中垄断性腐败的产物,是强制推行教育、学术产业化的必然产物。必须从哲学、科学学、社会价值观的高度对这股逆流迎头痛击以正本清源,还我国科学、教育界以朗朗乾坤,使我国科学、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科官科伪科学教育产业化科学范式科学发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出现了一股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科的思潮。百度反民科吧目前会员已达1万多,每天活跃人数上千,发帖总量已达36万。在“反民科吧”的吧名下面注着一行字:“我们谈天说地,热爱科学,反对伪科学”,说明该吧的宗旨是在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的前提下,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科。这只是我国目前反民科思潮的冰山一角。任何一个反民科的人只要登高一呼,马上就会听众云集,一呼百应。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反民科思潮已经渗透到教育、科研领域中的任何一个角落,成为学术、教育界的一种风气,成为学术、教育界乃至行政部门相当一部分人支配自己行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该思潮的特征,是先通过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原创理论和民科划等号,然后把原创理论和伪科学划等号。不管谁,只要提出原创理论就先给你贴上“民科”标签然后扣上“伪科学”帽子,然后对原创理论展开攻击。即使你身份不是民科,但只要你提出原创思想说明你有“科妄思维”,“科妄思维”就是民科思维,也应该归入“民科”予以攻击。民科是伪科学-某人是民科-某人的原创理论是伪科学,是反民科思潮通行的逻辑。如果说,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可以使“民科”成为贬义词,那么把“民科思维”和“科妄思维”划等号,则可以使“原创思维”成为贬义词。反民科思潮,是在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的基础上,以反民间科学家为出发点、反“科妄思维”“伪科学”为口号,反对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原创思想、原创理论,扼杀人的创新精神的反智思潮。在反伪科学名义下反原创思想原创理论是反民科思潮的本质特征。

本来实践出真知,他们却把来源于实践的成果斥责为“民科”,归之为伪科学,予以攻击。本来真正的科学成果来源于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却把没有向国家申报课题、没有取得课题经费、没有在指定的刊物上发表的成果斥责为“民科”,归之为伪科学,予以攻击。本来第一流的科研成果来源于跨学科研究,他们却把跨学科研究斥责为“民

科思维”,成果归之为伪科学,予以攻击。本来原创理论就是别人没有说过的创新成果,他们却把别人没有说过斥之为“臆想产物”,归之为伪科学,予以攻击。本来原创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来源于发散性思维、非常规思维,他们却把发散性思维、非常规思维讽刺为“科妄思维”,成果归之为伪科学,予以攻击。反民科的人讲话特征: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东拉西扯,忽东忽西,忽左忽右;喜欢话讲一半,有前半句没有后半句,有上半句没有下半句,让你神秘莫测,晕头转向,头晕脑胀。说你科妄不说你妄在哪里。说你荒唐不告你唐在何方。说你胡说不说明缘由。说你谬论不做任何解释。从来没有看到过反民科的人对他们所谓的“科妄”的民科原创理论本身做过任何理性的剖析,纯粹就是对民科身份贴标签扣帽子进行人身恶毒攻击。谁叫你是民科呢?民科不就是伪科学的代名词吗?民科是伪科学还要解释吗?

那些看到有谁提出原创理论先进行头衔身份考察一旦从网络上捕风捉影证明对方是“民科”就长舒口气如释重负大喜过望喜不自禁喜上眉梢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大呼小叫呼朋唤友奔走相告弹冠相庆亲们宝宝捞到的不是一般稻草而是救命稻草宝宝已经抢占到了身份制高点并因而抢占到了学术制高点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高潮不断高兴得手舞足蹈龇牙咧嘴张牙舞爪不但摆出一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架势而且发扬鲁迅痛打落水狗精神威风凛凛大义凛然居高临下挥舞大棒欲把其清除出局的奇葩景象;

那种认为只要把比自己先进的科研成果贴上“民科”标签扣上“伪科学”帽子就可以轻而易举清除竞争对手若无其事旁若无人高枕无忧躺在沙发上夹着二郎腿抽着烟品着茶怡然自得优哉游哉眯着眼锁着眉吐着烟圈盘算着怎样向国家申报课题套取国家科研经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继续自我陶醉于早已被“民科”甩掉几条街的课题研究的学贵做派;

那种对“民科”抱种族歧视认为只有在象牙塔里关门造车系统内自我循环近亲繁殖对“民科”进行种群隔离才能避免“民科”基因污染培养出纯而又纯的纯种科学家的门户观念;

那种自己技不如人却在反民科反伪科学名义下设置种种似是而非的进入障碍抽刀断水螳臂挡车抱残守缺削足适履阻挡科学的发展以维护旧的范式共同体成员狭隘的学术既得利益包括学术话语权不当垄断与学术资源配置不当垄断的机制设计;

那种在反民科反伪科学名义下抬高学历贬抑学术用学历评价代替学术评价、学历评价高

于学术评价、把学历评价作为学术评价的必要前提规定在“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必须有博士学位使不赚钱的学术体制成为能赚钱的教育体制的附庸以保证教育产业迅速发展高校利润迅猛增长的制度设计;

所有这些在反伪科学名义下的反民科做派、措施、机制及由此造成的“闻民科色变”的舆论与社会心理环境不但彻底关闭我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大门,而且造成我国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配置的严重错位;不但误人子弟,而且形成用身份评价代替学术评价的极为恶劣的社会风气与学术风气,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扭曲了学术评价标准,严重败坏了我国学术环境,阻扰了我国以原创理论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阻碍了我国科学的发展。建立国民创新体系必须果断停止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官科和科学划等号、用身份评价代替学术评价的制度体制机制设计,对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开发作正确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设计与价值观导向。为此必须认真剖析我国当前反民科思潮的成因与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反民科者之所以认为民科是伪科学不解释,某人是民科其原创理论是伪科学不解释,是因为他们认为“民科是伪科学”已经成为不证自明不言而喻学界公认的“公理”。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民科是伪科学”已经成为不证自明的“公理”了吗?

什么是“民科”?“民科”的本义就是民间科学家。什么是伪科学?伪科学,是已经被实践(包括科学实验)证伪、但仍然当做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在人类科学发展过程中,理论假说或假设往往是科学发现的拐杖。实践证明,科学史上的假说或假设95%是错的,但不能由此否定假说或假设(包括被证伪的假说或假设)在人类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因此得出结论理论假说或假设本身就是伪科学。只有理论假说或假设已经被证明是错的情况下,仍然将错就错当做科学予以推广的,才可以认定为伪科学。在理论假说或假设已经被证明是错的情况下,提出者没有将错就错继续把该假说或假设当做科学予以推广,社会上仍然把该假说或假设当做伪科学甚至科学骗局穷追猛打,将挫伤科学家或科学爱好者科学探讨的积极性。如果把伪科学和某种特定身份如民间科学家划等号,则是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学术话语权不当竞争的手段;在把不是伪科学当做伪科学进行攻击的同时,为真正的伪科学开绿灯。如果说,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产生以前西方经济学可以作为假说而存在,那么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产生以后再继续宣传推广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就成为伪科学。

从上述“民科”和“伪科学”的概念本义中,看不出民科和伪科学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本来,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科应该在揭示“民科”和“伪科学”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基础上明确说明民科和伪科学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很遗憾,目前没有一个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科的人能对“民科”下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定义,更谈不上说明民科和伪科学之间有什么内在必然联系。什么是民科?民科就是伪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伪科学就是民科——这就是反民科者的基本逻辑。不过根据本人的观察和概括,“民科”一开始系指我国体制外、非官方的民间科学家,但后来逐步延伸为泛指所研究课题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领域或在所研究领域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我国目前“民科”概念的实质不是一种对科学家群体的分类,而是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的学术评价,因此“民科”成为贬义词。由于人类历史上大量的第一流的科学成果都是民间科学家取得,当今量子时代真正的第一流科学成果往往是跨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研究的成果,任何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或科学爱好者无身份约束条件下认真观察深入调查苦苦思索大胆设想反复验证的结果,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逻辑,没有科学学根据。之所以民科和伪科学之间能建立起某种内在联系,是别有用心的人对“民科”和“伪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随心所欲随机应变的伸缩。一旦有人指出民间科学家在人类历史上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反民科者马上辩解说:我反的“民科”不是指民间科学家,而是指科妄家,或有科妄思维方式的人。反民科者就是这样,通过巧舌如簧忽东忽西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胡搅蛮缠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狸猫换太子的巧妙逻辑巧妙实现了反科妄—反民科—反原创的三级跳,完成了民科是伪科学—某人是民科—某人原创理论是伪科学的三段论;巧妙完成了以反伪科学为名反原创思想原创理论的能进能退能攻能守进退裕如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语系语境体系。正是有了这样的语系语境体系,使反民科者可以随心所欲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把一切原创思想原创理论贴上民科标签扣上伪科学帽子予以攻击。正是有了这样的语系语境体系,对称哲学是民哲;对称经济学是民经;对称逻辑不但是民科,而且是垃圾民科。

目前对民科是伪科学做了最全面论证的,是科学史学者田松。田松:“民科”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其中,“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是“民科”与另一个群体“业余科学爱好者”之间的根

本区别(《那些荒唐透顶的中国“民科”》,杨津涛,腾讯历史,2015-09-21)。根据形式逻辑,要对“民科”这一“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做出具备某种普遍属性或本质特征的全称判断,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必要条件:1、所有的民科都具备该特征;2、只有民科才有该特征,任何非民科都不具备该特征。要满足这两个必要条件,又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必要条件:完全归纳与因果必然分析。很显然,田松对“民科”这一“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做出具备伪科学普遍属性或本质特征的判断时,既没有完全归纳,也没有因果必然关系分析,纯粹就是对所谓“民科”本质特征的现象罗列。这样的罗列是武断的、没有科学根据的,极易被证伪——只要有一个民科不具备他所罗列的伪科学的属性,他的“民科是伪科学”或“民科具备伪科学属性”的全称判断就被证伪;如果有一个非民科也具备他所罗列的伪科学的本质特征,他的“伪科学是民科本质特征”的必然判断就被证伪。正是在这种不完全归纳甚至完全没有归纳、未经典型分析直接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偶然上升到必然、未经任何科学论证形成的“民科是伪科学”的全称必然判断,成为“民科是伪科学—某人是民科—某人原创理论是伪科学”这样的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但因为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民科是伪科学”既不是建立在完全归纳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因果必然分析的基础上,违背了形式逻辑的充足理由律,所以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不成立。同时,一个符合科学学规范的、也即田松指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的定义,应该是概念的内容和概念的形式的统一;其中内容和形式之间必须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能因为“词不达意”——内容和形式的不统一造成歧义,否则就是偷换概念。在田松给“民科”下的定义中,不但看不到支持田松给“民科”本质特征所做的全称判断或民科和伪科学属性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分析,而且也没有指出他所揭示的“民科”概念的内涵和“民科”概念的形式——“民间科学家”这一名称之间有何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我国,所谓民间科学家就是指的体制外的科学家;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分只有中国才有,在非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西方国家根本就没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如果只有体制内的科学家才属于“科学共同体”,体制外的民间科学家就属于“在科学共同体之外”,那岂不是说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家都属于“在科学共同体之外”?如果田松辩解说,他指的科学共同体的内外标准不是体制内外,他的“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不是指民间科学家,而是具有某种特定思维方式的人,那又怎么能把“民科”定义为“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民科”难道不是“民间科学家”的缩写吗?在中国“民间科学家”难道不就是指体制外科学家吗?如果田松的“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不是指的体制外的“民间”科学家,而仅仅是具有某种特定思维方式的人,

那么他用“某种特定思维方式的人”给“民科”下定义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给概念下牛头不对马嘴、形式脱离内容、名词和内涵不统一的定义纯粹就是偷换概念的胡扯蛋。那么请问,给概念下牛头不对马嘴、内涵模糊逻辑混乱纯粹胡扯蛋的定义,是哪个“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难道给概念下胡扯蛋定义的“工作”“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吗?

此外,田松上述给“民科”下的定义说明他自己还没有真正搞清楚“科学共同体”概念。科学共同体是基于同一科学或学科范式基础建立起来的科学家或学者群体,把科学家或学者组成群体的纽带就是“学科范式”,也就是田松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因此所谓的“科学共同体”实际上是“范式共同体”。不同的“范式共同体”之间的区别不是“科学共同体”和“非科学共同体”的区别,而是不同“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区别;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建立在不同的范式或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之上。“范式”本来就是“基础范式”,不是基础范式就不是范式。人类科学发展过程就是范式转换过程;与范式转换过程相对应的,总体上就是旧的“科学共同体”瓦解、新的“科学共同体”建立的过程。旧的“科学共同体”瓦解、新的“科学共同体”建立的过程和范式转换过程虽然是对应的,但不是同步的——范式转换意味着旧的“科学共同体”瓦解、新的“科学共同体”建立,但不等于和旧的范式转换、新的范式形成的同时,就能在新的范式基础上马上形成新的“科学共同体”。从新的范式出现到新的“科学共同体”建立之间必然会出现一个在旧的“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就是这些“特殊人群”形成新的科学共同体的雏形。田松把这些“特殊人群”定义为游离“科学共同体”之外的“民科”、“伪科学”,实际上是否定了人类科学发展过程是范式转换的过程。这不符合科学史的事实。同时,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由于建立在不同范式基础上,所以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是正常的。相对论刚产生时,爱因斯坦被德国物理学界斥责为“疯子”;而爱因斯坦本人也至死不承认量子力学。这是否意味着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创始人都是“民科”和伪科学?建立在对称平衡论基础上的对称经济学是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也是新的经济学范式,号称可以令人信服地“一举”解决所有经济和经济学问题,不仅“试图”而且已经彻底推翻了一般均衡理论、需求供给定律、需求供给曲线等“著名”西方经济学理论,不接受西方经济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和建立在一般均衡论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及整个中国“主流经济学界”也同样不可通约、“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是否意味着对称经济学及其创立者是“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

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次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平衡论是一切科学的最基础理论。以对称平衡论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实现了经济学学科范式与科学范式的接轨,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以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的对称经济学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对称经济学的产生“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吗?

人类科学史上的范式转换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学说范式向科学范式转换。如在对称经济学产生以前,经济学无法找到与其他科学等价的公理,只是一种学说,只有对称经济学产生后经济学才成为一门科学。以一般均衡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范式向以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的对称经济学范式转换,就是学说范式向科学范式转换。

其次,抽象科学范式向具体科学范式转换。如宇宙论从地球中心论向太阳中心论再到无中心论转换。宇宙是无限的,如何地方都可以是、也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关键看参照系。以地球为参照系,地球中心论是真理。以太阳为参照系,太阳中心论是真理。以宇宙为参照系,任何地方都是、也都不是宇宙的中心。以地球为参照系的地球中心论和以太阳为参照系的太阳中心论都是抽象真理,以宇宙为参照系的任何地方都是宇宙的中心才是具体的真理。

第三,人类认识的深化形成的科学范式转换。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宏观低速领域的科学认识,爱因斯坦相对论是人类对自然界宏观高速领域的科学认识,量子力学是人类对自然界微观高速领域的科学认识,它们在各自领域都是真理。它们的先后出现不仅是物理学在不同领域的扩展,而且带来了人类对物理世界整体认识的深化与思维方式的发展。

第四,科学自身的发展完善形成新旧范式的转换。如牛顿力学为代表的三维空间观向相对论四维空间观再向对称论五维空间观发展,是人类空间观发展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自然历史过程。在对称逻辑出现以前,形式逻辑一统天下,形成形式逻辑思维学科范式,以致人类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正是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形成一大堆人类几千年无法解决的悖论。对称逻辑产生后使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得以统一形成完整的逻辑科学体系,才使人类形成真正完整的思维方式,全面揭示了人类思维运行发展的完整规律,才解开了人类以前无法解决的悖论。对称逻辑科学范式代替形式逻辑学科范式是人类思维科学完善化的结果。

上述范式转换四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除非范式共同体内的相关学者、科学家本身也是哲学家,否则要他们自己理清不同范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不可能的,认识上的局限性使他们不能正常交流是正常的。你和那些把一般均衡理论、需求供给定律看成经济学公理、常识的西方经济学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讲对称平衡论、对称经济学无异于鸡同鸭讲。

几何公理一旦触犯了人们的利益也一定会遭到反对;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不仅有不同范式之间不可通约的认识论上的原因,还有利益冲突的原因。新范式产生、旧范式被推翻必然会触犯原有范式共同体的既得利益,新范式遭到旧范式共同体的集体抵制、拼死抵抗是必然的,正好像对称经济学遭到中国主流经济学界的集体抵制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要奉行西方经济学范式的中国“主流经济学界”接受已经被逻辑和长期实践检验过的对称经济学无异于与虎谋皮。但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不能否定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过程就是由“不能达成基本交流”的不同“科学共同体”的转化组成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中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就是由牛顿力学向量子力学转化的中间环节,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宇观的深化。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是一般均衡理论,中国经济学—对称经济学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是对称平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对称平衡理论也“不能达成基本交流”,但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的西方经济学向以对称平衡理论为“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的对称经济学转化,是人类经济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科学史就是“不能达成基本交流”的具有不同“特定思维方式”、不同“基础范式”的不同“科学共同体”的转化史。田松把具有不同“特定思维方式”、不同“基础范式”的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关系定位为官科和民科、科学和伪科学的关系,无异于说整个人类科学史就是科学向伪科学不断转化的历史。这说明田松缺乏基本的科学史知识与科学学常识。

以上说明,田松“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不但不是伪科学的本质属性,而且恰恰是原创理论的本质特征。田松把上述这些原创理论的本质特征说成伪科学的本质属性,证明民科就是伪科学,实质是以反伪科学为名反原创。

如果田松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不是学科范式概念,而是指的科学学的基本原理,那么所谓的“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也不是什么“民科”,而是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不符合科学学基本原理的“特定思维方式的人”。很遗憾,“科学研究不符合科学学基本原理”的“特定思维方式”的人不但“民科”有,“官科”也有。不信,请各位看官看下面这段文字——

【田国强在《经济研究》2005.2期发表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从方法到内容都充斥了常识性的错误。

方法常识性错误。田国强:“1、一个行为假设一个行为假设指的是,任何一个社会学科都需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假设,将人的行为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对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做出假设是经济学的根基。”什么是假说?假说就是未经验证的学说。假说经过验证后成为科学事实或科学原理(包括公理),假说被证伪后就成为谬误。假说只是科学发展的拐杖、科学真理形成的过渡环节之一,不是科学真理形成、科学发展的必经阶段,科学史上许多科学真理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把假说看成科学真理形成、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是错误的,把假说当做科学原理乃至公理更是荒谬的。什么是假设?把假说当做推理的公理或原理前提,假说就成为假设。在科学史上,以假设为“公理”进行推导得出的结论高达95%是错误的。假设只是验证、发现真理的手段,把假设当“公理”进行推导只是试错的方式,既不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也不能作为科学论文论述的出发点。一门科学的逻辑出发点是一门科学的公理,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也应该是经济学的公理。在这篇文章中,田国强不但主张把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且文章本身也是以假设为论述的出发点。从科学方法论的逻辑和科学史的事实两方面来看,以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论述的出发点是双重的常识性错误。

内容常识性错误。在这篇文章中,田国强不仅以假设为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而且以“理性的经济人都是自私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田国强:“第二个基本原理是承认理性假设。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理性假设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人是非理性的,都大公无私,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在常规性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利己性、自利性。这个假设无论在什么层面都基本成立,无论考虑国家、单位、家庭及个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都是如此。”“要注意任何一个经济理论、行为假设都有

其边界,不能盲目运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理性假设也是有边界条件的。大公无私与人的自利性往往并不矛盾,它们是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行为反应。在天灾人祸等非常规性的条件下,人们往往表现出来的是非理性、大公无私的一面”。“行为假设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边界,有的人大,有的人小,行为经济学就是要把这个行为边界找出来,没有人说理性行为假设总是错的,我没有看到过有这样的人。”“一个经济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政策能不能让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看制度安排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不是激励相容,即人们对激励是不是作出了对他人或社会也有利的反应。”在这里,田国强混淆了两个概念: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人的自私性。由于这种混淆,使之不能自圆其说。任何体系的逻辑出发点都蕴涵了后来发展的整个体系的全部要素的萌芽,经济学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必须是经济现象的最高概括,能够统一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由其引申出来的经济学结论不会被任何经济现象所证伪;对于人的行为分析必须适合于所有人而不是仅仅适合于大多数人。这说明:“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自私经济人“理性假设”不如科学史上的假设。科学史上的假设在被证伪前假定是适合于特定领域的所有现象的,如果不是适合于该领域所有现象即意味着被证伪,该假设就应该被抛弃。而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明明知道只适合于大多数人而不是适合于所有人却仍然抱住不放,照样将错就错作为研究和论述的出发点。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生活,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等于理性的经济人本性都是自私的,人有时无私助人、甚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并不违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公理,公理不需要假设;只适合大多数人的“本性自私”是歪理,歪理不能作为假设。混淆“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理性经济人本性自私”这两个命题,用已经被证伪、明明知道已经被证伪的自私经济人“理性假设”作为逻辑出发点是双重的常识性错误。】

在这里,【假设只是验证、发现真理的手段,把假设当“公理”进行推导只是试错的方式,既不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也不能作为科学论文论述的出发点。一门科学的逻辑出发点是一门科学的公理……科学史上的假设在被证伪前假定是适合于特定领域的所有现象的,如果不是适合于该领域所有现象即意味着被证伪,该假设就应该被抛弃】应该是“科学共同体

究院院长,应该属于田松心目中“官科”“科学共同体”的成员。那么,田国强以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论述的出发点、用明明知道已经被证伪的自私经济人“理性假设”作为逻辑

出发点是不是违背了“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使之成为“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如果是,田国强是不是也属于田松所指的“科学研究不符合科学学基本原理”的“特定思维方式的人”即“民科”?如果不是,田松怎么解释和定位田国强以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论述的出发点、用明明知道已经被证伪的自私经济人“理性假设”作为逻辑出发点?莫非田松认为以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论述的出发点、用明明知道已经被证伪的“理性假设”作为逻辑出发点本来就属于“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

无论是知识的发展、哲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本质上都是理论的发展;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通过原创理论的产生来实现。没有原创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人类科学史就是原创理论的产生、发展史。所以严格意义上原创成果是指原创理论成果,学术评价的唯一标准是理论的原创性而不是观点的原创性。一般情况下,理论的原创程度高低与学术水平高低、实践价值大小、学者的学术地位成正比。这应该是学术评价中“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那么现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推行的什么“论”都有、唯独没有“原创论”的“科班论”、“民科论”、“官科论”、“刊物级别论”、“核心期刊论”、“SCI收录论”、“评奖级别论”、“双顶级论”、“影响因子论”、“论文引用率排名论”、“同行评价论”的学术评价标准是否属于“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如果是,是不是意味着现在高校被“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的“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所把持?如果不是,那么“科班论”、“民科论”、“官科论”、“刊物级别论”、“核心期刊论”、“SCI收录论”、“评奖级别论”、“双顶级论”、“影响因子论”、“论文引用率排名论”、“同行评价论”的学术评价标准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的科学学或科学史依据是什么呢?

陈世清认为应该以原创基础理论作为“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现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推行以“世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作为“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如果以“世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作为“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就要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世界顶级刊物”的概念定义是什么?如果说,“世界顶级刊物”就是发表“世界顶尖科研成果”的刊物,那什么是“世界顶尖科研成果”?如果又以“世界顶级刊物”发表作为“世界顶尖科研成果”的定义,岂不是犯了定义项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

2、评定“世界顶级刊物”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说评定“世界顶级刊物”的标准就是发

表的论文都是“世界顶尖科研成果”,那么以“世界顶级刊物”发表作为“世界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岂不是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3、如果以刊物的影响因子大、所发表论文的引用率高作为“世界顶级刊物”的标准,那么评估刊物的影响因子大小、所发表论文的引用率高低的参照系是什么?如果评估刊物的影响因子大小、所发表论文的引用率高低的参照系是美国或英语世界,能够用美国或英语世界的影响因子大、论文引用率高作为“世界顶级刊物”的标准吗?

4、即使以全世界为参照系,以影响因子大、引用率高作为“世界顶级刊物”的标准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圣经》在全世界的影响因子最大,引用率最高,能不能说圣经就是科学?《资本论》在全世界的影响因子、引用率仅次于《圣经》,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界、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不承认《资本论》是真理?

5、“世界顶级刊物”的标准是谁制定的?制定“世界顶级刊物”标准的人,他制定“世界顶级刊物”标准的资格谁赋予的?赋予制定“世界顶级刊物”标准的资格的人,他赋予制定“世界顶级刊物”标准的人的资格的资格,又是谁赋予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是我国北大清华等高校以“世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作为“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还是陈世清主张的以原创基础理论作为“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如果田松认为是我国高校以“世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作为“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那么田松就应该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符合科学学原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如果田松认为是陈世清主张的以原创基础理论作为“顶尖科研成果”的标准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那么根据田松的民科标准,岂不是陈世清是官科,而北大清华等中国的高校都是民科?

陈世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建筑,不是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不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占地面积,不是拥有世界最多的“一流大学”的博士,不是拥有世界最多的“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而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师,在世界一流大师指导下把学生培养成能出世界一流成果的一流人才。因此,创新-开放-多元-包容,是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不拘一格、优胜劣汰、后来居上,是一流大学的必备机制。世界一流大学

既不是以西方为标准,也不是以中国为标准,而是以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为标准,以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为标准。世界一流人才标准就是出世界一流成果的能力,世界一流成果就是原创基础理论。量子时代出世界一流原创基础理论成果必须运用中国人的对称思维方式,把学力摆在学历前面。不改变把学历摆在学力前面的教育产业化政策,试图靠“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博士、“世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和国家大量资金来堆砌世界一流大学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以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世界一流人才为核心的系统工程,不是高薪引进的老师在“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排名、论文引用率排名的推进工程。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与教育体制有关,与钱无关。而目前中国高校试图靠“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博士、“世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和国家大量资金来堆砌世界一流大学;由此决定的中国高校人才体制的标准模式是西方名牌大学毕业博士+“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破格提拔教授、博导;西方名牌大学经济学毕业博士+ “国际顶级经济学刊物”或《经济研究》发表几篇充满数学模型的经济学论文=破格提拔经济学教授、博导。北大清华甚至规定应聘北大清华教授必须是“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博士,必须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可是不少“世界顶级名校”毕业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博导终身教授、能够在“国际顶级经济学刊物”发表论文、论文引用率在西方经济学界排名很靠前的“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连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束手无策,既不能解释又不能解决,说明“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博士、“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既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不是学术评价的科学标准。北大清华的教授聘任、评职称以美国毕业院校的排名为衡量教授水平标准、美国刊物级别和论文引用率排名为论文水平标准,使国内第一流的成果无法在北大清华这个平台得到推广,同时却使大量有“世界顶级名校博士”头衔、能够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能够讲一口流利英语却没有任何真正学术建树、既没有原创理论又不能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二三流三四流不入流的学者得以占据北大清华的制高点时而英语时而汉语、时而汉语夹英语、时而英语夹汉语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胡说八道,指点江山,使之在中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话语权与影响力,使社会话语权分配“劣币驱逐良币”,使社会处于严重的前沿知识信息不对称状态,这不但误导了学术评价标准,而且误导了社会发展方向;不但对真正优秀的学者不公平,而且对整个社会不公平,严重误导了人才的成长,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的发展与北大清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那么,是陈世清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模式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还是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模式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如果田松认为是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模式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

础范式,那么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模式后面的科学学原理是什么?如果田松认为是陈世清的标准和模式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那么根据田松的民科标准,岂不是陈世清是官科,而北大清华等中国的高校都是民科?

北大清华等高校自主办学主体把西方当国际、美国当世界、美国大学当世界顶级名校、美国出版的刊物当国际顶级刊物、美国刊物发表的论文当世界顶尖科研成果、美国学术界对论文的引用率排名当学术评价的标准,把中国人的学术话语权拱手让给美国人,并美其名曰“与国际学术评价标准接轨”。实践是检验各种学术头衔、学术标准含金量的唯一标准。符合北大清华“双顶级”标准、掌握中国经济学领导权话语权、也是“双顶级”标准的提出者与设计者和靠所谓“双顶级”标准来引进世界一流大学方案设计的始作俑者的中国主流经济学者虽然榜上有名,台上有声,媒体追踪,光彩照人,在中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话语权、影响力与市场价值,但他们在自己的经济学专业领域除了大力宣扬私有化、自由化、产业化、社会货币化外,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产能过剩、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使老百姓有获得感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现实经济问题上谈不出任何有价值的见解;相反,他们极力鼓吹的私有化、自由化、产业化、社会货币化与GDP增长方式却给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事实证明,所谓的“双顶级”并不是真正的顶级;“双顶级”选人标准并不是真正的高标准严要求,而只是承载高校自主办学主体狭隘利益的西方话语权对中国话语权的一种恶性竞争,其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使中国的大学讲台被西方话语权控制;他们之所以要把自己毕业的美国大学自封为“世界顶级大学”,把给自己发表文章的西方刊物自封为“世界顶级刊物”,是为了使自己对北大清华讲台的垄断和对中国经济学话语权的控制合法化。有关方面之所以给“双顶级”主流经济学者极高的学术地位、话语权乃至北大清华等高校的领导权,是为了强化他们头上的“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博士”的光环对推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示范效应与推动效应;让他们整天在电视上晃来晃去,实际上是为了把全国人民开发成教育产业的客户,让他们为教育产业当模特做广告。这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也是对中国人民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导向。自己没有任何原创理论、所引进的西方经济学又不能解释中国经济现象解决中国经济问题、顶着西方名校经济学博士和“著名经济学家”头衔、掌握高校办学自主权、极力鼓吹推行教育产业化的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在量子时代仍然试图用西方还原论思维方式掌控中国经济解释、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话语权,用西方文化定位中国文化,用西方经济学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用西方经济学话语权指导中国发展,用西方

增长模式作为中国发展模式的标本。泡沫GDP、教育向钱看既是西方话语权产生的怪胎,也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语系语境的“非理性”结晶。GDP经济学唯“科学”主义的社会危害是打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的幌子,妄图摧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体性。他们以反伪科学反民科为由极力否定中国人民的创新能力,扼杀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贬低中国人民的创新成果,践踏中国人民的创新成就,剥夺中国人民的创新权利,摧毁中国国民创新体系;与此同时他们大量引进西方原版教材,大力推销西方价值观念。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名在使中国成为中华文化沙漠的同时使中国成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北大清华等高校自主办学主体推行的教育体制人才模式学术标准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很难说符合哪一条“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

违背科学学基本原理或“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只是一种行为,和特定的身份主体之间既不能划等号也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田松把违背“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或违背科学学的基本原理这一行为和特定的身份主体“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划等号、然后又把“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和民科——民间科学家划等号是牵强附会的,既不符合逻辑也没有事实根据,而是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通过偷换概念把违背科学学的基本原理或“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即“特定思维方式的人”和“民科”划等号,形成“民科是伪科学—某人是民科—某人的原创理论是伪科学”的三段论,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间科学家,达到学术话语权不当竞争的目的。田松本人作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应该属于他心目中的“科学共同体”的范畴;他的反“民科”理论也属于他所获取博士学位与研究领域的专业范围,应该属于他心目中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的范畴。但他“希望一举解决民科这个重大的科学问题”的漏洞百出的混乱逻辑是否也属于“科学研究不符合科学学基本原理”的“特定思维方式”?指责民科研究不规范,自己却无法给“民科”下个符合科学学规范标准、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定义,必须由“研究不规范的”民科自己给“民科”下个符合科学学规范标准的定义,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说明,反民科思潮本身违背了“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不是违背某个具体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而是违背了科学学原理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如果说,违背某个具体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有可能是新理论的产生、科学的发展,那么违背了科学学原理的“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则只能是伪科学。反民科思潮本身就是伪科学。

因此,民科是伪科学—某人是民科—某人的原创理论是伪科学这样的逻辑不成立。“民科”概念纯粹是有完整学历却没有像样学力纪录、高分低能技不如人的无能之辈用可怜的身份自尊掩盖身价自卑、用曾经考场上的辉煌掩盖现实成就的尴尬、掩盖自己无能取得心理平衡的通道和进行恶性竞争以争夺学术话语权的工具。民科不是伪科学,“民科”概念才是伪科学。那些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对“民科”口诛笔伐的人没有一个有原创理论,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原创理论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对称逻辑是伪科学?因为陈世清是民科,学界无名,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因为对称逻辑以前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国外网站也查不到;因为老师从来没有讲过,课本里也没有出现过。为什么对称经济学是伪科学?因为对称经济学产生以来中国主流经济学界置之不理不屑一顾集体抵制,陈世清纯属自说自话。官科、学界有名、老师讲过、课本里出现过、国外网站能查到、主流学界能接受起码愿意与之对话的,是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这就是反民科者的科学素养。恩格斯说:一旦社会上有了技术上的需要,将比十所大学更快推动科学的发展。我国自古就有“真正的高手在民间”的说法,科学艺术发展的真正源头是社会实践,高校和社会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高校的创新动力与创新灵感离不开社会的创新氛围与创新需要,国民创新体系离不开全社会的创新机制。创新驱动型经济是国民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国民创新体系是创新型大学的社会基础。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机制、成果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创新型大学实际上是创新型国家的“全息元”。没有民科的蓬勃发展,创新型大学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民科和官科的现状与未来:学历完整性、职务正规性、头衔显耀性、身份显赫性、待遇优越性、学风浮躁性、理论肤浅性、成果无效性,官科优于民科;理论原创性、知识系统性、逻辑严密性、学风严谨性、学术规范性、课题前沿性、思想深刻性、实践有效性,民科优于官科。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论文引用率、拥有大学讲台、掌握学术话语权、占有媒体宣传制高点、攻城略地大奖小奖各种荣誉地位一揽无遗毫不客气统统拿下、气吞山河狼吞虎咽把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全部吞下吞得片甲不留的,官科优于民科;真正能创立原创基础理论、改变人类历史、在人类科学史上刻下痕迹青史留名奠定中华民族学术地位为国家为民族争光的,不是目前风光无限牛逼哄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官科而是暂时默默无闻的民科。

在我国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民科是伪科学—某人是民科—某人原创理论是伪科学,这样的逻辑能够在现代文明社会通行很难说真的仅仅是出于反“伪科学”。如果真的仅仅是反“伪科学”没必要把“伪科学”和民科——特定身份捆绑在一起,没必要把“伪科学”和“民科”两个概念划等号。以反伪科学为名反民科的要害与危害在于:

不是用原创理论检验博士学位是否合格,而是用博士头衔衡量原创理论是否成立,通过颠倒学术评价标准来抬高学历贬低学力;在高分低能的假“博士”在真学力面前相形见绌、证明教育产业化政策已经失败、教育产业走投无路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情况下,通过“民科”“官科”的二元区分、官科是真科学民科是伪科学的二元评价、无原创为荣有原创可耻的科班价值观导向可以使教育产业柳暗花明又一村,继续掩耳盗铃强制推行教育产业化。

如果说,用身份评价代替学术评价的背后是颠倒的学术评价标准,那么,官科是真科学民科是伪科学的学术评价标准背后,则是颠倒的真理标准。真理标准即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形式逻辑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对称逻辑既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真理的充分条件。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或唯一标准两者之间是一致的——逻辑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不可证伪的公理。无论是用身份评价代替学术评价,还是官科是真科学民科是伪科学,都经不起逻辑与实践的检验。

用身份评价代替学术评价的学术评价标准、科班是真科学民科是伪科学的真理标准的根据之一,就是科班经过系统的基础知识训练,而基础知识是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基础知识是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是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基础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特定学科范式及属于特定学科范式的基本理论,如牛顿力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对于试图在牛顿力学或宏观理论物理学范式框架中取得突破的科学家来讲,掌握牛顿力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确实是必要前提。但对于试图在微观理论物理学范式框架中取得突破的科学家来讲,掌握牛顿力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不但不必要,而且以排除牛顿力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为前提。基础知识的另一种,就是科学学的基本原理,如形式逻辑规则,辩证逻辑思维方式等。作为科学学基本原理的逻辑结构是人类在长期的按美的规则来造型的实践过程中有序化的实践结构在人脑结构中的积淀,是人脑结构和实践结构相互建构的结果,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获得性遗传的产物,人类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人脑中的逻辑结构实际上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自动自发的思维本能;任何一个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不管是菜市场卖菜的大妈还是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大伯,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科学学的常识。系统开发人的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之由自发转变为自觉有两种途径:一是书本学习,一是实践应用。书本学习也有两种方式:一是课堂学习,一是自学。其中,结合实践应用自学,是系统学习逻辑的最好方式。仅仅在课堂上学习,由于理论脱离实践将很快忘掉。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顶着世界顶级名校博士头衔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写的文章不符合逻辑的重要原因。至于知识系统性,有相对标准和绝对标准。所谓“绝对标准”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一是系统性是任何事物的存在方式。任何人不管是否科班出身头脑中的知识都具有某种程度系统性,但任何人不管是否科班出身试图掌握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形成知识系统性都根本不可能。所谓“相对标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系统性,一是实践系统性。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课程系列,这些不同的课程系列构成本学科的课程系统性。这些课程系统性在科研实践中并不都是必要的,并不自动构成实践系统性——根据不同目标的科研实践的需要,课程系统性中的相当部分是无用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吸收一部分课程知识以外,必须自学大量的知识才能和吸收的那部分课程知识组成保证出特定课题真正的科学成果的实践系统性。所以用科班出身、在所研究领域取得博士学位的课程系统性定义知识系统性,把科班出身、在所研究领域取得博士学位的课程系统性作为取得真正的科学成果的必要前提,没有科学根据。要培养原来范式的弟子,课程系统性也许是必要的;要取得突破性科学革命的成果,课程系统性或学历完整性不是前提。由于学习不等于学历,学历不等于学力,从认知心理学看,任何时期任何人在任何领域进行任何科学研究不以任何学历为必要前提。

从知识系统性和科学成果的内在必然联系来看,我们不是用有无课程系统性来推断原创理论是否成立,而是用原创理论是否成立来证明知识系统性是否存在。任何人,不管是官科还是民科、小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只要他的原创理论能够经得起逻辑和实践的验证,那就证明了他的知识系统性——即使不是课程系统性也是实践系统性的存在。如果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能够创立原创基础理论,那么他头脑中的内在的知识系统性——有效的知识系统性就远远高于世界顶级名校毕业的博士,虽然他外在的课程系统性可能远远不如后者。把课程系统性和知识系统性划等号,这样的逻辑不成立。这说明,知识系统性是真正的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取得博士学位是形成知识系统性的必要前提—取得博士学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都是科妄研究都是民科都是伪科学,这样的逻辑没有科学学、心理学、认识论根据。在目前博士学历化的教育体制下,仅仅比本科生多念几门专业课程的博士学历学位不要说实践系统性,即使课程系统性也做不到。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原创理论是怎么产生的,是博士课程系统性的必要环节。可是目前我国靠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博士,你如果问他什么是原创理论、原创理论怎么产生,十有八九会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好像没听明白你讲什么;但如果你问他什么是本专业的世界顶级刊物,他会马上用英语如数家珍给你列出一大串美国英国出版的本专业“世界顶级刊

物”的英文名单。根据行为科学,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的前提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一个人要出原创理论成果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连什么是原创理论都不知道,能出原创理论成果吗?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是出原创理论成果的前提,是科学学与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这条原理适合于任何一门学科,其适用性不因专业不同而不同。很难想象一个连原创理论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会出原创理论成果;很难想象一个连原创理论是什么都不懂的博导,会培养出能出原创理论成果的博士;很难想象一个连原创理论是什么都不懂的博士生,写出来的博士论文会有原创理论。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高校自主办学主体、教授博导博士中,绝大多数不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中,绝大多数不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在中国培养的博士中,绝大多数不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中国各种期刊、研讨会、年会每年发表的数十万计的论文,每年通过的数万计博士论文,绝大多数只有新观点,没有新理论。有新观点就是论文,有真正的、站得住脚的新观点就是好论文,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的思维定势与通行规则。解析、宣传、传授、介绍、普及别人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观点,并运用这些理论和观点指导经济工作;开展社会调查、着手案例分析、进行经济研究、撰写经济报告、建构经济模型、评估经济态势、预测经济发展,发表一些属于“心得”、“札记”、政策分析、宏微观经济分析、经济热点问题分析或通俗读物层面的“论著”,踊跃参政议政,是中国经济学期刊包括“顶级”期刊、各种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的基本内容,上面几乎看不到真正的原创理论。连原创理论是什么都不知道,所谓的课程系统性何在?出不了原创理论成果,这样的课程系统性即使存在,有何意义?

把课程系统性和知识系统性划等号,源于科班思维。所谓科班思维,就是只承认课本知识不承认非课本知识、把课本知识当做金科玉律否认实践出真知的非批判思维方式。具有科班思维方式的人,不但自己不能产生原创理论,而且拒绝接受别人的原创理论。科班思维只承认新观点,不承认新理论;只产生新观点,不产生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理论的区别在于:新观点是以忠实于课本、导师教过的知识为前提的局部“创新”,而“新理论”往往和课本、导师教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冲突。“吾爱真理,吾更爱吾师”;所谓原创,以不和自己学过的、获取学位所依托的课本知识冲突为前提。这就是与“科妄思维”相对而言的“科班思维”。所谓“科班思维”,是“天下知识出课本,天下英才出科班”的思维方式;是学历和学力划等号的人才评价标准;是以大学课本知识为检验科学真理的真理标准;是以学位高低为检验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平高低的学术评价标准;是自己获取学位的能力不如质疑、自己获取博士学位的水平不可超越、自己获取硕士博士学位所依托的课本知识颠扑不破不容挑战、任何挑

战自己获取学位所依托的课本知识的新观点新理论都是“科妄思维”的目前流行于高校、学术界的通行规则与学术风气。根据“科班思维”,所谓“科妄思维”就是和获取学位所依托的课本知识相冲突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民科思维”。所谓科班思维,就是你和他讲对策论,他给你讲运筹学;你给他讲信息控制论,他和你讲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你和他讲一叶知秋、窥见一斑的全息逻辑、直觉逻辑,他给你讲数理统计、大数据分析;你给他讲典型分析,他和你讲概率论、样本分析;你和他讲对称逻辑,他给你讲形式逻辑;你给他讲对称平衡论,他和你讲一般均衡论;你和他讲原创思想,他给你讲数学模型;你给他讲原创理论,他和你讲硕博课程;你和他讲陈世清,他给你讲张维迎;你给他讲陈世清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他告诉你张维迎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才是真正的大师级著名经济学家;你和他讲对称经济学是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他告诉你林毅夫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才是新结构经济学之父。你说他书呆,他说你民科;你说他井底之蛙、自高自大,他说你孤芳自赏、自说自话。所谓科班思维,就是我国曾经批判过并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在教育产业化政策价值观引导下得以死灰复燃发扬光大。“科班思维”是改开以来推行的教育产业化长期关门卖学分制度形成非批判思维方式与学术风气的产物。科班思维和反民科思维是一体两面;奉行科班思维、避免科妄思维,原创思想原创理论成为贬义词乃至普遍产生“民科恐惧症”,视民科为瘟神噤若寒蝉避之唯恐不及,“你是民科”“你才是民科”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对骂方式,因为怕被指为“民科”而人人自危风声鹤唳、以原创为耻无原创为荣成为学术界的一种风气,缺乏出原创理论成果的勇气和能力,导致不但出不了原创理论成果而且也接受不了原创理论成果,是目前中国主流学术界的致命缺陷,是目前中国主流学术界的学术话语权合法性危机,也是中国目前反民科、反科妄思潮的认识根源、社会根源与社会后果。科班思维严重违背了科学方法论,严重降低了我国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严重瓦解破坏了我国国民创新体系,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把原创思想和科妄思想划等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原创思想和原创理论的关系,这也源于不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把原创理论和新观点混为一谈。什么是原创理论?原创理论就是别人没有讲过、可以证实不可证伪的理论。原创理论不是新观点、新解释、新政策、新方案、新模型,而是新理论。所以要真正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就要知道什么是原创思想。如果说,学术成果的本质是原创理论,那么原创理论的本质就是原创思想。原创思想,就是能够通过组织论证形成原创理论的、别人没有产生过的思想。在组织论证之前,原创思想给人的印象就是奇思异想、胡思乱想、“科学妄想”;但正是这些奇思异想、胡思乱想、“科学

近视眼的原因及预防

富春江路小学一年级新生视力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 10月份一年级新生体检完毕,我们将查体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发现有的班级视力不良率很高,令人惊讶,本来一年级的学生新入校时每班有个别的学生视力低下是正常的,可现在有的班级达到12人之多,为了了解这些学生近视眼的原因,在薛校长的建议和支持下,我们作了这次关于近视眼的调查。 二、活动的准备和方案的制定 1、在一年级老师的协调下,抽一个实验组,一个对照组,作一次抽样视力调查,并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学生的用眼卫生情况。 2、制定视力低下原因的调查问卷。 3、写出视力状况分析报告 4、提出建议。

附:调查问卷的内容 学生用眼卫生情况调查表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年龄:家长姓名:(1).你的视力情况:左眼视力:右眼视力: (2).造成你近视的原因是 A、遗传因素 C、眼部外伤 D、不注意用眼 (3).除学校组织的眼保健操外,你还采取过其他预防措施吗? A、有 B、没有 4).你在家是否经常长时间看电视? A、是 B、不是 (5)你在家是否经常长时间玩电脑? A、是 B、不是 (6).你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 A、1小时左右 B、2小时左右 C、3小时左右 (7).你在家有躺着看书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8).看书或写字时你的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大约有 A、20厘米以内 B、30厘米左右 C、40厘米左右 (9).你是否在学习或看电视后到室外进行适度的活动 A、是 B、不是 (10).当你发现自己视力不好时,是否及时检查和佩戴眼镜A、是 B、不是

视力状况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中,抽取38名视力低下学生的家长做实验组和随机抽取38名视力正常学生的家长做对照组,进行了答卷,结果如下: 1、本次调查收到视力低下答卷33分,视力正常答卷25分。 2、视力低下原因:遗传因素11人,占33.3%,眼外伤1人,占3.03%,不注意用眼卫生19人,占57.6%。说明学生视力低下除遗传因素外,主要因素是不注意用眼卫生。 3、家长是否采取过预防保健措施:实验组回答有的7人,占21.2%;回答没有的26人,占78.8%。对照组回答有的4人,占16%;回答没有的21人,占84%。说明无论孩子视力正常与否,绝大多数家长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也就是说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4、学生在家是否经常看电视:实验组回答有的10人,占30.3%,没有的23人,占69.7%。对照组回答有的4人,占16%,回答没有的21人,占84%。说明看电视对孩子的眼睛有一定的影响。 5、学生在家是否玩电脑,实验组回答没有的33人,占100%;对照组回答没有的25人,占100%。说明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玩电脑的习惯,应该继续保持。 6、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实验组:用一小时的20人,占60.6%,用二小时的13人,占39.4%;对照组:用一小时的16人,占64%,用二小时的9人,占36%,实验组的用眼时间多与对照组,说明用眼时间过长可导致视力下降。 7、学生在家有躺着看书的习惯吗?实验组:回答有的6人,占18.2%,回答没有的27人,占81.8%;对照组:回答有的3人,占12%,回答没有的22人,占88%。实验组的比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不良的看书习惯可导致学

中国10大知名经济学家

中国10大知名经济学家 1、吴敬琏 2001年在中国股市论战后上镜率极高,只要吴教授出现,就会成为焦点。 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 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受到商务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欢迎。 3、林毅夫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受到有海归身份的商务人士和学者们的好感。 4、茅于轼 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经济学家。 茅于轼先生的"厉害"在于他对微观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透彻研究和精妙阐释,他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均衡达致资源配置最优。 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由于深入浅出,颇得经济学之妙处,所以成为很多青年学者进入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介绍信。由于其著述语言引人入胜、观点精练,茅于轼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茅于轼迷"。 由于其宽容平和的性格,关注民生问题,被认为是经济学家的楷模。 5、樊纲 樊纲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出色的理论阐释者,他的《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综合》奠定其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地位。 樊纲在《"不道德"的经济学》中所提到的:"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甚至也应该作传经布道的工作;但作为经济学家,谈道德却是’不务正业’。"引起不小的争论。在最近的关于经济学家之间的"战争"中,又和非主流经济学家杨帆一起成为关注的焦点。 樊纲在众多大经济学家中可以称的上"少年英俊",参加此次评选的女性认为樊纲很像某位电视台主持人,所以颇受青睐。 6、张维迎 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zgzf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 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一、影响福建的台风路径 1.直接登陆型 直接登陆型路径包括来自西太平洋经巴士海峡直接登陆福建,或登录台湾岛南端(台风主体未收到台湾中央山脉阻挡)后再次登陆福建,也包括登陆菲律宾群岛后北上再次直接登陆福建的台风。这一路径登陆台风灾害的特点是,风特别大,来势突然、凶猛,降雨急,雨量大。若遇天文大潮,则风助潮势,海潮顶托,江水暴涨,洪水泛滥,易造成严重的风灾和水灾。 2.登台入闽型 登台入闽型路径就是先登陆台湾岛,受到台湾地形摩擦作用影响后,再次登陆福建的台风。登台入闽型是登陆及影响福建频数最高的路径。研究表明,1949-2005年,登陆福建的台风中约有60%先登陆台湾。从福建省中部地区登陆,影响范围大,时间长,受灾人口多,往往导致山洪暴发,洪灾严重。 3.登粤型 登粤型路径是指在广东饶平及以西登陆,对福建造成影响的台风。尤其是从广东境内移入福建的路径,闽南和闽西地区受灾严重,常出现大范围的风、雨灾害。 4.北部登陆型 北部登陆型是指从台湾岛以北-东海南部海域登陆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或从台湾东部沿海绕经台湾岛以北海域进入台湾海峡并登陆福建省中南部地区,也包括登陆浙南地区并严重影响福建的台风。 图1. 影响福建的4 种类型台风路径 二、影响福建台风灾害的因素

1.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115°50′~120°43′E,28°19′~23°33′N之间,位于亚热带海陆过渡带,靠近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地,是全国台风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2.地形作用 地形的作用极易在迎风坡形成台风暴雨中心。因为台风环流受山脉阻挡而被迫抬升,通过加强湿空气的上升运动而加大雨势。山脉坡度越大,以及风速越强、风向与山脉的交角越大,则地形抬升作用所产生的上升速度加强越大。此类地形机制,使福建出现三个地形所致台风暴雨中心,即:鹫峰山脉东侧的柘荣和宁德、戴云山脉东南侧的南安、安溪以及博平岭东南侧的云霄,尤以闽东北的台风暴雨更为多见。闽东北地区由于太姥山(鹫峰山)的地形抬升作用,柘荣、福鼎和霞浦的台风暴雨平均雨量分别比台山(海岛站) 大出4. 16 ,2. 13 和1. 96倍。 3.风雨持续时间 当一个减弱的热带气旋高空环流在某一个地区停滞的时间越长,则形成大暴雨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当一个热带气旋在某一个地区移动缓慢或维持不消长达66 h 以上,则有100 %会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4.环境的脆弱性 台风是一个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并可能引发水文、地质、海洋、交通、环境、农业等等多种灾害链。20世纪50~70 年代,海洋和农业灾害是台风引发的主要灾害,如受到气象监测能力和通信水平的限制导致海上作业人员的伤亡等;而80 年代以后,地质灾害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泥石流、山体滑坡、道路坍塌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明显增加。专家们认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中国50 %以上的地质灾害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地质灾害的损失与人口密

中国最具影响力10大经济学家北大占4人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揭晓 由《世界商业评论》评选的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于10月18日正式揭晓,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名列榜首,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名列第二,而被称为小股民代言人的郎咸平教授排列第三。林毅夫、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茅于轼、樊纲、邹恒甫等七位教授也共同名列榜中。值得关注的是,前三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美国名校,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Economist)有5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者不超过100人,而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应该不超过10人。目前而言, 中国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目前处于边缘状态, 世界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中国经济学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主要原因不是中国人不聪明或中国经济规模小, 而在于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落后,经济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本科生带博士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就经济学教育而言,中国甚至还远远不如经济非常落后的印度,英语优势使得印度大学生可以尽快尽早地阅读西方经济学原著。要改变经济学家“数量多,质量次”这一客观现实,中国经济学界至少还要努力15-20年! 中国经济学家的言论观点事无巨细地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国家大政、行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其中还不乏一些经济学家明星,他们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并充满人格魅力。而我们最关心的是哪个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站在世界的前沿?谁是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 谁是最受争议的经济学家?谁是商务生活中最有权威的风向标? 为此,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主编的《世界商业评论》对500位经济学人、财经记者、高级经理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1791575.html,世界经理人网站网友投票,从15位候选经济学家中选出“ 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指标包括3个方面: 学术影响力(60%)、经济影响力(30%)、社会影响力(10%)。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在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详细分析报告将刊登在《世界商业评论》今年第11期上。世界经济学人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1791575.html,还将为每个经济学家建立个人网站,以方便经济工作者学习和查阅。 《世界商业评论》以翻译和报道世界级商学院教授、世界级企业CEO以 及世界级经济学大师的文章为主,揭示企业在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策略,同时从全球最具权威性财经和管理出版物中萃取领先管理思想和财经话题。《世界商业评论》忠实读者为高级经理和经济学人。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016年8月20日,第10号台风“狮子山”在西太平洋海域形成,该台风是为数不多的能影响到我国东北地区的台风。下图示意“狮子山”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1—2题。 1.8月30—31日“狮子山”风速逐渐减弱的原因是 A.纬度变高,且地表摩擦力增大B.植被覆盖率增大 C.地转偏向力增大D.人为干预天气 2.下列关于该季节“狮子山”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大风造成一些农作物倒伏B.连日的阴雨天气,导致农作物减产 C.农田低洼地区积水形成渍涝D.风暴潮导致海水倒灌,造成农田土壤盐碱化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甲地的自然地貌是 A.河口三角洲B.山前洪积扇C.峡谷D.台地 4.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崩塌C.山洪D.干旱 5.防御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A.种植造林B.拆除库坝C.禁止开矿D.人工增雨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是区分可

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某月14、15日两天霜冻线的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A.10月B.8月C.5月D.2月 7.造成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河流分布 8.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018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完成9—10题。 9.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B.气温C.降水D.河流 10.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高控制 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据此完

关于我们班近视眼调查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400 关于我们班近视眼调查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我们班近视眼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 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有多少人近视了? 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 视的。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 近视的。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 有多少人近视了。4. 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 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 其介绍 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中文名:张五常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1日 职业:教授,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分校

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

—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儒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张五常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一、影响福建的台风路径 1.直接登陆型 直接登陆型路径包括来自西太平洋经巴士海峡直接登陆福建,或登录台湾岛南端(台风主体未收到台湾中央山脉阻挡)后再次登陆福建,也包括登陆菲律宾群岛后北上再次直接登陆福建的台风。这一路径登陆台风灾害的特点是,风特别大,来势突然、凶猛,降雨急,雨量大。若遇天文大潮,则风助潮势,海潮顶托,江水暴涨,洪水泛滥,易造成严重的风灾和水灾。 2.登台入闽型 登台入闽型路径就是先登陆台湾岛,受到台湾地形摩擦作用影响后,再次登陆福建的台风。登台入闽型是登陆及影响福建频数最高的路径。研究表明,1949-2005年,登陆福建的台风中约有60%先登陆台湾。从福建省中部地区登陆,影响范围大,时间长,受灾人口多,往往导致山洪暴发,洪灾严重。 3.登粤型 登粤型路径是指在广东饶平及以西登陆,对福建造成影响的台风。尤其是从广东境内移入福建的路径,闽南和闽西地区受灾严重,常出现大范围的风、雨灾害。 4.北部登陆型 北部登陆型是指从台湾岛以北-东海南部海域登陆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或从台湾东部沿海绕经台湾岛以北海域进入台湾海峡并登陆福建省中南部地区,也包括登陆浙南地区并严重影响福建的台风。 图1. 影响福建的4 种类型台风路径 二、影响福建台风灾害的因素 1.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115°50′~120°43′E,28°19′~23°33′N之间,位于亚热带海陆过渡带,靠近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地,是全国台风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2.地形作用 地形的作用极易在迎风坡形成台风暴雨中心。因为台风环流受山脉阻挡而被迫抬升,通过加强湿空气的上升运动而加大雨势。山脉坡度越大,以及风速越强、风向与山脉的交角越大,则地形抬升作用所产生的上升速度加强越大。此类地形机制,使福建出现三个地形所致台风暴雨中心,即:鹫峰山脉东侧的柘荣和宁德、戴云山脉东南侧的南安、安溪以及博平岭东南侧的云霄,尤以闽东北的台风暴雨更为多见。闽东北地区由于太姥山(鹫峰山)的地形抬升作用,柘荣、福鼎和霞浦的台风暴雨平均雨量分别比台山(海岛站) 大出4. 16 ,2. 13 和1. 96倍。 3.风雨持续时间 当一个减弱的热带气旋高空环流在某一个地区停滞的时间越长,则形成大暴雨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当一个热带气旋在某一个地区移动缓慢或维持不消长达66 h 以上,则有100 %会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4.环境的脆弱性 台风是一个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并可能引发水文、地质、海洋、交通、环境、农业等等多种灾害链。20世纪50~70 年代,海洋和农业灾害是台风引发的主要灾害,如受到气象监测能力和通信水平的限制导致海上作业人员的伤亡等;而80 年代以后,地质灾害

近视眼的预防与成因.doc

近视眼的预防与成因 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工作励志语录经典段落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近视眼的预防与成因 一、成因 1.内因 (1)遗传因素近视眼已被公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度数多在600度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6岁后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度。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迅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度,可到2000?2500或3000度。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 2.外因 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经济学鼻祖。英国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1776年3月,他所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其比较优势学说构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剑桥学派的创建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综合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1890年发表《经济学原理》,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 琼·罗宾逊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琼·罗宾逊夫人),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与美国的张伯伦一起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琼·罗宾逊著述甚多,除《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外,其他主要著作有:《就业理论引论》、《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积累论》、《经济增长论文集》、《经济哲学》、《经济学的异端》、《现代经济学导论》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人,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被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另外两部重要著作是《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实质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典语录

5分钟学习世界经济学家干货 1.卡尔?马克思 (1)国家:德国。 (2)主要著作:《资本论》 (3)经典语录: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2.亚当?斯密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国富论》 (3)经典语录: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3. 大卫?李嘉图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经典语录: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 (3)经典语录:和其他任何人一样,经济学家必须关注人类的终极目标。 5. 琼?罗宾逊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3)经典语录: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6.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经典语录:要想达到既定的就业量,必须存在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7. 保罗?萨缪尔森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经济学》 (3)经典语录: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8. 约瑟夫?熊彼特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 (3)经典语录: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

才。 9.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著作:《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 (3)经典语录: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 10. 米尔顿?弗里德曼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 (3)经典语录:世上没有免费午餐。 11. 约翰?纳什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纳什博弈论文文集》 (3)经典语录:理性的思想阻碍了一个人与宇宙的接近。

近视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近视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近视的概率;近视是一个视力概念,指目光所及的范围内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度以上,即高度近视。 导致近视的原因: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组成。 遗传因素:研究认为高度近视眼的双亲家庭,下一代近视的发病率较高,近视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遗传倾向就不很明显。 环境因素: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的关系非常密切。青少年的眼球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眼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书写等近距离工作时,不仅需要眼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双眼球还要内聚,这样眼外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久而久之,眼球的前后轴就可能变长。每增长1毫米近视就达-3.00屈光度(也就是普通说的300度),当然这种近视绝大多数为单纯性近视,一般度数都比较低,都在6屈光度以下,发病多在青春期前后,进展也比较缓慢,有人把这种近视称之为真性近视,以示与假性近视相区别。 (1)用眼距离过近。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

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2)用眼时间过长。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有的学生过了一个暑假视力就明显下降就是这个原因。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40-5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许多青少年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坏习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典语录图文稿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 典语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5分钟学习世界经济学家干货 1.卡尔?马克思 (1)国家:德国。 (2)主要着作:《资本论》 (3)经典语录: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2.亚当?斯密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国富论》 (3)经典语录: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3. 大卫?李嘉图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经典语录: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经济学原理》 (3)经典语录:和其他任何人一样,经济学家必须关注人类的终极目标。 5. 琼?罗宾逊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3)经典语录: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6.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经典语录:要想达到既定的就业量,必须存在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7. 保罗?萨缪尔森 (1)国家:美国。 (2)主要着作:《经济学》 (3)经典语录: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8. 约瑟夫?熊彼特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着作:《经济发展理论》 (3)经典语录: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9.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着作:《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 (3)经典语录: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 10. 米尔顿?弗里德曼 (1)国家:美国。

初中生物 《近视的形成》教案

《近视的形成》教案 《近视的形成》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近视的形成》这节课是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合理用脑高效学习》,第一节《信息的获取》的第二部分。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近视的成因,是对前一节知识的迁移运用。另外,新教材更加关注知识的实用性。为了强化用眼的卫生保健意识,新教材单列一节课探究近视的形成,这对学生爱眼、护眼具有很好的导向意义。所以本节课既是知识重点,又很有应用价值。教师应该重视它。 2、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节教材所要探究的主题是近视的形成。重点及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设计并实施实验,从而探究出近视的成因,并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目标: ⑴知识性目标: 说出近视眼的成因、预防措施及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⑵技能性目标: ①尝试班级近视率的调查。 ② 运用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探究“近视的形成”。 ③ 使用课内外资源和网络工具,查询“近视的危害”。 ⑶情感性目标: ①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② 形成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③ 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④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二、教法选择 1、教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以实验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同时设计了课下调查、查阅资料等学生自主活动。这些教法的优势在于教师充当指导者,始终使学生主动活动,积极思考。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利于知识内化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材处理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部分内容安排1个课时。为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我将学生调查本班近视率、查找近视危害的资料两个活动安排在课前进行,以便课上给重点内容探究“近视的形成”留出充分的时间。 3、教学手段: 采用实验探究手段,它既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片等。 ●三、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认知发展处于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因此教学中采用“凸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自己来模拟出近视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抽象过程直观化、形象化地演示出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初一学生还没系统地学物理知识,对较难的光学知识需要教师深入浅出讲解。如透镜的折光能力可类比筷子放在水里的现象。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探究教学中既要照顾全局,更需注重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 (1)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近视率,学会怎样去调查,怎样去统计。 (2)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近视危害的资料,学会利用课内外资源和网络工具搜集信息。 七年级生物教案 (4)认真观察多媒体课件理解抽象知识,逐步发展抽象思维。 ●四、教具准备: 实验器材:两个度数不同的双凸透镜、一块白纸板、一支蜡烛、两个近视镜片、一个远视镜片、火柴等;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浅析台风灾害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学号:20135081143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新乐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台风灾害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指导教师韩艳职称讲师 成绩 2014年12月24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1) 1我国台风灾害的特点 (2) 2造成台风造成的主要因素 (2) 2.1台风大风引发灾情 (2) 2.2台风降水引发灾情 (2) 2.3风暴潮引发灾情 (2) 3我国台风灾害预防存在的问题 (3) 4关于台风灾害的预防措施的建议 (3) 4.1加强领导、各部门密切协作 (3) 4.2加强防台风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台风意识 (3) 4.3加快海堤建设,提高防御能力 (3) 4.4加强气象、水文监测预警系统和通信指挥系统建设 (3) 5总结 (4) 参考文献 (4)

浅析我国台风灾害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姓名:陈新乐学号:20135081143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韩艳职称:讲师 摘要:台风(泛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级的热带风暴是地球上破坏力极强的一种自然灾害,常常风、洪潮并发,不仅毁坏江河海堤防等水利设施和影响交通通讯船舶、水产养殖等工农业生产,而且使建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等遭受重大损失。台风灾害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也是沿海人民的心腹之患。因此,分析台风造成灾害的原因,做好防御台风的减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台风;灾害成因;防御 Cause analysis of typhoon disasters in China and its preventive measures Author chen huan Abstract:Near the center of typhoon (refers to the maximum wind power level of the tropical storm is a natural disaster, earth devastating often wind, flood and tide of complicated, not only the destruction of river embankments and other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raffic communication shipping, aquaculture and other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ke the buildings an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uffered major loss. The typhoon disaster has becom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stal areas,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past the coastal people. Therefor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typhoon on caused disasters, completes the defense typhoon made significant reduction. Key words: typhoon;the cause of disaster;defense 前言 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

近视眼的形成与发展

近视眼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看近与望远?看近与望远有个界线,是以5米为界限,5米之内为看近,5米之外为望远,为什么以5米为界线呢?因为在5米之内物体是以散射光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眼球,5米之外物体是以平行光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眼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这是一个看似平整光滑的表面,如果我们拿足够倍数的放大镜来看,会发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经它反射的光线就是不规则的,所以物体在5米之内是以散射光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眼球,在5米之外是以平行光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眼球。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个视光学名词,正视眼,顾名思义,就是正常视力的眼睛, 图一 我们正常视力在望远时,整个眼睛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晶状体扁平,这时光线经折射后的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图二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看近,看近时物体是以散射光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眼球,这时眼睛仍然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晶状体扁平,发散力大于汇聚力,需要较长的距离才能够帮光线汇聚在一点,光线经折射后的焦点就会落于视网膜之后,我们就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图三 我们怎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呢?这时我们眼睛的调节系统就会启动,睫状肌收缩,压迫晶状体前凸增厚,汇聚能力增强,用以抵消看近散射光的发散力,这样光线经折射后的焦点就会落于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了; 图四 如果我们长时间近距离看近,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痉挛,这和我们握拳头是一样的,一张一握感觉很轻松,但是如果握一个小时的拳头,再伸开的时候就会发现很难伸直。睫状肌发生痉挛,就会导致部分前凸的晶状体无法返回,如果这时候望远,由于有一部分晶状体没有返回,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就会变强,光线经折射后的焦点就会落于视网膜之前,这时候我们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也就形成了

近视形成的原因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1.内因 (1)遗传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2.外因,即环境因素 (1)用眼距离过近。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

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2)用眼时间过长。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进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有的学生过了一个暑假视力就明显下降就是这个原因。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40-5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许多青少年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坏习贯。因为人的眼睛应保持水平状态看书,使调节与集合(辐辏)取得一致,减少眼睛的疲劳。如果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2-3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