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

谈

谈“巧”

文言文《卖油翁》,讲述了一个卖油老头从钱孔里注油入葫芦,滴油不漏的故事。如此精巧的技术,真是令人惊叹。这就突出一个“巧”字。

巧,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勤学苦练得来的。卖油翁对于自己精湛的技艺并不踌躇满志,只是虚心地说:“我亦无它,唯手熟尔。”

古今中外的能工巧匠,许多人当初并不怎么巧,只是后来下了许多“笨拙”的功夫,才逐渐“聪明”起来。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史上的巨人牛顿,小时候为猫开洞,让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一时被人们引为笑话,可以说笨的出奇。但后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牛顿终于成为科学史上的巨匠。当今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的梅源京剧艺术创始人梅兰芳先生,他八岁学艺,几句老腔学了许时还不能上口,老师嫌他笨,认为“孺子不可教也”。但他却并不灰心,几十年如一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勤学苦练,终于在祖国的文化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正如俗话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要达到巧的境界,“功夫”是关键,想巧却又不下“笨”功夫,企图偷懒取巧,其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一个“巧”字,谈何容易,那可是时间、毅力、汗水的结晶啊!这就是我读《卖油翁》悟出的一个哲理。

我们学习中,巧学巧记,往往事半功倍。有人感叹自己的“笨拙”怨天怨地,却忘却“熟能生巧”的道理。没有平时的积累与苦练,何来日后之“巧功”。

因此,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何愁不“巧”?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答案汇总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一:基础辨识能力 参考答案 (一) 1海底“黑烟囱”2.逻辑顺序 3记叙、描写、说明 4比喻 5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作比较等 (二) 1.老太太 2.明线是杉田卖菜,暗线是老太太生活日益穷困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 4.“她清瘦……女人”,老太太年老体衰,变得贫穷、孤独,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 5.好,因为“纽扣”既是文章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小说人物命运的写照.以“纽扣”为题简要、含蓄。 (三) 1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2.事实论据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论证生动形象 5.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具体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总结论点。 (四) 1.指心灵与他人隔膜而变得冷漠、世故。(答案不惟一,意思相近即可) 2.①——⑨⑩;第一层:叙述家人教育孩子的两件事,第二层:发表自己的感慨 3.记叙、议论;对比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别,为后文作铺垫 4.在竞争中既要争做强者、力争胜利,又要对失败者、弱小者充满同情,可以举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5.“父亲”:轻视体力劳动者,看不起下层人民;“妻子”:认为天真、善良是要吃亏的;“我”:愿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意思对即可) 6.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二:基本分析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一) 1.导语部分,标题和导语都是对消息核心事实的概括,只不过导语比标题更具体详细。 2.主体部分为第②段;分两层:①②③④⑤ 3.③、④ 4.介绍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是消息的结语部分。 (二) 1.冰雹的形成,冰雹的分类,冰雹的预报 2.分两层;第①段为一层。总说降水的两种形态;第②③④为一层,具体解说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如何预报。 3.不能颠倒,这三段依次说明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预报,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顺序合理。 4.表格略 5.只要所写句子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可例如:冰雹的危害很大,预报冰雹就很重要 (三) 1.①②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兄弟俩偷羊受到村民的惩罚;③④⑤段是故事的发展,写其中一个兄弟尽心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⑥⑦⑧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老人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2.高潮在文章的最后,老人弥补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3.所有的村民经过老人的身旁,都会停下脚步与老人说上几句话,表达他们的敬意;小孩子也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4.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他人而活 5.老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6.人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改正错误,弥补过失。(意思对即可) (四)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且每一层都用“我现在就付诸行动”开头,构成排比 3.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4.文段以议论为主,其中不乏哲理深刻的句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来回答 5.这是一个自由表述题,可从语言优美、哲理深刻、结构清晰等角度选一个进行赏析。

精选浙江省绍兴县2018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 (试卷共150分+附加题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书写(5分) 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答题时努力做到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二、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鲁迅一生对大禹和勾践等绍兴先贤十分chóng( )敬。他在儿时就喜欢阅读越地的古书,并抄录其他古书中关于越地先贤的事迹,着手收集整理越地古代先贤的著作。他一生多次以勾践复国雪耻的事迹激lì( )人们斗争:“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gòu( )之地”!在晚年,他专门写了《理水》的历史小说,歌颂了大禹无穷的智慧、力量及与民同甘共苦、艰苦zhuó( )绝的精神。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 _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 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 3.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待到重阳日,。(孟浩然《过故人庄》) (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3),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4)吊影分为千里雁,。(白居易《望月有感》) (5)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借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抒发内心深重苦闷的句子是; ,。 (8)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塑造成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4.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6分)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①奉:②得:③景: ④惊:⑤芳:⑥秀: 三、阅读 ( 52分 ) (一)名著阅读(7分)

苏辛比较谈

苏轼、辛弃疾比较阅读 苏轼其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19岁考中进士,因与改革派的矛盾,仕途颇为曲折,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晚年更被贬至琼州。从政治上看,苏轼也许是个失败者,但他的人格是端正伟大的。 苏轼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儒家的忠君爱民,道家的因任自然,佛家的自我解脱都在不同的时候起着不同的作用,同维护着苏轼的完整人生。苏轼的性格也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极执着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放达的一面。这对他的词风影响很大。 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但他的词在当时引发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争论: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对词的开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他“以诗为词”,要非本色。 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按内容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 (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

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有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代表作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代表作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 辛弃疾其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辛弃疾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辛弃疾的词集最有名的是《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2)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2)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茅檐低小)等。(3)闲适词与言情词。

《狼王梦》阅读检测题(含答案)

《狼王梦》阅读检测题(含答案) 班级:得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让我们领略大千世界的奇妙,也能让我们充满智慧,充满灵气。如果你认真阅读《狼王梦》这部名著,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相信下面的题目对你来说一定没有问题!加油! 一、填空题。 1.《狼王梦》是一本,作者是,的主人公是。 2.《狼王梦》这种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更容易刺破和。 3.《狼王梦》这个题材可以毫无遮拦地直接表现与融于一体的。 4. 在离紫岚居住的石洞不远的名叫的寨子前有一个养鹿场。 5. 紫岚的同伴和,因为贪图口福,想偷窃鹿而被猎枪打死了。 6. 在双毛面前黄犊犯了一个这样致命的错误。 7. 《狼王梦》中写到,紫岚从出生到死一共活了年的时间。 二、判断题。 1.黑桑在名叫鬼谷的洼地里被野猪的獠牙刺穿了胸膛而死。()

2.在文章中,黑色象征着力量和智慧。() 3.《狼王梦》是一部以生态主义观点写的小说。() 4.黑桑丧命的地方有着圆形的洼地、青灰色的岩石、褐红的土壤。() 5.主人公本来生了5个孩子。() 6.在所有子女中蓝魂儿最懦弱。() 7.后来媚媚把自己的母亲赶出了洞穴。() 8.主人公并没有实现梦想,只好寄望于后代。() 三、连线。 1.身份: 2.性格与事情: 洛嘎紫岚的丈夫洛嘎不顾母女情 双毛紫岚二儿子紫岚愚昧 黑仔狼王双毛懦弱 黑桑紫岚三儿子黑仔爱子 蓝魂儿紫岚大儿子媚媚勇敢胆大 四、选择题。 1.紫岚生下的母狼崽叫() A.黑仔 B.媚媚 C.双毛 D.蓝魂儿

2.本书作者是一名著名的动物小说家,还著有()。 A.《男生贾里》 B.《第七条猎狗》 C.《草房子》 D.《小蜜蜂》 3.()穷追不舍的追踪即将分娩的紫岚。 A.大白狗 B.猎人 C.警犬 D.马鹿群 4.小狼崽在腹中剧烈地躁动,紫岚感觉到离分娩不远了,它多么渴望能逮到(),痛饮一顿。 A.马 B.鹿 C.马鹿 D.绵羊 5.公狼黑桑想当狼王,和母狼紫岚一起推翻狼王,可黑桑不幸死于()口中。 A. 野猪 B.洛嘠 C.豹子 D.金雕 6.紫岚一共产下()匹小狼崽。 A.4 B.5 C.6 D.7 7.紫岚刚产下狼崽,把大白狗赶跑,可又面临了()。 A.猎人的追捕 B.金雕的攻击 C.狼崽的饥饿 D.狂风暴雨的来袭 8.黑仔一身黑毛,蓝魂儿毛色是毛色有点偏蓝,双毛上半身黑色,腹部和四肢是褐黄色,媚媚的毛色是() A.黑色 B.紫色 C.黄色 D.褐色 9.起初,紫岚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于()的身上,希望将其培养成狼王。 A.黑仔 B.双毛 C.蓝魂儿 D.媚媚 10.黑仔丧命于() A.捕兽夹 B.罗戛 C.金雕 D.大白狗 11.秋天到了,尕玛尔草原最后一点绿色都清洗掉了,狼群又聚集在一起,狼王()正神气地主持着认亲仪式。 A.卡鲁鲁 B.古古 C.黄犊 D.罗戛 12.狼王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是()。 A. 古古 B.卡鲁鲁 C.黑桑 D.吊吊 13.()机灵地从正在独自享用牛心牛肝的洛嘠身边挤进圈内,一口咬住一只血淋淋的牛腰,被罗戛愤怒的在屁股上咬了一口。 A.黄犊 B.蓝魂儿 C.双儿 D.古古 14.蓝魂儿因为黄犊抢夺了自己的实物与黄犊决斗,黄犊的尾巴被蓝魂儿咬断了,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拓展阅读 冬夜重读史铁生

冬夜重读史铁生 ①史铁生是前年年底离开我们的。去年年底,弟弟离开了我。这种时候,别的书都看不下去,只忍不住要翻看铁生的书。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十指连心的疼痛,弥漫在纸页间。 ②《我与地坛》的开篇,铁生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然后,他紧接着说:“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③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格外心动。总觉得像电影一样,在地坛颓败而静谧的空镜头之后,他摇着轮椅出场了。或者,恰如定音鼓响彻在寂静的地坛古园里,将悠扬的回音荡漾在我的心里。我清楚他与地坛命中契合难舍的关系,当代作家中,哪一位有如此一个和自己撕心裂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特定场景,从而使得一个普通的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义,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史铁生的地坛,就像陆放翁的沈园、鲁迅的百草园,就像约翰·列侬的草莓园、梵高的阿尔镇。 ④我想起我的弟弟,17岁独自去了青海油田,他临终前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撤回柴达木。我庆幸,他和铁生一样都能魂归其所,而不像我们很多人神不守舍,魂无所依。 ⑤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母亲是最动人的形象,她49岁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描写:“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照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已经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⑥“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这样重复的喟然长叹中,地坛中的老柏树、草地的颓墙、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才一一都有了意义,因为这一切都附着母亲的身影。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的,也是母亲的,因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而让地坛具有伤感无奈却又坚韧伟大的别样情怀。 ⑦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他《一个人形空白》里的一段:“我双腿瘫痪后悄悄地学写作,母亲知道了,跟我说:她年轻时的理想也是写作。这样说时,我见她脸上的笑……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看窗上的夕阳,看院中的老海棠树。但老海棠树已经枯死,枝干上爬满豆蔓,开着单薄的豆花。”

二晏词比较谈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二晏的身世及性格的比较 (3) (一)晏殊的顺达及中庸性格 (3) (二)晏几道的命途多舛及“四痴” (3) 二、二晏词的共同点 (4) 三、二晏词的相异之处 (5) (一)不同之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不同之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不同之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不同之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晏词比较谈 内容摘要:晏殊、晏几道父子沿袭唐五代词风,多写流连光景、离情别绪等传统题材,风格以闲雅清婉为主,但又各有特色。晏殊官至宰相,志 得意满,其词多为家会宴游的消遣,词中之愁只是春花秋月的闲愁; 而晏几道虽出身于官宦大家,却官阶卑微,后又家道衰败贫苦落魄, 其词作较为真实地抒发了一个没落公子的哀愁之情。晏殊“工于造 句”,晏几道却“善于言情”。 关键词:二晏,婉约,意向,内容 引言: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同为婉约派词人,虽如此,二人的作品同中存异。晏殊有《珠玉词》行世,存词130余首;晏几道著有《小山 词》,存词200余首。对二人词作的研究自古有之,如周济曰:“晏氏 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夏敬观曰:“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 生,华屋山丘,哀丝豪竹,身亲经历,宜其造诣又过其父”。近人及今人 渐渐从比较的角度来谈论二晏词作,如况周颐《蕙风词话》云:“《小 山词》从《珠玉》出,而成就不同,体貌各具。以《珠玉》比花中之 牡丹,《小山》其文杏乎?”叶嘉莹女士运用西方文论的概念,称大 晏为“理性的词人”,小晏为“纯情的词人”。 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之上,对二晏词再进行一些探讨和比较,以期对于晏氏父子的词作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狼王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狼王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狼王梦》是一本动物小说,作者是沈石溪,的主人公是紫岚。 2.《狼王梦》这种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更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 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 3.《狼王梦》这个题材可以毫无遮拦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生命。 4.在离紫岚居住的石洞不远的名叫朗帕的寨子前有一个养鹿场。 5.紫岚的同伴杰杰和洲洲,因为贪图口福,想偷窃鹿而被猎枪打死了。 6.在双毛面前黄犊犯了一个轻敌这样致命的错误。 7.《狼王梦》中写到,紫岚从出生到死一共活了10年的时间。 二、判断题。 1.黑桑在名叫鬼谷的洼地里被野猪的獠牙刺穿了胸膛而死。 2.在文章中,黑色象征着力量和智慧。,X,力量和征服 3.《狼王梦》是一部以生态主义观点写的小说。,自然主义 4.黑桑丧命的地方有着圆形的洼地、青灰色的岩石、褐红的土壤。 5.主人公本来生了5个孩子。 6.在所有子女中蓝魂儿最懦弱。 7.后来媚媚把自己的母亲赶出了洞穴。 8.主人公并没有实现梦想,只好寄望于后代。

三、连线。 1.身份, 2.性格与事情, 洛嘎紫岚的丈夫洛嘎不顾母女情 双毛紫岚二儿子紫岚愚昧 黑仔狼王双毛懦弱 黑桑紫岚三儿子黑仔爱子 蓝魂儿紫岚大儿子媚媚勇敢胆大 四、选择题。 1.紫岚生下的母狼崽叫,B,A.黑仔B.媚媚C.双毛D.蓝魂儿 2.本书作者是一名著名的动物小说家,还著有,B,。 A.《男生贾里》 B.《第七条猎狗》 C.《草房子》 D.《小蜜蜂》 3.,A,穷追不舍的追踪即将分娩的紫岚。A.大白狗B.猎人C.警犬D.马鹿群 4.小狼崽在腹中剧烈地躁动,紫岚感觉到离分娩不远了,它多么渴望能逮到,C,,痛饮一顿。 A.马 B.鹿 C.马鹿 D.绵羊 5.公狼黑桑想当狼王,和母狼紫岚一起推翻狼王,可黑桑不幸死于,A,口中。 A.野猪 B.洛嘠 C.豹子 D.金雕 6.紫岚一共产下,B,匹小狼崽。 A.4 B.5 C.6 D.7 7.紫岚刚产下狼崽,把大白狗赶跑,可又面临了,D,。 A.猎人的追捕 B.金雕的攻击 C.狼崽的饥饿 D.狂风暴雨的来袭 8.黑仔一身黑毛,蓝魂儿毛色是毛色有点偏蓝,双毛上半身黑色,腹部和四肢是褐黄色,媚媚的毛色是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分析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分析 1.基本分析能力。即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路的能力,对文章、文段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划分的能力。能分析小说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能分析文中某个部分的层次,能分析文中某个段 落的层次等。 2.整体把握能力。即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征,从 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 特点等等。 3.概括提炼能力。即对全文、段落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如对全文、段落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 的概括等等。 4.语言品味能力。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也就是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体的语境 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 的表达作用等等。 5.手法欣赏能力。即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包括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如表现手法中的正 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等等。 6.感受评价能力。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评价 文中的人物;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探究文章难点,提出看法与建议,就文中内容进行想象等等。 7.联想迁移能力。即由材料中的知识内容联想到相关的知识内容,如联想到所积累的诗词、名言、科学知识、课文人物等等。

1.基本分析能力。即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路的能力,对文章、文段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划分的能力。能分析小说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能分析文中某个部分的层次,能分析文中某个段 落的层次等。 2.整体把握能力。即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征,从 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 特点等等。 3.概括提炼能力。即对全文、段落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如对全文、段落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 的概括等等。 4.语言品味能力。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也就是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体的语境 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 的表达作用等等。 5.手法欣赏能力。即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包括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如表现手法中的正 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等等。 6.感受评价能力。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评价 文中的人物;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探究文章难点,提出看法与建议,就文中内容进行想象等等。 7.联想迁移能力。即由材料中的知识内容联想到相关的知识内容,如联想到所积累的诗词、名言、科学知识、课文人物等等。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愠yùn三省xǐng吾身论lún语罔wǎng

我与地坛试题练习及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灼.热(zhuó)猝.然(cù) 熨.帖(yù) 亘古不变(ɡèn) B.坍圮.(qǐ) 渗.透(shèn) 隽.永(juàn) 失魂落魄.(pò) C.恪.守(kè) 蝉蜕.(tuì) 倔犟.(jiànɡ) 暴风骤.雨(zòu) D.窥.看(ɡuī) 宿.命(sù) 捋.须(lǚ) 玉砌.雕栏(qì) 解析B.“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答案A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4分) A.历尽苍桑弥漫雕琢落寞 B.野草荒滕炫耀嘈杂清晰 C.心神恍惚安详车辙荒僻 D.专心致志坐落羡暮琉璃 解析A.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 ....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 ....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 解析“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D.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解析B.“树”改为“树下”。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D.“衰败”与“荒芜”换位。 答案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5.作者反复说“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作者到园子里去做什么(5分) 答:

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

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 2009第2期 (总第96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ChangchunFinanceCollege No.2,2009 SamNo.96 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 李桂鑫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广东揭阳522000) [摘要]基于香港,澳门两部基本法的制定具有共同的立法依据和历史背景,两部基本法存在一些相同点, 因为两地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两部基本法又有许多不同点.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两部基本法,必须了解两部 基本法之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一国两制;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一致性;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DF9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71(2009)02.0082—04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制定的,在 我国政府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正式实 施的全国性基本法律,它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 门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核心地位. 由于国家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 策一致,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及历史传 统也具有基本的共性,两部基本法的基本原则,整体 结构和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由于两地的实际情况 有所不同,两法又存在着许多差异.

一 ,两部基本法的一致性表现 (一)基本结构上的一致性 两法在基本的体例结构方面几乎完全一致:首 先都是''序言"部分,两法的第一章至五章分别都为"总则","中央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倨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经济",第七章 至第九章同样为"对外事务",''本法的解释与修改", "附则"."在条文的最后,两法同样是三个附件. (二)内容上的一致性 1.指导思想相同.两法都以"一国两制"为指导 思想,并正确处理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两部 基本法明文规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明确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确立了中央的权力和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也表明了香港,澳门特区与国家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立法依据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整体 上仍适用于港澳特别行政区,是两个基本法的立法依据.两法序言的第三段第一句都明确规定:'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险另外,两法还都规定只有宪法才是基本法 的立法依据;基本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基本法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高度自治权相同.在总则部分,两法同样都明 确规定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特别行

2016秋《狼王梦》试题库

四年级上学期课外阅读《狼王梦》题库 1.《狼王梦》的作者是(沈石溪),他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书中的主人公是(母狼紫岚),它的伴侣是大公狼(黑桑)。 2.母狼叫(紫岚),一共生了(5)个小狼崽,成活了(4)只。幸存的四只小狼叫(黑仔),(蓝魂儿),(双毛),(媚媚)。其中母狼偏爱(黑仔),希望它成为“狼王”。 3.(洛戛)与伙伴(古古)杀死了老狼王。 4.(卡鲁鲁)单独杀死了一只(牦牛),向紫岚求爱。 5.(双毛)原本很胆怯,但在(紫岚)的压力施加下爆发了。 6.紫岚不想让媚媚与(吊吊)相爱,于是杀死了这匹公狼。 7.山洪来时,(紫岚)连忙抢救狼宝宝,只救活了(四)只。 8.狼群分散时,紫岚一家居住在(石洞)里。 9.(紫岚)为了(狼孙们的安全)与(金雕)同归于尽。 10.(超越年岁的胆魄)正是日后成为狼王必不可少的素质。 11.(黑仔)在追撵(小松鼠)时被金雕杀死了。 12.黑桑遇难的地方,那是一个叫(鬼谷的山洼),它的目标是当上地位显赫的(狼王),它是被(野猪的獠牙)咬穿了头颅。 13.紫岚为了肚中的孩子,冒险来到了(养鹿场),(养鹿场)是名副其实的(希望之地)。 14.紫岚在养鹿场叼走了一头(马鹿),但被(大白狗)尾随追击。 15.四只狼崽(三公一母),长子叫(黑仔),次子叫(蓝魂儿),最小的公狼崽上半身为(黑色),腹部和四肢是(褐黄)色,起名叫双毛,惟一的那只母狼崽长着一身紫毛,起名叫(媚媚)。 16.紫岚生活在(尕玛尔草原上),旁边有一座叫(日曲卡)的雪山。 17.狼王叫(洛戛),它最亲密的伙伴叫(古古)。 18.蓝魂儿不但长相一半像(黑桑),一半像(紫岚),还继承了(黑桑)的灵魂呢。 19.狼只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强者就是法律,力量就是真理。 20.蓝魂儿被黄犊咬掉了(右耳朵),黄犊被蓝魂儿咬掉了(尾巴)。 21.冬天,狼群实在饿极了,便去猎杀冬眠中的(狗熊)。 22.(蓝魂儿)咬醒了冬眠中的(狗熊)。 23.为了吃山羊,(蓝魂儿)中了猎人的圈套。 24.(双毛)养成了习惯,用(退缩)求得和平,用(谦让)来平息纷争。 25.(媚媚)经常戏弄和凌辱(双毛)。 26.紫岚为了训练性格懦弱的(双毛),断了一条前腿。 27.(双毛)咬死了秃尾巴公狼(黄犊) 28.金雕与紫岚的生死搏斗的结果是(金雕和紫岚同归于尽)。 29. 《狼王梦》这个题材可以毫无遮拦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生命)。 30. 小狼崽在腹中剧烈地躁动,紫岚感觉到离分娩不远了,它多么渴望能逮到(马鹿),痛饮一顿,让干瘪的乳房丰满起来。 31.一年来,紫岚先后把精力都集中在黑仔和蓝魂儿身上,双毛体格羸弱,精神萎靡,要想把双毛培养成狼王,它决心先让双毛(身体健壮起来)。 32.转眼冬天到了,紫岚带着双毛和媚媚又聚集在狼群中,此时的双毛身体虽然强壮但

怎样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8大技巧.

怎样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8大技巧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历来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个题目,尤 其是近几年现代文阅读偏重于主观表述题,由于答题不得要领,学生 失分颇多。 那么,如何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步骤/方法 1. 首先要养成整体阅读的好习惯。 要迅速而全面地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各段要点,掌握文章中心。同时也要注意文章附带的一些注释和附言等,这里面包含的信息往往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准确而全面地理解。 例如,2002年高考第20 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 提取信息。放眼全文,文中的第一段就有“两千多年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充满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 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等句子。文章的第三段也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 “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等句子。这些语句就从两个方面说明“知音”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答案为:(1神往和渴求知 音,已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2.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其一是直接代入法。现在有些学生主观表述题不得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利用文中资源。国家教委考试中 心曾明确表示: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答题要领,即直接从原文中找出与问题相对应的词语、句子,直接录入。例 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21题就可以移用原文中的中心句来回答: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应在失去钟子期之后去寻找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 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其二是选摘概括法。有些试题,从原文中难以找出明确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从原文中摘录相关的词语加以简化概括,形成自己的答案。 例如:回答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第22题第2小题,可以运用原文第九、十段中的关键句、关键词组合,答案可为:(1当你生命将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该感到安宁;(2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其三是还原辨析法。这一方法主要针对选择题。主要做法是把选项回 归原文,找出其中的不同点,加以比较、分析、辨别,确定是否与原文的说法保持一致。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阐述。 注意事项 ?总之,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尽管有很多,但最终都是建立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课文教学中,紧 密地结合课文的单元学习重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怎样提高现代文阅读?

苏词和辛词的比较谈

苏词和辛词的比较谈 作者姓名:王菁闫寒陈婕赵彧指导教师姓名:韩彦娜王艳志单位: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关键词: 苏轼,辛弃疾,宋词,异同 正文: 一、生平比较 (1)苏轼生平①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次子,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词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极大。词集有《东坡乐府》。 (2)辛弃疾生平② 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词人。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现存词六百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二、词风比较 (1)苏轼词风 a.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b.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

c.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2)辛弃疾词风 a.辛词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b.他的词不仅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c.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 d.辛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三、艺术手法比较 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 前人论及苏轼的词,是“以诗为词”。宋人陈师道评论苏轼词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那么,何谓“要非本色”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评述:“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可见,“词之本色”是谐音律,意境也大多纤弱凄婉,因此,宋人普遍认为词是“诗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