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地理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三地理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三地理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三地理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年高三地理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极昼面积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春分B.乙—夏至C.丙—秋分D.丁—冬至

2.下列时段,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的是

①甲→乙②乙→丙③丙→丁④丁→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楼高均是51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27米,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如图)。回答问题。

3.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至少买到二栋的几楼以上( )

A.8楼B.9楼C.10楼D.11楼

4.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甲车位B.乙车位C.丙车位D.丁车位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位于北京的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6.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A.3小时B.3小时16分C.3小时32分D.4小时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8.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9.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B.河北省

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7月7°C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温和多雨B.温和少雨

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

11.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制冷能耗减少B.草原变成荒漠

C.作物熟制改变D.海岸线向东移

读“某植物的含水量、气温及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2.有关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植物含水量日变化线B.新疆瓜果甜与②线相关

C.③为气温日变化线D.植物含水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

13.如果该植物分布在北半球,则此时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高压势力最强B.澳大利亚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C.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D.地中海沿岸的葡萄进入成熟期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测量的某河流4月份一段时间的洪水流量变化和该时段的逐日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该河流4月份一段时间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川融水D.湖泊

15.该河流洪水流量变化,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B.降水变率大

C.风沙多D.自然灾害多

野外进行登岛求生训练,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下面左图所示,右图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末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

17.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日出前后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D.午夜前后

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它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

A.降水B.下渗

C.蒸发D.蒸腾

19.树干液流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云层厚度B.土壤黏性

C.温度高低D.太阳辐射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

21.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

下图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图A所示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bcda C.cdab D.dabc

23.图B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4.形成图A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主要属

A.①B.②C.⑤D.⑥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下图为“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关于水库异重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流域发生频率高于黄河流域B.到达大坝的异重流有利于水库清淤

C.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D.三角洲泥沙来自于水库环流

26.下列情形不能形成异重流的是

A.大风吹拂湖面B.河流入海C.冷暖气团相遇D.寒暖流交汇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图示意发源于“太行山拒马河的河流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垂直上升、流水侵蚀B.地壳垂直下降、流水沉积

C.地壳垂直上升、流水沉积D.地壳垂直下降、流水侵蚀

28.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其主要原因是()

A.水运便利B.气候湿润C.军事防御D.便于农耕

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A.B.C.D.

30.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A.B.C.D.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

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回答成下列各题。

3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

C.6—9月D.9—12月

3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左图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EF处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3.下列关于河流整体流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34.下列关于EF所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位于南半球B.地质构造上属于断层

C.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D.该河段河流以下蚀为主

35.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具有凌汛现象B.EF所处河段为地上河

C.流量季节变化小D.河流流速快

二、综合题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位于三个构造单元及多条深断裂的交会部位,周围高山环绕。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新构造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后又出现了尕海、耳海等子湖。

滩坝砂体是滩砂和坝砂的总称,是受波浪影响在滨岸地区沉积形成的砂体类型。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保存与否的地质命运。青海湖存在多期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下图示意青海湖滩砂与坝砂的分布。

(1)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青海湖的演化过程。(4分)

(2)简述青海湖滩砂和坝砂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3)据图中滩坝的分布位置判断青海湖区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4)推断青海湖多期成排滩坝的形成与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38.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圣地亚哥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日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使得圣地亚哥附近地区盛产优质葡萄。分析圣地亚哥附近地区形成上述气候特点的原因。

(3)1吨核燃料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吨标准煤,1GW核电比火电1年年减排560万吨二氧化碳。阿根廷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近年来积极发展核电。指出阿根廷积极发展核电的主要意义。

(4)“死亡公路”是翻越安第斯山联系智利和阿根廷的主要通道。目前,两国正计划打通安第斯山隧道,建设从圣地亚哥附近港口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铁路,说出通过“死亡公路”翻越安第斯山沿线常见的自然灾害,简述该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A2.B3.B4.C5.A6.C7.B8.C9.D10.A11.D12.A13.D14.B15.A16.C17.B18.D19.D 20.B21.B 22.C23.C24.C25.B26.A27.C28.D29.B30.A31.D32.B33.A34.C35.A 36.(1)初期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断裂下陷形成洼地(湖盆),积水形成外流湖;后因东部隆起,外泄通道(倒淌河)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内流湖。(4分)

(2)滩砂和坝砂多分布于湖泊东岸(东南岸、东北岸);滩砂呈线状,分布面积大,坝砂呈点状,分布面积小;滩砂多分布在湖泊凹岸或湖岸线平缓地带,坝砂多分布在湖泊凸岸。(6分)

(3)偏西风(西北风)。(2分)

波浪为滩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而波浪的动力来自于风力;滩坝多分布于湖泊东岸(东南岸、东北岸),推断主导风为偏西风(西北风)。(4分)

(4)湖泊周围山地持续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蒸发增强,水位不断下降;在每一次湖泊水位进入相对稳定期,滩砂和坝砂沉积,形成一期滩坝;多期成排滩坝是湖泊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的。(6分)37.(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38.(1)地形起伏较大;东西两边为山地;中部为平原。

(2)纬度低;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受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影响;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3)保证能源供给;减轻燃料运输对交通的压力;减少火电对环境的污染。

(4)自然灾害: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雪灾、大风等。有利于区域联系;有利于沿线资源的开发。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2、上题所得年份之后的10年内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A. 用工成本上升 B. 人口增加 C. 老龄人口增加 D. 人才外流严重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2014年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据此,完成下列3--5题。 3.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 A. 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B. 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 C. 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 D. 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 4.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该区就业环境改善 B. 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 该区旅游人口增多 D. 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5.该表反应了该区 A. 产业结构完成优化升级 B.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 C. 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D. 就业人口性别比协调 人口变动与城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人口总量和增速,是国家对特大城市的要求。下图示意上海市1996年至2015年小学生人数和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6--7题。 6.据图推断,上海市将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的时间是 A. 1999年 B. 2001年 C. 2004年 D. 2007年 7.关于上海常住人口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有很大关系 B. 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上海房价和生活费用太高无关 C. 2012年常住人口要比1997年要少 D. 常住人口最多的是2007年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三大产业人口构成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 1 7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联合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2.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Ⅱ卷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第42、43题为地理选考题,第44、45、46题为历史选考题,请按题目要求从每科中分别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四川省东南部紧临长江的合江县(28°N)地处盆地边缘河谷,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荔枝4月开花,7月成熟上市。据此回答1~3题。 1.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A.紫色土发育成熟,土壤深厚肥沃B.紧临长江,水源充足 C.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D.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2.与广西荔枝生产区相比,合江县荔枝生产应 A.利用劳动力优势,开垦山坡扩大种植规模 B.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提高荔枝价格 C.发挥生长周期较长的晚熟优势,实现错峰销售 D.依靠长江水运优势,打通外销市场 3.合江县所在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水体污染D.土地沙化 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已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马达加斯加岛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图1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6题。 4.影响R城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较低 B.气候凉爽 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 5.狐猴进化历程能够长时间完成的原因是该岛 A.与非洲大陆分离时间长B.人类开发的历史悠久 C.地理环境单一天敌少D.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 6.狐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B.地势比该岛西部更加陡峭 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 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特色”是小镇的核心 元素,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读 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图2),完成7~8题。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专题训练:农业生产活动(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农业生产活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8年8月8日,中国?大兴安岭第九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在“林海静城”黑龙江加格达奇开幕。大兴安岭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蓝莓主产区,野生蓝莓资源占全国野生蓝莓产量的90%,占世界产量的30%。据此完成1~2题。 1. 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 B.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 C.灌溉水源便利 D.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2. 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品、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的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答案】1. D 2.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开发。 1. 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D对。山区,平原面积小,土壤肥力差,A、B错。山区灌溉条件不如平原便利,C错。故选D。 2. 蓝莓原果是大兴安岭的特色农产品,而大兴安岭地区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到发展以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蓝莓系列产品,说明了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是大兴安岭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故选C。 大小兴安岭属于山区,主要的自然因素是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山区,平原面积小,土壤肥力差、灌溉条件差。产品加工业属于工业生产,当地是利用特色农业资源为原料,发展特色加工业。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2020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人工岛(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人工岛 (附参考答案)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 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 处塑造发育形成。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2010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空间开发利用及环境生态评价技术”项目启动,项目之一拟在“东沙”修建超大型人工岛。下图为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示意图。 (1)指出形成该沙脊群泥沙的主要来源。(4分) (2)监测表明,东沙面积缩小,中部淤高,试分析其原因。(6分) (3)分析在东沙修建大型人工岛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8分) (4)依托该区域海洋资源条件,请你为东沙人工岛的产业开发提出建议,并说明理 由。(8分) 参考答案:(26分) (1)旧黄河所携带的入海的泥沙;现代长江入海泥沙;海岸及海底的侵蚀物。(每 点2分,满分4分) (2)黄河改道,泥沙来源减少;边缘受海浪侵蚀,面积缩小;部分侵蚀泥沙向东沙 内部推移,使中部逐渐淤高。(每点2分,满分6分)

(3)优势:潮间滩浅且面积较大,建岛相对容易(相对沙脊,填海工程量较小); 距大陆较近,建成后利用方便(建设过程中,便于设备及材料运输)。(每点2分,满分4分) 困难:多台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工程施工;潮滩环境,淡水资源缺乏。 (每点2分,满分4分) (4)沙脊间潮汐水道深而稳定,可修建港口,发展航运;区域生物资源丰富,可发 展水产养殖、捕捞及水产加工业;利用海岛发展临港加工贸易产业;利用独特的海岸 景观及优质天然环境,发展滨海旅游业。(每点2分,满分8分)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珠江口伶仃洋临近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貌条件独特、 水沙条件复杂的敏感海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 之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隧道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选定在珠江口 的伶仃洋之上,以衔接桥梁和海底隧道。承建方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深插式钢圆筒 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巨型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 成人工岛。这种锁定结构可以固定钢筒里填埋的泥沙,也不用移走海量的淤泥。 材料二:在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前,先要经历一段白色天体顶篷的露天隧道。 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一段300多米长的露天隧道徐徐而下,正式驶入海底隧道;在海底隧道东端的尽头,又通过一段露天隧道,从东人工岛隧道出口驶出不到200米就是大桥的香港段。 上图为港珠澳大桥的西人工岛 (1)根据材料,分析人工岛海上施工存在的困难。 (2)简析人工岛采用钢筒快速成岛技术的优点。

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精选(1)

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精选(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石漠化面积广大,工业化水平高 C.水旱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干旱,城市化水平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 B.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 C.乙地为最低值区,生态环境良好 D.丙地成灾指数高,不适宜农业发展 图Ⅰ为xx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 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图Ⅱ为该地区的等高 线图。回答3~5题。 3.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 A.森林火灾B.火山喷发 C.龙卷风D.沙尘暴 4.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盛行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5.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 A.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C.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D.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6~8题。 6.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7.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 8.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重庆年太阳年辐射总量数值约为:() A.80 B.86 C.95 D.107 2.受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 A.重庆市应鼓励居民广泛使用太阳能 B.上海、福州可以太阳能取代常规能源 C.昆明四季如春,适宜发展花卉园林业 D.台北年降水量大,年太阳辐射总量小 3.与广州比,兰州的年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主 要原因是:() A.纬度高,昼更长 B.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降水更少,多晴天 D.位于黄土高原,海拔更高 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C)分布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 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5.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A.27 B.23 C.20 D.16 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 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下图为海南岛等年 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干燥度甲>乙>丙 B.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 C.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小 D.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7.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③晴天 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④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⑤夏秋季 节多受台风影响,利于晒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下图为我国某月某日某时刻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此时, A.台北天气晴朗 B.西安西北风强劲 C.广州天气晴朗 D.渤海不可能有冰情 9.该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雾霾,据图推测此时雾霾最重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大连 D.青岛 读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 A.地势起伏较小,以平原为主 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 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 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 11.区域内沿-10℃等温线,自南向北走 A.自然景观由荒漠逐渐变为森林 B.自然带由亚寒带森林带逐渐变为温带草原带 C.降水中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含量比例增大 D.越往北土壤层越深厚,有机质含量越大 12. 读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图1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2为图1 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3.图中的河流乙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 ①湖泊水补给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冰川融水补给④雨水补给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4.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 B.此时为1月 C.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乙河段位于湖泊下游

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近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 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A. 向北 B. 向南 C. 向西 D. 向东 2. 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 A. 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 B. 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 C. 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 D. 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答案】1. A 2. D 【解析】试题通过尼日尔河流域图,考查河流三角洲。 1.由材料可知,三角洲应向地势低的地方扩展,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三角洲形状可知,向北扩展,A正确。 2.从图中看,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等高线稀疏,地形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D正确。 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右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据此完成3~5题。

3.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 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重 C.水量变化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 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 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 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 5.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上 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 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3. C 4. D 5. B 【解析】 3. 伏尔加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河床较浅、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经常改道,形成众多汊道,故C 项正确。 4. 水库建成后,注入里海的水量减少,河水含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不会缩小,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小,A、B两项错误;水库建成后,入湖径流量减少,里海水平面下降,下三角洲平原将向里海延伸,前三角洲面积可能会缩小,C项错误,D项正确。 5. 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河入湖径流量减少且集中在主要汊道,三角洲主要汊道河床下切、加深,致使相邻的汊道萎缩废弃,A项错误,B项正确;前三角洲面积减小,水深变浅,人工鱼道发挥的作用增大,C项错误;入湖水量减少,伏尔加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错误。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后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沉积物沿着流水移动方向不断堆积的结果,泥沙随着流水的作用发生垂直和水平分选,颗粒表现有粗细之分。下图为法国第二大河流罗讷河流域图。据此完成6~7题。

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 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 1.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 . 2006年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 . 1976年唐山大地震 D .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06年 3月 27日下午 4时 45分, 太旧高速公路 (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 3-4题。 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 .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 .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 .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 .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 12月 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 5-6题。 5. 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A .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 .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 .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6.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 A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 20世纪后 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 7~9题。 7.关于 20世纪后 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 .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 .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 .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 8. 20世纪后 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特征描述类(综合题)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特征描述类(综合题) 1.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地理位置独特,且海运发达。南非的农业和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下图分别为南非地形地势、耕地和降水量分布。 (1)概述南非的地理位置特点。 (2)归纳南非耕地的分布特征。 【答案】 (1)位于南半球中低纬,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邻海,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 (2)南非耕地分布不平衡;集中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多分布于地形平坦的平原和高原上;多分布于降水相对丰富的地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特征,南非的耕地分布等。 (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南非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海陆位置来看,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邻海;交通位置来看: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南非的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判断: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结合南非地形图判断:耕地分布区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根据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判断:东北部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在筹划建设的中—老—泰高速铁路是中国与老挝、泰国跨境合作重要交通项目。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也是中—老—泰铁路的起点;老挝、泰国则位于中南半岛上。

简要分析该铁路线沿线的地形特征。(6 分) 【答案】地势北高南低,且由北向南地势降幅较大;(2 分)北部为山区,山高谷深,高差悬殊;(2 分)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2 分) 【解析】本题需要联系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区和中南半岛地形特征进行分析。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里南共和国(简称苏里南)国土面积为16.4万平方千米。平时,人们衣着、服饰比较简约,下午2时后的大街上人员稀少,社交活动一般安排在晚上。苏里南华人多来自广东,客家话是国家法定语言,春节是法定节日,节日期间,华人互相拜年、恭贺佳节,赶庙会是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如图示意苏里南位置。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贵州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94.6%,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28.9%,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约1192万吨。下图为贵州省河流年均输沙量(单位:吨/平方千米)等值线圈。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估算,贵州省面积大约() A.12.5万平方千米 B.17.6万平方千米 C.20.2万平方千米 D.25.6万平方千米 2.贵州省多种粮食作物均可种植的原因是() A.降水季节变率大 B.降水年际变率大 C.地形垂直差异大 D.光照地区差异大 3.推测贵州省西部河流年输沙量大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密度高,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②地形崎岖,地面坡度陡 ③黄土广布,土质疏松④降水集中,降水量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B 2.C 3.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贵州省经度跨度越6°,纬度位置约30°,纬度跨度约4°,根据经纬度的跨度先计算出经度和纬度的跨度距离,然后计算出面积。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贵州省面积大约为17.6万平方千米。故选B。第2题,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地形垂直差异大,因此多种粮食作物均可种植。故选C。第3题,河流输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沙源、人类活动等有关。贵州省西部人口密度高,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且地形崎岖,地面坡度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降水量多,水土流失严重,①②④正确;黄土高原的特点是黄土广布,土质疏松,③错误。故选B。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4-6题。 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5.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6.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4.C 5.D 6.D【解析】第4题,秦岭-淮河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界限。淮河流入洪泽湖后,没有继续向东流入海洋,而是向南流入长江,故洪泽湖以东地区虽然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但没有具体的、可参照的地理实体作为区域划分界线的标志,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据图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C项错误;自然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是由一种自然地理环境向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带,在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不显著。D项错误。第5题,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实际两地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区域一致(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不存在人文地理区域上的显著差异,因为长江在历史上成为阻断南北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划分了南北,故D项正确。第6题,苏南经济较苏北发达,两地之间存在市场、技术、资金甚至劳动力方面的合作,但从题干要求进一步分析:一是进入21世纪,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变化与材料中“自1999年,陆续建成多座长江大桥”相呼应;二是促使两地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着重理解“更加广泛”,意思是说市场、技术等合作在以前是存在的,只是交通运输的变化使合作更紧密了。故D项正确。 下图为中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完成7~8题。

自然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右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下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图中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丈资料回答小题。 3.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 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4.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不可能产生的 影响是() A.全球降水异常 B.影响固定电话通话信号 C.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5.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B.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不变 C.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D.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6.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增大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全球水旱灾害发生频次降低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7. 如果该图为在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 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气流①从高压流向低压 8.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使地表崎岖不平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9.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洋流②为寒流,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该环流在北半球 C.洋流③沿岸有渔场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城市问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城市问题 (附参考答案) 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下图为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指出北京非首都职能过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 (2)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预测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交通拥堵;地价上升,居住困难;公共设施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 (2)地处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具有规模较大的皮革加工工业;距离京津、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任答5点)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城镇化进程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 (1)有专家建议把B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 (2)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 (1)靠近北京、天津,三者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或与京津之间的距离适当);靠近北京、天津,利于承载京津疏散的功能和人口;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的中间地带,(或位于城市圈中南部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较好(任答4点) (2)北京城市问题主要原因:城市功能和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任答2点)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或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 3、(2019·莆田第六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市1980-2009年城市化的过程。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练习题 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讲地图 课时冲关二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平顶山模拟)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1~2题。 1.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 ) A.新图比例尺为1∶800 000 B.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 C.新图面积变为原图面积的16倍 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差值比原图扩大 2.甲区域的面积接近( ) A.1平方千米B.2平方千米 C.4平方千米D.8平方千米 解析:1.C 2.C [第1题,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长和宽都变为原来的4倍,因而面积变为原来的16倍。第2题,结合图例可知图中甲区域的面积与一个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面积相近,由此甲区域的面积接近4平方千米。] (2019·广东佛山模拟)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图,完成3~4题。

3.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 A.AB段B.BC段 C.CE段D.EF段 4.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解析:3.C 4.B [第3题,河流袭夺前,沂河上源向东北方向流向大张庄。袭夺发生后,东周河地势低于沂河上源(A至E段),则CE段河水流向东周河;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东周河流向西南;则出现倒转的河段是CE段,注意AB段、BC段没有改变流向;图示EF段没有水流,成了分水岭。第4题,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FG 河段缺少水源补给,宽谷内水流变细小;因FG径流量减小,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减少。因流速受地势落差影响,则BC河段水流速度不受影响;CD河段汇入了BC段水量,河流径流量增加。] (2019·河南濮阳模拟)湖岸是指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湖岸线是湖水面与湖岸的交线。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和湖岸线变化图,完成5~6题。

高三自然地理试题

高三自然地理试题. 高三年级自然地理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

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落差为147米,回答下列1-2题。页 20 共页 2 第高三地理.

1.在山峰上无法观测到 C. ③A. ① B. ② D. ④2.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C. 2165米米 B. 1989米A. 1676 米 D. 2438如图示意北半球某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据此完题。成3~4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3 B. 30°E,180°E,70°N A. 73°26′N,180°D. C. 30°E,70°N 73°26′N.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和建筑物的遮挡,该日沧州一 4 天中建筑物窗户受阳光照射的情况正确 的是南、北向窗户有阳光照射,东、西向窗户没有A. 阳光照射东、西向窗户有阳光照射,南、北向窗户没有B. 阳光照射东、西、南、北向窗户均可受到阳光照射C. 页 20 共页 3 第高三地理. D. 只有东、西、南三面的窗户可受到阳光 照射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第5~7题。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来储存水资源的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下图为某地下水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能直接体现出该地下水库的作用是 A.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B.恢复湿地水量 C.有效阻止海水入侵D.缓解地面沉降 2.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地下水库修建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 【答案】1.C 2.D 【解析】 1.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水库建在沿海地区,建库后大坝有效阻止了海水入侵,这是该图能直接体现出来的作用。地下水库的建成可以增加淡水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紧张和地面沉降以及恢复湿地水量有一定的作用。 2. 地下水库的修建与地下水坝的建成会阻挡地下径流汇入海洋,故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影响最大的是地下径流。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也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建设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下图,回答3~4题。

3. 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A. 水汽蒸发减少 B. 地表水下渗增加 C. 地表径流增加 D. 大气降水减少 4. 城市建设植生滞留槽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A. 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B. 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 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除城市内涝 D. 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3. B 4. D 【解析】 3. 根据材料可知,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增加城市地表水的下渗能力,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使得地表水汽蒸发量增加,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 由材料“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可知,采用“植生滞留槽”可增加地表水下渗,改善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情况,但不会根治,A错误;减轻地表土壤干燥度,降低城市气温日较差,B错误;发挥生物滞水功能,可减轻城市内涝,但不会根治,C错误;可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正确。故选D。 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东南部,在古里耶夫注入里海,属内陆河。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完成5~6题。 5. 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B.4~5月径流量大是因为此时降水多 C.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D.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高考地理-人口(练)-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人口(练) 1.练高考 (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 .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图为2013 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2016?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 。(4分)(2016?海南卷)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 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 是2010 年3 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 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 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 分)(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 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