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汇总【一】.doc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汇总【一】.doc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汇总【一】.doc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汇总【一】.doc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汇总【一】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汇总【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汇总【一】

淤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症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疼痛:一般多刺痛,固定不移,且多有昼轻夜重的特征,病程较长。

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为症积,较硬或有压痛。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

4.紫绀:面部、口唇、爪甲青紫。

5.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是瘀血最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

6.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此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精神神经症状(善忘、狂躁、昏迷)等也较为多见。在临床上判断是否有瘀血存在,除掌握上述瘀血特征外,可从以下几点分析之:

(1)凡有瘀血特征者;

(2)发病有外伤、出血、月经胎产史者;

(3)瘀血征象虽不太明显,但屡治无效,或无瘀血证之前久治不愈者;

(4)根据“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入血”,“气滞必血瘀”等理论,疾病久治不愈(除活血化瘀疗法外),虽无明显的瘀血也可考虑有瘀血的存在。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二】

祛暑解表剂——藿香正气水的药物组成和功能

【药物组成】广藿香油、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紫苏叶油。藿香正气水又含乙醇。

【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方义简释】方中广藿香油为广藿香的主要药用成分,性能功效与广藿香相似,其辛散芳化微温,既解表化湿,又理气和中,故为君药。苍术辛温苦燥,善燥湿而健脾,又散风寒而除痹发表;姜厚朴苦燥辛散而温,善燥湿、下气;生半夏辛散温燥,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辛散苦降而温,善理气运脾、燥湿化痰;茯苓甘淡而平,善健脾利湿;大腹皮辛散微温,善行气燥湿、除满消胀。六药同用,既燥湿利湿,又行气和中而运化除湿,以助广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故为臣药。紫苏叶油为紫苏叶的主要药用成分,性能功效与紫苏叶相似,其辛微温发散,善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白芷辛温发散,善散风解表、燥湿。二药相合,助君臣药外散风寒而解表、内除湿理气而和中,故共为佐药。甘草浸膏性能功效与甘草相同,其甘平,既和中,又调和诸药,故为使药。全方配伍,辛香温燥,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故善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也可用于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水: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片剂:一次4-8片,一日2次。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2次;儿童酌减。滴丸:一次2.5-5g,一日2次。口服液: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软胶囊剂:一次2-4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及风热感冒者慎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服滋补性中药。服藿香正气水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对藿香正气水及乙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规格】水:每支装10ml.片剂:每片重0.3g.颗粒剂:每袋装5g.滴丸:每袋装2.5g.口服液:每支装10ml.软胶囊剂:每粒装0.45g.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三】

扶正解表剂——参苏丸(胶囊)

【药物组成】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制)、桔梗、陈皮、枳壳(炒)、党参、茯苓、木香、甘草、生姜(在制法项)、大枣(在制法项)。

【功能】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主治】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方义简释】方中紫苏叶辛温,善发表散寒、止咳、行气宽中;党参甘平益气健脾。二药相伍,既益气解表,又疏风散寒、止咳,故为君药。葛根甘辛升散,善解肌发表;制半夏辛散温燥,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前胡辛散苦泄微寒,善宣散风热、降气祛痰;桔梗辛散苦泄而平,善宣肺祛痰、止咳利咽。四药相合,助君药疏风解表、祛痰止咳,故共为臣药。木香辛香温通,善醒脾开胃、行气和中;炒枳壳苦泄辛散微寒,善理气化痰宽中;陈皮辛散苦燥而温,善理气燥湿化痰;茯苓甘淡渗利,善健脾渗湿以助消痰。四药相合,化痰与理气兼顾,既寓“治痰先治气”之意,又使升降复常,有助于表邪之宣散、肺气之开合:又,生姜辛微温发散,既

发表散寒,又温肺止咳;大枣甘温补虚,既补中益气,又养血益营。二药相合,既助君臣药益气解表、散寒,又温胃止呕。故此,上六药俱为佐药。甘草甘平,既补气安中,又调和诸药,故为使药。全方配伍,散补并行,气津并调,共奏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之功,故善治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用法用量】口服。丸剂:一次6-9g,一日2-3次。胶囊剂:一次4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及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丸剂:每10丸重0.6g.胶囊剂:每粒装0.45g.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四】

儿科常用中成药

(一)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泻火利咽。主治小儿外感风热之感冒。

(二)儿感清口服液:解表清热,宣肺化痰。主治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

(三)解肌宁嗽丸: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主治外感风寒,痰浊阻肺。

(四)小儿咽扁颗粒:清热利咽,解毒止痛。主治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

(五)健脾康儿片:健脾养胃,消食止泻。主治脾胃气虚之泄泻,腹胀便泻。

(六)止泻灵颗粒: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弱之泄泻;慢性肠炎。

(七)一捻金:消食导滞,祛痰通便。主治脾胃不和,痰食阻滞之积滞。

(八)小儿化食丸:消食化滞,泻火通便。主治食滞化热之积滞。

(九)健脾消食丸: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主治脾胃气虚之疳证。

(十)肥儿丸:健胃消积,驱虫。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

(十一)清宣止咳颗粒: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十二)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清热肃肺,消积止咳。主治小儿饮食积滞、痰热蕴肺咳嗽。

(十三)小儿咳喘灵颗粒: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主治小儿外感风热的感冒、咳喘。

(十四)儿童清肺丸(解表):清肺,解表,化痰,止嗽。主治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

(十五)鹭鸶咯丸:宣肺,化痰,止咳。主治痰浊阻肺之顿咳,咳嗽,百日咳。

(十六)龙牡壮骨颗粒:强筋壮骨,和胃健脾。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

(十七)牛黄抱龙丸:清热镇惊,祛风化痰。主治小儿风痰壅盛所致的惊风。

(十八)琥珀抱龙丸:清热化痰,镇静安神。主治饮食内伤所致的痰食型急惊风。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考点【五】

祛风湿药

1.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主治热痹。

3.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主治热痹。

4.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5.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主治吐泻转筋;消化不良症。

6.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7.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8.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

9.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10.豨莶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主治痈肿疮毒,湿疹瘙痒;高血压。

11.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治顽痹、腰带疮。

12.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13.桑枝:祛风通络,利水。

14.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