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品牌管理,管理模式完整篇.doc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品牌管理,管理模式完整篇.doc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品牌管理,管理模式完整篇.doc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品牌管理,管理模式完整篇.doc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品牌管理,管理模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2011/8/2/8:34中国总裁培训网而品牌战术管理只构成企业的一般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产品、质量、服务、技术等其它因素,品牌战术管理只起到短期、浅层次、局部的作用。

4、适用行业

品牌战略管理适用于饮料等快速消费品、等耐用消费品、体现身份的奢侈品等行业。而品牌战术管理适用行业很广,几乎涵盖上述行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可见,品牌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力挽狂澜的决定性作用。而品牌战术管理是企业达成营销目标的一种手段,只

构成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品牌战略管理同战术管理的适用性

品牌战略管理同品牌战术管理有不同的特点,自然也适用不同的行业。结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牌管理方式,是企业经营的关键。

一、品牌战略管理适用的行业

1、食品、饮料、酒、药品、保健品、洗涤用品等快速消费品行业

消费者在选择食品、饮料、酒、药品、保健品、洗涤用品等大众消费品时,会考虑到质量、安全、品味等因素,特别是质量安全,事关人健康的大事,是消费者购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品牌正是质量的承诺、信誉的体现,宁愿多花点钱,用起来放心。所以,在食品、饮料、酒、药品、保健品、洗涤用品等快速消费品市场,品牌威力巨大,20%的知名品牌占领着近80%的市场,特别是婴儿食品,知名品牌几乎将100%的市场垄断!所以在这些行业,品牌建设关乎企业的命运,企业只有实施品牌战略管理,才能求得生存发展。

2、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行业

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是消费者家庭的大额支出,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特别谨慎,会考虑到安全可靠、售后服务、价格款式、时尚品味等多种因素,而品牌恰恰负载着这些信息,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99%的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都会考虑品牌因素,没有品牌的产品也很快被淘汰,难有生存的空间,例如,在国美电器,除了日立、松下、海尔、长虹、康佳等名牌,根本看不到杂牌的踪影。所以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行业

必须实施品牌战略管理,别无它途。

3、体现身份地位的产品行业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选用某一产品不再仅是满足物质使用的需求,更希望藉此体现自己的地位、身份、品味、情趣。品牌恰恰把产品从冰冷的物质世界,带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人们之所以愿付更多的钱去开奔驰汽车、穿皮尔.卡丹西装、戴劳力士手表、用派克笔,是因为这些品牌蕴含着“成功、地位、品味”等内涵,所以,体现身份地位的产品,品牌至关重要。

二、品牌战术管理适用的行业

1、文化、娱乐、以及交通、水、电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价格和服务,品牌形象的树立是果,而不是因,品牌管理处于从属地位。所以这些行业的企业管理重心应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建立在业界的影响,适用品牌战术管理。

2、工业用品、原材料行业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品牌管理,管理模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2011/8/2/8:34中国总裁培训网而品牌战术管理只构成企业的一般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产品、质量、服务、技术等其它因素,品牌战术管理只起到短期、浅层次、局部的作用。

4、适用行业

品牌战略管理适用于饮料等快速消费品、等耐用消费品、体现身份的奢侈品等行业。而品牌战术管理适用行业很广,几乎涵盖上述行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可见,品牌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力挽狂澜的决定性作用。而品牌战术管理是企业达成营销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构成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品牌战略管理同战术管理的适用性

品牌战略管理同品牌战术管理有不同的特点,自然也适用不同的行业。结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牌管理方式,是企业经营的关键。

一、品牌战略管理适用的行业

1、食品、饮料、酒、药品、保健品、洗涤用品等快速消费品行业

消费者在选择食品、饮料、酒、药品、保健品、洗涤用品等大众消费品时,会考虑到质量、安全、品味等因素,特别是质量安全,事关人健康的大事,是消费者购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品牌正是质量的承诺、信誉的体现,宁愿多花点钱,用起来放心。所以,在食品、饮料、酒、药品、保健品、洗涤用品等快速消费品市场,品牌威力巨大,20%的知名品牌占领着近80%的市场,特别是婴儿食品,知名品牌几乎将100%的市场垄断!所以在这些行业,品牌建设关乎企业的命运,企业只有实施品牌战略管理,才能求得生存发展。

2、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行业

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是消费者家庭的大额支出,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特别谨慎,会考虑到安全可靠、售后服务、价格款式、时尚品味等多种因素,而品牌恰恰负载着这些信息,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99%的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都会考虑品牌因素,没有品牌的产品也很快被淘汰,难有生存的空间,例如,在国美电器,除了日立、松下、海尔、长虹、康佳等名牌,根本看不到杂牌的踪影。所以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行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管理,别无它途。

3、体现身份地位的产品行业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选用某一产品不再仅是满足物质使用的需求,更希望藉此体现自己的地位、身份、品味、情趣。品牌恰恰把产品从冰冷的物质世界,带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人们之所以愿付更多的钱去开奔驰汽车、穿皮尔.卡丹西装、戴劳力士手表、用派克笔,是因为这些品牌蕴含着“成

功、地位、品味”等内涵,所以,体现身份地位的产品,品牌至关重要。

二、品牌战术管理适用的行业

1、文化、娱乐、以及交通、水、电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价格和服务,品牌形象的树立是果,而不是因,品牌管理处于从属地位。所以这些行业的企业管理重心应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建立在业界的影响,适用品牌战术管理。

2、工业用品、原材料行业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品牌管理,管理模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2011/8/2/8:34中国总裁培训网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已被认为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尚方宝剑,“品牌管理”的呼声也风起云涌。然而千篇一律的“宝洁”式管理并不可取,品牌管理也并非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企业的行业特点不同,自身情况不同,品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也有所不同,那末,如何精准定位呢?

品牌管理的两种主要模式

不同行业、不同实力的企业,其品牌管理各具特色,既有“宝洁”式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品牌管理,也有“沃尔玛”式的有限品牌管理,不同的品牌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品牌战略管理和品牌战术管理。

品牌战略管理,即将品牌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品牌处于企业各经营要素的核心。企业通过长期不懈的品牌建设,使品牌资产不断积累,品牌通过本身的附加值,使企业持续获取盈利的能力。例如,可口可乐、耐克、宝洁、宝马等公司都是通过品牌战略管理,使企业所向披靡、攻无不胜。特别是耐克公司,自己在全球未兴建一家工厂,完全通过品牌经营,获取巨大成功。

品牌战术管理,即将品牌管理作为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只构成企业的一般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产品、质量、服务等因素,品牌战术管理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要素之一,往往只起到品牌视觉形象树立、宣传等有限作用。例如,工业用品企业、超市、银行、餐厅等往往实施品牌战术管理。

两种品牌管理模式并无优劣之分,重要的是企业应该选择适宜自己的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自身品牌管理风格。

品牌战略管理同战术管理的区别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品牌已成为企业的身份证,品牌管理也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必修课。然而,企业如何选择适宜自己的品牌管理模式呢?

企业选择适宜自己的管理模式,首先应该了解它们的区别。品牌战略管理同品牌战术管理在组织地位、管理深度、管理作用、适用行业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组织地位

品牌战略管理模式下,品牌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副总或有“小总经理”之称的品牌经理)组织、协调研发、生产、市场、、财务等各部门工作,品牌负责人在公司内部,是消费者的代言人;在外部市场,则是公司内外营销力量的代言人。品牌战术管理模式下,品牌经理往往设在市场部中,与研发、销售等部门并列。

2、管理深度

品牌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财务等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品牌战略展开,品牌负责人往往拥有产品开发制造权、市场费用支配权、产品价格制定权,把握品牌发展的大方向。而品牌战术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能主导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的工作,管理内容也仅限于品牌形象设计、广告宣传等。

3、管理作用

品牌战略管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品牌是企业赖以生存的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环节。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调整与发展美国已建立起了相当成熟、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赖于劳动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劳动力市场是美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场所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则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征。 美国各类用人机构特别是企业通常采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进而以市场化的公开、公平和完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各类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在美国各大企业或各州政府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大学、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以供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或拟转换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分析选择。而几乎所有的准劳动力则从高中阶段起特别是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就十分重视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变化动向以使自己的所学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倾向,又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未来的就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正式就业以后如果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或能力倾向有新的自我认识或发现劳动力市场可以提供新的更理想的职业机会人们便可通过劳动力市场

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 (2)美国企业普遍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 岗位等级主要依据“岗位评价”的结果来进行确定和划分。岗位评价有多种具体方法如百事可乐公司采取HAY评价系统进行评价。HAY评价系统把静态的岗位评价与动态的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其要素为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所要求付出的劳动强度及工作环境等,员工本人所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的工作绩效。岗位评价的结果是制定工资制度和确定员工工资等级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一般每年调整一次。为提高员工工资调整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真正实现对于优秀员工的激励和奖励,许多企业在作出员工工资决策时通常综合考虑下列三个因素1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水平变化2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变化3以绩效评估方式评定的员工工作绩效。 (3)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引进 美国能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世界第一流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引进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人力资源。1965年美国政府对《移民法》进行了修改把移民重点从对民族成分的考虑转到了照顾家庭团聚、政治难民和获得所需技术及专业人才。在本世纪前的将近90年中美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移民。移民在保证美国劳动力的适度增长特别是优秀人才的积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实行比较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美国具有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完善的教育发展条件,优秀人才较易得到良好的培育并在科

美国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成热点

美国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成热点 更新:2011-03-08 14:22:22作者:zhezhe来源:中国储能网 在美国,将家庭电量消费“可视化”的技术与产品渐渐成为一大热点。以电力公司为主,面向家庭用户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使住户能够随时核对家庭用电情况、与所有家庭平均用电量的比较差值等。 2011年2月1日~3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市举办的水电燃气等领域的专业展会“DistribuTECH”上,也能看到许多类似的展示。显示电量消费信息的家用能源显示设备(IHD)、管理家庭能源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服务、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等展示汇聚一堂(图1、图2)。 图1美国Tendril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通过将手机通信模块安装到电动汽车中,使用手机通信网络,家中的电视画面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电动汽车的充电情况。 图2加拿大Energate公司的家庭用能源显示设备 家庭用能源显示设备的主要特征是既可以组合到智能电表 或者联结互联网的网关上面,也可以取下来单独放置。 ■目的在于调整电力需求高峰

在美国,电力公司按照发电、输电、配电等领域分别运营,共有3000多家。他们的竞争环境严峻,设备投资也不到位。于是, 对美国电网老化设备的更新迫在眉睫。 因此,大多电力公司希望灵活运用IT技术控制电力需求高峰。一般而言,因为电力设备留有富余空间,为了能够承受需求高峰,设计规模与容量相对较大。但仅在用电高峰时扩大发电能力,平时则降低发电量。这样一来,除了高峰之外,其实平时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如果能够控制高峰,以平均水平消费电力,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设备利用效率。 控制电力需求高峰的手段之一是电量消费的“可视化”。可以以“日”、“周”、“月”为单位观察电量消费,方便地显示与家庭平均耗电水平的比较、电费等。由此,消费者可能会感到“用电量过大,要控制一下了”,从而促使其采取节能行动。有时,电力公司也会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例如发送写有节能建议等信息的电子邮件,将其在家庭用能源显示设备中显示出来。与平均家庭耗电水平进行比较、提出建议等服务将由电力公司委托的服务提供商来提供。 这一“可视化”也将有助于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普及。目前,美国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对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

美日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3458989.html, 美日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 作者:陈佳梅 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1期 【摘要】本文研究了美、日管理体制方面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日本的企 业更重视员工对通用知识的运用,因而日式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特点表现为:抽象的工作内容设计、员工加入到管理中以及横向协调,表现为分权式的管理制度。而美国企业则更在意员工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所以美式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特点表现为:规范严谨的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表现为集权式的管理制度。最后,本文比较了两种管理模式之间的不同并分析指出了两者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美国企业;日本企业;适用范围 社会上很多的企业家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美日企业之间的这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有一些人觉得,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这两种管理模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两国之间的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两国的管理体制也是不可能复制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没有任何两种完全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制度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管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是完全由日本的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美国的管理经验结合了本土文化,但仍然是美国模式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的管理经验渐渐得到了美国企业的重视。现在,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这些都是日本管理体制的特点。所以美日两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独立的毫不相关的,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特点 (一)短期雇用制 美国的文化与个人的价值观导致了人员流动率很大。 (二)快速的评估和升职过程 美国公司比较重视个人的能力,而不重视一个人的资历。员工进入公司后,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可以直接进入管理层,受教育多的人起点也高。企业的中、高层,不管是从公司内部一步步提升上来的,还是从别的企业中挑选过来的优秀人才,都会给他们一样的待遇。员工只要自己有能力和冲劲,取得了好的工作绩效,就能通过公平竞争,很快得到提升和重用,不必熬年头,论资排辈。 (三)专门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能源管理概论模拟试题(本科)

能源管理概论模拟试题(本科) 一、单选题 1、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则是(C )。 A 美国 B 俄罗斯 C 中国 D 日本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C )。 A 7% B 15% C 16% D 11.4% 3、重点整改管理用能大户,不是用能大户的是:(C )。 A 大型建材行业 B 化肥行业和石化行业 C 纺织和食品加工 D 钢铁和铝行业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A )上庄严承诺。 A 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 B 2010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 C 2009年年底的世界能源发展会议 D 2010年年底的世界能源发展会议 5、一次能源:它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以下那种属于一次能源( A )。 A 太阳能、地热能 B 新鲜水、蒸气 C 柴油、燃料油 D 沼气、电力 6、可再生能源:即可以不断地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以下非可再生能源是( C )。 A 太阳能 B 风能、水能 C 煤、石油、核能 D 海洋能、潮汐能 7、通常石油主要是各种( C )等的混合物。 A 碳、氢、氧 B 各类烷烃 C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D 烷烃、环烷烃、烯烃 8、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占总量的70.3%( C )、和3.9%。 A 52.3% B 39.3% C 18.0% D 70.3 9、风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由( B )称为风能。 A 大气压力差异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 B 大气温度差异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 C 大气温度差和压力差异引起大气的移动 D 风吹动叶轮转动,产生机械能 10、饼图以圆形面积为总量,用圆饼内各扇形面积表示分量的图形,它常常用于表示( D ),也可以用颜色表明。 A 企业能源的构成或某一类能源量占总量的比例 B 企业能源总量或某一类能源量 C 企业能源的构成或比例 D 企业能源总量的构成或某一类能源量占总量的比例 11、加工转换过程中( B )较多,也是节能挖潜潜力的重点环节。 A 裂解炉 B 大重型耗能设备 C 炼焦设备 D 火力发电设备 12、( C )是企业能源系统最为复杂的环节,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用能单位,特别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异很大。 A 购入仓储(关键环节) B 加工转换(重要制备环节) C 最终使用 D 输送分配(必要环节) 13、( C )是化石能源中较为理想的燃料;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硫化物 14、( B )的生产及供应业是我国二氧化硫第一排放大户。 A 石油加工 B 电力、热力 C 核燃料 D 化学制品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1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但直到现在为止,历史上形成的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仍没有多少变化。他们的基本特点是:注重市场调节、制度化管理、劳资关系的对抗性。 1、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调节人力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对配置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起着极为关键的中介作用。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从雇主一方面来说,无论是需要什么人才,比如:经理、秘书、勤杂、研究人员或生产工人,就到市场上登广告,通过规范的人员筛选、招聘程序,聘用企业需要的人才,或者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把自己需要的人才从别的企业“挖”过来。对于企业不需要的人,则会几乎是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这一杠杆来重新安排其就业和去向。对劳动者一方来说,从在学校学习、选择专业起,就要注重劳动力市场的动向,使所学知识、专业既符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又与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将来的就业机会结合起来。就业以后,员工如果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变化,或是发现了新的更为理想的就业机会,也会拂袖而去,毫不犹豫的另谋高就。市场对这种变换工作的人员不仅不予歧视,反而认为能在这种市场流动、竞争中找到更好工作的员工是“市场价值”很高的优秀员工。如此,企业中雇主和员工之间就是直截了当的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雇主付给合理的报酬,员工对企业也很少忠诚可言。在这样一种一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为核心的就业关系下,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很大,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就相对较差。 2、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人才提拔上的“快车道” 美国的企业管理,自泰勒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历来讲究制度化,这个特点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表现为: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文明规定。比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搬运工等达数百种之多。并且每一工种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技术技能要求、工作岗位职责等都有明文规定。在美国企业中,谁在什么位置或干什么工种,,谁就做什么,不同位置和工种的工作人员是不能随便交叉使用和“侵权”的。在这样明确和细分的分工条件下,企业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等级关系明确,上级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下级对上级的指示必须无条件执行。专业化和制度化加上注重市场细节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在招聘和提拔员工时,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员工进入一个企业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受教育较多的人,进入企业时的位置通常要比同时进入该企业的受教育较少的人的位置要高;企业的高层领导,即可以从企业内部提拔,也可以从别的企业“挖”得;新员工只要能在工作中作出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可能很快得到提拔,而不必论资排辈、“熬年头”。 3、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美国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关系是对抗性的。这种对抗性的劳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认为管理是自己的事,至于工人的劳动贡献,已通过工资形式加以补偿了,工人不应该再有别的要求,不应该参加管理,也无权过问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信息上的优势,总是想尽办法压底员工的工资。

国内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研究

国内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研究 作者:封红丽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发布时间:2017-5-11 9:19:30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能源系统监视、控制和管理技术,以及新的能源交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综合能源服务(集成的供电/供气/供暖/供冷/供氢/电气化交通等能源系统)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发展,引发了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成为各国及各企业新的战略竞争和合作的焦点。国内企业也纷纷掀起了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热潮。因此,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如何,又有哪些商业模式值得借鉴显得尤为重要。 原文首发于《能源情报研究》2017第4期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封红丽 国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综合能源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是综合能源,涵盖多种能源,包括电力、燃气和冷热等;二是综合服务,包括工程服务、投资服务和运营服务。综合能源服务包含三要素:资金、资源和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综合能源服务的统一定义。国外使用较多的相关概念包括 Multi-carrier Energy Systems,Multi-vector Energy Systems,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和Energy Systems Integration。传统能源产业(电力企业、电网企业、燃气企业、设备商、节能服务公司、

系统集成商以及专业设计院等)都在策划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导致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竞争激烈。 (一)国外典型国家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传统能源服务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美国,主要针对已建项目的节能改造、节能设备推广等,合同能源管理是其主要商业模式。基于分布式能源的能源服务,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美国,以新建项目居多,推广热电联供、光伏、热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其融资额度更大,商业模式更加灵活。现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出现,融合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微网技术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开始诞生。综合能源服务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世界各国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综合能源发展战略。下面主要介绍欧洲主要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发展情况。 1.欧洲 欧洲是最早提出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并最早付诸实施的地区,其投入大,发展也最为迅速。早在欧盟第五框架(FP5)中,尽管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尚未被完整提出,但有关能源协同优化的研究被放在显著位置,如DG TREN(distributed generation transport and energy)项目将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交通运输清洁化协调考虑;ENERGIE项目寻求多种能源(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协同优化和互补,以实现未来替代或减少核能使用;Microgrid项目研究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其概念

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 当今世界,处于日、美两种管理模式的统治之下,他们各有所长,互相争宠。八十年代,以日式的管理模式占据世界管理领域的宝座。而九十年代,由于日本受泡沫经济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日本经济的衰退,人们又将目光转向美式管理。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中不被冲倒,必须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即学习日、美两种管理模式,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特点相结合,缔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模式 日、美两种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其传统化、思想、教育体制为基础形成的。若想更好地研究他们,必须从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着手,充分了解它们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差异 美国人继承了欧洲人的传统,在性格方面表现的开朗,具有责任心,办事果断,并且敢于冒险;但不乏冲动,个性化较强,日本人由于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性格上更为内向,办事谨慎,考虑周详,但顾虑太多,办事犹豫不定,缚足不前 在生活上,美国人由于传统的冒险性,寻求生活上的刺激,不安于现状,所以造成很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更着眼于现实,注重当前消费,他们很少为还孩子的学费和买房子问题担忧。而日本人,传统的落叶生根,寻求生活的安定、和谐,使他们更着眼于未来,注重长远利益,为自己的生活进行长期打算、考虑 在教育制度上,美国人实行开放式管理,而日本人则为封闭式。美国人将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大无边际的草原上,然后让他走自己的路。即使遇到河流、高山,他们也须自己寻找穿越的路径。学校仅传授孩子们如何去探路,并未指定他们走那条固定的路线。正如一位美国教师所说:“我们教给孩子如何去获取他所需要的更多知识,而不是给他们灌输固定的东西,让他们记住。”所以从小在孩子心中养成坚强的性格,强烈的责任心,但由于家人给予他帮助,家庭关系相当冷漠,只能靠自己去解决困难,形成了坚强的性格和思想上极具个性的人。另一方面,中国思想影响下的日本人,希望孩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内容提要:通常对美日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本文从知识和决策权的角度研究了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同。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设计、员工参与管理和横向协调为特点的分权式管理制度。美国企业重视通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规范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为特点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关键词:管理模式通用知识专用知识决策权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沿用到中国,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应该发展具有自己特殊的管理理论,而不是用西方的管理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践。另一派学者认为,不存在任何两种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实践是在五六十年代学习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完全是由日本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在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的管理经验,是美国模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如今,日本管理体制中的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也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日本和美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封闭的体系,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可以用统一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关于美日企业比较体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在统一理论框架下的严谨理论分析。本文运用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认为美日管理体制差异的核心在于知识在组织中不同的分布状态,以及导致的相应的决策权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美日两国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一、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美国能源部的介绍与主要组织机构情况

更多资料请访问.(.....)

目录 1美国能源部介绍及主要组织机构情况 (6) 1.1美国能源部所属主要机构一览表 (8) 1.2美国能源部机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美国能源部组织机构图 (8) 1.4主要机构详细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国家核安全管理部长办公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科学副部长办公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能源及环境副部长办公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部长办公室下属各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2ITER介绍及主要组织结构. (8) 2.1ITER主要机构设置及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ITER组织结构图 (8) 2.3管理部门情况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美能源部系统参与实施ITER 计划的组织架构 (9) 3NIF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介绍及主要机构情况.. (9) 4.1主要职责 (10) 4.2内设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11)

国际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世界各国的竞 争主要是经济竞争,经济竞争最直接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能否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胜,最关键的是看企业是否有先进的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积极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1现代国际企业管理模式 现代国际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英美模式0、/日本模式0、/德国模式0及/东南亚模式0。英美模式是以个人为单位构筑起的,在结构上呈扁平状,无视权威,强调自由和平等,运行路线是由下而上。日本模式是以/家庭0为最小单位而构筑的,与前者横向式的结构特点相比,在结构上呈现明显的垂直状,服从权威,遵从秩序,善于协调矛盾和冲突,偏好和谐与平衡,运行路线是由上而下。1.1美国企业管理模式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仅有200年的历史,其社会文化带有深厚的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特征。财产私有前提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理性主义促成了美国企业管理独特的模式。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Willia G.Ouchi)在5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6一书中,描述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七个特征: (1)美国企业雇用制的特点是短期雇用。在美国的企业里,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阶层,经常会有50%的年度职工补缺率,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随时按合同雇用和解聘职员。企业职工的流动性比较大,其就业形成了高市场化的模式:/少数管理者+多数临时工0。 (2)美国企业晋升制的特点是迅速的评价和升级。美国企业各自都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职工考核系统,在人才的选拨、评价、晋升方面能适应雇员流动迅速的特点。这种方式使企业内部的各类人员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很多经理都认为,如果3年内没有得到重大升职就意味着失败。美国企业的晋升制使一批年轻的专业人才能居于公司较高的职位,形成了美国企业管理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 (3)美国企业管理人才的发展模式是专业化。美国内部的专业化程度就非常高。企业内部高度的专业化分工,迫使技术和管理人才必须维持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并使专业技能达到标准化的水平,以便能适应任何公司的需要。 (4)美国控制的方式是明确的控制。美国企业内高度的专业化程度,使具有不同才干的人员之间缺乏彼此的了解和支持。所以为了把这些人的专业成就有机地组合起来,适应企业的总体目标、工作目标和业务规程,这就形成了具有明确性、客观性特点的美国式的控制方法。如美国企业内通过实行财务总监制,加强企业运作的透明度;通过年薪制将企业经营者工作显性化、市场化等。 (5)美国企业的决策方式是个人决策。从形式上而言,美国企业的决策是集体决策,但实际却是个人决策。美国经理们在制订决策之前往往先征集智囊人物的意见,让不同观念激烈争论。决策的备选方案一旦形成,就需要该项决策的主管一个人来决断。 (6)美国企业的责任制是个人负责。企业内部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进行明确的指标控制以及个人决策方式等等,决定了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和目标责任,因此,美国的企业主要是实行个人负责的责任制。 (7)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美国公司采取的是/股东主权加竞争性资本市场0的公司治理模型,强调股权的分散化以及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流动性。这种所有权的分散使得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产生专业的经理人员和专业的投资人,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1.2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这种自然条件形成了日本人节省资源、追求效率的工作原则;同时,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具有同一历史、语言、宗教、文化,因而逐渐形成了以集体为重而不是以个人为重的价值观;另外,日本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人的作用是中日文化的共同特征。所以,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家族主义。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具有的特色的,它与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相结合,发展成为集团主义的管理思想,如全面质量管理(TQC)、团队。集团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是要求充分发挥/集团0(全班组、全车间、全公司等)的力量,保持集团内部的协调,维护和发展集 国际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彭佑元 =摘 要> 通过对美、日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从中得出一些借鉴和启示,为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企业文化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F 270 第1期(总第57期)机械管理开发 N O.12000年2月ME CH ANICAL M ANAGE MEN T AND DEV ELOPME NT Feb.

美国减少能源消耗量的十大举措

美国减少能源消耗量的十大举措 丽贝卡·史密斯1著,惠宇明2译 1.《华尔街日报》驻洛杉矶记者站,美国洛杉矶90001; 2.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北京代表处,北京 与迅速建造数10座新电站来增加发电量相比,节约用电,特别是以减少电厂排放作为目标的节约,正成为一种更可行的解决办法。美国2005年的能源消费支出达到2960亿美元,比1993年上升近50%,这一事实也为节能提供了动力。另外,在如何节约能源方面,新技术使人们能用合理的投资成本生产出能效更高的硬件。现在政府在制定节能计划时,有更多的数据可资利用。他们知道过去的哪些节能措施取得了成功,并在成功的基础上取得更大进展。以下是在今后几年中能使能源消耗量发生重大转变的10项创新举措。 照明 使用紧凑型荧光灯 照明行业耗电量最高,而且仍然是最昂贵的用电方式之一。但由于照明设备无处不在,常常得不到像空调机之类的大型耗电设备那么多的关注。而这意味着,人们一直忽视照明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改良潜力。我们已改进了传统照明装置的技术,大大降低其能耗。以紧凑型荧光灯为例,底座已经小到可以嵌入标准的螺口灯座。紧凑型荧光灯通常可以节省75%的照明费用,而且比普通白炽灯泡的使用寿命至少长7倍。很多紧凑型荧光灯甚至可以发出柔和的白光,达到与白炽灯相似的照明效果。很多电力公司向用户提供电费折扣,从而将可以产生100W白炽灯照度的24W紧凑型荧光灯的使用成本降到每只1美元或2美元。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简称“环保署”)的统计数字,如果每个美国家庭用一支紧凑型荧光灯换掉一只普通白炽灯,全美国的消费者一年可节省6000万美元电费。这样节省下来的能源,足以照亮700万个家庭;减少的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路面上减少了100万辆行驶的汽车。 利用半导体的发光二极管技术 用发光二极管(LED)取代传统的交通信号灯,大幅削减了很多城市的用电量。一般情况下,在交通信号灯中用一只11W的发光二极管换下一只140W的白炽灯,会产生节能92%的效果。发光二极管已做好进入更多工业应用领域的准备,比如超级市场里的冷藏柜。目前生产白色的LED光源还比较困难,因为白色发光二极管比彩色发光二极管的成本高很多。但据照明专家预测,再过几年,白色发光二极管的价格就有望下降一定水平,从而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利用自然光取代部分室内照明 与此同时,消费者和企业都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新方法,比如“收集”自然光的装置—先将自然光集中起来再投射到室内,那样建筑物内就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灯光照明了。犹他州帕克市的自然照明公司(Nature’s Lighting)就在生产内嵌反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摘要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通常对美日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本文从知识和决策权的角度研究了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同。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设计、员工参与管理和横向协调为特点的分权式管理制度。美国企业重视通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规范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为特点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关键词:管理模式通用知识专用知识决策权

目录 摘要....................................................... I 引言 (1) 1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1) 1.1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关系 (1) 1.2知识的分布决定了决策权 (2) 2美日企业管理体系中知识分布的差异 (2) 2.1美国模式中的劳动力市场 (2) 2.2日本模式中的劳动力市场 (3) 3知识分布导致的美日企业决策权差异 (4) 3.1规范和模糊的岗位设计 (4) 3.2专业化管理与员工参与式管理 (4) 3.3纵向信息沟通与横向信息沟通 (5) 4两种模式的适用条件 (5) 4.1环境变化程度 (5) 4.2行业特征 (6) 4.3外部劳动力市场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沿用到中国,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应该发展具有自己特殊的管理理论,而不是用西方的管理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践。另一派学者认为,不存在任何两种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实践是在五六十年代学习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完全是由日本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在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的管理经验,是美国模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如今,日本管理体制中的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也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日本和美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封闭的体系,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可以用统一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关于美日企业比较体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在统一理论框架下的严谨理论分析。本文运用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认为美日管理体制差异的核心在于知识在组织中不同的分布状态,以及导致的相应的决策权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美日两国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1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1.1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关系 知识和决策权在美日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的分布差异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日本管理模式中的质量圈、参与管理等管理方式都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的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员工。而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管理模式则强调职业管理者的专业决策,通过决策和行动活动的分离,将决策权控制在职业经理人手中。为什么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会形成不同的决策权分布体系呢?Hayek (1945),Jensen和Meckling(1992)等人的研究表明,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取决于组织以通用知识还是专门知识为战略重点,以及知识如何分布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中。Hayek(1945)首先明确提出了经济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于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他将知识分为科学知识和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两种。人们一般认为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实际上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知识表现为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关联的知识。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形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因而决策者根本不会获得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环境的知识。 由于市场经济中大多数知识是无法传递的,因而保证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的惟一方法是进行决策权的分解,采用分权的方式,由各个生产组织单独决策。Jensen和Meckling(1992)进一步认为“尽管有关特定时空环境的知识不能被概括成统计数字,但它们却能被传送到决策机构中的其他位置。问题不在于知识能否被转移,而是以多大的代价转移以及是否值得转移”。由于组织的效率取决于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或者知识对于决策权有价值时,保证两者的结合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将知识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传递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一方面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劣质信息而导致的信息

独家 国内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研究

独家国内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研究 前言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能源系统监视、控制和管理技术,以及新的能源交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综合能源服务(集成的供电/供气/供暖/供冷/供氢/电气化交通等能源系统)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发展,引发了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成为各国及各企业新的战略竞争和合作的焦点。国内企业也纷纷掀起了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热潮。因此,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如何,又有哪些商业模式值得借鉴显得尤为重要。 原文首发于《能源情报研究》2017第4期能源情报研究中心封红丽 (二)国外综合能源服务典型案例1.德国RegModHarz项目RegModHarz项目开展于德国的哈慈山区,其基本物理结构为2个光伏电站、2个风电场、1个生物质发电,共86MW 发电能力。生产计划由预测的日前市场和日内盘中市场的电价及备用市场来决定。RegModHarz项目的目标是对分散风力、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与抽水蓄能水电站进行协调,令可再生能源联合循环利用达到最优。其核心示范内容是在用电侧整合了储能设施、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家用电器的虚拟电站,包含了诸多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能源需求元素。RegModHarz项目主要措施有:(1)建立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家电能够“即插即用”到此系统上,系统 根据电价决策家电的运行状态,根据用户的负荷也可以追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变化,实现负荷和新能源发电的双向互动。(2)配电网中安装了10个电源管理单元,用以监测关 键节点的电压和频率等运行指标,定位电网的薄弱环节。(3)光伏、风机、生物质发电、电动汽车和储能装置共同构成了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RegModHarz项目的典型成果也包含3个方面:(1)开发设计了基于Java的开源软件 平台OGEMA,对外接的电气设备实行标准化的数据结构和设备服务,可独立于生厂商支持建筑自动化和能效管理,能够实现负荷设备在信息传输方面的“即插即用”,OGEMA 的软件架构。(2)虚拟电厂直接参与电力交易,丰富了配电网系统的调节控制手段,为分布式能源系统参与市场调节提供了参考。(3)基于哈慈地区的水电和储能设备调节,很好地平抑了风机、光伏等功率输出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有效论证了对于可再生能源较为丰富的特区,在区域电力市场范围内实现100%的清洁能源供能是完全可能实现的。2.美国OPower能源管理公司经营模式OPower公司通过自己的软件,对公用事业企业的能源数据,以及其他各类第三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进而为用户提供一整套适合于其生活方式的节能建议。截至2015年10月,根据Opower网站上的动态信息,其已累计帮助用户节省了82.1亿千瓦时的电力,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征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征一、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美国的市场经济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劳动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劳动力市场是美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场所,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则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最显着特征。在美国,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美国各类用人机构特别是企业通常采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进而以市场化的公开、公平和完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各类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几乎所有的准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正式就业以后,如果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或能力倾向有新的自我认识,或发现劳动力市场可以提供新的更理想的职业机会,人们便可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市场化机制给予以个人能力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的员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2.人力资源工资价格水平的市场化决定。在美国,各类用人机构特别是企业通常以市场化机制决定各级各类员工的工资价格水平。首先,根据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及供求平衡状况,拟定各级各类技术、管理岗位及技术工人或其它岗位的工资价格,这是决定各级各类人力资源工资水平的基本依据。然后,企业本着吸引人才、保持外部竞争和内部平衡等原则,参照劳动力市场上相关岗位的最新工资价格水平,自主决定本企业各级各类岗位的工资价格。最后,劳资双方经过工资谈判,以合同方式确定双方共同接受的工资价格水平。 在美国,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一般每年调整一次。为提高员工工资调整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并真正实现对于优秀员工的激励和奖励,许多企业在作出员工工资调整决策时,通常综合考虑下列三个因素:(1 )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水平变化;(2)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变化;(3)以绩效评估方式评定的员工工作绩效。市场机制动态地调整着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供求,并决定着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的工资价格水平。当然,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之处,诸如人力资源利用的不尽充分、劳动力市场发展与劳动力需求变化的相对滞后、劳资冲突、种族歧视及机会不均等。因此,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应加强宏观、适度干预的经济理论指导下,美国政府除支持工会力量参与人力资源配置及工资价格水平谈判调节外,还通过立法及制定相关法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水平、公平就业、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提供失业者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宏观、适度的干预和调节,以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的规范水平。 此外,美国政府设置专门机构以规范或协调劳资关系及人力资源工资水平等。如劳工部就业标准署下设工资与工时处及工资申诉委员会,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设立的劳动关系委员会。 二、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引进 美国能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世界第一流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引进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人力资源。移民在保证美国劳动力的适

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理模式修订版

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 理模式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理模式 [摘要]经理们越来越重视潜藏在本公司的知识和本公司外部可以利用的知识,以及如何管理这些知识。实例中A1、A2、A3和 B1、B2、B3企业采用的知识管理模式分别具有这样的共性:前者,知识被编码、贮存在数据库,公司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后者,知识与知识的所有人没有分离,他的知识通过人员的直接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哈佛大学教授汉森和罗利亚(Hansen and Nohria)将它们分别称为编码管理模式(Codification mode)和人物化管理模式(Personalization mode)。选择正确的知识管理模式,经理应该非常清楚顾客为什么要购买本公司而不是其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他还应该非常清楚本公司的知识为顾客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顾客对本公司有何期望,等等。对这些基本问题含糊不清是不能作出正确选择的。 智力资产以知识为核心,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为此,经理们越来越重视潜藏在本公司的知识和本公司外部可以利用的知识,以及如何管理这些知识。与此同时,IT 业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编码、贮存与共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尽管知识管理提上经理日程还不到10年,但是不同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来和成熟起来,从而为深入地分析这些模式的运作方式、成本效益以及它们的适用环境提供了可能。国内已有相关方面

的研究。例如,南方、武春友等将知识管理模式分成集成模式、协作模式、事务 模式、专家模式等,分类合理,分析透彻。但本文认为,他们的分析稍欠实践指导意义,而且,没有反映出当前西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现在有两种模式逐渐凸显出来,被证明为成功的典范。本文通过若干美国企业实例,将对两种知识管理模式的运作方式、成本效益以及适用环境进行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 一、实例 实例中的企业都是以知识作为核心资产,如咨询公司、医疗公司以及高科技公司。实例一、二、三内各有两组企业,它们实施不同的知识管理模式,但都很成功;实例四与前面三个实例形成对比,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实例(-)。Al:昂德森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安杨咨询公司(Emst&Young)。它们投入巨资开发了先进的电子文件系统,可以迅速将公司成员的知识以及他们从外部收集到的知识进行编码、贮存,成为文件数据库(Ducument Databases)。这些知识可以被公司所有人员通过计算机直接调用,不必管这些知识的来源人是谁。公司多雇用善于收集知识、使用知识、执行决策的人员,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相应地,对员工的报酬也是基于他们

美国国防部作战能源战略概述

美国国防部作战能源战略 一、引言 依据《美国法典》第10卷第4章第138节,国防部首次颁布作战能源战略,旨在转变军队能源使用模式。该节同时规定,为确保军事行动的能源安全,由一位助理国防部长专职能源事务及本战略的制定。 战略所制定的宏观原则适用各作战司令部、各军兵种及国防部所属机构。战略颁布90天后将公布实施方案,明确近、中、长期的具体目标及时间节点。战略和实施方案还将进行年度修订,并公布能耗标准参数。这些文件构成负责能源事务的助理防长制定年度相关预算的法律依据。 能源安全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2010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国防能源安全解释如下——确保军队有可靠的能源供应,确保军事行动的能源补给及运输安全。国防部能源总体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土及海外军事设施的能源保障,二是作战的能源保障,本战略侧重后者。 二、作战能源战略概述 2010年,美军作战消耗燃料超过50亿加仑,从根本上讲,这是当今美军使命的本质要求所致。美国国家安全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日趋全球化和复杂化,势必要求多元化的军事行动和能力,能源需求随之攀升。 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美军全球能源调配和战场能源保障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从战场层面看,近期冲突表明燃料运输极易受到攻击;从战略层面看,能源对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举足轻重,各国对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只要美军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不减,能源运输的风

险和代价就会继续增加。实际上,当前美国国家战略提出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并实现经济转型,以此增强国家实力,减少石油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国防部目前的能源使用模式显然与之不符。 颁布此战略的目的是确保美军有必要的能源保障,以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挑战。战略为此提出了三大原则: 1、减少作战能源需求 当今军事行动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后勤运输费用高昂且易受攻击,不利于发挥战斗力。因此,国防部应减少作战的能源需求,通过提高能效来减少运输风险、降低费用、提高作战效果。 2、确保作战能源供应安全 大多数军事作战行动完全依赖石油,难免会带来经济、战略、环境等诸多隐患。此外,军事行动的保障不少是依靠民用电网,而民用设施的安全很难万无一失。为此,国防部应着力提供多元能源保障,确保军事作战行动所需能源安全可靠。 3、把能源安全纳入美军规划 现有军事行动的能耗增加、风险过大,对作战任务和国家战略产生负面效应,但国防部负责战略的部门对上述问题缺乏系统研究。鉴此,国防部应在规划美军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军事行动中的能源因素。《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军事战略》对美军提出了诸多任务,能源本身就是完成这些任务的重要能力。 国防部的当务之急是完成现有作战任务,相关部门应据此制定能源计划。国防部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责,应当和其他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通力合作,确保军队能源供应的安全及多元化。此外,统筹军事行动中的能源因素还有助于加强与盟友和他国的伙伴关系,这也是美国的关键战略目标之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