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 5

1、新能源汽车概述 5

2、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6

3、电动汽车发展现状9

4、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10

二、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在于电机、电控和动力电池12

1、电动车产业链概述12

2、核心技术:电机、电控、动力电池13

三、动力电池:把握龙头,尽享成长收益14

1、新能源汽车:新政起舞,锂离子电池CAGR或达50%以上15

2、正极三元材料崛起17

3、负极材料石墨负极是主流,国内产能快速扩张21

5、电解液市场中日韩三国垄断,国内集中度有所提高24

6、国外厂商垄断,国内隔膜企业奋力追赶26

7、行业龙头公司是动力电池子行业理想的投资标的27

四、电机:电动汽车的“心脏”29

1、电动车电机市场将引领整个电机行业的大发展29

2、三类企业逐鹿电动汽车电机市场31

五、电控:电动汽车的“大脑”32

六、充电桩:电动汽车互联网的入口35

1、我国充电桩基础建设尚不完善35

2、充电桩供应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力图解决盈利模式难题37

3、看好在地方政府布局广泛、以及开发具有难以替代性产品的公司39

七、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简况39

1、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是未来长期投资主题39

2、重点公司40

(1)东源电器:转型动力电池龙头40

(2)ST路翔:扭亏转型进行时,锂业为基多元发展40

(3)正海磁材:钕铁硼永磁材料+电机驱动系统,奠定电动汽车电机领先地位41

(4)大洋电机:收购上海电驱动,强强联合,打造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行业龙头。41

(5)卧龙电气:被低估的电机行业龙头,聚焦工业40 41

(6)特锐德:互联网模式充电桩运营龙头,抢占市场兵贵神速41

(7)易事特:立足UPS,进军新能源发电设备和电动汽车充电运营42

(8)奥特迅:拥有大功率充电核心技术的充电整体方案提供商42

(9)科陆电子:领先能源互联网产业,充电桩建设加速42

环保催化+制造强国战略双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料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潜在需求最大的国家,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全球的14%,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今年1~5月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54万辆,同比增3倍,预计短期销量的高速增长将成为常态。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提升这些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所在。在环保及制造升级的政策推动下,预计新能源汽车中上游产业链将成为受益最快的子行业,相关标的有望迎来绝佳的成长性投资机会。

动力电池具备规模效应,可搭配完善BMS系统的龙头企业料将享受行业红利。锂离子电池目前占整车成本的40%左右,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HEV、EV、PHEV的普及程度。日本机构NEDO预计2020年锂电池的价格将下滑十倍至2万日元/kWh(约1元RMB/Wh),而目前我国主流锂电池厂商售价已达到2元/Wh,价格下降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规模效应的龙头公司料将逐渐提升市场集中度,并有能力搭配完善的BMS系统提高附加值。

电机/电控规模为王,与相关供应商深度合作的厂家有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整车厂商在相关领域具有资金及设备优势,但由于竞争环境难以做精做专。目前市场上更可行的方式应

该是工业电机厂商与专业电动汽车电控厂商合作,后者利用多年来对汽车驱动系统应用的研究、测试,提供先进的设计,电子模块,交由前者生产,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迅速抢占市场。

充电设施与运营:能源互联网入口虽好,但仍需完善。充电桩建设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近两年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公司加入其中。多数公司是利用自身技术、地理优势,开发成本易控的产品,只有少数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多个城市开拓市场,并开发出充电运营等更加长远的商业模式。我们更看好迅速全国化布局且利用互联网开发运维以及拥有技术壁垒的企业。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

1、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2、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动力系统的新能源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将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作为国家战略选择,都希望通过新能源产业与传统汽车产业的结合,破解汽车工业能源环境制约,培育新型战略性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

美、日、德等汽车工业强国先后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家计划。2009年,美国能源部拨发250亿美元先进汽车技术贷款项目用于支持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柴油车的发展,并向车用电池、电动驱动装置等48个项目提供总额24亿美元的补助金。日本则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核心内容,并计划到2020年普及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下一代汽车”达到1350万辆,为完成这一目标,日本到2020年计划开发出至少38款混合动力车、17款纯电动汽车。德国2010年启动了一项42亿欧元的车用锂电池开发计划,并规划电动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达到100万辆,在2030年达到500万辆。2009年,韩国知识经济部发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案》,提出了电动汽车产业目标,即在2011年创建电动汽车量产体系,

2015年占领10%的世界电动汽车市场,2020年韩国国内小型电动车普及率达10%。

在新兴产业政策和补贴体系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保持高速增长,2008到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达到了226%。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统计,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了51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592万辆。

北美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美国和加拿大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400万辆,合计占比达到79%。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以混合动力汽车HEV为主,HEV在新能源汽车销售中的占比约为90%以上,但近年来随着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PHEV)的快速发展,这一比例开始有所下降。

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联式(串、并联式)三种主要类型。混合动力汽车依然以内燃机为主要驱动力,在能效利用和降低排放方面的效用远低于插电式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从各国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来看,目前的混合动力技术是在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和成本不能完

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情况下的过渡性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包含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可以为过渡到纯电动汽车提供技术积累。

3、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相较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EV和PHEV)受限于动力电池技术和成本,发展速度较慢。2013 年特斯拉推出纯电动汽车,推动了电动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加速了电动汽车上下产业链技术水平提升和成本下降。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56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了1385万辆,2011-2014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63%。

在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主要汽车制造商努力下,基于动力电池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正在不断加快。2009年,德国在《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明确将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主要技术路线。2010年,韩国政府推出了“绿色车辆综合推进路线图”,明确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主要技术路线。2015年,《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明确继续支持纯电动汽车、插电式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

车将占世界汽车销量的30%。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车已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方向。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电动汽车占比分别达到了61%和31%。

4、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始于2001年,科技部确定的十五期间863重点计划明确了以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的三纵三横发展战略。并通过重大科技项目、节能补贴示范推广、“十城千辆”工等推动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展。2011年,科技部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全面实施“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及发展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从国家战略层面再次重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

重要性。根据中国制造2025 发展目标,到2020 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 万辆;到2025 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 万辆。

在政策面的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持续升温。尤其是进入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层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陆续推出,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市场推广应用持续加码。2014年中国电动汽车生产量达到了78万辆,同比增长35倍,累计产量达到了116万辆;当年销量达到了71万辆,同比增长28倍,累计销售达到了113万辆。

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35万辆,同比增长28倍。预计全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有望达到20万辆以上规模。

二、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在于电机、电控和动力电池

1、电动车产业链概述

从电动汽车产业链整体看,上游主要为制造核心部件的原材料,包括用以制造动力电池的碳酸锂和氟化锂以及用以制造驱动电机的永磁材料,钕铁錋、铁矿石等。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中游则

是构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其中动力电池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封装和电源管理系统(BMS)。下游产业包括整车制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站、电池更换站等)。

2、核心技术:电机、电控、动力电池

从制造强国看,汽车产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被列为国家的战略性竞争产业。以汽车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延续了百余年,也塑造了欧美日等等制造强国。无论是从创新驱动发展,还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大规模效应与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的汽车产业都应是战略必争产业。中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53%,与汽车强国4%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处于产业链低端。

《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从国家战略层面再次重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

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成为重中之重。

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这也是电动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的关键所在。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应用推广的基础配套设施,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配售电放开和能源互联网为充换电桩建设与运营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因此,在电动汽车产业链,我们看好中游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同时看好下游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

三、动力电池:把握龙头,尽享成长收益

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核心的动力来源,其经济性、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价比,因此开发安全、高效、低成本、性能优异的动力电池技术也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理想的动力电池应具有低成本、安全性好、充电成本低、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与循环寿命长等特性。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属二次电池,即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主要分为铅酸蓄电

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在全球消费升级、工业产品升级的大背景下,二次电池市场容量从2000年的225亿美金上升到2010年的300亿美金,CAGR超过6%。

1、新能源汽车:新政起舞,锂离子电池CAGR或达50%以上

动力锂离子电池CAGR将达50%以上。2009-2013全球车用锂离子电池产值CAGR达到25%,伴随着2014年新能源汽车进入实质性快速增长期,预计车用电池的需求占比会达到50%。预计到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产值超过280亿美元,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比约95%,市场规模巨大。

成本下降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关键。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目前占车辆成本的40%左右,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HEV、EV及PHEV的普及程度。美国EERE制定的各类汽车消费者拥有成本计划中,插电式电动汽车成本到2022年预计比在2012年的基础上下降50%左右。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预计,锂电池的价格将从2010年的10-20万日元/kWh下降至2015年的3万日元/kWh和2020年的2万日元/kWh。

韩、日、中三国鼎立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国企业成为黑马。整个二次电池的生产产业链几乎已经转移至亚洲,在中、日、韩相继扩大生产的背景下,法国Saft、德国Vatar这样的欧洲企业很难发挥优势。因此,锂离子电池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韩、日、中的三国鼎立格局,占据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95%比重。国内产量居前三位的省份为广东省、江苏省、广西省,分别占锂离子电池行业全国总产量比重为3547%、1591%、1183%,三地合计占全国比重为4891%。除了比亚迪、力神、比克、东莞新能源外,还有乐金化学、风帆股份、德赛电池等涉足二次锂电池领域。

2、正极三元材料崛起

目前,主流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目前钴酸锂依然是小型锂电领域正极材料的主力,主要用于传统3C领域等;三元材料和锰酸锂主要应用在小型锂电,此外,日本与韩国将其作为动力电池的技术较为成熟,主要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磷酸铁锂在国内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例如比亚迪等企业推出的电动汽车。

钴酸锂份额下降,三元材料份额快速上升。目前已进入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LCO)、三元材料(NCM)、锰酸锂(LMO)

和磷酸铁锂(LFP)等。各个国家乃至各个厂商对正极材料的选择不尽相同,日本和韩国主要开发锰酸锂(LMO)和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NCM),中国更偏向磷酸铁锂(LFP)的发展。钴酸锂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83%,快速下降到2012年30%左右;三元材料的份额占比则呈现了快速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2%上升到2012年的43%左右;锰酸锂市场份额则从2005年的2%上升到了10%。磷酸铁锂受益于动力电池市场的启动,市场份额也上升到2012年的9%左右。

磷酸铁锂(LFP):循环性能良好,但能量密度较低。磷酸铁锂目前比较成熟的合成方法是高温固相合成法和低温液相合成法。磷酸铁锂是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优点在于安全性能好和成本较低,但其低温性能较差,且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很低。

三元材料(NCM,镍钴锰酸锂)全球占比较高,未来持续增长。三元材料主要包含了镍(Ni)、钴(Co)、锰(Mn)三种元素,具有容量高、电压高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应用中逐步成为主流。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仍以磷酸铁锂为主,未来或将逐步过渡到三元材料为正极方向。全球来看,2012年三元材料销量达443万吨,占全部正极材料销量的49%,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三元材料销量仍将大幅增长。国内来看,2012年三元材料销量为

9760吨,占全球22%,占国内全部正极材料销量43%。考虑到目前国内大多数正极材料生厂商都在积极开发三元材料生产线,未来其占比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全球正极材料市场呈现中日韩三国鼎立的局面,国内正极材料厂商较多,产能过剩严重。2013年,国内正极材料产能94万吨,产量576万吨,同比增长3345%,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2014年上半年我国正极材料销量322万吨,同比增长29%。目前我国正极材料生产厂家有200多家,近年来产能不断释放,导致国内企业竞争加剧,国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根据我们统计,2014年上半年以来,已有多家国内主流正极材料企业展开或计划新一轮的扩产动作。未来几年,随着供应链深度整合持续,正极材料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或带来深度洗牌。

3、负极材料石墨负极是主流,国内产能快速扩张

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四大原材料之一,占锂电池材料成本的10%-15%左右,对锂电池性能及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是高容量、高倍率、高安全,高容量的主要途径是使用克容量更高的正、负极材料。除石墨材料外,目前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型负极材料,如钛酸锂、无定型碳、硅碳复合材料、锡基合金、金属合金、石墨烯等。

石墨类材料仍是主流。石墨材料由于具备电子电导率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大、嵌锂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优点,且石墨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成为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材料又分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改性石墨等。据高工产研(GBII)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276万吨(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比90%),其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改性石墨分别占比59%、30%和8%。

石墨类材料未来几年内仍具价格和成熟配套优势。石墨类负极材料的理论克容量为372mAh/g,目前市场上较好的石墨负极材料已经能达到350-360 mAh/g,逐渐趋向极限值。虽然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具有克容量低、循环性偏差等缺点,但未来几年内仍将是主流。一方面,石墨负极材料价格优势明显,而且近期价格处于下降通道;另一方面,负极材料需要与正极材料进行搭配使用,在目前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克容量较高的负极材料没有任何意义。

未来产业前景较好的新型负极材料是钛酸锂、硬碳和硅碳复合材料。1)钛酸锂(Li4Ti5O12)优点是安全性好、热稳定性高、循环寿命可达3万次、可快速充电,且制备钛酸锂的原料来源比较丰富。但钛酸锂的高成本、低克容量和循环过程中的产气问题尚未解决,大规模产业化尚需时日。2)硬碳是高分子聚合

物的热分解产物,优点主要有:无明显的充放电平台,材料特别稳定,充放电过程基本不膨胀;

但其缺点在于:成本远高于石墨,首次效率低,压实密度低,加工困难,高温性能比石墨差。硬碳用于动力电池比较合适,但其产业化还需要很长一段路。3)硅碳复合材料是由硅和石墨复合而成,硅的克容量特别高,达到3700mAh/g,为石墨的十倍。目前,国内外很多企业对硅碳复合材料进行研发,未来需要密切关注硅碳符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情况。

全球负极材料产业基本集中在中日两国。中国和日本是全球主要负极材料产销国,两国占据全球负极材料产量的95%以上。2013年全球负极材料总产量达到585万吨,其中中国产量为398万吨,全球占比达68%,同比增20%。2014年上半年国内负极材料供应量为223万吨,同比增33%。日本是全球锂电池行业的领跑者,具有先入优势;而中国则拥有丰富的石墨矿资源,同时由于石墨负极材料的技术门槛不高及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扶持,国内企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5、电解液市场中日韩三国垄断,国内集中度有所提高

电解液对锂电池的运行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穿梭过程,而电解液就是锂离子流动的介质。电解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溶剂、溶质和添加剂,其中溶剂主要为有机化合物,如碳酸并细致PC、碳酸乙烯酯EC、甲酯等,添加剂主要是阻燃剂、导电添加剂、成膜添加剂及耐高低温添加剂等,构成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是其中的溶质,目前市场上最广泛采用的溶质是六氟磷酸锂(LiPF6),其他的溶质还有LiBF4,LiClO4,LiAsF6,LiCF3SO3等。

中日韩三国瓜分全球电解液市场。根据真锂研究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全球2011年全年共销售锂电池电解液材料308万吨,2012年迅速上升到441万吨,市场增幅高达4318%,其中中国电解液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5170%),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占比分别为2290%和2041%,中日韩三国合计占95%以上。从企业方面来看,江苏国泰旗下企业国泰华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居世界第一,随后是韩国企业Panax-Etec和LG化学、日本企业Mitubushi,占比均在10%以上。

国内电解液产能增长过快,集中度有所提升。国内电解液供应商主要有江苏国泰华荣、深圳新宙邦、天津金牛、东莞杉杉等公司,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国内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的国产化率超过80%,随着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和进步,部分国内厂商也开始

2016年日本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2016年日本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为了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增强产业竞争力,日本政府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研发和推广。按照日本的分类,本文所指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及燃料电池汽车(FCV)。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日本市场,混合动力汽车(HEV)已经优先普及,由于不需要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其销量已经远超EV/PHEV。据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EV/PHEV的市场销量仅占HEV销量的3.3%。另外,处于市场投放期的FCV则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第一季度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销量为170辆,占EV/PHEV的市场销量的2.3%,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推进。 日本现阶段普及量最大的车型为混合动力汽车,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断增加的车型填补了市场空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截至一季度底,日本市场共计推出49种混合动力车型,典型的畅销车型有丰田普锐斯HEV,本田飞度HEV等。 图表2016年第一季度混合动力汽车(HEV)销量排名 数据来源:日本汽车工业协会 日本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的标杆。在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日系汽车企业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实现了产业化。截至2015年7月,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达到800万辆。 按照日本政府的战略规划,预计到2020年普及氢燃料电池乘用车6000辆,燃料电池客车100辆以上。现阶段,日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已经领先全球,2014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燃料电池汽车“MIRAI”。近日,本田公司也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

2016年一季度,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累计销售170辆,单月增幅达到14.5%。 二、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中规划的普及目标是,到2020年,PHEV/EV的新车销量占到总销量的15-20%。目前,日本国内的充电设施普及程度不足,政府为了推广充电设施的普及,提供1005亿日元作为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另外,日本的四大汽车厂商(丰田、日产、本田、三菱)也提出合作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截至2016年2月底,日本全国建设了19308个充电桩,其中慢速充电桩12426个,快速充电桩6882个。 图表日本现有充电桩构成 数据来源:日本政府 在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方面,除政府补贴外,四大汽车企业与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共同成立了日本充电服务公司。新设立的日本充电服务公司主要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及运营补贴两部分,由基础设施建设方提出申请,主要针对政府财政补贴覆盖不到的部分进行企业补贴,配合政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讲,是针对设置方的设施建设费用,提供政府补贴差额1/3的企业资金补贴,如机体、施工等方面;并帮助设置方承担一定的运营成本,如电费、运营开支等。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09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 [简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概述: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去年批准了

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5月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3) 1、新能源汽车定义 (3) (1)纯电动汽车 (3) (2)混合电动汽车 (4) (3)燃料电池汽车 (5) 2、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政策驱动 (6) 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选择 (8)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11) 1、新能源产业链主要业务及上市公司 (11) (1)传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11) (2)TESLA引领的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 (13)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及相关企业 (14) 2、锂电池产业及分析 (17)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为锂电池 (17) (2)在新能源汽车推动下,锂电有望保持25%以上的增长 (18) (3)锂电产业链已日趋成熟:电解液、负极材料具有国际优势 (19) 3、超级电容器情况分析 (22) (1)超级电容器及特征 (22) (2)超级规模应用初现,市场潜力较大 (23) (3)超级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尚任重而道远 (24) (4)国内超级电容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相对落后 (25) (5)超级电容器产业链情况 (26) 三、新能源汽车投资机会分析 (27) 1、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的市场表现及分析 (27) 2、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方向选择 (29)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1、新能源汽车定义 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获使用常规燃料,采用新型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含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产品。而根据我国政府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范围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而非插电式的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被划为节能汽车,无法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因此不包含在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内。 (1)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仅由电力驱动的车型。电动汽车主要由底盘、车身、蓄电池组、电机、控制系统和辅助设施蓄电池六部分组成。蓄电池提供电能驱动汽车;在制动与减速时,电机作为发电机回收能量。由于电动机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因此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不需要离合器和变速器,纯电动汽车车速由控制器通过调速系统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整车厂需要完成电机及电池布局,优化底盘结构,利用整车控制系统对车辆进行控制。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一_汽车制造行业汇总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一: 汽车制造行业 2016年8月

第一章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一、汽车行业发展规模 从行业规模来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数量占全国工业比重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6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数量达到13868家,同比增长4.96%,占全部工业比重为3.72%;与企业数量相比,汽车制造行业资产规模占全国工业总比重略大,2016年6月为6万亿元,同比增长11.35%,占全部工业比重6.03%。从行业发展规模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呈现较快发展趋势。 图表 1:2012年-2016年6月中国汽车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单位:亿元、家、% 时间 企业数量资产总计 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资产总计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 2012年10569 3.17 39447.74 5.30 12.72 2013年11599 3.29 9.75 46788.28 5.50 18.61 2014年12407 3.43 6.97 52144.40 5.64 11.45 2015年13431 3.59 8.25 57882.10 5.79 11.00 2016年1-6月13868 3.72 4.96 59975.60 6.03 11.3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汽车行业产销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1.3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2%,利润总额6071亿元,同比增长1.34%,汽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2013年汽车产销首次突破两千万辆大关,并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246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一。近几年来汽车销量变化如下图。 图表 2:2010年-2016年6月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单位: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16.3.17 你信或者不信,锂电概念无论牛熊都表现出了 生生不息的精神,打不死的小强,关联公司2015年、2016Q1业绩上 呢?个人认为,这个行业的炒作至少会有2-3年,随着行情的深入发 解这个产业链。本人在这个行业潜伏5年有余,了解深入,本文深入 如何你排除掉概念小丑,直击龙头本质。 阅读正文之前,请再读一遍摘要:这就是大 时代!大机会!如果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这样的机会你都把握不住, 滚滚熊市之中还炒什么股呢?本文一、二、三部分作为基础知识,不必一定看,但建议有耐心的详细看,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内容简 略一点。 一.序言: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机会? (争取几句话讲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成:) 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以前已经多次

发文讲解了,目前绝大多数的新能源汽车都必须要用到动力锂电池,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接近30%!可以想见,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2015年产量全球第一,2000多万辆),哪怕分一杯羹给新能源汽车(2014年8万辆、2015年38万辆、2016年预计70+万辆),所需要的锂电池对于整个锂电池产业的扰动效应,将会是多大!这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锂电池的投资机会,供需的严重失衡,造就了碳酸锂、六氟磷酸锂概念暴利,以及当下已经启动的动力锂电池,另外还不止于此,除开锂电池这个环节,机会同样存在于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系统等,充电桩建设,直到最后的整车生产销售。

二.锂电池详解,最深刻,最通俗 毫不夸张的说,炒了快一年,很多股民都 只知道锂电池这三个字,对这个产业链了解少之又少,觉得有必要大 致做个介绍,介绍下锂电池是怎么来的:首先是从最上游锂辉石、锂 精矿/卤水中提取碳酸锂,碳酸锂按级别分为工业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碳 酸锂,能用来做锂电池的是电池级碳酸锂,纯度要求更高,价格也更高,电池级碳酸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不可缺少的原料,有了正极材料,还需要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总共这四块才组成锂电池整个电池组,大概流程如下:

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行 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目录 一、总论:电机专业化分工,催生零部件产业 (3) 二、定、转子 (4) 1、定、转子介绍 (4) 2、市场需求 (4) 3、市场竞争格局:专业化分工深入,零部件外购比例越来越大 (6) 4、重点公司:信质电机 (6) 三、电池保护元器件 (8) 1、电池保护元器件介绍 (8) 2、市场需求 (9) 3、市场竞争 (9) 4、重点公司:长园集团 (10) 四、继电器 (11) 1、高压直流继电器介绍 (11) 2、市场需求 (12) (1)汽车用普通继电器 (12) (2)汽车用普通继电器 (13) (3)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直流继电器 (13) 3、市场竞争 (14) 4、重点公司:宏发股份 (15)

一、总论:电机专业化分工,催生零部件产业 电机零部件配套市场是在近20 年全球工业发展的历次变革过程中逐步从电机整机行业分离并发展完善的。各大电机整机制造商在实行规模化精益生产过程中,逐渐降低电机零部件自制率,致力于电机核心技术研发、终端销售和品牌塑造,零部件主要依赖外部独立的供应商。 电机整机厂商对零部件供应商通常要求如下:(1)必须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以适应主电机厂规模化生产的要求;(2)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与电机整机厂紧密配合,作为电机整机研制生产的一部分,部分参与和承担相关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由于第二方认证的周期长,技术质量要求高,双方投入大,形成稳定供求关系后,电机整机厂一般不轻易改变供应商。

二、定、转子 1、定、转子介绍 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件组成。转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定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并输出电流。 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组成定子的主要有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等,定子铁心由内圆带槽的环状硅钢片叠成。 电机中旋转的部分叫做转子,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组成转子的主要有转子铁芯、转子绕组、转轴等。 定子、转子铁芯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机的性能、能效以及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2、市场需求 电机定子、转子产值约占整机的30%,2009年我国电机零部件市场容量约为1209.12 亿元,由此推算2009年我国电机定子、转子

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总结及2017年展望

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总结及2017年展望 2016年,国家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累计共出台18项直接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其中战略规划1项、推广应用4项、基础设施政策4项、行业管理8项、科技创新1项。行业管理类政策最多,涵盖电池规范、电池回收、产品准入、积分管理等方面。2016年国家出台的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深化和拓展“孔雀计划”。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 亿元,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从政策内容来看,基础设施规划、动力电池回收、安全监管成为新一轮政策的重点,这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经历了两轮试点城市的推广应用,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目录方面,2016年共发布了五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累计2198款产品进入目录,同时发布了三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加上2015年第一批进入目录的10家企业,共有57家动力电池企业(含1家系统企业)进入目录,不过随着补助政策及规范条件的

调整,这些目录将成为历史。2016年,国家还发布了三批(第7、8、9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共计2251款产品进入。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展望 2016年可谓是政策变化较大的一年,在201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终于尘埃落定,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又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拉开序幕,补助和准入门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预示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管理向“加严”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更加规范。可以预计的是,2017年国家政策不会像2016年波动那么大,主要对前期政策进行延续和完善,并优化管理体系,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行业发展方向 为落实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2016年,工信部组织编写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主要思路是调控总量,提升质量,加强安全管理。规划明确了2020年和202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的比能量达到每公斤350瓦时,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实现规划目标,国家还将出台促进动力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行动计划。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四:汽车零部件行业 2016年9月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一、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2015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项下1209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2117.23亿元,同比增长8.29%,这一增长率水平高于整体汽车行业4.73%和汽车制造业1.68%的水平。 从实现利润总额情况看,2015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项下1209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64.79亿元,同比增长13.41%,同样明显好于整体汽车行业1.74%和汽车制造业-5.62%的水平。 2016年上半年,汽车行业零部件公司总体业绩回暖,且呈增长态势,但净利润率仍维持在6%水平,整体盈利能力无明显提升。 截至8月31日,共有96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半年报。96家零部件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为2556.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改2015年上半年大幅下滑四成的态势,同比增长13.14%,至153.88亿元。从营业收入看,排名前三的零部件公司营业收入均超过百亿元规模。数据同时显示,约64%的零部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二、汽车零部件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以乘用车零部件市场为例:国际汽车市场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乘用车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该国车价水平与人均GDP的比例数R(R=车价/人均GDP)高度相关;世界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当R值达到2-3时乘用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乘用车普及率迅速提高,市场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 图表1:日本及韩国轿车普及化过程

汽车零部件销售行业分析(权威版)

一、汽车零部件销售行业分析 1.行业分析 汽车后市场目前在成熟的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在这些国家或地区,按照收益比例来计算,整车销售利润通常不足20%,而在汽车零配件、维修养护等汽车后市场中产生的利润超过70%。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另一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0多万家,从业人员接近千万,2014年汽车零配件市场销售1.68万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规模产值可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但我国汽车零配件总产值与汽车整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值仅为0.7:1,远低于国际标准的1.7:1。 目前,汽车主机厂四十多家,维修商户(包括4s店)48万家,汽车后服务领域大举迈入互联网时代,B2C、B2B、O2O,未来10年还将保持年增长率20-35%!无论从市场前景、规模还是利润来分析,无一不显示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尚存无限发展空间。 2.目前渠道 众所周知,尽管各大汽车厂商在整车销售上争夺的异常激烈,但在汽车零配件供应等后市场服务上,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各大主机厂在对于汽车配件销售这一块作法很是一致,以汽配分销为例,纯正维修件分销经营是由主机厂来主导的,大多是通过汽车4S店来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从而获取高额的零配件销售利润。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加大、车主对后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单靠4S店垄断售后市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终归是要回到公平、公开竞争的层面。 4S店之外,以汽配城为主要形式的汽车零配件代理分销渠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汽车零配件及用品的销售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20多万个汽车配件销售商店在销售各种汽车零配件,而且他们大都集中在各地的汽配城中。但是由于目前汽配市场普遍缺乏行业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上存在很大的缺失,政策上也缺乏进行必要的引导,其现状是经销商的数量大,规模小,素质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配件充斥市场,这样的结果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8年12月

目录 一、2018年行业回顾:电池结构性偏紧,中上游整体下行 (5) 1、电池龙头企业盈利依旧可观 (5) 2、电池成本下降大部分可归因于上游材料 (5) 3、中游材料价格下滑和盈利能力变化共同影响其投资回报率 (5) 4、锂钴供需格局迎来拐点,价格先后下跌 (6) 二、从全球视野看新能源汽车:中国产业链开始走向世界 (6) 1、2019全球将掀起新能源汽车投放高潮 (8) 2、有进有出,电池产业全球化配套趋势明显 (9) 3、锂电材料趋向全球化采购,中国产业链坐拥成本优势走向世界 (11) 三、产业链关系的固化与重构:变是本质,稳是投资 (13) 1、产业链升级的本质在于“破”,补贴退坡是加速破局的推手 (14) 2、先破后立关系重构,当前部分环节已到立局之际 (17) (1)与下游电芯行业相比,中游材料面临的格局之变相对较小 (17) (2)与上游锂钴资源相比,中游材料盈利端将更为稳定 (17) (3)从中游材料本身来看,产业关系的重构也已经放缓,龙头企业优势也将逐步稳固 (18) 3、从产业投资回报率回归看投资机会 (20)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环节详析 (22) 1、正极:高镍带来技术溢价,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22) (1)补贴退坡、海外竞争下国内电芯企业有望率先使用高镍三元 (22) (2)技术升级将带来加工费溢价 (24) (3)高镍三元难度极大,2019年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25)

2、隔膜:产能过剩分化严重,优势企业迎来窗口期 (26) 3、电解液:短期价格筑底但难有起色,技术仍是主导 (28) 4、钴:供给阶段放量,KCC停售维持2019年供需平衡 (29) 五、变中求稳:寻找关系重构中竞争力得到沉淀的企业 (32) 1、华友钴业:钴产品龙头再起航,剑指锂电材料龙头 (35) 2、格林美:进阶的锂电材料巨人 (36) 3、当升科技:高镍趋势明确,研发优势领先 (37) 4、恩捷股份:湿法隔膜龙头扬帆出海 (38) 5、新宙邦:电解液龙头厚积薄发 (38) 6、天赐材料:构建电解液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 (39) 六、主要风险 (40) 1、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影响新能源车产销量 (40) 2、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超预期,降低新能源车竞争优势 (41) 3、新能源汽车终端销售打价格战 (41) 4、中游各环节产能严重过剩,恶性竞争 (41) 5、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上游降本不达预期 (41)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概况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 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 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 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 (2)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 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 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 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 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 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 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 (3)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 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 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 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 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4)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5)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政府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以燃气替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系统输出功率中占的比重,也就是常说的混合度的不同,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人群洞察报告

新能源车行业用户人群洞察年新能源车行业热点报告

目录 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总体概况新能源车领域APP市场表现新能源车用户人群画像总结新能源车用户人群行为分析

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处发展初期,增速较快但规模远低于常规汽车 从国内乘用车近年销量走势看,新能源乘用车行业由爆发式增长转变为高速增长,增长速度数倍于乘用车市场整体,但从总体销量看,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尚不及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车目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社会各界参与热情高,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国内乘用车销量近年变化趋势 年年年销量(万辆) 增长率 乘用车销量及增速 年年年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增速 销量(万辆) 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年 年

动力形态 对比2014年增长率 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 新能源乘用车动力形态分布及占比变化 从新能源乘用车动力形态分布看,纯电动动力市场占比由2014年的67.9%增长到2016年的76.5%,市场占比在两年间提升了12.7%,纯电动动力越来越成为主流趋势,这背后亦离不开补贴、免税、号牌指标等政策性倾斜。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年 年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 以上是纯电动动力,纯电动代表市场主流 年年年 纯电动 插电式混合动力

主要国产品牌新能源乘用车近年销量情况 从主要国产品牌新能源乘用车近年销量走势看,各品牌企业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比亚迪、吉利、北汽、众泰和奇瑞等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较为领先。 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年 年 国产品牌新能源车企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稳步推进 年 年年比亚迪吉利北汽众泰奇瑞上汽 江淮 江铃 长安 东风 销量(辆)

汽车产业链和配套模式分析

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 一、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概述 汽车产业链相对较长,其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图5)。以汽车整车制造业为核心,向上可延伸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及和零部件制造相关的其他基础工业;向下可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此外,在汽车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完善的支撑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试验研究开发体系、认证检测体系等。如果从利润的构成来看,在成熟的国际化汽车市场中,一般零部件采购供应链占1/5,整车制造链占1/5,服务贸易(物流、贸易、金融)占3/5。 图5:汽车产业链结构 (一)整车制造业 整车制造企业,一般只从事汽车总装及车身制造,其他则由专业零部件制造企业生产,包括总装、冲压、焊装、油漆四大工艺。对于汽车轮胎、橡塑件、汽车玻璃、蓄电池等生产部门,习惯上称为相关行业部门,其主要构成如图6所示。 图6:汽车制造业构成 (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的种类名目非常多,一般情况,载货汽车的零部件总数达到7000 个~8000个,而轿车的零部件总数更多,达到1万个以上。在一辆汽车总成本中,零部件成本要占到70%~80%。如果我们从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材质、使用用途、结构功能、科技含量等方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零部件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零部件和非金属零部件。目前,金属零部件所占比重约60~70%,非金属零部件约占30~40%,其中塑料零部件占到5~10%。从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零部件比重逐渐下降,塑料零部件逐渐增加。 相关工业 汽车零部件 制造业 汽车整车 制造业 服务贸易业 支撑体系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发动机零部件 电气电子装置 照明仪表装置 动力传动装置 悬架制动装置 车身零部件 附件 相关行业 汽车轮胎 汽车玻璃 汽车蓄电池 汽车总装 冲压 车身焊装 车身油漆 汽车整车制造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介绍【解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怎样的?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看,从几年前至2017年新能源车补额度降至20%,到2020年后将不将不再有补贴政策。随着各国对传统能源车限产时间表陆续的推出(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自然会倒逼整个传统汽车产业链进行转型升级。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策扶持的减弱,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的停滞。恰恰相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从推向市场最终还是要交还给市场经济,由市场说了算。并且电动车产业的大趋势和发展将不可逆转。 从经济周期角度看,一轮产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周期,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因为中国是是新兴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一直在蓬勃发展着。传统汽车业也会如面临经济周期一样也必然经历四个阶段,即经济繁荣,产能过剩(去库存,淘汰经济)产能出清(重组、整合)再到资本扩张期,最后一轮的产能出清是以电动车时代为出发点的。这从中央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也可窥探端倪。而有眼光有格局的企业人已提前布局相关的电动车产业链,如锂电池产业,已经进入了发展期。 从资本市场存量和博弈资金看,来自敏锐的机构和游资之前就对相关电动车产业链开始了潜伏和布局,而不是近期追捧,相关的锂电行业部分龙头企业也走出了趋势性行情。因本人一直关注新能源链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和相关企业进行梳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相关配件产业。 上游:锂电池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品,锂电池材料。 原材料:钴、碳酸锂、石墨、其中锂资源。从投资价值来说钴和碳酸锂稀少,价格高企。由于钴资源紧俏,科研人员正在朝着高镍锂电池方向进行探索。如近期锂电池两巨头比亚迪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由弱变强,实现了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布局。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 一是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和产业化技术方面有待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有自主产权的不多;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发展中还面临动力蓄电池、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发动机等零部件上的技术挑战。 二是市场推广有一定难度。新能源汽车虽然清洁,但面临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配套设施建设缓慢,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纯电动汽车、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应用中面临着充电、加氢困难的问题。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素分析 (一)“钻石模型”简介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框架。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关键要素。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会和政府。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钻石”模型为我们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二)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天然资源、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要素通常是人力创造出来的,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技术、科研机构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对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同时,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良好的需求条件能够迅速促进产业规模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强劲的需求有利于加快市场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任何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对新能源汽车来说,动力系统的转型将强烈依赖电池技术的突破,因此新型电池技术产业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重要的支持产业。 4、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面对国家同时推进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局面,国内企业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迷失了方向,缺乏清晰的近期、中远期发展规划。

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展望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目录 1、新能源汽车行业维持高景气 6 11、多种因素助推新能源汽车需求量提升 6 111、油费支出压力加大 6 112、空气质量堪忧,燃油车成为主要污染源7 113、新能源汽车向市场化迈进8 114、技术革新推动性能大幅提升,产品更接近实用水平10 115、政府补贴进一步明确引导消费需求,与自主需求形成双轮驱动11 12、产业资本大规模进入,对行业前景高度看好14 13、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持续超预期,与传统汽车行业此消彼长16 131、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2015 年的全球电动市场非常火爆16 132、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8 月产量同比增长近4 倍16 133、与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汽车行业销量下滑的现实。17

2、国家支持政策频出,公共领域应用车型将首先放量18 21、推广考核达标缺口大,地方政府面临考核压力18 22、地方推广完成情况差异显著,示范城市配套政策促进效用明显21 23、考核压力与经济适用性双重驱动,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放量在即27 231、推广考核与补贴双轮驱动,公交车领域将首先放量31 232、新能源物流车市场产业需求巨大,将成为未来推广应用新战场33 233、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跟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领域的推广33 24、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在公务车领域的推广33 3、行业持续增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受益33 31、上游动力电池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33 311、正极材料:逐步向三元材料倾斜34 312、负极材料:产业逐渐向国内转移34

我国汽车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研究

我国汽车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研究 汽车产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产业,汽车产业链上游涉及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下游又涉及销售,维修,保险,金融等行业,其产业链之长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而现在的汽车制造业受其产业链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受到高油价以及钢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使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借鉴国际经验,我国的相对落后汽车制造业可以通过产业链整合来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及竞争优势。而通过对整合模式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为汽车产业链的整合作出科学的决策,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一、产业链整合的基本理论 1.产业链整合 整合的本质是对分离状态的现状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产业链整合是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和协同的过程。对产业链整合的分析可以分别从宏观、产业和微观的视角进行。本文所说的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 2.产业链的整合模式 以整合企业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划分可分为横向整合,纵向整合以及混合整合三种类型。横向整合是指通过对产业链上相同类型企业的约束来提高企业的集中度,扩大市场势力,

从而增加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从而获得垄断利润。纵向整合是指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对上下游企业施加纵向约束,使之接受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的合约,通过产量或价格控制实现纵向的产业利润最大化。混合整合又称为斜向整合,是指和本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或是约束,它既包括了横向整合又包括了纵向整合,是两者的结合。 以整合是否涉及股权的转让可分为股权的并购,拆分以及战略联盟。股权并购是股权并购型产业链整合是指产业链上的主导企业通过股权并购或控股的方式对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企业实施控制, 以构筑通畅、稳定和完整的产业链的整合模式。拆分是指原来包括多个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从企业中剥离出去,变企业分工为市场分工,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化水平。战略联盟型产业链整合是指主导企业与产业链上关键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以达到提高整个产业链及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目的。 二、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的主要模式 1.股权并购 股权并购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直接的整合方式。横向整合方面,主要是汽车制造厂商之间的并购。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内汽车制造商对国外汽车制造商的并购,如2005年上汽和南汽对罗孚的竞购,在罗孚公司濒临倒闭之际,上汽集团购得了两款轿车和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而南汽集团购得了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生产线部分, 上汽和南汽通过对罗

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9月

目录 一、政策加速落地,产业启动在即 (4) 1、骗补核查结果出炉,补贴政策落地可期 (4) 2、乘用车政策力度强化,碳交易成强制要求 (6) 3、行业标准提高,竞争格局改善 (12) 二、乘用车是未来行业的主力增量 (15) 1、增长主线由客车转为乘用车 (15) 2、增长结构由A00转向A级以上 (17) 3、补贴下滑对盈利的影响可控 (18) 20 三、行业相关企业简况 .......................................................................... 1、江淮汽车:主业全面复苏,携手大众价值重估 (21) 2、比亚迪:产品线丰富,市场地位稳固 (22) 3、奥特佳:新能源压缩机龙头,产业垂直整合 (24)

骗补核查出炉,政策加速落地。2016年9月8日财政部公告《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 随着核查结果的公布以及深圳、天津等重点城市2016年地补政策的出台,去年的补贴资金和调整后的补贴标准有望相继落地,一方面解决产业资金瓶颈,另一方面促进企业组织生产,四季度产业将迎来需求和供给的双重释放。 乘用车扶持力度边际强化,碳交易打开成长空间。乘用车作为市场规模最大、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领域,是国际新能源产业竞争的主要战场,也是评价产业政策成败的核心落脚点。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金额仅占总量的17%,而商用车由于过补产生严重的骗补行为,产业和政策层面已经在不同场合讨论补贴结构的合理性。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8月公布《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强制企业生产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办法》的实施将打开乘用车天花板,释放产业潜力。 低渗透高增速,乘用车是未来产业的主力增量。2016年1-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8万辆同比增长140%,相比乘用车整体2000万的年销量规模,渗透率不足2%,增长空间广阔。2016年骗补核查、国补调整、碳配额等多重事件催化,乘用车受益明显,产业增长分水岭显现,乘用车将成为未来产业主力增量,且随着补贴标准提升和消费升级,新能源乘用车细分领域中A级以上车为未来方向。

2016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者调研报告

2016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者调研报告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驶入快车道的元年。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以及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都在逐步提高。 2015 年,中国市场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07382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146719辆,同比增长300%;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60663辆,同比增长250%。 随着市场被激活,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和新能源汽车陆续进入市场。消费者如何认知新能源汽车?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又如何在纷乱的产品中选择安全、可靠、口碑较好的产品? 为此,《汽车消费报告》发起《2016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者调研报告》,希望能够通过对部分已购车的新能源乘用车消费者的访问,来获悉答案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者购车具象分析

通过对已购车消费者的调研分析,我们发现: 1 . 纯电动汽车的消费主要集中在25~40岁,这一年龄区间所占比例达到6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与纯电动汽车基本相当,但年龄向上 跨越的幅度更大。 2.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女性车主多于男性车主;而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中,男性占据主流。 3.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日常乘员数大多为1-2人,占比均超过80%。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仍然以政策引导(如免费牌照、不限行政策等)作为最根本的推动力。 从纯电动汽车来看,我们欣喜地发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部分理性消费者,他们根据自身的出行需求,补贴后的纯电动汽车价格以及日常使用、维修成本,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纯电动汽车为他们的最终选择。当然,这其中也有政府补贴降低车价,以及部分区域对纯电动汽车给予免路桥费等政策的影响。 也有部分消费者因为某品牌或某款产品选择了纯电动汽车,但数量极少。 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看,它受到政策影响的深刻度要大于纯电动汽车。但由于他更接近于传统汽车,因此被消费者作为第一辆车选择的比重也较纯电动汽车要高出许多。 除了部分根据自身用车需求的消费者外,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还有一批因为对技术或产品崇拜而选择此类产品的消费者。 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抉择上,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主要 考虑到了是否享受补贴价格,以及维修保养成本等更侧重于经济性的问题。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则更多从产品属性上,如续航里程、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与纯电动汽车进行比较,最终做出选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