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 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与方法

最新 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与方法

最新 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与方法
最新 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与方法

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与方法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4%~1.0%,估计我国现有约1000万房颤患者,其中1/3为阵发性房颤,2/3为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房颤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引起脑和肢体重要脏器栓塞,诱发或恶化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房颤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减少脑栓塞及死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资料并不能直接证实心率控制可减少脑栓塞及死亡的发生率,仅是推测房颤室率的控制,可减少或延缓心衰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从而降低脑栓塞及死亡发生的概率,缺少大规模临床实验的证实。

目前对房颤治疗的评价多来源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减少心功能的恶化,增加心输出量及患者的主观症状。而房颤患者室率的控制对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少心衰发生率等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1】。对房颤患者室率的控制,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治疗方式,即节律控制或是心率控制。虽然在理论上,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益处大于控制心室率,但是多项临床研究均没有证实节律控制患者在病死率、住院率、脑卒中等方面优于室率控制【2, 3】。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了窦性节律维持带来的益处;另一方面,在各研究中,节律控制未能完全实现窦律的维持。本文主要讨论有关室律控制的目标及方法。

1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目标

所谓心室率控制,就是允许房颤存在的同时将心室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快慢与房室结不应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本身的传导特性有关。任何能有效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或是干预房室节传导的措施都可能用于室率的控制。根据2006年AHA/ACC/ESC以及NICE指南,建议静息时室率控制在60~80次/min,中度运动时控制在90~115次/min【4】。但事实上,这个数据很大程度上是对房颤患者短期血流动力学改善的观察上得出的,并没有一个很严格的方法来评价这个数值的可靠性。在AFFIRM和RACE

研究中,心率控制的目标分别为80次/min和100次/min。但在两项研究的比较中发现,在得到心率控制患者中,其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并没有差异。RACE II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3】。但在没有更新、更好的数据出现前,目前临床工作只能按照2006年指南标准作为心室率控制的目标。

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处于静息状态时,当心室率大于100~120次/min时,患者的心输出量可明显降低【5, 6】,因此通常将100次/min作为静息状态下的上限。同一研究中还发现,当房颤心室率<40次/min,心输出量显著下降【6】;而起搏器植入指南中提示40次/min的心率是起搏器植入的IIb指证之一【7】。综合上述结果,40次/min似乎应是房颤心率的低限。但从改善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言,由于房颤患者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占心输出量1/4左右),其心率应较窦性偏高,以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但应注意上述数值是在心功能相对正常的房颤人群中得出的。而对存在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目前的指南并没有特殊的推荐。

在活动状态下,心室率控制目标的设置更为困难。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表现不仅仅是心室率的增加,还包括心脏和周围血管功能状态的改变。既往的观点认为,活动中心率的高限应为男性:227-年龄;女性:206-(年龄×0.6 )。但这个标准的设定是基于正常人极量运动的最快心率,与房颤患者的实际情况显然有很大差异。此外,几乎没有任何数据关注于活动中房颤心室率的低限所在。症状性的变时功能不全是起搏器植入的IIa适应症【7】。而在房颤患者中,因变时功能不全导致的症状很常见。在窦性患者中,可通过运动实验来评价患者的变时功能【8】。也许房颤患者也可进行类似的评价,从而明确其低限所在。

此外,心室率规则与否本身即是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之一【9】。当快室率房颤时,因RR 间期较短,心率相对规则。而当心率减慢时,心室率规则与否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否心室率越规则越好?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活动耐量与心率的变化成正相关【10】。是否可以理解为当患者活动时随心室率的增快,心室率逐渐变得相对规则,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

但至今这种说法仍只是一种猜测,心室率的规整性尚不能作为房颤心室率控制的一个方向。

2房颤心室率控制的方法

房颤心室律控制主要分三个方面:其一,控制急性房颤发作时的心室率;其二,维持静息时和日常活动时合适的心室率;其三,预防运动时不合适的心动过速。应注意,房颤患者即使休息时心率已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不意味着其活动后的心室率也已得到很好的控制【4】。目前控制实现心率控制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治疗手段。虽然,非药物治疗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药物控制心室率具有很多优点:(1)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能得到显著减轻;(2)与节律控制相比,心室率控制较易达到治疗目标;(3)相对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心室率不规则,不少患者仍有症状;(2)达不到窦性心律的血流动力学效果;(3)应用的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率过缓;(4)仍需抗凝治疗。

但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可通过单药或者联合用药得到有效的心律控制,静息状态下心率在80次/分左右【2, 3, 11-13】。仅极少数患者需用非药物治疗方案。总体而言,在我国现阶段,药物治疗具有方便、经济、有效的特点,不失为室率控制的一线方案。

3房颤急性发作的心室率控制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患者,不论持续时间长短,均宜控制心室率,即将较快的心室率减慢至100次/min以下,最好在70~90次/min,这样可缓解症状,保护心脏功能。洋地黄曾一直被认为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但目前认为其效果并不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好,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根据2006年指南,非预激的房颤4,急性期静脉使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美托洛尔)或非二氢嘧啶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唑)可显著减慢心室率,但对低血压或心力衰竭患者小心使用。心力衰竭患者如合并二尖瓣狭窄,在使用洋地黄制剂控制不满意时,可以慎用β-受体

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董建增? 一、相关概念 (一)房颤的定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即可确诊。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常反复发作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跳不规则。 (二)房颤的流行病学 房颤为多发病、老年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提高。如 ppt3 图表所示,房颤可增卒中率及死亡率。 (三)房颤的分型 1. 阵发性房颤:通常小于 48 小时。 2. 持续性房颤:大于 7 天或需要 CV 。 3. 长程持续性房颤:大于 1 年。 4. 永久性房颤:不能恢复窦性心律或不需要恢复窦性心律。 二、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 1785 年,英国医生 WilliamWithering 首次用洋地黄治疗房颤,发现患者应用该药后,脉搏变得“morefullandmoreregular”。 20 世纪初, KarelWenckebach 首次应用奎尼丁转复房颤。 如 ppt6 图表所示为 AFFIRM 研究。结果表明: AF 节律控制不优于心室率控制。 如 ppt7 图表所示为节律 vs 室率控制相关临床研究汇总,结果表明:节律控制在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不优于室率控制。 如 ppt8 图表所示为 AFFIRM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维持窦性心律可降低 AF 死亡率,无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使死亡率增加 49% 。 如 ppt9 图表所示,胺碘酮、索他洛尔可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如 ppt10 图表所示为 PALLAS 实验,结果显示决奈达隆维持窦性心律可导致卒中、外周栓塞、心梗、心血管住院、心衰住院风险增加。决奈达隆被禁用于持续房颤和伴有心衰的房颤病人。 如 ppt11 图表所示,导管消融较 AAD 治疗可减少 65%AF 复发。 如 ppt12 图表所示,通过对多中心, 1273 例病人,随访 3 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管消融可降低卒中和死亡率。 三、AF 节律与室率控制策略 房颤治疗原则应优先考虑恢复窦性心律。若不能恢复窦性心律, 则尽量消除房颤的危害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 (一)指南推荐 如 ppt14 图表所示为 2010 年欧洲指南建议。建议提出,首先进行合理地抗栓治疗,并根据临床评估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 (二)室率控制 1. 室率控制作为一线治疗的理由 (1)AADs :效果有限(复发率 30-50%/ 年),长期应用副作用多(致心律失常作用、负性肌力作用、心外脏器毒性)。 (2) 导管消融: 2011 年全国消融患者约万例,全国 AF 患者约 1000 万例。绝大多数需药物治疗。 (3) 心室率控制:基层医院也可实施。 (4) 主要终点事件:心室率控制不劣于节律控制。 (5)ESC 指南:心室率控制仍为优选方案之一。 2. 心室率控制的重要性 (1) 消除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提高运动耐量。 (4) 预防心动过速心肌病。 (5) 减少血栓栓塞的机会。

房颤中心创建知识问答

一、房颤的筛查流程(主要针对房颤的易患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甲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1.房颤的诊断需心电图或其他心电记录提供依据。重复每日心电图检查,可以提高无症状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对于 >65 岁的患者,通过心电图或触诊脉搏(对脉搏不规律的患者随后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方法筛查房颤。 房颤的诊断可依靠: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植入型起搏器/除颤器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电生理检查、新型检测手段(如智能手机、手表、血压计可用来识别无症状性房颤)等。 2.许多疾病可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并增加心房颤动并发症。目前已明确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因素有年龄、肥胖、吸烟、酗酒,与心房颤动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病、甲状腺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控制和治疗这些因素可能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 二、房颤的诊断标准,包括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房颤的分型、EHRA症状评分 1.房颤的诊断标准: 症状:常见有心悸、乏力、胸闷、运动耐量下降,也可无症状; 体征: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 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600次/min), QRS波节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RR间期不匀齐,QRS波形态多正常)。 2.房颤的分型、EHRA症状评分 三、房颤的卒中风险评估流程,明确瓣膜病合并的房颤为卒中高危;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是否依据CHA2DS2-VASC评分评估卒中风险 瓣膜病性房颤为高危,非瓣膜性房颤推荐采用CHA2DS2-VASc评分方法(表3),≥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较高。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腔内有血栓或有自发超声回声现象等亦视为高危血栓风险。 缩写CHA2DS2-VAS C评分评分 C 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1 H 高血压 1 A ≥ 75 岁 2 D 糖尿病 1 S 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史 2 V 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心肌梗死、主动脉斑块) 1 A 65-74 岁 1 Sc 女性 1 总分9

西地兰和硫酸镁应用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西地兰和硫酸镁应用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9-09-05T10:58:47.76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5期作者:李青竹 [导读]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采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人民医院 1557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分别采用西地兰和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分别采用西地兰和硫酸镁治疗的50例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西地兰治疗的2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的另外25例患者定为治疗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室率正常概率和治愈概率分别为92.00%、72.00%;对照组心室率正常概率和治愈概率分别为72.00%、52.00%。结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采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西地兰;硫酸镁;心房颤动;对比;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cedilanid and magnesium sulf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rapid ventricular rate.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rapid ventricular rate treated with cedilanid and magnesium sulfat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25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dilani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dilanid and magnesium sulfate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other 25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ormal probability and cure probability of ventricular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92.00% and 72.00%,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72.00% and 52.0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edilanid combined with magnesium sulfate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rapid ventricular rate.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mote the use of cedilanid combined with magnesium sulfate. Key words: Cedilanid; Magnesium sulfate; Atrial fibrillation; Contrast; Therapeutic effect 心房颤动是常见心律失常症状,心房颤动发生率和年龄成正比,随着年龄增加,患心房颤动概率也随之增加,同时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患心房颤动的概率比没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高[1]。发生房颤因素和多种疾病有关,冠心病患者可发生房颤,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发生房颤,多数发生房颤患者往往伴随着心室率增高,当出现房颤伴随快速心室率,临床上表现为心悸、胸闷、晕厥等症状,若不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并发肺栓塞、心脏性猝死等并发症。临床上在治疗房颤伴随快速心室率患者中,往往采用药物治疗、电学治疗等方式,本次在研究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分别采用西地兰和硫酸镁治疗的效果中,得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采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0岁。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西地兰治疗的2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采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的另外25例患者定为治疗组。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30±0.41)岁;治疗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9.22±0.55)岁。两组患者在临床常规资料、性别和年龄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接受我院血常规等检查,在确诊患者疾病基础上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和既往病史,拟定治疗方案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获取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配合下开始治疗。 1.2.1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西地兰选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B2021538,规格0.5 mg/支),患者首次使用采用0.5 mg,护理人员选1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此后每次按照0.3 mg的剂量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每隔2 h注射1次。 1.2.2治疗组采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①治疗组患者采用的西地兰和对照组采用的西地兰为同一厂家生产和统一规格,使用方式也相同;②硫酸镁选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33861,规格10 ml/支,2.5 g/支),患者首次使用剂量为2.5 mg,护理人员选2.5 mg硫酸镁稀释于含量25%,20 ml的葡萄糖溶液中,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此后以每小时2 g的剂量给予患者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检测其心室率,若患者心室率在60~80次/min,或活动状态下心室率<115次/min,则表示患者心室率正常,统计两组患者心室率正常例数和概率。 1.3.2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为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愈(患者无心悸、胸闷、晕厥等症状,心室率正常)、起效(患者心室率正常,但偶发心悸、胸闷等症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不消失,心室率不正常)例数和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处理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等观察指标采用百分比(n/%)研究,在对比两组观察指标等相关数据中,如出现治疗效果差异等显著特征,则表示P<0.05,若两组资料效果差异不显著,则表示P>0.05。 2结果 2.1治疗组采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后心室率正常为23例,不正常为2例,概率分别为92.00%、8.00%;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后心室率正常为18例,不正常为7例,概率分别为72.00%、28.00%。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室率正常概率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为72.00%,对照组为5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现象,引起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因素和患者肾脏等组织器官受损或心脏动脉压力增高有关,当患者发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常见症状为头晕、心慌等[2],为了预防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必须对患者采取措施治疗。当前在治疗房颤伴

房颤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房颤心室率控制常见药物及剂量

房颤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房颤心室率控制常见药物及 剂量 心室率控制是目前房颤管理的主要策略,也是房颤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通常可明显改善房颤相关症状。对所有的房颤,均可首先考虑心室率控制。房颤心室率控制包括急性心室率控制和长期心室率控制。 急性期心室率控制 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急性发作,可产生明显症状,如血液动力学稳定,应首先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急性房颤发作时,可将休息时心室率控制在 <110次/min,若症状仍明显,可继续控制至80~100次/min。一般需使用经静脉的药物。心室率控制后,及时使用口服药物控制心室率。(1)对无心力衰竭或低血压,不伴有预激的房颤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均能较好减慢心室率,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的静脉制剂有美托洛尔和艾司洛尔。对有心脏收缩功能不良的患者,禁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美托洛尔一般用量为2.5~5.0 mg,2~5 min缓慢静脉注射,可在5~10 min内起效,间隔10 min后可重复1~2次,随后可改为口服美托洛尔维持治疗。 艾司洛尔的负荷剂量500 μg/kg,2~5 min静脉注射,之后继以50~300

μg?kg-1?min-1静脉滴注。艾司洛尔半衰期为9 min,需持续静脉滴注,停药后作用很快消失。应及时加用口服药物,然后停用艾司洛尔。 地尔硫?可用于房颤心室率控制。剂量为0.25 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可重复给0.35 mg/kg,以后可给5~15 mg/h静脉滴注维持。 (2)急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室率房颤的患者,可选择胺碘酮或洋地黄类药物如去乙酰毛花苷。 (3)不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危重房颤患者,可选择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心室率,成人可用150 mg稀释后10 min静脉注射(也可5~7 mg/kg稀释后在30~60 min内静脉缓慢注射),以后按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直至心室率控制。胺碘酮在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有转复窦性心律的作用,用其控制心室率应考虑同时给予抗凝治疗。 长期心室率控制 急性房颤发作控制后,应根据症状情况采取控制心室率的措施,可考虑宽松的心室率控制,如≤110次/min。 β受体阻滞剂的口服制剂如美托洛尔(包括缓释制剂)、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均可用于控制心室率的长期治疗。也可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地尔硫?(禁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心室率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合并心力衰竭可选用地高辛。长期控制心室率的治疗慎用胺碘酮。 在心率控制理想的患者中,有可能在24 h动态心电图中记录到长RR间期,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 一、概述 (一)定义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悸、胸闷和运动耐量下降是 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有一些心室率不快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无明显症状,而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原因做心电图时发现。体格检查可发现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短绌。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图1)。由于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并伴有快速或缓慢心室率,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致卒中及体循环栓塞,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二)分类 根据心房颤动的表现、持续时间、终止方式将心房颤动分为5类,见表1。(三)流行病学 我国心房颤动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0.74%,<60岁的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 0.43%和0.44%,≥60岁的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3%和1.92%。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 许多疾病可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并增加心房颤动并发症。目前已明确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因素有年龄、肥胖、吸烟、酗酒,与心房颤动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肾病、甲状腺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 (二)电生理机制 可能与心房颤动有关的电生理机制有局灶激动、多子波折返和转子等。(三)病理生理机制 1. 心房重构: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3.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 4.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 (一)诊断 根据症状特点、体格检查、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可明确心房颤动的诊断。 1. 症状: 2. 体征:心房颤动最重要的体征是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检查时可见脉短绌。 3. 心电图:心房颤动的确诊必须有心电图证据,其特点为: 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频率不等的f波,RR间期绝对不整。 (二)鉴别诊断 1. 心房颤动应与其他不规则的心律失常鉴别,如频发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伴有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可明确诊断。 2.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心电图表现酷似室性心动过速,应仔细辨认心房颤动波以及RR间距的明显不规则性。(三)转诊建议

最新房颤患者的心室率的控制治疗

房颤患者的心室率的控制治疗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是脑卒中,心功能障碍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慢性心力衰竭,瓣膜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病史等基础心脏疾病或相关疾病。 一、房颤的分类 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类,即所谓有3p分类法。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时间短(通常小于2~7d);可以自行终止或经药物终止;持续性房颤的持续时间则长于2~7d药物不能终止,通常只能靠电除颤转复;如果无法恢复窦性心律,就成为永久房颤。房颤中还有特殊的一类,称为孤立性房颤,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占所有房颤的12~3。 二、房颤的治疗原则 房颤的治疗原则包括:治疗基础心脏疾病和触发因素,控制快速心室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 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的治疗目前仍以控制心室律和预防血栓栓塞为主,未经处理的房颤24小时平均心室率往往快于窦性心律时的心律,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甚至还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由此可见,对于没有转复窦性指征的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的重要性。 1、室率控制:对首次发作的房颤症状明显的房颤,有可逆性因素(如甲亢,外科手术后)导致的房颤或者有机会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如年轻患者、无高血压病史、左房大小正常、房颤持续时间短),节律控制是首要的选择。AFFIRM试验早期公布的结果发现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组和控制心室律两组的主要终点(死亡人数)和次要终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出血及心跳骤停等)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还是应将控制心室率列为持续性房颤的一线干预对策。但亚组研究发现,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病史率低于房颤病人。 2、室率控制的目标: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使室率控制在静息状态下60~80次/分,中等运动为90~115次/分。 3、目前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控剂,洋地黄类和某些抗心率失常药物。控制心室率治疗时抗心律失常药物需长期使用,并坚持严格的抗凝措施,固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提高疗效并避免不良反应。 3.1、洋地黄类药物:主要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增加隐匿传导,减慢夜间心率,增多长间歇来达到有效控制静息状态下的房颤。对白天和运动时的心室律控制效果差,常需加用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比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因此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房颤伴明显心衰者,同时还应加用β受体阻滞剂。 3.2、非二氢比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非二氢比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能减少心房重构现象的发生,并且具有降血压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是控制房颤患者休息和运行时心室律的有效药物,适用于合并哮喘、肺心病患者。由于此类药物有复性肌力作用,对合并心衰者应慎用,通常与地高辛联合控制运动时的快速心率。 3.3、β受体阻滞剂:伴有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状态的房颤,如初发房颤。需要注意β受体阻滞剂本身有负性肌力作用,可以导致收缩功能减弱及心动过缓,对心衰或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三种治疗方案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室率临床疗效观察

三种治疗方案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室率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9-18T10:12:15.647Z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7月第28期作者:史铭徐承华 [导读]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盐酸地尔硫卓控释胶囊联合治疗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难以控制者,具有比单用上述药物更佳的心室率控制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史铭徐承华 [摘要]目的: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地尔硫卓控释胶囊、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室率临床疗效。 方法:对7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采用药物进行心室率控制治疗,其中25例单独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5例单独应用地尔硫卓控释胶囊,22例联合应用地尔硫卓控释胶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3组的收缩压与静息心率进行比较。 结果:单独或联合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地尔硫卓控释胶囊控制心室率治疗三组患者均获得确切控制心室率;三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联合治疗组控制心室率治疗优于单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及单用盐酸地尔硫卓控释胶囊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对于收缩压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但三组之间对比降压效果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盐酸地尔硫卓控释胶囊联合治疗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难以控制者,具有比单用上述药物更佳的心室率控制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心房颤动室率控制美托洛尔地尔硫卓联合用药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28.71 作者单位:241000,安徽芜湖,芜湖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ee therapeutic schemes for the control of ventricular rate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Shi Ming ,Xu Chenghu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lone or combined with diltiazem controlled release capsules, metoprolo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sustainable control of ventricular rat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72 cases with rapid ventricular rate in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drugs for ventricular rat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cluding 25 cases of single application of metoprolo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25 cases of diltiazem alone controlled release capsules, 22 cases of diltiazem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release capsules, metoprolol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resting heart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3 groups. Results: alone or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diltiazem hydrochloride controlled release capsules to control ventricular rate treatment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tained the exact control of ventricular rat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o control ventricular rate of single use of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single use of diltiazem hydrochloride controlled-release capsule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treatment, pairwis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decreas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Conclusion: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diltiazem hydrochloride controlled release capsules combined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rapid ventricular rate difficult to control, with than single room of the drug is better effect of rate control, and has good safety. Key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ventricular rate control; metoprolol; diltiazem; drug combination 根据《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2015》,国人心房颤动发病率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国人年龄>35岁心房颤动患者超过500万。[1]心房颤动可以引发脑栓塞与其他血管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成为一项沉重的公共卫生支出。目前国内外心房颤动治疗专家共识与指南均推荐恢复与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与预防血栓栓塞为基本治疗策略。通过药物或经导管消融恢复窦性心律治疗虽然有更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因无法耐受药物或费用等原因,大部分持续性心房颤动病患者选择控制心室率与预防血栓栓塞治疗策略。[2]控制心室率临床多选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NDHP-CCBs)、洋地黄。本研究通过分组观察单独与联合使用β阻滞剂、NDHP-CCBs缓释控释制剂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室率治疗,探讨联合使用β阻滞剂、NDHP-CCBs长效制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芜湖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与门诊以持续性心房颤动为第一诊断的就诊患者共计72名,单独或联合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地尔硫卓控释胶囊控制心室率治疗。(见表1) 入选标准:⑴年龄>35岁持续性心房颤动病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30天,且患者放弃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⑵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静息状态下心室率>80bpm和/或活动时心室率>100bpm;⑶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EF值>50%,超声检查有或无左房内经增大。 排除标准:⑴收缩性心力衰竭;⑵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⑶显著心动过缓或R-R间期>2.5秒,⑶急性冠脉综合征,⑷超声心动图提示:EF<50%,室壁运动不协调、室壁瘤形成、心房室腔内血栓形成,⑸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伴心房颤动,⑹支气管哮喘或肺功能检查提示中-重度通气弥散功能障碍,⑺收缩压>180mmHg或收缩压<100mmHg,⑻不能配合检查治疗者。 1.2分组方案与给药方法 患者分组前完成血压测量,超声心动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符合入组观察条件患者如两周内未使用控制心室率药物者随机分组分别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每日一次;盐酸地尔硫卓控释胶囊180mg(芊克,广东百澳药业有限公司),每日一次。对于近两周以来已规范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一次;而仍未能心室率控制达标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盐酸地尔硫卓控释胶囊180mg,每日一次。分别于治疗后第四周及第六周复查静息状态心电图以定量观察心室率控制,并同时监测血压。 1.3超声心动图、NT-proBNP与随访 分别于治疗后第四周及第六周复查静息状态心电图以定量观察心室率控制。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则及时复查

房颤控制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汪爱虎 写在课前的话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它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备受患者及医护人员瞩目。本课件详细阐述了心房颤动的特点、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及各种治疗方法,尤其重点介绍了控制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的治疗,为减少房颤的不良预后提供了有力帮助。 一、心房颤动的特点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需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并非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慢性房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少数患者无心脏病证据;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它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快速心室率未能控制者,可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二、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 心房颤动的累积发生率男性为2.2%、女性为 1.7 % ,70%左右的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大约30%的房颤无任何可寻的病因。病死的最主要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 三、心房颤动的病因 心房颤动可与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风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等;也可与一些急性原因有关:如饮酒过量、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肺部疾患、胸腔手术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与一些心律失常伴存,包括房室折返、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若上述原因消失或被治愈,房颤可能不再发作。 四、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和电生理机制

有关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学说有异位局灶自律性增强学说(Scherf 等,1953)、多个子波折返激动学说(Moe等,1959),也可能与触发因素如房早、房扑、房速、AVNRT、AVRT、交感或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等有关,或与组织与电学基质相关。 心房颤动的病理组织学有三种情况:心房扩张和不均匀分布的纤维化(窦房结),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非特异的散在纤维化,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或未识别的非病理性结构异常,发生于健康人的阵发性房颤(孤立性房颤)。 五、心房颤动的分类 (一)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天,大多可自行转复,并可反复发作; (二)持续性房颤发作48小时以上未能自行转复而需要药物或非药物干预; (三)永久性房颤发作持续1年或几年以上; (四)新近发生的房颤房颤病史不明确,尤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采用“新近发生的”或“新近发现的”来命名。 六、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 心房颤动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以及患者的敏感性,多数患者有心慌、头晕、疲乏、气短和黑朦等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症状可能继发于房颤时持续快速的心室率。少见而特异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心动过速致心动过速 指的是心房扑动和某些房性心动过速可蜕变为房颤;非房性心律失常如房室折返或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房颤;室性心动过速伴或不伴有室房传导,也能诱发房颤。 (二)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房颤 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房室间的异常通道称旁路,有旁路存在容易引起房室折返,房室折返激动能诱发房颤。房颤冲动经房室旁路前传心室,引起十分快速的心室反应,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晕厥,甚至可引起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或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止房颤经旁路前传。

控制心室率是房颤的主要治疗目标

控制心室率是房颤的主要治疗目标? 据相关研究表明,控制心室率这是&性及持续性心房颤动(又称房颤)的主要治疗目标,使心室率维持在60~70次/min,稍活动后不超过90次/min。钙拮抗药与β受体阻滞药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优于洋地黄制剂的效果正备受关注。下列药物可选用: 1、洋地黄类 A.其正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对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 B.可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或钙拮抗药联合应用,效果较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的效果更佳。但要注意调整地高辛、毛花苷C(西地兰)剂量,避免过量中毒。 2、钙拮抗药 危重急症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使用洋地黄治疗无效时,可静注地尔硫。 3、β受体阻滞药 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β受体阻滞药多与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合用。 4、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 心房颤动较好常见、较好严重的并发症是附壁血栓脱落造成重要器官的栓塞表现,特别是脑栓塞,它是导致心房颤动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对策主要是抗凝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尤其是经过置换人工瓣膜的患者,应用抗凝剂预防血栓栓塞已无争议。目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在增加,≥80岁的人群中超过10%。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较无心房颤动者增高4~5倍。临床上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发生血栓栓塞者有8个高危因素:A.高血压;B.FK3;C.充血性心力衰竭;D.既往有血栓栓塞或一过性脑缺血病史;E.高龄(≥75岁)尤其是女性;F.冠心病;G.左心房扩大(>50mm);H.左心室功能下降(左心室缩短率<25%,LVEF≤0.40)。小于60岁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出现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仅0.55%,当合并高危因素≥1个时,栓塞概率成倍增长。 在血栓栓塞并发症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并随年龄增长。一旦发生,约有半数致死或致残。抗凝治疗的适应证:A.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心房颤动,只要无禁忌证,都应常规抗凝治疗,尤其具有上述8种高危因素之一者更应尽早抗凝治疗。B.除非患者无上述高危因素,且年龄小于65岁,属低危病人,可以不常规抗凝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者的栓塞并发症危险性并不高于一般人群,故也不强调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的选择:经6000余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用抗凝药物对脑栓塞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结果显示华法林降低脑卒中危险率68%,阿司匹林降低危险率21%,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华法林又确实比阿司匹林有效(降低危险率相差40%)。 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心脏病学会分别建议:对<65岁、无高危因素的&性或持续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可用阿司匹林,≥1个高危因素者则用华法林;65~75岁、无高危因素者,仍应较好华法林,也可用阿司匹林;有高危因素者应用华法林;>75岁者,一律用华法林,若不能耐受者则可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切忌合用。经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认为:华法林口服剂量为5~10mg/d,保持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并强调个体化。阿司匹林口服剂量为352mg/d,小剂量75mg/d是无任何好处的。超过48h 未自行复律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在需要直流电或药物复律前应给予华法林3周(剂量保持INR2.0~3.0),复律后继续服华法林4周,避免左心房耳内血栓脱落或形成新的血栓。

房颤控制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

房颤控制心室率与转复窦性心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汪爱虎 写在课前的话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它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备受患者及医护人员瞩目。本课件详细阐述了心房颤动的特点、流行病 学、病因、临床表现及各种治疗方法,尤其重点介绍了控制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的治疗,为减少房颤的不良预后提供了有力帮助。 一、心房颤动的特点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需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并非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慢性房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少数患者无心脏病证据;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 高;它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快速心室率未能控制者,可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二、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 心房颤动的累积发生率男性为 2.2%、女性为1.7 %,70%左右的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 脏病患者,大约30%的房颤无任何可寻的病因。病死的最主要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 三、心房颤动的病因 心房颤动可与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风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等;也可与一些急性原因有关:如饮酒过量、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肺部疾患、胸腔手术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与一些心律失常伴存,包括房室折返、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若上述原因消失或被治愈,房 颤可能不再发作。 四、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和电生理机制

有关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学说有异位局灶自律性增强学说(Scherf等,1953)、多个 子波折返激动学说(Moe等,1959),也可能与触发因素如房早、房扑、房速、AVNRT AVRT 交感或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等有关,或与组织与电学基质相关。 心房颤动的病理组织学有三种情况:心房扩张和不均匀分布的纤维化(窦房结),见于 器质性心脏病;非特异的散在纤维化,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 或未识别的非病理性结构异常,发生于健康人的阵发性房颤(孤立性房颤)。 五、心房颤动的分类 (一)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天,大多可自行转复,并可反复发作; (二)持续性房颤发作48小时以上未能自行转复而需要药物或非药物干预; (三)永久性房颤发作持续1年或几年以上; (四)新近发生的房颤房颤病史不明确,尤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采用“新近发生的”或“新近发现的”来命名。 六、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 心房颤动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以及患者的敏感性,多数患 者有心慌、头晕、疲乏、气短和黑朦等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症状可能继发于房颤时持续快速的心室率。少见而特异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心动过速致心动过速 指的是心房扑动和某些房性心动过速可蜕变为房颤;非房性心律失常如房室折返或房 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房颤;室性心动过速伴或不伴有室房传导,也能诱发房颤。 (二)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房颤 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房室间的异常通道称旁路,有旁路存在容易引起房室折返,房室 折返激动能诱发房颤。房颤冲动经房室旁路前传心室,引起十分快速的心室反应,快速的 心室率可引起晕厥,甚至可引起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房室 旁路或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止房颤经旁路前传。

房颤诊疗常规教学文稿

心房颤动 【概述、定义】 心房颤动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病因】 1.急性原因房颤与某些急性、暂时性原因有关,包括过量饮酒、急性心肌炎、外科手术、电击、急性心包炎、肺动脉栓塞、急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基础疾病可以消除房颤。房颤是心肌梗死和心胸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 2.伴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房颤约70%的房颤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包括瓣膜性心脏病(多为二尖瓣病变)、冠心病、高血压病尤其是存在左心室肥厚(LVH )时、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房颤也可以见于限制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心脏肿瘤、缩窄性心包炎、二尖瓣环钙化、特发性右心房扩张以及慢性心力衰竭等。 3.不伴有相关疾病的房颤在年轻患者中,约30% 的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也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嗜铬细胞瘤等,称为孤立性房颤(lone AF)或特发性房颤(idiopathic AF)

【诊断依据及标准】 (一)典型体征 (1)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2)房颤的三大体征: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同时计数心率和脉率,脉率小于心率)。 (3)栓塞:可发生脑、肺及四肢血管栓塞征。栓塞的发生率与年龄、心房大小和基础心脏病有关。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电解质检查:可以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钙等诱发房颤的因素。 (2)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 2.心电图检查 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规则的房扑波或连续、不规则的房颤波,在Ⅱ、Ⅲ、aVF或V3R、V1、V2导联上比较清楚。房颤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且不整齐的颤动波(f波)。心房冲动接连多次在房室交接处组织内隐匿性传导(心房冲动受阻于房室交接处组织,下一次冲动到达时交接处组织仍处于不应期,发生一次传导障碍),使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率在120~180次/min之间。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心律时的相同;伴频率依赖性心室内传导改变时,QRS波群畸形。 【并发症】

最新 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与方法

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与方法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4%~1.0%,估计我国现有约1000万房颤患者,其中1/3为阵发性房颤,2/3为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房颤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引起脑和肢体重要脏器栓塞,诱发或恶化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房颤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减少脑栓塞及死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资料并不能直接证实心率控制可减少脑栓塞及死亡的发生率,仅是推测房颤室率的控制,可减少或延缓心衰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从而降低脑栓塞及死亡发生的概率,缺少大规模临床实验的证实。 目前对房颤治疗的评价多来源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减少心功能的恶化,增加心输出量及患者的主观症状。而房颤患者室率的控制对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少心衰发生率等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1】。对房颤患者室率的控制,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治疗方式,即节律控制或是心率控制。虽然在理论上,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益处大于控制心室率,但是多项临床研究均没有证实节律控制患者在病死率、住院率、脑卒中等方面优于室率控制【2, 3】。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了窦性节律维持带来的益处;另一方面,在各研究中,节律控制未能完全实现窦律的维持。本文主要讨论有关室律控制的目标及方法。 1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目标 所谓心室率控制,就是允许房颤存在的同时将心室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快慢与房室结不应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本身的传导特性有关。任何能有效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或是干预房室节传导的措施都可能用于室率的控制。根据2006年AHA/ACC/ESC以及NICE指南,建议静息时室率控制在60~80次/min,中度运动时控制在90~115次/min【4】。但事实上,这个数据很大程度上是对房颤患者短期血流动力学改善的观察上得出的,并没有一个很严格的方法来评价这个数值的可靠性。在AFFIRM和RAC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