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

教育软件学院

年级/专

业/班

计科

122

姓名庞彬学号1206100022

实验课

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实验成绩

实验项

目名称

实验五:网络程序设计指导老师刘淼

一、实验目的

通过编程理解网桥的功能及计算机如何处理一个文件的16位校验和。

二、实验环境

装有JDK环境和Eclipse的电脑一台。

三、实验内容

写一个程序来模拟网桥功能。

模拟实现网桥的转发功能,以从文件中读取帧模拟网桥从网络中收到一帧,即从两个文件中读入一系列帧,从第一个文件中读入一帧然后从第二个文件中再读入一帧,如此下去。对每一帧,显示网桥是否会转发。

要求:Windows或Linux环境下运行,程序应在单机上运行。

分析:用程序模拟网桥功能,可以假定用两个文件分别代表两个网段上的网络帧数据。而两个文件中的数据应具有帧的特征,即有目的地址,源地址和帧内数据。

程序交替读入帧的数据,就相当于网桥从网段中得到帧数据,当然如果模拟的数据量比较少,也可以用两个数组代替两个文件存放帧数据,同样达到代表两个网段上的帧数据的效果。

对于网桥来说,能否转发帧在于把接收到的帧与网桥中的转发表相比较。判断目的地址后才决定是否转发。由此可见转发的关键在于构造转发表。这里转发表可通过动态生成。

四、实验步骤、记录和结果

(一)写一个程序来模拟网桥功能。

1、实验程序如下。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Brid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接口1中存在ABCDEF

String str1[] = { "AB", "CA", "DB", "DA", "AH", "CB", "DN", "DC", "BC","AC", "EF", "FE" };

//接口2中存在GHIMNO

String str2[] = { "GF", "HA", "NB", "OH", "NG", "GN", "HF", "GC", "HA","GE", "OC", " " };

//将字符串str1与str2交替存放在字符串s1中

String s1[] = new String[100];

int q = 0, p = 0;

for (int a = 0; a < 100; a++) {

//在字符串中偶数的存放str1

if (a % 2 == 0 && q < str1.length) {

s1[a] = str1[q];

q++;

}

//在字符串中奇数的存放str2

if (a % 2 != 0 && q < str2.length) {

s1[a] = str2[p];

p++;

}

}

String bridge[] = new String[100];//建立网桥,数组可以存储100个地址

bridge[0] = new String("as");//首先建立第一任意的地址形式,以便以后调用复制

int m = 0;

int flag2 = 0;

//循环调用字符串数组s1的地址

for (int i = 0; s1[i] != null; i++)

{

char k[] = s1[i].toCharArray();//将字符串s1[i]转换为字符,以便调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循环调用网桥数组中的地址,判断源地址是否在网桥转发表中

for (int j = 0; bridge[j] != null; j++)

{

char bridge2[] = bridge[j].toCharArray();//初始化源地址

if (k[0] == bridge2[0])//检查第一个发送地址是否在网桥的转换表上

{

flag2 = 0;

for (int b = 0; bridge[b] != null; b++)

{

char bridge3[] = bridge[b].toCharArray();//初始化目的地址

//比较目的地址是否在转换表bridge中

if (k[1] == bridge3[0]){

flag2 = 0;//目的地址存在转换表标志

//判断源地址是否与目的地址相同,相同不转发

if (bridge2[1] == bridge3[1]) {

System.out.println(s1[i] + " 不转发");

break;//跳出第一个for循环

}else{

if (bridge2[1] == '1'){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2 转发");

break;

}else{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1 转发");

break;

}

}

}else{

flag2=1;//目的地址不存在转换表标志

}

}

if (flag2 == 1) {

flag2 = 0;

if (bridge2[1] == '1') {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2 转发");//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不相同,转发

break;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1 转发");//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不相同,转发

break;

}

}

}

}

StringBuffer str = new StringBuffer(s1[i]);

String no;

if (i % 2 == 0) {//i为双数存储为接口在1上

no = "1";

} else {

no = "2";//i为单数存储为接口在2上

}

str.replace(1, 2, no);

String ss = str.toString();

int flag = 0;//判断使地址添加到网桥到标志

int flag3 = 0;//判断目的地址存在地址中标志,在即使flag3=1

for (int j = 0; bridge[j] != null; j++) {

if (ss.equals(bridge[j])) { //判断是否使地址添加到网桥到

flag = 1; //判断使地址添加到网桥到标志

}

}

if (flag != 1) {

bridge[m] = ss;//地址转换表中不存在,加进发地址和接口号

char new_ss[] = ss.toCharArray();

if (m < 99) {

m++;

bridge[m] = new String("33");//动态增加网桥数组,加1

int j1 = 0;

String mude_ss = "33";

for (j1 = 0; bridge[j1] != null; j1++) {//判断目的地址是否存在地址中

char wangqiao5[] = bridge[j1].toCharArray();

if (k[1] == wangqiao5[0]) {

flag3 = 1; //判断目的地址存在地址中标志,在即使flag3=1

mude_ss = bridge[j1]; //复制目的地址和接口

}

}

char new_mude[] = mude_ss.toCharArray();

if (flag3 == 1) {

//判断目的地址与源地址中接口是否相同,相同不

转发。不相同转发,目的地址不在一样转发

if (new_ss[1] == new_mude[1]){

System.out.println(s1[i] + " 不转发");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 + new_mude[1]+ " 转发");

}

}

else {

//判断目的地址由哪个接口转发

if (new_ss[1] == '1') {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 " 2 转发");//由接口2转发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 " 1 转发");//由接口1转发

}

}

}

}

}

}

}

2、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3、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4、实验程序分析如下。

模拟网桥实验首先设置两个数组存放数据,数据具有帧的特征,即有目的地址,源地址和帧内数据。然后程序交替读入帧的数据,即网桥先读网段1发来的第一帧,再读入网段2的第一帧。对读进来的帧进行分析,先判别源地址是否存在于网桥转发表中,若果在则进入第一个循环模块,再判别目标地址是否在转发表中,最后输出数据由哪个接口转发。如果源地址不在转发表中,要把这个源地址和所对应接口写入网桥的转发表中,在进行其他判别。由此可见转发的关键在于构造转发表,这里转发表是动态生成的。

5、实验过程中的难点和待解决问题。

该实验难点在于编写调用网桥数组中的地址的那个循环里,其实质是判断源地址是否在网桥转放表中,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否存在在转发表中打下标记,导致程序无法运行。经过思考,在程序中加上了flag2和flag3两个变量,解决了这个问题。

此程序使用静态字符串数组存放网桥转发的信息,如果将程序修改成使用动态集合ArrayList完成的话,会更加符合现实网桥的转发。若能做成GUI界面,实验会更加直观。

六、实验总结

1.本次实验是由C平台来编写的,在实验过程中,对网桥的工作原理和16位校验和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编码能力。

2.此实验与前面四个验证性实验有所不同,此实验更注重我们的编程能力。把学到的知识用编程语言进行实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在下学期实验中,我会继续努力,把编程能力提高,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3.在企业中,网络线路的部署事关重要,对公司的运营效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子才可以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