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伊朗伊斯兰革命

论伊朗伊斯兰革命

论伊朗伊斯兰革命

内容摘要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伊朗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在国内实行“全盘伊斯兰化”的革命,它开始于1978年,到1979年2月取得革命胜利。它是什叶派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领导的、以欧莱玛为核心的反对国王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它对伊朗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并对中东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进而对中东关系产生影响。

【关键词】伊朗革命背景影响

Iran's islamic revolution theory

Abstract

Iran's islamic revolution is Iranian Shiite Muslim the overturn of the pahlavi dynasty rule in domestic practice "wholesale islamization" revolution, it began in 1978 to February 1979 get victory in the revolution. It is the shia leaders Said Ruhollah Khomeini leadership, to Europe lai and as the co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ization and secularization against the king of the islamic revival movement. It to Iran's development have a profound effect, involving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spects. And for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also produced an indelible influence, and then for the Middle East influence relationship.

【 Key Words 】Iran's revolutionary background influence

目录

一、导论 (1)

二、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背景 (1)

(一)经济背景 (1)

(二)政治背景 (2)

(三)文化背景 (2)

(四)宗教背景 (2)

三、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经过 (2)

(一)1977年的示威活动 (2)

(二)国王寻求美国援助 (3)

(三)1978年夏季的示威 (3)

(四)黑色星期五和余波 (4)

(五)穆哈兰姆月的示威 (4)

四、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结果 (4)

(一)政府更换国王倒台 (4)

(二)君主政体终结 (5)

(三)霍梅尼政府权力得到巩固 (5)

五、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 (5)

(一)对中东关系的影响 (5)

(二)对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5)

(三)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影响 (6)

(四)对伊朗权利结构的影响 (6)

(五)对女性精神和思想的影响 (7)

六、结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论伊朗伊斯兰革命

学生姓名:赵晓娜指导老师:徐继承

一、导论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1979年伊朗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及在国内实行“全盘伊斯兰化”的革命。它是什叶派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领导的、以宗教学者为核心,反对国王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一个现代的原教旨主义运动,具有很多特点的伟大革命。伊朗革命确实是非常相似的经典,即分解一个现代化的独裁统治和内部矛盾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催生了许多新的现代化的经济和专业。但他们否认任何政治自主权,任何自主访问,同时他们从更广泛的行业连根拔起。农民和城市人口非常相当典型的第三世界方式,把他们推到贫困的边缘。霍梅尼革命也具有在环境中开发和扩张的现代性,它是建立在许多结构和组织方面的现代性之上的,特别是使用媒体和现代组织动员群众的方法。也是完全充满了一些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前提的现代性,不仅做到了适应这样的现代政治体制或议会。与此同时,伊朗乌力马感到完全疏远国王的世俗政权和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已经孕育。他们的基本宇宙学定位是从根本上走上了更确切的反启蒙和反西方的道路。正是这种独特的结合和现代反启蒙和反西方宇宙论的愿景,使伊朗在这个框架下发展的新全球化国家的文明,而杰出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又是古典的,它与后现代主义的运动有一些矛盾的相似之处。因此,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产生有其深刻背景和复杂的原因,它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在方方面面。

二、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背景

(一)经济背景

上个世纪70年代原本是伊朗的暴富时期。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猛涨,波斯湾沿岸一批产油国迅速致富。几年内伊朗的国民生产总值就翻了好几番。由于石油价格猛涨,伊朗石油收入也迅速增加。“根绝统计据显示,1972~1973年度,伊朗政府的石油收入为28亿美元,1974~1975年度上升到178亿美元。”①伊朗获得巨额的石油利润,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此时,伊朗石油年产量达到约两亿吨,居中东之首,世界第四位,一跃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富裕国家。但是,随着财富迅速的增长,伊朗社会内部各种固有的矛盾也激化了。

礼萨·巴列维原本不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但是,滚滚而来的石油利润刺激了他重温昔日波斯帝国旧梦的欲望。他一再地修订经济发展计划,大幅度地增加投资,忽视经济建设规律,强行加速推进工业建设,并宣要把伊朗建成一个与工业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工业国,成为世界“第五大强国”。他过于天真地想用石

①阿宝斯·艾克巴尔·奥西梯扬尼:《伊朗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2月,第633页。

油所获得的巨额财富买一个现代化。“结果导致大批失地农民流入城市,仅首都德黑兰就集中了伊朗1/5的人口,大量的工人失业。”①以国王、王室为首的特权阶层聚敛财富,巧取豪夺,贪污腐败。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并未从激增的石油财富中受益,因此,随着财富迅速的增长,伊朗社会内部各种固有的矛盾也激化了。

(二)政治背景

巴列维实行依靠军队和秘密的特务组织“萨瓦克”进行独裁专制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扩充军备,设立秘密的警察机构(即萨瓦克),特务肆意横行,疯狂地镇压政治反对派,监狱人满为患。一切的言论、集会和组织政党的自由都被取消。“一些宗教领袖因反对国王的专权和世俗化政策,都遭到监禁或驱逐。”②各阶层人民积怨日渐加深。

(三)文化背景

巴列维王朝推行所谓的开放型文化政策,使西方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大量涌入伊朗,色情、淫秽、凶杀书刊和影视泛滥,赌场、妓院公开活动,西方式酒吧、夜总会争利于市,社会道德风尚遭到极大地破坏败坏,严重地冲击着伊朗固有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引起穆斯林的普遍不满。

(四)宗教背景

巴列维王朝推行世俗化政策,实行政教分离,限制宗教上层人士的政治活动,取消宗教领袖的特权。禁止寺院征收天课,将清真寺、宗教学校和圣地的瓦克夫的大部分土地收归国有;关闭大量的宗教学校,代之以世俗教育;制定了《家庭保护法》,给妇女以一定地自由(并不代表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妇女没有自由,只是对穿着进行了要求);“撤消传统地沙里亚司法机构,以世俗司法机构取而代之等,从而招致宗教上层的强烈不满。”③。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并且伴随着人民群众对西方文化大举进攻不满的情况下,伊朗各阶层的人民群众及各种政治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把巴列维政权推到了悬崖边上。

三、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经过

(一)1977年的示威活动

随着霍梅尼的儿子穆斯塔法的逝世,反对国王激进的示威活动首先在1977年10月发生。支持霍梅尼的激进分子达到了数百人,但是在几个月以后,在伊朗的大多数城市中就已聚集了数千名的示威者。

在1978年1月,反国王的示威出现了伤亡。数百名库姆的伊斯兰学生和宗教领袖不满由于政府操纵的传媒而发布的新闻报道,他们认为那样是诽谤。政府出动了军队驱散示威者,在这次的行动中有数名学生丧生。

根据什叶派的传统习俗,追思仪式会在死者死后的四十天举行。全国各地的清真寺都召集人们来纪念在这次示威活动中遇难的学生。在2月18日,多个城市里的团体进行游行以纪念死者,并示威反对国王的统治。接着在大不里士发生了暴力冲突,反对派声称大约有500名示威者被杀,政府则表示只有10名示威者丧生。这种事件不断地上演。新一轮的示威活动于3月29日在全国举行,豪华酒店、戏院、银行、政府机关等其他王权的权的象征都被摧毁,保安部门再次介入,导

①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4月,第326页。

②卡塞姆(F.Kazemi):《伊朗的政治模式:走向伊斯兰革命之路与文明社会的挑战》,《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2期,第22页。

③刘中民:《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82页。

致多人丧生。同样的事件再度于5月10日上演。

5月,政府突击队闯入教士领袖及政治中立者穆罕默德·卡齐姆·沙里亚特马达里的家里,在他的面前射杀一名他的支持者。于是沙里亚特马达里放弃了他的静默姿态,加入了反国王的阵营中。

(二)国王寻求美国援助

面对革命的威胁,国王寻求美国的援助,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伊朗的历史和战略地位对美国来说都非常的重要,由于伊朗与美国的冷战竞敌苏联接邻,又是波斯湾里石油蕴藏量丰富且最强大的国家。国王向来都亲美,但是巴列维政权因其人权问题受不到西方的欢迎。并且美国不认为伊朗将会面临革命,在国王逃离伊朗的前六个月,即1978年8月,中央情报局的分析认为伊朗“没有发生革命的迹象或处于面临革命的准备状态”。

根据史学家尼基·凯迪所述,卡特总统对伊朗“没有清楚的政策”。美国的驻伊大使威廉·H·沙利文回想起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再三地向巴列维保证美国会尽全力去支持他”。1978年11月4日,布热津斯基会见伊朗国王,向他表示美国会“尽全力支持他”。但是在同一时间,美国的一些国务院的官员相信革命将会势不可挡。在1978年秋季美国的财政部长维纳·迈克尔·布鲁门塔尔季访问伊朗后由于不满于国王的情绪失去控制,汇报道:“我们在伊朗有一位行尸走肉的僵尸。”布热津斯基和美国能源部长詹姆斯·罗德尼·施勒辛格的立场非常坚定,再次保证国王将会得到必要的军事援助。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兹曼认为卡特政府并不是优柔寡断或同情革命派,当时的卡特政府坚定地支持国王,即使在国王的政权已无药可救药之后,卡特政府也依然敦促伊朗军方实行“最后一次的军事政变”。

“国王出走后,庞大的国家机器,包括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迅速土崩瓦解。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反对派推翻了国王,不如说国王推翻了自己。”①许多的伊朗人都相信,美国的一些高级官员对革命缺乏干预及同情的言辞“要对霍梅尼的胜利负责”。一些极端的言论更是声称国王的倒台是“阴谋推翻民族主义、改革主义及一意孤行”的结果。

(三)1978年夏季的示威

到了1978年的夏季,示威的规模持续了四个月之久,主要城市依然聚集了万名的示威者。虔诚的伊朗穆斯林几乎动用了他们全部的“清真寺网络”,但对于“超过1500万成年人”的伊朗来说,示威者仅仅属于少数。1978年6月17日又到了四十日节,示威者们每四十天都会前来哀悼早前丧生的示威者们,而每次的示威都会造成伤亡,直至温和的宗教领袖沙里亚特马达里呼吁示威者们冷静地留在家中才得以平息。国王为了平息不满尝试讨好温和的教士,解雇了萨瓦克的领导人,并且承诺会在下一年的6月进行选举。

到了8月份,抗议的力度突然“踏上了高速的档门”,示威者的人数迅速达到到数以十万计,这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促成。

一是政府为了抑制通胀而紧缩开支,人员的裁剪数量骤升,其中尤以青年、非技术性的男性职工为重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居住在城市贫民区。到1978年的夏季,这些具有传统乡村背景的失业者们大量地加入到街道抗议的行列中。

另一个原因是在1978年8月发生的雷克斯戏院火灾,在此次事件中有超过400人丧生。戏院本来是伊斯兰教徒游行示威者的袭击目标,但是由于人们对政权的不信任及其政敌的沟通技巧欠佳从而使得公众相信这是萨瓦克所为,用以陷害反

①李春放:《论伊朗巴列维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第53页。

对派。翌日,大约万名死伤者的亲属及其他们的支持者举行了大型丧礼,并且在示威中高呼“烧死国王”及“国王有罪”。

(四)黑色星期五和余波

伊朗的新首相贾法尔·谢里夫埃马米在八月末上任后,实施与国王相反的政策。关闭了赌场,皇历也被废除,并且认可政党的活动,但是这些措施都是徒劳。9月,伊朗的局势迅速地恶化,示威抗议已经成为常态。国王宣布戒严,禁止所有的游行示威。9月8日,超过千名的示威者仍在德黑兰聚集,保安部队开火射杀数十人,这一天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

教士领导层声称“超过千人被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军队杀死”,但是现在想来,黑色星期五的“主要伤亡”是因为反对派与国王政权“妥协希望的幻灭”。那些部队是由库尔德人组成的,事实上他们受到了狙击手的袭击,经过殉道者基金会的计算,当天示威造成的死亡人数一共有84人。同时,政府表现出来的暴行也离间了其他的伊朗人民和国王的海外盟友。

到1978年夏末,许多的伊朗人认为反对派的运动推翻国王政权已经变得“可行”,得到了更多的支持。10月的大罢工使经济陷入了瘫痪,主要的产业已经全面停工,这“为国王的命运盖棺论定”。到了秋季,革命已得到广大而且强有力的支持,使得那些反对革命的人们再也不愿意畅所欲言。有消息指出,革命在1978年11月的中旬已经取得了胜利。戈拉姆·列扎·阿扎里将军领导的军政府取代了试图与反对派调和的伊朗首相谢里夫埃马米。

国王为了削弱霍梅尼联络其同盟者的能力,他力劝伊拉克将霍梅尼驱逐出境,伊拉克政府从善如流。因此霍梅尼在10月3日离开伊拉克,前往科威特,但被科威特拒绝入境。于是3日以后,他前往巴黎,安顿在诺夫勒堡市郊。霍梅尼虽然远离了伊朗,但是他在法国可以更加轻易地使用电话联系祖国和接触到国际传媒。

(五)穆哈兰姆月的示威

12月2日,正值伊斯兰历里的穆哈兰姆月,超过200万人聚集在德黑兰的自由广场上要求罢免国王及争取霍梅尼返国。

一周后的12月10日和11日,总数达600至900万的反国王示威者在全国各地进行游行。根据一位史学家所说,“即使撇除夸大了的数字,这个数字都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高达1%的全国人口参与的革命已极少听闻。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1989年罗马尼亚的革命的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的1%,然而在1978年12月10日及11日,超过了全国人口10%的示威者参与了反国王的游行。

1978年末,国王正在忙于物色首相人选,于是又向反对派人物招手,在数个月之前,他们或许会接纳这种任命,视为梦想成真,但这时他们却视之为毫不重要。于是在1978年的最后一天,反对派领袖沙布尔·巴赫蒂亚尔接受了政府的任命出任首相,他随即被反对运动驱逐。

四、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结果

(一)政体更换国王倒台

到了12月中旬,国王的姿态已经降低希望得到准许留在伊朗,但是反对派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到12月将近结束时,国王愿意暂时离开伊朗,但是依然不被反对派接受。1979年1月16日,国王与王后离开了伊朗,伊朗举国一片欢腾,在数个小时之内,巴列维王朝的象征就被摧毁。

巴赫蒂亚尔解散了萨瓦克,释放了政治犯,下令军队准许群众集会示威游行,

又承诺要举行自由选举,邀请霍梅尼回国,又提议革命分子进入民族团结的政府。“数天以后,巴赫蒂亚尔正式批准霍梅尼返国,邀请他在库姆建立一个梵蒂冈式的国家,随后又号召反对派共同维护宪法。”①

(二)君主政体终结

“1979年2月1日,霍梅尼乘坐法国航空公司的波音747返回了德黑兰。”②数百万人欢迎他的回归,他在乘搭汽车离开机场后被热情的人群围堵,被迫转乘直升飞机。霍梅尼不仅仅成为了革命的必然领袖,他还成为了“半神”般的人物,当他所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机场时,人们都在欢呼“伊玛目霍梅尼,我们向你致敬,愿主赐你平安”。人群又赞颂道“伊斯兰、伊斯兰、霍梅尼,我们会追随着你”,甚至出现了要“立霍梅尼为王”的口号。

从霍梅尼回国的那天起,他便强烈地表示反对巴赫蒂亚尔政权,并说“我要挫败他们”。于是霍梅尼在2月4日便任命迈赫迪·巴扎尔甘为临时政府首相,并且得到了国民的支持。霍梅尼命令伊朗人服从巴扎尔甘,行使宗教义务。

霍梅尼政府的势力如日中天,士兵们逐渐投靠霍梅尼一方。在2月9日,霍梅尼向不愿意向其投降的军队发动了圣战,忠于国王的帝国防卫军与支持霍梅尼的伊朗空军叛军爆发了冲突,革命分子和叛军占据了上风,开始接管警局及其军事设施,向公众发放武器装备。到2月11日下午,非神权临时政府正式倒台,最高军事委员会对军方宣称“对目前的政治争议要保持中立,以防止局势变得更加混乱和发生更多的流血事件”。随后革命分子又接管了政府机关、电视台及巴列维王朝的宫殿。

伊朗每年的2月1日至11日期间都会庆祝“曙光旬”,2月11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这一天是伊朗的公众假期,国内每个城市都会在这天发起游行。

(三)霍梅尼政府权力得到巩固

从1979年到1982年,伊朗处于“革命危机状态”,经济和政府机关都瓦解,军方和保安部队都无法履行职务。到了1982年,霍梅尼及其他的支持者粉碎了其他派系,巩固了权力。

五、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

(一)对中东关系的影响

伊朗伊斯兰革命在中东及穆斯林世界中引起了巨大的热忱,使中东地区反对西方干预和影响的力度成倍增长。沙特阿拉伯大清真寺的劫持事件、叙利亚哈马的大屠杀事件及黎巴嫩1983年美国大使馆的炸弹袭击事件等都表现了这个情况。

虽然只有黎巴嫩的伊斯兰分子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他的伊斯兰活动也产生了尤其长远的影响。霍梅尼在1989年发布了一条教法,下达了对英国人萨尔曼·鲁西迪的追杀令,引起了空前的国际发响。伊斯兰革命政府在协助黎巴嫩真主党和建立伊拉克伊斯兰革命的最高委员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一方面,有的学者认为革命政府虽然投放了很多的费用以扶植伊朗以外的革命势力,但是其中“具有持续影响”的只有黎巴嫩和伊拉克。另外有的学者认为极具破坏性的两伊战争传播了伊斯兰革命的理想,伊斯兰共和国旨在追随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想建立“民族主义、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使得伊朗难以成为“地区的强大势力”。

(二)对国内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姜英梅:《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教关系》,《西亚非洲》,2005年第5期,第55页。

②黄民兴:《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47页。

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在改革以后,在伊斯兰教的原则的指引下,识字率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到2002年,文盲率已下降超过了一半。产妇及婴儿死亡率也在显著地下降。人口增长在起先受到了鼓励,在1988年以后则不再受到鼓励。“总体来说,伊朗的人类发展指数从1980年的0.569上升到2002年的0.732,与邻国的土耳其持平。”①

革命后的伊朗经济没有繁荣起来,伊朗对石油出口的依赖依然强烈。国民平均收入随着油价而波动,据说曾经跌至革命前的四分之一,至今仍未达到革命前的水平。伊朗年轻人的失业人数持续上升,大抵是因为经济制裁及国内腐败。

伊朗伊斯兰革命扩阔了教育的层面及对穷人的医疗保健,又利用伊斯兰教的政治宣传,消除世俗主义及美国文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在政治自由、政府廉政、经济平等、自给自足、甚至是宗教虔诚方面的转变则较少。一些民意调查及观察员反映了国内普遍的不满情绪,包括革命一代与年轻伊朗人之间的“裂缝”,年轻伊朗人“难以理解他们的父母所表达的热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三) 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般来说,革命后伊朗的外交政策方法可以归纳如下:在十年革命以后,当霍梅尼是最高领袖,它主要是由两个主要思想原则:“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伊斯兰共和国,”为了非穆斯林国家还有穆斯林国家的自由,我们必须从他们的“专制和腐败的统治者”中摆托出来。第二原则作为动员伊朗人民支持与伊拉克的8年战争(1980 - 1988)。因此外交政策取向在十年后主要是意识形态革命的驱动下得以进行。在其任期内的拉夫桑贾尼(1989 - 1997),以一个更务实的方式获胜后,他专注于两伊战争后经济重建和该国重新融入国际经济。

拉夫桑贾尼的一个外交政策是优先改善与波斯湾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与沙特阿拉伯,同时也改善了与中亚大陆新的独立国家和俄罗斯关系。哈塔米总统 (1997 - 2005)旨在继续拉夫桑贾尼的外交政策走向,也是为了提高与欧盟和它的成员国的关系。然而,即使在这两个总统任期中,什叶派信徒意识形态教条依然困在一个民族主义的向往之中,拒绝任何“西化”的国家和伊朗人,这个观念仍然在伊朗政治精英中盛行。随着内贾德2005年的竞选,可以注意到一些外交政策的取向变化:一个转变是在总统拉夫桑贾尼以一个更务实的做法和法哈塔米向西方和以色列一个更加充满敌意的态度。

(四) 对伊朗权力关系结构的影响

伊朗伊斯兰革命引起了根本改变的成分是伊朗政治精英的世俗导向的成员取代了传统的神职人员和非专业人士。因此这是一场关于改变的模式规则的革命,但并未改变独裁伊朗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一方面,伊朗革命政治精英在承认法赫基制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1979年颁布的宪法引进了一种半神权的统治模式。“另一方面,伊朗的政治机构基于一个现代国家,起源于1906年宪法的1906。”②根据理论承认法赫基制度,由最高领袖最终决定在重要的外交和国内事务。因此,国家权力在一个人手里。1989年7月霍梅尼死后和战争的结束后,伊朗宪法将要修订,废止总理从总统手中所接管的任务,给予总统更多决策权。现在总统是政府的首脑,任命各部部长。他控制计划和预算组织,任命中央银行头的领导,和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形式上,总统的职位是第二个最影响力的政治的领导,但是总统不能决定外交政策和不能控制军队。国际共和学会的政治权力结构是连接竞争正式

①韩建伟:《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社会分层结构探析》,《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134页。

②蒋真:《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影响探析》,《西亚非洲》,2009年第9期,第50页。

和非正式竞争的政治权利中心。正式的政治权力中心代表国家机构和他们的平行的机构:宗教监察机构,共和党的机构和宗教基金会。除了正式的权力结构,有一个非正式的权力结构。跨越国家机构和他们的平行的机构,非正式权力结构是由不同的政治派系政治精英构成:保守党派系,实用主义派系,和改革派阵营。

(五)对女性精神和思想的影响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中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伊朗女性精神和思想的影响。因此在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女性一直活跃在和建设国家以及推动科学发展等各个领域。伊朗女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在在伊朗有超过一半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女性受教育的比率仅仅占到极小的一部分,但在伊斯兰革命胜利后达到了很高的程度。”①这也说明伊斯兰革命关注女性社会。伊朗女性在科学、技术、创新和核能、太空等领域的潜力都得到了提升,这是伊朗女性在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取得进步的一部分。因此伊朗女性受伊斯兰文化的启发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信仰和伊斯兰的价值不仅没有妨碍女性参与个人与社会的各种活动,而且还指引着这些活动朝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六、结语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一场推翻亲美王室的宗教革命,对伊朗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时至现在,保守派和改革派就民主、自由和女性权利等基本问题存在着很大分歧和争议,自给自足的经济仍未达成的革命的理想状态,伊朗的伊斯兰民主之路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4月。

【2】黄民兴:《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3】蒋真:《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影响探析》,《西亚非洲》,2009年第9期。

【4】韩建伟:《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社会分层结构探析》,《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5】卡塞姆(F.Kazemi):《伊朗的政治模式:走向伊斯兰革命之路与文明社会的挑战》,《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2期。

【6】刘中民:《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7】李春放:《论伊朗巴列维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

【8】姜英梅:《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教关系》,《西亚非洲》,2005年第5期。

【9】杨珊珊:《简论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妇女的就业状况》,《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

【10】阿宝斯·艾克巴尔·奥西梯扬尼:《伊朗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2月。

①杨珊珊:《简论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妇女的就业状况》,《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第89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