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A. 80°N

B. 20°N

C. 0°

D. 40°S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纬度是0°。

故答案为:C

【点评】重要的经纬线: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纬线:赤道(零度纬线,世界最长的纬线)。

南北纬90°纬线,南北极的极点。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极昼极夜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2.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太阳直射B地时,北京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

B. A、B均在北半球、西半球

C. 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W)

D. 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

【答案】 A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当太阳直射B地时,北京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A在南半球,西半球,B在北半球、东半球;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E);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甲;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

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 )

A. 季节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昼夜交替

D. 极昼极夜

【答案】 C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C符合题意。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4.读经纬网示意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经纬度为(170°W,60°S)

B. 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丙

C. 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短的是甲

D. 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S”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纬度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结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确定东西,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170°W,60°s),故A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据此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地,故B错误;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因此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短的是丁地,故C错误;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丙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

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5.在探究地球运动的时候,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进行演示,得到左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大致运行在右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左图示意日期所处的季节,烟台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路面结冰

B.人们多穿单衣

C.学校下午作息时间更晚

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小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右图中丁是北半球春分日,甲是北半球夏至日,乙是北半球秋分日,丙是北半球冬至日;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我国是冬季,山东省烟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路面有结冰现象,人们穿厚的棉衣,学校下午作息时间更早,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此时太阳高度最小,故答案为:A。

【点评】(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

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6.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A.66.5°S,90°E

B.66.5° N,90°W

C.66.5°N,90°E

D.66.5°S,90°W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B.②点位于东半球

C.③点有极夜现象

D.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

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90°W。(2)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点66.5°S位于高纬度地区,A错误;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②点位于135°E,东半球,B正确;③点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

【点评】(1)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

7.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文献中发现,每年某日的正午太阳光会恰好照亮阿斯旺一口深井(北回归线上)井底的水面,而不在井壁上留下一点影子,此时位于其北面的亚历山大城的一座方尖塔会在地面上投下影子(图1)。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埃拉托色尼通过文献资料推测地球的形状是()

A. 圆形

B. 球体

C. 椭圆

D. 方形(2)出现图1现象这天,地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图1中亚历山大城方尖塔影子朝向()

A. 正东

B. 正南

C. 正西

D. 正北

【答案】(1)B

(2)D

(3)D

【解析】【分析】(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

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B。(2)阿斯旺井位于北回归线上,该地井水被照亮的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前后,该时间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图上的④位置。故答案为:D。(3)阿斯旺井位于北回归线上,该地井水被照亮的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前后,该时间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该地区北方方尖塔正午影子一年四季始终朝北。故答案为:D。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物体影子朝向与太阳光线照射方向相反。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物体影子朝向北方,而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物体影子朝向南方。(极昼极夜地点除外)

8.下图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A. B. C. D.

(2)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A. 谐趣园

B. 十七孔桥上

C. 中午

D. 傍晚(3)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

②地球公转

③天气

④气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科技创新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5)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A. 北宫门

B. 东宫门

C. 新建宫门

D. 南如意门【答案】(1)B

(2)D

(3)A

(4)B

(5)C

【解析】【分析】(1)由题可知,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进行,A天气符号为小雨;B 天气符号为晴天;C天气符号为小雪;D符号为雾。

(2)由图可知,谐趣园在颐和园北部,离桥洞较远,在十七孔桥上无法观赏到桥下全部桥洞的“金光”;通过小明朋友圈的内容可知,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不在中午;朋友圈的内容中,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为傍晚。

(3)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金光穿洞”现象,与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的公转有关;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的天气情况下进行。

(4)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符合北京城市职能中的文化中心。(5)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知,新建宫门距离十七孔桥最近,所以应该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新建宫门。

故答案为:(1)B;(2)D;(3)A;(4)B;(5)C;

【点评】(1)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2)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3)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4)北京,我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5)地图是地理课的工具,读图时可以分为三步:一教二读三分析。具体地说,第一步要教给学生认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第二步教学生读图并初步分析图。第三步则要求能通过读图说明一般地理问题。

9.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字的写法见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

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

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

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表现出了四季的变化;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

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0.2019年2月18日,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湾区都位于(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2)下列对四大湾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京湾区位于关东平原,优良港湾众多,经济发达

B. 纽约湾区位于美国东北部,濒临大西洋,交通便利

C. 粤港澳湾区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D. 旧金山湾区科技力量雄厚,是“世界硅谷“所在地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四大湾区分别是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中国的粤港澳湾区,均位于北半球。故选A。(2)粤港澳湾区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但是该地矿产资源不足,故选C。

【点评】(1)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个地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1.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

①地球的自转②黄河是外流河③地球的形状④地球的公转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也说明了黄河是外流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A

【点评】(1)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12.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判断图示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2)图中A、D两点之间的海拔相差()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500米【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故可判断,图上表示的地形类型是盆地.

(2)读图可知,A处的海拔为300米,B处的海拔为100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100米=200米.

故答案为:(1)D ;(2)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海拔是相对于海平面的的高度,也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地相对于另一地的高度。

13.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中纬度

B. 乙地位于高纬度

C. 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D. 丁地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所以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丙点,故选C。(2)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的纬度都是50°,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丙地是50°N,是五带中的北温带,丁地是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故选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14.2019年2月28日,天津大港油田在国内率先实现陆相页岩油工业化开发,日产石油稳定在20~30立方米,已形成亿吨级增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大港油田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

A. 南纬38°43',东经117°30'

B. 南纬38°43',西经117°30'

C. 北纬38°43',东经117°30'

D. 北纬38°43',西经117°30'

(2)大港油田东临()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3)陆相页岩油属于()

A. 气候资源

B. 生物资源

C. 可再生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

(4)大港油田开采出的原油运往北京的炼油厂进行加工,适宜的运输方式为()

A. 航空运输

B. 管道运输

C. 水路运输

D. 高速铁路【答案】(1)C

(2)A

(3)D

(4)B

【解析】【分析】(1)N表示北纬,S表示南纬;W表示西经,E表示东经。由图可知,天津大港油田位于北纬38°43',东经117°30'。

(2)由图可知,天津大港油田东临我国内海——渤海。

(3)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其中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陆相页岩油为石油资源,属于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

(4)天津到北京距离较近,但是运输的货物为液体,运量较大且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因此利用管道运输最安全。

故答案为:(1)C;(2)A;(3)D;(4)B;

【点评】(1)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

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2)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公路运输速度较快,价格较贵,运量不大但可以实现点对点运输;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为便宜,速度较快,适合中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运量最小;水运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价格最低,适合长途大物运输;管道适合流体运输。

(3)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 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5.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是地理学习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回答下列各题。(1)天津某学校地理小组每天12:00准时观测记录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度(如下图)。他们发现不同季节影长不同,其原因是()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公转

C. 地球大小

D. 天气变化(2)某同学用教科书演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如下图)。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A. 板块碰撞

B. 板块张裂

C. 填海造陆

D. 火山喷发(3)某班师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在土质、坡度、降水强度都相同的条件下,下面一组实验可得出的影响因素是()

A. 植被

B. 土质

C. 坡度

D. 降水强度(4)滨海新区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北大港湿地公园研学旅行。活动中适用的地图是()A. 世界政区图 B. 中国地形图 C. 天津气候图 D. 湿地公园导游

【答案】(1)B

(2)A

(3)A

(4)D

【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不停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季节不同,旗杆的影长不同;与地球形状、大小和天气变化关系较小。

(2)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面挤压隆起形成。(3)由材料可知,在土质、坡度和降水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三幅图由左向右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因此影响因素应该是植被。

(4)到北大港湿地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应该选择比例尺大且与该湿地公园有关的地图,因此应选用湿地公园导游图。

故答案为:(1)B;(2)A;(3)A;(4)D;

【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2)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16.下列地图中,有助于盲人出行的是()

A. 纸质旅游图

B. 发声电子地图

C. 纸质交通地图

D. 可视游览图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有助于盲人出行的是发声电子地图。

故答案为:B

【点评】电子地图就是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一种新的地图服务方式。可以在手机、电脑、笔记本等网络工具上使用。

17.地球的五带,气候终年炎热的是()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寒带【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热带的范围是23.5°S-23.5°N;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地球的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五带的划分,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主要是根据地球表面获取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热带为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为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寒带为极圈以内。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18. 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了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开幕式,本次世园会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会期自4月29日至10月7日,预计参观人次不少于1600万,世界目光将再次聚焦北京。下图为世园会导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选择精品路线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依次游览,最近便的入口是()

A. 1号门

B. 3号门

C. 5号门

D. 6号门(2)参观国际馆后,从最近园区道路步行去2号门,应该()

A. 向西北方向走

B. 向正东方向走

C. 向东南方向走

D. 向西南方向走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若选择精品路线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依次游览,入口6号门距离植物馆最近。

(2)根据图可知,该图指向标上方为北方,所以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从国际馆沿最近园区道路步行去2号门应向东南方向走。

故答案为:(1)D;(2)C;

【点评】地图是地理课的工具,读图时可以分为三步:一教二读三分析。具体地说,第一步要教给学生认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第二步教学生读图并初步分析图。第三步则要求能通过读图说明一般地理问题。

19.2019年4月29日上午9时,一曲气势如虹的鼓乐表演拉开了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和嘉宾巡园的序幕,这标志着长达162天的国际园艺盛会正式向国内外游客开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和嘉宾巡园的序幕拉开时,巴西利亚(西三区>的时间是()

A. 4月29日5时

B. 4月29日20时

C. 4月28日5时

D. 4月28日22时

(2)有关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全部位于②-③-④之间

B.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全部位于③-④-①之间

C. 北半球各地昼长变化过程是:变长-最长-变短

D. 南半球各地昼长由长变短,且昼夜长短差别越来越大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和嘉宾巡园的序幕拉开时是2019年4月29日上午9时(东八区区时)。巴西利亚位于西三区,比北京晚11个小时,因此的时间是 4月28日22时。故D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从4月29日开始,经历162天,即由4月29日至10月中旬左右。读图分析可知,该段时间地球由②春分日﹣③夏至日﹣④秋分日﹣①冬至日运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変化过程是:变长一最长一变短,南半球各地昼长変化过程是:变短一最短一变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

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20.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 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 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

D. 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通过地球仪看到这个过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无法精准测量山地的海拔,无法直接读岀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研究地球,在地球仪上有经纬网,以及假想的地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