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中国抑郁症人数白皮书

2019中国抑郁症人数白皮书

2019中国抑郁症人数白皮书
2019中国抑郁症人数白皮书

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书

据世界卫?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罹患抑郁症,近?年来患者增速约18%。根据估算,?前为?中国泛抑郁?数逾9500万。

截?2019年12?: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以“抑郁症”为核?关键词的搜索内容主要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及“抑郁症测试题”。

来源:百度指数

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国?对抑郁症关注度的提?,也存在患者疾病教育不充分,病耻感强,精神?理健康服务资源匮乏、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

为了更科学的向?家展现抑郁症的全貌,呈现抑郁症领域的发展变化,抑郁研究所历时2个?,参考57份期刊?献及其它相关报告,完成了这份《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书》。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册第5版》,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种典型状况,符合抑郁发作标准?少2周,有显著情感、认知和?主神经功能改变并在发作期间症状缓解。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核?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核?症状主要为?境低落、兴趣丧失以及精?缺乏。抑郁障碍患者在?境低落的基础上常常伴有其他认知、?理以及?为症状,如注意?不集中、失眠、反应迟钝、?为活动减少及疲乏感。

根据世界卫?组织(WHO)于2017年发布的《抑郁症及其他常?精神障碍》(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报告,?前世界范围内预计有超过3亿?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全球平均发病率在4.4%左右。从地域、年龄、性别等维度看,报告还有以下发现:

1. ?性发病率?于男性。?性平均发病率为5.1%,?于男性的3.6%;

2. 发病率随着年龄增?。55-74岁的男性抑郁症患病率超过5.5%,55-74岁的?性抑郁症患病率超过7.5%。60-64岁?性为?危?群,发病率接近8%;

3. 低收?国家/地区的发病率?于其他国家/地区。

2019年,北京?学第六医院?悦勤教授等在《柳叶?·精神病学》发表研究?章,对中国精神卫?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进?了报告。

抑郁障碍终?患病率及12?患病率

在中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12个?患病率

为3.6%。根据这个数据估算,到?前为?,中国有超过9500万的抑郁症患者。此外,报告中还从多个维度对患者群体进?了调查分析。

?性患者占据了总患者数的六成以上,除此之外,?性患者在通过身边亲友、病友社群、各种社交渠道上分享和主动寻求治疗的意愿也?男性患者?。

35岁以上患者占据了总患者?例的67%,但低龄患者通过搜索引擎等渠道对抑郁症的了解意愿正在?速增加,存在患者低龄化的趋势和隐患。

WHO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中,有近?半?活在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包括印度和中国。

从患者?群的地域分布看,不同地区的患者?数存在明显差异。

除内蒙、新疆等地?数据外,陕?、?肃、福建等地区的重度抑郁患者占?最?,江苏、上海等地重度抑郁患者占?相对较少。此外,该研究数据还显示,四川地区患有抑郁症的?群占?较?,??东、江苏和??江等地患有抑郁症状的?群占?相对较低。

?项囊括了39项研究、从1997-2015年、包括32,694 的关于中国?学?群体研究表明,中国学?群体的抑郁发病率在23.8%;

2019年7?24?,中国?年报在微博上发起针对?学?抑郁症的调查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超过两成的?学?认为??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世界卫?组织也曾提出1/4的中国?学?承认有过抑郁症状;

抑郁?险和受教育程度呈反?,美国?项从2005-2014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群患临床抑郁症的?例最?,同时他们获得治疗的机会最少。

根据抑郁研究所?户调研问卷反馈,超过90%的患者在被确诊时的感受集中在「释然淡定」,「难以接受」和「积极?对」三类。

抑郁发作的平均病程为16周,治疗后痊愈平均需要时间20周,如果没有得到系统性的有效治疗,单次病程?般会持续6-15个?。

抑郁症治疗的平均?花销

根据抑郁研究所?户调研问卷反馈,过半患者平均?花销在500元以下。

中低收?国家?均精神卫??出不?2美元

?收?国家和中低收?国家在国??均精神卫??出上差距显著,分别为59美元和低于2美元,中低收?国家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均经济分配严重不?,导致?部分患者?法接触到合适的治疗资源,在治愈率和复发率上存在陷?恶性循环的?险。

研究已经证明,贫穷是抑郁症等??诱因,贫困使?抑郁,抑郁也使?贫困,?者交互作?,导致精神障碍与孤?。接受社会救济的?群中,抑郁症?例是总??患病率的三倍。

根据《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重度抑郁障碍误诊率?达65.9%,总体复发率?达50%~85%,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发?后2年内复发。

?项?于10年的前瞻随访研究显示,抑郁障碍的?杀率约为4.0%~10.6%。?项Meta分析资料分析也显示,抑郁障碍的终??杀?险为6%。我国的?杀率22.2?/10万,?性?杀多于男性,农村?于城市。

超过46%的?杀身亡者死时都患有精神疾病,最常?的则是抑郁症。未经治疗的精神疾病是绝?多数?杀的原因。

抑郁症?前主要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理治疗或是物理治疗。由于近年抗抑郁药的发展,不同药物间有相互作?问题,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尤为重要。

药物治疗易于被患者接受,疗程??理治疗短,不会引起电抽搐治疗造成的恐惧不安。

抗抑郁药能有效解除抑郁?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为60%~80%。常?的抗抑郁药物有氟?汀、帕罗?汀、氟伏沙明、?酞普兰等。

?理治疗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可单独使?,尤其适?于不

愿意或者不能采?药物治疗或电抽搐治疗的患者。

常?治疗?法有:

认知?为治疗(CBT),?际?理治疗(IPT),辩证?为疗法(DBT),正念疗法,精神动?学治疗,?本主义治疗,其他治疗:运动、阅读、艺术治疗(包括绘画、戏剧、?乐等)

物理治疗

抑郁障碍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理治疗,但?约20%的患者在?期追访中显示疗效不佳。物理治疗因其?身的特点,在临床应?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ECT(电抽搐疗法)

传统ECT以?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从?达到治疗疾病的?的,尤其适?于有拒?、?杀等紧急情况。

?前流?电休克疗法实际为改良后的电抽搐治疗,?称?抽搐电休克治疗。

?痛、?创的绿?治疗?法,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脑,改变患者?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脑分泌?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来治疗。

随着??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项?选全球神经信息处理系统?会的医疗健康技术表明能够有效识别抑郁症症状的严重程度。

这项研究结合了语?识别、计算机视觉和?然语?处理技术,通过表情和语?诊断?个?是否患了抑郁症。在经过临床验证的病?健康问卷?平上,它的平均误差仅有3.67分(相对误差为15.3%)。

?前国内医院引?治疗?案,特别是AI类治疗?案,需要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国内的AI精神健康类暂时没有产品获得正式许可证,现阶段属于临床科研合作,如北医六院与望?科技的合作项?。

2019年6?28?,《中国医院院?》在企查查上以“精神医院”为关键词进?企业检索,检索结果显示,共1546家企业注册在精神医院“卫?和社会?作”相关?业分类下。当进?步从成?时间来梳理这1546家?公?精神医院时,可以看到,2001年前,这类医院的年成?数量全部在个位数以下。

2002年,成?数量?次突破个位数,成?注册了13家; 2015年,年注册量?次突破100家,当年注册量为133家;此后,开始逐年递增,其中尤以2018年为最多,年新增注册数量达到393家。截?2019年6?28?统计,年内注册成?数为201。

除医院外,国内也存在?些致?于抑郁症防治及知识普及的公益组织,如北京尚善公益基?会,郁??志愿者阳光会,渡过平台等。

平均??,全世界每10万?拥有不到1位精神卫??作者。在低收?和中等收?国家,?例远远低于每10万?1位;?在?收?国家,每2000?就拥有1位精神科医?。

2014年,中国约有2.3万名精神科医?——每10万?中有1.7名,?俄罗斯和美国每10万?中分别有11到12名精神科医?。

?前中国平均每百万??仅有20?能提供?理健康服务,这个数字还包括了不能做医学诊断,也没有处?权的?理咨询师,相?较,美国平均每百万??有1000?能提供?理健康服务,是中国的50倍。

根据最新公开的数据,我国精神卫?专业机构数量1650家,精神科医?今年刚刚增加到4万名,但国内仍然存

在80%的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同时抑郁症患者?诊量却每年?少增?20%。

2013年5?,《中华??共和国精神卫?法》正式实施,把

“预防”确?为精神卫??作的主要?针。其中明确规定:政府、单位、家庭等都有“开展维护和增进公??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活动”的义务和责任。

2016年出台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

“要在2030年,常?精神障碍防治和?理?为问题识别?预?平显著提?。”同期国际上已经把“??享有精神健康”纳?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标。

对精神科给予特殊政策?持——没有创收?,药占?,医?收?不直接与科室收?挂钩,?是和周转率,服务量有关,?资待遇处于中间档位。下?步计划将精神科医?的收?绩效与疾病难度系数相关联——真正帮助医院实现精

神?理疾病患者的分级诊疗。

针对华?各科室住院病?进?筛查测评(不强迫,主动),研究编制了华??情指数,并实现针对不同程度患者实现分级管理。?前阳光医院已完全融?华?医院HIS 评估体系,并继疼痛第五??命指数后,成为华?患者第六??命体征。

中科院院?、北京?学第六医院院?陆林表示:理想的精神卫?服务体系应该是综合医院中设有精神?理科,并能与其他科室进?联络会诊,可针对有焦虑,抑郁,或躯体疾病伴随抑郁焦虑等问题的患者进?治疗,更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上转到精神专科医院。

社区、基层配备受过?定训练,能够识别常??理问题的医?,各三级医院医?则需要有?定的精神卫?知识,可初步帮助解决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专科医院主要注重顽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真正?型的精神专科医院将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回归到?医学概念,例如在综合医院设?精神科,进?社区或?级康复医院。

在未来的综合性治疗?案中,应当建?完备的精神健康社区管理体系,?如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个案管理系统,在社区中,每?个有精神问题的患者都可以得到个性化的管理和?持?案,根据每?个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制定治疗、护理、康复计划,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断调整。

参考?献

《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实?版)》2010年5?第1版

《抑郁症(第?版)》2013年7?第2版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册(第五版)》2016年5?第1版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版)》2015年6?第1版

《中国医院院?》2019年第13期

《中国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地理分布简图》

《2017中国卫?健康统计年鉴》

《抑郁症及其他常?精神障碍》WHO2015年报告

《中华??共和国精神卫?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3-2020 年精神卫??动计划》

《2017卫?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Mental Health Atlas,2014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2019

WHO CHINA OFFICE FACT SHEET Depression March,2017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更新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A《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2.把我国领土割让给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B) A完全的殖民地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半殖民地的封建社会 D 完全的封建社会 4.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A) A三元里人们的武装抗英斗争 B 香港工人大罢工 C 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D 台湾黑旗军的斗争 5.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B) A安庆失陷 B 天京变乱 C 洪秀全病逝 D 天京陷落 6.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C)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标志着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愿望破产的是……………………………(B)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D.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8.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C)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8.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9.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D) A、萍浏醴起义 B 、七女湖起义 C 、镇南关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0.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2.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有:…………………………………………………(B) A结束了中国一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结束了中国三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B) A康有为的第一次上书 B 公车上书 C“南学会”的创立D《孔子改制考》的发表 14.19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改革纲领是……….(C)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兴国土地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终结性考试一

试卷代号:1394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 试题:1949年10月1日,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年迎来了她的70岁生日。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请试述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0分) 答: (1)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首先,中国共产党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它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他们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2)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首先,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由于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因此,必须坚决依靠第一联盟,争取和扩大第二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还必须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其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 最后,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人口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正是遵循毛泽东的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自

2019年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状况浅析——来自消费者的调查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状况浅析——来自消 费者的调查报告 ***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经历着产业深刻变化,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移动通信业资费的大幅下调、手机设备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还是移动通信业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脚步的临近等方面,移动通信业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市场发展上,移动通信用户进一步快速增长,运营企业市场竞争态势更趋合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跨入新世纪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XX市城八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年XX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可推论XX城八区18—50岁的普通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XX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年底,XX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XX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

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年底XX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XX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XX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授课教师:王显刚 (四)教学过程: 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 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 1)农村人口多 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 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 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如果以这一调查结果推断全国,则结果是我国总人

论中国人口国情

论中国人口国情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的人口占了全世界人口很大一部分的比重。我国是世界最多的一个国家。庞大的13亿人口,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人口多也确实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持久的压力,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人口问题呢?到底人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他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这既是毛泽东人口观的哲学依据,也是后来毛泽东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基础。 改革开放后,采取措施限制人口增长。邓小平指出,这些年来一直在采取措施,节制生育。我们力求每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小一些,但总还要增长。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但人多也有人多的麻烦。 我国人口的不断扩张,虽然为社会提供了不少劳动力,但是世界的资源也在不断的消耗,逐渐短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虽然有一些有利的一面,但弊端也在不断的显现出来。 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国后,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一千多万人口,致使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以上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90年代以来,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支出的总额中,消费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不得不用来养活13亿人口,国家用于建设资金积累非常有限。 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虽然我国人口多,基数大,但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人口素质偏低。我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民,很少一部分是城镇,因此城乡差距非常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11%,具有高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3.6%;我国每100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我国要加强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特有的人口与发展的三大问题:中国的人口国情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国情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人口与发展的三大矛盾和三大问题:第一是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第二是十亿人左右的就业问题;第三是几亿人的养老问题。中国人口问题是跨世纪的难题。我国实际劳动力供给量愈来愈大,形成若干个相互叠加、相互冲突的迅速增大的就业压力高峰,而我国创造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1)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B )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 模反攻的文章是( D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7.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D )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9.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B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美国订立的条约是 ( B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瑗珲条约》 1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B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全国2019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列前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3、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4、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四川 C、广东 D、湖北 5、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 6、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7、国民到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9、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 A、伪“华北自治政府” B、伪“满洲国” 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中华民国过民政府” 10、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D、冀中回民支队 11、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守上海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

中国国情社情简介

我国国情社情 1、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我国的主要地形有:山岭、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底的盆地。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为我国最长的、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我国的气象灾害最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IV级(一般)III级(较重)II级(严重)I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2、我国的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3位。但是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 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年占有量约为世界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矿产资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我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 能源以地热、水能、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的地热资源很丰富,已经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青藏高原日照时间及辐射量均居全国之冠。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约在80~22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能源资源特别丰富。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看,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

人口理论与中国国情

中国人口与国情 一.什么叫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试论述中国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 人口转变是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各种人口现象处于同一相互联系的体系中,呈有规律地阶段性递进、转变的现象。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第一阶段:原始阶段,明显呈现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出现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两者差距逐渐增大,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该阶段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对资源、就业、教育压力大;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第三阶段:现代阶段,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该阶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对环境破坏小。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大 中国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口进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关键在于国家和人民深刻认识到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 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人口转变的作用机制在于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家庭内孩子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从而影响了家庭生育政策。3.现代化约束因素,中国人口转变和现代化进程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口转变的直接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 间接原因是现代化推动, 特别是社会发展的作用, 如交易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等。4.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并影响到生育。 二.简述并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马尔萨斯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1、两个公理。二个公理指第一,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两个公理是马尔萨斯由一般生物推及人类的, 马氏把人类最普遍的欲望概括为人类的两个公理, 并因此推断出人口增加力, 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 是无限地较为巨大。 2、两个级数。马尔萨斯由二个公理得出两个级数的结论。两个级数指人口在无妨碍时, 以几何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增加。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是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函数, 实际工资的提高必然会刺激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具有加速度的趋势, 而食物的增长却表现出另一趋势, 即粮食的增加只会体现出递减的趋势。 三.你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有何看法?请你设计中国社会未来的收入分配模式。 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由于政府集中力量首先发展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对农村的投资长期明显少于城市,造成农民享受不到与市民同等国民待遇和机会,这既导致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又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 一、2019年我国人口概况 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1-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2013-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人口结构分析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2013-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1-2019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走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城乡人口数量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化经历加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推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中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9年的60.60%,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远超同期印度水平。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将继续平稳下降,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 2013-2019年中国城镇和乡村常住人口数量

201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201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火烧圆明园发生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中法战争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 ) A.“消灭资本主义” B.“经销代销” C.“统购统销” D.“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3.“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 B.“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义和团运动

6.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A.奕訢 B.张之洞 C.刘坤一 D.冯桂芬 7.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封建经济 8.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海瑞罢官》的发表 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C.《五一六通知》的发表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9.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 B.广州、汉口、福州、南京、上海 C.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D.广州、汉口、福州、宁波、上海 10.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A.要不要实现“耕者有其田”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D.要不要进行社会

2019中国人口数量发展轨迹:从“独生子女”到放开两孩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 2019.5 中国人口数量发展轨迹:从“独生子女”到放开两孩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启动全面两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启动单独两孩政策后,我国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至此,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存在了40多年,升格为基本国策也已33年。可以说,这一国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发展方式和轨迹。日前记者采访了专注人口政策研究多年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请他回溯计划生育政策从诞生到日臻完善的历史过程,分析其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控制人口数量在当时是国家之痛,出于迫不得已 在中国,“多子多福”的观念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一。那么,国家为什么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原新说,了解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还原到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与特殊国情。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推算出建国初期的人口总量为5.42亿,1964年总人口达7亿以上,净增1亿人口用时10年。紧接着,1969年总人口超过8亿,1974年超过9亿,平均每5年净增加1亿人口,净增1亿人的时间比前一时期缩短了一半。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育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妇女的平均总和生育率水平始终波动在6上下——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孩子,1963 年最高值甚至达到7.5,当年出生规模创下年增2959万人的历史记

录。”原新指出,接近崩溃的经济加上失控膨胀的人口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于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限制消费、进行消费管制成为那时的管理方式之一,各类配额票证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恢复生产与控制人口在当时的背景下被提起,但限于当时“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气候,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所以,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这成了中国之“痛”——国家之痛在于迫不得已,国民之痛在于家庭的生育需求与国家要求相去甚远。 原新指出,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体系构成的各种要素中,“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家庭生育孩子数量的限制。”他谈到,推行政策之初,国家提出了晚婚、晚育、少生、拉开间隔生的“晚稀少”弹性生育政策,对家庭生育数量的下降作用有限。随后,政策逐渐趋紧,从限制家庭生育数量最多3个到最好2个,直至国家在1980年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独生子女”刚性生育政策。 对于社会上有否认计划生育政策的观点,原新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时空穿越,要尊重历史,坚持客观公正的唯物史观。事实上,没有计划生育当时的作为,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人口控制成果。 人口老龄化加剧,启动单独两孩进而放开两孩顺理成章 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规模上成效显著,但原新坦言,当年国家急速地控制人口增量和增速,以及急切改变群众的生育行为的管理方式还是衍生出许多问题,诸如现在令人头痛的出生性别比失调、人口过度老龄化、生育率水平长期低迷、劳动人口数量持续走低、家庭少子化现象严重等。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中国人口流入流出前二十的城市(2019)

中国人口流入流出前二十的城市(2019) 根据2019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最近5年来向长三角地区迁移的人口主要来自河南、安徽、四川、江西;从长三角地区迁移外出的人口主要方向是北京、广东、山东和安徽。同时向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导入主要是向上海的迁移流动;在长三角地区内部迁入人口中,上海的省外人口迁入比重更高,而江苏和浙江的迁移流动人口中,省内人口迁移流动比重相对更高。数据显示,长三角年末常住人口由2001年的1.58亿增至2019年的 1.76亿,户籍人口由2001年的1.29亿增至2019年的1.36亿。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2000万左右,而户籍人口增加了700多万。 上海2000年的常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2019年为2302万左右,增加近700万人,而户籍人口增加90万人。常住人口的增加数是户籍人口增加数的7.6倍。根据2019年六普数据,上海有近900万的外来人口,其中由长三角内部江苏和和浙江两省流入的数量分别是150.35万和45.05万,占外来人口总量的21.7%。除江浙之外,来自河南和安徽的人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仅安徽省就占28.99%,成为上海外来人口最大的来源地。 值得关注的是,“逃离北上广”并不存在。所谓“逃离北上广”,即指最近几年中媒体报道,人口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并认为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然而,课题组在进行了充分定量研究后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存在。 中国人口流入流出前二十城市 净流入前20城市 1.上海 890万 2.深圳 776万 3.北京 700万 4.东莞 640万 5.广州 464万 6.苏州 409万 7.佛山 349万 8.天津 304万 9.成都 256万 10.宁波 190万

2019年0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科目代码:037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英国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 3、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C 解析: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黄花岗起义,也叫广州起义。 4、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四川

C.广东 D.湖北 答案:B 解析:保路运动: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了反对铁路干线收归国的民众斗争运动,四川省斗争最为激烈。 5、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 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6、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答案:B 解析: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7、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答案:D 解析: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答案:A 解析: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9、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 A.伪“华北自治政府” B.伪“满洲国” 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综述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综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的社会性质是()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建国之初,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是到() A. 1949年底 B.1952年底 C.1955年底 D.1956年 3、1951年底到1952年,党和政府开展了() A.“三反”运动 B. “五反”运动 C.土地革命 D.抗美援朝 4、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5、建国之初,新中国同苏联订立了() A.《中苏北京条约》 B.《中苏莫斯科条约》 C.《中苏军事协议书》 D.《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依据为()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B.国家基本统一,社会政治局面趋向安定 C.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 D.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2、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包括()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亟待改变 B. 国民经济亟待恢复与发展 C. 在全国范围执政的考验 D. 维护国家主权与巩固民族独立 3、建国之初的“三反”运动,其内容包括() A. 反贪污 B.反官僚主义 C.反浪费 D.反主观主义 4、建国之初的“五反”运动,其内容包括() A. 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 B. 反偷税漏税 C. 反行贿和反偷工减料 D. 反盗窃国家资财和国家经济情报 5、1956年至1966年,是()

A.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如何克服建国之初所面临的严峻困难的? 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发展的主流、主线是什麽?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五、材料题 阅读材料: 经过1950年、1951年、1952年这三年的恢复时期,我国的经济前进了一步。·······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上还是落后的、贫穷的农业国,还是不能自己制造汽车、拖拉机、飞机,不能自己制造重型的和精密的仪器,没有现代国防工业的国家。在1952年,我国钢的年产量平均每人约2.4公斤,苏联平均每人约150余公斤;我国棉布的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