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八大

十八大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

1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认真的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同时也聆听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陈恩富教授关于“准确理解和贯彻十八大”的精神报告。

首先谈谈我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心得体会。十八大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在这次报告中共有以下几点突破。

一、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四、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五、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六、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七、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11月26日我们班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听取了程恩富教授关于“准确理解和贯彻十八大”的精神报告。在会中程恩富教授关于十八大的报告做了五个方面的阐述,他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和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开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阶段的标志性文献。

一、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程恩富教授在修改党章报告里面是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起作为我们党长期要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提到它是行动指南,如果简称可称呼“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因为中国化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所以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这样从马克思一直到科学发展观都有了。而此次主题中之所以没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放进去的主要原因是字数太长,横幅当中无法全部放进去,为方便起见可说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简称为“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

二、经济问题

第一是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告中说的五个加快,就是五个完善。第一个完善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总的一句体制性的表述,实际上是通过下面四个完善来说明的。第一个完善就是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个制度就是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产权决定分配,生产方式里面最重要的是产权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方式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所有制,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来决定的,如果一旦公有制不占主体,按劳分配也就占不了主体了。占主体也就是占主要的部分;第三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三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就是我们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基础,突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从根本上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三、关于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

程恩富教授认为:第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刚刚起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而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改革大体是同步进行的,从邓小平就开始就强调民主与法制,而我们党内民主、人民民主,自小平那时候开始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二,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比如党内的选举制度、中央委员、中央领导人的推荐制度等、包括村民选举、社区问题、基层单位的民主问题都有很多进展。

四、自主创新理论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永恒主题。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始终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否在这三个方面不断创新,是实现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从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看,坚持实践创新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探索中走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同时也要看到,我党的实践创新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创新。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推动理论创新就是根据变化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客观规律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总结提炼,用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还可以看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是体现为社会制度的创新。正是因为我国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使我国在六十多年的时间内就跨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需要经历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可以说,理论和实践创新不仅需要落实在制度上,而且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将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固化和稳定化。

在历史新阶段继续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确立执政党的自

信。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抵制和反对封闭僵化思维和改旗易帜倾向对我国的影响;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勇于面对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全党,凝聚发展共识;树立制度自信,就是要将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全面、系统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全党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根本上有利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的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报告对历史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任务全面、系统、科学,正视了目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我国未来可能面对的新情况,注重各项建设之间的协调性。有些提法是对过去方针的进一步强调和阐述,如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以及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等;有些提法则是立足于应对新的挑战,如: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等。可以说,报告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指导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