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六章 圆口纲

第十六章 圆口纲

第十六章 圆口纲
第十六章 圆口纲

第十六章圆口纲(Cyclostomata)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圆口纲作为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原始性特征以及其适应寄生生活所具有的特化特征。

2. 了解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重点: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难点:

七鳃鳗呼吸管及鳃囊的结构

学时:

讲授1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

2、讲授、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纲,现存种类不多,已知约70种,水生、海、淡水都有分布,营寄生半寄生生活,其特征分2个方面,一、作为最原始的脊椎动物的原始性特征,二、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

一、圆口纲的原始性特征

1. 无上、下颌,无颌类。

2. 无成对附肢,只有奇鳍,无偶鳍。

3. 终生保留脊索,外围脊索鞘,无真正的脊椎骨,但出现脊椎骨的雏形,即“神经弧的雏形”,实际上是长在脊索鞘背面的软骨弧片。

4. 头骨不完整,还未形成顶部。

5. 无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胶质齿。

6. 肌肉分化少,仍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

7. 脑发达程度较低,内耳中只有1个(盲鳗)或2个(七鳃鳗)半规管。

这些原始的特征提供了有关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的概念。

二、寄生和半寄生特征(特化特征)

1. 具有吸附型不能启闭的口漏斗,口位于口漏斗的底部,口漏斗与寄生吸附在寄生身体上的关系?在口漏斗内壁和舌上有胶质齿,用以挫破鱼体的皮肤。舌位于口底,由肌肉,能活动。当用口

漏斗吸附在鱼体上时,以胶质齿刺破寄生的皮肉,从而吸食寄生的血肉。

“圆口类”----口漏斗呈圆型。

2. 皮肤无鳞,富有粘液腺体表粘滑

3. 具呼吸管,鳃位于特殊的鳃束中。鼻孔只有一个。“单鼻类”

4. 具唾腺,其分泌物含抗凝血剂,对寄生进行吸血时能阻止动物创口血液的凝固。

第二节代表动物---七鳃鳗

一、外形和生活习性

习性:七鳃鳗有淡水产,也有海水产。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i):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海产,均营半寄生生活,常用口吸盘吸附在鱼类身上,吸食鱼的血肉,给渔业造成危害。

外形:

○1体呈鳗形,尾形侧扁,体长约30cm。

○2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似鱼,但与鱼不同。

○3鳍:只有奇鳍,无偶鳍。(2背鳍,1尾鳍)。

○4无鳞:皮肤裸露无鳞,富含粘液腺,体表粘滑。

○5头部具有吸附型的漏斗,无上下颌。

○6鼻孔在头顶两眼之间,只有1个鼻孔,鼻孔后方皮内有?。

○7眼1对,无眼睑,头两侧,鳃囊开口之前。

○8鳃裂开口7对,“七鳃鳗”,曾有人把鳃裂误认为眼,故曾称“八目鳗”。

二、内部结构

(一)皮肤:

表皮,多层上皮细胞组成,表皮内有许多单细胞粘液腺。真皮,包括胶原弹性纤维,内有色素细胞。(二)骨骼:

为软骨,无硬骨,包括:

1.脊索:终生保留,为主要支持结构,由脊索细胞(富含液泡)和脊索鞘(也上延包围脊髓)组成。

2.软骨弧片:脊索背方的脊髓两侧,有按体节成对排列的软骨质弓片。相当于脊椎骨椎弓的基背片和间背片,尚未形成椎体。

3.出现了保护脑和感觉器官的头骨,但仍很原始,完整的软骨脑颅尚未形成,只是在腹面和侧面包裹着脑,头骨的顶部尚未形成,仅仅覆盖着?纤维膜。

4.具有支持鳃囊的鳃笼,(咽骨),由9对垂直排列的弯曲的软骨和4对纵走的软骨条相互连接而成,支持着鳃囊,故称鳃笼。最后的一对横行软骨呈杯形,包护心脏,称围心软骨。整个鳃笼紧贴皮下,包在鳃囊的外面,不分节。

(三)肌肉

躯体肌肉分节明显,排列成倒下是M形,排列较文昌鱼的“〈”为复杂。但口漏斗部分的肌肉稍有分化,分别支配漏斗和舍的活动。

(四)消化系统

○1口的结构较特殊,口漏斗的结构前述,无上下颌,不能以下颌上颌闭口。口如何开关?用舌司口部的开关,口漏斗亦可闭合或张开肌肉。

○2肠内有螺旋瓣(盲沟)。

(五)呼吸系统

○1呼吸管:口腔后部腹面分出的一支盲管,入口处有缘膜,当事物进入咽部时,缘膜即将呼吸管挡住,防止食物进入呼吸管。

○2鳃囊:球形,由两个孔,内鳃孔(通呼吸管)和外鳃孔(通体外),共有7对鳃囊,鳃囊壁上有内胚层演变来的鳃丝,其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呼吸水流进出口:均通过外鳃孔,与鱼不同,鳃囊周围肌肉收缩,水流出,鳃囊弹性复位时,水流入,与口漏斗经常吸附在鱼体有关。

(六)循环系统

已有心脏,位于鳃囊后面的围心囊内,由一心房,一心室。一静脉窦组成。

静脉窦→心室→腹大动脉→入鳃动脉→鳃→出鳃动脉→背动脉根→身体各处→静脉

(七)神经感官

①脑,五步脑:大、间、中、小、延脑,无任何脑曲,但脑发达程度很低。

②有脑神经10对,脊神经根若干对。

③鼻孔1个

④鼻孔下方有松果眼,有晶体和视网膜,有感光作用(特有)(顶眼)来自于脑上腺(松果体),有感光作用(?)

⑤有顶体

⑥1对内耳,内耳中有两个半规管。

⑦咽部有味蕾。

⑧体外和头腹面有感觉小窝,小窝排列成行,也成侧线。

第三节分类概述

现存约70多种,分为2个目

一、七鳃鳗目

(一)特征:

1.有吸附型口漏斗和角质齿,口位于漏斗部。

2.脑垂体囊为盲管,不与细部相通。

3.鳃囊7对,分别向体外开口,鳃笼发达。

4.内耳有2个半规管

5.成体营半寄生生活。

(二)代表动物:

七鳃鳗、日本七鳃鳗

二、盲鳗目

(一)特征:

1.无背鳍,无口漏斗,口位于身体最前端。

2.脑垂体囊与咽相通。

3.眼退化,隐于皮下。

4.鳃孔1-16对,鳃笼不发达。

5.内耳仅有一个半规管。

6.营寄生生活。

(二)代表动物:

盲鳗、粘盲鳗、蒲氏粘盲鳗

第四节圆口纲的生态

选有粗沙砾石的河床及水质清澈的环境产精卵。产卵14000-20000枚,亲鳗繁殖期绝食数月,生殖后死亡,无一生还。

幼鳗:沙隐虫,3-7年,秋冬变态成成体。

第五节起源和演化

至今未找到圆口纲两个目的化石,在奥陶纪和志留纪的地层中,发现了早甲胄鱼化石。

甲胄鱼与现存圆口纲类的共同特征:

1.无上下颌。

2.无成对附肢。

3.有鳃笼。

4.单鼻孔。

5.内耳有2个半规管。

所以二者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关系如何?说法主要有二个:

1.据甲胄鱼为迄今为止得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所以圆口纲可能是甲胄鱼类的后裔。

2.有人认为甲胄鱼体被骨甲,运动不灵便,适于少动的水底生活。而圆口类则运动灵便,半寄生或寄生生活,所以两者不一定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而是来自共同的无颌类祖先,后分别发展,甲胄鱼到泥盆纪即告灭绝,圆口类则留存至今,相隔四亿多年至久。

脊椎动物起源于海水还是淡水?

据甲胄鱼所在的地层分析,五亿年前这些动物栖息于淡水,由淡水移居海洋是在泥盆纪中期以

后,所以更多的人认为脊椎动物起源于淡水。

第15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圆口纲 1.为什么是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最低等的一个纲?试述其主要特征。 答: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最低等的一个纲,主要从它的特征上得以表现。 (一)原始特征 ①缺乏用作主动捕食的上、下颌。 ②无成对的偶鳍,支持奇鳍的是不分节的辐鳍软骨。尾鳍为内部支持骨及外部背、腹叶完全对称的原型尾,这是水栖无羊膜动物中最原始的尾型。 ③终生保留脊索,外围脊索鞘,用于支持体轴。脊索背方的脊髓两侧有按体节成对排列的软骨质弓片,相当于脊椎骨椎弓的基背片和间背片,尚未形成椎体。 ④脑颅主要由脑下的软骨底盘、嗅软骨囊、耳囊软骨及支持口漏斗和舌的一些软骨所构成。脑颅不完整,除左右耳囊软骨之间有一联耳软骨外,均覆有纤维组织膜,这种状态大致相当于高等脊椎动物颅骨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支持呼吸器官鳃囊的是9对细长弯曲的鳃弓和4对纵走软骨条共同连接而成的鳃笼,鳃笼末端构成保护心脏的围心软骨。鳃笼紧贴皮下,包在鳃囊外侧,不分节,而鱼类的鳃弓则分节并着生在咽壁内。 ⑤躯体部和尾部肌肉为一系列按节排列的弓形肌节及附着肌节前后的肌膈。肌节间尚无水平隔,故不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 ⑥胃未分化,肠管内有许多纵行的粘膜褶及一条纵行的螺旋瓣,或称盲沟,是增加吸收养料面积的结构。 ⑦开始出现由静脉窦、二心房和一心室组成的心脏。除无肾门静脉和总主静脉外,循环系统及血液循环方式均与文昌鱼十分相似。 ⑧脑的各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无任何脑曲。中脑未形成二叠体。小脑还没有与延脑分离,仅为一狭窄的横带。视神经在间脑腹面不形成视交叉。脑神经中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因脑颅的枕骨区不发达,所以是由头骨之外的延脑两侧分出的。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互不相连成混合神经。内耳平衡器只有1或2个半规管。 ⑨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腺单个(发育初期成对),无生殖导管。性成熟后生殖腺在繁殖季节表面破裂,释出精子或卵,由腹腔经生殖孔进入尿殖窦,再通过尿殖乳突末端的尿殖孔排出体外。排泄系统与生殖系统无任何联系,肾脏滤泌的尿液,由输尿管导人膨大的尿殖窦,也经尿殖孔排至体外。 (二)寄生及半寄生特征 ①七鳃鳗可用口漏斗吸附在鱼类和海龟体上,以漏斗壁和舌上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血肉。角质齿损伤脱落后可再生。舌位于口底,由环肌和纵肌构成,能作活塞样的活动,由于舌上有齿而称为锉舌。 ②七鳃鳗成体的咽后部有一支向腹面分出的盲管,称为呼吸管。呼吸管口有5~7个触手,相当于头索动物的缘膜,管的两侧各有内鳃孔7个。每个内鳃孔通入一个球形的鳃囊,囊的背、腹及侧壁都长有来源于内胚层的鳃丝,构成呼吸器官的主体。鳃囊经外鳃孔与外界相通。圆口纲动物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鳃囊结构,所以又有囊鳃类之称。盲鳗无呼吸管,内鳃孔直接开口于咽部,各鳃囊不直接从外鳃孔通向外界而是分别由出鳃管往后汇总到一条总鳃管内,在远离头部的后方开口于体外,所以体外只能见到一对鳃孔。圆口纲动物的鳃孔周围有强大的括约肌和缩肌,控制鳃孔的启闭,水可以从外鳃孔流入,在鳃囊交换气体后,仍由外鳃孔流出,以适应它们吸附在寄主体表或头部钻人鱼体内部时,无法从口中进水进行呼吸作用的半寄生生活。七鳃鳗的幼体营自由生活,呼吸方式由口腔进水,经内鳃孔于囊鳃完成气体交换后,从外鳃孔出水。 ③七鳃鳗在眼眶下的口腔后有1对“唾腺”,以细管通至舌下,腺的分泌物是一种抗凝血剂,对寄主进行吸血时,能阻止动物创口血液的凝固。 2.七鳃鳗消化、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这些结构和七鳃鳗的生活习性有何关系? 答:七鳃鳗可用口漏斗吸附在鱼类和海龟体上,以漏斗壁和舌上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血肉。角质齿损伤脱落后可再生。舌位于口底,由环肌和纵肌构成,能作活塞样的活动,由于舌上有齿而称为锉舌。七鳃

第十五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圆口纲 第一节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中结构最低等而又特化的类群 一、原始特征 1.无真正的上、下颌,故称无颌类 2.无成对的附肢(仅有奇鳍,而无偶鳍)。 3.无真正的齿(仅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 4.终生保留着脊索,仅具脊椎骨的雏形(长在脊索鞘背面的软骨弧片)5.头骨不完整,还没有顶部(相当于其它脊椎动物头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6 呈“<”形 7.脑的发育程度低 内耳只有一个(盲鳗)或2个(七鳃鳗)半规管。 二、特化特征 1.具吸附性口漏斗,口位于漏斗的底部;分布在漏斗内壁及舌尖端呈锉刀式的角质齿,为摄食器。故称圆口类。 2.皮肤无鳞,体表具粘滑粘液腺。 3.嗅囊为单个的,单一的鼻孔开口于头顶中线上。故称单孔类。 4.鳃位于特殊的鳃囊中,鳃囊中附有由内胚层起源的鳃丝。故圆口类又名囊鳃类。 * 圆口类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代表着动物已进入有头、有雏形脊椎骨,但还无颌这一发展水平,在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古代无颌类已绝灭,而现存的七鳃鳗等少数种类可以说是活化石。(包括海七鳃鳗,河七鳃鳗,盲鳗等约50种低等的水栖动物)。 代表动物——七鳃鳗 主要特征: 1.口呈吸盘状,无上、下颌; 七鳃鳗常用口吸盘吸附鱼体,营半寄生生活。 七鳃鳗吸附在鱼体身上的情况 口内具角质小齿:口吸盘内侧壁上,上、下颌板上,肌肉质的小舌上,都具角质小齿。锉舌的作用如同唧筒中的活塞一样。 七鳃鳗以其口吸盘内角质牙齿及小舌,锉破鱼体,以吸取鱼的血液为生。

2.体呈长圆柱形,微纵扁,分头、躯干、尾三部分。全身光滑无鳞(具单细胞腺体) 3.仅具奇鳍(背鳍2个,尾鳍1个)无偶鳍。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没有成对附肢的一个纲。 4.具外鼻孔1个:位于头部背面两眼中间的稍前方,故称单孔类,为嗅觉器官,为一盲管,不通呼吸道。 5.脊索发达,终生存在,具脊椎的雏形 (长在背神经管两侧分节排列的雏形神经弧) (在脊索背面,每一体节内有两对极小的软骨弧片) (虽然不起任何支持作用,但他们代表着脊椎骨的雏形) 6.具特殊的呼吸器官——鳃囊 鳃束是由鳃道部分膨大而成;囊壁上有许多褶皱状鳃丝,其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在此进行。 注:①圆口类鳃囊和其内鳃丝都由内胚层而来,这与其它用鳃呼吸的脊椎动物由外胚层形成的鳃不同。②呼吸道为一盲管,后端止于心脏前方。③七鳃鳗经常以口漏斗吸附在其它物体上,这样就不能象鱼类那样由口进水,由鳃裂排出。成体七鳃鳗水流的进出都是通过外鳃孔(幼体和鱼一样)。 途径:水从外鳃孔进入→外鳃道→鳃束(气体交换)→外鳃道→外鳃孔流出鳃束周围的肌肉收缩时水流出 鳃束弹性复位时水流入 ④眼后为7个鳃孔,过去有人误认为鳃孔也为眼,所以七鳃鳗曾被称作八目鳗。 7.心脏具1心耳,1心室,1静脉窦,闭管式单循环,心脏位于鳃囊后面的围心囊内。 8.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脑神经10对),具原始的五部脑(但不明显):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9.听觉器官仅具内耳 七鳃鳗具2个半规管、盲鳗具1个半规管、其它脊椎动物为3个半规管。 10.具侧线(水流感受器) 头及躯干两侧有纵行的线沟,沟内有感觉细胞群,并有神经纤维相连,称为侧线。 但:圆口类的侧线并未形成埋在皮肤内的侧线管,而是露在皮肤表面的浅沟。 * 侧线为水栖脊椎动物的水流感受器。 11.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发育有变态(盲鳗为雌雄同体) 七鳃鳗的幼体称为沙隐虫,习性、构造与文昌鱼相似,过去错误地把幼鳗当作一种原索动物的成体。 三、圆口纲分类 现存圆口纲动物约有50种,分为两个目:七鳃鳗目、盲鳗目

动物学14章15章

第14章半索动物门 一、问答题 1、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代表动物是什么? 第15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一)、名词解释 1.脊索 2、寒武纪大爆发 3、逆行变态 4、可逆式血液循环 (二)、判断与改错 1、所有脊索动物的血液循环方式均为闭管式。() 2、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起源于中胚层细胞而脊索起源于内胚层细胞。() 3、组成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的细胞能随同动物体发育而不断生长。() 4、尾索动物是指各种有尾的脊索动物。() 5、柄海鞘的血管无动脉和静脉之分,血液也无固定的单向流动方向。() 6、头索动物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脊索终生存在,且位于头部。() 7、从胚胎发生和幼体变态的过程看,柄海鞘出水孔与进水孔两孔之间是柄海鞘的腹部,对应的一侧为背部。() (三)、填空题 1、脊索动物门的特征是具有,,,, 。另外,还有一些形状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如具有胚层,后口,存在体腔,的体制,身体和器官的分节现象等。说明脊索动物是 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成。 2、脊索动物门分为亚门,亚门和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包括纲、纲、纲、纲、和纲。 3、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之间,来源于胚 胎期的,由富含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形成的 结缔组织性质的。

4、脊椎动物(除圆口纲)的脊索只存在于时期,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所取代。 5、脊椎动物的脊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部分,是由 胚层加厚下陷卷曲形成。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和;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在脊髓中成为,而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心的,位于的腹面。 6、尾索动物多数幼体,具有脊索动物的特征但是脊索;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加。 7、柄海鞘具有外套膜,构成柄海鞘的,外套膜由外胚层的细胞和胚层的和构成。外套膜可向外分泌物质形成,所以又被称为。 动物也具有外套膜,与柄海鞘的形成和结构类似,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可以向外分泌形成保护动物的。 8、头索动物在原索动物中较为。其脊索纵贯全身并,故称为头索动物,代表动物为。 9、文昌鱼的背神经管几乎无和的分化。神经管的前端内腔略为膨大,称为。神经管的背面并未完全愈合,尚留有一条裂隙,称为。 (四)、选择 1、下列属于尾索动物亚门的动物是() A、文昌鱼 B、海鞘 C、鲫鱼 D、柱头虫 2、下列属头索动物亚门的动物是() A、文昌鱼 B、海鞘 C、黄鳝 D、大鲵 3、终生存在脊索的动物是() A、圆口动物和有变态的尾索动物 B、低等两栖动物和少数软骨鱼类 C、头索动物和无变态的尾索动物 D、少数硬骨鱼类和低等两栖动物 4、文昌鱼胚胎发育所经历的阶段依次为() A、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神经胚 B、受精卵――――桑椹胚―――――囊胚―――神经胚――原肠胚 C、受精卵――――囊胚―――――桑椹胚―――原肠胚――神经胚 (五)、完成下列表 纲名颌的有无附肢特点羊膜有无体温是否恒定 圆口纲 鱼纲

第十五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圆口纲(Cyclostomata) ?无颌类、单鼻类、囊鳃类.共70多种,是脊椎动物亚门中种类最少的一纲,也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低等的一纲 ?无成对附肢、无上下颌 第一节圆口纲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一、外形与生活习性 (一)外形 ?鳗形:体呈圆筒形,尾侧扁 ?奇鳍:背鳍1-2个(盲鳗无背鳍) 尾鳍。雌性七鳃鳗有臀鳍 ?鳃裂:七鳃鳗7对;盲鳗1-16对 外形 ?七鳃鳗口漏斗 位于头部腹面 构造与寄生或半寄生生活相适应: ?周边有细小的皮褶 ?内壁有角质齿 ?舌头也有角质齿 外形 ?单鼻孔:七鳃鳗鼻在头顶正中央, 盲鳗鼻在吻端 ?松果眼(鼻后,具水晶体,视网膜)

?顶体 松果眼和顶体可能是退化了的感光器官 外形 无成对偶鳍;尾鳍为原型尾---内部的支持骨骼及外部背、腹叶完全对称的尾型,这是水栖无羊膜动物中最原始的尾型。 七鳃鳗外形特征的顺口溜: 七鳃一眼形似鳗,圆口奇鳍单鼻孔 鼻在头顶正中央,鼻后一个颅顶眼。 (二)生活习性 ?寄生或半寄生 ?寄主:大型鱼类或海龟 ?七鳃鳗:用口漏斗吸附 ?盲鳗:能钻入寄主体内 ?海产--如:日本七鳃鳗 ?淡水--如:东北七鳃鳗 二、构造特征 1.皮肤:裸露无鳞片,具有发达的单细胞腺分泌黏液,身体两侧具有侧线感受水流。 2.骨骼系统 终生具脊索,背神经管两侧具有雏形神经弧,尚未形成椎体。(雏形脊椎骨) 脑颅、鳃笼都是软骨。脑颅顶壁没有软骨覆盖,只覆有结缔组

织膜。 3.肌肉系统 口漏斗、舌、鳃孔等处肌肉发达、有分化。体壁肌肉保持原始分节. 4.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咽、食道、肠、肛门 ?消化腺:肝脏(无胆囊;幼体有) ?无上下颌,有口漏斗和角质齿 ?消化道无胃的分化,肠管内有粘膜褶及螺旋瓣(盲沟)。 5、呼吸系统 ?七鳃鳗—— 由呼吸管、内鳃孔、鳃囊、外鳃孔构成;呼吸作用在鳃囊里进行; 鳃囊内的鳃丝来源于内胚层; 成体水流均从外鳃孔进出; 幼体则从口到呼吸管到内鳃孔, 外鳃孔 6、循环系统 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闭管式循环。血液红色。 7.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脑和脊髓 ?脑:五部脑 ?脊髓:扁平状 五部脑的特点: ?五部脑: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第十六章圆口纲(Cyclostomata)

第十六章圆口纲(Cyclostomata)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圆口纲作为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原始性特征以及其适应寄生生活所具有的特化特征。 2. 了解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重点: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难点: 七鳃鳗呼吸管及鳃囊的结构 学时: 讲授2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 2、讲授、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纲,现存种类不多,已知约70种,水生、海、淡水都有分布,营寄生半寄生生活,其特征分2个方面,一、作为最原始的脊椎动物的原始性特征,二、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 一、圆口纲的原始性特征 1. 无上、下颌,无颌类。 2. 无成对附肢,只有奇鳍,无偶鳍。 3. 终生保留脊索,外围脊索鞘,无真正的脊椎骨,但出现脊椎骨的雏形,即“神经弧的雏形”,实际上是长在脊索鞘背面的软骨弧片。 4. 头骨不完整,还未形成顶部。 5. 无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胶质齿。 6. 肌肉分化少,仍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 7. 脑发达程度较低,内耳中只有1个(盲鳗)或2个(七鳃鳗)半规管。 这些原始的特征提供了有关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的概念。 二、寄生和半寄生特征(特化特征) 1. 具有吸附型不能启闭的口漏斗,口位于口漏斗的底部,口漏斗与寄生吸附在寄生身体上的关系?在口漏斗内壁和舌上有胶质齿,用以挫破鱼体的皮肤。舌位于口底,由肌肉,能活动。当用口

漏斗吸附在鱼体上时,以胶质齿刺破寄生的皮肉,从而吸食寄生的血肉。 “圆口类”----口漏斗呈圆型。 2. 皮肤无鳞,富有粘液腺体表粘滑 3. 具呼吸管,鳃位于特殊的鳃束中。鼻孔只有一个。“单鼻类” 4. 具唾腺,其分泌物含抗凝血剂,对寄生进行吸血时能阻止动物创口血液的凝固。 第二节代表动物---七鳃鳗 一、外形和生活习性 习性:七鳃鳗有淡水产,也有海水产。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i):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海产,均营半寄生生活,常用口吸盘吸附在鱼类身上,吸食鱼的血肉,给渔业造成危害。 外形: ○1体呈鳗形,尾形侧扁,体长约30cm。 ○2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似鱼,但与鱼不同。 ○3鳍:只有奇鳍,无偶鳍。(2背鳍,1尾鳍)。 ○4无鳞:皮肤裸露无鳞,富含粘液腺,体表粘滑。 ○5头部具有吸附型的漏斗,无上下颌。 ○6鼻孔在头顶两眼之间,只有1个鼻孔,鼻孔后方皮内有?。 ○7眼1对,无眼睑,头两侧,鳃囊开口之前。 ○8鳃裂开口7对,“七鳃鳗”,曾有人把鳃裂误认为眼,故曾称“八目鳗”。 二、内部结构 (一)皮肤: 表皮,多层上皮细胞组成,表皮内有许多单细胞粘液腺。真皮,包括胶原弹性纤维,内有色素细胞。(二)骨骼: 为软骨,无硬骨,包括: 1.脊索:终生保留,为主要支持结构,由脊索细胞(富含液泡)和脊索鞘(也上延包围脊髓)组成。 2.软骨弧片:脊索背方的脊髓两侧,有按体节成对排列的软骨质弓片。相当于脊椎骨椎弓的基背片和间背片,尚未形成椎体。 3.出现了保护脑和感觉器官的头骨,但仍很原始,完整的软骨脑颅尚未形成,只是在腹面和侧面包裹着脑,头骨的顶部尚未形成,仅仅覆盖着?纤维膜。 4.具有支持鳃囊的鳃笼,(咽骨),由9对垂直排列的弯曲的软骨和4对纵走的软骨条相互连接而成,支持着鳃囊,故称鳃笼。最后的一对横行软骨呈杯形,包护心脏,称围心软骨。整个鳃笼紧贴皮下,包在鳃囊的外面,不分节。 (三)肌肉

第十五章圆口纲(Cyclosromata)

第十五章圆口纲(Cyclosromata) 圆口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其特征是有头、无颌、无成对附肢,又称无颌类(Agnatha)。包括七鳃鳗目和盲鳗目。 第一节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一.外形(以七鳃鳗为例) 体成圆筒形尾侧扁,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尾。体表光滑无鳞,皮肤柔软,富粘液腺,尾为原尾型。 头部: 单鼻孔:位于头背部中央,短管状。 松果眼:位于鼻孔后方皮下,有晶体和视网膜,感光。(脑上腺) 顶眼:在松果眼下方,感光。 眼:无眼睑,位于头侧,七鳃鳗眼大;盲鳗眼萎缩埋在皮下,无晶体。 鳃裂:位于眼后部,七鳃鳗每侧7个鳃裂;盲鳗每侧1-15个鳃裂。 口漏斗:位于头腹面,周边生小穗状皮褶,内壁有角质齿;盲鳗无口漏斗。 躯干: 奇鳍:背中线上有1-2个背鳍,雄性第2背鳍高。雌性有一臀鳍,雄性无。 无偶鳍。 侧线:位于体侧、头腹面的排列成行的感觉小窝。 肛门:位于尾基部。 泄殖突:位于肛门之后。 尾:尾鳍为原尾型。 生活方式:七鳃鳗为半寄生生活,盲鳗为寄生生活。 二.构造特征 (一)原始特征 1.无主动捕食的上、下颌。 2.无成对的偶鳍,奇鳍内有不分节的辐鳍软骨支持。原尾型尾鳍:内部 骨骼与外部均呈对称状。 3.终生保留脊索,脊索背方两侧有按体节成对排列的软骨弓片,相当于 椎弓的基背片和间背片。发生:按体节排列的中胚层生骨节不断细胞分裂,产生间充质细胞,聚集在脊索和神经管周围,间充质细胞分泌基质填充在细胞之间,在细胞周围形成窝,骨化成软骨。无椎体。 4.皮肤:裸露无鳞,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有腺细胞,无角质层,在口漏斗、舌端衍生角质齿。真皮为结缔组织,有色素细胞,侧腺为浅沟状开口皮肤上。 5.脑颅:由软骨底盘、嗅软骨囊、耳软骨囊、及支持口漏斗和舌的软骨 构成。为一个无顶壁的软骨脑匣,顶部由纤维结缔组织膜覆盖。 发生:间充质细胞在脊索两侧聚集,形成一对与脊索平行的软骨板—索侧软骨。在所测软骨前方形成一对索前软骨。嗅囊、眼球、内耳周围集中间充质细胞构成软骨感觉囊(嗅囊、视囊、听囊)。索侧软骨向外扩展汇合成一块基板。索前软骨亦左右愈合成一块叫筛板,鼻囊与筛板愈合。视囊的眶软骨发育成脑匣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