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_大数据_与人文研究的转向_韩晗

论_大数据_与人文研究的转向_韩晗

论_大数据_与人文研究的转向_韩晗
论_大数据_与人文研究的转向_韩晗

“大数据”(Bigdata)是我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次讲座的核心概念①。要谈“大数据”与人文研究的转向,则首先必须弄清楚一个关键

问题,什么是大数据?

我相信,这个名词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大数据就是瞬息万变的海量数据,这个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不确定。就像现在这间教室,不断有同学从正门进来,也不断有同学从后面出去,

————————————————

收稿日期:2013-12-11作者简介:韩

晗(1985-),男,河北衡水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大学文艺生产与消费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四川大学符号传媒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现代科技文化思想史。

①本文为作者在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珞珈论坛”上的学术演讲,囿于篇幅限制,全文有删改。此外,感谢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杨伯溆教授与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国恩教授对该演讲稿成文时的建议,作者铭感至深,特此致谢。

摘要:作为未来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大数据”,导致人类社会呈现出了“数据化”的特征。这迫使人文研究的对象、方式都发生了新的转向,即对真实性的诉求。因此,在“大数据”的语境下,未来的人文研究或会呈现出及时性、务实性与多元性等新的特征。

关键词:大数据;人文研究;转向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14)03-0022-04

韩晗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034)

论“大数据”与人文研究的转向

编者按:“大数据”是近年国内外学界、业界所普遍关注的一个学术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一年里,国内外以“大数据”为主题发表的学术论文总共超过3万余篇,而2012年尚不足千余篇,之前则更少,几乎微乎其微。

作为一个源自理工学科的专有术语,“大数据”已经随着4G网络技术、安卓4.0平台与交互性个人通讯终端的普及,逐渐成为广为大众所知且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热门名词,并日渐影响到社会科学如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路径与范式。然而,“大数据”与人文学科研究的关系研究却仍属空白。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晗在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珞珈论坛”上的学术讲稿删改而成。作为一位年轻的80后学者,

韩晗从“大数据”与人文科学研究转向这一富有挑战性、前沿性的话题入手,前瞻性地预测了未来人文科学研究在“大数据”语境下可能呈现出的嬗变趋势,因此,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演讲稿由韩晗在“新浪微博”上以“长微博”的形式发表之后,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被转发数百次,浏览近10万次。北京大学杨伯溆教授、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等知名学者均积极参与了对该问题的探讨,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再度见证了“大数据”对人文学科研究的影响与意义。基于如上考虑,本刊特编发此稿,以飨学界诸君,并期待与学界同仁争鸣讨论。

22··

教室里整体的人数是不固定的,好似一个小的世界。尽管不断变化,但这些数据又客观存在,这就是广义上的大数据。在这个人口增长、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大数据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已经受到学界的关注。

然而,目前学界对于大数据的研究,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关键在于许多学者仍然未将其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始终还在工商管理、计算机与统计学领域内进行讨论,只有少数学者将其与新闻传播、社会学进行有限度的结合。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理工科的概念,与人文科学无关。

这就好比是20年前,一说到电脑、互联网,那必定是计算机业内的专有名词,是与Qbasic、C+语言、源代码息息相关的概念。而在今天这个计算机、互联网甚至是“云时代”里,我相信仍然会有很多整天拿着手机刷屏的朋友不懂什么是编程。所以说,现在不会有人再认为,计算机、互联网只是理工科的人才需了解的专有名词。

“大数据”也一样,在未来不远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它的受益者或受害者。在我看来,“大数据”就是社会未来的组织形态,即数据化(datazation),这是我生造出的一个新单词。在这个人手一部手机、时时可以上网的年代,每个人既时常将他者数据化,也是被数据化的对象。

著名诗人卞之琳在《断章》里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外看你。”其实,“大数据”也一样。我们一边收集数据,但在许多人看来,我们也是数据之一。因为这是一个把一切人、事与社会关系“数据化”的时代。

我们的身份证、银行卡、公交卡,乃至理发店、图书馆、健身房办的卡,都是数据卡。大家在里面都是一条数据,姓甚名谁、哪年出生、是男是女、家住何处,只要输入身份证或其他证件号码,一切一览无遗。通过网上购物,商家就能采集到购买者的家庭情况,是否有婴儿、是否有宠物、是否有车、消费能力如何等等。这样看来,“大数据”是不是只和理工专业有关?

现在有个观点,“大数据”就是在互联网上的总体数据,这个数据当然很大,而且在不断变换,所以很多研究大数据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网络时代的所有资源。事实上,这只是狭义的“大数据”概念。从广义上讲,大数据是一种社

会的组织形态,研究者面对的并非浩如烟海的数据,而是由这个数据所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譬如,当年“甲流”泛滥时,国际卫生机构利用谷歌搜索所提供的“客户检索关键词”,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时间定位了流感的发作情况,这就是社会形态的数据化。

下面我谈谈大数据与人文学科的关系问题。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接受问题,但我并没有按照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作品或思潮来归纳总结,而是从出版传播学的角度来切入。譬如就“莫言影响力大”这个命题而言,我所做的研究是:莫言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当然,这是需要一个数据来说话的,比如他的书在图书馆借阅量如何、他的名字在报纸上呈现次数如何、他的书在书店销量如何、他的言论被各种文章引用率如何,甚至他的名字在微博中出现的次数如何,等等。凡此种种,都是证明他影响力大小的工具。不能笼统地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其影响力就大了,而没得奖就影响力小了。人文研究也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核心就是真实,真实来源于客观存在的数据。

我认为,青年学者在从事人文研究时,很容易犯一个错误:空泛。谈问题都是后现代、新史学、结构主义等宏大叙事的空泛概念,“巨大影响”、“绝大多数”等名词时常被使用,绝大多数是多大?巨大又是多大?

所以我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人文研究必然会发生新的转向。人文研究要与大数据相结合,而大数据又依赖于社会学、统计学而存在。美国加州大学有一个叫爱蒙德·琼斯的青年学者,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就是利用大数据来进行人文研究。他利用电脑搜索引擎、统计软件以及发放网络问卷的形式,搜集到了美国近一大半公墓管理部门的材料,旨在解答一个问题:当下美国人怎样举办葬礼?答案当然千奇百怪。研究者把这个庞大的数据扔进了计算机软件,进行分类研究,最终化零为整,形成若干条结论,综合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美国人对于生死的看法。

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有一位名叫田中诚一的美术学学者,他并不拘泥于简单的画家、画作或思潮以及时下最时髦的市场研究,而是找了中国4家美术学院的校医院,调出了50多万份电子档案,统计近3

23

··

年来美术学院学生与老师最容易患上的疾病,然后利用庞大的数据,最终指向一个学术问题:疾病与美术创作的关系。

我再举一个例子,伽达默尔、罗伯特·姚斯的接受美学是文艺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接受美学如何实践?最近湖南卫视有档热播的节目,叫《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是模式引进的,节目引进就是把国外的电视模式搬到中国来,10年前的“超级女声”就是开先河之举,目前在国内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内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近年来,“模式引进”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台、媒体运营公司获得收视率的不二法门,进而成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所关注的热门问题。

实际上,这个“模式引进”在今天能够这样火爆、深入人心,就与对“大数据”的利用分不开。事实证明,负责模式引进的公司与媒体基本上不依托传统的收视率来获取信息,而是直接向百度、谷歌、PPTV、土豆网、微信与新浪微博购买实时的监控数据,看不同的网民如何评价这个节目,然后他们会根据市场与网民的反映对下一期节目作调整,这已经完全超越了先前“收视率”这个简单的概念。所以说,关注这个问题,就是接受美学最好的实践性研究。

由此可知,我们现在面对的整个社会已经“数据化”了,人文研究的对象是人、是社会,不从这样海量的大数据中获得信息,就会无路可走。所以我认为,人文研究一定要与社会学、统计学甚至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研究结果才会更可能地接近真实并富有生命力。

“大数据”语境下人文研究即将呈现的几个特征是我要谈的另一个问题,这也是人文研究转向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我有个观点,“现代文学以史为主,当代文学以论为主,文学传播以证为主。”后者这个“证”,就是对于“大数据”实证研究的诉求。

第一个特征是“及时性”,这也是大数据的特征之一。众所周知,大数据源于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因此它具备互联网时代的某些特征。前面说,现在许多媒介机构用大数据来监控收视率,从而研究一部电视剧或一个电视节目的接受反馈情况,这就是对于及时性的诉求。现在社会瞬息万变,搞人文研究不能还坚守着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老方法,必须要及时捕捉人在特定历史时代里的变迁,因为其关注研究

的对象是人。

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人文研究对及时性的诉求并不代表急功近利或是浮躁,面对宏大的数据将其量化分析恰需要坐冷板凳的功夫。这是一个从量化到质化的过程,需要研究者有面对社会、“接地气”的研究立场。由此可知,从大数据与社会变革的时效性出发,将“及时性”融入到人文研究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研究者从跨学科的角度,面对宏观的时代背景与微观的海量数据,最终从定量到定性进行条分缕析的研究。

第二个特征是“务实性”。近十几年来,人文研究因为对西方理论的盲目依赖而患上了“失语症”。许多初出茅庐的研究者在研究论文中喜欢使用一些概念内涵不清甚至语法有误的语汇,譬如“话语漩涡”、“叙述杠杆”、“语言能量场”等等。全文通篇都是这样的话语,连许多资深教授都读不懂作者的想法。我对于这样的研究文字就4个字评价:人文气功。

所以说,不只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里也有伪科学。所谓人文伪科学,就是通篇理论呓语,缺乏务实性的研究,而务实性研究则是真科学的标志。人文研究是必须要与社会对接的,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大数据”的社会,要想获得信息,就必须对所处的社会——

—即自身的研究对象有清醒的认识。

在这里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企业为了营销而获得个人信息,需要去找中介公司购买不同人群的手机号码,然后挨个打电话推销。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百分之百我不敢讲,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他们直接开发一个APP免费软件,譬如行程导航、音乐播放与图片修改等等。客户端的手机只要一下载,软件在后台会将客户的通讯录或其他有关隐私的内容全部复制,再用这个软件自带的程序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给APP开发商,最后客户手机里所有的信息都在开发商的掌控之下。

自2010年开始,欧美学界不断有学者关心这个问题,写了不少文章谈大数据与人类的道德、法律与伦理的各种冲突,用户下载了免费软件,就必须要向商家出卖本人的隐私,这是否合法?或者说是否符合基本的道德逻辑?这就是对大数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的反例。但也说明了一点,企业尚且如此,学术研究获取信息怎可还走老路?

在“大数据”到来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技术先行、经济随后,人文研究最后尾随,这就形成了

24··

人文研究长期以来的滞后性。但在“大数据”时代里,凡事瞬息万变,这种滞后性实际上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文研究的学术意义。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这一最迅捷、直接的方式来获取这个时代最重要、最有效的信息,构成了人文研究必然的转向趋势。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时代,也是一个拆除不同知识壁垒与疆界的时代。人文研究既要有理论基础,也要关注文本、作品与历史,更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进行观念的革新与转向,努力与时代对接,使其具备务实的时代价值与人文关怀,这才是人文研究的使命。

“大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文研究的转向,并促使人文研究呈现出了一个新的特性:多元性。我认为,这是一个尤其不该忽视的问题。

多元性是当下人文研究一个重要的现状,同样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一直认为,短暂地看,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会或多或少地导致人文精神的倒退,但人文精神一旦遭遇倒退之后,又会进行一次“反扑”,往往推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宏观地看,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都带动了人文研究的转向,“大数据”也不例外。

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为例,实际上其研究长期处于“答案既成,自圆其说”的状态,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方式单一,研究结论也单一。半个多世纪以来,所研究的经典作家总是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等少数几位,而研究方式也只是思潮、生平与作品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作家是经典作家。

坦率地说,我见过许多批判鲁迅的文章,但没有见过谁真的可以将鲁迅拉下中国现代文学的神坛,也没有看到哪篇研究成果可以将一位曾经默默无闻的作家重新挖掘为文坛巨匠。那么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这种研究的终极意义究竟何在?我认为,这就是人文学科在转向之前的局限性。既然已经通过研究证明了鲁迅是经典作家,那为何后来者还不断地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来重复证明?

如何打破这样的研究现状,就迫使研究者要直面现实的社会问题,让其研究变得多元化。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是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目的、研究策略的多样化。因此,研究者在面对“大数据”时,一定要学会甄别,取我所需,促使人文研究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转向。

我认为,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以前人文研究对象太单一,而如今是太复杂。图书馆里人文科学书架的书加起来,也不过大数据的冰山一角,连一个U盘都不到。现在研究者面对的是整个“大数据”,从前几年的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微博文学到今天的APP阅读、微博热词生成、数据框架等等。面对这些海量数据,不要说穷尽一生心力,就是穷尽千秋万代,谁也无法完成,且不说数据本身浩瀚无边,更加之“大数据”每秒钟以几何级数暴增。因此,研究者谁也不能顾此失彼,要学会“海里淘金”,在“大数据”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以前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也相对单调,而“大数据”则要求研究者务必要掌握更多的研究方法。科学技术不但干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人文研究有了新的要求。譬如说在20年前,计算机、互联网还是理工学科的专属工具,人文研究根本不必涉猎。但现在如果脱离了这两样东西,我们这个年代,还能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方法上吗?

因为多元化成为趋势,所以时代要求我们在面对大数据时,必须要凭借新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式,进而得出新的研究结论。譬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系的王瑾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互联网、多媒体、Web/Android与APP等技术与公民社会、中国文化心理关系的探求,取得了令人信服、瞩目的学术成果。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我认为王瑾教授的研究是有意义、“接地气”的,反映了“大数据”时代下人文研究的必然趋势。

“大数据”作为未来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人文研究当然无法僭越其而独立存在。这一密切关系不但要被人文研究界所积极发现,而且要广为学界挖掘与应用,以推动未来10年里人文研究的顺利转向,进而促进技术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责任编辑马艳]

ADiscussionof"BigData"andtheDiversionofHumanisticStudies

HAN Han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34,China)

25

··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内容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西方哲学名著品读系列】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的(从主体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皮亚杰 西方传统的认识论主要探讨了人类认识的来源、可靠性等问题,这是西方哲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几乎是所有哲学家都要涉及到的。到了近代,认识论则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根据对于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英国形成了经验论学派,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后天经验。但不同的哲学家之间又存在着分歧,洛克和霍布斯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休谟则是怀疑主义经验论。在欧洲大陆形成了唯理论,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知识的源泉,才能够提供可靠的真理,而理性认识并不依赖于经验。有笛卡儿的二元论唯理论,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和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 传统的认识论停留在哲学层面上,对于认识的发生问题的探讨很笼统,没有经过试验验证,是一种粗糙的认识理论。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让·皮亚杰(1896-1980)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修正了传统认识论的这一缺陷,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细致地探讨了人的认识发生的内在机制,并研究了认识发生的成因。无疑,这是认识论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人的认识存在着一个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了成熟的认识,是从幼儿阶段逐渐建构起来的。在不同的认识阶段上,认识建构的方式、人的认识能力都是不同的。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水平(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时的幼儿没有任何自我意识,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或者说,没有我与非我的区别。这个时期的认识活动是建立在感知活动之中的。这种感知活动完全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把一切事物都与之联系起来;当然,这是我们观察的结论,作为幼儿本身则没有意识到这种自身中心化。这种活动的特点是:还没有把不同的活动协调起来,每个活动都形成一个孤立的整体,不同的活动之间缺少联系。 到了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左右,可以说发生了一场革命:主体的活动被联系起来,被协调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意识到自己是空间中诸种客体中的一个。虽然这还只是在实物水平上进行的,这表明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原来的自身身体的中心化,并且具有了主动性。主体活动的协调,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分化的根源。 前运演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左右)。这个阶段发展的结果,是儿童能够运动概念符号来进行思维和描述世界。儿童对于主体内部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初步不完全的逻辑结构;对于外部客体的协调则导致了因果观念的出现,表现为儿童总是问“为什么”。儿童的思维是定向的,不具有可逆性,不能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也没有守恒的概念。比如,如果不是同时看见的三对棍子,而是在一个场合看见A小于B,另一个场合看见B小于C,他不能由此推论出A小于C,只有把它们同时摆在一起他才能够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说,他的思维还具有直观的特点。 具体运演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进行逻辑运演,虽然是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的。与上一阶段相比,一个重大的进展是可逆性的出现和守恒概念的建立。他处理问题时可以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能够把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能够进行预见和回顾。表现为他不是在犯了错误以后再进行纠正,而是能够对错误预先进行纠

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 例范文)详细编制方案 北京博思远略咨询有限公司投资研究部 二零一三年四月 目录 第一部分博思远略编制大数据项目可研报告思路 (3) 一、大数据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3) 二、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要求 (3) 第二部分甲级资质单位编制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2013发改委标准) (5)

第三部分关于大数据项目可研不同用途及编制重点差异的说明 (11) 一、大数据项目可研报告按用途分类构成 (11) 二、用于发改委立项的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1) 三、用于银行贷款的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2) 四、用于申请用地的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3) 五、用于IPO上市募投的大数据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5) 第四部分大数据项目可研编制热点问题与专家答疑集锦 (16) 一、企业在项目立项备案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提高通过率? (16) 二、哪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具有发改委甲级资质的机构撰写? (17) 三、大数据项目投资决策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博思远略可以提供哪些 服务? (18) 五、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流程及各阶段提交材料清单? (19) 第五部分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 (21) 一、“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1)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1) 四、“节能方案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2)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3)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4) 七、“经济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5) 八、“社会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6) 第六部分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节选(基于成功案例) (28)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方案 (28) 二、企业介绍说明(图形数据归纳直观化) (28) 三、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方案(根据要求可做效果图) (29) 四、项目综合能耗方案设计 (30) 五、项目投资构成方案设计 (31) 六、项目设备选型方案设计 (33) 七、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方案设计 (35) 八、项目市场前景分析(基于大量数据) (36) 九、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38) 十、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38) 第七部分博思远略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 (40)

论如何理解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

论如何理解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 从西方哲学总体的发展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这一阶段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接着第二阶段是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中世纪哲学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近代哲学,哲学的研究问题就是对前两个阶段的综合,即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具体地讲,在经院哲学后期,唯名论彻底颠覆了天主教神学的权威地位,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文学艺术风格的更新和宗教生活方式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和神学观念的权威,大量作品怀疑权威呼唤关注人性此岸的幸福,主体性觉醒得到发展,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建树都是以他们所提供的这种新的人性模式和生活理想为前提的。17世纪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一切权威——无论是古代的权威还是中世纪的权威——都充满了强烈的理性批判意识。17世纪的时代特征就是怀疑精神和经验方法,普遍的怀疑精神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基本原则。 正式标志近代哲学的诞生亦即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型就是从那个时代的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开始的。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问题上。认识论问题说到底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主观精神如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因此17—18世纪西欧哲学的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认识的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最终竟形成了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的尖锐对立,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初衷都是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是试图建立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认识论原理方法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就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就是认识的来源 (2)就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就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就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认识;重视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真理就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原理内容:真理都就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与范围。真理都就是具体的,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 说的,都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 对待错误。 3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认识运动就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

身,追求真理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与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 4、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区别: 真理与谬误就是对立的。真理就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谬误就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 映;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对立,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 (2)联系:真理与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就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 实事求就是:P41 解放思想:就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符合客观。 与时俱进:就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与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实事求就是的内在要求与前提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一、让·皮亚杰简介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自幼聪慧,十岁就发表了第一个作品,描述他在公园见到的一只患有白血病的麻雀。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皮亚杰便转向心理学。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任该所所长。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先后担任过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并于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皮亚杰一生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50多部,其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代表性著作包括:《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智慧心理学》、《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等。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独立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自我调节系统勇敢地面对环境,但不受它的左右,这一系统仍然运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忽略它,或者把自己的程序强加给环境”。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一)成熟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2289861.html,/journal/as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2289861.html,/10.12677/ass.2016.55113 文章引用: 莫东林.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Material Ontology Is the Ontology of Marxist Philosophy Donglin Mo Department of Marxism,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Nov. 8th , 2016; accepted: Nov. 22nd , 2016; published: Nov. 28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228986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ontology in Marxism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in academia. Marxist ontology is the material ontology, because Marxism,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carries out the material ontology 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ields; Marxism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people, emphasizing the human sensibility; and the material ontology of Marx has a distinct value orienta-tion. However, practical ontology has its limitations. Keywords Ontology, Material Ontology, Existence, Practice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莫东林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8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22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8日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本体论这一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Open Access

论哲学的人文转向(一)

论哲学的人文转向(一)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理解,从而没有形成真正的哲学人文转向之自觉。建立在意义(价值)、理解、主体间性等范畴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对我们的哲学思考有重要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文价值取向,其核心是一个维度、两个要义。一个维度即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维度,两个要义即哲学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是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它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又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是我们建立哲学人文观的基础。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取向,都要求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重新理解哲学。哲学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思维范式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价值观的重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转向/哲学范式 【正文】 人文是近年来学界颇为流行的词汇之一,但从哲学层面来理解人文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时髦”词汇来使用。所以,人文是一个大家熟知而并非真知的领域,或者说人文作为一个意义域是被忽视的。 我们认为,要真正理解、把握人文的本质和真蕴就必须从哲学层面来看问题,而从哲学层面把握人文,就必须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来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西方哲学理解上的简单化或偏差,以及对中国哲学研究取向上的误区或盲点,致使对人文的研究和理解存在种种问题。 从19世纪后半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发生了转向,即与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不同的致思方向。这种转向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是所谓的“语言哲学转向”,一是所谓的“人文主义转向”。对于前者,人们有较充分的认识,表现在把“语言哲学转向”作为一种哲学范式来理解,这就使人们对语言哲学的把握有着理论上的自觉。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偏差,即把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仅仅理解为语言转向,似乎“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最重要和唯一的特征,以至认为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时代的标志,语言哲学的兴起是西方哲学发展的新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们对于哲学人文转向的理解,情况就不同了。其一,仅承认“语言转向”,而不承认“人文转向”。认为哲学本属人文学科,研究人文理所当然,何谓“人文转向”?!似乎哲学只有转向非人文的“语言”或“科学”才是转向。其二,承认现代西方哲学发生了“人文转向”,但把这种转向简单归结为以“非理性”为标志,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一个个都是“非理性”的人文主义者。这实际上是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仅仅看作是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否定。以上两种认识都没有把哲学人文转向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即范式的变化来理解,所以,没能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个意义域予以充分的重视和研究。 与对现代西方哲学人文转向理解上的偏差有关,对于中国的人文研究或大而化之,使之成为一个泛而又泛的“共同话域”,而不从哲学层面去理解;或高谈重建实践哲学,却无视实践哲学的人文向度。 近年来,各门具体科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自然科学,都谈“人文精神”;每当对现实忿忿不平时,便指责我们的时代丧失了“人文精神”,但人们所理解的人文却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哲学就像一个长着许多脑袋的怪物,每个脑袋都说着不同的语言。一位热心于人文精神讨论的学者曾感慨地说,“整个讨论的水平明显低于人们的期望”,“差不多是在一加一等于二的层次上的”1](编后记)。对于人文没有共同的基础和基本的体认,其原因在于没有把人文作为一个哲学的范畴来理解,在哲学层面对人文没有达到

发生认识论原理

3008发生认识论原理(卷名:心理学) J.皮亚杰著。它是一本研究认识的起源的重要著作.3卷本,1950年出皈。伦敦G劳持利奇和基根·保罗出版社1972年出皈w梅斯的英译本The PrIntiple5 0f Genetlc Epistemolcigy。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王宪钿等的中译本《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在书中用缝的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连结的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认识的发生和 发展的观点。皮亚杰说:“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本书是他几十年来研 究儿童智力发展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的理论总结. 皮亚杰主要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但他指出其研究“在本质上是认识论的。”而认为“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不满意传统的认 识论只颐到高级水平的认识,即只颢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因此,他确足“发生认识论的 目的就在于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 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掌思维。”凡是熟悉皮亚杰工作的人,都会发 现正是这一理论思想指导着他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的。 本书共分3章:第l章为认识的形成。作者应用了逻辑、数学的概念术语对所得的研究 资料作了结构性的分析。他以运算为标志区分出儿童思维发展的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从而阐明了认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建构过程而 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向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过渡的原理。第2章为原初的机体条件。作者分析了认识获得的生物学前提。也就是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他首先评述了J—B.de拉马克的经验主义,指出拉马克学说主要缺乏的是关于变异和重新组合的 内在能力的概念以及关于自我调节的主动能力的概念,而提出S—R(刺激一反应)公式的行为主义学派正是坚持了拉马克学说的精神的,他主张对这一公式应作彻底的变革:把S—R 公式改写成S:R,或更确切地改写成S (A)R,“其中A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而 同化才是引起反应的根源。”他还对“天赋论”、“从本能到智力”和“自我调节系统”问题 作了分析。第3章为古典认识论问题的重新考虑。作者对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古典认识 论问题分别作了考察,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认识的发生离不开继续不断 的建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不仅为研究认识论的读者建立了一个可供经验验证的方法.也提供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用跨学科的知识阐述认识起源问题的范例。

论西方哲学认识论的转向和科学方法论的演变

论西方哲学认识论的转向和科学方法论的演变17世纪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一切权威——无论是古代的权威还是中世纪的权威——都充满了强烈的理性批判意识。17世纪的时代特征就是怀疑精神和经验方法,普遍的怀疑精神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基本原则。 正式标志近代哲学的诞生亦即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型就是从那个时代的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开始的。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问题上。认识论问题说到底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主观精神如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因此17—18世纪西欧哲学的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认识的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最终竟形成了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的尖锐对立,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初衷都是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是试图建立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 科学方法论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广义的则指所有正确的方法论,即科学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 科学方法论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探索各部门的新生长点、提示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是从人类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的哲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普遍的方法论。它对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起指导作用,并将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形态,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有4种形态:自然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 笛卡尔认为,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 笛卡尔认为,我可以怀疑一切,但当我在怀疑一切时,我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这是清楚明白因而也是确实可靠的事实。怀疑总是一种

[精品]认识论原理

认识论原理 一、认识及认识能力 人脑具有的认识思维能力,是人们具有思想意识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认识,哲学上也叫意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主观意识自身)在头脑中的反映,感知并引发关联思考,既指感知和思考的过程活动,也是指其结果——结论。 人的认识思维,绝不是如照相机录音机等仅仅是记录那么简单直接,首先是感知,然后有不同事物概念的建立并储存,最后才是事物之间的联系,现象与关系的总结性思考并得出结论。 或换个角度说,感知并记忆,分析与对照,最后归纳、概括、抽象等总结性思考,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三大步骤。就好比计算机,数据输入储存,数据采集和对照,数据逻辑关系计算并得出结论。 人脑的功能,主要优势不在于感知和记忆,也不在于简单的分析对照,这在很多动物中也普遍存在,比如如老马识途,条件反射等。 人脑的复杂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归纳总结、抽象等思维),能够寻找到事物表象背后的因果本质,这才是人脑独有,区别于普通动物的认识能力,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独特能力基础,是认识能力的关键。通俗地讲,能够提问和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找出怎么办,这才是认识的本质。 人的认识最初形成,需要倒推到猿人祖先。 最初猿人赤手空拳打天下,与普通动物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凭借身体的本能,没有任何工具的使用,承受着自然界生存竞争的残酷压力。在猿人的生存活动中,逐渐凭借头脑的初步认识能力,经历了从自然工具的偶然使用,到刻意寻找并保存自然工具,到简陋修整自然工具,再到刻意制作简单的人造工具(旧石器时代),又到较复杂的人造工具(新石器时代)…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语言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基础和工具的平台,是认识能力提高的先天物质基础条件,没有语言,无法意识思维。 在此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猿人到原始人的转变标志,就是旧石器时代的出现,代表着人对自然的现象和简单规律的初步认识和掌握,标志着人从此具有了认识的能力和意识,这是人与普通动物的划分标准。 原始人的认识,来源于生存活动(认识对象),却对生存能力的提高,生存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强力的物质和方式方法保证。否则,人的先天体能,远远不足以成为自然万物之灵。 自从人类有了认识能力,即具备了其三大特征:珍贵性——众多生命中的极其稀少和高级;遗传性——先天具有,还可以继续向下遗传;进化性——认识能力在使用中不断提高和发展。 由于认识的感知,认识的思考总结,都是主观的头脑活动,认识的结论,也必然是主观的,唯心的。正确与否,有多少谬误,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证明。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经验的历史积累,逐渐才有更复杂抽象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经验和理论对认识的检验和证明,是相对的,但也是先进的;实践的检验,为根本性的(非唯一性的)。 认识结论的产生,既受到认识者的经验、理论、思考能力的主观制约,也受到认识者的认识角度,立场、方式方法等客观条件制约。认识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时,主观客观条件的不同,认识结论会形成明显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体现了认识活动的相异性。其中,认识的错误,归根到底都是人们感知和思考的错误,故而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讲都是主观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只有存在或灭亡,强大与弱小等等性质,没有对错道德的问题和属性。 由于认识的对象同一,其现象和背后隐含的规律,总是相同的,尽管有人的认

心理学名著

十二、心理学名著 第1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 第2部《实验心理学史》林波 第3部《心理学史》黎黑 第4部《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威廉冯特 第5部《荣格自传》荣格 第6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 第7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荣格 第8部《性学三论》弗洛伊德 第9部《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 第10部《梦的解析》英文版弗洛伊德 第11部《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第12部《弗洛伊德自传》弗洛伊德 第13部《理解人性》阿德勒 第14部《超越自卑》阿德勒 第15部《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 第16部《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 第17部《智慧心理学》皮亚杰 第18部《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 第19部《行为主义》华生 第20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森 第21部《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班杜拉 第22部《成为一个人》罗杰斯 第23部《超越自由与尊严》斯金纳 第24部《人猿的智慧》苛勒 第25部《教育心理学概论》桑代克 第26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考夫卡 第27部《拓扑心理学原理》勒温 第28部《教育论》思想简介斯宾塞 第29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哈特曼 第30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加涅 第31部《心理学原理》詹姆斯 第32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 第33部《认知心理学》(第七版)罗伯特.索尔索第34部《人对意义的寻求》维克多.弗兰克 第35部《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布勒.艾伦 第36部《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 第37部《教育心理学》奥苏伯尔 第38部《记忆》艾宾浩斯 第39部《机体论》戈尔茨坦 第40部《分裂的自我》R.D.莱恩 第41部《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维纳 第42部《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科尔伯格

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新版

大数据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新修版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大数据中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大数据中心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认识论原理总结

第二部分: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重点掌握】 【原理】:该原理在使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运用及判断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⑴首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 ⑵其次再在材料中找如下内容: ①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这认识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⑶以上四点不一定能找齐,可以是其中之一 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重点掌握】 〖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③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3.(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应用范围】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②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注意】①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人们犯错误,通过总结经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会得到正确的认识。③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因而其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 第二部分: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重点掌握】 【原理】:该原理在使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运用及判断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⑴首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 ⑵其次再在材料中找如下内容: ⑤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⑥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⑦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⑧这认识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⑶以上四点不一定能找齐,可以是其中之一 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重点掌握】 〖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③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3.(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应用范围】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②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注意】①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人们犯错误,通过总结经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会得到正确的认识。③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因而其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数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数据 篇一:大数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年 前言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中商产业研究院每年完成项目数量达数百个,在养老产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产业园区、互联网、电子商务、民营银行、民营医院、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酒店、机械电子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可对同行业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性、建设性意见,为客户设计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及建设工程方案、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和评价;内容详实、严密地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的必要性。我们策划编制的大数据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发改委、投资商与金融机构的审慎下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出版日期】 XX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订制 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主要经济指标说明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二、经营业绩 三、资质证书 第三章大数据市场分析 一、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 二、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三、大数据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项目总体规划 一、项目定位 二、项目功能 三、主要服务内容 第五章运营管理 一、商业模式 二、运营模式 第六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地理位置 三、交通条件 四、基础设施 第七章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一、工程建设基本原则 二、总图布置方案 三、建设经济指标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证主义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 证主义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现象学: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现象”一词(概念)在现象学之前与在现象学中的意义不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启蒙运动之前的“现象” 是神学用语。“现象”是通向神的启示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神学基础——,是不能正确理解现象的。 启蒙运动的“现象” 启蒙运动中最重要、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是英国的经验主义,是洛克、休谟的哲学。他们不认为信仰可以正确解释现象,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正确解释任何东西。休谟对人类的理性——不管它是否有神的帮助——提出了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在他们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形而上学陷入最深刻的危机。 为了拯救形而上学,康德写了出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那里,对我们人类的理性来说,世界无非就是现象世界。我们的理性具有接受、整理、总结、塑造现象世界的能力。而世界只能通过现象被我们所接受、所理解。而事物本身,人类理性是不能探及的。在康德那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常常被人忽略,叫做“合成”,这是理性接受了现象之后,使用自己的功能对其进行加工的产物。就原则上讲,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合成”的结果。 现象学与现象 为什么胡塞尔和其他一些出色哲学家要把他们的学说叫做“现象学”呢很简单,他们关心的首先是现象,甚至无非现象。现象很重要么因为,既然我们对事物本身——或者用唯物主义和其他本体论哲学喜欢用的术语“本质”——不可能有任何把握,我们的理性的唯一对象无非就是现象,那么,我们能够或者必须研究的唯有现象而已。 但是,胡塞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设定。他认为,“现象”不是事物对人类理性的作用,而是人类理性本身。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性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他是把康德的哲学作了彻底的发展。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认识论

第四章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功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体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使认识活动的发生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认识形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由实践提供和规定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创造力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 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客观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成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唯物主义观点。(2)检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认为:把实践看做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唯一性、至上性、绝对性,即实践一定能检验真理,凡经实践检验的一切都是客观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相对性,即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是一个过程,已经检验过的真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再检验。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道理的真实性。 三、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这是由实践的本性所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这是由认识的特性所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有相对对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发作用于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指导主体自觉按照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活动。 5、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