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配煤基础知识

配煤基础知识

配煤基础知识
配煤基础知识

配煤炼焦技术

【摘要】系统介绍了近几十年来配煤炼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也介绍了焦炭质量预测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了专家配煤系统,并探讨了当前配煤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配煤炼焦灰分硫分原理质量预测建议应用

配煤是炼焦煤准备的工序之一。炼焦或碳化前煤料的一个重要准备过程。即为了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焦炭,把不同煤牌号的炼焦用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

从前,炼焦只用单种焦煤,由于炼焦工业的发展,焦煤的储量开始感到不足。而且还存在着煤炼的焦饼收缩小,推焦困难;焦煤膨胀压力很大,容易胀坏炉体;焦煤挥发分少,炼焦化学产品产率小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采用了多种煤的配煤炼焦。配煤炼焦扩大了炼焦煤资源,把不能单独炼成合格冶金焦的煤,经过几种煤配合可炼出优质焦炭,还可以降低煤料的膨胀压力,增加收缩,利于推焦,并可提高化学产品产率。配煤炼焦可以少用好焦煤,多用结焦性差的煤,使国家资源不但利用合理,而且还能获得优质产品。

炼焦用煤品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配煤技术涉及煤的多项工艺性质、结焦特性和灰分、硫分、挥发分的配合性质和煤的成焦机理等。长期以来,配煤试验一直是选定配煤方案、验证焦炭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配煤技术程序。配煤方法有配煤槽配煤和露天配煤厂配煤两种。

当前世界各国炼焦煤资源稀缺,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考虑到经济效益及现实情况,国内外各焦化厂都在致力于配煤方案的研究。虽然方案千变万化,而配煤的原理却不外乎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原理、共炭化原理这三种。

一、配煤理论简介:

1 胶质层重叠原理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

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

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 互换性配煤原理

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操作条件。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3 共炭化原理

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外Collin在400℃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乌克兰的研究工作则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废料共焦化,由于芳香结构的有机物对配煤的结焦性具有良好的影响,所得焦炭强度得以提高,并获得贵重的化学产品。国内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李保庆等利用10g固定床反应器研究废塑料与煤共焦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塑料添加量不超过5%时,煤气产率增加,焦油收率提高,焦油中脂肪烃和甲基化芳香化合物明显增加,而半焦性质基本不受影响。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可行。该所曾对几种沥青与重庆焦化渣用Corbett法进行了组成分析,研究表明,减压渣油和丙烷脱沥青饱和烃

含量较高,沥青质很少,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差。热裂化渣油和乙烯焦油含有相当高的芳烃与沥青,QI少,因此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好。煤焦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芳香性能,因此溶剂性能较好,但QI含量高,对焦油过程中间相发展不利。

二、焦炭质量预测

1 焦炭灰分、硫分预测

在生产状况稳定的条件下,焦炭的灰分、硫分与配合煤的灰分、硫分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一般预测模型为:Y=aX+b

应用数理统计中最小二乘法确定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b,并以此控制配合煤的灰分、硫分,以及调整单种煤使用的比例和为选择煤源提供参考。

2 焦炭冷态强度预测

焦炭冷态强度(指M40、M10)预测所采用的指标一般为煤化度指标和粘结性指标。预测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煤的工艺指标为参数,如Vdaf与C.I.、MF、G、y的组合,一般常用Vdaf与G的组合,因为这两个因素对焦炭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一般Vdaf为28%~32%,G为88%~72%或y 为14~18mm。配煤的挥发分升高,焦炭裂纹增多,强度下降,特别是M40,配煤挥发分每变化±1%,M40变化±2.0%,M10变化±0.2%;第二类是以煤岩指标为参数进行预测;第三类在考虑配合煤指标的同时,也考虑炼焦煤准备和炼焦工艺条件。

3 热态性质预测法

焦炭的热态性质通常采用焦炭的反应性指数(CRI)和反应后强度(CSR)来表示。预测方法有三种:(1)焦炭冷态指标预测法:这类方法主要基于焦炭冷态性质指标,如焦炭强度(M40、M10)、气孔率与气孔分布、光学组织等来预测。(2)配合煤指标预测法:该方法依据配合煤反射率、粘结性、惰性物含量以及配合煤其他性质,如灰分、挥发分、灰组成等进行预测。多数预测模型仅限于生产实践数据或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适用范围也局限于各自炼焦煤种(3)单种煤性质预测法:冯安祖等从单种煤性质入手,研究了不同单种煤的煤化度指标(挥发分、镜质组最大反射率)、

粘结性指标、灰组成与其焦炭热性质的关系。认为煤的挥发分与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挥发分位于22%~26%以及Rmax为

1.1~1.2 左右,单种焦的热性质最佳。单种煤的粘结指数(G)、胶质层厚度(y)、全膨胀(a+b)、基氏流动度(lgMF)与焦炭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之间存在基本一致的规律性。

三、为了保证焦炭质量,又利于生产操作,在确定配煤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1、配合煤的性质与本厂的煤料预处理工艺以及炼焦条件相适应,保证焦炭质量达到规定的技术质量指标,满足用户的要求。( p; M. X3 E3 x7 s

2、符合区域配煤的原则,有利于扩大炼焦煤资源,充分利用弱粘结煤。: B) I6

3、有利于增产焦炉煤气及化学产品,控制煤料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压力,避免难推焦。

4、缩短来煤的平均距离,便于车辆调配,避免“逆流”现象。

5、来煤数量均衡,质量均匀。

6、降低生产成本,有经济效益。

要确定炼焦配煤的配煤比,除了符合以上各点基本原则之外,首先要做配煤试验。在试验前,要将各单种煤的工业分析和胶质层厚度、G值等有关指标测定完,再按一定配合比例对配煤中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y值、G值等进行加和计算,当发现有的指标有问题时,重新调整配合煤的配煤比。使配煤比满足配煤工艺指标的要求。按比例配合好的炼焦煤进行小焦炉(或铁箱)试验。炼出的焦炭符合技术质量指标要求,即把这个配煤比定为焦炉生产的配煤比。在焦化厂生产中,需要变更配煤比时,一般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增减某几种煤,或者按煤场贮存某种煤数量的情况调整配煤比。

四、炼焦煤的配合工作在焦化厂的备煤车间进行,工艺流程有以下几种:

1、先配后粉流程。将参与炼焦单种煤,按配煤比先配合好然后再进行粉碎。1 @. G6 这种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操作方便,使用于煤料粘结较好、煤质较均匀的情况。这种流程不能按不同煤种控制不同的粉碎粒度,当煤质条件差、岩相不

均匀时不宜采用。我国大部分焦化厂采用这种流程。- T- F% V1 m; ]( F9 p 2、先粉后配流程(分组粉碎)。对于参与炼焦的单种煤,按性质不同进行不同细度的粉碎,然后按配煤比混合均匀。

这种工艺流程长、工艺复杂,需多台粉碎机,配煤以后要有混合装置,所以投资大、操作复杂。该流程是按各单种煤的性质分别控制不同的粉碎粒度,保证煤料最佳粒度范围,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为了简化这种流程,可采取只对一部分单种煤进行单独粉碎,然后再与其他煤配合、粉碎的方法。一般进行预粉碎的煤种粉碎性能差。气煤和瘦煤硬度较大,一般只对气煤进行预粉碎。这样可以改善煤料的粒度分布,对于不同的配煤选择适宜的预粉碎细度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有试验表明:对气煤预粉碎炼焦后,焦炭抗碎强度指标M40提高2%以上,耐磨性指标M10降低0.5%以上。, B5 ^, A4 A2 d9 y# m

3、选择粉碎流程。按参与配煤炼焦的各煤种和岩相组成的硬度的不同,以及要求的粉碎的粒度不同,将粉碎与筛分相结合。煤料经过筛分装置,大颗粒的上物进入粉碎机再粉碎。这样既消除了大颗粒,也防止了粘结性好的煤种的过细粉碎,从而改善了结焦过程。8 G4 X8 c; J$ k$ w: Q

五、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应用

如宝钢配煤专家系统,该系统由煤资源信息系统、单种煤信息系统、配合煤信息系统、焦炭质量预测系统及生产控制系统构成。包括了单种煤到配合煤、由配合煤到焦炭的正向推理过程和对应的反向推理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包含确定性的关系和领域专家的经验。该研究的专家配煤系统主要由优化控制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和故障诊断子系统组成。优化控制子系统主要完成焦炭质量预测、配煤比计算和专家自学习三大功能。因为混合煤的煤质特性与各组成单煤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所以采用了神经网络建立焦炭质量模型。计算配煤比需要应用规则模型。自学习是根据检测到的实际值与计算出来的各种中间结果,自动地修改数学模型或形成新的规则模型。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单种煤的性质参数、配合煤及焦炭的质量目标、配煤工艺的设计参数、系统优化参数、数学模型的计算参数等;故障诊断子系统组成由锁控制、实时监控、故障

诊断与报警处理、参数调节、远程监控五模块构成。目标是使该系统可任意查询、提取、组合、比较、打印各种指标,并可绘制趋势图,文件能区分各种权限进行相互交流和传递,具备在线查询及留有其他接口,供其他部门连接。

配煤工具软件的使用:

传统的配煤计算主要是人工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人们把固定的配煤计算方法写入软件,运用计算机技术轻松快捷实现配煤计算分析。主要目的是:1、减轻人工计算的繁杂程度;2、全配煤方案提供参考,以便优化配煤方案,拓展人工配煤思路,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主流软件有《胜龙配煤量化分析系统》《胜龙配煤通》系统软件

六、发展配煤炼焦技术的建议

(1)发展配煤炼焦技术历来是我国合理利用炼焦煤资源和提高焦炭质量的主要措施。但是配煤技术在研究开发上没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在生产上没有大的进步,这是我国当前焦炭质量低的主要症结之一。发展配煤技术涉及多方面技术和需要一定的条件。当前我国各焦化厂和科研、设计院所,都不具备独立研究开发配煤技术的能力,因此必须统一规划、协调,联合科研、设计、生产多方面的力量,集中一批优秀科技人员,并得到足够的资助,经过数年努力攻关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2)提高焦炭质量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采用煤预处理技术。我国除宝钢等个别企业采用配型煤工艺外,绝大多数焦化厂没有采用煤预处理工艺,这也是我国焦炭强度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煤预处理工艺适于不同的炼焦煤和要求不同的条件,因此采用该工艺时要根据本厂炼焦煤特点和条件,通过试验选择适当的煤预处理工艺。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华东、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焦化厂,可采用捣固、配型煤、煤干燥(调湿)及风动选择粉碎等预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在世界上都已工业化,在支持个别有条件的企业引进这些技术的同时,应组织科研、设计和生产等单位联合消化,并进一步研究开发使之发展成为能向其它企业推广应用的技术。

七、实行配煤炼焦有哪些积极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降低焦炭成本。能够单独炼焦的肥煤、焦煤资源太少了,配煤可以使用一些弱粘结性甚至不粘煤。

2、有利于得到用户需要的质量指标的焦炭,满足不同的用途。

3、有利于炼焦生产操作,避免推焦困难。

煤气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煤的组成和性质 一、煤的形成 煤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它是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来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大量堆集的古代植 物残体在复杂漫长的生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下,经过不断的繁衍、分解、化合、聚集后, 植物中的碳、氢、氧以二氧化碳、水和甲烷的形式逐渐放出而生成含碳较多,含氧较少的成煤植物, 再经煤化作用依次形成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超级无烟煤。 二、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1、煤的元素分析主要包括: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 ●碳是其中的主要元素。煤中的碳含量随煤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年轻的褐煤含碳量低,烟煤次之, 无烟煤最高。 ●氢是煤中的第二大元素,其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量。煤中的氢含量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减少; 褐煤最高,无烟煤最低,烟煤居中。 ●氧也是组成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元素。氧元素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并不产生热量,但能与氢生成 水,吸收燃烧热。是动力用煤的不利元素。它在煤中的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降低。 ●氮在煤中的含量比较少,随煤化程度变化不大。主要于成煤的植物品种有关。 ●硫是煤中的最有害杂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它不仅腐蚀金属设备,而且对环境有污染。 硫随成煤植物的品种和成煤条件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与煤化程度关系不大。 2、煤的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水分:根据水在煤中的存在状态,人们把煤中水分分为:外在水、内在水、结晶水和化合水。 煤种的水对煤的工业利用和运输都是不利的。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内水过高(8%)不利于 制的高浓度的煤浆。 ●灰分:煤中所有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后以及煤中的矿物质在高温下产生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 后剩下的残渣。这些残渣几乎全部来自于煤中的矿物质。它的含量也是煤气化的主要控制指标 之一。灰分含量越高,相对碳的含量就低,粗渣和飞灰量增大。灰水处理工号的负担加大。 ●挥发分:煤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后将分解出水、氢、碳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人们把除去分 解水后的分解物称作挥发分。挥发分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非常明显。利用挥发分可 以计算煤的发热量和焦油产率。原料挥发分髙时,制的的煤气中甲烷等碳氢化合物含量高,不 利于合成氨生产。挥发分中的焦油等物凝结后,易堵塞管道和阀门。这也就是常压固定床煤气 炉必须使用无烟煤或焦炭的缘由。 ●固定碳:煤样在900℃左右的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后,残余物扣除灰分后所得的百分率 即为煤的固定碳含量。 3、灰分及灰熔点:

煤的焦化知识

煤炭焦化知识 煤炭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为保证焦炭质量,选择炼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是挥发分、粘结性和结焦性;绝大部分炼焦用煤必须经过洗选,以保证尽可能低的灰分、硫分和磷含量。选择炼焦用煤时,还必须注意煤在炼焦过程中的膨胀压力。用低挥发分煤炼焦,由于其胶质体粘度大,容易产生实高膨胀压力,会对焦炉砌体造成损害,需要通过配煤炼焦来解决。产品和用途 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和化学产品3类。 (1)焦炭。炼焦最重要的产品,大多数国家的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铸造与有色属冶炼工业,少量用于制取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粉还用作烧结的燃料。焦炭也可作为制备水煤气的原料制取合成用的原料气。 (2)煤焦油。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 (3)煤气和化学产品。氨的回收率约占装炉煤的%~%,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式作为最终产品。粗苯回收率约占煤的1%左右。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硫及硫氰化合物的回收,不但为了经济效益,也是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经过净化的煤气属中热值煤气,发热量为17500kj/Nm3左右,每吨煤约产炼焦煤气300~400 m3,其质量约占装炉煤的16%~20%,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氢和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的氢气和代替天然气的甲烷。煤焦化工艺 焦化厂主要生产车间: 备煤车间(煤仓、配煤室、粉碎机室、皮带机运输系统、煤制样室) 炼焦车间(煤塔、焦炉、装煤设施、推焦设施、拦焦设施、熄焦塔、筛运焦工段(包括焦台、筛焦楼)) 煤气净化车间(冷鼓工段(包括风机房、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等设施) 脱氨工段(包括洗氨塔、蒸氨塔、氨分解炉等设施) 粗苯工段(包括终冷器、洗苯塔、脱苯塔等设施))

选煤基础知识

选煤基础知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选煤基础知识目录

第一节煤的性质和分类 1.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是由植物在湖泊、沼泽地带埋没在水底、泥沙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地壳运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在细菌、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经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逐步演变而成的。 距现在约亿年以前,植物死后,遗骸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由于地壳变动,沉积地带下降,泥沙不断冲积,植物遗骸一层一层地埋在地

层中,在缺氧的条件下,受厌氧细菌的作用,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腐泥和泥炭。这是成煤过程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 成煤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变质阶段,也叫煤化阶段,也就是从腐泥、泥炭转化成煤。由于地壳下沉和变动及其它原因,泥炭逐渐失去氧、氮和氢,相对地增加了碳含量和硬度,变成了最年轻的煤——褐煤。随着地壳的继续下沉,温度和压力继续上升,煤层的煤质继续发生变化,煤化过程进一步加深,褐煤逐步变成烟煤,最后变成无烟煤。 2.煤的性质有哪些 煤是不均质的混合物,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主要是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可以燃烧,所以也称为可燃体。无机物质主要是各种矿物杂质,通常不能燃烧。 煤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工艺性能等。 3.煤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煤岩组成、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磁性、粒度组成、泥化程度等。 分析和研究煤的物理性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它将为煤炭加工技术的发展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 4.什么是煤岩组成 煤岩组成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它们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别。镜煤和亮煤都有光泽,但镜煤的断口呈贝壳状,质地较致密。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1)、工程地质学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便科学评估,合理利用,有效改进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 (2)、工程地质条件 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3)、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 ②影响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工程活动破坏地质环境) (3)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 人类开采矿产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形成各类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活动,比如工程建设必须作地下水保护论证、渗漏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调查等等 3、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①岩土类型及性质(地层岩性与性质) ②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等) ③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区等) ④水文地质(地下水成因、埋藏、动态、成分等) ⑤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岩溶、泥石流等) ⑥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块等) 4.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稳定性问题 ③斜坡稳定性问题 ④围岩稳定性问题 5.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 (3)环境影响评价—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促使矛盾转化和解决,既保证工程安全,经济,正常使用,又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条件 6.说明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方案类型,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工程投资的大小,影响基础建设

#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全

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为提高办事处业务人员的业务实战水平,在煤炭市场中施展才能,抢占先机,开拓客户,占领市场,特编撰汇总此学习大纲,主要学习掌握煤炭基础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由于时间仓促,有些资料自网上搜索得来,难免有不足和遗漏,请指正。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一、水分符号:M,单位:%, 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水分高要影响煤的质量。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问题,水分高的煤就难以破碎;在锅炉燃烧中,水分高就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时,水分高会降低焦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中,水分也是一个定质和定量的主要指标,故在签订销煤合同时,用户一般都会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 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在水分 水: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外水:在开采或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在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在水分越低.水分的存在对煤极其不利,在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水分会成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水分指标有:全水(符号:Mt),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在水分;一般分析煤样水分(也称空干基水分,符号:Mad ),它是指分析用煤样(《0.2mm)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在水分。有时用户也会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符号:Mar),一般可认为Mar=Mt。 二、灰分符号:A,单位:%,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1.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 2. 地球圈层结构: 一、外三圈:(1)大气圈<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他是二氧化碳、水汽、惰性 气体、尘埃等占1%>、 (2)水圈 (3)生物圈 二、内三圈:(1)地壳 (2)地幔 (3)地核 3. 莫霍面或莫氏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一 级不连续面。 4. 地壳(A 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地壳(A' 层),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叫花岗质层,又称硅铝层;下层地壳(A'' ),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叫玄武质层,又称硅镁层。 5. 地质作用: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7.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 物质 8. 矿物的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 成 2 种或 2 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即同质多像. 9. 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的痕迹的颜色) 10. 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画、压入、研磨的程度。 11. 摩氏硬度计: 5 正长 [标准矿物名称/硬度级别]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 磷灰石石?6 石英? 7 黄玉?8 刚玉?9金刚石?10

12. 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13. 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 善程度互相消长的。 14.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 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15. 岩浆作用:把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16. 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的物质,如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 17. 侵入作用: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 壳 之中冷凝而结晶,这种岩浆活动称侵入作用. 18. 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动: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这种活动称喷出作用 19. 火山喷发类型: 一、裂隙式喷发(又称冰岛式喷发类型) 二、中心式喷发:(1) 宁静式喷发型; (2) 斯特龙博利式喷发型; (3) 爆烈式喷发型。 20. 近代火山分布规律 (1) 环太平洋火山带; (2)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3) 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21. 产状:是指岩体的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接触关系,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 22. 根据火成岩中SiO2 的多少,如同对岩浆分类一样: 分为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45%^ 52%、中性岩(52%-65% 和酸性岩(>65% 四大类。 23. 沉积岩: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2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一)先成岩石的破坏 1.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 、生物- ) 2. 剥蚀作用(有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两种方式) (二)搬运作用 1. 机械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重力等都可进行机械搬运

选煤基础知识

选煤基础知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选煤基础知识目录

第一节煤的性质和分类 1.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是由植物在湖泊、沼泽地带埋没在水底、泥沙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地壳运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在细菌、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经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逐步演变而成的。 距现在约亿年以前,植物死后,遗骸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由于地壳变动,沉积地带下降,泥沙不断冲积,植物遗骸一层一层地埋在地

层中,在缺氧的条件下,受厌氧细菌的作用,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腐泥和泥炭。这是成煤过程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 成煤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变质阶段,也叫煤化阶段,也就是从腐泥、泥炭转化成煤。由于地壳下沉和变动及其它原因,泥炭逐渐失去氧、氮和氢,相对地增加了碳含量和硬度,变成了最年轻的煤——褐煤。随着地壳的继续下沉,温度和压力继续上升,煤层的煤质继续发生变化,煤化过程进一步加深,褐煤逐步变成烟煤,最后变成无烟煤。 2.煤的性质有哪些 煤是不均质的混合物,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主要是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可以燃烧,所以也称为可燃体。无机物质主要是各种矿物杂质,通常不能燃烧。 煤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工艺性能等。 3.煤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煤岩组成、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磁性、粒度组成、泥化程度等。 分析和研究煤的物理性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它将为煤炭加工技术的发展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 4.什么是煤岩组成 煤岩组成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它们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别。镜煤和亮煤都有光泽,但镜煤的断口呈贝壳状,质地较致密。

地质学基础知识点

Chapter 2 Mineral Section 1 Some basic conceptions 1.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由元素组成. 2.元素是构成地球的最基本物质,由同种原子所组成. 2.1 元素(element):周期表共有112种,自然界有92种 2.2 同位素:是中子数不同(原子量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变种. 同种元素的同位素,物化性质基本相同.总共有300余种. 2.3 可分放射性和稳定两种同位素(radio & stable isotope).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U238,U235,U234,Th232,Rb87,K40等 稳定同位素:主要有O16,O17,O18,C12,C13,S32,S33,S36,H1 2.4 半衰期(half-life):放射性元素蜕变到其原来数量的一 半所需时间. 半衰期: Rb87-Sr87 : 500亿年, Th232-Pb208 : 139亿年, U238-Pb20645亿年, K40-Ar40 :15亿年, U235-Pb207 :7.13亿年, C14-N14 : 5692年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用来测定火成岩石的绝对年龄; 稳定同位素主要用来确定岩石的物质环境与来源.如地壳,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月球,陨石等。 2.5 同位素研究是当代倍受重视的国际前沿,地化专业主攻。 3.克拉克值Clark value: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美国科学家克拉克采集了世界各地的样品5159个;用取得的化学分析数据,求出了16公里厚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百分重量,后人称克拉克值,又称丰度Abundance。国际通用。 单位ppm=10-6,即克/吨。目前还用ppb=10-9。 克拉克值≠克拉值;5克拉=1克。 3.2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 其中, O,Si,Al,Fe,Ca,Na,K,Mg,Ti,H 10元素占99.96%; 而O, Si, Al, Fe, Ca 5元素占了92.46%。 4. 晶体(Crystal)定义: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体。 或晶体是具有晶格构造的固体。 这种固态物质称结晶质(晶质)。习惯上,将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物体称为晶体(即,晶体是原子有规律排列的外观表象)。相应地,将不具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称为晶粒Crystal grain。 存在二种晶体:天然晶体(绝大多数)和人造晶体(少数)如人造石英、金刚石等。非晶质体Non-crystal: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如火山玻璃,超冷液体。自然界极少。 在一定条件下,非晶质体可向晶质体转化。如火山玻璃→玉髓。 准晶体quasicrystal定义:其内部结构由多级呈相似的配位多面体在三维空间作长程定向有序分布的固体。 quasicrystal为一种新的凝聚态固体,但其内部原子既不像非晶质体那样成完全无序的分布,又不具有像晶体那样的三维周期性排列有序。目前尚未发现天然产出的准晶体。 5 矿物Mineral定义:由天然产出且具有特定的(但一 般并非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构造的均匀固 体。自然界广泛。 准矿物Mineraloid: 在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 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标准结 晶构造的均匀固体。

选煤基础知识

选煤基础知识 目录 选煤基础知识 (1) 第一节煤的性质和分类 (3) 1.煤是如何形成的? (3) 2.煤的性质有哪些? (4) 3.煤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4) 4.什么是煤岩组成? (4) 5.煤的化学组成包括哪些? (5) 6.煤中水分存在有哪几种类型? (5) 7.煤的水分含量对其应用有何影响? (5) 8.什么是煤的灰分? (6) 9.灰分对煤的应用有何影响? (6) 10.什么是煤的挥发分? (6) 11.什么是煤的固定碳? (7) 12.煤的元素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7) 13.煤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 (8) 14.煤的密度有哪些表示方法? (9) 15.什么是煤的孔隙率? (9) 16.什么是煤的脆度? (10) 17.什么是煤的可磨性? (10)

18.什么是煤的润湿性? (11) 19.含矸率如何计算? (12) 20.煤和矸石的泥化如何测定? (12) 21.为什么要对煤进行分类? (13) 22.我国煤的分类指标是什么? (13) 23.煤炭如何按粒度分类? (16) 24.设计中原煤的质量等级如何分类? (16) 25.煤的用途有哪些? (17) 第二节选煤厂的基本情况 (17) 26.选煤厂的分类有哪些? (17) 27.选煤厂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19) 28.什么是原煤受煤作业? (19) 29.什么是原煤的选前准备作业? (19) 30.什么是选煤作业? (20) 31.什么是选煤产品装车? (20) 32.选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0) 33.选煤是利用煤和矸石的哪些物理性质的差别? (21) 34.选煤方法的种类有哪些? (21) 35.选煤厂的主要产品和副产品是什么? (22) 第三节选煤方法 (22) 36.跳汰选煤的工作原理? (22) 37.重介质旋流器的分类? (23)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 2、地球圈层结构: 一、外三圈:(1)大气圈<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她是二氧化碳、水汽、惰性 气体、尘埃等占1%>、 (2)水圈 (3)生物圈 二、内三圈:(1)地壳 (2)地幔 (3)地核 3、莫霍面或莫氏面: 位于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位于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 4、地壳(A层)能够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地壳(A'层),与花岗岩的成分相似,叫花岗质层,又称硅铝层; 下层地壳(A’'),与玄武岩的成分相似,叫玄武质层,又称硅镁层。 5、地质作用: 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与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矿物: 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7、岩石: 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8、矿物的同质多像: 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能够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与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即同质多像、 9、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的痕迹的颜色) 10、硬度: 指矿物抵抗外力刻画、压入、研磨的程度、 11、摩氏硬度计: [标准矿物名称/硬度级不] 滑石~1 石膏~2 方解石~3 萤石~4 磷灰石~5 正长石~6 石英~7 黄玉~8 刚玉~9 金刚石~10 12、解理: 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13、断口: 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相消长的。 14、岩浆: 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与岩浆矿床的母体。 15、岩浆作用: 把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焦化基础知识要点

焦化基础知识要点 一、焦炭转鼓强度与配合煤的粘结性、挥发分和装煤方案(炼焦工艺)等有关。 配煤挥发分一定时,粘结指数越高,焦炭M10越好;配煤粘结性一定时,挥发分越低,焦炭M40越高,而采用捣固炼焦工艺又可弥补入炉料的粘结性和堆比重不足。 二、配合煤硫分可按各单种煤硫分用加和计算,也可直接测定。 在炼焦过程中,煤的部分硫如硫酸盐和硫化铁转化为FeS、CaS等而残留在焦炭中(S残),另一部分硫如有机硫则转化为气态硫化物,在流经高温焦炭层缝隙时,部分与焦炭反应生成复杂的硫碳复合物(S复)而转入焦炭,其余部分则随煤气排出(S气),随出炉煤气带出的硫量因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及炼焦温度而有所不同。 煤中硫分转入焦炭的百分率△S=(S残+S复)/S煤=(S煤—S气)/S煤×100%,则配合煤的硫分控制值可按焦炭硫分控制要求用下式计算: S煤=×S焦,% 式中S煤、S焦——煤、焦炭的硫分,% K——全焦率,% 一般△S=60~70%,当K=74~76%时,S焦/S煤=80~93%,即室内炼焦条件下,焦炭中硫分为煤中硫分的80~93%,提高炼焦终温可使△S降低,故焦炭硫分将有所下降。 三、装炉煤堆比重 增大堆比重可以改善焦炭质量,特别对弱粘结煤尤为明显。在室内炼焦条件下,增大堆比重的方法主要有捣固、配型煤、煤干燥等。装炉煤的粒度组成对堆比重影响很大,配合煤细度高则堆比重减少,且装炉烟尘多。 四、炼焦速度 炼焦速度通常指炭化室平均宽度与结焦时间的比值,例如炭化室平均宽度450mm,结焦时间为18h,则炼焦速度为25mm/h。 炼焦速度反映炭化室内煤料结焦过程的平均升温速度,根据结焦机理,提高升温速度可使塑性温度间隔变宽,流动性改善,有利于改善焦炭质量。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 2.地球圈层结构: 一、外三圈:(1)大气圈<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他是二氧化碳、水汽、惰性 气体、尘埃等占1%>、 (2)水圈 (3)生物圈 二、内三圈:(1)地壳 (2)地幔 (3)地核 3.莫霍面或莫氏面: 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 4.地壳(A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地壳(A'层),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叫花岗质层,又称硅铝层; 下层地壳(A''),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叫玄武质层,又称硅镁层。 5.地质作用: 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矿物: 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7.岩石: 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8.矿物的同质多像: 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即同质多像. 9.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的痕迹的颜色)10.硬度: 指矿物抵抗外力刻画、压入、研磨的程度。 11.摩氏硬度计: [标准矿物名称/硬度级别] 滑石~1 石膏~2 方解石~3 萤石~4 磷灰石~5 正长石~6 石英~7 黄玉~8 刚玉~9 金刚石~10 12.解理: 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13.断口: 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相消长的。 14.岩浆: 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15.岩浆作用:

水文地质学知识点整理

地下水的概念P1: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石(土)空隙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既有液态的水液,也有气态的水汽,也包括固态的水冰,还有介于它们之间其他形态的水。 地下水的功能属性P2: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地下水是生态因子,地下水是环境(灾害)因子,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地下水是地球深部的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P4:野外调查,野外试验,室内试验,遥感,地球物理勘察,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水循环与地下水赋存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P7 地球圈层构造划分表 地球外部圈层:由五个大致成层分布的自然子系统组成,按照性质可以分成3类。即3个无机子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个类有机子系统———土壤圈。1个有机子系统———生物圈。 2、地球水圈可以划分为地质水圈和水文水圈。P9 3、地球上的水循环P10:地球各个圈层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统称为大气水的水循环,又叫做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两类。 4、岩石(土)介质中水的存在形式P17页

5、赋存介质的水理性质P19-20:指与水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赋存介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空隙的大小、多少、连通程度及其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些性质的差异,会使其储容、滞留、释放以及透过水的能力不同。表征介质水理性质的指标有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 容水度:指介质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质。 给水性:指饱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质持水性:指重力释水后,介质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 二、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1、包气带和饱水带:P21 2、越流P22:把两个含水层透过该弱透水层发生垂直水量交换的现象称为地下水的越流。 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分为潜水、承压水、与上层滞水。其中潜水和承压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P23 3、潜水的概念P26:潜水是地表一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智商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选煤基础知识试题

选煤基础知识试题 1、选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选煤方法分为哪两种? 答:1)除去原煤中的杂质,降低灰分和硫分,提高精煤质量,适应用户的需要。 2)把煤炭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便有效合理的利用煤炭,节约用煤。 3)煤炭经过洗选,矸石可以就地废弃,可以减少无效运输,同时为综合利用煤矸石创造条件。4)煤炭洗选可以除去大部分的灰分和50%-70%的黄铁矿硫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选煤方法可概括分为:干法选煤和湿法选煤。 2、我厂主要使用的选煤方法是什么? 重介选煤和浮游选煤。 3、什么是重介选煤? 在密度大于1g/cm3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的差异进行选煤,叫重介选煤。 重介质选煤的优缺点:优点是分选效率高于其他选煤方法;入料粒度范围宽;生产易于自动化。缺点是工艺复杂,生产费用较高; 设备磨损快,维修量大。 4、造成重介旋流器压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什么? 1)管路堵塞;2)管路部分磨损,阻力增大或有漏洞3)重介质泵衬里、叶轮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压力低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重介旋流器入料压力低时,排料不成辐射状,形不成了中心柱。 5、降低重介质消耗都有哪些措施? A、改善脱介筛的工作效果,比如采用高效脱介筛,加强喷水。 B、 提高磁铁矿回收率,保证磁选机效率在98%以上。C、保持各设备液位平衡,防止堵、漏事故。D、严格控制从重介系统外排煤泥水。 E、保持稀悬浮液质量稳定。 F、保证磁铁矿粉的粒度要求。 G、加 强磁铁矿粉管理。设置贮存库,防止泼散流失。H、采用稀介质直接磁选。 6、什么叫浮游选煤? 浮游选煤是指在充气的煤浆中,依据颗粒表面润湿性分选煤泥。 浮选的分选粒度是多少?0.5mm以下的煤泥。 浮选药剂选择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1)浮选效果好,即具有好的选择性和高的浮选速度; 2)单位耗量低,价格低; 3)来源充足,成分稳定,不含毒性,无刺激作用; 4)对产品过滤脱水无不良影响。 7、什么叫筛分?按筛分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哪两种? 筛分是用带孔的晒命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级的作业。按筛分方式可划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8、什么叫弧形筛? 弧形筛是一种筛面在纵向呈圆弧形的固定筛。 弧形筛的优缺点是什么?

地质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地质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岩石学基础知识 一、矿物 矿物是天然产物,通常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比较固定的化学成份。有的矿物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铜、金刚石等;有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黄铁矿、方解石等。某些人工合成的矿物,如人造金刚石、人造水晶等,其化学成份与物理性质与自然矿物类似,但不是天然产物,称之为“人造矿物”或“合成矿物”。 目前,已发现的矿物约3000多种,但组成煤系地层岩石的常见矿物仅有20余种,称之为造岩矿物。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方解石、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黄铁矿、赤铁矿和铝土矿等。 二、岩石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界中有些岩石是由一种矿物组成,如纯洁的大理岩是由方解石组成;而多数是由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少数由火山玻璃物质、胶体物质或生物遗骸组成。 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征,与矿物比较,岩石的物质组成不固定,物理性质不均匀。 岩石与矿产的关系密切,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如煤炭、石油等)绝大多数蕴藏于岩石之中,与岩石具有成因和时空上的联系。 自然界中岩石种类名目繁多,但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地壳下面存在着高温高压的熔融硅酸盐物质(称为岩浆),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沿着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盐矿物,主要氧化物是SiO 2。根据SiO 2 的百分 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这些岩浆岩中的SiO 2含量依次逐渐增大。根据岩浆岩的产出深度和状态的不同,岩浆岩又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也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岩浆岩侵入体对煤层的破坏性主要表现为:①煤层被侵入体所代替,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完整性,减少了煤炭的可采储量;②由于接触变质的影响,使煤的灰分增高,黏结性减弱,煤质变劣,降低煤的工业价值;③侵入体硬度较煤层大,会妨碍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增加生产成本;④侵入体在煤层中发育时,使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困难,甚至造成废巷等损失。 岩浆岩与沉积岩及变质岩的主要区别标志有:①岩浆岩大多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因冷凝过快而呈玻璃质结构;②具有特有的矿物及结构构造;③与围岩有明显的界线,常含有围岩碎块,称“捕虏体”,接触处有热变质现象;④没有任何生物遗迹或化石。 2、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岩浆岩、沉积岩或早先形成的变质岩),在地壳中由于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改变(高温、高压或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液体的影响),使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或矿物成份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如:

煤焦化基础知识50题问答1

煤焦化基础知识50题问答 1、中国煤炭分哪几类?烟煤分哪些煤种? 答:中国煤炭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三大类。 烟煤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十二个煤种。 2、原煤为什么经过洗选加工? 答:如果把煤比作工业的粮食,那么由地下采出的原煤只能算是“稻谷”,这种“稻谷”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利用的,需要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 原煤灰分高,灰分是存在于煤中的主要有害杂质。炼焦时煤的灰分对焦炭质量影响很大。炼焦煤的灰分每降低1%,焦炭灰分降低1.33%。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焦炭灰分每降低1%,则高炉焦炭消耗量可节约2.2%~2.3%。同时,高灰分的煤增大运输量,如果每年有2亿t煤炭需要经过铁路运输的话,当煤的灰分增加1%时,大约每年就得多装300万t矸石,需要6万多节50t的车皮,这是十分惊人的浪费。 无论是化工用煤、动力用煤、民用燃煤,灰分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煤燃烧时,矿物质(灰分)不仅不产生热量,而且会吸收一部分热随炉灰排出。有关生产实践表明,当动力用煤的灰分增加1%时,则燃煤消耗量将增加2.0%~2.5%。 除了灰分以外,硫含量也是十分有害的杂质。一般认为,1%(质量分数)硫分的危害程度不亚于8%灰分的危害程度。不仅炼焦用煤要求低硫炼焦,既是作为燃料使用,煤中的硫也是有害的,因为煤中硫的80%是可燃的,燃烧时产生SO2、SO3和H2S等有害气体,排入大气,污染环境,造成公害。 原煤洗选的主要任务是:降低煤的灰分,使混杂在煤中的矸石、煤矸共生的夹矸煤与煤炭按其相对密度、外形及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别加以分离。同时,降低原煤中的无机硫含量,如煤中的黄铁矿硫(FeS2),它以单体混杂在煤中,且相对密度很大,在重力洗选过程中,容易将其去除。通过洗选加工以满足各种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指标的要求。 3、什么是煤的高温干馏?

地质学基础知识

地质学基础知识 1.1 地球及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购造和地壳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3、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4、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6、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7、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8、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 和长期性。 9、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造陆、沿半径)水平运动(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 10、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11、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 12、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1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14、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15、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 km?70km中 源地震,范围(70 m ~300 m)深源地震,范围(300 m?700 m)。1.2 岩浆作用和火成岩 1 、岩浆成份分类: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少量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挥发性物质。 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到往上运移再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3、岩浆作用分为:喷出作用、侵入作用。 4、火成岩分为:喷出岩、侵入岩。 5、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6、程度分火山按喷发剧烈为:猛烈式、宁静式。 7、喷发形式:中心式、裂隙式、熔透式。 8、喷出物质:以固态、气态、液态的形式存在。 1.3 岩石 1 、喷出岩的产状分为:火山锥、岩钟、岩熔流。 2、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第二部分》倾 入作用与倾入岩 1 、倾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倾入周围岩石,而未达到地表。 2、倾入体的产状:岩墙、岩床、岩盘与岩盖、岩株、岩基。 3、火成岩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地质学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地质学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的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3、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4、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5、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6、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7、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8、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9、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0、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和。 11、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2、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3、地层: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14、岩层:由上下两个岩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 15、地层层序:地层上下或新老关系

能源基础知识复习课程

第一章能源基础知识 第一节能源的概念 通常凡是能被人类加以利用以获得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都可以称为能源。 第二节能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区别: 在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概念中,二者的区别是:⑴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概念外延是交叉关系,即有一些自然资源不属于能源,如,铁矿石、铝土等;而有一些自然资源本身也属于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另外有一些能源就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核电、水电、火电等。⑵自然资源必须直接来源于自然界,而且具有自然属性;而能源则不同,它既可以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也可以间接来源于自然界,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 第三节能源分类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首先根据产生的方式以及是否可以再利用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包括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会有转换损失,但二次能源有更高的终端利用效率,也更清洁和便于使用。 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 一.煤的组成 煤包含有很多元素,由可燃物和不可燃物组成。 可燃物主要包括有机质和少量的矿物质,不可燃物包括水和大部分矿物质,如碱金属,碱土金属,铁,铝等的盐类。 煤的元素组分,即碳,氢,氧,氮,硫五个元素。 碳是组成煤大分子的骨架,在各元素中最高,一般大于70%。随着煤化程度的不断增高,煤中碳元素的含量也越高,如某些超无烟煤,碳含量可达97%。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组成元素,它占煤的质量分数为1-6%,越是年青的煤,其含量也越高。氧元素是组成煤有机质的十分重要的元素,越是年青的煤,氧元素的比例也越大,发热量常随氧元素的增高而降低,其含量从1-30%均有。 氮元素在煤中的比例较少,一般为0.5-3%。 硫元素也是组成煤的有机质的一种常见元素,它在煤中含量的多少,与煤化程度的高低没有明显关系,其含量从最低的0.1到最高的10%均有。 煤的元素组分的不同,不仅能反映出煤化程度,而且也直接表征出煤性质的不同。 如碳含量低氧含量高的煤,多是粘结性很差或是没有粘结性的年轻煤;碳含量高氧含量低的煤则常是一些无粘结性的年老煤;只有碳含量在84-85%,氢含量在5%以上的中等变质程度的煤,才是结焦性较好的炼焦用煤。 二.煤的分类 煤的种类很多,质量也相差悬殊,不同类型的煤有不同的用途。如结焦性好或粘结性好的煤是优质的炼焦用煤;热稳定性好的无烟块煤是合成氨厂的主要原料;挥发分和发热量都高的煤是较好的动力用煤;一些低灰,低硫的年轻煤则是加压气化制造煤气和加氢液化制取人造液体燃料的较好原料。 2-1. 煤的国际分类(简单分类) black coal/hard coal (黑煤或硬煤):包括烟煤(bituminous,主要用于钢铁制造工业)和无烟煤(anthracite). brown coal(褐煤),包括低热值的lignite(褐煤,大部分用于电厂)和peat(泥煤,用于电厂,水泥等工业制造行业)。 2-2. 中国的分类法是以炼焦用煤为主的工业分类法 就煤分类国家标准把我国的煤从褐煤到无烟煤之间共划分为14个大类和17个小类: 常见的三类:无烟煤,褐煤,烟煤。 无烟煤分为三个小类,即年老无烟煤,典型无烟煤和年轻无烟煤,主要按各小类工艺利用特性不同而划分。 褐煤分为两类,即年老褐煤和年轻褐煤,根据其性质和利用特征不同而划分。 烟煤共12个煤类,即贫煤,贫廋煤,廋煤,焦煤,肥煤,气肥煤,气煤,1/3焦煤,1/2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