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凝聚正能量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凝聚正能量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凝聚正能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习水县醒民镇中学教师颜定华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关键是要让学校教育的正能量得到有效的凝聚和散发。只有让正能量的宣传教育占领教育主阵地、而且形式鲜活多样,让师生乐于参与,自觉参与,才能实现核心价值得到有效的传播,通过党建引领学校教育发展、通过“文字文化”、“制度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声音图形文化”、“模范典型文化”、“乡土文化”等载体或形式实现特色校园文化成功创建,从而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能量校园文化思想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学校是主阵地,学校是最为有效的实施窗口之一。要让主阵地真正收到攻防兼备的战果,就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有效地开展工作,就要切合学校实际有特色地落实文化创建,让文化促进正能量凝聚,散发精神热力,引领公民走向道德高地。

一、党建引领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成为主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的精神,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是新时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出路。为此,学校党支部就要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党的优秀历史传承一直以来影响着学校的成长,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批评与自我批评”、“三讲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中形成的制度,是民主的篇章,是实事求是的科学观,是创新发展的号角。学校在支部建设活动中结合学校工作,有效地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建设党员先锋阵地,让党员同志带头,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发展,促进教职员工思想走在高处,行动落到实处,大家便能一切以学生为本,便会以成为“四有”好老师为荣。以学校在正轨发展为基调,让支部的旗帜高扬,学校定能吹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

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给我们呈现,站在学校党支部的位置,我认为加强学习领悟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实质是关键,只有对党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进行深入学习才能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并且要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实践,在宣传与实践中与那些逆流的思想斗争、辨别、感化,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我们的思想信仰、扎牢我们的精神防线,打造学校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精神高地。只要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传播主流,就能凝聚教师、家长、社会的正能量。学校开展工作才能高声说话,而不必窃窃私语,才能真正实现支部旗帜红色不褪,才能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发展梦。

要让这一切成为现实,党支部要带头建立自己的制度文化,尤其是廉政制度文化。支部还要领导学校各部门、岗位细化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坚持制度执行的监督地位不转移、力度不放松、民主不放弃。

二、传播文明正能量,让民族优秀文化响彻校园

杜威说:“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已生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历几千年仍然光鲜亮丽,就是因为它为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接纳、内化,并成为他们生存的精神营养,不是强迫他们吸收,而是与一代代学生的思想临界点碰撞、结合、融会。孔子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这些前人的精辟论述充分证明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而我国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相当丰富的大国之一,我们只要科学地选择那些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在校园传播,文明的正能量便能发挥它奇特功效,就能创建好文化校园、文明校园。

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可以从选编民族文化校本教材,结合各门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等入手,让教师通过课堂传播“文字文化”,教育学生爱国、爱家、敬老、孝亲等;祖国的优秀文化既有精神思想层面的以文字为载体的主体文化,更有千百年来形成的“行为文化”,规范学校一周、一日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生的一日文明行为,都是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的渠道,可以让学生“近朱”变“赤”。

指导孩子们在家、学校、社会不同场合的礼仪行为,教给孩子们在不同时节的一些历史渊源及礼仪规范,既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更能增长他们在将来人生历程中对祖国文化的自信。

还可以通过“活动文化”传播,比如“祖国好,家乡美”、“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等上级组织的系列活动,它们能高效地实现学生对祖国产生自豪感、责任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也能让他们增长知识。这些活动是学生亲自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只要我们循序渐进,便能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在成长阶段立好德之根基,树好人之筋骨。

“声音文化”也是有效传播正能量的方式之一,通过举办诗文朗诵、“道德讲堂”、播放爱国电影、收听优秀曲目等往往能通过感观刺激,让学生心灵得到释放、变得宁静,也可让学生心志坚忍、行动果敢。锻炼学生心性的意义正如孟子所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此外,“图形文化”也是学校文明推广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学校通过含有文化意蕴的绿化、美化、亮化,如草坪上一句石刻的诗意提醒:“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校园内设置文化名人雕塑、书画廊、校史馆等。

民族文化在学校各个场所、各个时段有机地分布了,还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让古代的文化同我们的时代发展跟进,比如“网上祭奠”,比如在班级文化创建中设立“点赞台”等,让文明传播的内容、方式更接地气。

三、挖掘红色正能量,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历经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给祖国大江南北留下了无数红色遗产,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和富有理想、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民族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之一,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红色文化是离我们这个时代较近的文化财富,无数鲜活的教材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特别具有思想震撼力。学校利用好重大节庆组织学生参观纪念地、纪念馆,慰问军烈属,组织相关读书活动、征文竞赛、主题班会、社会调查、讲座等,让红色的血液在学生心灵流淌,让革命传统植根于幼年、少年,强固民族艰苦朴素、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等基因。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才能让民族永远新生。

学校在开展这类活动中务必从实,要从学生心灵有收获上考虑方案的制定,要让形式和内容统一,要延长活动链条,更要让学生自觉参与为主,才更有实效。如我校在组织团员青年参与为烈士扫墓活动中,大家通过对烈士墓的打扫、分小组自行编织花篮敬献,听关工委同志介绍烈士事迹,参观烈士图片展览,烈士墓前谈感受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烈士的精神有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在将来的人生旅途中,就会不自觉地用烈士的精神来指引前行。未成年人的思想阵地有了红色能量的激励,校园、社会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新风尚。

另外,在校园内树模范典型、开发乡土优秀资源、汇聚青春力量都是很好地凝聚正能量的教育方式。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遮凉着每一寸土地。”这就必须要我们本着爱国、爱教、爱生的动机,立志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方能在校园让正能量之花绽放,让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创出特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