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大学起源诠释中的理性及情结

现代大学起源诠释中的理性及情结

现代大学起源诠释中的理性及情结
现代大学起源诠释中的理性及情结

中文摘要: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学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进展状况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大小及其指向性也是变化的。因此,作为历史过程的大学特征变化,既有连续性和继承性,也有断裂性和背叛性。所以,当我们想要通过追溯中世纪大学而获得对于现代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创新等问题的解释时,就必须对于大学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断裂性、继承性与阻抗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唯此,才能厘清我们思维和诠释中的理性和情结。

关键词:现代大学;中世纪大学;大学起源;

当代关于大学诸多问题的探讨和理论演绎,尤其是高等教育史学研究,都难免回到大学起源问题上来。因此,关于大学起源,就有了不同学者的个人叙事以及围绕叙事所产生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发生在对于“史实”的叙事角度及分析评价方面。迄今为止,这些个人叙事相互之间的争议依然在继续,这也许这是一个必然的永远过程。因为,正如争议背后所呈现的事实那样:由于学者个人心智品质[①]的不同,给予同一历史事件和现象以不同的解读。这种个人心智品质,既包括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个人知识结构和理性认知能力,也包括基于个人情感的价值取向偏好和潜意识支配下的个人思维盲点或规避。

大学,作为一个纵贯人类文明几千年沧桑变化历史的社会组织,她的组织建构权力、组织文化价值取向、组织资源获取方式、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都无不经受几千年历史过程中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知识进步等变化的影响。英国学者帕金曾经说:“大学对一切都进行研究,就是不研究它自己”。[②]的确可以说,迄今为止,在历史的、社会的开放视野中,即使出于人类理性的共同探索,我们对于大学的研究还相当贫乏,我们对于大学的见识还相当无知。但是,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在国内外,关于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正在慢慢展开,并且这种多学科研究已经初步表明:形成珀金所言的尴尬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大学或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独特而奇妙的地位所造成的。之前,大学在社会权力的构成中,其地位是边缘化的。自大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以来,在当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背景中,她正在悄悄地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轴心)地位。不过,当人们逐渐认识到关于当代大学和高等教育的研究不可或缺且相当紧迫时,多学科研究视角发现,大学和高等教育在当代社会是一个如此成分驳杂、价值多元的系统,很难概括性地对其进行阐释和预测。

当代社会的进步,逐步在把大学推向社会中心时,使她不得不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大学和高等教育应该如何服务社会;其二,大学和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存在。在第一个问题中,社会追问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当代功用;在第二个问题中,大学和高等教育诉求自己的社会独立性以及生存合法性。在围绕这两个方面所展开的思维和话语中,人们往往从大学发展历史中寻找回答问题的经验性依据。由于如上所述的认知局限性,我们在探讨现代大学起源时同样缺乏开放的视野或多学科视角。因此,本文也难免存在由于以上原因而产生的局限。但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和成果总是在残缺中进步,本文力求从更开放的视角展开自己的叙述,以磋商的态度丰富我们的认识。

一、现代大学起源与古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权力构成

如果把古代社会的智者传授知识或传播信仰的活动——比如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柏拉图等、东方古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和春秋时期的孔子等——算作高等教育活动的话,那么,在没有大学组织之前,高等教育活动很早就开始了。同时,根据教育史记载,无论东方或西方社会,很早就有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但是,人们并不把柏拉图的“学园”和中国春秋时代的“稷下学宫”看作是现代大学的起源,而是把西欧中世纪出现的“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③]组织,看作是现代大学的母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中世纪大学作为一种“行会组织”,与早期柏拉图的“学园”,或古代中国的“稷下学宫”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不同于柏拉图的“学园”,它不是智者个人潜心思考或作为教师单独传播知识的场所,而是有组织的教师群体在从事教学工作。

第二、它不同于古代中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当时中国社会王室“养士”风气的延伸和养士制度的变迁。它以“官办民营”的形式运作,目标在于服从齐国图谋政治霸权的需要。虽然各家各派学者云集,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各家学者思想争鸣的论坛,教学是其附属活动。

第三、就知识传播的内容和应用方向而言,无论“学园”或是古中国的“稷下学宫”,都不传播面向民众社会的职业知识,例如医学教育。

第四、中世纪教师行会还是一个职业教师的再生产组织,一个大学“毕业生”或学者是否适合作大学教师,要经过教师行会所规定的评价程序,比如公开辩论以及之后的教师行会的集体决断等。

第五、就办学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言,早期学者个人化的教学活动,很容易遭遇外部力量(政治的与社会的)干预。比如柏拉图的流亡生涯和他“学园”的存亡、齐国的兴衰和“稷下学宫”的存亡、孔子的周游列国和他四处碰壁的学问传播等,都有外部力量干预的影子。中世纪大学则不同,他们以集体的力量抗衡来自城邦市民社会、世俗王权或XX权力的干预。即使主动或被动地迁徙校址,即使有教师离任,仍旧能够保证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第六、最为关键的是,中世纪大学设置文、法、神、医四个学部,这种多学科教学机构的建制方式,与知识演进历史中的现代学科理论“X式”相互促进。[④]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世纪大学还创立了学位制度。如涂尔干所言,“要是有一个中世纪的学生回到我们中间,听我们谈论大学、院系、学院、业士学位、执教权、博士学位、学习课程、常设课和非常设课,很有可能这样想,除了从前使用的拉丁词被法语词所取代,其它一切照旧。只有当他坐进我们的讲演厅或课室,才会体会到已经发生的变化。他会就此看到,学术生活已发生了转型,但依然在中世纪为它挖就的沟渠里流动”。[⑤]

第七、值得重视的是,中世纪大学是西欧城邦社会民众需求的产物,她既是满足西欧城邦社会民众职业知识需求(比如波隆那大学的诞生和医学教育)的产物,又是西欧城邦社会民众追求精神自由和信仰自由(比如巴黎大学的诞生和经院哲学家阿贝拉尔的叛逆性思想)的产物。因而,中世纪大学同时还是一种的跨越“国家”(城邦)的世界性民间组织。

如果以上所分析和列举的中世纪大学特征是客观的,那么,可以说,前五个特征主要是中世纪大学与古代大学的区别,第六个特征既把中世纪大学区别于古代大学,又把自己与现代大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第七个特征,是中世纪大学所独有的,既区别于它之前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又与现代大学特征相阻抗。因为,现代大学的形成过程也是大学国家化过程。大学国家化过程的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实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认同化和统一化过程,大学的文化使命从自由探索转化为权威灌输。所以,从后两个特征看,中世纪大学既具有现代大学的起源性质,同时也具有反现代化、反国家化性质,包含着大学后现代走向的基因。

针对中世纪大学产生这一历史现象,有不少学者和思想家作过分析和评价。英国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说:“大学是一个独特的既分裂又分权的社会的偶然产物”;[⑥] “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四分五裂、高度分权的文明之地”;[⑦]“大学就是在这种分权的、有社团思想的时代精神影响下发展起来的”。[⑧]可以说,历史学家珀金从社会权力构成和文明发展基础两个方面解释了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欧洲民众社会精神生活的“适配器官”。[⑨]他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要以中世纪具有反叛精神的院哲学家阿贝拉尔和巴黎大学的诞生为注脚,并不能充分解释中世纪最初以职业教育起源的大学类型,如波洛尼亚大学(波隆那大学)产生的社会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他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角度,解释了当时欧洲民众社会渴望从XX束缚中寻求精神解放和自由,以及基于这种渴望在权力空隙中所进行的创造性社会组织建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民间组织,它不具有后来的民族国家大学的“上层建筑”性质。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这样解释教育的起源:“浅言之,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的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所谓生活,一方面是衣食住的充分地获得,他方面是知识才能的自由发展;还有,这种生活是集体社会的,决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所以教育的定义应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力以一种特殊的资格的。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不过人生的需要,随时随地有不同;教育的资料与方法也跟着需要变迁。这种变迁的根源,就存于社会的经济结构的转易。”杨先生的理论尤其对于中世纪以职业教育起源的大学具有直接的、充分的解释力。如果我们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进行分析,就不难理解,在西欧权力结构分裂的中世纪,民众社会如何可能从追求精神生活自由的向度建构起民间组织性质的“适配器官”。我们还不难从社会权力构成的角度理解古代中国大学产生的社会机制,并有效地做出它与中世纪大学之间的比较性分析。

关于关于中国古代大学(或称儒家高等教育机构)产生机制的研究,已经通过零散而又关联的成果达成一个结论:文化发祥很早的古代中国,在以农业社会为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背景基础上,建构了适合这一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背景的、自我谐同性极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在这种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的谐同性之下,儒家学校作为一种最终教育价值选择结果被予以肯定。儒家学校在学科建制和教育内容选择方面,与中世纪大学相比具有巨大差异,既不能适应现代学科知识发展逻辑,又不能帮助国家适应近现代国家遵从“强权就是真理”的生存法则,最终导致了它自身的衰落以及它所服务的国家形式的消亡。至于说中国古代“大学”是否可以称为大学,以及它与中世纪的大学在现代大学意义上的检讨价值,稍后进一步讨论。

二、中世纪大学的“反现代化”属性和特征

在脱离事物发展时空逻辑的前提下,声称一个社会的先在之物,反对不可预见的后来之物,这本身具有悖论性质。但是,从历史反思的角度看,这一命题得以建立的思维逻辑是:我们至今还拥抱着中世纪大学的理念或幻想,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观或行为准则来诉求和评价今天的大学。所以,不是中世纪大学本身具有反现代化的属性和特征,而是现代人以一种价值观赋予中世纪大学以反现代化属性。

为了使这一判断得以成立,我们从比较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的特征开始分析。可以这么说,现代大学是现代化社会运动的结果。虽然现代化运动的肇始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但是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是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相重叠的,主导这场运动的最终主体是现代民族国家。

现代化运动有几个主要向度:第一、在社会政治权力构成方面。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最早在西欧形成了现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这些具有侵略扩X性质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及其侵略扩X行为,刺激了世界X围内的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国家运动。在这种刺激——反应模式和过程中,不断追求统一和强大的民族国家成为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和情感心理的局部社会最高权力形式。第二、在经济制度安排上。以承认私有财产制度的合法性和以承认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经济人”“理性人”为前提,市场经济制度最终获得全面胜利。[⑩]第三、在文化观念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在驱除XX蒙昧主义的人本主义旗帜下,生命不再具有“生死轮回”的终极意义和“天堂地狱”的道德意义。在“经济人”文化和“市场规训”作用之下,个人精神文化生活以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作为价值观和幸福观;在科学主义的推动下,现代人成为“精于算计的理性人”[?];社会行为调节的道德基础取向,主要依靠法律、制度、契约等“他律主义”的外部强制性手段,而不是建立在XX 信仰和宏大社会理想基础上的个人道德自觉。第四、在知识进步方面。在市场经济制度的刺激下、文化观念变迁过程中,知识进步服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市场交换原则。应用性科学知识、实用知识受到推崇,人文知识被贬抑甚至扬弃。当然,以上这些并不是现代化进程和结果的全部含义,本文只是选取了那些密切关涉论题的主要方面。

那么,在这样一个漫长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变迁的历史过程中,中世纪大学是如何实现了现代化,同时她哪些与现代大学相阻抗的特征和属性又被现代人所怀恋呢?

民族国家的形成,意味着高度统一的社会政治权力形式的形成。在社会政治权力从分散、分裂走向集中统一的过程中,大学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世纪大学从国际化走向国家化,大学被赋予国家政治功能。即大学的精神文化活动要以服从国家意志为前提,并在精神文化活动中担负起维护民族尊严、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任务。与中世纪大学相比较,大学的文化使命从社会政治权力分散背景中的“自由探讨”,开始走向社会政治权力集中背景中的“权威灌输”。其二、现代大学的举办和管理权集中于国家,国家具有干预大学的举办或撤消的绝对权力。这与中世纪民众社会所拥有的自由举办大学的权力完全发生了变化。其三、国家化的现代大学进一步经历了高度组织化的管理过程,从政府到大学组织内部,国家自上而下建立起一个教育行政管理系统。中世纪大学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逐渐被改造成为一个政治化的官僚科层制学术组织,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背景和目的发生较大改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所言:“在科层制的社会科学中,整个社会科学的努力局限于为占统治地位的权威服务。”i[?]其四、国家还通过控制大学、大学教师和学生的生存资源,如经费拨付、土地使用、教师劳动报酬制度及教师流动管理制度、学生学籍管理管理制度等,进一步了控制大学内部活动。现代大学丧失了中世纪大学“自由迁徙”的权力和能力,限制了教师和学生自由流动的权力和能力。其五、中世纪欧洲社会处于XX禁欲主义精神文化背景之中,虽然中世纪知识分子在精神信仰追求方面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勇气,但是在日常生活方面,与那个诞生了“修行主义”和“托钵僧”ii[?]时代的观念相适应,中世纪大学的教师大多奉行独身主义,他们不贪图财货,收取学费的标准以维持生计为度。然而他们对于知识、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却毫不懈怠。更进一步说,中世纪知识分子承继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例如,亚里斯多德认为知识和真理是无价的,因而想通过传播知识和真理来换取金钱和财富的人是可耻的。在古代中国,孔子也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文艺

复兴以来,欧洲社会冲破了XX禁欲主义财富观念,资产阶级为个人追逐财富贴上“获取财富是对上帝的荣耀”的美丽标签。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规训下,现代人(包括知识分子)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经济人”观念支配自己的行为。市场在刺激具有市场交换价值的科学知识、实用知识生产的同时,也在驱逐不具有市场交换价值的人文知识生产。现代大学渗透着商业气息,甚至成为营利组织。其六、在知识传授和学生培养方面,中世纪大学虽然设置文、法、神、医四个学部,但是所有学生都要接受“通识教育”(七艺)。亚里斯多德著作作为主要课程,更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大全。根据格莱夫斯的《中世教育史》,十三、十四世纪时中世纪大学所谓的神学教育,其内容并不是讲授《圣经》或XX经典,而是讲授对于上帝和圣经充满了置疑态度和质疑精神的经院哲学。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的说法,中世纪大学主要推崇“辩论”、“三段论”。这种辩论和推理的方法在当时大行其道,不仅活跃思想,训练思维。同时也说明师生所关注的知识,多是适合这些方法论的关于价值、信仰的“是与非”的知识。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经过数百年历史变迁,现代大学除了承继着中世纪大学“形式的外壳”之外,实在很少共同之处。中世纪大学虽然有职业教育的成分,但是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里所接受的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教育、心智的训练。而现代大学的学科建制处于“两种文化”的分裂之中,即现代大学的人格教育处于经济学“经济人”人性文化假说和教育学“可塑人”人性文化假说的矛盾对抗之中;现代大学的教学内容处于“面向事务的知识教学”和“关于对价值、意义和信仰的心智训练”的结构性偏差之中。那么,究竟中世纪大学的哪些属性或特征使得我们念念不忘呢?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比起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更加有效地生产和传播着科学知识,并为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技术进步和生活富裕及便捷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代大学却不能在精神文化方面像中世纪大学那样形成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这也许是由于民族国家政权形式钳制的结果,也许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规训的结果,也许是由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本身就包含着纵欲主义的结果,也许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现代性的缺陷之一。

总之,无论人们最终找到的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客观的现象是:现代大学已经历史地失去了中世纪大学那种活跃民众社会精神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能力。但是现代人精神上的失落感、道德迷茫、对人类终极走向的眷顾和担忧等等,使得人们对于中世纪大学那种活跃的精神文化探究活动希望重然,希望现代大学能够重新担负文化使命,以自由探究的精神、敢于批判的勇气活跃并引领民众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人们赋予中世纪大学以反现代化属性。

三、现代大学起源诠释中的理性与情结

无论中世纪大学或是现代大学,其根本属性是作为一个“知识的共同体”而存在的。这种知识的共同体,就中世纪大学来说,既有实用的、职业教育的知识成分,也有非实用的、心智教育的知识成分。然而,二者浑然一体共同作为大学学术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中世纪大学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教养和心智的训练。由此,中世纪大学也显现出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意义。正如格来夫斯所言:“这些大学,甚至为一种直接鼓吹自由讨论和促进平XX义的机关。它们变为当时注意普通社会利害问题的代表,而大减轻教皇和专制君主的势力。所有各阶级的社会,都视他们为一种公断的法庭,……当日诸大学的影响所及,使所有中世纪各机关的旧日束缚,全行解放。且大有助于促进个人主义的发展,和引导文明与进步的光明到前面的路上去。”

综上所述,中世纪大学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不仅仅是因为它自身所具备教育内容和方

法的优势、追求自由探讨的精神和拥有自由自治的权力,同时还在于:

①当外部社会权力给予它如此存在的条件时,并非完全出于强迫,有时甚至包含着宽容。例如教皇、皇帝和国王在给予中世纪大学独立司法权和各种豁免权时,容忍学生在大学特权庇护下的放荡不羁行为而依然保留其特权。

②在精神文化领域,四分五裂的中世纪欧洲社会,存在着征服者日尔曼人对于破碎的罗马文明的沉醉;存在着虔诚的基督徒对于世俗繁荣与腐败的拒斥和对于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存在着叛逆的经院哲学家对于XX教义的质疑,也存在随着贸易发达而逐渐富裕起来的市民社会希望冲破XX束缚而获个性解放和情欲解放的愿望,更存在知识分子对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现、研究、传播和向往。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那一个时期的城邦社会的精神风貌。中世纪大学就是这个权力分散而宽容的城邦社会精神风貌的产物。与其说中世纪大学的自由自治应该为现代人所沉醉,不如说中世纪大学与当时社会良好的互动关系应该为现代人所沉思。

与中世纪大学相比较,现代大学是如此让人依赖的同时又让人感到失望。人们之所以依赖它,是因为在现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社会分工的运行和个人生存越来越依靠大学和高等教育传播“面向事务”的知识;人们之所以失望,是因为现代大学在活跃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越来越显得单薄乏力。现代大学之所以如此,仅仅是因为现代大学缺乏“自由自治”的权力这样简单的原因吗?放言之,即使果真赋予现代大学以自由自治的权力,它是会像中世纪大学那样成为民众社会精神生活的“适配器官”呢?或是会成为一个主要依靠传播“面向事务”的知识而追求营利的组织呢?恐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后者。

现代大学为什么如此?正如伯顿·克拉克等所进行的多学科研究所表明的那样:这是一个需要仔细辨析的艰难问题。针对现代大学的状况和走向,珀金说:历史经验的作用只能是“如果你想要知道你去哪儿,它帮助你了解你曾去过哪儿”。[?]是的,现代人之所以对于现代大学感到失望的同时还抱有希望,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中世纪大学那样一种令人向往的大学形式,它的真实存在使我们对于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仍旧抱有一种希望。就目前而言,有充分理由说明,这种希望是一种缺乏理性分析支撑的情结。

大学作为一种知识共同体和思想的共同体是社会需求的产物。这种知识和思想的共同体如何同社会需求相耦合,在其现实性上,取决于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力量的影响。这种综合力量的影响决定了一个时代的知识演进和精神风貌,也进一步形塑了大学的存在形式和特征。现代大学之如何让人们感到失望,应该从大学外部寻找原因。但是,我们往往首先把社会现实这样一种“强迫性存在”作为“合理的存在”,对于现代大学的缺陷也就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问题的关键是,现代大学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力量共同形塑的结果,因此,要想在现代大学身上实现中世纪大学的理想和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大学和高等教育的重大变化首先是以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的运动变化为前提的。更准确地说,大学和高等教育的重大变化往往是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观念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关于这一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同样的结论。

无庸讳言,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等因素作用下,现代大学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如影随形地依附着“面向事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形式的多样化而变化,越来越层级分隔、成分驳杂,越来越深厚地浸染着商业气息和官僚科层制气质。现代大学的组织目标和她的知识分子的生存观念和原则,已经越来越远的背离了她的中世纪母体的文化使命,甚至在

商业化的影响下,它已经越来越远的背离了她作为现代大学初衷的科学研究的使命。因此,本文把人们寄托于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的希望,解读为缺乏理性分析支撑的一种情结,并把这种情结解读为中世纪大学作为一种历史的真实存在,她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只是一种时空阻隔的幻影。

但是,这并不会使我们感到彻底地沮丧和绝望。因为,正如在《高等教育新论》中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所表明的那样:现代大学是过去社会对于传统大学不满的产物。如果现代大学不能够按照人们的希望和情结得到令人满意的改造,人们会创造新的机构来取代她。

三、现代大学起源诠释中的理性与情结

无论中世纪大学或是现代大学,其根本属性是作为一个“知识的共同体”而存在的。这种知识的共同体,就中世纪大学来说,既有实用的、职业教育的知识成分,也有非实用的、心智教育的知识成分。然而,二者浑然一体共同作为大学学术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中世纪大学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教养和心智的训练。由此,中世纪大学也显现出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意义。正如格来夫斯所言:“这些大学,甚至为一种直接鼓吹自由讨论和促进平XX义的机关。它们变为当时注意普通社会利害问题的代表,而大减轻教皇和专制君主的势力。所有各阶级的社会,都视他们为一种公断的法庭,……当日诸大学的影响所及,使所有中世纪各机关的旧日束缚,全行解放。且大有助于促进个人主义的发展,和引导文明与进步的光明到前面的路上去。”

综上所述,中世纪大学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不仅仅是因为它自身所具备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优势、追求自由探讨的精神和拥有自由自治的权力,同时还在于:①当外部社会权力给予它如此存在的条件时,并非完全出于强迫,有时甚至包含着宽容。例如教皇、皇帝和国王在给予中世纪大学独立司法权和各种豁免权时,容忍学生在大学特权庇护下的放荡不羁行为而依然保留其特权。②在精神文化领域,四分五裂的中世纪欧洲社会,存在着征服者日尔曼人对于破碎的罗马文明的沉醉;存在着虔诚的基督徒对于世俗繁荣与腐败的拒斥和对于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存在着叛逆的经院哲学家对于XX教义的质疑,也存在随着贸易发达而逐渐富裕起来的市民社会希望冲破XX束缚而获个性解放和情欲解放的愿望,更存在知识分子对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现、研究、传播和向往。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那一个时期的城邦社会的精神风貌。中世纪大学就是这个权力分散而宽容的城邦社会精神风貌的产物。与其说中世纪大学的自由自治应该为现代人所沉醉,不如说中世纪大学与当时社会良好的互动关系应该为现代人所沉思。

与中世纪大学相比较,现代大学是如此让人依赖的同时又让人感到失望。人们之所以依赖它,是因为在现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社会分工的运行和个人生存越来越依靠大学和高等教育传播“面向事务”的知识;人们之所以失望,是因为现代大学在活跃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越来越显得单薄乏力。现代大学之所以如此,仅仅是因为现代大学缺乏“自由自治”的权力这样简单的原因吗?放言之,即使果真赋予现代大学以自由自治的权力,它是会像中世纪大学那样成为民众社会精神生活的“适配器官”呢?或是会成为一个主要依靠传播“面向事务”的知识而追求营利的组织呢?恐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后者。

现代大学为什么如此?正如伯顿·克拉克等所进行的多学科研究所表明的那样:这是一个需要仔细辨析的艰难问题。针对现代大学的状况和走向,珀金说:历史经验的作用只能是“如果你想要知道你去哪儿,它帮助你了解你曾去过哪儿”。iii[?]是的,现代人之所以对于现代大学感到失望的同时还抱有希望,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中世纪大学那样一种令人向往的大学形式,它的真实存在使我们对于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仍旧抱有一种希望。就目前而言,有充分理由说明,这种希望是一种缺乏理性分析支撑的情结。

大学作为一种知识共同体和思想的共同体是社会需求的产物。这种知识和思想的共同体如何同社会需求相耦合,在其现实性上,取决于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力量的影响。这种综合力量的影响决定了一个时代的知识演进和精神风貌,也进一步形塑了大学的存在形式和特征。现代大学之如何让人们感到失望,应该从大学外部寻找原因。但是,我们往往首先把社会现实这样一种“强迫性存在”作为“合理的存在”,对于现代大学的缺陷也就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问题的关键是,现代大学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力量共同形塑的结果,因此,要想在现代大学身上实现中世纪大学的理想和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大学和高等教育的重大变化首先是以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的运动变化为前提的。更准确地说,大学和高等教育的重大变化往往是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观念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关于这一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同样的结论。

无庸讳言,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等因素作用下,现代大学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如影随形地依附着“面向事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形式的多样化而变化,越来越层级分隔、成分驳杂,越来越深厚地浸染着商业气息和官僚科层制气质。现代大学的组织目标和她的知识分子的生存观念和原则,已经越来越远的背离了她的中世纪母体的文化使命,甚至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它已经越来越远的背离了她作为现代大学初衷的科学研究的使命。因此,本文把人们寄托于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的希望,解读为缺乏理性分析支撑的一种情结,并把这种情结解读为中世纪大学作为一种历史的真实存在,她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只是一种时空阻隔的幻影。

但是,这并不会使我们感到彻底地沮丧和绝望。因为,正如在《高等教育新论》中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所表明的那样:现代大学是过去社会对于传统大学不满的产物。如果现代大学不能够按照人们的希望和情结得到令人满意的改造,人们会创造新的机构来取代她。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第22卷第2期2009年6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 l ofHU BEI Co rrespondence U n i versity V o.l 22N o .2 Jun .2009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袁长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收稿日期:2009-04-27 作者简介:袁长青(1969-),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摘 要>本文认为,中国大学的起源可以溯源到五帝虞舜时期。五帝时代,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出现,宗教、军事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为高等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大学;起源;五帝时代 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2-0007-02do:i 10.3969/.j i ssn .1671-5918.2009.02.03本刊网址:http ://www .hbxb .net 张祥平先生在5人生六境#心智6中说,心有二义,即心脏与神志;智分六等,即初智、天智、理智、言智、仁智、大智。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就是人类心智的进化史。从远古时代的钻燧 取火、结绳记事,到上古时代的刻符造字、化民成俗,再到信史时代的授业解惑,设科取士,人类的心智一直在发展。文字与教育就是心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大学则是人类用于传播心智的高级场所。 一般认为中国大学发端于殷商时期。但也有史料佐证中国大学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据53礼记#文王世子4注6,中国的五帝时代(公元前二十七世纪至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就有大学,那时的大学叫做/成均0。所谓五帝时代,是指黄帝(姬轩辕)、玄帝(姬瑞顼)、喾帝(姬夋)、尧帝(伊放勋)、舜帝(姚重华)统治前后约五百年的历史时期。黄帝、尧帝、舜帝因常被史学家和儒者所称道而为人所周知,玄帝与喾帝却鲜为人知。远古的/帝0,并非现代意义上人格化的/上帝0,甲骨文中的/帝0是指能够与/天0沟通的烟火,也就是说,尊称某人为/帝0,意味着他具有与/天0沟通能力。 中国大学起源于虞舜时期,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据,但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也是有可能的。 一、作为教育不可勿缺的媒介)))文字(或准文字)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媒介 在传说中,黄帝的大臣仓颉看到鸟兽走过后留下的爪印和蹄印产生灵感,从而造就成中国特有的方块字。史载,仓颉造字之日,天上突然落下雨点般的粮食,入夜之后,还听到鬼神的痛哭!传说固不足信,但也许蕴含着两层意思:天降粮食意味着开启了民智,物质进步,而鬼神痛哭,则意味着文字将扰乱心智,人类烦恼从此始! 仓颉造字毕竟是传说,据考古学的发现,早在仰韶时代(距今约6500至4600年)前期的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中已经出现作为文字前驱的刻划符号,到了仰韶时代的后期和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至今4000年),刻划符号被广泛运用,而且不同地区的刻划符号出现形体趋同的现象,另外,在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晚期均发现图画文字,它与刻划文字一起,共同构成甲骨文的来源。也就是说,距今约 4500)4000多年即父系氏族的晚期,文字在古中国已出现!复杂的文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在一天一夜完成的,但中国人喜欢把历史与文明的进步归功于某些/超人0或/伟人0,譬如,史 载黄帝就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陶器、阵法、音乐等多种东西,缧祖发明了养蚕抽丝,隶首发明了算术,容成发明了历法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个人的超能力,而应当把它们理解为一个时代成就的反映!文字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为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媒介。 二、五帝时代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大学的创立提供了社会基础与政治保证 黄帝时代的古中国,已开始驯养使用牛马,发明了车船,学会了打井和养蚕抽丝,战争中开始使用铜制武器。除发明了文字外,还制定了历法和甲子,美术、音乐、舞蹈创作也繁荣起来。黄帝还设官治民,草创了古中国的政治制度。颛顼则将散于民间的祭祀权收归中央所有,专门设立了管理祭祀的官员和从事教职的巫师;尧帝曾派人测定过日月位置,制定太阴历法,计算出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差数,创立了闰月制度。舜帝在五帝中政绩卓勋,其一,任命禹为治水大臣,治理肆虐已久的洪水。禹采用堵、疏、蓄并用的方法,并取得了其他部落的支持,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终于取得了成功。其二,改组政府,设九官分管工程、农业、内政、司法、建筑、林业、祭祀、典乐、纳言;其三,鉴于幅员辽阔,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以便管理;其四,为各部落解决纠纷,征收税赋,统一法律。 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初具规模,部落首领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思想文化,正如5礼记#学记6中所说,/君子若要化育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0。(/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0),5尚书#兑命6也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0。(/念终始典于学0)。舜帝于是设立学校,为子民接受教育提供了场所。中国最早的大学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5礼记#王制6中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0。有虞氏,即舜帝,在舜帝摄政、执政期间(公元前2285年至2208年),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舜帝,就开始设立不同层次的学校,将贵族子弟集中在/上庠0、平民的子弟集中在/下 7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中国姓氏的起源[1]

1.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 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题b及参考答案

平顶山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卷 B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20世纪20年代,全国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其中,周作人等人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郭沫若等人 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_。 2.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___。 3. 《铸剑》中塑造的复仇主人者形象是___________。 4. 1920年,胡适出版了诗集__________,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新诗别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5. 闻一多诗论的核心“三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__________,他们演__________。 7.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和“隐士”的双重人格。 8. 茅盾的长篇处女作是____________。 9. 老舍的带有科幻色彩的寓言体小说是_____________。 10. 巴金的小说____________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但是还没有跳出“革命+恋爱”的模式。 11. 戴望舒由于成名作的巨大影响,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12. 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将“幽默”一词引进中国,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小说界革命”中,有人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观念,这个人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大钊 2 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 A.胡适和陈独秀 B.鲁迅和周作人 C.钱玄同和刘半农 D.沈尹默和叶绍钧 3. 因为发现了礼教吃人的本质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之声的鲁迅作品是: A.《狂人日记》 B.《阿Q 正传》 C.《祝福》 D.《社戏》 ││││││││││ ( 第 一 页 ) │││││││ 共 五 页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密 封 线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人 古人云:“因才施教”。那么当我们讨论大学制度的合适与否时,我们是否应该先看看这些制度的遵守者——当代大学生呢? 当今时代,以应试教育为尺度选拔人才进入大学深造。诚然,就目前中国的整体形势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才是当前最切合中国国情的选拔方式,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很显然的(尽管我们对此束手无策)。 如是乎,一群本可以逍遥自在、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年就背负起事关自己“远大前程”的重担,抛弃了兴趣爱好,被迫全身心投入了知识的海洋。尽管说提倡素质教育,但终究是一纸空文而已,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双方面抵制。 我很喜欢吃牛肉拉面,但让我一日三餐地吃,吃上一周,我也腻了。可这些青少年面对数理化等科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着,仅中学阶段就学了313周,哪怕开始时有的一丝兴趣也早就给反反复复的习题抹去了。更何况与网络游戏等事物相比,学习要枯燥的多。在学校家长的双重压迫下,在自己内心叛逆心理的作用下,一部分人走上了极端,成为无业游民,反过来引诱在校的学生。一部分人合理或不完全合理的调配了时间,终于迈进了梦想的国度——大学。 然而,对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一部分人而言,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摆脱了父母天罗地网式的束缚,他们好似脱了笼的鸟一般,再无拘束,因此在一接触到社会花红酒绿的冰山一角后,也就极有可能会辜负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而走上了纸醉金迷的不归路。但同时,这也是考验培养他们的自制力与眼光的时候了,真正有自制力、眼光长远的大学生是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监督者与管理者,学校又应当制订怎样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引导大学生回归大学生活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并促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呢?究竟是传统的严格管理有效,还是当今流行的“宽松式”管理更能成功呢? 势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我们在思考现代大学的管理制度时,是否应该先认清当今时代的社会形势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施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上的空虚也暴露了出来。由于社会法制的不健全,

企业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企业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人才已经越来越凸显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外部培训机构不能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高等教育机构也不能满足员工对职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渴求,企业大学就在这种形势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一、企业大学的起源 1.1 国外企业大学 1.1.1 国外企业大学发源 一般认为,通用电气在1956年建立的克劳顿培训中心(即现在的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标志着企业大学的诞生。事实上早在1927年,通用汽车即创办了通用汽车技术和管理学院(GM学院),试图将培训和学习带到工作中来,这个时间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大学的发源时间。 1.1.2 国外企业大学历史 企业大学出现以前,传统的企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员工的技能普及和培训方面,企业大学的成立掀开了企业管理培训的序幕。下图1描述了国外企业大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企业大学发展的第一阶段(20世纪20—70年代),传统的培训体制发生改变,“企业大学”这一术语在20世纪50年代由迪斯尼公司首先采用,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摩托罗拉大学成立后,企业大学有了全新的功能和形式,它的成功运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企业大学建立的高潮。数据显示,1998年,美国大约有400家企业大学成立,到2000年间,美国的企业大学已经超过2000家。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21世纪初,企业的培训对象开始进一步对外扩展。2001年,惠普应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培训需求成立了惠普商学院,很快,客户面就扩大到了整个社会。2002年,摩托罗拉大学完成了从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到内外兼顾的整个价值链培训的转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在企业结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1.填空题15个共15分 2.选择题5个共10分 3.名词解释5个共25分 4.简答题3个共30分 5.论述题一个20分 填空题选择题 1.中国现代文学分期 1917~1927 第一个十年(20年代文学也叫五四文学) 1928~1937.6 第二个十年(30年代文学) 1937.7~1949.9 第三个十年(40年代文学) 2.周作人20年代早期文学观点:独立美与无形功利 3.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4.丁西林的戏剧创作特点 ①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②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③别出心裁的结构。他的喜剧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④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5.孙犁和《白洋淀》 白洋淀纪事之一是《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是《荷花淀》,《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 6.曹禺的《雷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面旗帜,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7.中国诗歌会的代表人物:蒲风、穆牧天、任钧(森堡)、杨骚 8.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代表作品:《沉伦》代表作品: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茑萝行》《迟桂花》《马缨花开的时候》《怀鲁迅》《薄奠》 9.郭沫若的六大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10.文学革命的标志(胡适与陈独秀发表的一篇文章):《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11.鲁迅《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故事新编》的写作手法以及涉及这三部小说的细节 ①地位: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②《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 ③细节: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呐喊》包括《狂人日记》和《社戏》,《彷徨》包括《祝福》《离婚》《伤逝》;《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不周山)《奔月》《铸剑》(眉间尺)《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12.许地山的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创作特点 代表作品:《缀网劳蛛》尚洁:独立、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基督徒,具有博爱的宗教精神。与世无争、处变不惊,淡然从容、宽容大度。同时具有一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来源:发布日期:2001-4-25 浏览次数:449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但现代大学除了增减高级专门人才这项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以外,还有两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即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因此,办现代大学,不仅要有一个教育理念,还要有一个办学理念。在目前新形势下,对于一个现代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改革创新。”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 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以,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哲学观。 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为指导,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增减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中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它有以下几层意思: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和“人”都是需要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教育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是通过增减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增减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2.确立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品德”,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主要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人文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基本关系,核心是健全的人格;二是“学识”,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根本,主要指学问和见识,学问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见识则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和对未来的预见;三是“才能”,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它并不仅是一般的专门能力,其核心是一种综合智能,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运用中文、外文和上网获取知识的能力)、选择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博采众长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形象、继承与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能力(探索未知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文字、口头和上网表达能力);四是“体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基础的地位,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体魄”,二是“健康的心理”。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中,“品德”是方向,“学识”是根本,“才能”是核心,“体质”是基础。 3.坚持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

1.伤痕文学: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通过对文革生活以及文革后人们精神创伤的 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展现人们肉体和精神“伤痕”的作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 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的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悲剧性的。 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 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 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的《单位》、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5.先锋小说: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 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流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 6.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 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7.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 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8.新历史小说: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 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 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9.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 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

从太学、书院与大学三者关系看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

第31卷第1期2014年3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V ol.31No.1 Mar.2014 文章编号:1001-4543(2014)01-0089-06 从太学、书院与大学三者关系看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 周益斌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200031) 摘要:学界对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存在着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现代大学主要起源于古代的“太学”;一种认为应该以清末引入的西方大学堂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西方大学堂与我国传统书院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双重起源。为了全面认识我国的“太学”、“大学”和“书院”,文中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尝试对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给出一个客观、准确的回答。 关键词:我国现代大学;太学;书院;起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B 0引言 众所周知,大学有着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随着大学功能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学逐渐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变成社会的“轴心机构”[1]。但是,我们对大学自身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大学起源的研究显得十分单薄,即使有些零星研究,也存在着诸多分歧。为了更为准确、清晰和客观地审视我国大学的源头,很有必要对我国大学的起源做一番探讨。本文主要从我国现代大学、古代太学、古代书院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我国现代大学的真正起源。 1对我国大学源头的争议 1.1我国现代大学起源之争 大学在我国的起源存在着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大学主要起源于古代的“太学”;一种认为应该以清末引入的西方大学堂作为我国大学的源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以西方大学堂与我国传统书院作为我国大学的双重起源,湖南大学甚至为此做过努力,曾经向教育部申请将岳麓书院作为自己的历史起源。 1.2起源于“太学”说 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有伍振鷟、高奇、熊明安以及曲士培等人。在教育史家毛礼锐为熊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所撰的序言中,强调“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高等教育居于世界教育史上的领先地位”,并批评以往将创立于11世纪末、有12000名学生的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Bologna,后来人们译为博洛尼亚大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学的观点[2]。在毛氏看来,中国的大学,或从殷周算起,或从战国算起,退一万步,“如果从汉武帝设立太学算起,那么我国在公元前124年便无可置疑地有了较为正式的大学。”在上述四位学者的著作中,曲士培的著作甚至在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宣称“夏、商、西周时期的大学教育”[3];谨慎一点的则将书名冠以“高等教育”[2,4];而熊明安的著作中更是断言“我国的大学教育起源于商代是毫无疑义的”,其理由是《礼记王制》中的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 收稿日期:2013-10-08;修订日期:2014-01-22 通讯作者:周益斌(1979–),男,湖南桃江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估、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电子邮箱yibinzhou@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9856763.html,。

欧洲大学的起源

☆欧洲大学的起源☆ ―中国科大.李弦(李涧心),2011.5,摘抄自《世界文明史》,重排于2013.4。 大学源自中世纪的欧洲。早在公元800年,查理大帝下令每个教会辖区必须建立初级学校。 但到11世纪时,教育水平依然很低。12世纪之前,欧洲教育主要以教会学校方式存在。它的目的在于对教士进行培训,学习读写古罗马的经典作品。13世纪,世俗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教会的教育垄断丧失。12世纪大学在欧洲产生了。巴黎大学是欧洲最早、声望最好的大学,皮埃尔·阿贝拉尔是当时最著名的教师。作为一位经院哲学家,他在《我的苦难经历》中提到自己的遭遇;在《认识自己》中,他鼓吹通过个人自省探求人性本质;在《是与否》中,他就150个神学问题作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他把神学作为一种科学来研究。由于他常常公开与人辩论,招致失败者的怀恨。相传当时他被禁止在地上讲学,他便爬到树上去讲;后来禁止他在半空讲,他就跑到船上去讲。受阿贝拉尔的影响,许多学者纷纷来巴黎大学任教。1200年,巴黎大学专门开授神学和七艺。 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实质上是一个教育行会。继巴黎大学后,博洛尼亚大学成立。13世纪,牛津、剑桥、那不勒斯等直至现在仍很著名的大学也相继问世。 中世纪大学在欧洲设立神学、文学、法律、医学等系。现在的牛津、剑桥大学依然沿袭中世纪时的组织形式,它是从巴黎大学套用而来的。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促进了经院哲学的形成。除了阿贝拉尔外,其他的经院哲学家有彼得·隆巴尔德。他的名作是《教父名言录》。圣托马斯·阿奎那试图把阿拉伯和古希腊哲学与西方哲学融合起来。他认为研究创世和自然知识就是研究神学的正道。他著有《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强调人的自赎和理性。

中国古塔的起源

中国古塔的起源 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窣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字既象形,又涵盖了stupa的音与义,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三国时,窄融在徐州大建佛寺,寺中造塔,塔的形式是塔顶“上悬铜窣九重,下为重楼阁道”。) 汉魏时已有了造塔的制度,《魏书·释老志》云:九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天全旧状”指的就是印度的窣堵波,“重构之”即为相叠多层的木楼亭阁。可见木楼亭阁顶上放置串堵波,就是那个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 和中国人一样,印度人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那半圆形的窣堵波代表了佛教的宇宙观。传入中国后的佛塔,中国人却把原来坐落在地上的“天”真正高高举到了天上,下面便以方形平面的楼阁来支撑,这是中国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 不仅如此,在中国人眼里,佛也具有人性,佛所居住的塔也被赋予世俗生活的内容。佛塔的第二个变化就是原来埋藏佛骨的阴森的地宫走上了地面,变成了“寺”。所以在中国往往寺与塔建在一起,有塔便有寺。古老宫殿式的寺庙平面展开,既是供奉佛祖的神殿,又可居可游;而那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既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又成了风景胜地的标志。“雁塔题名”成为历代文人登临咏怀的风流雅事;钱塘江边的六合塔,成了江船夜行的航标;河北开元寺的料敌塔使佛塔兼有军事作用;居庸关过街塔,下面不仅车马行人可以穿行,凡人经过即是对佛进行一次顶礼;有的地方甚至建塔镇妖以免除灾难,于是佛塔又变成风水塔。颇具意味的变化是,中国人把印度窣堵波那种指向神秘苍弯的象征形象,只是作为一种标记而束之高阁,塔刹以下楼阁则赋予现实人生、清醒实用的理性内容。所以中国的佛塔是“人”的建筑,而不是“神”的灵境(王世仁《塔的人情味》,载《美学》第四期)。 在千姿百态的中国佛塔中,不论是密檐塔,还是楼阁塔,风水塔还是文峰塔,细细观察的人总会发现,塔的层数皆为奇数,单层、三层、五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偶数层的塔极罕见,连塔刹相轮也不例外。而培的平面智为偶数边形,如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塔等,绝对没有奇数边的平面形式。除了构造上的原因外,其构思乃出于中国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数字在中国除了它的运算功能外,还被赋予哲学的意义。数字有奇有偶,有阴有阳。天数奇数,为阳数,生数;地数偶数,为阴数,成数。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要用天奇数;地在下,是方的,平面展开要用地偶数,这是中国人对数的讲究。天覆地载,高天厚地,天地合一,“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方才有“博厚配天,高明配地,悠久无疆”崇高境界的追求。 当然,佛教也有自己的解释:塔的四边,象征四圣谛;六边象征六道轮回;八边即是八相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50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1949.7)1、1917—1927: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和向革命文学发展的时期 2、1927—1937: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 3、1937—1949:抗战的民族的文学运动兴起和繁荣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7—至今)1、十七年文学(1949—1976)创作两个阶段 一确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狂欢时代1序曲 诗歌何其芳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组诗《时间开始了》 小说赵树理《登记》 话剧老舍《龙须沟》 2主旋律 诗集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 邵燕《到远方去》《给同志们》 梁上泉《喧腾的草原》 散文靳以《到佛子岭去》《佛子岭的曙光》 李若冰《柴达木手记.

小说赵树理《三里湾》 康濯《春种秋收》 马烽《结婚》 谷峪《新事新办》 萧军《五月的矿山》 周立波《铁水奔流》 3变奏 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解放战争 孙犁《风云初记》---抗日战争 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 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 话剧胡可《战斗里成长》 陈其通《万水千山》 二高涨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丰收时代 1 成熟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周立波《山乡巨变》 柳青《创业史》 胡正《汾水长流》 陈残云《香飘四季》 陈登科《风雷》 浩然《艳阳天》

梁斌《红旗谱》 吴强《红日》 罗广斌杨溢言《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曲波《林海雪原》 欧阳山《三家巷》《苦斗》 冯德英《苦菜花》 短篇小说马烽《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李准《李双双小传》《耕耘记》 刘澎德《桥》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禾场上》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罗宾基《山区收购站》 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 生活小赋吴伯箫曹靖华人生漫忆,碧野山水游记诗歌贺敬之 郭小川《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 闻捷《复仇的火焰》 李季《杨高传》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及五四新文学(1917-1927) 一、知识点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作用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1917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语相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他还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和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注意辩驳,从而引起社会注意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人的文学》,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文学,所谓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此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绩和代表性作家作品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国外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文学创作 代表作家作品:鲁迅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之后的孔乙己,药等小说,都显示了深切思考和完整的现代小说特色,《新青年》《新潮》《学灯》等报刊上陆续推出一些新的文学作家及作品,如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渔家》、冰心《斯人独憔悴》、许地山《明明鸟》、王统照《春雨之夜》、郁达夫《沉沦》,诗歌方面有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这些都是于1919-1922发表的,虽不够圆熟,但是都充满个性解放、民族解放的精神,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现代性品格。 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 1、文学研究会,1921年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叶绍钧、等12人,创作主旨为“为人生”,强调写实主义,主要刊物《小说月报》。 2、创造社,1921年在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留日学生,主要刊物有《创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被称为"人生派"。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强调创作"本着内心要求",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1929年2月该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1922年4月,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西湖湖畔成立的新文学团体。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寂寞的国》等。其创作以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坦白率真,以自由诗为主。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的追求;四、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5、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化;四、流丽、清新的文笔。 6、阿O人物形象分析。 阿Q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 (1)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首先,在政治上受压迫,连姓赵的资格都被剥夺;在经济上受剥削,无地无房无固定职业。其次,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弱点的狭隘、落后、保守的农民,秉有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沉淀而成的奴性人格:常以健忘来解脱痛苦;妄自尊大;身上有"看客"式的无聊与冷酷;有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盲目守旧、欺弱怕强、卑怯势利。再次,阿Q的不觉悟还表现在他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他由对革命的深恶痛绝到神往革命,其态度的变化并非政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