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代跨国王朝简介

历代跨国王朝简介

历代跨国王朝简介
历代跨国王朝简介

历代跨国王朝简介(西欧)

阿维斯涅斯Avesnes家族

阿维斯涅斯家族最初为埃诺Hainaut(位于今比利时南部)的统治家族。1280年扬一世Jan I继任埃诺伯爵,是为阿维斯涅斯王朝之始。约1299年扬一世兼任荷兰伯爵,自此埃诺与荷兰结成「君合」。1323年该家族又取得西兰Zeeland 伯爵之位,至此阿维斯涅斯家族取得低地国家地区三个重要诸侯国(埃诺、荷兰、西兰)的统治权,成为低地国家地区两大统治家族之一(另一统治家族为林堡-卢森堡家族)。在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该家族的两名成员亦曾出任阿卡亚Achaea霸王国(位于希腊)的君主。但在14世纪中叶该家族衰落,其领地相继为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亚支系所继承。

林堡-卢森堡Limburg-Luxemburg家族

林堡-卢森堡家族最初为林堡(位于今比利时北部)的统治家族。1064年瓦勒兰一世Waleran I称林堡伯爵,是为林堡王朝之始。1101年德意志封林堡伯爵亨利Henri为[下]洛林公爵,使该家族主支(林堡支系)的统治范围扩展至[下]洛林。但其后[下]洛林和林堡在12和13世纪先后为邻国布拉邦特所并。在1247年林堡宗室海因里希三世Heinrich III继为卢森堡伯爵,使该家族的一个支系(卢森堡支系)取得卢森堡的统治权,从此该家族的统治重心逐渐从林堡转移至卢森堡,故本文称该家族为「林堡-卢森堡家族」。1256年海因里希三世又兼任那慕尔Namur侯爵(称亨德里克四世Hendrik IV)(注1)。1308年卢森堡伯爵海因里希五世Heinrich V兼任德意志国王,自此该家族进入鼎盛时期,在14和15世纪曾与哈布斯堡家族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轮流取得德意志国王称号,并兼领中欧多个国家(包括波希米亚、匈牙利、勃兰登堡)。但在15世纪中叶该家族绝嗣,此后卢森堡(连同低地国家地区多个诸侯国)的统治权转归[西]勃艮第,林堡-卢森堡家族的统治告终。

注1:那慕尔位于今比利时南部,是低地国家地区(Low Countries,指今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地区)的一个小诸侯国。在1263年那慕尔便转归丹皮埃尔Dampierre王朝统治,因此林堡-卢森堡家族并未在那慕尔建立世袭统治。

墨洛温Merovingia家族

墨洛温家族是法兰克的统治家族。约481年萨利安.法兰克Salian Frank人首领克洛维斯一世Clovis I 统一法兰克人诸部,建立法兰克王国,成为[西]罗马灭亡后西欧的最强大政权。但在511年克洛维斯一世死后,四子分立,从此法兰克经历多次分裂和统一,出现多个地方封建政权,包括梅茨Metz、巴黎Paris、奥尔良Orleans、苏瓦松Soissona、奥斯特拉西亚Austrasia、奥尔良和勃艮第Orleans and Burgundy、勃艮第Burgundy、纽斯特里亚Neustria、阿基坦Aquitaine、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Neustria and Burgundy。由639年起,法兰克诸地方政权王权衰落,由宫相专权,史称「懒王时期」,其后政权落入卡罗林家族手中。约751年墨洛温王朝最终被权臣丕平三世推翻。

卡罗林Carolingia家族

卡罗林家族原为法兰克的宫相,7世纪末开始掌握法兰克地方政权的政柄。719年法兰克王国重新统一,卡罗林家族成为整个王国的掌权者。约751年该家族

首领丕平三世Pepin III推翻墨洛温王朝,自立为国王,正式建立卡罗林王朝的统治。查理一世Charles I(俗称查理曼Charlemagne)在位时期(768-814)征服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在西欧建立霸权帝国,并在800年自封「罗马皇帝」尊号(注1),该家族权势达于极盛。但在查理一世死后,卡罗林家族重蹈其前任墨洛温家族的覆辙,陷入分裂状态,诸王并立。843年法兰克诸王订立《凡尔登Verdun条约》,将法兰克分为[东]法兰克、[中]法兰克和[西]法兰克三部分,分别成为今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的基础。但上述三部分此后续有分裂,形成多个地方封建政权,包括:意大利、纽斯特里亚、阿基坦、普罗旺斯Provence、洛泰林吉亚Lotharingia、巴伐利亚、萨克逊。至10世纪末卡罗林家族在各地的统治相继被取代。但在约976年卡罗林家族成员查理Charles取得[下]洛林公爵之位,使该家族的统治得以延续至11世纪初。

注1:部分史家以此事件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有关「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年份的种种说法,请参阅《历史名词辨正》网页中的有关讨论。

普兰塔奈特Plantagenet家族

普兰塔奈特(意即金雀花)家族原为安茹Anjou(位于法兰西北部)最早的统治家族,故又称「第一安茹First Anjou家族」。约879年英杰格尔Ingelger建立安茹伯国,是为普兰塔奈特王朝之始。11-12世纪安茹伯爵先后兼领图棱Touraine、缅因Maine、诺曼第Normandy、阿基坦、普瓦图Poitou、布列塔尼Brittany,形成「安茹霸权帝国」。1154年安茹伯爵取得英格兰王位,自此英格兰国王兼领法兰西多处领土,威胁法兰西王权,成为日后两国矛盾乃至百年战争的原因。13世纪初法兰西国王夺取普兰塔奈特家族在法兰西的大部分领地,该家族仅保有对阿基坦(此后称为吉延Guyenne或加斯科尼Gascony)的统治权,直至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后,阿基坦最终被并归法兰西。普兰塔奈特家族在英格兰的统治则维持至14世纪末,此后英格兰王位由该家族的两个支系-兰卡斯特Lancaster家族和约克York家族争夺,并引发英格兰历史上的「玫瑰战争」,直至1485年都铎Tudor家族的亨利七世Henry VII平定内乱,从而结束普兰塔奈特家族及其支系在英格兰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

卡佩-安茹Capet-Anjou家族

卡佩-安茹家族原为法兰西卡佩家族的一个支系,因该家族是安茹的第二个统治家族,故又称「第二安茹Second Anjou家族」。1232年法兰西王子查理一世Charles I被封为安茹伯爵,是为卡佩-安茹王朝之始。其后查理一世又兼领普罗旺斯Provence和西西里Sicily。但在1282年西西里爆发「西西里晚祷起事」,阿拉冈- 卡塔罗尼亚乘机夺取西西里岛,卡佩-安茹家族遂退守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Naples,建立那不勒斯王国。在14世纪该家族又先后取得匈牙利和波兰王位,权势达于极盛。但在14和15世纪该家族在各地的统治相继被其它家族取代,卡佩-安茹家族乃退出历史舞台。

波旁Bourbon家族

波旁家族原为法兰西卡佩家族的一个支系,1327年法兰西王子路易一世Louis I被封为波旁(位于法兰西中部)公爵,形成波旁家族。1523年波旁重新并归法

兰西。但在1555年该家族的成员安东尼Anthony透过联姻取得下那瓦尔Lower Navarre(注1)的王位。1589年安东尼的儿子1589年亨利三世Henri III改任法兰西国王(称亨利四世Henri IV),波旁家族遂成为法兰西的统治家族(是为法兰西波旁French Bourbon支系)。在波旁王朝时期(尤其是路易十四世Louis XIV 在位时期(1643-1715)),法兰西的国势达于极盛。1700年波旁家族更取代哈布斯堡家族成为西班牙的统治王朝(是为西班牙波旁Spanish Bourbon支系),至此形成近代欧洲两大王族-波旁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争衡的局面。法兰西波旁支系的统治在18世纪末法兰西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但在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复辟。1830年法兰西爆发「七月革命」后,波旁王朝再次被推翻,王位转归路易.腓力Louis Philippe。在族系方面,路易.腓力乃属波旁家族的一个支系-奥尔良Orleans支系(注2),他所开创的王朝称为奥尔良王朝(亦称「七月王朝」),其统治一直维持至1848年最终为法兰西的共和派推翻(史称「二月革命」)。

西班牙波旁支系除了统治西班牙外,在18世纪又先后将统治范围扩展至意大利的帕尔马Parma、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争夺在意大利的霸权。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该支系被褫夺大部分领地(注3),仅保有西西里一地。直至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该支系相继恢复在西班牙、那不勒斯(注4)和帕尔马(注5)的统治,并且还取得卢卡Lucca的统治权(卢卡的波旁王朝称为「波旁-帕尔马Bourbon-Parma王朝」)。在意大利统一运动期间,该支系在意大利的领地相继被并归统一的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在19世纪曾经历多次革命,波旁王朝的统治曾多次中断。至1931年西班牙爆发共和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此后西班牙经历第二共和国和佛朗哥Franco的法西斯专政。1975年独裁者佛朗哥死后,波旁家族的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登基为西班牙国王,复辟波旁王朝,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极罕有的王朝复辟事例。但此后西班牙逐渐改行民主政制(议会内阁制),国王仅扮演虚位君主的角色。

注1:那瓦尔位于今西班牙北部,原为伊比里亚半岛的一个重要诸侯国。1234年起那瓦尔改由法兰西封建主统治,其后成为西班牙统一过程中的障碍。1512年阿拉冈-卡塔罗尼亚并吞那瓦尔大部分领土,那瓦尔统治集团退守北部地区,自此该政权俗称下那瓦尔。1589年亨利三世改任法兰西国王后,下那瓦尔被并归法兰西。

注2:在法兰西中古史上有一个奥尔良公国(位于法兰西中部),但请注意该公国的统治家族是瓦罗亚家族而非本节所述的奥尔良支系。

注3:但也有例外,1801年法兰西立西班牙波旁支系成员卢多维科一世Lodovico I为伊达拉里亚Etruria国王,统治意大利的托斯坎尼Tuscany地区。1807年法兰西废黜伊达拉里亚国王卢多维科二世Lodovico II,伊达拉里亚被并归法兰西。

注4: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波旁家族在复辟后于1816年正式将两国合并为两西西里Two Sicilies王国。

注5: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帕尔马并未即时归还西班牙波旁支系,而是被划归洛林-哈布斯堡家族。直至1847年西班牙波旁支系始恢复在帕尔马的统治。

卡佩Capet家族

卡佩家族原为[西]法兰克的统治家族。888年巴黎伯爵厄德Eudes继任[西]法兰克国王,建立卡佩王朝。自此卡佩家族与卡罗林家族争夺[西]法兰克的王位。936年卡罗林家族虽重夺[西]法兰克王位,但实际政权由卡佩家族掌握。987年[西]法兰克的卡罗林家族绝嗣,卡罗林王朝结束。休.卡佩Hugh Capet继立,改称法兰西国王,[西]法兰克正式演变为法兰西。卡佩王朝不仅是法兰西的第一个王朝,而且是法兰西(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多个统治家族的祖宗,从卡佩家族衍生出卡佩-安茹家族、波旁家族和瓦罗亚家族以及其余几个支系(包括德略Dreux支系、阿图瓦Artois支系、勃艮第Burgundy支系、阿维斯Aviz支系和布拉干萨Braganza支系)。由于本网页设有专节介绍卡佩-安茹、波旁和瓦罗亚三大家族的历史,以下仅介绍从卡佩家族衍生出来的几个支系的历史。

1. 德略支系源自法兰西国王路易六世Louis VI的曾孙皮埃尔一世Pierre I。约1212年皮埃尔一世继任布列塔尼Brittany公爵,是为德略王朝之始。1341年该支系绝嗣,德略王朝结束。

2. 阿图瓦支系源自法兰西国王路易八世Louis VIII的儿子罗伯特一世Robert I。1237年罗伯特一世称阿图瓦伯爵,在法兰西北部建立阿图瓦伯国。1330年阿图瓦被并归[东]勃艮第。

3. 勃艮第支系源自法兰西国王亨利一世Henri I。1015年当时尚未继承法兰西王位的亨利一世被封为[西]勃艮第公爵(称亨利二世Henri II)(注1),形成勃艮第支系。此后该支系在西欧若干个国家扩充势力。1095 年该支系成员亨利Henri被封为葡萄牙伯爵,是为葡萄牙立国之始。1405年布拉邦特摄政安东尼.布尔哥尼Antoine de Bourgogne继任公爵,从而在布拉邦特建立勃艮第支系的统治。14世纪起,勃艮第支系的势力逐渐衰落,该支系在[西]勃艮第和布拉邦特的统治先后为瓦罗亚家族取代。而葡萄牙的勃艮第王朝亦于1385年为该家族的一个支系阿维斯Aviz家族推翻。

4. 阿维斯支系源自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一世Pedro I(属勃艮第支系)的私生子约昂一世Joao I。1385年约昂一世Joao I推翻勃艮第王朝,自立为葡萄牙国王,是为阿维斯支系统治葡萄牙之始。在该支系统治期间,葡萄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其殖民地分布于非洲、阿拉伯、东南亚、南美洲等地,成为西方早期两大殖民帝国之一(另一殖民帝国是西班牙)。1580年阿维斯家族绝嗣,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乘机夺取葡萄牙王位,自此葡萄牙受西班牙控制,国势衰落。

5. 布拉干萨支系源自葡萄牙国王曼纽尔一世Manuel I(属阿维斯支系)的私生子的后裔约昂四世Joao IV。1640年葡萄牙人民起事推翻西班牙的统治,推举约昂四世为国王,建立布拉干萨王朝。1807年法兰西入侵萄葡牙,葡萄牙国王马利亚一世Maria I逃奔巴西,并在1815年改国名为葡萄牙、巴西和阿尔加维Portugal, Brazil and Algarves王国(1825年恢复葡萄牙国名)。1822年葡萄牙王子、巴西统治者佩德罗Pedro宣布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自此布拉干萨支系遂分为葡萄牙和巴西两个支系。葡萄牙的布拉干萨王朝在1853年绝嗣,王位转归萨克逊-科堡-哥达-科哈里Saxe-Coburg-Gotha-Kohary王朝。巴西的布拉干萨王朝则在1889年为共和派军人推翻。

注1:亨利一世在1027年始继承法兰西王位。

瓦罗亚Valois家族

瓦罗亚家族原为法兰西卡佩家族的一个支系,最初为瓦罗亚公国的统治家族。1290年瓦罗亚公爵查理三世Charles III继为安茹伯爵,建立第三个统治安茹的王朝,故该家族又称「第三安茹Third Anjou家族」。1328年安茹伯爵腓力Philippe继任法兰西国王(称腓力六世Philippe VI),开创法兰西历史上的瓦罗亚王朝。此后瓦罗亚家族及其支系(包括瓦罗亚-奥尔良Valois-Orleans支系和瓦罗亚-昂古列姆Valois- Angouleme支系)统治法兰西二百多年(注1),其间法兰西曾经历百年战争和宗教战争。1589年法兰西王位转归波旁家族,此后法兰西进入强盛时期。

除了安茹和法兰西外,瓦罗亚家族还曾在14-15世纪统治普罗旺斯、奥尔良和[西]勃艮第,其中以[西]勃艮第最为重要,因该国在14和15世纪先后取得[东]勃艮第和尼德兰地区,并曾与法兰西各地方诸侯组成公益联盟,对法兰西王权构成严重威胁。15世纪后期法兰西国王采取统一法兰西的政策,先后兼并安茹、普罗旺斯、奥尔良,并在1477年击败[西]勃艮第,并吞[西]勃艮第本土和[东]勃艮第,至此瓦罗亚家族的领土几乎全部统一于法兰西国王手中,唯有尼德兰地区仍然保持独立(注2)。1482年[西]勃艮第瓦罗亚家族的最后一名继承人马利Marie卒,此后尼德兰地区转归哈布斯堡家族。

注1:1498年起法兰西王位转归瓦罗亚-奥尔良支系的路易十二世Louis XII,1515年王位再转归瓦罗亚-昂古列姆支系。但部分史家把1498年以后直至1589年的法兰西国王也归入瓦罗亚王朝。

注2:1477年法兰西国王击败[西]勃艮第公爵查理一世Charles I(世称「大胆查理」)后,[西]勃艮第本土和[东]勃艮第被并归法兰西。但查理一世的继承人马利继续保有尼德兰地区,并且继承了[西]勃艮第公爵的称号,因此在1477年以后[西]勃艮第公国在形式上仍然存在,不过其统治重心已非[西]勃艮第本土,而是尼德兰地区(俗称为「勃艮第遗产」)。此后尼德兰地区虽曾数度易手,北尼德兰地区更于16世纪末脱离西班牙,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但在形式上[西]勃艮第公国继续在尼德兰(以及其后的南尼德兰,即今比利时)存在,直至1794年法兰西从奥地利夺取南尼德兰,始正式宣告[西]勃艮第公国的灭亡。

波拿巴Bonaparte家族

波拿巴家族是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Napoleon I所属的家族。1799年法兰西军官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权,建立独裁统治。1804年拿破仑自立为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霸欧洲。此后拿破仑一世对欧洲多国进行改组合并,并册立其亲族代替部分国家原有的君主,一时间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波拿巴王朝的君主,作为法兰西的「卫星国」,这些国家包括:威斯特法里亚Westphalia、托斯坎尼、卢卡(注1)、意大利(注2)、那不勒斯(注3)、荷兰、西班牙。随着拿破仑一世在1814和1815年两度战败,他所建立的霸权帝国土崩瓦解,而各波拿巴王朝亦先后被推翻。拿破仑一世失败后,波拿巴家族并未退出政治舞台。其侄路易.拿破仑Louis Napoleon便在1848年法兰西二月革命后挟其伯父拿破仑一世的余威当选法兰西总统。1851年路易.拿破仑仿效拿破仑一世发动政变,建立独裁统治,并在1852年自立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俘后,国内爆发「九月

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此后法兰西逐渐确立共和政制。

注1:拿破仑一世册立的卢卡亲王乃其妹伊利沙.波拿巴Elisa Bonaparte及其妹夫费利泽.巴希奥奇Felice Baciocchi。一般史家把卢卡的这个统治王朝称为「巴希奥奇王朝」。严格地说,巴希奥奇家族是波拿巴家族的姻亲而非直系亲属,但为方便叙述,本网页把巴希奥奇家族也归入本节介绍。

注2:意大利乃由拿破仑亲自统治,而非由其亲属统治。1802年拿破仑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了一个意大利共和国,自任总统。1805年拿破仑将意大利共和国改组为王国,自任意大利国王。

注3:1806年拿破仑一世立其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为那不勒斯国王(称朱塞佩二世Giuseppe II)。但在1808年拿破仑一世迫约瑟夫.波拿巴退位,改立其部将兼妹夫约阿金.缪拉Joachim Murat为那不勒斯国王,约瑟夫.波拿巴则改任西班牙国王。

--------------------------------------------------------------------------------

哈穆德Hammud家族

哈穆德家族是阿拉伯古莱什部落的一个支系,约1010年该家族的首领、科尔多瓦辖下之休达Ceuta总督阿里Ali割据北非和西班牙南部,建立马拉加Malaga 政权。1016年阿里夺取科尔多瓦教主之位。此后哈穆德家族和后倭马亚王朝激烈争夺科尔多瓦教主之位,导致两败俱伤。科尔多瓦的统治权最终于1031年为宰相贾赫瓦尔Jahwar篡夺。除了马拉加和科尔多瓦外,哈穆德家族的一个支系亦曾于1035年在西班牙南部的阿尔赫西拉斯Algeciras建立政权。11世纪中叶以后,哈穆德家族走上衰亡之路,马拉加和阿尔赫西拉斯分别于约1057和1058 年为伊比里亚半岛上其它穆斯林政权(统称「塔伊法斯Taifas政权」)所灭。

巴塞罗那Barcelona家族

巴塞罗那家族原为巴塞罗那的统治家族。巴塞罗那原称西班牙边区,873年[西]法兰克封威弗雷多Wifredo为巴塞罗那伯爵,统治西班牙边区,是为巴塞罗那王朝之始。1112年巴塞罗那伯爵拉蒙-贝伦格尔三世Ramon-Berenguer III兼任普罗旺斯伯爵(称雷蒙德-贝伦加尔一世Raimond-Berengar I),该家族开始将势力伸向法兰西南部。1163年巴塞罗那伯爵阿方索Alfonso(其后称阿方索二世Alfonso II)兼领阿拉冈,将阿拉冈和巴塞罗那合并为阿拉冈-卡塔罗尼亚Aragon-Catalonia王国,自此该家族又称阿拉冈家族。此后该家族于1172年兼领鲁西荣Roussillon,控制法兰西南部,并且向海外扩张,其支系先后取得马略卡Mallorca、西西里、雅典等国。但在13世纪阿拉冈-卡塔罗尼亚被阿尔比Albi十字军击败后,该家族逐渐丧失在法兰西南部之势力。1412年阿拉冈-卡塔罗尼亚国王马丁Martin死后,无嗣,该家族在阿拉冈-卡塔罗尼亚和西西里的统治转归特拉斯塔马拉家族。

特拉斯塔马拉Trastamara家族

特拉斯塔马拉家族起源于卡斯提-莱昂Castile-Leon国王阿方索十一世Alfonso XI的私生子恩里克Enrique。恩里克原被封为特拉斯塔马拉伯爵,1366年继为卡斯提-莱昂国王(称恩里克二世Enrique II),次年被推翻。1369年恩里克二世

重夺王位,正式建立特拉斯塔马拉王朝。1412年卡斯提-莱昂王子费尔南多一世Fernando I继为阿拉冈-卡塔罗尼亚国王兼西西里国王。至此特拉斯塔马拉家族兼领西班牙两个最强大的邦国,奠定了西班牙统一的基础。1442年阿拉冈-卡塔罗尼亚国王阿方索五世Alfonso V兼任那不勒斯国王(称阿方索一世Alfonso I),从而奠定西西里与那不勒斯统一的基础。1479年阿拉冈-卡塔罗尼亚与卡斯提-莱昂组成「君合」(部分史家以是年作为西班牙王国立国之年份)。1516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卡洛斯一世Carlos I继领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领地(包括阿拉冈-卡塔罗尼亚、卡斯提-莱昂、西西里、那不勒斯),正式将阿拉冈-卡塔罗尼亚与卡斯提-莱昂合并为西班牙王国。至此特拉斯塔马拉家族在完成其统一西班牙的历史使命后退出历史舞台。

历代跨国王朝简介(中北欧)

英格林-斯凯尔丁-戈尔姆Yngling-Skiolding-Gorm家族

英格林-斯凯尔丁-戈尔姆家族是北欧地区早期三个统治家族的合称。根据北欧的传说,这三个家族互有亲缘关系,因此本网页将这三个家族合在一起介绍。公元9世纪,北欧地区相继形成丹麦、瑞典、挪威三国,其中瑞典和挪威最初均由英格林王朝统治,丹麦则最初由斯凯尔丁王朝统治,约900年转归戈尔姆王朝统治。10 至11世纪丹麦国王斯文一世Svend I和克努德一世Knud I在位时期,丹麦发动对外扩张,征服挪威和英格兰,称霸北海地区,形成「北海North Sea第一霸权帝国」。英格兰历史上的「丹麦王朝」便是由这两名丹麦国王建立的。至11世纪丹麦的戈尔姆王朝和瑞典的英格林王朝先后传位于其姻亲,挪威的英格林王朝亦于14世纪初传位于其姻亲。至此北欧三国的早期统治家族退出历史舞台。

沃尔德马Valdemar家族

沃尔德马家族是丹麦的统治王朝。1157年沃尔德马一世Valdemar I夺取丹麦王位,建立沃尔德马王朝。沃尔德马二世Valdemar II在位时(1202-1241)征服波罗的海地区,形成「北海第二霸权帝国」。14世纪末马格里特一世Margrethe I 在位时,透过联姻于1387年取得挪威王位。1389年瑞典贵族奉马格里特一世为国王,至此沃尔德马家族遂控制北欧三国,并于1397年正式宣布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组成「君合」,史称卡尔马Kalmar联盟,由沃尔德马家族统治。1448年沃尔德马王朝结束,王位转归奥尔登堡家族。

卢道夫Ludolf家族

卢道夫家族(又称萨克逊Saxon家族)是德意志地区的统治家族。850年卢道夫称萨克逊Saxony公爵,是为卢道夫王朝之始。此后卢道夫家族曾先后统治德意志早期五大诸侯国(萨克逊、法兰科尼亚Franconia、巴伐利亚Bavaria、斯韦比亚Swabia和洛林Lorraine,成为德意志早期的重要统治家族。919年萨克逊公爵海因里希一世Heinrich I更兼任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Otto I在位期间(936-973)加强德意志王权。962 年奥托一世仿效以往法兰克国王的做法,加「罗马皇帝」尊号。此一事件被部分史家视为「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之始(注1),标志着卢道夫家族势力达到其最高峰。但在1024年国王海因里希二世Heinrich

II死后,卢道夫家族无嗣,其权势亦从此衰落。

注1:有关「神圣罗马皇帝」尊号的开始年份,历来史家说法不一,请参阅拙文「历史名词辨正」有关「神圣罗马皇帝」的讨论。

萨利安Salian家族

萨利安家族是德意志地区的统治家族。939年康拉德二世Konrad II继为法兰科尼亚公爵,是为萨利安王朝之始。此后萨利安家族曾统治德意志早期五大诸侯国中之法兰科尼亚、巴伐利亚、斯韦比亚和洛林四国,并在1024年取得德意志王位,成为德意志早期的重要统治家族。德意志国王海因里希四世Heinrich IV在位期间(1056-1105)企图加强王权,曾与罗马教廷发生争夺主教授职权之争,结果两败俱。1125年德意志国王海因里希五世死后无嗣,德意志之萨利安王朝结束。自此萨利安家族便退出历史舞台。

霍亨索伦Hohenzollern家族

霍亨索伦家族起源于索伦Zollern(位于斯韦比亚地区)(注1)伯爵布尔查德Burchard。其后该家族又取得纽伦堡Nurnberg的统治权,并衍生出多个支系。1417年纽伦堡伯爵弗里德里希Friedrich兼称勃兰登堡Brandenburg选侯(称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自此霍亨索伦家族的主支以勃兰登堡为基地,逐渐强盛,是为勃兰登堡支系。1512年该支系的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继任条顿Teuton骑士团亲王-总团长,该支系遂继承该骑士团在今波兰的大片领地。1525年阿尔布莱希特改称普鲁士Prussia公爵。17世纪勃兰登堡支系开始兼领普鲁士领地,并于1701年正式将两国合并为普鲁士王国,俗称勃兰登堡-普鲁士Brandenburg-Prussia 。经过18世纪的「开明专制」改革后,普鲁士成为北德意志强国,并与奥地利争夺在德意志诸邦的霸权。19世纪普鲁士更负起统一德意志的重任,于1867年合并北德意志诸邦,成立北德意志North Germany邦联。其后又于1871年合并南德意志诸邦,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成立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的德意志继续由霍亨索伦王朝统治,奉行军国主义政策,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意志战败,国内爆发「十一月革命」,结束了霍亨索伦王朝和德意志的君主制。

除了勃兰登堡支系外,霍亨索伦家族的另一个支系斯韦比亚支系继续以斯韦比亚地区为其统治中心,并衍生出更多支系,其中以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Hohenzollen-Sigmaringen支系为最重要。1866年该支系的一名成员卡罗尔一世Carol I取得罗马尼亚王位。该王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取得摩尔达维亚Moldavia、布科维纳Bukovina和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等地,使罗马尼亚的领土大幅增加。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奉行亲纳粹政策,成为德意志之附庸国。战后罗马尼亚国内左翼势力抬头,于1947年废除君主制,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的统治遂告终结。

注1:斯韦比亚原为德意志早期五大诸侯国之一,1268年为西西里所灭后,其所在地区分裂为众多封建诸侯国。自此斯韦比亚成为一地理名词,指德意志西南部某地区。

奥尔登堡Oldenburg家族

奥尔登堡家族起源于德意志西北部的奥尔登堡伯国,由克里斯蒂恩一世Christian I于1143年创建。1448年奥尔登堡家族取得丹麦王位(兼领挪威和瑞典),1459年又取得荷尔斯泰因Holstein(兼领石勒苏益格Schleswig),至此奥尔登堡家族(又称荷尔斯泰因家族)遂成为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欧西半部广大地区的统治家族。但此后奥尔登堡家族分裂,其统治区域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1523年瑞典脱离丹麦独立。1544年随着荷尔斯泰因正式分裂为荷尔斯泰因-塞格堡Holstein-Segeburg和荷尔斯泰因-戈托普Holstein-Gottorp两国,形成奥尔登堡家族两大支系:丹麦奥尔登堡Danish Oldenburg支系和荷尔斯泰因-戈托普支系。以下分别介绍该两支系的发展。

1. 丹麦奥尔登堡支系起初统治丹麦、挪威、奥尔登堡和荷尔斯泰因-塞格堡等地。在1773年此支系以奥尔登堡与荷尔斯泰因-戈托普支系交换后者的领地,并将荷尔斯泰因-塞格堡和荷尔斯泰因-戈托普两地合并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势力颇盛。但在19世纪此支系先后丧失挪威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仅保有丹麦一地。1863年此支系中之格吕克斯堡Glucksburg支系继承丹麦王位,该王朝延续至今。此后,格吕克斯堡支系通过继承和联姻在欧洲重新扩大影响力。该支系在1863和1905年分别继承希腊(注1)和挪威(注2)的王位。在20世纪,希腊的格吕克斯堡王室通过联姻又与不列颠的温莎Windsor王室建立联系,现时不列颠的韦尔斯Wales亲王在父系血缘上是格吕克斯堡支系的后裔(注3)。不过以上这些国家均为各自独立的领地,他们虽源于丹麦的格吕克斯堡王室,但并非丹麦的领地。

2. 荷尔斯泰因-戈托普支系起初仅统治荷尔斯泰因-戈托普。1773年此支系将其领地让予丹麦奥尔登堡支系,换取后者的奥尔登堡领地,建立荷尔斯泰因-奥尔登堡Holstein-Oldenburg伯国(1829年改称奥尔登堡大公国),成为北德意志重要邦国之一,直至1871年被并归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除了统治奥尔登堡的主支外,此支系的成员在18世纪又先后取得瑞典和俄罗斯君位。其中俄罗斯的罗曼诺夫-荷尔斯泰因-戈托普Romanov- Holstein-Gottorp王朝(注4)成为俄罗斯的末代王朝,一直延续至1917年在俄罗斯二月革命中被推翻为止。

注1:格吕克斯堡王室在希腊的统治一般称为丹麦王朝或格吕斯堡Glusburg王朝。该王朝在1963年被推翻,在1935年复辟。但在1941年轴心国入侵希腊期间再次被推翻,被迫流亡海外。1946年丹麦王朝再次在希腊复辟。1967年该王朝第三次被推翻后,希腊最终结束君主制,确立共和政体。

注2:格吕克斯堡王室在挪威的统治一般沿用该王室的古老名称而称为奥尔登堡王朝,1940年在德意志入侵后被推翻,至1945年复辟,王朝延续至今。

注3:「韦尔斯亲王」是不列颠储君的封号。不列颠现任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的王夫腓力Philip(其封号为爱丁堡Edinburgh公爵)是希腊格吕克斯堡王室的后裔,因此现时的不列颠储君查理Charles在父系血缘上是格吕克斯堡支系的后裔。

注4:俄罗斯的罗曼诺夫Romanov王朝建于1613年。1762年俄罗斯皇帝伊利沙维塔Elizaveta死后,无嗣,遂由前任皇帝彼得一世Pyotr I的外孙,时任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的卡尔.彼得.乌尔里希Karl Peter Ulrich兼任俄罗斯皇帝(称彼得三世Pyotr III)。此后的俄罗斯皇帝在父系方面实为荷尔斯泰因-戈托普支系的后裔,但传统史家仍将彼得三世之后的俄罗斯王朝称为罗曼诺夫王朝。

某些史家则将两王朝名称合一,称为罗曼诺夫-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

拿骚Nassau家族

拿骚家族起源于德意志中部的拿骚伯国,由瓦尔拉姆一世Walram I于1151年创建。1255年拿骚两名并治伯爵瓦尔拉姆二世Walram II和奥托一世Otto I分立,自此拿骚家族分裂为瓦尔拉姆Walram支系和奥托Otto支系。以下分别介绍该两支系的发展:

1. 瓦尔拉姆Walram支系统治魏尔堡Weilburg、伊德斯坦Idstein等地,并继承拿骚伯爵称号,成为拿骚家族的主支。1292年拿骚伯爵阿道夫Adolf获选为德意志国王,建立拿骚王朝在德意志的短暂统治。1355年此支系分裂为数个政权,其主支统治魏尔堡,称拿骚-魏尔堡Nassau-Weilburg伯国。此后瓦尔拉姆支系之领地续有分裂,直至1816年拿骚-魏尔堡公爵威廉Wilhelm重新统一此支系各领地,建立拿骚公国。拿骚于1866年被并归普鲁士,但其最后一任公爵阿道夫Adolf在1890年取得卢森堡大公之位,除了1940-1944年德意志占领卢森堡期间外,此支系一直维持在卢森堡的统治,延续至今。

2. 奥托Otto支系统治迪伦堡Dillenburg、西根Siegen等地。16世纪此支系的成员威廉一世Willem I 继承拿骚-奥兰治Nassau-Orange伯国(位于法兰西南部)(威廉一世亦为西班牙辖下荷兰省的省督),形成奥兰治Orange支系。其后威廉一世领导尼德兰北方七省发动反西班牙革命,并于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威廉一世任尼德兰执政官,自此奥兰治支系世袭统治尼德兰(注1)。1795年法兰西征服尼德兰,推翻奥兰治支系的统治。但在1813年奥兰治王朝复辟,并在1815年将其统治范围扩及比利时和卢森堡。其后比利时于1830 年脱离尼德兰,卢森堡的统治权亦于1890年转归瓦尔拉姆支系,奥兰治支系仅保有尼德兰(注2),其统治除了1940-1945年德意志占领期间外,得以延续至今。

注1:16-18世纪奥兰治支系在尼德兰的统治曾有两次中断,称为「无执政官时期」。1785-1787年间爱国党亦曾把执政官威廉五世Willem V驱逐出首都海牙Hague,但当时爱国党的统治仅限于海牙一带。

注2:在1839-1867年间曾在尼德兰东南部存在一个林堡Limburg公国,但此公国实际为尼德兰的附属领地,由尼德兰国王兼任林堡公爵。1867年此公国最终并归尼德兰。

阿斯坎尼亚Ascania家族

阿斯坎尼亚家族起源于德意志东北部的安哈尔特Anhalt,由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于1123年创建。其后阿尔布莱希特先后兼任北方侯爵(1136年改称勃兰登堡侯爵)和萨克逊公爵,将本家族统治范围扩展至勃兰登堡和萨克逊。阿尔布莱希特死后,本家族分裂为安哈尔特、勃兰登堡和萨克逊三个支系。以下分别介绍各支系的发展。

1. 安哈尔特支系继承了安哈尔特的统治权。但从13世纪起安哈尔特陷入分裂。至17世纪初分裂情况更严重,形成安哈尔特-伯恩堡Anhalt-Bernburg、安哈尔特-德骚Anhalt-Dessau、安哈尔特-科滕Anhalt- Kothen和安哈尔特-策尔普斯特Anhalt-Zerbst四国。其后安哈尔特-德骚与安哈尔特-科滕在19世纪合并为安哈

尔特-德骚-科滕Anhalt-Dessau-Kothen,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统一安哈尔特各区,重建安哈尔特公国。但统一的安哈尔特为时不久便在1871年被并入统一的德意志。

2. 勃兰登堡支系继承了勃兰登堡的统治权。但在1319年此支系的领地为德意志并吞。

3. 萨克逊支系继承了萨克逊的统治权。但在1260年萨克逊分裂为萨克逊-维滕堡Saxe-Wittenberg(仍俗称萨克逊)和萨克逊-劳恩堡Saxe-Lauenburg(一般简称劳恩堡)两国。其后此两国的阿斯坎尼亚王朝先后在15 和17世纪为韦廷王朝和韦尔夫王朝取代。

韦廷Wettin家族

韦廷家族最早可追溯至斯韦比亚公爵布尔哈德一世Burkhard I。约917年布尔哈德一世称斯韦比亚公爵,是为韦廷王朝之始。但布尔哈德一世死后,斯韦比亚之君位即转归其它家族。因此一般史家均以1130年韦廷家族之康拉德Konrad继为迈森Meissen(位于德意志中部)侯爵作为韦廷王朝建立统治之始。其后该王朝兼领图林根Thuringia地区。1423年迈森侯爵弗里德里希四世Friedrich IV改任萨克逊-维滕堡选侯(称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自此韦廷家族遂成为萨克逊-维滕堡地区的统治家族。1485年萨克逊-维滕堡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阿尔布莱希特五世Albrecht V和恩斯特Ernst统治,自此韦廷家族分裂为阿尔伯特和恩斯特两大支系。以下分别介绍该两个支系的发展。

1. 阿尔伯特支系(又称萨克逊-迈森Saxe-Meissen支系)统治[东]萨克逊-维滕堡[Eastern] Saxe- Wittenberg(以迈森地区为中心),因其统治者起初称「萨克逊-维滕堡公爵」,故其领地又称「萨克逊-维滕堡公国」。1547年本支系取得恩斯特支系的领地以及「萨克逊-维滕堡选侯」之位,一度重新统一萨克逊-维滕堡。由1566年起[西]萨克逊-维滕堡再度分裂,惟本支系保持[东]萨克逊-维滕堡的统一(注1),在17至19世纪曾有数名萨克逊-维滕堡君主兼任波兰国王和华沙大公,使萨克逊-维滕堡成为德意志东北部的强国。但至1871年萨克逊-维滕堡最终被并归统一的德意志。

2. 恩斯特支系(又称萨克逊-图林根Saxe-Thuringia支系)统治[西]萨克逊-维滕堡[Western] Saxe- Wittenberg(以图林根地区为中心),因其统治者起初称「萨克逊-维滕堡选侯」,故其领地又称「萨克逊-维滕堡选侯国」。1547年阿尔伯特支系取得本支系的领地以及「萨克逊-维滕堡选侯」之称号。但由1566年起[西]萨克逊-维滕堡再度与[东]萨克逊-维滕堡分离,其后不断分裂。恩斯特支系原来的领地遂分裂多个小诸侯国,统称为「萨克逊诸公国」Saxon Duchies,较重要者包括萨克逊-哥达Saxe-Gotha、萨克逊-科堡Saxe-Coburg、萨克逊-爱森纳赫Saxe-Eisenach、萨克逊-魏玛Saxe-Weimar、萨克逊-阿尔滕堡Saxe-Altenburg、萨克逊-科堡-哥达Saxe-Coburg-Gotha、萨克逊-迈宁根Saxe-Meiningen、萨克逊-魏玛-爱森纳赫Saxe-Weimar-Eisenach等,形成多个支系。其中萨克逊-科堡-哥达支系在国际上最有影响,该支系在19世纪先后成为比利时和保加利亚的统治王朝。前者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占领期间外,一直统治比利时至今。后者的统治则在1946年保加利亚废除君主制后宣告结束,但该支系成员、保利加亚末代皇帝西米恩二世Simeon II却得以在2001年重返政坛,成为保加利

亚总理。除此以外,萨克逊-科堡-哥达支系还曾是葡萄牙(注2)和不列颠(注3)的统治王朝。

注1:虽然在1566以后阿尔伯特支系实际仅统治原来的[东]萨克逊-维滕堡地区,但由于阿尔伯特支系长期保持保有萨克逊-维滕堡选侯的称号(1806年起更将其称号升格为「国王」),因此一般把阿尔伯特支系的领地简单称为「萨克逊-维滕堡」(即无需加「东」字),或甚至简称为「萨克逊」。

注2:葡萄牙布拉干萨Braganza王朝女王马利亚二世Maria II在1853年死后,由其子费尔南多二世Fernando II 继位。由于马利亚二世的王夫是萨克逊-科堡-哥达支系成员,因此费尔南多二世在父系方面是萨克逊-科堡-哥达支系的后裔,其所开创的王朝亦称为萨克逊-科堡-哥达-科哈里Saxe-Coburg-Gotha-Kohary王朝。不过,有部分史家把费尔南多二世以后的葡萄牙国王归入布拉干萨王朝。

注3:不列颠汉诺威王朝女王维多利亚Victoria在1901年死后,由其子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继位。由于维多利亚的王夫是萨克逊-科堡-哥达支系成员,因此爱德华七世在父系方面是萨克逊-科堡-哥达支系的后裔,其所开创的王朝亦称为萨克逊-科堡-哥达王朝。不过,有部分史家把爱德华七世以后的不列颠国王归入汉诺威王朝(但在1917年不列颠王室把王朝名称正式定为温莎Windsor 王朝)。

霍亨斯陶芬Hohenstaufen家族

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初为斯韦比亚的统治家族。1079年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继任斯韦比亚公爵,是为霍亨斯陶芬王朝之始。其后霍亨斯陶芬家族又成为法兰科尼亚和莱因的统治家族。在12世纪,此家族在德意志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德意志「皇帝党」势力的首领。1138年此家族更取得德意志王位。在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和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II统治时期,霍亨斯陶芬家族权势最盛,与教廷展开权力斗争,并入侵意大利,取得意大利南方西西里岛的统治权。但在弗里德里希二世死后,此家族日渐衰落。1254年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导致德意志陷入内乱(史称「大空位时期」)。其余各地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亦相继被取代。

维特尔斯巴赫Wittelsbach家族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最初为巴伐利亚的统治家族。1180年奥托一世Otto I继任巴伐利亚公爵,是为维特尔斯巴赫王朝之始。1214年巴伐利亚公爵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兼任莱因Rhine王权伯爵,自此形成本家族的两大支系:巴伐利亚支系和莱因支系。以下分别介绍该两个支系的发展。

1. 巴伐利亚支系由1255年起陷入分裂,至1503年始恢复统一。该支系曾有两名成员获选为德意志国王,并曾在14世纪统治勃兰登堡、埃诺和荷兰。但至15世纪该支系仅剩下在巴伐利亚之领地。至1777年巴伐利亚之君位亦转归莱因支系,并因此而引发一场国际战争(巴伐利亚继承战争)。

2. 莱因支系(又称巴拉丁Palatine支系或普法尔茨Pfalz支系)由1410年起陷入分裂。宗教改革期间,该支系领导德意志新教诸侯反对奥地利,并曾在三十年战争初期短暂统治波希米亚。其后莱因为西班牙侵占,并被并归巴伐利亚。1648

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该支系恢复莱因之独立,重振势力,并在1777年继承巴伐利亚君位,成为德意志南部重要邦国。此外,本支系成员亦曾统治德意志、瑞典(注1)和希腊。随着巴伐利亚在1871 年被并归德意志,本支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注1:在1654-1720年间统治瑞典的莱因支系乃属于该支系中的兹威布吕肯Zweibrucken支系,故在此期间的瑞典王朝称为「普法尔茨-兹威布吕肯-克里堡Pfalz-Zweibrucken-Kleeburg王朝」。

伊道夫Ydulf家族

伊道夫家族最早可追溯至洛林Lorraine公国的第一名公爵吉塞尔伯特Giselbert。约925年德意志封吉塞尔伯特为洛林公爵,是为伊道夫王朝之始。但在939年吉塞尔伯特死后,伊道夫家族便丧失对洛林公国的统治权。此后该家族一度沉寂,直至1095年该家族成员戈弗里德一世Godfried I继承卢万Louvain(位于今比利时中部),并改国名为布拉邦特Brabant。其后布拉邦特先后在12和13世纪并吞[下]洛林和林堡,成为低地国家地区的重要诸侯国。在1265年布拉邦特宗室海因里希一世Heinrich I在南德意志建立黑森Hesse伯国,使该家族的统治范围扩展至黑森。在15世纪布拉邦特(连同低地国家地区多个诸侯国)转归[西]勃艮第,此后该家族仅在黑森维持统治。16世纪黑森陷入分裂局面,形成多个支系,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支系是黑森-卡塞尔Hesse-Kassel 支系和黑森-达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支系,这两个支系分别统治南德意志的两个重要邦国,直至19世纪该两个邦国在德意志统一运动中先后被并归德意志帝国。除了上述政权外,伊道夫家族的成员还曾在18和19世纪先后出任瑞典国王和保加利亚亲王(注1),但伊道夫家族在上述两国的统治只历一名君主便告结束。

注1:1720年黑森-卡塞尔支系的腓特烈一世Frederik I继任瑞典国王。1879年黑森-巴腾堡Hesse-Battenberg支系的阿历山杜尔Aleksandur被立为保加利亚亲王。

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起源于瑞士地区的哈布斯堡伯国。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一世Rudolf I取得斯韦比亚和德意志,并于次年取得奥地利君位,从此成为中欧地区的重要统治家族。14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在中欧扩张领土,先后在提罗尔Tyrol和斯提里亚Styria建立统治。但此后哈布斯堡家族经历多次分裂。1379年该家族分裂为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支系(又称奥地利支系)和利奥波德Leopold支系,前者统治奥地利,后者统治提罗尔和斯提里亚,并在1386年再分裂为斯提里亚支系和提罗尔支系。1438年起,奥地利大公长期兼任德意志国王(兼领「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从此确立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支系)在德意志诸统治家族中的崇高地位。15世纪末马克西米连一世Maximilian I继任奥地利大公后,重新统一哈布斯堡家族。此后哈布斯堡家族在中、西欧扩张领土,至16世纪初卡尔一世Karl I(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 和德意志国王卡尔五世Karl V,我国史书一般称为查理五世Charles V)在位时,兼领奥地利、[西]勃艮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国,并且统治尼德兰、北非和拉丁

美洲之殖民地,控制意大利多国,形成一个「卡尔五世帝国」,是为哈布斯堡家族势力之巅峰。约1521年卡尔一世把奥地利君位让予其弟腓迪南一世Ferdinand I,自此哈布斯堡家族分裂为西班牙哈布斯堡支系和奥地利哈布斯堡支系。以下分别介绍该两个支系的发展。

1. 西班牙哈布斯堡支系统治西班牙、[西]勃艮第、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国,其后又兼领米兰和葡萄牙。16世纪尼德兰(注1)爆发革命后,北尼德兰脱离西班牙独立。其后西班牙海军为英格兰击败,自此丧失海上霸权,该支系势衰。1700年该支系在西班牙之统治为波旁家族取代。此后该支系之其余领地亦大部转归奥地利哈布斯堡支系。

2. 奥地利哈布斯堡支系起初仅统治奥地利,其后又取得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并继承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尊号。1564年腓迪南一世死后,三子分立,该支系遂又分裂为奥地利系、提罗尔系和斯提里亚系。但至1665年该支系重归统一。17世纪末奥地利击败奥斯曼,夺取匈牙利全部后,奥地利自此成为中欧强国。1736年[上]洛林[Upper] Lorraine公爵弗朗索瓦三世Francois III与奥地利公主马利亚.特里萨Maria Theresa(1740年继为奥地利大公)结婚,自此形成哈布斯堡-洛林Habsburg-Lorraine 家族(在北意大利此家族又称洛林-哈布斯堡Lorraine-Habsburg家族)。1737年弗朗索瓦三世改任托斯坎尼Tuscany大公(称弗朗切斯科二世Francesco II),从此开始洛林-哈布斯堡家族在北意大利的统治。1780年马利亚.特里萨死后,奥地利君位转归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其后此家族在北意大利又取得帕尔马Parma、摩德纳Modena和伦巴底-威尼西亚Lombardy-Venetia(注2)的统治权,使奥地利的势力伸展至北意大利。1864年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成员马克西米连Maximilian参与干涉墨西哥的战争,被法兰西立为墨西哥皇帝(称马克西米利亚诺Maximiliano,该政权俗称为「马克西米利亚诺Maximiliano帝国」),但该政权在1867年便被墨西哥共和政府推翻。与此同时,奥地利亦为撒丁和普鲁士击败,丧失在北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霸权,但哈布斯堡-洛林家族仍然保持在中、东欧的大幅领地,世称为「奥地利-匈牙利Austria-Hungary帝国」。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战败,帝国各地爆发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统治最终结束。

注1:尼德兰原包括多个地方封建政权,至15世纪陆续为[西]勃艮第公爵继承,形成尼德兰地区。15世纪末[西]勃艮第转归卡斯提-莱昂Castile-Leon。其后卡斯提-莱昂成为西班牙统一国家的一部分,自此尼德兰地区便成为西班牙国王的领地。

注2:严格地说,奥地利哈布斯堡支系在18世纪初便已先后取得曼图亚Mantua 和米兰的统治权,这两个地区其后成为伦巴底的一部分。1815年奥地利夺取威尼西亚,并将伦巴底和威尼西亚两地合并为伦巴底-威尼西亚王国,由奥地利皇帝兼任伦巴底-威尼西亚国王。

奥特维尔Hauteville家族

奥特维尔家族源出于诺曼底的诺曼人骑士坦克雷德Tancred。11世纪诺曼人入侵意大利南部,坦克雷德诸子亦加入远征军。约1042年其中一名儿子纪尧姆一世Guillaume I在意大利南部建立阿普利亚Apulia伯国,是为奥特维尔王朝之始。此后奥特维尔家族在南意大利扩张势力,征服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建

立西西里伯国。其后罗杰二世Roger II统一西西里和阿普利亚两地,并取号西西里国王,称霸意大利南部,奠定日后西西里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的基础(注1)。12世纪末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家族推翻奥特维尔王朝,夺取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

11世纪末,奥特维尔家族成员、阿普利亚王子博希蒙德一世Bohemond I参加十字军远征,并在1098年在叙利亚地区的安条克Antioch建立了一个十字军政权。此政权一直维持至13世纪终为马木路克所灭。

注1:在历史上,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两国关系密切,至1816年两国正式合并为两西西里Two Sicilies王国。不过由于该两国在中古时代已曾多次出现两国共戴一君的情况,历来史家常把中古时代的该两国合称为「两西西里王国」。

萨伏依Savoy家族

萨伏依家族原为萨伏依的统治家族。约1027年翁贝托一世Umberto I在意大利西北部建立萨伏依伯国,是为萨伏依家族统治之始。13世纪萨伏依家族在意大利西北部建立另一个政权-皮德蒙特Piedmont亲王国。15世纪皮德蒙特并归萨伏依,至此萨伏依遂兼领萨伏依、皮德蒙特、尼斯Nice等地。1713年萨伏依取得西西里岛。1720年又以西西里岛换取西班牙属地撒丁Sardinia岛,自此萨伏依改称撒丁王国(但政治重心在皮德蒙特,故史家俗称此政权为皮德蒙特-撒丁Piedmont-Sardinia王国),并逐渐崛起成为意大利西北部强国。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兰西占领萨伏依、尼斯和皮德蒙特,萨伏依家族曾一度被迫退守撒丁岛,战后恢复故土。1831 年撒丁王位转归萨伏依家族的一个支系萨伏依-卡涅南Savoy-Carignan支系,此后撒丁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力量。1860年撒丁统一意大利大部分地区(但须割让尼斯和萨伏依予法兰西),并于次年正式成立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意大利成为中南欧地区强国,萨伏依家族的地位有所上升,其家族成员阿马德亚Amadeus更曾于1871-1873年间继任西班牙国王。在20世纪前期,意大利国内法西斯主义势力崛起,对外发动扩张,曾先后征服阿尔巴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使萨伏依家族的统治范围扩张至最大限度。随着意大利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意大利王室的声望亦空前低落,意大利最终在1946年废除君主制,结束萨伏依家族的统治。

埃斯特-韦尔夫Este-Welf家族

埃斯特-韦尔夫家族又称「小韦尔夫家族Younger House of Welf」,与巴伐利亚地区的「老韦尔夫家族Elder House of Welf」有姻亲关系。老韦尔夫家族起源于9世纪巴伐利亚地区一位名叫韦尔夫的伯爵。该家族至11世纪绝嗣,最后一名女继承人库尼贡德Kunigunde与意大利北部埃斯特侯国的创立人阿尔贝托.阿佐二世Alberto Azzo II结婚,自此形成埃斯特-韦尔夫家族。阿尔贝托.阿佐二世的两名儿子韦尔夫一世Welf I和福尔科Folco分别成为巴伐利亚和埃斯特的统治者,自此埃斯特-韦尔夫家族遂分裂为埃斯特支系和韦尔夫支系。以下分别介绍该两个支系的发展。

1. 埃斯特支系起初统治埃斯特(约1208年改称斐拉拉Ferrara),其后又取得摩德纳Modena和勒佐Reggio(均在意大利北部),并在1452年正式成立摩德纳和勒佐Modena and Reggio公国,成为意大利北部重要政治势力。但在约1598

年斐拉拉为罗马教皇国并吞,摩德纳和勒佐亦于1796年为法兰西所灭。拿破仑战争后摩德纳被划归洛林-哈布斯堡家族,此支系在北意大利的统治告终。

2. 韦尔夫支系起初统治巴伐利亚,其后又统治莱因和萨克逊,并成为德意志「教皇党」的首领,与「皇帝党」首领霍亨斯陶芬家族争夺德意志领导权。该家族成员奥托四世Otto IV更曾继为阿基坦Aquitaine公爵和德意志国王(注1)。1180年萨克逊公爵海因里希三世Heinrich III兼巴伐利亚公爵海因里希十二世Heinrich XII(我国史书一般称为「狮子亨利」Henry the Lion)被德意志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我国史书一般称为「红胡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击败,韦尔夫家族遂被褫夺巴伐利亚和萨克逊的领地。而奥托四世的德意志王位亦于1214年为霍亨斯陶芬王朝推翻。1235年韦尔夫家族的奥托一世Otto I 在德意志西北部建立不伦瑞克Brunswick公国,重建韦尔夫家族的统治。但由1345年起不伦瑞克开始陷入分裂,先后出现不伦瑞克-沃尔芬布特尔Brunswick-Wolfenbuttel、不伦瑞克-吕内堡Brunswick-Luneburg(1692年改称汉诺威Hanover)等封建诸侯国,韦尔夫支系遂分裂为多个支系,其中汉诺威支系先后于17和18世纪继承萨克逊-劳恩堡Saxe-Lauenburg和不列颠的君位。但在19世纪德意志统一运动中,不伦瑞克-沃尔芬布特尔、汉诺威和萨克逊-劳恩堡最终被并归统一的德意志国家。而不列颠的汉诺威王朝则在1901年绝嗣,不列颠王位转归萨克逊-科堡-哥达王朝(但部分史家把1901年以后的不列颠国王仍然归入汉诺威王朝,参见前面「韦廷家族」注3)。

注1:奥托四世在阿基坦历史上称为奥东Otton。

历代跨国王朝简介(亚洲、非洲和东欧)

阿赫门尼斯Achaemenes氏族

阿赫门尼斯氏族是波斯的王族。约前700年波斯人首领阿赫门尼斯在伊朗西南部建立波斯王国,初期为米底Media之附庸国。居鲁士二世Cyrus II在位时期(约前640-约前600)开始进行领土扩张,先后征服伊朗、小亚细亚、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地区,建立霸权帝国。前539年居鲁士二世兼称巴比伦Babylon 国王,约前 525年其后继者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兼称埃及国王。至此阿赫门尼斯氏族遂兼领古代西亚、北非地区三个最重要的国家(注1)。但在前5世纪波斯在侵略希腊的战争中战败后,国势衰落。前334年马其顿崛起并东征波斯,所向披靡。前33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为巴克特里亚Bactria 省督贝苏斯Bessus所杀,阿赫门尼斯王朝宣告灭亡。波斯亦於次年为马其顿征服。

注1:在前404-前343年间埃及一度恢复独立,前343年波斯重新征服埃及。--------------------------------------------------------------------------------

阿尔萨西兹Arsaces氏族

阿尔萨西兹氏族,亦称阿尔萨克Arshak氏族,是帕提亚Parthia的王族。传说约前249年帕勒-达依 Parnae-Dahae人首领阿尔萨西兹一世Arsaces I起事反抗叙利亚统治,在今伊朗地区建立帕提亚王国,此即中国古代史书所称的「安息国」(注1)。前1世纪罗马崛起后,帕提亚便与罗马长期争夺西亚,高加索地区是两国争霸的其中一个重要场所。在争霸过程中,帕提亚国王曾先后在阿特罗巴特那Atropatene、亚美尼亚Armenia和伊比里亚Iberia(注2)自立或册立本

国王族成员为三国的统治者。后来阿特罗巴特那和帕提亚於220年代先后为 [新]波斯所灭后,阿尔萨西兹氏族仍在亚美尼亚和伊比里亚两国继续统治,直至罗马和[新]波斯征服上述两国为止。

注1:中国古代史书采用Arshak一名的音译-「安息」来称呼这个政权。

注2:这里的「伊比里亚」并非西欧的伊比里亚半岛(即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半岛),而是在上古时代位於今格鲁吉亚Georgia东部的古国。

--------------------------------------------------------------------------------

萨珊Sasan氏族

萨珊氏族是[新]波斯的王族。约208年帕提亚辖下之帕西斯Persis地方统治者帕帕克Papak建立帕西斯王国,是为萨珊王朝之始。约224年帕西斯改国号为波斯,史称[新]波斯。其后灭帕提亚,统一伊朗。此后萨珊王朝统治伊朗地区凡四百多年,并与西方邻国罗马(及其后的[东]罗马)争夺西亚,爆发多次战争。7世纪阿拉伯崛起,迅速征服西亚、北非地区,并入侵伊朗。[新]波斯最终於651年为阿拉伯所灭。

除了伊朗地区外,萨珊氏族的一个支系科斯罗埃斯Chosroes支系亦曾在格鲁吉亚地区建立王朝。约 289年[新]波斯王子米尔凡三世Mirvan III被立为伊比里亚(位於格鲁吉亚)国王,是为科斯罗埃斯王朝之始。约 580年伊比里亚为[新]波斯所灭后,格鲁吉亚地区分裂为数个政权,各据一方,其中东部的卡赫蒂Kakheti和西南部的卡特利Kartli继续由科斯罗埃斯家族统治(卡特利的科斯罗埃斯王朝又称古亚拉姆Guaram王朝)。到8世纪末和9世纪初,上述两地的科斯罗埃斯王朝先后灭亡,至此萨珊氏族及其支系遂退出历史舞台。

巴格拉特Bagrat家族

巴格拉特家族是外高加索地区的主要王族,其先祖为亚美尼亚地区的贵族巴格拉特Bagrat。428年亚美尼亚亡国后,该地区成为[东]罗马与[新]波斯(其后为阿拉伯)长期争逐的场所,两大强邻曾在该地区先后委派众多总督或亲王作为地方统治者,其后逐渐由巴格拉特家族的亚美尼亚支系垄断统治权。885年该支系正式复辟亚美尼亚。10世纪末亚美尼亚之巴格拉特王朝衰落,国土分裂,出现卡尔斯Kars和洛里Lori两个割据政权。至11世纪亚美尼亚终为[东]罗马征服。

巴格拉特家族的另一支系-格鲁吉亚支系则是格鲁吉亚地区的统治家族。早在813年,该支系便取得卡特利Kartli之统治权。其后又取得卡赫蒂Kakheti和阿布哈兹Abkhazia之统治权,并於1008年将阿布哈兹与卡特利合并为格鲁吉亚王国(卡赫蒂亦於1105年并入格鲁吉亚)。1258年格鲁吉亚再次分裂。此后格鲁吉亚屡经分合,形成多个地方政权,其中卡特利、卡赫蒂、伊梅列季亚Imereti 等政权乃由该支系统治。1762年格鲁吉亚重新统一,但俄罗斯势力未几亦伸入格鲁吉亚,格鲁吉亚终於1802年为俄罗斯并吞。

留里克Riurik家族

留里克家族是俄罗斯地区的王族,其族源原为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瓦兰吉亚Varangia人(又称诺斯曼Norsemen人或维京Viking人),其后与俄罗斯地区的东斯拉夫人同化。约862年瓦兰吉亚人首领留里克 Riurik在俄罗斯西北部建

立诺夫哥罗德Novgorod公国,是为留里克王朝之始。882年诺夫哥罗德公爵奥列格Oleg 征服基辅Kiev,改称基辅大公。此后基辅成为俄罗斯地区诸封建政权的宗主,故中古初期的俄罗斯地区又称基辅.罗斯Kievan Rus。

从10世纪开始,俄罗斯地区开始陷入封建割据状态,先后从基辅分裂出多个公国。在10世纪,首先分裂出波洛茨克Polotsk、罗斯托夫Rostov、图罗夫Turov 等公国。11世纪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Yaroslav I统治末期,五子分立,先后形成诺夫哥罗德、切尔尼戈夫Chernigov、沃伦V olynia、佩雷雅斯拉夫Pereyaslavl和斯摩棱斯克Smolensk五个公国。至12世纪又从基辅分出加利西亚Galicia。其后这些公国续有分裂,例如从切尔尼戈夫分出梁赞Riazan;从佩雷雅斯拉夫分出特维尔Tver;从罗斯托夫分出苏兹达尔Suzdal;从苏兹达尔分出弗拉基米尔Vladimir;从弗拉基米尔又分出莫斯科Moscow;其后罗斯托夫又分裂为罗斯托夫-鲍里索格列布斯克 Rostov-Borissoglebsk和罗斯托夫-乌斯特雷坦斯克Rostov-Ustretensk两公国。

1169年弗拉基米尔击败基辅,自此弗拉基米尔取代基辅成为俄罗斯诸封建政权的宗主。1238年蒙古人(蓝帐王国)征服俄罗斯地区,此后一百年俄罗斯诸国成为蓝帐王国(其后改称金帐王国)的附庸国。14世纪莫斯科兴起,击败金帐王国,并由1363年起长期占据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称霸俄罗斯诸邦。16世纪莫斯科统一俄罗斯诸邦,并改国名为俄罗斯帝国。但在完成统一大业后,留里克王朝走到了其寿命的尽头,1598年俄罗斯皇帝费奥多一世Fyodor I死后,留里克家族绝嗣,留里克王朝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

约盖拉Iogaila家族

约盖拉家族原为立陶宛的统治家族。1377年约盖拉继为立陶宛大公,建立约盖拉王朝。1386年约盖拉与波兰国王雅德维加Jadwiga结婚,兼任波兰国王(称弗拉迪斯拉夫二世Wladislaw II),自此开始波兰和立陶宛的「君合」以及约盖拉家族在波兰的统治(约盖拉家族在波兰称雅盖罗Jagiello家族),而约盖拉家族的统治重心亦由立陶宛逐渐转移至波兰(注1)。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在1410年的坦能堡Tannenberg战役中大破条顿骑士团,自此约盖拉家族声威大振。其后其家族成员曾先后取得匈牙利王位和波希米亚王位(约盖拉家族在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称雅盖隆Jagiellon家族),约盖拉家族一时成为东北欧之强大王朝。但在1526年奥斯曼攻灭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之雅盖隆王朝后,约盖拉家族势衰。1572年约盖拉王朝结束,此后波兰-立陶宛成为贵族「共和国」,国王由贵族选举,成为有名无实的君主。

注1: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正式组成政合国-波兰-立陶宛王国。自此立陶宛实际成为波兰的领地。

皮亚斯特Piast家族

皮亚斯特家族是波兰的统治家族。966年大波兰部落联盟首领米埃什科一世Mieszko I建立波兰公国,是为波兰立国和皮亚斯特王朝之始。1138年公爵博莱斯拉夫三世Boleslaw III退位,分封诸子,波兰分裂为马佐维亚Mazovia、克拉科夫Cracow、大波兰Greater Poland和西里西亚Silesia四个公国。分裂初期波兰尚设有大公,由克拉科夫公爵兼任,为诸国之宗主。但由1227年起波兰

再无大公,陷入完全分裂状态。与此同时,前述的四大公国又相继分裂为更小的政权,其中从马佐维亚分裂出索查谢夫Sochaczew、普沃茨克Plock、切尔斯克Czersk、华沙Warsaw、贝尔兹Belz、切哈努夫Ciechanov和库贾维亚Cujavia 等公国,从西里西亚分裂出布雷斯劳Breslau和奥珀伦Oppeln两公国。上述分崩离析的状态直至14世纪才有所转变。在1320年克拉科夫、大波兰和库贾维亚重新合并为波兰王国(马佐维亚和克拉科夫地区其后又分裂出更多政权,前者直至16世纪初始重新并归波兰,而后者则成为波希米亚的领地)。重新统一后的波兰起初仍由皮亚斯特家族统治,但在1370年皮亚斯特王朝灭亡,终於结束它统治波兰四百多年的历史。

康尼纳斯Comnenus家族

康尼纳斯家族是[东]罗马的皇族。早在1057年康尼纳斯家族的伊萨克一世Isaac I便曾任[东]罗马皇帝,但当时[东]罗马国势动荡,伊萨克一世未能建立世袭王朝。1081年伊萨克一世的侄儿阿历克修斯一世 Alexius I取得帝位,始建立康尼纳斯王朝。康尼纳斯王朝在[东]罗马经历数十年内乱并丧失在小亚细亚和南意大利之大部分领土后暂时恢复社会秩序,但在1185年诺曼人入侵[东]罗马,[东]罗马再度陷入内乱,康尼纳斯王朝亦在同年被推翻。不过康尼纳斯家族的一名成员伊萨克.杜卡斯.康尼纳斯Issac Ducas Comnenus在1184年割据塞浦路斯Cyprus岛,并建立塞浦路斯帝国。其后十字军东侵[东]罗马,先后征服塞浦路斯和[东]罗马。康尼纳斯家族的另一名成员阿历克修斯一世割据小亚细亚东北部之特雷比松Trebizond,建立特雷比松帝国。这个帝国延续至1461年最终为奥斯曼所灭。

--------------------------------------------------------------------------------

安吉勒斯-杜卡斯Angelus-Ducas家族

安吉勒斯家族是[东]罗马的皇族,与康尼纳斯家族有亲缘关系(安吉勒斯王朝创建者伊萨克二世Issac II是康尼纳斯王朝创建者阿历克修斯一世的外曾孙)。1185年伊萨克二世推翻康尼纳斯王朝,建立安吉勒斯王朝。安吉勒斯王朝时期,[东]罗马处於内忧外患之中。1202年罗马教廷发动第四次十字军远征,名为收复圣地,实际以侵略[东]罗马为最终目的。1204年安吉勒斯家族的阿历克修斯四世Alexius IV被推翻,安吉勒斯家族的姻亲、杜卡斯家族的阿历克修斯五世Alexius V继位(注1),[东]罗马政权遂转入杜卡斯家族之手(注2 )。未几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统治地区陷入群雄割据状态,杜卡斯家族在埃皮鲁斯Epirus建立统治,成为希腊-小亚细亚反十字军政权(注3)中的重要一员。在西奥多Theodore统治期间,埃皮鲁斯国势较盛,曾征服帖撒罗尼迦Thessalonica。西奥多更於1225年自立为希腊皇帝,建立希腊帝国。但在1230年西奥多为保加利亚击败,希腊帝国覆灭。此后杜卡斯家族继续统治希腊-小亚细亚地区的几个反十字军政权,包括埃皮鲁斯、帖撒罗尼迦和尼奥帕特拉斯Neopatras。1318年埃皮鲁斯和尼奥帕特拉斯的杜卡斯王朝相继灭亡,杜卡斯家族统治告终。

注1:阿历克修斯五世是安吉勒斯王朝第二任皇帝阿历克修斯三世Alexius III 的女婿。

注2:其实杜卡斯家族的君士坦丁十世Constantinus X和迈克尔七世Michael VII

早在11世纪中叶便曾先后继任 [东]罗马皇帝,但他们未能建立世袭王朝。阿历克修斯五世虽然在血缘上只是安吉勒斯家族的姻亲而非直系亲属,但史家一般把阿历克修斯五世也归入安吉勒斯王朝。因此本网页把杜卡斯家族与安吉勒斯家族合在一起介绍。

注3:「希腊-小亚细亚反十字军政权」是指在第四次十字军攻占[东]罗马后,希腊贵族为抵抗十字军在希腊、小亚细亚一带建立的多个政权,包括反抗[东]罗马(拉丁政府)的[东]罗马(尼西亚Nicaea政府)、上节介绍过的特雷比松帝国以及本节介绍的埃皮鲁斯、希腊帝国、帖撒罗尼迦和尼奥帕特拉斯等政权。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朝代更替表 东汉(25—220) │ ┌————————————————————┐ │↓│ 蜀(221—263)———→魏(220—265)吴(222—280) ↓│ 西晋(265—316)←—————┘ │ ┌————————————————————————————————┐ │││ ││十六国(304—439) │││ ┌———————————————─———————————————┐││↓││ │┌——————【成汉】(氐)【汉(前赵)】(匈奴)代(鲜卑)│ ││(304—347)(304—329)(338—376)│ ││↓││ ││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统一←—【后赵】(羯)→冉魏(汉)→【前燕】(鲜卑)│【前凉】(汉)││与前燕、前凉并存(319—351)(350—352)(337—370)│(320—376) ││↓↓↓ ││——————— │↓↓ 东晋(317—420)————→前秦于382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前秦】(氐)│↑ 383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51—394) │││ ││┌—————————————————————————————————┤ ││││││ │└—西蜀(汉)【西凉】(汉)【后凉】(氐)西燕(鲜卑) │(405—413)(400—421)(386—403)(384—394) ││││ ││┌—————————————┐│ │↓││↓↓ │【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后秦】(羌)→东晋【后燕】(鲜卑) │(401—439)(397—414)(384—417)↑(384—409) ││││││ │││││┌—————┐ ││↓│││↓ ↓│【西秦】(鲜卑)【夏】(匈奴)【南燕】(鲜卑)【北燕】(鲜卑)├————┐│(385—431)(407—431)(389—410)(409—436) ││↓↓↓↓ ││┌——————————————————————————————— ↓││↓ 宋(420—479)南(420—589)北(439—581)北魏(386—534)—→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地区││││ │││┌————————————┐ ↓││││ 齐(479—502)朝朝西魏(534—557)东魏(534—550) ↓││↓↓ 梁(502—557)│└——北周(557—581)←—————北齐(550—557) ↓││ 陈(557—589)→┴——————————┐│ ↓↓ 隋(581—618) 注: ①“↓、↑、←、→”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②“【】”是《十六国春秋》中提到的十六个少数民族政权,十六国时期政权并不仅此十六个。 ③“()”括号内表示政权的建立民族及其存在时间。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 中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 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 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中国历代王朝顺序表

中国历代王朝顺序表 中國歷代王朝順序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傳兩晉,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與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國歷史朝代演進表 黃帝 唐堯 虞舜 夏商周 春秋戰國 秦漢 三國 魏晉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國 宋元明清 中華民國 中國歷史朝代演進紀年 前27世紀至11 黃帝商朝間 前770與403 春秋戰國之起年 前221 秦統一 前206 漢初年 中西時分真湊巧西元正逢漢平元 265 晉時起 420 南北朝 589 隋統一 618 唐代揚 907 五代始 960 宋代皇 1279 元朝建 1368 明室創 1644 清人入關 1912 民國堂堂 《三字經》 1.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2.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3.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4.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5.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6.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7.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稅 8.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9.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10.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11.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12.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13.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14.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15.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16.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17.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18.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19.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20.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21.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22.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 23.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24.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 25.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6.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誇 27.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28.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 29.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30.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1、夏:约前22世纪末约至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2、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3、周:A.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B.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① 4、秦:前221——前206 5、汉:A.西汉②:前206——公元25 B.东汉:25——220 6、三国:A.魏:220——265 B.蜀:221——263 C.吴:222——280 7、西晋:265——317 8、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③:304——439 9、南北朝:A.南朝:a.宋:420——479 b.齐:479——502 c.梁:502——557 d.陈:557——589 B.北朝:a.北魏:386——534 b.东魏:534——550 c.北齐:550——577 d.西魏:535——556 e.北周:557——581 10、隋:581——618 11、唐:618——907 12、五代:A.后梁:907——923 B.后唐:923——936 C.后晋:936——947 D.后汉:947——950 E.后周:951——960 13、十国④:902——979 14、宋:A.北宋:960——1127 B.南宋:1127——1279 15、辽:907——1125 16、西夏:1032——1227 17、金:1115——1234 18、元:1206——1368 19、明:1368——1644 20、清:1616——1911

21、中华民国:1912——1949 附注: ①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②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9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王朝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③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 凉、后汉(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十六国”。 ④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 吴、前蜀、吴越、楚、闵、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十国”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声明:上面相关信息均来自《智趣多功能学生字典》2001年素质教育版田占山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P762——P763.

中国历代王朝表

中国历代王朝表 皇帝、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周)、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明、清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 【共7帝立国491年】 第一代黄帝姬轩辕第九代舜帝姬姚重华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共19王立国440年】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共31王立国662年】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共37王立国879年】 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大周王朝之东周BC770—BC256年首都洛邑(河南洛阳) 第13任平王姬宜臼BC770—BC720年在位51年【春秋时代开始】 第26任敬王姬匄BC519—BC476年在位44年【春秋时代BC770-BC476共295年】 第27任元王姬仁BC475—BC469年在位7年【战国时代开始】 第31任考王姬嵬BC440—BC426年在位15年【迁都洛阳西,失去天子国地位成为小国】 第37任赧王姬延BC314—BC256年在位59年 大秦王朝BC221—BC206年首都咸阳(陕西西安) 共2帝3传立国15年 第1任秦始皇帝嬴政BC246—BC209年在位37年【秦王政26年庚辰BC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第一次统一全国,称始皇帝.】 第3任三世皇帝秦王嬴子婴BC207年在位数月 西楚王朝BC206—BC202年首都彭城(江苏铜山) 【共1王立国5年】 第1任西楚霸王项羽BC206—BC202年在位5年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共15帝立国215年】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共1帝立国15年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历史朝代时间表格全

历史朝代时间表格全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1、夏:约前22世纪末约至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2、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3、周:A.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B.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① 4、秦:前221——前206 5、汉:A.西汉②:前206——公元25 B.东汉:25——220 6、三国:A.魏:220——265 B.蜀:221——263 C.吴:222——280 7、西晋: 265——317 8、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③:304——439 9、南北朝: A.南朝:a.宋:420——479 b.齐:479——502 c.梁:502——557 d.陈:557——589 B.北朝:a.北魏:386——534 b.东魏:534——550

c.北齐:550——577 d.西魏:535——556 e.北周:557——581 10、隋: 581——618 11、唐: 618——907 12、五代: A.后梁:907——923 B.后唐:923——936 C.后晋:936——947 D.后汉:947——950 E.后周:951——960 13、十国④: 902——979 14、宋: A.北宋:960——1127 B.南宋:1127——1279 15、辽: 907——1125 16、西夏: 1032——1227 17、金: 1115——1234 18、元: 1206——1368 19、明: 1368——1644 20、清: 1616——1911 21、中华民国: 1912——1949 附注: ①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中国历史朝代表

本朝代口令为最简捷、同时又包含最全的朝代,顺序又为最佳。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辽夏金元明清 编辑本段历史书版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编辑本段古体诗版《中国历史歌》 茫茫太古有炎黄,五帝相传至夏商。 文武开周丰镐险,难防幽厉太昏狂。 轻燃烽火媚褒姒,后祸闲观似路旁。 救驾无人如郑友,争权尽是效齐姜。(郑友:郑伯友为抗击犬戎而牺牲。齐姜:指齐桓公姜小白) 春秋战国强吞弱,五霸诸雄短竞长。 遍地皆蒙鲜血染,同宗各把弩弓张。 自从嬴政混同日,秦国威风四海扬。 贱视民氓如粪土,英雄十万戍渔阳。 陈吴引火燎丰沛,刘氏旌旗继项梁。 高帝灭秦诛项后,久安无事汉无央。 偏生王莽乱朝政,光武中兴定四方。 汉末黄巾妖贼起,神州境内出三皇: 孙吴曹魏窃神器,昭烈乘时续汉光。 一统固非西晋弱,乱华空叹五胡强。 南方晋国归刘宋,北地蛮夷十六邦。 蓦见周齐吞两魏,混同南北出隋唐。 梁唐晋汉纷纷过,赵宋吞周五季亡。

战夏和辽金劫至,靖康变后渡长江。(指“靖康之变”后,宋人南渡长江,在临安建立新的宋政权) 蒙元灭宋都燕赵,又见朱明起凤阳。 靖难相残诛惠帝,北京复遇甲申殇。 刁民点火烧西北,建虏乘机出沈阳。 剪灭残明成一统,南疆义愤起洪杨。 丧权辱国真奇耻,惹动枪声响武昌。 城内逼宫城外变,驱除帝制废纲常。 反袁护法嗟民国,割据纷争是北洋。 马教东来联国共,同心北伐灭传芳。(“传芳”指孙传芳,如作“同心北伐孙传芳”,则犯了三平尾之忌) 中山甫逝联盟破,革命红旗树井冈。 八一秋收频暴动,分庭抗礼据山乡。 中原大战烟才灭,又起刀兵剿共忙。 万里长征艰苦路,直通陕北地头王。 西安督剿被囚缚,兵谏只因张学良。 继起八年持久战,联师抗日保边疆。 百团大战扬威后,惜见皖南同室伤。 幸得驱倭终有果,和谈未遂又开枪。 渝城巧计愚人梦,全面进攻全泡汤。 辽沈平津淮海后,国军落魄走穷荒。 凯歌高奏定江北,劲旅长驱入建康。 立业幽燕如赶考,翻开历史崭新章。 编辑本段网友自编歌诀 第一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 秦汉三分传六晋, 隋唐五代延二宋, 元汗朱明前后清. 第二首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二晋收。 南北隋唐五代继, 宋元明清皇朝休。 (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中国历代王朝表

中国历代王朝表 篇一:中国历史的朝代大事年表一 中国历史的朝代大事年表一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 ;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 ;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中国历代王朝简史

第一章原始社会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起源 第二节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第二章奴隶社会 第一节夏朝 启——太康——仲康——后相——少康——季杼——槐——芒——泄——不降——扃(不降弟)——胤甲——孔甲(不降子)——皋——发——履癸(桀) 第二节商朝 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第三节西周 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恭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夑(周懿王之子)——周厉王姬胡——周共和行政(14年)——周宣王姬静(47年)——周幽王姬宫涅(11年)第三章诸侯割据和兼并的时期——春秋 第一节周室衰微和郑、齐、晋 周平王宜臼(在位51年)——周桓王林(在位23年)——周庄王佗(在位15年)——周釐王胡齐(在位5年)——周惠王阆(在位25年)——周襄王郑(在位33年)——周顷王壬臣(在位6年)——周匡王班(在位6年)——周定王瑜(在位21年)——周简王夷(在位14年)——周灵王泄心(在位27年)——周景王贵(在位25年)——周悼王猛(在位不足年)——周敬王勾(中间亡字)(在位44年 有春秋五霸之称。五霸者,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第二节秦国和楚国 第三节吴国和越国 第四节鲁国三桓、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 第四章从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战国 周贞定王介(在位28年)、周哀王去疾(不足年)、周思王叔(不足年)、周考王嵬(15年)、周威烈王午(24年)、周安王骄(26年)、周烈王喜(7年)、周显王扁(48年)、周慎靓王定(6年)、周赧王延(59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第一节战国的形成和七国的政治改革 第二节合纵连横与远交近攻 第三节秦灭六国 第五章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第一节秦始皇和秦二世 第二节秦末起义与项刘灭秦(附录:秦世系表) 第六章楚汉相争 第一节项羽分封诸侯与刘邦计夺三秦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表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表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 生子蟜极 次子姬昌意帝子 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 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 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 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 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 第6任后羿(妻嫦娥) 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 第3任子仲壬 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 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第9任夷王姬燮 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

中国5千年历史朝代表大全

(夏前21世纪)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前16世纪)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晋文公(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称霸)、楚庄王(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宋襄公(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秦穆公(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 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齐、楚、燕、韩、赵、魏、秦) 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 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赵高立二世皇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梁起兵。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

中国历代王朝首都所在地 完整列表

中国历代王朝首都所在地完整列表 中国历代首都完整列表帝都【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阳翟(今河南禹州)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原(今河南济源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亳(今河南郑州)嚣(今河南郑州西北)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邢(今河北邢台)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奄(今山东曲阜)殷(今河南安阳)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成周(今河南洛阳)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南郑(今陕西华县)【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 雒邑(河南洛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

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齐』:临淄(今山东淄博)『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鲁』:曲阜(今山东曲阜)『郑』:新郑(今河南新郑)『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滑县东)、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陈』:陈(今河南淮阳)『蔡』:上蔡(今河南上蔡)『曹』:陶(今山东定陶)『吴』:吴(今江苏苏州)『越』:会稽(今浙江绍兴)【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西汉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2年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0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前200年—公元8年『新』(公元8年~

中国各朝代介绍

由于中国历史太过于悠久,令朋友们阅后不禁大有不解渴之感。但我声明一下,这篇文章是我毕生研究历史的心血之作,此文是我历时一月有余才完成!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考古工作者,我只有高中学历,我仅仅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已,却道出一个小民眼中的历史世界。我写此文是报以极端负责任的态度而作。许多具体的内容受篇幅所限而无法展开情节,我只好捡出重点的事件,简单扼要、高屋建瓴地写出。有一些朋友产生不少疑惑和批评在所难免,其中更有个别人等阴阳怪气地加以叼难的也大有人在。今天,我就一系列典型的问题予以回复,望朋友们多多加以指正。 因为,历史的事实是挡不着人们的视线的。 问题一、 【原文】:当时......最终由嬴政大帝结束了内斗,中国人之间大杀大砍长达260余年的战国时代终结了…… 【网友评语】:战国始于前475年,前221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历时254年而已。 【行者曰】: 周王朝所属的每一个封国,都有自己完整的本国史,但只有鲁国史留传下来。鲁国史称之为《春秋》。留传下来的部份,起于公元前8纪元前722年。史学家就从这时候起,直到纪元前5世纪前481年,共242年间,称为“春秋时代”。这是一个人工的划分,犹如“世纪”也是一个人工的划分一样,事实上整个社会剧烈的变动,应起自周政府东迁。但中国历史学者到20世纪前,全部属于儒家学派,他们一直使用这个称谓,在没有发现这种划分有重大害处之前,我们仍尊重儒家的这个习惯。 纪元前481年,孔丘——那位成天依靠精神胜利法的可怜老人正在删订《春秋》时,有人报告他说,鲁国国君姬蒋打猎时捉到一只麒麟。麒麟是中国古老传说中一种最仁慈不过的神兽,连蚂蚁都不忍心践踏。孔丘叹息说:“古人有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持续时间长短顺序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持续时间长短顺序 朝代起讫都城今地 夏约前2070—前1600 安邑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县 商前1600—前1046 亳河南商丘殷河南安阳 周西周前1046—前771 镐京陕西西安东周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① 前770—前256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洛邑河南洛阳 秦前221—前206 咸阳陕西咸阳 汉西汉②前206—公元23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 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③304-439 —— 南北朝南朝 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 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

十国④902-979 —— 宋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杭州 辽916-1125⑤皇都 (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 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1271-1368⑥大都北京 明1368-1644 北京北京 清1644-1911 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 ①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②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③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和巴蜀,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④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⑤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⑥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最长的朝代是周朝,共计存在约为791年,最短的朝代是秦朝,共计存在约为15年!那最长的封建王朝是唐朝289年。 中国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代王朝表格

中国历代王朝表格 朝代名起止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 夏公元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前1600-前1046 汤纣 西周前1046-前771 武王姬发幽王姬公湦(sheng) 东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赧(nan)王姬延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 始皇嬴政二世赢胡亥 西汉前206-公元220 高祖刘邦孺子婴(王莽摄政)新公元6年-23年王莽…… 东汉 25-220 光武帝刘秀献帝刘协 三国(220-280) 魏 220-265 文帝曹丕元帝曹奂 蜀 221-263 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 吴 222-280 大帝孙权乌程侯孙皓 西晋 265-317 武帝司马炎愍帝司马邺 东晋 317-420 元帝司马睿恭帝司马德文 (注,五胡十六国略) 南北朝时期(420-589) 南朝 宋 420-479 武帝刘裕顺帝刘凖(准)齐 479-502 高帝萧道成和帝萧宝融 梁 502-557 武帝萧衍敬帝萧方智 陈 557-589 武帝陈霸先后主陈叔宝 北朝 北魏 386-534 道武帝拓跋珪孝武帝元修 东魏 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 550-577 文宣帝高洋幼主高恒 西魏 535-556 文帝元宝炬恭帝元廓 北周 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静帝宇文阐 隋 581-618 文帝杨坚恭帝杨侑 唐 618-907 高祖李渊哀帝李拀 五代(907-960) 后梁 907-923 太祖朱温末帝朱瑱 后唐 923-936 庄宗李存勖末帝李从珂 后晋 936-947 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贵 后汉 947-950 高祖刘暠隐帝刘承佑 后周 951-960 太祖郭威恭帝郭宗训(注,十国略) 北宋 960-1127 太祖赵匡胤钦宗赵桓

夏到清的朝代更替表

夏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 商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 周:西周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 秦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 汉 :西汉。前202—公元25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 :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 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 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 晋 西晋265-317 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 十六国304-439 南朝 :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 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 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 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 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 北朝: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 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 西魏535-557 长安陕西西安 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 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 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 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 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 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 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 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 十国902-979 —— 宋 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 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 辽907-1125 皇都(上京) 辽宁巴林右旗 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 中都北京元1206-1368 大都北京 明1368-1644 北京北京

清1644-1911 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我国历代王朝表,我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代王朝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远古至589) 第七册上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7000万年河姆渡聚落时期 距今约6000多万年半坡聚落时期 距今约4000多万年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秦帝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24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200年曹操袁绍官渡之战 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赤壁之战 220年曹呸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 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全国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386年北魏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9年隋统一中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581-1840)第七册下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589年隋朝统一南北方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629年玄奘前往印度求佛经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754年鉴真和尚到达日本 823年立唐蕃会盟碑 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国 960年赵匡胤家里北宋 1005年宋辽之间订立“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西夏。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10 1月9491 日成立

中国历代朝代顺口溜: 中国古代史 :始于大约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 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前,这也是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 时期。 盘古开天神话传, 炎帝黄帝华夏祖, 夏商西周奴隶制, 秦汉统一开疆域, 西晋东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闹割据, 明朝船队下西洋, 三皇五帝数千年。 尧舜禹王位让贤。 东周列国变封建。 三国纷争起战乱。 隋唐疆域又扩展。 宋辽夏金归大元。 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 人民共和开新篇

夏???????????约公元前2070 ——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 ——公元前1046 周?????????????公元前1046 ——公元前221 ——西周????????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 ——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 ——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 ——前221 秦????????????????公元前221 ——前206 汉???????????????公元前202 ——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 —公元8 东汉?????????????公元25 ——220 三国?????????????????公元220 — —280 ——魏??????????????公元220 ——265 ——蜀??????????????公元221 —— 263 ——吴??????????????公元222 ——280 晋?????????? ????????公元265 ——420 ——西晋??????? ??????公元265 ——316 ——东晋?????????????公元317 ——420 十六国????????????????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 ——581——南朝?????????????公元420 ——589 隋??????????????????公元581 ——618

中国历代皇帝简介

中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