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典力学练习题

经典力学练习题

经典力学练习题

1、小军体重500N ,他的家距离学校2400 m ,他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回校。

求:1)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小军骑自行车上学一程至少要做多少功?

2、一个工人用如图1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0N 的货物,绳端所用拉力为600N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求:(取g=10N /kg)

(1) 工人做的总功是多少?有用功是多少?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3) 如果工人拉绳的速度是0.4m /s ,则工人做功的总功率是多大?

3、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5s 内把质量500kg 的钢材匀速提升到3m 高的地方,求:(1)钢材的重量是多少(g 取10N/kg )?

(2)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是多少?

(3)起重机对钢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如果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起重机的电动机做了多少功?

4、小明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此时水面正好到溢水口),然后把木块轻轻地放入溢水杯中,有20×10-6m 3的水排入量筒,木块漂浮在水面上。(g =10N/kg ,

ρ木块=0.5×103kg/m 3)

求:(1)木块排开水的质量;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的体积。

5、如图甲中的A 、B 是两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都是1.5×10-2m 3、质量都是1kg 的桶.

(1)在搞卫生时,你会选用哪只桶来

提水

,请说

明理

由.

2)一桶水的重力G 水=?

(3)如图乙将一桶水匀速提离地面0.2m ,

对水做了多少功?

(4)如图乙提水时,如果提手与手的接触面积为

1×10—3m 2,则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g 取10N/kg )

图甲 图乙

结构力学习题

2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判断题 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其自由度必定等于零。( ) 体系的自由度小于或等于零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可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 三个刚片之间只要用三个铰两两相连,就能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在任何情况下,在几何不变体系上去掉一个二元体,所余体系仍然是几何不变的。( ) 一个点与一个刚片之间用两根链杆相连,则一定构成几何不变体系。( )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几何可变体系加上一个二元体后可以变为几何不变体系。( ) 如体系在去掉某个约束后能承受特殊荷载而平衡,说明原体系中该约束为多余约束。( ) 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约束是为保持杆件体系的几何不变性而设置的。( ) 超静定结构设置多余约束的目的之一是调整结构的内力分布。( ) 填空题 一个点在平面上有___个自由度;一个刚片在平面上有___个自由度。 一个平面体系中有两个刚片,用单铰相联,则其自由度为____。 图示支座简图各相当于几个约束,在各图上标出可能出现的约束反力。 (a)___个约束;(b)___个约束。 (a) 图示支座简图各相当于几个约束,在各图上标出可能出现的约束反力。 (a)___个约束;(b)___个约束。 (b) 图示结构一共设置了五个支座链杆,对于保持其几何不变来说有___个多余约束,其中第___根链杆是必要约束。 在任何情况下,几何可变体系上增加一个二元体后构成的体系总是_______体系。 若两刚片由三根链杆相连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三根链杆的空间位置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

结构力学思考题答案

1、结构的动力特性一般指什么? 答: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指:频率(周期)、振型和阻尼。动力特性是结构固有的,这是因为它们是由体系的基本参数(质量、刚度)所确定的、表征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量。动力特性不同,在振动中的响应特点亦不同。 2、什么是阻尼、阻尼力,产生阻尼的原因一般有哪些?什么是等效粘滞阻尼? 答:振动过程的能量耗散称为阻尼。 产生阻尼的原因主要有:材料的内摩擦、构件间接触面的摩擦、介质的阻力等等。当然,也包括结构中安装的各种阻尼器、耗能器。 阻尼力是根据所假设的阻尼理论作用于质量上用于代替能量耗散的一种假想力。粘滞阻尼理论假定阻尼力与质量的速度成比例。 粘滞阻尼理论的优点是便于求解,但其缺点是与往往实际不符,为扬长避短,按能量等效原则将实际的阻尼耗能换算成粘滞阻尼理论的相关参数,这种阻尼假设称为等效粘滞阻尼。 3、采用集中质量法、广义位移法(坐标法)和有限元法都可使无限自由度体系简化为有限自由度体系,它们采用的手法有何不同? 答:集中质量法:将结构的分布质量按一定规则集中到结构的某个或某些位置上,认为其他地方没有质量。质量集中后,结构杆件仍具有可变形性质,称为“无重杆”。 广义坐标法:在数学中常采用级数展开法求解微分方程,在结构动力分析中,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求解,这就是广义坐标法的理论依据。所假设的形状曲线数目代表在这个理想化形式中所考虑的自由度个数。考虑了质点间均匀分布质量的影响(形状函数),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给定自由度数目的动力分析,用理想化的形状函数法比用集中质量法更为精确。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可以看成是广义坐标法的一种特殊的应用。一般的广义坐标中,广义坐标是形函数的幅值,有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在广义坐标中,形状函数是针对整个结构定义的。而有限元法则采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作为广义坐标,且形函数是定义在分片区域的。在有限元分析中,形函数被称为插值函数。 综上所述,有限元法综合了集中质量法和广义坐标法的特点: (l) 与广义坐标法相似,有限元法采用了形函数的概念。但不同于广义坐标法在整体结构上插值(即定义形函数),而是采用了分片的插值,因此形函数的表达式(形状)可以相对简单。 (2) 与集中质量法相比,有限元法中的广义坐标也采用了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这与集中质量法相同。 4、直接动力平衡法中常用的有哪些具体方法?它们所建立的方程各代表什么条件? 答:常用方法有两种:刚度法和柔度法。刚度法方程代表的是体系在满足变形协调条件下所应满足的动平衡条件;而柔度法方程则代表体系在满足动平衡条件下所应满足的变形协调条件。 5、刚度法与柔度法所建立的体系运动方程间有何联系?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方便? 答:刚度法与柔度法建立的运动方程在所反映的各量值之间的关系上是完全一致的。由于刚度矩阵与柔度矩阵互逆,刚度法建立的运动方程可转化为柔度法建立的方程。一般来,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求[δ]和求[k]的难易程度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互为倒数,都可以用同一方法求得,不同的是一个已知力求位移,一个已知位移求力。对于多自由度体系,若是静定结构,一般情况下求柔度系数容易些,但对于超静定结构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仅从建立运动方程来看,当刚度系数容易求时用刚度法,柔度系数容易求时用柔度法。 6、计重力与不计重力所得到的运动方程是一样的吗? 答:如果计与不计重力时都相对于无位移的位置来建立运动方程,则两者是不一样的。但如果计重力时相对静力平衡位置来建立运动方程,不计重力仍相对于无位移位置来建立,

结构力学试题与答案

浙江省2001年10月结构力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393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结构的计算简图应能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受力和变形性能,又能使_______ 。 2?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连,且________ _构成内部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 3?图1所示梁中反力RB= _______ 反力矩MA= 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所示刚架K截面上的MK= ,QK= 。(M以内侧受拉为正) 5?图3所示三铰拱的水平反力H= _______ ,截面K的弯矩MK= _______ 。(M以内侧受拉为正)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所示桁架的零杆数目为。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位移计算除了验算结构的刚度外,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a)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请将其基本体系绘在图(b)上。

1?图1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C.瞬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 2?图2所示组合结构中截面 K 的弯矩MK 为()(下侧受拉为正) 4所示组合结构 A , B 两结点相对竖向位移时,其虚设单位荷载应取 A. — Pa B. Pa C. — 2Pa 3.图3所示单跨梁,P=1在AB 段上移动,截面K 的QK 影响线为() (b)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 B.几何不变, 有多余约束体系 4.用单位荷载法求图 。每小题2分,

备课之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备课之教材解读 教材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面对的,面对教材,教师只需做到“读透”,但想真正读透教材里的一篇的文章,这是一件无比艰难、辛苦的事情,笔者以为若想真正读透教材,需要意识、需要方法、需要视界。 首先谈意识,面对语文教材,意识应该是一种觉醒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对生命认知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知道,选入教材的篇章往往是意蕴丰厚隽永深远的文学经典,教师的自我生命和学生的生命每天都是新的,我们过去的理解不能代表我们当下的解读,所以我们不提倡长年躺睡于过往,对于选入教材的经典篇章,师者应该满怀敬畏和谦卑,常读常新,日思日进。 其次是方法,从字面上读透一篇文章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解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只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可以从标点符号出发,然后到字到词到句到段再到篇章结构,这一遍我们从细微到宏大,可达到对文章思想意蕴的初步体悟;其次,我们再倒过来,从篇章结构出发,然后到段到句到词到字到标点符号,这一遍我们从宏观回到微观,可在富有动态的篇章里由各个角度充分体悟文章各个方面的魅力。你若有时间,你若有足够的耐心,你就可以从文字层面、思想层面、文章写作技术等层面“穿透”一篇文章。 第三是视界,文学阅读需要视界,无视界或少视界之阅读者往往会在某一篇章狭小的空间里难以抽身,或过度悲戚,或过度愉悦,或过度孤芳自赏……虽曰文学可以净化、升华人的灵魂,但若此,生命

往往脱离了真实,长此以往生命也就导致一种病态的常态化。阅读者文学阅读时既需要融入其中充分体悟的感知力,又需要及时抽离冷眼旁观的思考力。篇章阅读结束后,我们可以从个体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集体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历史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政治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自然客观世界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经济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宗教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文化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国界的层面去思考,可以从人的肉体、社会、精神生命的层面去思考,当我们从各个层面去思考审视文学作品里的生命和世界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找到一种理性的分寸,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当需要感受传递文学作品里的情感时,教师就不会就不是一种变态的或肤浅或夸张的表演。当然,我们还可以去看看别人是怎样解读的,同行、前辈、大师……在相互参照中,我们会有更多的认识、发现和更深的思考。 总之,教材解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它关涉到教学设计的水平,它关系到课堂游刃有余的程度,日久见功力,这种功力不可一日而成。

力学经典例题(3道难题)

力学经典难题 1..如图22所示装置,杠杆O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 ∶AB =1∶2。当在杠杆A 点挂一质量为300kg 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杠杆B 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 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杠杆B 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2。已知N 1∶N 2=3∶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 ,杠杆OB 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g 取10N/kg 。求: (1)拉力T 1; (2)动滑轮的重力G 。 2.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工人用力F 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工人用力F 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 2,货箱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2, N 1与 N 2之比为2:3。(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 取10N/kg) 求:(1)动滑轮重和力F 1的大小; (2)机械效率η1; (3) 功率P 2。 图 22 B A O 甲 图24

3、图 26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 受到的重力为1600N ,配重A 上方连有一根弹簧测力计D ,可以显示所受的拉力大小,但当它所受拉力在0~2500N 范围内时,其形变可以忽略不计。B 是动滑轮,C 是定滑轮;杠杆EH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1:6.小阳受到的重力为700N ,他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 1,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A F ,配重A 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 显示受到的拉力1D F 为2.1×103N ;小阳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 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 2,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2A F ,配重A 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 显示受到的拉力2D F 为2.4×103N.已知9:11:21 F F 。(杠杆EH 、弹簧D 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不计绳和轴之间摩擦)。求: (1)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A F ; (2动滑轮B 受到的重力G B ; (3)拉力为T 2. 图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doc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 ——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 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三、教材的体系结构 五、教学建议 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语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

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教材的突出特点与创新之处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对学生未来

(完整)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1..如图22所示装置,杠杆O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 ∶AB =1∶2。当在杠杆A 点挂一质量为300kg 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杠杆B 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 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杠杆B 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2。已知N 1∶N 2=3∶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 ,杠杆OB 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g 取10N/kg 。求: (1)拉力T 1; (2)动滑轮的重力G 。 39.解: (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 甲×OA =T 1×OB (G 甲+G 乙)×OA =T 2×OB 又知OA ∶AB = 1∶2 所以OA ∶OB = 1∶3 N 300010N/kg kg 300=?==g m G 甲甲 N 600N/kg 10kg 60=?==g m G 乙乙 N 0001N 0300311=?==甲G OB OA T (1分) N 2001N 03603 1)(2=?=+=乙甲G G OB OA T (1分)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T 动1=G +2F 1,T 动2=G +2F 2 又T 动1=T 1,T 动2=T 2 所以: G G G T F 21 N 5002N 1000211-=-=-= (1分) G G G T F 21N 6002N 1200222-=-=-= (1分) 图22 B A O 甲 甲 乙 图1 O B A G 甲+ G 乙 T 2O B A G T 1T 2 T 1 G 人 F 人1 F 人2 G 人 图3 甲 乙

结构力学复习思考题2016.11

《结构力学》复习思考题 题干答案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 A.几何不变体系 B.机动体系 C.瞬变体系 指出图1.1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 图1.1 A.几何不变体系 B.机动体系 C.瞬变体系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体系不变体系 B.机动体系 C.瞬变体系 A 图1.2所示结构作用一个集中力P,当P作用在BCD上不同位置时,A支座的竖向分力()。 A 图1.2 A.保持不变 B.随作用位置而变 C.无法确定 图1.2所示结构作用一个集中力P,当P作用在BCD上不同位置时,A支座的竖向分力()。 A A.保持不变

B.随作用位置而变 C.无法确定 图1.2 指出图示结构,弯矩图绘制正确的是()。 ( (A)(B)(C) 图1.3 C 对下面图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结构,而力偶M作用在不同位置,则两结构的支座反力的关系 为()。 A. 1122 , R R R R '' =≠ B. 1122 , R R R R '' ≠= C. 2 2 1 1 ,R R R R' = ' = C 下面绘制的弯矩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B 下面桁架结构中,零杆的个数为()。 A.1个 C

B .3个 C.4个 下面桁架结构中,零杆的个数为()。 A.10个 B.11个 C.12个 C 下面结构中,若杆件AB由温度变化发生伸缩,是否会引起结构的力?() A.会 B.不会 C.无法确定 A 图示原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其基本结构不正确的是()。 原结构 ( (A)(B)(C) 基本结构 A 指出图1.5所示结构AB杆件的力为()。 图1.5 A.0 B.-P C.2P B 下面结构中,若支座A发生一个位移,是否会引起结构的力?() A.会 B.不会 C.无法确定 B 指出下面图示的几何组成体系为() A.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1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几何可变体系 A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图1.4所示结构分别用力法和位移法分析时,其未知量的数量()。 C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瞬 变; 2?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会产生:() A.内力; B.应力; C.刚体位移; D.变形 3?在径向均布荷() A.圆弧线; 载作用下, B .抛物线 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C .悬链线;D.正弦曲线。 4?图示桁架的零A. 6; B. 7杆数目为: ; C. 8 ; ( ) D. 9 。 D.常变。

5?图a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图b ; B .图c;C .图d; D .都不对。 6?力法方程是沿基本未知量方向的:() A.力的平衡方程; B.位移为零方程; C.位移协调方程;D ?力的平衡及位移为零方程。 :■、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从几何组成上讲,静定和超静定结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 前者__________ 多余约束而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余约束。 2.图b是图a结构_______________ 截面的 ____________ 影响线。 彳、亡A 卜 1 B K D —i |i li 11 行)f-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示结构AB杆B端的转动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配系数为________ , 传递系数为 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情况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物理性质是否相关?为什么? 2.影响线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 谈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谈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长课文、难课文的教学是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这是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的体现。入选教材的任何一篇课文,对学生来说其实都是有难度的,这里的长课文、难课文,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语文教材适当编排一些较长、较难的课文,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有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因此,充分发挥难长课文和难课文的独特价值,不断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难课文,“难”在何处?情况应各不相同。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部作品曾入选人教版六年级、语文S版五年级、西师版五年级等多套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统编教科书将它编排在三年级,确实有一定难度。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试着梳理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思路,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根据教材定位,从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确定适宜的目标。 经典的文学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不仅可以在小学教,在中学甚至大学同样也是可以教的。为什么呢?经典作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给教学目标的选择带来了多重可能性。就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而言,可以探究的内容就很多。比如,文中的“火柴”是否有象征意义?作品的题目是否可以改为“卖报纸的小女孩”?再比如,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故事发生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快乐幸福的节日氛围中,小女孩却孤苦伶仃,流落街头,不敢回那个“跟街上一样冷”的家,周边环境与小女孩处境形成鲜明的反差;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妙幻象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处小女孩带着微笑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种写作方法是否应引导三年级学生去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又比如,丰富的

完整word版结构力学思考题答案精

1、结构的动力特性一般指什么 ? 答: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指 :频率(周期、振型和阻尼。动力特性是结构固有 的 ,这是因为它们是由体系的基本参数(质量、刚度所确定的、表征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 量。动力特性不同 ,在振动中的响应特点亦不同。 2、什么是阻尼、阻尼力 ,产生阻尼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什么是等效粘滞阻尼 ? 答:振动过程的能量耗散称为阻尼。 产生阻尼的原因主要有 :材料的内摩擦、构件间接触面的摩擦、介质的阻力等等。当然 ,也包括结构中安装的各种阻尼器、耗能器。 阻尼力是根据所假设的阻尼理论作用于质量上用于代替能量耗散的一种假想力。粘滞阻尼理论假定阻尼力与质量的速度成比例。 粘滞阻尼理论的优点是便于求解 ,但其缺点是与往往实际不符 ,为扬长避短 , 按能 量等效原则将实际的阻尼耗能换算成粘滞阻尼理论的相关参数,这种阻尼假设称为 等效粘滞阻尼。 3、采用集中质量法、广义位移法(坐标法和有限元法都可使无限自由度体系 简化为有限自由度体系 ,它们采用的手法有何不同 ? 答:集中质量法 :将结构的分布质量按一定规则集中到结构的某个或某些位置上认为其他地方没有质量。质量集中后 ,结构杆件仍具有可变形性质 ,称为“无重杆”。 广义坐标法 :在数学中常采用级数展开法求解微分方程 ,在结构动力分析中 , 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求解 ,这就是广义坐标法的理论依据。所假设的形状曲线数目代表在这个理想化形式中所考虑的自由度个数。考虑了质点间均匀分布质量的影响(形状函数,一般来说 ,对于一个给定自由度数目的动力分析 ,用理想化的形状函

数法比用集中质量法更为精确。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可以看成是广义坐标法的一种特殊的应用。一般的广义坐标中 ,广义坐标是形函数的幅值 ,有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并且在广义坐标中 ,形状函数是针对整个结构定义的。而有限元法则采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作为广义坐标,且形函数是定义在分片区域的。在有限元分析中 ,形函数被称为插值函数。 综上所述 ,有限元法综合了集中质量法和广义坐标法的特点 (l 与广义坐标法相似 ,有限元法采用了形函数的概念。但不同于广义坐标法在整体结构上插值 (即定义形函数 ,而是采用了分片的插值 ,因此形函数的表达式(形状可以相对简单。 (2 与集中质量法相比 ,有限元法中的广义坐标也采用了真实的物理量 ,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 ,这与集中质量法相同。 4、直接动力平衡法中常用的有哪些具体方法 ?它们所建立的方程各代表什么条件? 答:常用方法有两种 :刚度法和柔度法。刚度法方程代表的是体系在满足变形协调条件下所应满足的动平衡条件 ;而柔度法方程则代表体系在满足动平衡条件下所应满足的变形协调条件。 5、刚度法与柔度法所建立的体系运动方程间有何联系 ?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方便? 答:刚度法与柔度法建立的运动方程在所反映的各量值之间的关系上是完全一致的。由于刚度矩阵与柔度矩阵互逆 ,刚度法建立的运动方程可转化为柔度法建立的方程。一般来,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求[刑求[k]的难易程度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互为倒数 ,都可以用同一方法求得 ,不同的是一个已知力求位移 ,一个已知位移求力。对于多自由度体系 ,若是静定结构 ,一般情况下求柔度系数容易些 ,但对于超静定结构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仅从建立运动方程来看 ,当刚度系数容易求时用刚度法 ,柔度系数容易求时用柔度法。 6、计重力与不计重力所得到的运动方程是一样的吗 答:如果计与不计重力时都相对于无位移的位置来建立运动方程,则两者是不一

统编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特点解析 (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比一般版本教材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到了高年级和初中,每个单元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统编版”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在新教材编写过程中,既继承原来人教版的比较成熟可行的部分,包括选文和内容设计,又要吸收其他版本养分,超越人教版。显然出新的格局、新的气象。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体现时代性。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和原来人教版比,新的课文约占30%以上。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 以上四点,是从总的方面说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全新面貌。 (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 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其中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约占所有选篇的%,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统编版”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适当保留人文主题,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人生之舟”等)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 11分) 1 . (本小题 3分) 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 3 . (本小题 2分)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 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 A .2/M ; B .M ;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 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 2

3. (本小题 4分) 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图b; B. 图c; C. 图d; D.都不对。( ) ( a) (b) (c) (d) 4. (本小题 4分)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 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 /(24EI); B. F P l 3 /(!6EI); C. 5F P l 3 /(96EI); D. 5F P l 3 /(48EI). 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F P =1

统编教材解读

(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比一般版本教材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到了高年级和初中,每个单元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统编版”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在新教材编写过程中,既继承原来人教版的比较成熟可行的部分,包括选文和内容设计,又要吸收其他版本养分,超越人教版。显然出新的格局、新的气象。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体现时代性。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和原来人教版比,新的课文约占30%以上。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 以上四点,是从总的方面说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全新面貌。 (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 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其中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约占所有选篇的%,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统编版”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适当保留人文主题,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人生之舟”等)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高中物理力学典型例题

高中物理力学典型例题 1、如图1-1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 为4米的两杆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它钩着一个重 为12牛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T=____ 分析与解:本题为三力平衡问题。其基本思路为:选对象、分析力、画 力图、列方程。对平衡问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往往可采用不同的方 法,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等。所以,本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选挂钩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1-2所示,设细绳与水平夹角 为α,由平衡条件可知:2TSinα=F,其中F=12牛,将绳延长,由图 中几何条件得:Sinα=3/5,则代入上式可得T=10牛。 解法二:挂钩受三个力,由平衡条件可知: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均为T) 的合力F’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两个拉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 为菱形。如图1-2所示,其中力的三角形△OEG与△ADC相似,则: 得:牛。 想一想:若将右端绳A 沿杆适当下移些,细绳上张力是否变化? (提示:挂钩在细绳上移到一个新位置,挂钩两边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仍相等,细绳的张力仍不变。) 2、如图2-1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为2L的两个小定滑轮A、 B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O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 等。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先托住物块, 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 C、D两端的拉力F不变。 (1)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2)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F做功W为多少? (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 分析与解:物块向下先作加速运动,随着物块的下落,两绳间的夹角 逐渐减小。因为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大小不变,恒等于F,所以随着两 绳间的夹角减小,两绳对物块拉力的合力将逐渐增大,物块所受合力 逐渐减小,向下加速度逐渐减小。当物块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达到 最大值。之后,因为两绳间夹角继续减小,物块所受合外力竖直向上, 且逐渐增大,物块将作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当物块下降速度 减为零时,物块竖直下落的距离达到最大值H。 当物块的加速度为零时,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求出相应的θ角,再由θ角求出相应的距离h,进而求出克服C端恒力F所做的功。 对物块运用动能定理可求出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 (1)当物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此时物块下降距离为h。因为F恒等于mg,所以绳对物块拉力大小恒为mg,由平衡条件知:2θ=120°,所以θ=60°,由图2-2知: h=L*tg30°= L [1] (2)当物块下落h时,绳的C、D端均上升h’,由几何关系可得:h’=-L [2] 克服C端恒力F做的功为:W=F*h’[3]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浙江省2001 年10 月 结构力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393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24 分) 1.结构的计算简图应能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受力和变形性能,又能使。 2.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连,且,构成内部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 3.图1 所示梁中反力,反力矩。 4.图2 所示刚架K 截面上的。(M 以内侧受拉为正) 5.图3 所示三铰拱的水平反力,截面K 的弯矩。(M 以内侧受拉为正)

6.图4 所示桁架的零杆数目为。 7.结构位移计算除了验算结构的刚度外,还为做准备。 8.图5(a)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请将其基本体系绘在图(b)上。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图1 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体系 C.瞬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 2.图2 所示组合结构中截面K 的弯矩 为( )(下侧受拉为正) A. - B. C. -2 D. 2 3.图3 所示单跨梁,1 在段上移动,截面K 的影响线为( )

4.用单位荷载法求图4 所示组合结构A,B 两结点相对竖向位移时,其虚设单位荷载应取( ) 5.图5 所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 A.角位移=3;线位移=3 B.角位移=3;线位移=4 C.角位移=4;线位移=3 D.角位移=4;线位移 =4 6.图6 所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 约束力矩为( )(以顺时针转为正)

A. B. 8 C. - D.- 98 7.图7 所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上 杆的分配系数μ为( )(各杆常数) A.3/7 B. 3/8 C. 1/3 D. 1/4 三、计算分析(共62 分) 1.分析图1 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作出结论。(8 分) 2.作图2 所示刚架的弯矩,剪力图。 (8 分)

()语文部编教材解读.docx

部编教材解读 一、部编教材分类呈现 (一)名 著 (8 部) 册次 名 著 册次 名 著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七(上)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八(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和做笔记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七(下)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九(上)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八(上) 九(下)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二)综合性学习 ( 18 个) 册次 名称 主要活动 能力培养点 口语交际 类别 有朋自远方 专题资料搜集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 介绍 传统文化 来 自我介绍 与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能力 七 少年正是读 课外阅读专题讨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倾听能 倾听 综合实践 书时 会 力;比较分析能力;内省力 (上) 文学部落 组织学习共同体 交流分享能力;组织策划能力; 发言 语文生活 编辑班刊 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 天下国家 故事会;朗诵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能 讲述 传统文化 展示会 力;朗诵能力;资料搜集与研读 七 能力 孝亲敬老我 孝亲敬老月活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组织策 发 言 与 倾 综合实践 ( 下) 做起 划能力;实用文写作能力 听 我的语文生 调查访问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能 提 问 与 建 语文生活 活 搜集整理 力;当代文化参与 议 人无信不立 专题讨论;讲述故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 传统文化 事;访问;主题演 集;讲述能力;演讲能力 讲 八 我们的互联 搜集网络词语;问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信息技术 语文生活 网时代 卷调查;小型辩论; 辅助学习;观点陈述与辩驳 ( 上) 网络搜索 身边的文化 模拟申请与答辩 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撰 综合实践 遗产 写申请报告;提问与应答;非连 续性文本阅读 倡导低碳生 主题宣传 活动策划与组织;活动文稿撰 综合实践 活 写;实地考察, 获取第一手资料;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八 古诗苑漫步 古诗分类整理;品 资料收集与整理;诗歌赏析;诗 语文生活 ( 下) 味鉴赏;朗诵会 词朗诵吟唱 以和为贵 专题资料收集;时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收 传统文化 事讨论会 集;策划与组织活动;聆听与表 达意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