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二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二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二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二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二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但与此同时亚洲和拉美的一些新兴工业国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整个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发展经济学家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制度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最根本的障碍应该是制度约束。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制度约束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从国内来讲有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国际来讲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贸易条件的恶化、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障碍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政治障碍包括政府稳定性、政治独立和有效的经济政策

帕金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政治障碍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1.政府稳定性。稳定的政府能够为现代企业创造和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中国家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国内政局的不稳定长期的战乱或是政府的更迭频繁新的政策法规和其他限制不断替代原有的政策法规投资风险性很大从而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政治独立。发展中国家即使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但在殖民时期宗主国在殖民地创造稳定的环境通常只是为了帮助那些来自殖民宗主国的商人和投资者们获取利益而殖民地的大众却从中受益甚微。而且大多数殖民地政府只投入极为有限的资金用于当地人民、开发电力资源或推动工业发展。所以政治上的独立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经济政策。坏的经济政策会阻碍经济的增长使之无法进行也可以使已经开始的增长停顿下来。经济发展本身尤其在早期阶段会造成社会与政治的高度紧张从而削弱增长所必需的稳定基础。对政治环境的理解是制定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要素。对政治环境的理解应始于一种认识即政治是由政治家而非哲人领导的。哲人可以不管国内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在杰出的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帮助下设计出使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发展计划。政治家则必须保证首先采取步骤使那些选举他们当政的大众能继续支持他们或者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免各种政策产生新的对立派或者是旧的对立派别活跃起

来不同势力的要求和目标造成了经济政策抉择上的困难。所以政治与政策揉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国家能够有历史长久的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国家却不能。

二、经济障碍

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H·辛格于1949年最早提出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在其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作了更充分的说明。该理论认为资本形成(即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纳克斯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很低生活贫困教育落后技术水平不高机器设备短缺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循环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在给方面生产率低导致人均真实收入少真实收入少意味着用于储蓄的部分低储蓄率低;导致投资率也低从而导致资本品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得到提高。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循环的需求方面来讲真实收入低导致国内购买力低下市场狭小对投资品的需求也不高也导致资本不足生产率低下。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这两个循环中真实收入水平低是共同的因素不论从给方面还是从需求方面它都是造成投资水平低、资本不足的原因。但这也导致真实收入永远保持在低水平之上即不发达国家之所以贫穷就是因它贫穷。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要说明: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Nelson)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利用数学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产出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人均资本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当人均收入很低时人们的消费大于收入从而整个经济存在负储蓄和负投资。当人均收入刚好等于其消费此时没有储蓄也没有投资因而人均资本增长为零。若人均收入超过这一水平收入大于消费储蓄为正并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此时人

均资本大于零且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增长。由此可见资本形成是受人均收入水平制约的。

2)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当人均收入开始增长时由于收入增加使营养、医疗卫生条件等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从而人口增长加快。当人均收入达

到一定限度后人口增长率达到最大值这意味着人口死亡率下降到最低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人均收入的增加不会引起人口增长率的进一步上升。

3)国民收入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在人口增长率不变、由储蓄创造的人均资本增长为零即劳动和资本都不变时国民收入增长为零。随着人口和资本的增加国民收入相应增加。在人均收入达到某一水平时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达到最大。人均收入超过这一水平后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自然资源和土地不变的假定下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不断下降因而国民收入增长开始呈下降趋势。

因此存在两种均衡:一种是低水平均衡——在人均收入处在很低的水平时国民收入的增长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使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是固定不变的。另一种是高水平均衡——人均收入大于某一水平时国民收入的增加将超过人口的增长人均收入相应增加直到国民收入增长下降到等于人口增长为止。这种均衡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也是稳定的。

因此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形成不足。由此可见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和关键所在它实际上处于一种低水平均衡阶段。

4)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1957年缪尔达尔出版了《富国与穷国》一书1968年又出版了《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在这两本书中缪尔达尔考察了一些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贫穷、制度落后等问题。在分析了产生贫困的原因时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因收入低下而导致的愈来愈贫穷的困境。

他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并呈现出一种“循环积累”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关系不是均衡的、守恒的而是一种“累积性的循环”。在欠发达的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营养不良、医疗卫生状况恶化健康受损教育水平低下从而使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困难;劳动力素质不高

导致劳动生产力难以得到提高生产效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低使产出增长停滞或下降最终低产出导致低收入低收入进一步强化了经济贫困使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与贫困的累积性循环困境之中。由此可见收入水平过低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产生低收入的原因有社会、经济、政治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以及收入分配制度上的不平等。

5)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单一的经济结构缺乏人力资源和适宜的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

托达罗认为虽然有些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在人力资源禀赋方面

人口的绝对数量较大但教育水平较低技术水平、文化素养、对工作的态度、获得信息的能力、创新的意愿以及自我完善的愿望、行政管理的技巧和水平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社会和历史因素。

托达罗认为内部与外部的经济和社会力量都要对作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征的贫困、不平等和劳动生产率低下负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较长的殖民统治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种族、部落和宗教冲突和紧张局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总是存在一国在民族和宗教方面的差异越大它的内部冲突和政治不稳定也就越激烈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较高赡养负担沉重。

4.制度因素。

谭祟台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安排不足政治和法律制度常常是不完整或落后的各种寻租行为和腐败行为盛行。政治结构和权贵统治阶层(例如大土地所有者、城市的实业家、银行家、外国工主、工会领导人)的既得利益和他们的忠诚将会从根本上决定可能采取什么样的战略以及有效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障碍在什么地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的不同部分中的权利和利益集团本身就是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历史的产物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更大的程度上由少数有权势的上层人物统治着。因此收入分配制度就会极端不平等对特权阶层的保护就会严重阻碍其经济发展。一国没有这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相应变革(例如土地占有制度、管理模式、教育结构、劳动力市场关系、财产权利、物质与金融资产的分配与控制、税法和继承法、信贷的提等等的变革)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不可能的。

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不完全市场和信息约束(完善

的市场机制依赖于制度和法律前提的存在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法律和制度基础要么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极其薄弱。

5.国际障碍。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今天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发展中世界的外部条件尤其是富裕的工业化国家制造的种种国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损害了今天贫困国家为发展而作的努力。当然这并不否定贫困国家处于有着富国存在的世界中能够得到某些经济方面的益处。如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由于出口企业必须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因而在这些国家中成为最先进的企业它们的榜样也会对国内企业的运作产生影响。另外发展中国家处于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地位上(最明显的是科技领域)用格申克隆的术语来说有一件“后发优势”。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企业管理经验如制定国民经济政策甚至管理极为不同的经济体制方面的经验。

但许多人认为在实践中这种潜在利益很少能够实现因为发达国家对贫困国家的进步设置了种种障碍。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主国的帝国主义为维持本国国内的利润凭借特权攫取大量的殖民地剩余从而使殖民地缺乏剩余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有些人认为自由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无法保护自己的幼稚工业;大量的进口品冲击了本国市场并进一步造成了国内资源的闲置。

现代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增长缓慢、极度不公平、高失业率等均产生于富国与穷国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阶级间不平等的力量对比关系。资本主义企业通过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保护海外投资以保证自然资源给和市场安全可靠。保持原材料从发展中国家流出是发达国家资本家的利益所在。由于发展中国家本地工业的产品会与进口货物进行竞争并争夺原材料这会妨碍发达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中的旧统治阶级为防止工业资本家的崛起会与他们争夺权利最终便形成以外国政府为后盾的外国投资者、封建地主、商人资本家(靠现有的贸易格局生存不喜欢来自新格局的竞争)及其工人(现代公司、企业中工人的工资远在平均水平以上因而也不喜欢改革)结成的联盟共同支持一个对促进发展毫无作为的政府来实行统治。

巴西经济学家西尔索·富尔塔多(Celso Fuirtado)认为由于外国投资者只投资能够对市场进行控制的最低限度的资本从而造成经济增长缓慢。

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共同命题是:本国统治者与外国资

本家势力相勾结维持在台上的政府并使之实行对于经济发展设置种种障碍的政策。

有一种理论认为那些强加给发展中世界的政策在多数情况下阻碍了它们摆脱贫困的希望。一些人继续坚持认为强加给发展中世界的自由贸易政策造成了过分强调自然资源方面的投资而对工业投资重视不够。其他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是通过利润返还、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人为低价、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高利息的支付又回到了工业化世界的手中。

也有观点认为发展中世界对工业化世界的帝国主义的依附阻碍了发展并助长了不平等。

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依附性和脆弱性也是阻碍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不平等的力量不仅表现在富国控制国际贸易类型的支配权力而且也表现在富国通常也有能力支配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给与外援和进行私人投资的条款等。而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农业国农业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和生产活动都集中于农业和其它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经济都是面向初级产品(农业、燃料、林业和原材料)的生产这些初级产品构成了它们出口的主要商品。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世界贸易有着严重的依赖性。

关于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国际因素谭崇台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现存的国

际经济秩序有关。

①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损失。在贸易产品的数量和品种方面发达国家不断加以限制实行逐步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还利用不同环境标准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发达国家运用关税和其它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摆脱作为原料出口国的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剪刀差”继续扩大使发展中国家很难得到自由贸易的实际利益。

②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恶化。它们的自然资源收益不是用于自身的发展而是用于偿付利息。

③先进技术往往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手中为获得竞争优势和最大利润它们一般并不愿意与发展中国家。

在上面所述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中笔者认为制度障碍应是最根本的约束因素。

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如贫困、失业等都要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少发展中国家虽

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还不算低但并没有经济发展且经济增长发生之前社会上所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增长发生后仍未见多大改变。如收入分配不公基本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满足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等。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特权阶层或官僚阶级所剥夺、垄断和享用。所以虽有经济增长参与生产性劳动的广大民众则被排斥在收益分配格局之外政治结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得不到增长的经济的支撑。

在现实中一些经济上贫困落后、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政治制度存在问题或制度效率不高的国家无休止的政治斗争管理无效和社会秩序都相当普遍。这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发展或发展没有效率的症结所在一些国家的官僚体制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事实上在那些政治、吏治腐败的发展中国家中不仅国内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或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使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而且其统治者为维护其独裁统治并把如何使这种统治得以“延续”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况且为保证这种统治稳定、持续就要动用或利用军队作后盾支持将社会上的所有资源都集中起来统一调配使用而且打着民族主义、国家利益的旗号强调本国发展经济的特殊性。因此这类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可能发展经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

在当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庞大政权体系和官僚阶层不仅耗费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导致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难以积累起来;如果再加上政治制度缺乏来自新闻的、政党的、法律的、议会的全方位监督那就必然会产生广泛而普遍的腐败而政治体制的腐败往往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阻力。资源再多也因制度的无序而导致浪费。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努力推进本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制度的高效率来带动经济增长的高效率只有良好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参考:

[1][美]托达罗著.黄卫平等译:《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2][美]帕金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_百度文.

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摘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经济文化社会主义艰巨性长期性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显著提高。充分地证实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它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取得胜利有它必然的因素。 首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落后国家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此情况下,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情况,结合马列主义原理,进行革命,发展社会主义是必然的。 其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想要变更生产关系就要发展社会主义。 列宁曾在批判俄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苏汉诺夫时反问道:“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写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①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正确的,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然而,在历史发展中,我们也要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们是在物质技术基础低下的条件下起步的。目前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基础比我们优越得多,它们的方向是朝着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化、高新技术产业主导普遍化的态势发展,并且前二者基本解决,而我们则是在前二者才局部解决,后者相距尚远的条件下去发展的。 第二,我们是在劳动生产率落后的起点上赶追的。目前我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才“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左右”。再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中,国民财富增长的71%来自科技进步。相同时期,日本科技进步因素占国民财富增长的65%。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的30年问,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达25%左右。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已达80%,而我们才达到30%左右。如果我们不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难以达到制定的目标,而且还会加大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三,我国的资源禀赋差且利用率低,弥补不了我们其他方面的差距。从资源条件看,农牧业我们不占优势。从矿产资源上看,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计算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居世界第80位左右。这种能源现状仅能维持自给,靠其创汇来弥补经济发展之不足根本没有地。 第四,我国的富裕程度偏低,支撑国际竞争难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未来在吸收外资和技术方面,将处于竞争更加激烈的境地。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抓住机遇,不能通过依靠科技使竞争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那么我们的发展环境将会恶化。 第五,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偏低,科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科技现代化的需要。 第六,我国人口众多且增长过快,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障碍。由于人口过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便被人口大国的分母效应所抵消。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是不平衡性或多层次性。中国地区差距大,各地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然有先有后,在一定时期内的实现程度必然有高有低,发达地区可以而且有条件率先实现现代化。但是,也不能忽视现代化的整体性,层层分解,划小地区范围,降低现代化标准,纷纷宣布率先实现现代化。那样做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可能产生消极后果。 二是现代化标准的全面性。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应当包括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等制度文明,以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或称生态文明,等等。也就是说,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物质财富丰富和生活质量改善,而且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现代化标准的动态性。为了具有可比性,通常需要以一定时点上的某一类国家作为参照系。但是,现代化的标准会随着技术进步、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而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时点上。我们选择参照系时,既要符合本国国情,又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

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策略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① 【摘要】试图通过实际的经济数据及具体个例来证明发展中国家是能够在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探究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策略 【关键词】经济发展理论VISTA五国比较优势 就像不成熟的少年,犯了错往往会嘟哝几句外部环境的恶劣以及归因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常常抱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桎梏。而又不像不成熟的少年,尽管常常抱怨和犯错,终究能长大成人,渐懂人生之真谛;这些发展中国家忙于内斗和抱怨,一边享受和依赖着“帝国主义”的援助和恩惠,一边蒙着眼睛,掌控着国家这辆大车的方向盘,还叫嚷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②”。呵,这越说似乎越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③了。 所谓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无非就是弱者对强者的控诉及抱怨,什么霸权主义啊、强权政治、掠夺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凡此种种,这总让我想起托克维尔所说的“弱者总是试图将强者扯到和他们一样低的位置上。” 旧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真是发展中国家取得发展的主要障碍吗?发展中国家真的如同菲利普·凯里④一样在不利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茫茫然,永远试图而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枷锁吗?弱国永远只是强国的陪衬和附属吗? 想必不是。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繁华都市的衰亡与弱小城邦的崛起,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结论:好景从来不久长。”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是由卑贱无名的弱者所创造,让我也“受雇于伟大的记忆⑤”一次,在此记录一下恒河沙数般弱者突破旧的政治经济秩序的逆袭:第一次统一中国的并非是强大的齐楚,而是默默无闻厉兵秣马偏居一隅的秦国;征服整个地中海的罗马人,原来也是不受重视的蛮族。让我们把历史的望远镜拉得更近一些:18世纪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兴起在英国,而不是当时最富贵繁华的法兰西;时间往后一个世纪,达到帝国兴盛顶点的英国却不得不将深入进行工业革命的领袖地位转让于过去一直处于沉睡之中的德国与遥远的美洲前殖民地——美国。让历史的长河再驰骋一会吧,叫嚷着“日本可以说不”⑥的日本携“亚洲四小龙”突出重围,首次证明了新兴国家的活力;紧接着,中国出现了,人们否定上述问题的信息也越加越足了。 从宏观方面:VISTA五国⑦ 中国的成功有目共睹,已经证明了发展中国家是能够突破旧的经济政治秩序,取得经济的发展的跳跃。BRIC四国情况类似,这里我将选取VISTA五国,在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大致情况不改变的前提下,观察这几个比较典型的发展中的发展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来得出相关结论。 两点说明: 1.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能很好的量化,我只选取几个关键的时点来考量大概的经济政 治秩序的变化:70年代石油危机;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 ①引自于刘瑜:《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②《诗经》:《蒹葭》 ③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④菲利普·凯里:威廉·毛姆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主人公。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⑤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七二年十二月晚》 ⑥盛田昭夫:《日本可以说不》 ⑦VISTA五国:及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是继金砖四国后,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新兴国家。

全国最新贫困县592个名单

全国最新贫困县592个名单 湖北25个 阳新县、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秭归县、长阳县、孝昌县、大悟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麻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神农架林区 河北39 行唐县、灵寿县、赞皇县、平山县、青龙县、大名县、魏县、临城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顺平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赤城县、崇礼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阜城县、(涿鹿县赵家蓬区) 山西35

娄烦县、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平顺县、壶关县、武乡县、右玉县、左权县、和顺县、平陆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兴县、临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 内蒙古31 武川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 吉林8 靖宇县、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黑龙江14 延寿县、泰来县、甘南县、拜泉县、绥滨县、饶河县、林甸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县、同江市、兰西县、海伦市 安徽19 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颍东区、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裕安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利辛县、石台县 江西21 莲花县、修水县、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吉安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乐安县、广昌县、上饶县、横峰县、余干县、鄱阳县 河南31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1.徐昕《社会主义在较落后国家可先取得胜利的理论无可置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1年第1期 2.杨子萍《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关系原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11期 3.赵子良《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符合历史的辩证法》,《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张祥云《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6期 5.顾有富《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之分析》,《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二期 6.吴邛《从落后国家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7.钟读仁、赵斌、冯新广《邓小平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间者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 8.张国祺、张越川《对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再思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11月 9.蔡继明《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10.贾俊民《对一个世纪性重大课题的回答—关于经济不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再探讨》,《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11.马润青《恩格斯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2.孙代尧《经济落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视角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年第7期 13.张雷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11期 14.张雷声《马克思对经济文化落后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学术界》2000年第2期 15.冯书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16. 周作芳《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思想述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 17.陈哲《列宁晚年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2月 18.超茶英《论20世纪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前沿》1998年第6期 19.刘笑燕《论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沿》1997年第5期 20.鄢显骏《论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学术探索》2000年第3期 21.朱晓鹏《论马克思晚年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构想》,《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9月 22.朱必祥《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再思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3.陈友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24.毕志国《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方法的理论探索---读列宁的《论粮食税》等论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 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 贫困问题,是指由于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贫穷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大约有11亿人生活在贫困中,而且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平均贫困线低28%。这些人构成了世界人口的17%。他们加在一起占有着不到0.3%的全球产品。 这种巨大的不平等令人不安。联合国发展项目组织估计,大约有8.31亿人长期营养不良;11.97亿人没有可保障的水资源;27.47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10亿人为遮风避雨之所而奔忙;20亿人不能充分享有电力带来的光明。大约8.76亿的成人是文盲,2.5亿5到14岁之间的儿童在家庭之外从事有偿工作——他们的工作条件往往十分恶劣:比如从军、沦为妓女或家奴,从事农业,建筑业和地毯纺织业。 由于贫困,他们经常遭受社会排挤,他们无法有力地坚守自己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他们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最贫困的人总是缺乏有力的工具来反抗或者犒赏政府官员,因而后者就有可能粗暴地统治他们,而更多地考虑其他人的利益,比如说那些可以与官员进行互惠的国内买办或国外的商贾。无论穷人们生活在哪里,他们所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几乎总是得不到保证。 1.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 1991-199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9%,但贫困人口却没有因经济增长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据联合国调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10亿增加到目前的13亿。这些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人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的收入。在发展中国家中有8000 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2.6亿人不能上学。在最贫穷的非洲地区,贫困发生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注:“非洲贫困状况恶化”,《人民日报》1996年2月7日第7版。)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10月的一份报告称,世界贫困人口中70%是妇女。贫困家庭儿童的处境更糟。20世纪80年代中,发展中国家有1 亿儿童流浪街头。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并未缓解贫困的状况给人们以警示: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是缓解贫困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最关键的因素。 1).全球贫困状况全球:60亿人口中有12亿处于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6.7045)的国际贫困线下(其中南亚44%)、28亿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 ?高收入国家15%人口获78%经济总量;低收入国家40%人口获3.45%经济总量;中国21%人口获3.35%经济总量。 ?预期寿命全球67,低收入国60,非洲50,富国78岁 2).中国贫困状况 中国:绝对贫困程度稳步下降,但到2002年底尚有4.6%人口在国家贫困线以下,16.6%人口在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46.4%低于2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达0.447。 到2003年中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900万(以中国的贫困线计算),绝

(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

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河北省39 个 石家庄市: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 张家口市:康保县、张北县、阳原县、赤城县、沽源县、怀安县、崇礼县、尚义县、蔚县、万全县 承德市: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宽城县 秦皇岛市:青龙县 保定市:阜平县、涞源县、顺平县、唐县 沧州市: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献县、孟村县 衡水市:武强县、武邑县 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巨鹿县 邯郸市:魏县、大名县、涉县、广平县 山西省35 个 太原市:娄烦县 大同市: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广灵县、浑源县 朔州市:右玉县 长治市: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 忻州市: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岢岚县、代县、宁武县 晋中市:和顺县、左权县 临汾市: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吉县 运城市:平陆县 吕梁市: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岚县、石楼县 内蒙古31 个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 包头市: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赤峰市:宁城县、林西县、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 通辽市:库伦旗、奈曼旗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 兴安盟:科右中旗、扎赉特旗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太仆寺旗 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化德县、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四子王旗 吉林省8 个 白城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白山市:靖宇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安图县、龙井市、和龙市 黑龙江14 个 哈尔滨市:延寿县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甘南县、泰来县 大庆市:林甸县、杜蒙县 鹤岗市:绥滨县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南斯拉夫)发展经验教训 对中国的启示 伴随着1917年10月20日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随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大量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出现,社会主义阵营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尤其在二战结束后达到了一个巅峰。但是,在西方国家开始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僵化的苏联模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在此情况下,苏共领导人推动的所谓改革背离了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改革变成了向资本主义的“改向”,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东欧各国的改革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尽管各个国家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当时大背景下相继发生剧变,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兴盛,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证明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先进性,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随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被颠覆。这些挫折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是各国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的爆发。 种种挫折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会失败,苏东剧变只是具体道路上出现了某些困难。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经验教训十分必要。 一、苏联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曾经最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刻,今天依然存在。从新中国建立起,苏联开始援助中国。当时的中国从工农业体系到军队组织架构,

充斥着苏联的气息,因此其兴衰经验最具参考意义。 1.加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 苏共早期,党对国家拥有绝对领导权。苏共在建立政权时经历了自然灾害和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但是领导人们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从战时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苏共领导集体不断改善自己的领导,积极镇压国内反动势力,为建设国家奠定了基础。后来又独创性的建立了五年计划制度,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后来的斯大林模式强化了重工业的地位,在短短十年间将俄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流的工业强国。虽然现在看来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苏联发展模式有种种弊端,但是它们在短期内凝聚了人心,使苏共在国家获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因而苏共获得了坚强的政策执行力。这一点可以从二战期间苏共对卫国战争的领导上看出来。冷战期间,苏联在大部分时期力量弱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但是凭借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取得的成就依然十分令人惊叹。到了80年代后期,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部分苏共领导人,没有看清形势,放弃党的领导地位,自毁长城,导致人心涣散,最终酿成大祸。今天的中国,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的分裂分化图谋,近些年伴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我国面对的形势更严峻。近些年来敌对势力抛出“军队非党化”,“多党制”论调就是意在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和当年肢解苏联时的伎俩如出一辙。在这个国家,是党在凝聚人心,党的坚强领导将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当今时代下,要加强而绝非弱化党的领导,是保证中国这个有着复杂国情的多民族国家完整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苏联到最后失去政权的原因固然有外部力量的颠覆,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如何看待和理解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所产生的影响

如何看待和理解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所产生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除了正视和积极参与之外,别无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积极的去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应对时,引进外资,经验,技术,还得努力的去防止全球化下的文化侵略,等等。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则利益较大,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将污染的产业更加便利的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积极的应对,也要做好最大的防备。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虽然学者们所下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就其一般特征而言,所谓经济全球化应是指资本、技术、劳务、商品等各种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配置,包括生产全球化、技术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等等,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种更加直接和紧密的内在联系。国外一些学者将这种联系称为“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网络联系”。 对于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然首先应该从生产力的层次上着眼于其经济意义本身;但是同时又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仅在狭义的经济发展的意义上包含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实在内容,而且还有着自己特定的生产关系形式,亦即体制形式。任何一种生产力的形成,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形式,全球化当然不能例外。然而正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如何确认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形式或体制形式?经济全球化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散”,就等于资本主义化?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更谈不上从战略的高度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亦即体制形式。任何一种生产力的形成,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形式,全球化当然不能例外。然而正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如何确认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形式或体制形式?经济全球化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散”,就等于资本主义化?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更谈不上从战略的高度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表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二次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科学技术、交通通讯事业,尤其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生产力达到了空前水平,地球被“缩小”了;绝大多数过去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国家,已相继对外开放,扩大厂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和空间;绝大多数曾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已先后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各种模式(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各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已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不少过去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国家与地区,近几十年发展很快,为国际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场所,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增加了世界财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正在不断涌现与发展。这种种因素都在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利用好当前世界格局来发展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围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表现,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探讨与之应对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围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现代化进程。 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

2009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2009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河北 39 石家庄市(3):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 张家口市(1 O):康保县、张北县、阳原县、赤城县、沽源县、怀安县、崇礼县、 尚义县、蔚县、万全县、(涿鹿县赵家蓬区) 承德市(6):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宽城县 秦皇岛市(1):青龙县 保定市(4):阜平县、涞源县、顺平县、唐县 沧州市(6):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献县、孟村县 衡水市(2):武强县、武邑县 邢台市(3):临城县、广宗县、巨鹿县 邯郸市(4):魏县、大名县、涉县、广平县 山西 35 太原市(1):娄烦县 大同市(5):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广灵县、浑源县 朔州市(1):右玉县 长治市(3):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 忻州市(11):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 岢岚县、代县、宁武县 晋中市(2):和顺县、左权县、 临汾市(5):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吉县 运城市(1):平陆县 吕梁地区(5):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岚县、石楼县 内蒙古 31 呼和浩特市(3):托克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 包头市(1):固阳县 赤峰市(8):宁城县、林西县、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翁牛特旗、 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 通辽市(2):库伦旗、奈曼旗 鄂尔多斯市(5):准格尔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 兴安盟(2):科右中旗、扎赉特旗 锡林郭勒盟(2):多伦县、太仆寺旗 鸟兰察布盟(8):武川县、商都县、化德县、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 四子王旗、达茂旗 吉林 8 白城市(3):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白山市(1):靖宇县 延边州(4):汪清县、安图县、龙井市、和龙市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简要思考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简要思考 19实际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社会国际化的观点,并且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够取得胜利。后来, 通过对东方国家和民族发展道路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又补充认为, 在一定条件下,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入20实世纪以后,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二战之后中国、朝鲜、古巴等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在进入社会主义国家之后,这些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等一些积极的思想,对俄国的经济复苏,综合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毛泽东等中国老一代革命家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使得中国平稳的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社会主义阶段使得国家经济国防得到快速发展。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使我们看到, 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之后,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和失败。中国从1957年到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极大挫折;从1989年波兰易旗亡党起。东欧七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演变,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归于失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这些惨痛的教训,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有提前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可能性,但同时他们也认为东方等非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之上的,尤其是物质基础。所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期间,必须要面对和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从那些失败的教训,可以看到各国的具体国情是各不相同的,照搬马

我国_贫困陷阱_现象的治理

我国“贫困陷阱”现象的治理 王俊喆,丁 翔,沈文伟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摘要]近年经济发展形势表明,我国所面临的贫困问题正在由原生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转变。而经济学领域内的一 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理解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持续性的贫因现象。 “贫困陷阱”的产生是由不合理的制度影响下产生的资本临界点效应所致。根治“贫困陷阱”,政府应通过改善制度取代资本补助,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关系,从制度建设而非经济补助的角度突破“贫困陷阱”,解决好发展型贫困问题。 [关键词]贫困陷阱;资本临界点;帕累托效率;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Governance on "Poverty Trap"in China WANG Junzhe,DING Xiang,SHEN Wenwei Abstract:The rec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shows that the poverty in China is transmitting from original to developmental pover-ty.One important challenge in economics,however,is to know and solve the continuous poverty in social progress.The "poverty trap"results from threshold effect of capitals influenced by unreasonable systems.Therefore,the government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and administrative rights of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olve the developmental poverty to breakthrough poverty trap from system construction but not from economic assistance.Key words:poverty trap,threshold effect of capital,Pareto efficiency,social security [收稿日期]2011-05-16 一、“贫困陷阱”的含义 “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或单元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掉进这种“贫困陷阱” ,要想出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简而言之就是:因为穷,所以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穷,所以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而丧失了投资致富的途径;因为穷,所以限制了活动范围和自由,而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穷,可能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蹶不振而荒度人生。 二、“贫困陷阱”产生的机制和原因 (一)资本的临界点效应 有关理论认为陷入 “贫困陷阱”的原因在于贫困的地区资本和要素的缺乏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一直都是在帕累托改善的状态下运行的。该理论认为“贫困陷阱”的根源正是受制于资本量,当资本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该地区就可以摆脱“贫困陷阱”而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经济发展形势。例如: 在一个陷入了“贫困陷阱”的地区,由于资本量有限,贫困者承担不起在健康上的较大规模的投资,这导致预期寿命的降低。这样个体的工作时间变短,从而 所带来的预期经济收益就较少,这反过来又降低他们进行私人投资的愿望,从而继续陷入贫困之中;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导致较低的储蓄和积累水平,而较低的储蓄和积累又反过来导致较低的产出,二者的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低水平的均衡状等。 (二)制度的影响作用 资本贫乏地区出现的富裕和资本集中地区出现的贫困告诉我们,资本不是影响贫困的根本原因。既然资本和要素的缺乏不是贫困的根本而只是贫困的表现形式,那么什么才是决定贫困与否的根本呢?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贫困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制度是否有效率。有效率的制度是保障一个地区资源有效利用的有力工具,当制度和资源配置相协调统一时,制度是经济们按着帕累托最优的方式去运行。 三、治理“陷阱”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我们应该把治理“贫困陷阱”的重心放在政府推行是的制度改革上。那么,就应该结合当下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更高的重视。 (一)通过改善制度取代“资本补助 资本不足是贫困的循环结果而不是原因。我国目前 第2011年第6期(总第375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6,2011Total No.375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1)6-0020-0220--

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的持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2.人口压力巨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国家级贫困县详细名单

国家级贫困县详细名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最新国家级贫困县详细名单河北省(39个)石家庄市: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行唐县张家口:康保县、张北县、阳原县、赤城县、沽源县、怀安县、崇礼县、尚义县、蔚县、万全县承德: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秦皇岛:青龙县保定:阜平县、涞源县、顺平县、唐县沧州: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衡水:武强县、武邑县、饶阳县、阜城县邢台:临城县、广宗县、巨鹿县、新河县、平乡县、威县邯郸市:魏县、大名县 山西省(35个)太原市:娄烦县大同市: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广灵县、浑源县朔州:右玉县长治: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忻州: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岢岚县、代县、宁武县晋中:和顺县、左权县临汾市: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吉县运城:平陆县吕梁:交口县、临县、方山县、岚县、石楼县、兴县晋城:陵川县 内蒙古(30个)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赤峰:宁城县、林西县、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通辽:库伦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

翼前旗、突泉县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乌兰察布:商都县、化德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卓资县、兴和县 吉林省(8个)白城: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白山:靖宇县延边州:汪清县、安图县、龙井市、和龙市 黑龙江(14个)哈尔滨市:延寿县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甘南县、泰来县大庆:林甸县鹤岗:绥滨县佳木斯:同江市、桦南县、桦川县、抚远县、汤原县双鸭山:饶河县绥化:兰西县、海伦市 安徽省(19个)阜阳: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颍东区亳州:利辛县安庆:宿松县、岳西县、潜山县六安:寿县、霍邱县、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池州:石台县宿州: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江西省(21个)赣州: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寻乌县、会昌县、安远县、上犹县、赣县、南康市吉安:井冈山市、永新县、遂川县、吉安县、万安县上饶:上饶县、横峰县、鄱阳县、余干县抚州:广昌县、乐安县九江:修水县萍乡:莲花县 河南省(31个)洛阳市: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栾川县信阳:新县、息县、固始县、商城县、光山县、淮滨县商丘:虞城县、睢县、宁陵县、民权县驻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