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三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质三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质三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质三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1.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vaporization).汽化有蒸发(evaporation)和沸腾(boiling)两种方式.

2.蒸发

在液体_ 进行的汽化现象称为蒸发.

蒸发时液体分子由于运动加快从液面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

说明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控制变量法)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下图中b比a蒸发快.

4.蒸发过程要吸热

液体蒸发时,液面上部分液体分子克服其他分子作用离开液面,液体的温度降低,液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这就是通常所说“蒸发制冷”的原因.

5.沸腾

在液体__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沸腾.液体沸腾时,分子运动剧烈,大量分子克服分子作用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

6.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特征

(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况如图1.4-6;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响,沸腾时不响.这是因为容器底层水先升至100℃变成水蒸气向上升,上层水温仍不足100℃,当蒸汽的小气泡升至低于100℃的水层时,就迅速变为水滴,这种先膨胀又再收缩的过程,就引起了水的振动,当大量的小气泡从杯底上升时,就发出嘶嘶的鸣声;

(3)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

7.沸点

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boiling point).

说明

(1)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纯度有关;

(3)液体沸腾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吸热保持其沸腾.

8.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1.

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liquefaction).

2.液化的方法

(1)降低气体温度.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片,放热降温变成了水,如图

(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使气体液化,如图液化石油气、火箭使用的液态氢氧燃料,均采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液化的.

凡是具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液化现象:雾、露、“白气”、“冒汗”、“出汗”、“冒气”等。水蒸气是一种气体,凭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实质上是

一些小水滴。

液化:定义:叫液化。

方法:⑴;⑵。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热

模拟大自然中的雨的形成

(1)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仔细观察瓶内和瓶口的上方,你看到的现象是。

(2)在瓶口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仔细观察金属盘的底面.你看到

的现象是

思考:在实验中,水的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这样的变化需要条件是

遇冷。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与这个实验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

在高空遇(冷/热)时,水蒸气就凝结成.

归纳: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时气体会放热.

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吗?

实验:用注射器吸人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

活塞,当针筒中的乙醚液体消失时,再推压活塞.观察注射器中是

(是/否)又出现了液态乙醚.熔化:

1.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4.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5.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6.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0C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

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7.熔化吸热的应用: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

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 的冰比00

C 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凝固:

1. 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 凝固规律:

①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 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 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①物体从 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② 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时的比较

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点(凝固点) 温度变化 晶体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有固定的

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 熔化过程温度上升,凝固过程温度下降 a.. 熔化图象:

时间/min 时间/min

图1 晶体熔化曲线 图2 非晶体熔化曲线

b. 凝固图象:

时间/min 时间/min 图3 晶体凝固曲线 图4 非晶体凝固曲线

③判断晶体、非晶体的方法

a. 从有无固定的熔点来判断

b. 从熔化过程中的现象来判断,晶体熔化过程:固态 → 固液共存态 → 液态;非晶体熔化过程:固态 → 软 →稀→液态

c. 从熔化图像来判断,看是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有则为晶体。升华: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凝华: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凝华放热:略

附录:①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②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可看到

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气”。

③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

④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上。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一) 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 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物质的量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71n B、(1/71)n C、35.5n D、(1/35.5).n 4、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0.745 B.0.39 C.39 D.74.5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 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1]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 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中子N (不带电荷) 同位素 (核素) 原子核 → 质量数(A=N+Z )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 + >Mg 2+ >Al 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 >Fe 3+ 决定 编排依据 具 体 表 现 形式 X) (A Z 七 主 七 副零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1、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是n,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是N A,常用×1023这个近似值。 2、摩尔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 3、- 4、 5、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 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 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4) 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 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6、 气体摩尔体积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是L/mol 或m 3/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RT M m 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 伏伽德罗定律) (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2 12121N N n n V V ==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密度。2121ρρ=M M =D 12 (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2121 ρρ= n n @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第0章 1.力学:研究物体宏观机械运动的学科。机械运动:运动效应,变形效应。 2.工程力学任务:A.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B.研究构件的失效或破坏规律。C.分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规律D.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3.失效: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丧失正常功能的现象称为失效。三种失效模式:强度失效、刚度失效、稳定性失效。 第1章 1.静力学: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及其平衡的一般规律。 2.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组力。 分类:共线力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 等效力系: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系作用效果相同,则互为等效力系。 3.投影:在直角坐标系中:投影的绝对值 = 分力的大小;分力的方向与坐标轴一致时投影 为正;反之,为负。 4.分力的方位角:力与x 轴所夹的锐角α: 方向:由 Fx 、Fy 符号定。 5.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刚体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 6.力矩:度量力使物体在平面内绕一点转动的效果。 方向: 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力矩等于0的两种情况: (1) 力等于零。(2) 力作用线过矩心。 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矩不会发生改变。力可以对任意点取矩。 7.力偶: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例:不能单手握方向盘,不能单手攻丝) 特点: 1.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只能有力偶来平衡。 2.力偶中两个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为零。 3.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即:力偶对物体转动效应与矩心无关。 三要素:大小,转向,作用面。 力偶的等效: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矩相等,则两力偶彼此等效。 推论1:力偶可以在作用面内任意转动和移动,而不影响它对刚体的作用。(只能在作用面内而不能脱离。) 推论2: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 和力偶臂的大小,而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 8.静力学四大公理 A.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矢量合成法则):适用范围:物体。 B.二力平衡公理:适用范围:刚体 (对刚体充分必要,对变形体不充分。) 注:二力构件受力方向:沿两受力点连线。 C.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范围:刚体 D.作用和反作用公理:适用范围:物体 特点:同时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不能相互平衡。(即:作用力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O M F Fd =±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78465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

物质的量的浓度知识点整理

完美格式整理版 第八讲物质的量的浓度 1.复习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2.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5.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2.难点聚焦 1.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 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用c表示, (2) 表达式: C单位常用 mol/L3 或 mol/m ,注意:①单位 B B 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 1 升,溶质 B 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 2, c(NaCl ) =2.5mol/L ;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2+42-) =0.01mol/L 等。 如 c(Cl ) =0.1mol/L c( Fe ) =0.5mol/L, c(SO 2.溶液的稀释与混合(1) 溶液的稀释定律 由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有:m B =m 浓×ω浓=m稀×ω稀 % 由溶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有:C B =c 浓×V浓 =c 稀×V稀 % (2)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ρ为该溶液的密度)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有各种不同的规格,一般有 100mL、250mL、 500mL和 1000mL等几种。 (2) 步骤:①计 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②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③溶解:将溶质加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④移液洗涤:将已溶解而且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 3 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⑤定容:缓缓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最后将容量物质的量浓度dream第1页5/11/2019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备用。

工程力学复习汇总重点教材

工程力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__________或作________运动的状态。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____。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____。 3.一物块重600N,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f=0.3, 在左侧有一推力150N,物块有向右滑动的趋势。 F max=__________,所以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而其 F=__________。 4.刚体在作平动过程中,其上各点的__________相同,每一 瞬时,各点具有__________的速度和加速度。 5.AB杆质量为m,长为L,曲柄O1A、O2B质量不计,且 O1A=O2B=R,O1O2=L,当φ=60°时,O1A杆绕O1轴转 动,角速度ω为常量,则该瞬时AB杆应加的惯性力大 小为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 。 6.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工程上一 般把__________作为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对于脆性材 料,则把________作为极限应力。 7.__________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______________。 8.当圆环匀速转动时,环内的动应力只与材料的密度ρ和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 __________无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 1.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 A、R 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 关系为( )。 A.R AR B C.R A=R B D.无法比较 2.材料不同的两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物块A重0.5kN,物块B重0.2kN,物块 A、B间的摩擦系数f1=0.25,物块B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2=0.2,拉动B物块所需要的最 小力为( )。 A.0.14kN B.0.265kN C.0.213kN D.0.237kN 3.在无阻共振曲线中,当激振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B趋近于( )。 A.零 B.静变形 C.无穷大 D.一个定值 4.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5.梁的截面为T字型,Z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 )。 A.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

最新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1)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了解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常用仪器(常识性了解)。 专题二第一单元 1.认识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的概念。 3.了解电子层、原子轨道的概念。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级顺序。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5.了解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二单元 1.理解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知道根据原子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把元素周期表分为不同的区。 3.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不要求用电负性差值判断共价键还是离子键) 4.了解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简单应用。 专题三第一单元 1.了解金属晶体模型和金属键的本质。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有关物理性质。了解金属原子化热的概念。 3.知道影响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 4.认识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注:金属晶体晶胞及三种堆积方式不作要求。 第二单元 1.认识氯化钠、氯化铯晶体。 2.知道晶格能的概念,知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与晶格能大小的关系。 3.知道影响晶格能大小的主要因素。 4.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作要求。 第三单元 1.认识共价键的本质,了解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及其形成过程。认识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与共价键键能的关系。 3.知道σ键和π键的形成条件,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的概念,能对一些常见简单分子中键的类型作出判断。注:大π键不作要求 4.了解键能的概念,认识影响键能的主要因素,理解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知道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常见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四单元 1.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了解影响范德华力的主要因素,知道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了解氢键的概念和成因,了解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分析氢键的强弱。

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讲解学习

五、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 “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 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罗定律 ①决定物质体积的三因素:物质的体积由物质的微粒数、微粒本身体积、微粒间的距离三者决定。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数的多少和分子间的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反之也成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的前提和对象:可适用于同温、同压的任何气体。 6.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 (其中V、n 、p、ρ、M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压强、密度和摩尔质量。) ①同温同压下:; ②同温同体积:。 7.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密度=质量÷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1)=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1)÷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1)。 8.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1升)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②定义公式为: ③单位:常用mol/L

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等一样,是科学上来研究微粒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即: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 2、摩尔的基准:科学上以12克12C所含的原子数作为摩尔的基准。即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近似值为 6.02 >1023o 小结:物质的量 n ( mol) =N/N A 二、摩尔质量:1mol物质中,微粒数是确定的,因而其总质量也随之确定。 定义: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 I厶+ ■砧曰 ,、物质的质量(g) 小结:物质的量 n( mol)= ----- 型一 摩尔质量(g/mol) 例:33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与多少克氢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 2、气体的摩尔体积: 气体体积由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决定,在相同条件下分子间平均距离相等,则体积相等。 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升,这个体积叫做气体 摩尔体积。单位升/摩”。 小结:物质的量 n (mol) =V/Vm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伏加德罗定律(即三同和一同)。 PV=nRT 该定律的推论 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这就是阿 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V i n i — 推论 推论 比,即M i d m2M 2 d2 推论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反比,即 V1M2 V2 _ M1O 推论5: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1)标准状况下,平均分子量—M M =22.4d (??? d= --- ) (1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 22.4

工程力学公式总结

刚体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静力学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二力平衡条件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1)力的可传性原理(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约束:柔索约束;光滑面约束;光滑圆柱(圆柱、固定铰链、向心轴承、辊轴支座);链杆约束(二力杆)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几何条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它表明了合力与分力在同一坐标轴投影时投影量之间的关系。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条件:∑F ix =0;∑F iy =0。2个独立平衡方程 第三章 力矩 平面力偶系 力矩M 0(F)=±Fh(逆时针为正) 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任一点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与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Mo(F )=Mo(F1)+Mo(F 2)+...+Mo(F n)=∑Mo(F ) 力偶;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力偶矩M =±Fd(逆时针为正) 力偶的性质:性质1 力偶既无合力,也不能和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性质2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为常数,且等于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性质3 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转移,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性质4 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 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是合力偶矩等于零。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力的平移定理:将力从物体上的一个作用点,移动到另外一点上,额外加上一个力偶矩,其大小等于这个力乘以2点距离,方向为移动后的力与移动前力的反向力形成的力偶的反方向 平面力向力系一点简化可得到一个作用在简化中心的主矢量和一个作用于原平面内的主矩,主矢量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而主矩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点之矩的代数和。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F ix =0;∑F iy =0,∑M 0(Fi)=0。3个独立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条件:∑F iy =0,∑M 0(Fi)=02个独立方程 摩擦,阻止两物体接触表面发生切向相互滑动或滚动的现象。静摩擦力,若两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对滑动趋势,而又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接触面之间出现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谓之“静摩擦力”。动摩擦力,两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质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 第五章 空间力系 P53 空间力系平衡条件:6个方程。空间平行力系:3个方程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构件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 质点的运动:点的速度dt ds v = ,加速度:切向加速度dt dv a = τ,速度大小变化;法向加速度ρ 2 v a n = , 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2 2n a a a +=τ 刚体的基本运动角速度dt d ?ω= ,角加速度dt d ωα= ,角速度n πω2=(n 是转速,r/s)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ωR v =,加速度2ωατR a R a n ==, 质心运动定理:e F ma ∑= 转动定理z z M J ∑=α,转动惯量:圆环2mR J z =;圆盘2/2 mR J z =: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结

2015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 结 2015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结 1.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法 (1)注意涉及洪特规则特例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如Cr:1s22s22p63s23p63d54s1,可简化为[Ar]3d54s1 (2)价层电子排布式,如Fe:3d64s2 (3)电子排布图,如O 2.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ⅡA、ⅤA族部分元素例外,比同周期相邻族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都高。 (2)同一主族,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3.σ键和π键的数目共价单键:σ键共价双键:1个σ键,1个π键共价三键:1个σ键,2个π键 4.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杂化轨道类型归纳 价层电子对数成键对数孤电子对数VSEPR 模型 名称分子空间构型名称中心原子 杂化类型实例

220直线形直线形spBeCl2 330平面 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BF3 21V形SO2 440正四 面体形正四 面体形sp3CH4 31三角 锥形NH3 22V形H2O 5.键角大小的判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 孤电子对之间斥力孤电子对与σ键电子对斥力σ键电子对斥力,如H2O分子键角NH3分子键角CH4分子键角。6.等电子原理 (1)基本观点: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且具有许多相近的性质。 (2)实例:如SO2-4、PO3-4为等电子体,其中心原子 均采用sp3杂化,离子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O3和SO2 均为V形。 7.氢键 氢键是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N、O、F等)形成共价键 的H原子和另外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物质的量知识点测试题带答案

物质的量知识点测试题 带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必修1知识:物质的量&物质量的浓度&气体摩尔体积(一)物质的量基础知识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以________中所含的_________数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当使用该单位时,应指明对象是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阿伏伽德罗常数 ________所含的________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________,其值约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3. 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为。 4. 摩尔质量 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为 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或________.当摩尔质量的单位用________表示时,其数值等于该粒子的________. 5.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 答案: 1、0.012kg12C 碳原子 n mol 微观粒子离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 6.02×1023 mol-1 2、1mol 任何粒子集体粒子数 N A 3、 n=N/N A 4、单位物质的量 M g?mol-1 g/mol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n=m/M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合体计量为1摩尔 D.1mol氧含6.02×1023个O 2 【答案】B 2.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 A.长度 B.摩尔 C.质量 D.时间 【答案】B 【解析】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g,时间的单位 是s;物质的量是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C.1molH 2O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 O质量的总和(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 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答案】C 【解析】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故A错误;B.物质的

物质的量粒子个数摩尔质量知识点

物质的量粒子个数摩尔 质量知识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物质的量(一) 一、物质的量(n) 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②、研究对象:微观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③、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化学式。 如:1 mol水(错误)、1 mol H2O(正确) 课堂练习 题型一:已知化学式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式求化学式中各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物质的量。 1、 0.5 molNa 2S0 4 有 molNa+ mol SO 4 2- , molO. 2、 1 mol H 2 O中有 mol电子, mol质子 a mol NH 4 +有 mol电子 mol质子 题型二:已知化学式中某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式求化学式或化学式中其他粒子的物质的量。 1、 a mol氧原子相当于 mol H 2SO 4 2、已知KNO 3中氧原子O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KNO 3 中N原子的物质 的量为 mol。 3、与0.2mol H 3PO 4 含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 3 为 mol。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 (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 ②、近似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 x 10 23 moL —1,单位是mol -1,用符号N A 表示。常用N A ≈6.02 x 1023 moL —1 进行有关计算,但是当进行概念表达是,则需体现“近似值”的特点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 (B )=N (B ) / N A 说明:根据这个公式 n (B )=N (B ) / NA 要注意,我们求哪一种粒子 的个数就需要知道谁的物质的量。 练习:已知Na 2CO 3溶液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该溶液中含有Na + 个; 个CO 32— 三、摩尔质量(M ): ①, ②、 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g/ moL)。 ③、 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课堂练习: 1、24.5g 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71g Na 2SO 4中含有Na + 和SO 42—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含有1.5 x1023个分子的物质,其质量为0.7g ,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1.7gNH 3所含的分子数与 gN 2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知识概要: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以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我们常用的这种形式。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2)周期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它们又被划分为16个族。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5)认识周期表中元素相关信息 随堂检测(一) 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234 11 19 B. 2 1011 1819 C. 6 111213 24 D. 67 14 3132 26 Fe 铁 3d6 4s2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等一样,是科学上来研究微粒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即: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 2、摩尔的基准:科学上以12克C 12所含的原子数作为摩尔的基准。即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近似值为×1023。 小结:物质的量n (mol )=N/N A 二、摩尔质量:1mol 物质中,微粒数是确定的,因而其总质量也随之确定。 定义:1mol 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 小结:物质的量n (mol )=) /()(mol g g 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 例:33g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与多少克氢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 2、气体的摩尔体积: 气体体积由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决定,在相同条件下分子间平均距离相等,则体积相等。 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mol 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升,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单位“升/摩”。 小结:物质的量n (mol )=V/Vm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即三同和一同)。 PV=nRT 该定律的推论 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 2121n n V V =。 推论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2 121n n P P =。 推论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比,即2 12121d d M M m m ==。 推论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反比,即 1221M M V V =。 推论5: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1)标准状况下,平均分子量d 4.22M = (∴d=4.22M )(1mol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因为相对密度 212 121DM M ,M M d d D ===所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