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简介

(一)传统音乐

1、刘赤诚(古琴艺术)

刘赤诚,男,1938年12月生,中国古琴各大派系中之“诸城派”第三代代表传人。

出身于艺术世家,五岁即承庭训,从其父—著名国画家、古琴家刘嵩樵习琴,8岁已登台演奏。后受业于诸城派始祖王燕卿其入室弟子徐立荪宗师门下,继承了该派全部曲目,尽得艺术精髓。青年时代已驰誉琴坛。

在长达六十余载的操缦生涯和艺术实践中,立足传统,忠实本派,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琴旨高蹈,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荡吟等新的演奏技法,极大强化发展了诸城派古琴演奏艺术的内涵,使具有山东典型地方音腔的琴曲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演奏洒脱开张,沉雄茂密,形神并重,风格浓郁。

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经常接受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专访报道及电视播出。几十年来,为我国古琴音乐遗产的研究、整理、继承和发扬,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二)传统舞蹈

1、冯国佩(蚌埠花鼓灯)

冯国佩,男,1914年8月15日生,他的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家族式的,一代代传下来的,到冯国佩这一代已有四代玩灯的历史,其祖父、叔父以及冯姓家族的许多人都是玩灯的名手,并各有特点,冯国佩自幼喜爱玩灯,在二叔、三叔的教授下,他20岁时便以扮演“兰花”的惟妙惟肖、脚腿功夫出名而饮誉乡里,被冠以“小金莲”。

冯国佩艺术特点主要是: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在《抢扇子》、《抢手绢》、《新游春》等节目里,他塑造的女角“兰花”秀丽中含端庄、娴静里有活泼、温柔中露风流、腼腆时藏幽默,既典雅又不失质朴。其动作特点是潇洒大方、灵活、流畅、舞台调度开阔。冯国佩在继承中创新,他独创了“斜塔”、“野鸡溜”、“大拐弯”、“雁落沙滩”等一系列舞蹈动作。

几十年来,他先后多次赴北京、合肥教授花鼓灯,传播花鼓灯种子,门下弟子何止三千,其中大多数同志已成为著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舞蹈教员。如今,冯国佩的家乡冯嘴子有专门的花鼓灯班子,花鼓灯在该村的传承率达到80%。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专家在考察后认为,冯国佩是花鼓灯的梅兰芳,冯嘴子在整个花鼓灯的传播领域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是花鼓灯保护价值最高的生态播布区。至今,仍有中央文艺院团的演员到蚌来向冯老学习技艺。

冯国佩既是花鼓灯表演者,又是向国际上介绍花鼓灯的先导者。

花鼓灯之所以能传遍全国影响世界,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我国现代民间舞蹈史,特别是汉民族民间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2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家辞典》将他记入典籍、永存史册。

2、郑九如(蚌埠花鼓灯)

郑九如,男,1920年5月生,郑九如是花鼓灯艺术怀远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舞蹈动作干净利落,节奏感强,显得又脆又俏。在完成舞蹈动作时,他特别注意对四肢的控制,给人以灵巧敏捷的美感。他善于运用空拍步伐的后勾和头部的转动,显得轻快干脆,别具一格。他的舞蹈洒脱大方,飘逸流畅,姿态优美。还擅长创作演唱灯歌,并打一手好鼓。他的灯歌调式丰富,曲调婉转悠扬,亲切感人,歌词用韵严谨,出口成章。

14岁跟父亲学艺玩灯,成为怀远西南乡享有盛名的兰花。后来母亲去世,他为守孝经常穿着一双白鞋上场玩灯,因他身材苗条,扮相俊秀,服饰素雅,观众只认白鞋不知其名,久而久之便赢得“小白鞋”艺名。1958年被怀远县文工团聘任为花鼓灯教师,他一面授徒传艺,一面对兰花的传统舞汇进行筛选整理,加工组合,大胆打破“大花场”与“小花场”的局限。华东舞蹈学校、空政、湖北、宁夏等歌舞团都曾邀请其前去教授舞蹈和锣鼓。不少全国著名舞蹈家如资华筠、黄毓舒、姚亚男、高倩等曾先后多次登门求教。

1990年安徽省首届花鼓灯会上被评为“安徽省花鼓灯十大老艺人”之一。其创造的花鼓灯艺术流派——郑派是花鼓灯兰花三大流派

之一。现为中国舞协会员、安徽省舞协理事。

3、陈敬芝(凤台花鼓灯)

陈敬芝,艺名“一条线”,1919年出生于凤台县陈巷村,12岁开始学习花鼓灯,至今已有七十六年的从艺生涯。1958年,调入县文化馆工作,1962年至1964年,到省艺校担任花鼓灯舞蹈教师;1983年,被中央舞院聘请教学。在此期间,也应上海舞院、广州舞院、总政歌舞团、蚌埠、淮南、霍邱等单位之邀前去传授花鼓灯技艺。1984年至今在县艺校教学。

1986年,编导的舞蹈《黄毛丫头》荣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1990年在安徽省第一届花鼓灯会上,获得表演特等奖,并授予全省十大老艺人称号;1992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花鼓灯会上表演的舞蹈《代代花》获一等奖。

现为中国舞协会员,安徽省舞协理事。

4、王传先(颍上花鼓灯)

王传先,男,1923年生,1939年师承颍上花鼓灯艺人唐佩金,专攻“大兰(腊)花”,“小清唱”,系唐派传人,是唐派花鼓灯关门弟子。

王传先主演“大兰花”。由于身材细挑,脸蛋俊美,颇具女性之优美,天生一副的好嗓子,唱腔悠美,被沿淮人民誉为“小蜜蜂”的称号。擅长民间锣鼓,唱、扭、扮相都得到群众的喜爱。他的花鼓灯

技艺以抖、颤、颠见美,犹如一条抖动的绳,因而又获得“一条绳”艺名,并流传至今。他擅长演出大花场中“二龙出水”、“乌龙摆尾”、“蛇褪皮”、“别篱笆”、“偷梁换柱”“走四门”、“五朵门”、“三引场”、“堆花”、“卸花”、“满天星”等二十来种舞蹈。“长篱笆”“团篱笆”“双门转子”“单门转子”等,并掺杂了杂技和武术的表演技巧,在台上做出各种优美的造型。小游场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扮“兰花”上场独舞或与鼓架子配对演出,一手拿手帕一手持折扇,表演花鼓灯的各种身法、步法、架式和技巧,曲调高雅、舞姿优美、意境无穷。边舞蹈边以“游场曲子”和推剧进行延长,唱腔委婉动听,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一生从艺演出计1000多场,教授徒弟800多人。演出及教授徒弟地点:六安木厂铺、寿县闫店、码头集、隐贤、枸杞,凤台曹集,颍上、蚌埠、淮南等地。1992年参加省花鼓灯艺术节获奖,1990年获“安徽省花鼓灯十大老艺人”称号。1996年省第四届花鼓灯艺术节获奖。

1992年参加全省花鼓灯调演获二等奖,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安徽花鼓灯十大老艺人”。

(三)传统戏剧

1、汪正科(青阳腔)

汪正科,男,1931年7月生,青阳腔以口传身授方式代代传承。先师承池州市贵池区董家冲人刘干明(出生于19世纪末),后师承青阳县人潘双贵(出生于20世纪初)。

汪正科集编、导、演和指挥于一身,排练演出的青阳腔剧目,唱腔稳定优美,刚柔相济,抑扬顿挫,声音洪亮,气势恢宏,能有效调动观众情绪,达到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默契配合的演出效果。念、做、打、唱,有板有眼,极符合观众欣赏习惯和要求。“滚调”运用,灵活多变,更加彰显了青阳腔特色。并多次为国家、省内专家学者作展示表演。

2、蒋小送(高腔-岳西高腔)

蒋小送,男,1935年5月生,生于岳西高腔世袭姓族,自幼耳濡目染,喜唱高腔。1953年进入田头高腔班、正式拜师蒋焕南(著名高腔艺人,1959年被聘为县高腔剧团教师),学习高腔演唱,主攻生、兼演旦。后成为当地较有影响的高腔艺人。

蒋小送较系统的承袭了岳西高腔(田头蒋氏高腔班)的表演艺术,生行表演朴实无华、台风稳健。身段指法规范、举止端庄,刻画人物个性鲜明。其演唱曲目众多,唱腔韵味悠长,感染力强,深得同行及观众称道。

该传承人一直在岳西高腔的主要流布区域,作为核心和导师、凝聚与指导当地高腔艺人及爱好者的传承和演艺活动。

1986年参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唱腔采集录音。有

《锦上花.回

宫》《绿袍记.挂幡》等多首唱腔(记录稿)入编,已由国家ISBN出版中心出版。

3、王琦福((高腔-岳西高腔))

王琦福,男,1935年3月生,出身乡土文人世家,自幼工诗文,喜高腔。上世纪50年代师从著名高腔艺人储遂怀(县高腔剧团教师)学习岳西高腔,专司生行,其表演身段规范,台风儒雅,举止飘逸。刻划人物性格细致入微。所会唱腔曲目众多,嗓音洪亮,气息充沛,韵味悠长,继承了高腔古朴率真的演唱风格。是五河剧团主要成员,原县高腔剧团演员。多次参加省、地、市会演、调演。

60年代,因政策原因回乡务农,作为领班人,长期从事民间高腔演艺和传承活动,成为当地影响较大的知名高腔艺人。并作为老艺人代表参加岳西高腔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活动。

王琦福作为五河班的核心在岳西高腔参与民俗活动中发挥了领导人的关键作用,使高腔艺术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口传身授,培养传人有王业胜、王合年等多人。为岳西高腔的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4、章其祥(徽剧)

章其祥,男,1944年9月生,出生梨园世家,师承祖父章思涛和父亲章雪如。

祖父章思涛解放前是徽班“大阳春”班主,以文场吹拉著称,父亲章雪如曾是“大阳春”、“柯长春”、“新阳春”班主,文武场皆会,

51年创办了休宁县群乐徽剧团,该团后归国营,成为芜湖专区徽剧团。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舞台上,近几年带了几个青年演员,传承徽剧。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59年进京、61年赴上海演出获得好评,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接见。中国唱片厂、上海中国唱片社分别录制其2张和6张唱片。198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制了其演的“水淹七军”、“乌盆记”等戏,作为中国戏剧发展史电视系列片资料。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演出获得好评,“水淹七军”剧照载入“当代菊苑群英”画册和人民画报。个人传记载入1991年中国人物年鉴,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

5、李龙斌(徽剧)

李龙斌,男,1956年2月生,1978年调入安徽省京剧团以后,在文艺理论和徽剧发展史上受到了周思木、刁均宁、金芝、完艺舟等人指点,在表演上有安淑英、金鸿荣、章其祥、徐勤纳和曹尚礼等人传艺,学习了“临江会”、“淤泥河”、“水淹七军”、“太白醉酒”等近30出大戏小戏。

其表演上讲究粗犷和像形,声腔上讲究声情并茂,讲究“戏无技不惊人”,不论从那方面讲只要在舞台展示演出,那一定是唱、念、做、舞全方位展示,很有地域特征。

代表作品有“临江会”、“吕布与貂禅”、“太白醉酒”、“水淹七军”、

“罗成叫关”等。94年“吕布与貂禅”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97年赴中国台北演出“吕”剧,99年做为主演和组织3赴西班牙演出“徽风皖韵”,2001年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了“李龙斌徽剧专场”。

6、黄斌(庐剧)

黄斌,男,1951年1月9日生,师承庐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邦栋先生,孙先生出身梨园世家,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从艺70余年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是庐剧剧种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从艺以来,即师从孙邦栋先生,深得真传。在长期的学艺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并不断的辅导和传授给青年演员。

在近40年的演艺生涯中,博学众长,融会贯通,形成里自己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在继承掌握了庐剧特有的声腔韵味同时,为更好的发展庐剧艺术,又跟随我省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执、沈非尹先生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在继承庐剧传统演唱基础上,把科学的声乐、运气、发声与传统的吐字、声腔韵味结合起来,使唱腔念白既不脱离庐剧传统方法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使演唱具备了声音高亢、明亮、圆润、吐字清晰、大、小嗓结合运用自如,久唱不衰,并保持了庐剧唱腔原有的韵味和特色,对于在舞台实践中用心体验角色、用情演绎角色、用唱腔和形体塑造角色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胸有成竹,使我在舞台上塑造了多种行当和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

7、武克英(庐剧)

武克英,女,1941年4月生,主要师从西路庐剧著名老艺人刘正元,学习传统唱腔,专攻花旦。在近30年中,主演了近上百个剧目,塑造众多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长期的舞台实践,在庐剧的表演、唱腔、身段、传承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艺术上日趋成熟,并不断追求创新、探索皖西庐剧独有的演唱方法,曾自费投拜省艺研所申非伊老师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解决了咬字、运气等方面的问题。终于在传承中摸索出了,用“真假声”结合唱庐剧的演唱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皖西庐剧演唱风格。假声使唱腔委婉甜润,小嗓子更显西路庐剧的魄力特征。大大提高了庐剧唱腔的表现力。随着庐剧的发展与改革,在长期的传承与探索中,总结了皖西庐剧表演、唱腔等方面的艺术成就,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新一代演员,推出了王林、陈久梅、冯晓微等优秀演员。

曾任中国剧协理事、安徽剧协理事、六安市剧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皖西庐剧团团长、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两次当选安徽省人大代表。

8、韩再芬(黄梅戏)

韩再芬,女,1968年2月生。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一代黄梅戏领军人物。

从小受家庭艺术熏陶,京剧老艺人花剑萍、马云鹏(马连良派)、

张义侠、黄梅戏老师麻彩楼(国家一级演员)、张文林、万迪汉等众多名师曾亲自为其授艺。坚持自学文学、历史、绘画及音乐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

新世纪之初,被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庆师范学院黄梅剧学院名誉院长,经常性应邀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近年来致力于本单位的人才培养,“新苗”、“新秀”不断涌现,青年人才纷至沓来。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新创现代戏剧目,切实创造出适合于现代人的黄梅戏的新唱腔、新格式、新手段和新程式(梅兰芳语),创造出新时代黄梅戏的“韩派”,产生一批“韩派”代表剧目。

9、赵媛媛(黄梅戏)

赵媛媛,女,1966年10月1日生,从小深受黄梅戏艺术前辈严凤英、王少舫的熏陶,在丁同、刘广慧、胡静等多名黄梅戏艺术家的教导下,传承了黄梅戏艺术的许多表演经验和技巧。

她唱腔圆润、身段优美,舞台表演经验丰富,传承了多位黄梅戏艺术家前辈的技艺,成功塑造了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精美的艺术食粮。

2004年荣获中国21届戏剧“梅花奖”;2006年荣获安徽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7年荣获省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拔尖人才”称号;“国家非物质遗产黄梅戏传承人”称号。

10、黄新德(黄梅戏)

黄新德,男,1947年8月生。在校期间师承黄梅戏前辈胡暇琳、王健峰和著名京剧名家明海亮先生;调入黄梅戏剧团后师承黄梅宗师王少舫先生。

在黄梅宗师王少舫先生的言传身教的悉心培养下艺术表演走向成熟,成为剧院的主要演员。在吸收前辈艺术营养的基础上,不断从京剧、越剧、昆曲等兄弟剧种中吸取各种艺术营养,对自己每次的艺术实践都冷静思考,认真继承又大胆创新,形成“亮”、“醇”、“异”的独特舞台形象和“行腔委婉、吐字清晰、黄味浓郁、情感真切”的演唱风格,成为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的黄梅戏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被海内外观众和专家公认的黄梅戏领军人物之一。

先后获得首届中青年戏曲表演大奖一等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两度)、“文华奖”(两度)、“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金鹰奖”,录制黄梅戏唱腔磁带20余盒并获全国“金盒带奖”。2005年召开了黄新德个人艺术研讨会并出版了艺术研讨会专集。

11、陈若梅(泗州戏)

陈若梅,女,1964年4月生。从小受家庭艺术熏陶,后师从杨昌文、陈钦山、陈若梅。泗州戏是在民间小唱和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表演特色是以唱为主,而且是以大股唱腔为主,演员往往在舞台上一唱就是上百句或者几百句,泗州戏在唱腔上,讲究自由无拘。节奏变化不大,基本上先慢后快,到高潮处,转大调板,再从慢开始。

它的另一个技艺特征,演唱可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随心所欲的演唱。花腔调门有几十种。女腔常常在唱腔的结尾处,突然翻高八度,拖一个小尾巴,明快活泼能拉人魂魄,故名拉魂腔。

国家一级演员,2006年被选为国家级戏剧家会员,2007年被选为安徽省党代会党代表,2007年12月荣获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文艺类)拔尖人才称号。

12、李宝琴(泗州戏)

李宝琴,女,1933年2月出生于安徽泗县,自幼随父母跟班学艺,8岁登台演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技艺精深,解放后正式加入安徽泗州戏剧团。

在泗州戏剧团工作期间,她努力钻研泗州戏的唱腔与表演,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泗州戏李宝琴流派,并将技艺毫无保留传给年轻一代泗州戏演员,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泗州戏中青年演员们都得到过她的指导与教诲。

李宝琴戏路较宽,技艺全面,即演花旦、青衣、老旦,还能反串小生、小丑,无一不精。她扮相俊俏,嗓音甜润,吐字清晰,韵味十足,表演自如,做工细腻传神,在淮河两岸、苏、鲁、皖、豫四界享有"泗州戏皇后"的美誉。

国家一级演员,泗州戏杰出代表人物,四大名旦之首,泗州戏唱腔的重要传承人。

13、鹿士彬(泗州戏)

鹿士彬,男,1938年9月生,1953年在蚌埠泗州戏剧团拜南北驰名生角演员魏广云为师,学艺多年,先演娃娃生后主要演文雅小生为主。

除艺师传授的生角行当外,其它如丑角、旦角,以及打击乐、管弦乐,都能掌握,几十年来搜集了近6万字的泗州戏传统戏中的精典唱词、唱段,对剧团演出过的剧本说明书乐谱尽可收集、保管,给现在青年演员的培养提供一切需要。几十年来演出过许多传统剧目和不同的角色,对泗州戏的唱腔有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曾在许多戏设计过唱腔。

1957年赴京汇报演出, 1958年在合肥又为毛主席在稻香楼演出。1960年曾代表安徽省去福建前线做慰问演出。

14、王长松(目连戏-徽州目连戏)

王长松,男,1956年8月4日生。师从父亲王三意(已去世),主角为傅相。老生,老旦,正生,花旦,僧、道等角色亦有穿插演出,其演出唱腔古老,吸收民间艺术,演出形式多样化,系栗木村目连戏班中最具威望的传承人。目前,栗木村目连戏班参演人员有38人,现仍能正常演出。

15、叶养滋(目连戏-徽州目连戏)

叶养滋,男,1939年3月18日生。解放后,师从叶安成老师傅,

至今主要传授傅罗卜、刘氏、观音、金奴等角色,是马山目连班社中较具声望的传承人之一。

马山目连戏班起源于历溪目连戏班…叶天生…叶安成(清末民初人,比叶养滋大约70岁)…叶养滋(据了解是第七代传承人)…与栗木目连戏班同宗不同派。

16、刘臣瑜(傩戏-池州傩戏)

刘臣瑜,男,1930年10月生。自幼受宗族长辈影响,参与宗族傩事活动。17岁登台搬演傩戏剧中角色,现任本村刘姓宗族傩戏会会长。

80年代中期,为恢复中断了近三十年的傩戏搬演,凭记忆亲笔书写了该宗族所演的傩戏剧本和傩舞喊段词,功不可没。近年来,年岁虽高,但对后辈的声腔、演艺的传授仍起着极大的作用。先后培养了十几位后生熟练掌握了傩戏的各种角色,指导新一辈鼓师独立担当起司鼓重任。

一九九0年四月,参加了在山西临汾召开的“中国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展演了傩戏、傩舞。

二00五年六月,参加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和文化艺术周”中获表演金奖和踩街表演优秀奖。

17、姚家伟(傩戏-池州傩戏)

姚家伟,男,1965年8月16日生。其父对傩戏爱好,对现存荡

里姚傩戏复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从父辈那里学到了一些傩戏技艺,现在每年都参加表演。

曾代表安徽省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演出分别获金奖、优秀表演奖;

代表池州市参加黄山民俗文化节演出,获优秀节目奖;

代表贵池旅游局参加安徽国际旅游文化月演出获二等奖。

(四)、曲艺

1、孙凤城(凤阳花鼓)

孙凤城,女,1951年9月生。幼儿时期学打凤阳花鼓上台表演;受到母亲和其表婶的启蒙教育。1971年考入县文工团,任业务组副组长并兼任凤阳花鼓的编导工作,同时担任凤阳花鼓编舞节目《凤阳花鼓大合唱》、《姑嫂二人对唱》,表演唱《敲起花鼓唱起歌》、《凤阳歌》、《金色的太阳照淮河》等。

1983年调入县文化馆,任群艺股副股长,并担任凤阳花鼓编导工作。近二、三十年时间跑遍凤阳的山山水水,深入基层演出、辅导,并传承凤阳花鼓。2006年9月,孙凤城被邀参加全国凤阳花鼓研讨会,在凤阳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帮助凤阳老年大学排练节日,参加安徽省第七届花鼓灯艺术节并获节目一等奖;同时在安徽科技学院为100余人参加的凤阳花鼓培训班教授各种打法,并利用晚上时间在鼓楼广场帮助数支民间花鼓表演队辅导传统凤阳花鼓打法。

(五)、传统美术

1、方新中(徽州三雕-砖雕)

方新中,男,1949年10月28日生,多年来受到徽州建筑三雕艺术的深刻影响和熏陶。一直从事木、竹、石、砖雕,并擅长于砖雕。在向老艺人学习的同时,自己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继承传统艺术砖雕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和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园林古建技术名师和徽州民间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并使这门技艺得以有效传承。其作品运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独特的传统工艺和精湛雕刻技巧,立体感强。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目前已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砖雕代表性传承人。

2001年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予《园林古建技术名师》(砖雕)荣誉称号;2005年获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组委会授予《徽州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2、冯有进(徽州三雕-石雕)

冯有进,男,1953年5月18日生,祖辈一直从事石雕行业,一脉相承,代代相传。他自十三岁便开始跟随祖父学习石雕的技艺,从此与石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技艺传承有序。能够熟练地掌握徽州建筑石雕技巧,从艺几十年来,收徒数十名,为了发扬徽派石雕艺术,还创办了“黄山市屯溪徽派石雕工艺厂”,使这门技艺得以有效传承。其作品运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独特的传统工艺和精湛雕刻技巧,

生动活泼而雅俗共享,深受群众喜爱。诸如牌坊、石亭、石塔以及山水花鸟题材,雕刻都能随心应手。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目前已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1998年创办“黄山市屯溪徽派石雕工艺厂”。2005年,被评为黄山市“徽州民间工艺师”。

(六)、传统技艺

1、王京胜(界首彩陶烧纸技艺)

王京胜,男,1944年生,中共党员。1960年7月到界首市工艺陶瓷厂学艺; 1997年企业改制,成立界首市工艺陶瓷有限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2003年退休。现仍致力于陶艺的探索和实践。

从艺46年,先后多次获得“劳动模范”、“先进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1976年研制“陶瓷地震仪”成功。该项目成果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阜阳地区“科技一等奖”;项目作品“民风陶一组”被评为1985年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并荣获国家百花奖二等奖。作品“套兽”获省一等奖;“工艺花盆”获省三等奖;“特型二龙大花瓶”获省最高荣誉奖;分别被“安徽日报”、“安徽轻工信息报”、“安徽陶瓷”等媒体刊登宣传,得到社会好评。

作为彩陶艺人典型,曾被界首市文史专著“界首人物”、“界首陶瓷”专页介绍。界首电视台、阜阳电视报等媒体均作了宣传报道。

2、卢群山(界首彩陶烧纸技艺)

卢群山,男,1950年9月生。中共党员,界首市政协委员,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任安徽省界首市工艺陶瓷厂厂长。

1988年元月“刻花陶罐”获得全省陶瓷展创作优秀奖;

1990年6月釉陶类产品荣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全国美术陶瓷行业评比第三名;

2003年,“界陶牌”三彩刻花坛,荣获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交易会优秀展品奖;

2004年4月,《酒坛·破洪州》(工艺彩陶)及与闫玉敏老师共同创作的作品《东方微笑》(工艺彩陶)荣获省首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与其父共同设计创作的彩釉器皿《刀马人》三彩刻花坛产品经轻工业部批准,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称号;“刀马人”三彩刻花坛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6月,《三彩刻画酒坛》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奖金奖。同年,刀马人画筒一件、老子像一尊被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

3、杨光辉(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杨光辉,男,1932年9月生,芜湖铁画是高超的芜湖冶锻技艺与精湛的新安画派艺术的完美结合而孕育出来的造型艺术品。

从事铁画技艺五十余年,不断探索、大胆创新,1956年,担任铁画恢复组组长,为铁画的恢复和发扬光大做出了贡献。并将铁画技

艺在理论上得以总结、归纳、编著成《铁画艺术》之书,为传承铁画艺术打下理论基础,使铁画艺术进一步得到弘扬。为了更加有利传承,在继承汤式铁画技法的基础上,追求古朴纯厚、清新飘逸的风韵,讲究写意传神,从而使铁画意境深远,给人以高雅清趣的艺术享受,成为当今铁画技艺之主流。参加了许多重要铁画作品的创作,给青年一代传授铁画技艺,培养了几十名铁画生力军,并在铁画行业中在技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铁画技艺能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多年来,创作的多幅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齐白石纪念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

4、邢春荣(宣纸制作技艺)

邢春荣,男,1954年3月生。宣纸生产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传承可追溯到宋末元初。泾县小岭曹氏一族是宣纸生产技艺的主要传承者,传至20余代时,逐渐有外姓人介入,邢春荣师从宣纸主要传承人第26代曹氏族人。在曹氏传人第25-28代其他工种的技术人员指导下,通晓了宣纸生产的大部分技艺,在从事操作工期间,曾亲手培训过20余名晒纸学徒工。现在仍以技术带头人的方式,积极推进宣纸传统生产技艺传承人才的培训工作。是宣纸古法生产的主要倡导者与实施者。

晒制的红星牌净皮四尺单于1979年、1984年、1989年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作为主要技术投入生产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国五十周年纪念宣纸在市场上呈现脱销之势。研制的千禧宣,于200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不但世代相传,还在人和历史、自然的影响互动下,被不断地再创造。目前总共有7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占了22项,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 一.2001年申报成功 1、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2003年申报成功 1、古琴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三.2005年申报成功 1、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全票通过,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心意六合拳 所属地区:河南·漯河·临颖县 分享到新浪微博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的内家拳之一,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明末清初,河南洛阳马学礼遇一隐士传授此拳,其得艺弟子马三元是漯河市临颖县繁城镇人氏,数百年来此拳世代相传。后来流传国内外的形意拳和意拳都是由心意六合拳衍变而成。 心意六合拳的内容有:心意把、十大形、四把捶、六合刀、六合枪组成。其中心意把是由十个动作组成一个动作为一把;十大形是模仿十种动物(龙、虎、猴、马、鸡、燕、鹞、蛇、熊、鹰)的真意内涵,一个动作为一形。 心意六合拳的特点是动作简单,内涵丰富,集养生健身,技击为一体,小孩、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习练受益,通过锻炼使人体全身内外达到高度协调配合。 心意六合拳的练法有定式和动式两种。定式是在静止状态下,规范动作,掌握要求,增强肌肉力量;动式是在定式的基础上,做运动练习,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仍能掌握要领要求,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最后在千变万化的动态情况下,仍能作到周身内外紧密配合,发放自如。 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快而刚猛,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技击性强,数百年来被拳家视若珍宝。1991年,日本组团到河南学习此拳,省体委聘吕瑞芳老师负责传授,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在日本杂志上刊登专辑,封面上打出“心意六合拳中国武术之核心”的字样,可见此拳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漯河市举办了三百年来的首次全国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和两次影响很大的邀请赛,通过交流,打破了数百年的保闭局面,并且在我市成立了“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把心意六合拳的理论、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整理成书,由“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制作面向全国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作者荣子涵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08级 学号0828150088 成绩 指导教师张春香 2010年08月21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摘要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学会结合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医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1900年发表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提出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他的三大文明发源地的历史都没能延续至今。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王朝被覆灭,又有新的统治者站起来,然而哪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外敌入侵战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没能打断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五千年的延续,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至今的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然而对于这些精髓我们并没有好好的保护与利用,只是任他们自生自灭。 2001年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愈来愈多的与世界接触,我们喊着让中国国际化世界化,可是那样的后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的被人们所淡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出台,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些事情我们经历的久了,就会忘记它不平常的来历。直到韩国抢先注册端午节这一原本属于我国的纪念节日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乐府诗集》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中的女英雄花木兰。然而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是一边吃着快餐一边看着迪士尼版的《花木兰》。迪士尼乐园中被许多美国土生土长的卡通人物围绕的木兰亭即灿烂夺目又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若木兰真的知道了,恐怕现在又要多叹息了。中国的茶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饮茶始

重庆有多少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有多少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目前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9项。其中 (1)民间文学1项。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 (2)传统音乐(民间音乐)14项。石柱土家啰儿调(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川江号子(重庆市)、南溪号子(重庆市黔江区)、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吹打(重庆市巴南区)、金桥吹打(重庆市万盛区)、梁平癞子锣鼓(重庆市梁平县)、秀山民歌(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民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梁平抬儿调(重庆市梁平县)、龙骨坡抬工号子(重庆市巫山县)、永城吹打(重庆市綦江县)、酉阳古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锣鼓(重庆市渝北区)。 (3)传统舞蹈(民间舞蹈)3项。铜梁龙舞(重庆市)、土家族摆手舞(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台狮舞(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4)传统戏剧2项。川剧(?重庆市)、梁山灯戏(?重庆市梁平县)、 (5)曲艺6项。四川竹琴(重庆市三峡曲艺团)、车灯(重庆市曲艺团)、四川评书(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扬琴(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清音(重庆市曲艺团)、金钱板(重庆市万州区)。 (6)传统美术(民间美术)3项。梁平木版年画(重庆市梁平县)、蜀绣(重庆市渝中区)、梁平竹帘(重庆市梁平县) (7)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7项。荣昌夏布织造技艺(重庆市荣昌县)、重庆漆器髹饰技艺(重庆市)、永川豆豉酿制技艺(重庆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重庆市涪陵区)、荣昌折扇(重庆市荣昌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荣昌陶器制作技艺(重庆市荣昌县)。 (8)传统医药2项。刘氏刺熨疗法(重庆市渝中区)、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重庆市南岸区)。 (9)民俗1项。秀山花灯(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

一、职能简介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1年12月31日经省编委(豫编办[2011]104号)文件批准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二)组织实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三)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名录申报及数据库建设。(四)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交流、业务培训等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2009年1月经自治区编办批准成立,2009年3月正式挂牌,为自治区文化厅直属处级事业单位。中心设四个部室,编制25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 2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通过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传承草原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为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3职责 拟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制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具体组织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工作;跟踪检查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具体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类世界遗产项目申报工作;负责对全区基层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从业人员的指导和业务培训;建立和管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资料库等。4各部室职责 按照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关于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组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的批复》规定:非遗中心内4个科级机构,为办公室、培训部、业务部、技术部,各部室职责如下: 办公室: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检查各部门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人事、劳资管理以及年度考核工作; 三、内设财务室,负责财务管理和日常报销工作;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 四、做好会议通知和会议记录; 五、负责印章的使用管理,做好文件的发放、登记、传递、催办、立卷、归档、等工作及保密工作; 六、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编制工作简报、年度总结、工作计划,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参考内容)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所谓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文化部门认定,能熟练掌握某种非遗项目技法,且具有权威代表性或社会大众公认影响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法律赋予的更多义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

准,具体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和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传习所进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将担负起以下功能:在传习所场馆内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展演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大力培训传承人,做到后继有人,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例如保存、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以下统计截止至2010年)

昆曲资料图片 2001年(1项):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琴资料图片 2003年(1项):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关于它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说。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 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 “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一、内容 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 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英文文字采用“中国文化遗产”,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文化遗产歌曲《寻找与守望》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0年10月在济南举办。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2年9月在山东枣庄举办。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举办。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盐城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哪些

盐城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简称“非遗”。盐城历史悠久,董永传说、淮剧、杂技、老虎鞋……沉淀着盐城人祖祖辈辈生活的智慧,承载着盐城深厚的地方文化。 继2006年董永传说入选国家“非遗”名录项目之后,2008年淮剧、建湖杂技两项深深烙有“盐城”印记的“非遗”项目又升入“国家队”。目前,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共有3个。淮剧名家张云良、裔小平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澄、王书龙、卜树权、孙贵荣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除了国家级的还有:盐城老虎鞋、东台发绣、沈拱山传说、大丰麦秆剪贴、海盐晒制技艺、八桅立式大风车制作技艺、东台陈皮酒酿造技艺、施耐庵与《水浒》传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除了国家级、省级的还有:弶港渔民号子、义丰龙舞、面塑、柳编、东台鱼汤面制作技艺、阜宁大糕制作技艺、藕粉圆制作技艺、枯枝牡丹传说。 到去年8月,我市全面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任务,共编辑出版普查资料汇编10册,汇编项目802个,排查非遗线索14427条,基本查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传承现状。市、县两级非遗第一批名录全部建立,建湖县、亭湖区还公布了县(区)级第二批名录。目前,全市共有128个项目列入县(市、区)级名录,形成比较完备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内容涵盖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礼俗、戏曲、曲艺、杂技等多项类别。 我市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东台市共有董永遗址50多处,分别立牌予以保护。遗址保护地的群众自发捐款修缮了董孝祠堂。射阳县在后羿的传说、射阳的传说、息心寺的传说等重要资源上,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 盐城特有的地形地貌,还形成了众多以农业劳作为内容的独有的民间传统音乐:《栽秧号子》、《数小鸭》、《小放牛》、《踏车号子》等。 中国汉族戏曲剧种,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国旗 泰国各地区的传统舞蹈、音乐、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ailand Content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 Central - Northeast - North - South ·Music ·Others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Khon dance or the masked dance drama is the highest form of dance drama of traditional Thai dance.. ·It is performed by troupes of non-speaking dancers, the story being told by a chorus at the side of the stage. ·Choreography and costume follows traditional models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innovate.

·The dance consists of character based on the Hindu epic Ramayana such as angels, monkeys and demons. Central Thailand Sri Nuan ·Its great popularity is due to the beautiful choreography and the sweetness of the music that accompanies it. ·The lyrics and music evoke the sweet nature of Thai girls. ·The dance is also an expression of the yearning of a young man won by such great charm. Teut-Teung (Drum Dance) ·The teut-teung drum dance, a Thai folk dance and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accompany the parades(游行) held at traditional festival.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施救式保护。这种方式主要是由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文物保护的方式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状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于那些濒临消亡的项目。二是开发式保护。这种方式是由政府主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向市场参与竞争,以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借助市场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目前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抢救第一,谨慎利用”,这体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但是政府主导意味着主要靠政府投入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淡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文化的特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变成凝固、静态的文物。实际上,对一些具有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与消费者日常文化生活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采取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中来,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当前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对于需要进行市场化开发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化发展,谋求“非遗”项目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避免分散、零散、封闭式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规模不经济。由于文化产业涉及创作、制作、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经营环节,其运作需要一个从作品创作到市场销售的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因此,需要对“非遗”项目进行各环节的资源要素的集聚和整合,构建“非遗”项目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的平台。要建设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文化产业基地,选择“非遗”项目聚集能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具有良好营销环境的地区,作为“非遗”项目产业发展基地。 二是在法律框架内定位“非遗”产业化。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各有特色,对其实施产业化经营需要法律调整的重点和手段各不相同。就整体而言,应以公法为主、私法为辅。所谓公法为主,具体就是无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还是特别法,主要体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制保护,规范国家履行管理职能和义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所谓私法为辅,具体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产业化时,应在法律体系中明确传承人权益,明确传承人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主动传承的措施与机制,使他们在“非遗”产业化中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体现他们的法定诉求,使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在产业化过程中能够有所回报。 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由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大量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失传的境地。保存这些承载着我们祖先高超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独特的文化技能,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工作。因此,政府应在规划、立法、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非遗”这种弱势文化形态的扶持,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大都在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地区多数都是经济落后地区。如果单纯依靠内源性资金,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快速成长的可能性较小,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和扶植,制定有利于“非遗”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非遗”项目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投入,建立完善的鼓励和激励机制,比如,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前期开发进行财政补贴,引导自主开发、独立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统计,共计3154个子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并正式公布。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十大门类分别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中国曲艺品种十分丰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曲艺品种约有400个,流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艺项目共46个,至2019年,共有193个。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所创造、世代相传、在日常生活场所表演的各种传统舞蹈,它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41种流传于各地域、各民族的优秀民间舞蹈项目入选,截至2019年,增至324种。其中包括在汉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的秧歌舞、狮子舞、龙舞;彝族的葫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 民间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2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入选。其中包括已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古琴艺术,另外还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南音、广东音乐、侗族大歌、回族的花儿等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这门类已增至401个项目。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项目共31项,至2019年则增至231项。其中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有壮族的刘三姐歌谣、彝族的《阿诗玛》长篇叙事诗等少数民族著名的口头文学经典;有汉族流传久远的著名传说如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白蛇传传说等;也有耿村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等,至今仍在民间鲜活流传,散发着具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学形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Traditional Sports,Recreation and Acrobatics) ☆传统音乐(Traditional Music) ☆传统美术(Traditional Fine Arts) ☆传统舞蹈(Traditional Dance) ☆传统技艺(Traditional Skills) ☆传统戏剧(Traditional Opera) ☆传统医药(Traditional Medicine) ☆曲艺(Chinese Quyi Music) ☆民俗(Folk-custom) 美术类绘制 包括木板年华、唐卡、剪纸、内画、瓷板画、软木画、建筑彩绘、嘉兴灶头画、永春纸织画以及书法等

●刺绣类 ?顾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挑花、庆阳香 包绣制、堆锦 ?满族刺绣、蒙古族刺绣、彝族(撒尼)苗刺绣、 水族马尾绣、土族盘绣、湟中堆绣、彝族(撒 尼)刺绣和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等民族刺 绣技艺 ●织造印染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 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蜀锦织造技艺、乌泥 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侗锦织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黎族传统纺染 织绣技艺、壮族织锦技艺、少数民族的地毯织 造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蜡染技艺、枫香印染 技艺等 ●雕刻 ?玉雕(北京玉雕、扬州玉雕、苏州玉雕、海派玉 雕) ?石雕(青田石雕、菊花石雕)

?木雕(潮州木雕、徽州三雕) ?象牙雕刻 ?竹刻 ?金石篆刻等 ●塑型捏制 ?泥塑(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浚县泥咕咕、凤 翔泥塑、玉田泥塑) ?面花(阳城焙面面塑)、面人(北京面人郎、上 海面人赵)糖塑(丰县糖人贡) ?塔尔寺酥油花 ?料器(北京料器)、瓯塑 ?砖塑 ●编织扎制 ?竹编(东阳竹编、青神竹编) ?草编(大名草编) ?柳编(广宗柳编) ?彩扎(秸秆扎刻)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潍坊风筝) ?灯彩(北京灯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范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范本 XX年05月23日 14:50:30 附件1:申报项目代码: 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申报项目类别:民间文学申报项目名称: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年月日 一、基本信息 一、项目说明 篇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表 附件1 项目代码:H 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传统礼仪与节庆 项目名称:三转弯苗族立秋斗牛盛会责任单位: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三转弯村委会主管部门: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 盘龙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印制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代码:濒危民族语言文字(A),民间文学(B),传统音乐(C),传统舞蹈 (D),传统戏剧(E),传统曲艺(F),传统体育与游艺(G),传统礼仪与节庆(H),传统美术(I),传统手工技艺(J),传统知识与实践(K),传统医药(L),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M)。 (二)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三)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 (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 (二)第二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 2、具体表现形态。“传承谱系”栏目中,要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代表性传承人”栏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团队名称:八面来风 微课题团队所在班级:三年五班 研究的主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炫民族风指导教师:陈宁 微课题组成员:邱奕浓张汇然白楚晴马林放 铁晓冉王鹤林陈加粮陶泽指导家长:孙海鸥崔文姝葛新

八面来风绘本简介:绘本主要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民族的传统艺术,以手绘的方式、最炫民族风为主题,来讲述相关文化。特点是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八种民族风(南音、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昆曲、藏戏、粤剧、蒙古族长调民歌、古琴、侗族大歌)的传统文化形式,从服装、乐器、表演方式等方面来展现艺术的特征,符合孩子们的审美观,是一本孩子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纯手工绘本。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炫民族风 绘本,就是以绘画为主,只有少量,甚至没有文字的图书。我们八面来风小组所画的绘本主要是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民族的传统艺术,以手绘的方式来讲述相关文化。 最炫民族风——八面来风简介 1.昆曲:是中国古老的剧种,糅合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蒙古长调:以鲜明的游戏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2005年11月25日荣列为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 4.粤剧: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时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2006年5月20日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5.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时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五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6.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表演。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南音:是中国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古琴:又称七弦琴,玉琴,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汉族音乐审美的核心。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项目简介

2016年湖北民间工艺作品交流推广活动 项目:武汉雕花剪纸 项目简介: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剪纸按流派主要分为南方派、江浙派和北方派,主要操作技法分为“剪”和“刻”,从色彩上分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北方剪纸重剪、南方剪纸重刻。 武汉剪纸是市级非遗项目。属于南方剪纸。武汉传统剪纸以龙凤、虎兽、鹤鹿纹样和各类花鸟居多,有着浓郁的楚文化特点。武汉剪纸作品特点:以刀剪代笔,剪刻并施,刀随人意、形出于刀;运转自如,不露锋芒,形态生动,神情逼真。 项目:汉绣 项目简介: 汉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汉绣起源于西汉,江陵二号汉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绣品,与近代汉绣针法极为相似。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楚绣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绣,被学者证明是四大名绣之一“湘绣”之源。我们知道苏绣擅长仿画绣、写真秀;湘绣擅长国画刺绣,作品有水墨画般品质;粤绣擅长肖像刺绣,盘金刺绣和丝绒刺绣。如果说四大名绣是写实手法,那么汉绣就是写意手法,图案设计装饰性强、主题鲜明、寓意吉祥。

汉绣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作品设计极具楚韵遗风,是最具湖北地方色彩的绣种。 项目:武汉木雕船模 项目简介: 武汉木雕船模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千湖之省,水路通达。湖北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木雕船文化的发达。古往今来,大江湖泊上来往穿梭的各种船只为木雕船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被湖北木雕船艺人制作成各种供观赏的小型木船。 木雕船多选用质地细腻坚实的柏木、黄杨木和红木为原料,除使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传统技法外,还结合各种榫卯、跨染和缝合技术。尤其注重花纹装饰、镂空锼花,艺术夸张性和修饰性强,可谓精工制模、技艺精湛,具有较强的湖北地方特色。 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项目简介: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榫卯髹漆彩绘 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 楚式漆器的特点是:多使用精加工而成的生漆,其色彩选用天然矿植物色素。可以说是非常环保的。彩色漆料必须经过色料研磨、日晒脱水、色料与透明漆料搅拌、密封存放等多道工序。制作一件器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