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中学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中学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中学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单项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观点。

A、内发论

B、白板说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3、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5、“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6、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7、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洛克

B、华生

C、柏拉图

D、施泰伦

18、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19、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

D、自然环境

20、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21、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22、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2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2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26、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27、提出“白板说”的是()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2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1、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

A、条件

B、关键

C、重要补充

D、唯一因素

3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3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34、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35、“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3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3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3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39、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42、“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这是()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4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45、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

A、可能性

B、影响作用

C、决定作用

D、外在作用

46、“性善论”、“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合论

47、衡量人类活动标准的最主要的三个尺度是()

A、政治、思想、道德

B、知、情、意

C、人生观、世界观、伦理观

D、真、善、美

4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9、“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5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5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3、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人的发展

D、文化的发展

54、下列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人是()

A、荀子

B、洛克

C、孟子

D、华生

55、下列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教育者是()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弗洛伊德

D、华生

56、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高到低、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7、格塞尔所做的双生子爬楼梯的试验,证明儿童的发展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成熟

58、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59、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高层次的活动是()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60、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6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62、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格塞尔

D、华生

63、下列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

A、发挥求异思维

B、培养内敛思维品质

C、鼓励想象

D、改善知识结构

64、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

A、灵感和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逻辑思维

D、定向思维

65、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66、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

A、良好的情绪

B、强烈的好奇心

C、健康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D、正确的人生观

67、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阶段是()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成人期

68、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A、基因复制

B、自然本能

C、种群回归

D、直接环境

6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

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7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

A、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理想目标

7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7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73、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提供物质前提

B、预定发展进程

C、决定发展方向

D、提供发挥动因

74、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

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关键年龄

D、心理特征

75、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76、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77、“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7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考试用书

79、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方向性

80、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1、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2、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

B、教育

C、环境

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83、心理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84、危险期主要指()。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85、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

A、不起决定作用

B、起导向作用

C、起决定作用

D、起一般作用

86、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儿童中心说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8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88、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

A、生长

B、发展

C、成长

D、成熟

89、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教育

B、社会环境

C、遗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90、“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C、促进文化的发展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92、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93、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94、()认为“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的支配”。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95、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认为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96、肌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7、前苏联心理学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A、维果茨基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蒙台梭利

9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家庭活动

99、13、14~16、17岁属于人生的()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00、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威尔逊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A、内发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外铄论

E、平衡理论

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洛克

E、威尔逊

4、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A、身体状况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5、对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说法的有()

A、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C、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E、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6、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E、成熟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学校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9、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使人认识并发挥自身潜能

C、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D、形成人格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10、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11、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的教育者是()

A、孟子

B、荀子

C、弗洛伊德

D、洛克

E、华生

12、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成熟

D、个人的学习态度

E、人的主观能动性

13、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是()

A、对人的潜能的信任

B、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C、对人性的了解

D、重视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价值

E、重视主体的自我意识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

A、面向全体学生

B、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

C、抓住关键期

D、做好阶段间的过渡

E、提出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要求

15、格塞尔的行为发展量表所指的四个领域是()

A、运动

B、适应

C、语言

D、个人——社会交往

E、思维

16、社会环境包括()

A、物质条件

B、社会关系

C、社会意识形态

D、文化

E、经济

17、教育应以人为本,下列选项中反映这一要求的是()

A、尊重个体的尊严

B、培养个体的批判意识

C、教师身体力行

D、鼓励学生肯定自己

E、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A、遗传素质

B、成熟

C、环境

D、学校教育

E、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9、发生认识揭示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有()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命题运算阶段

20、中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重要的是()

A、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引导学生的控制力

C、培养健全的人格

D、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E、重视家校联系

21、少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体型巨变

B、身体机能迅速健全

C、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

D、性开始成熟

E、骨化过程完成

22、青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发展速度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B、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C、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D、第二性征出现

E、体型巨变

23、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B、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于成熟

C、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

D、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E、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2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有()

A、洛克

B、华生

C、格塞尔

D、康德

E、高尔登

25、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

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

D、主体活动的目的性

E、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26、人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表现为()

A、个性包括共性

B、个性排斥共性

C、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E、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27、身体的发展包括()

A、个性特征的发展

B、体质的增强

C、肌体的正常发育

D、社会性的发展

E、成熟程度

28、人的心理成熟的表现为()

A、独立思考能力形成

B、性机能成熟

C、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形成

D、身体发育正常

E、个性形成

29、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

A、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

B、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

C、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D、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E、不同时代儿童成熟年龄不同

30、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B、早慧的儿童常常晚年平常

C、失去双手的人可以用口来写字

D、数学成绩好的儿童语文成绩却很差

E、坚强的意志能帮助人战胜肢体残缺

31、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是()

A、洛克

B、华生

C、格塞尔

D、高尔登

E、孟禄

3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峰期是()

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青春期

E、成年期

3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遗传素质

B、成熟

C、环境

D、学校教育

E、个体实践活动

3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3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A、规范发展方向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发展价值

D、开发特殊才

E、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6、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A、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B、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C、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创新性

D、个体身心发展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E、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7、下列人物中持内发论的观点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弗洛伊德

D、洛克

E、华生

38、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

A、男女性别的差异

B、身心的所有构成

C、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不同的个性倾向上

D、知识结构上

E、认知水平的差异

39、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

C、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D、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E、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40、按照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大环境

D、小环境

E、人文环境

4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层次包括()

A、学校活动

B、生理活动

C、心理活动

D、社会活动

E、家庭活动

42、人的力量包括()

A、身体力量

B、社会力量

C、家庭力量

D、网络力量

E、精神力量

43、人的根本力量在于精神力量,因为()

A、创造和使用工具,增强生存能力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满足人的需要

C、认识自己和改善自己,发展和完善人自身

D、每个人都有自己潜能

E、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人格

44、青年期的生理发展特征有()

A、身体发育基本成熟

B、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C、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D、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E、自我意识发展逐步趋于成熟

45、中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

A、重视人生观教育

B、重视安全教育

C、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

D、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E、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6、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

A、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B、情感和意志的不断发展

C、自我意识觉醒

D、独立精神加强

E、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47、少年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有()

A、体型巨变

B、性开始成熟

C、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

D、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E、身体机能迅速健全

三、判断题

1、人的身心发展只需学校教育而无需社会实践。()

2、外铄论者一般不注重教育的价值。()

3、一个遗传素质优良的儿童一定会转变为知识和才干优异的人才。()

4、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更要注重小环境的影响。()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无条件的。()

6、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任务可形象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7、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引论的典型代表。()

8、在教育教学中只要做到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截然分开,就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9、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10、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11、遗传素质能使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12、面对人的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13、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小环境的作用更直接,所以教育者应更注意小环境。()

14、如果个体对环境保持积极态度,就会克服环境中的消极阻力,扩大发展空间。()

15、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没有系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16、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17、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18、学校教育影响的发挥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19、人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有机整体,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

20、个体身心发展就是指个体的身心两方面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1、人的身心发展只是注重学校教育就可以了。()

22、人可以自我选择、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因此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创新性。()

23、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24、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

25、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要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6、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格塞尔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27、内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28、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持内发论的观点。()

29、人生的每个阶段对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全程性的意义。()

30、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1、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32、瑞士心理学家科尔伯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33、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34、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特殊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35、标志个体心理方面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36、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7、社会环境是人类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3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39、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40、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制约着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

41、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2、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因此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主导的作用。()

43、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是决定人的发展的惟一的因素。()

44、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性机能成熟,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45、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46、成熟是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47、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48、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证明了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49、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外部的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50、孟子的“性善论”和“良知良能”分别讲的是道德潜能和智能潜能。()

51、“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52、成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53、人的力量是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54、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唯一因素。()

55、人的根本力量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

56、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其教育对象是12—18岁的青少年,中学教育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57、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58、学校教育只要掌握了“最近发展区”,就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59、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因此学校教育只具有延时价值,不具有即时价值。()

60、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2、人的潜能,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63、华生是内发论的主要代表。()

6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65、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66、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

67、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来讲是发现人的价值。()

68、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69、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因此要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70、人的根本力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身体的力量。()

71、人的身体力量的发展有多种途径,但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72、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皮亚杰。()

73、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74、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人的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成熟机制决定的。()

7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6、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学习能力为标志。()

77、“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家庭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

78、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性恶论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铄论动因。()

7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80、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81、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82、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83、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84、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8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86、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87、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88、13、14~16、17岁属于人生的少年期。()

89、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未来是最重要的概念。()

90、“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儿童期。()

9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92、瑞士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93、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94、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95、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发展。()

9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97、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98、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成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99、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0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BDDD,6—10:BCACB,11—15:DDADB,16—20:BCDCB,21—25:DCBCC,26—30:DBABD,31—35:BCCDA,36—40:BBCCA,41—45:CCCAC,46—50:ADCCA,51—55:BBCCD,56—60:BDDDB,61—65:DABAB,66—70:CBABA,71—75:BDABA,76—80:BBACD,81—85:ABCCA,86—90:BCDDC,91—95:DCDCC,96—100:DACB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E

3.BCD

4.ABCD

5.ABCE

6.ABCD

7.ACDE

8.ABCD

9.ABCDE 10.ABCD 11.BDE 12.DE 13.ABCDE 14.AB 15.ABCD 16.ABCDE 17.ABCDE 18.ABCDE 19.ABCDE 20.ABC 21.ABCD 22.ABC 23.ABCDE 24.AD 25.ABCDE 26.AE 27.BC 28.ACE 29.BCD 30.ACE 31.AB 32.AD 33.ABCDE 34.ABCDE 35.ABCD 36.AB 37.AC 38.ABC 39.BCD 40.AB 41.BCD 42.AE 43.ABC 44.ABC 45.ABCDE 46.ABCD

47.ABCE

三、判断题

1—5:×××√×,6—10:√××√√,11—15:×××√√,16—20:√×√××,21—25:××√√√,26—30:×××√√,31—35:√××√√,36—40:×√√×√,41—45:√×√×√,46—50:×××√√,51—55:××√×√,56—60:√√××√,61—65:√×××√,66—70:√×√√×,71—75:√×√√√,76—80:××√√√,81—85:√√×××,86—90:√√√√×,91—95:√×√√×,96—100:√√×××

山东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与答案

2018 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三) 一、不定向选择题(30 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 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 、评价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 ) A、传道者 B、榜样 C、管理者 D、朋友 4、新课程标准从( )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案原则有( ) A、教案相长 B、“预”“时”“孙”“摩”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7、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有( ) A、教育人文化 B、教育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8、学校文化是由( )几部分构成的。 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校园文化 D、物质文化 9、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10、CIPP 评价模式包括的步骤有(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11、( )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 世纪70 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 )所创,风靡

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4、把大班教案、小班研究和个别教案三种教案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案形式叫( )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案制 D、班级授课制 1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 )等几种形式 A、铺垫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问答式 1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 ) A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 A、协商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正是少年读书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1、学校文学社团“华韵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你如果是文学社的社长,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A.请你设计一条体现研讨会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请你为研讨会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请你提建议:组织什么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用推荐信的方式向文学社(同学们)推荐一部你喜爱的名著,以供大家参考阅读。(要结合人物和情节,说说你从名著中受到的启迪。)(注意书信的格式) E、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这次动员会的主持人,请拟出三项会议议程。(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___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于()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1.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2.在1988年改革之前,_______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高中数学必修3各章节知识点梳理与测试题附加答案.doc

...... 高中数学必修 3 知识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 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点 :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 应当是模棱两可 .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 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 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 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 1.1.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 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 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名称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 起止框 不可少的。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 输入、输出框 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 处理框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 框内。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 判断框 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完整版)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训练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 2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3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D皮亚杰 4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 5.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6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7.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的是() A.文化B政治经济制度C生产力D.科学技术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B.组织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课程活动文化 9.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信息革命后提出了()的要求。

A.普及初等教育B.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C普及高级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大众化 10.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人力资本 11.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人力资本 二、填空题(不是考试题型,但可以训练知识要点的掌握) 1.-----------------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 3. ------------------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5.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6.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 7.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8.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9. 学校的精神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教育具有____功能、____功能、____功能、____功能。 12.通过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1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____和____。 14.世界各国重大的教育改革以____改革和____改革为核心。 15.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 16.舒尔茨通过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__________ 17.人力资本投资包括____、____、____和为适应____ 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 18.教育对整个文化起着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9.从形态上看,可把文化分为____、____、____在文化诸因素中_________处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2.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A.专业型课程 B.结构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3.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4.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客体非独立地位 6.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1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各章重点题库及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库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填空 1、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尾符用B 表示。 2、西文字符的编码是ASCII 码,用 1 个字节表示。 3、10111B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H,八进制数表示为O。 4、带符号的二进制数称为真值;如果把其符号位也数字化,称为原码。 5、已知一组二进制数为-1011B,其反码为10100B ,其补码为10101B 。 6、二进制码最小单位是位,基本单位是字节。 7、一个字节由8 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节简记为1B ,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56 个信息。 8、用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编码,简称为BCD 码。 9、8421码是一种有权BCD 码,余3码是一种无权BCD 码。 二、选择 1、计算机中采用 A 进制数。 A. 2 B. 8 C. 16 D. 10 2、以下的 C 编码是一种有权码。 A. 循环码 B. BCD码 C. 8421码 D. 余3码 3、八进制数的尾符是 B 。 A. B B. O C. D D. H 4、与十进制数254等值的数是 A 。 A. 11111110 B. 11101111 C. 11111011 D. 11101110 5、下列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C 。 A. 11011101B B. 334O C. 1219D D. DAH 6、与十六进制数BC等值的数是B 。 A. 10111011 B. 10111100 C. 11001100 D. 11001011 7、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A 。 A. K B. Y C. a D. i 8、最大的10位无符号二进制整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是C 。 A. 51 B. 512 C. 1023 D. 1024 9、A的ASCII码值为65D,ASCII码值为68D的字母是C 。 A. B B. C C. D D. E 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D 。 A. 1KB=1024×1024B B. 1MB=1024B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按照学习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第章超敏反应.doc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 一、单项选择 1.由细胞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是型: 2.I 型过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 A. 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 B. 患者的血清 C. 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 D. 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E. 以上均不是 3.关于Ⅱ型变态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细胞毒型 B. 有NK 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 C. 没有补体参与 D. 可由病菌与自身组织间的共同抗原引起 E. 是由 IgG 和IgM 介导的 4.下列疾病属于 III 型变态反应的是: A.特应性皮炎 B. 输血反应 C. 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D. 接触性皮炎 E. 移植排斥反应 5. I 型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哪一种抗体介导的 6.参与 I 型超敏反应主要的细胞是: A.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B. B 细胞 C.T 细胞 D.NK 细胞 E.内皮细胞 7.不属于 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 C.皮肤荨麻疹 D.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E.过敏性鼻炎 8.不属于 I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是: A.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B .IgE 与致敏靶细胞表面 IgE 受体结合 C.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 D.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相应症状 E.IgG 激活补体溶解破坏靶细胞 9.在抢救过敏性休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药物是: 10.某同学,每年春季便出现流鼻涕、打喷嚏不止,可能的原因是对花粉产生了: A.I 型超敏反应 B.II 型超敏反应 C.III 型超敏反应 D.IV 型超敏反应 E.不属于超敏反应 11.不属于 I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新生儿溶血症 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 C.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 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E.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12.下列关于 II 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 A.自身组织细胞是受到攻击的靶细胞 B.输血反应是典型的 II 型超敏反应 C.参与的抗体主要是 IgG 和 IgM D.吞噬细胞和 NK 细胞的杀伤是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 E.参与的抗体主要是 IgE 13. II 型超敏反应中的靶抗原不包括 A.ABO 血型抗原 B.链球菌胞壁成分与关节组织的共同抗原 C.改变了的自身抗原 D.结合在自身细胞表面的抗原E.游离的病毒颗粒 14.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 15.Ⅰ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是: 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B.发生迅速,消退也快 C.特异性 IgE 参与 D.无补体参与 E.免疫病理作用以组织细胞的破坏为主

历年真题之(中学教育学)问答题总结

1: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3: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 5: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6: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7:学生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渡性、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9: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0: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人” 该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2: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或说素质教育的本质)(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3: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6 种: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1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 学科专业素:(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该学科相关知识;(3)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5:师生关系包括哪些方面:(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同步练习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安徽中考)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A.刘四爷(刘四,刘老头) B.虎妞 3.《骆驼祥子》中,祥子进城后以拉车为生,他第二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 4.《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虎妞死后,祥子到曹先生那儿拉包月。 5.《骆驼祥子》中,有一次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饿晕了倒在地上的老马,他是一个有自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遭遇给祥子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 6.《骆驼祥子》中,曹家的小男孩叫小文。曹先生给了学生阮明(姓名)不及格的分数,因此被这个学生告发了。 7.《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 8.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3年才凑足100块钱买了第一辆车;他在失去第一辆车后,偷来三匹骆驼卖了35个大洋。 9.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 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骆驼祥子》(书名)。“她”是虎妞(人名)。 10.《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两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了。 二、选择题 11.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仁和车厂的原因是(B)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12.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骆驼祥子》反映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骆驼祥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短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解析】C项,应该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13.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由此得了绰号“骆驼祥子”。 B.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与之相伴的是他的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D.祥子身上除了具有劳动者的勤劳外,还有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 【解析】A项,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是因为他用从军营顺手牵来的骆驼换了35块大洋,买了车。后来在一次睡梦中无意透露了这个消息,“骆驼祥子”的外号就流传开了。 14.(兰州中考)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 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教育的终身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 D.可观感强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BB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 )。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第章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 1. 免疫应答水平过高会引起: A. 超敏反应 B. 持续感染 C. 免疫缺陷 D. 癌症 E. 易衰老 2. 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可引发: 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病E.超敏反应 3. 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 A.免疫缺陷病B.自身免疫病C.超敏反应D.病毒持续感染E.肿瘤 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反复感染B.肿瘤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病E.免疫增生性疾病 5.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免疫耐受E.自身免疫病 6. 医学免疫学研究的是: A.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机体防御能力B.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C.人类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D.动物对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 E.细胞突变和免疫监视功能 7. 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自身免疫病 B. 超敏反应 C. 肿瘤 D. 免疫增生病 E. 移植排斥反应 8. 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B.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D. 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9.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害无利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10.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 11.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缺陷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自稳 12.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分子是: A.细胞因子B.补体C.抗体D.MHC 分子E.抗菌肽 13. 执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是: A.γδT 细胞B.αβT 细胞C.NK 细胞D.DC E.巨噬细胞 14. 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B 细胞C.T 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 15. 免疫细胞不包括: A.淋巴细胞B.成纤维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D.粒细胞E.巨噬细胞 16. 适应性免疫应答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A.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B.具有再次应答的能力 C.无需抗原激发D.T/B 细胞库具有高度异质性E.精确区分“自身”和“非己” 17. 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A.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 B.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山东教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 A、传道者 B、榜样 C、管理者 D、朋友 4、新课程标准从()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 A、教学相长 B、“预”“时”“孙”“摩”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7、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有() A、教育人文化 B、教育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8、学校文化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校园文化 D、物质文化 9、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的步骤有()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11、()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14、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1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等几种形式 A、铺垫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问答式 1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协商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18、班级管理总结一般分为()几类

七下数学同步训练答案人教版

关于变量之间关系试题选 1、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 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4) 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和时间(分) 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 (2)AB 表示汽车匀速行驶; (3)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 (4)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 3、某人账户存款a 元,每月支出b 元,收入c 元(b < c)是下列图中的 4、如图,L 甲、L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 比赛 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它们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A .甲比乙快 B .乙比甲快 C .甲、乙同速 D .不一定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时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6、. (12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建A 、B 两种户型的住房80套,该公司所筹资金不少于2090,两种户型的建房的成本和售价如下表: A 型 B 型 成本(万元/套) 25 28 售价(万元/套) 30 34 (1)该公司对两种户型的住房有哪几种建房方案? (2)该公司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根据市场调查,每套B 型住房的售价不会改变,而每套A 型住房的售价将会提高m 万元(m >0),且所建的两种住房可完全售出,该公司又将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 7、.下表是我国的几个省(自治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纬度位置。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 E.实践能力训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中学教育学试卷

中学教育学(教育政策法规)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西方,柏拉图对教育学的萌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品是()。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爱弥儿》 2.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在人的发展理论中属于()。A.内铄论B.外铄论C.内发论D.遗传论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其最高层次表现为()A.教育性B.创造性C.实践性D.可塑性 4.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的特点,所以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 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 5.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了()对人发展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文化 6.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指() A.学校需要B.家庭需要C.个人需要D.社会需要 7.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称为() 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8.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六大阶段,其中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环节是指() A.激发动机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的时间是() — 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

10.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是()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学历D.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项或二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克伯屈 C.赫尔巴特 D.斯普郎格 E.裴斯泰洛齐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传统教学理论中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活动中心 E.课堂中心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权C.教育评价 — D.教育目的E.部分教育内容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可以() A.保存和传递文化B.传播和普及文化C.强化和弱化文化D.发展和创新文化E.选择和评价文化 5.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区B.社会C.家长D.学生E.校长 6.我国中学开设的下列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人口教育课B.历史课C.环境教育课D.社交技能课E.法制教育课 7.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好的主要工作是() 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教法D.备教具E.备家长 8.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类型有() — A.共同学习B.小组调查C.小组研讨D.拼图法E.团队游戏竞赛9.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包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