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当武术实战精要

武当武术实战精要

武当武术实战精要
武当武术实战精要

武当武术实战精要

一、“后发制人”战术论

武当武功以“后发制人”作为其战术原则,这是与道家“无为”、“无事”、“无欲”、“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相袭同的。

老子提出了少私寡欲的思想,认为治理国家的办法,应该是使老百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休”(《道德经》五十七章)。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他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要爱民,要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爱护老百姓;“俭”就是无奢恋,清心寡欲,淡泊自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虚详和,“不敢进寸而退尺”。

在上述思想影响下,在武当拳功战术上,强调“后发制人”,倘敌欲发我,则应心中坦然,审候应机,静以俟之,微动即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十三势行动心解》),所谓“后人发先人至是也”(《太极拳经详注》)。“太极拳以不发先动为主,遇敌来击,先以化劲化之,待其不稳,人而击之,则用发劲”(徐致一《太极拳说》)。

“八卦掌法不挡架,手欲弃取顺中成,手出要择途径近,后发先至呈技能”(《八卦掌四十八法诀》)。“打手之时,彼不动,则我亦不动,以静待之;彼若微动,则动必有一方向,我意在彼之先,随其方向而动,则彼必跌出矣”。所有这些论述,都是强调“后发先至”。后发之所以能先至, 其前提为避实就虚,引进落空。狄兆龙在其《八卦掌的特点》一书中作了精辟的总结:“它的战略思想,一,不强调主观,要尊重客观,自己的一切活动,都为了适应对方而动;二,要争取主动权,尤其是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其战术思想,是不挡不架,引进落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避实就虚,战而胜之”。

二、“拳法阴阳”技击论

武当武功深受道教阴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

道教把世界看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这种对立统一的现象,《易经》用“阴阳”二字来概括。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于是产生了生生不己、无穷无尽的变化.

武当武功从理论和技术上都极力推祟阴阳,从拳技上讲,武当拳功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合和内中藏”,“内讲气功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沙国政《八封转掌歌》);“鹰雄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三源”(李存义《心意两仪歌》);“太极者,

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王宗岳《太极拳论》)。王培生则说得更为明白:“任何法则的精髓,千变万化,也决不会离开阴阳。例如行拳中的前进后退是阴阳;重心转移时,虚实又是阴阳;往复折迭的法则,更是离不开阴阳”(石才《乾坤戊己功》)。就是说,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武当拳功的每一个动作,是开是合、是动是静、是刚是柔、是隐是显、是虚是实、是缓是急,都是基于阴阳这一根本法则而变化的,因此,“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

求”(冯志样《太极拳精选》),不懂阴阳,就无法习拳。

在交手中运用阴阳对立战术,武当武功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进取、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顺逆、开合等阴阳双方变化规律,根据对方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才会有粘走应敌之法。在对敌中,就能因势利导,得心应手,变化自如。或“避实就虚”,或“引进落空”,或“随曲就伸”,或“后发先至”,或“先蓄势而后发出以击敌,蓄于内以击外,蓄于上而击下,蓄于前而击后”(《曹氏八卦掌谱》)。

总之,明于阴阳变化,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

角度、位势,或腾挪闪展,或借力打力,或四两拨千斤来使自己避开死地,使敌落入困境,使犯者立仆。武当淮河派传人程定远说:“凡是用阴阳为主,静以制动,掌握对方进攻的方向、径路,然后乖虚回击的掌法都属内家拳的范畴”。

三、“守柔处雌”战略

武当武功以“反者道之功”为原则,吸取诸家兵法的合理内核,形成了“守柔处雌”的战略理论。

哲学家认为,事物不仅是对立的、统一的,而且是运动的、发展的,向其相反的方向变化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老子认为,正阵可以转化为奇阵,善良可以转化为妖孽,祸中伴随着福的征兆,福里潜伏着祸的根苗。根据这一转化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反者道之功,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的观点。意思是说,道的运动是“反”,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的,因为这会促进它早日结束它的生命,“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三十章》)。认为最好经常自在柔弱的地位,不必转为坚强,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向死亡的结局。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八章》);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又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老子·二

十八章》),老子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守雌柔,虽深知什么是光荣,却安于处卑辱。这种贵柔崇雌,崇弱尚下的思想对武当拳功的拳理拳法的影响是极大的,构成了对武当武功“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尚走不尚顶”等守柔处雌的显著特点。

(1)贵柔化

武当武功在技击上专讲柔化,不以气力胜人,故在修炼上,也纯以养气为主。所谓气沉丹田,也是利用动作的轻松和谐而自然形成,绝对不用强制方法。练拳时,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贯注,日久自然练成内劲。这种内劲是很柔的,遇敌时,不含抵抗性,能随敌劲以为伸缩,所谓柔中而有弹性,“太极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太极式事解》)。

(2)以柔克刚

武当武功守柔处雌并非终极目的,其终极目的是以柔克刚。“蹿不与斗,贴跌更奇,彼来凶勇,圈插敌之;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静待动,以曲取直”(《武当拳法秘诀·练手之法》)。武当武功的击法中,常以小力胜大力,无力御有力,弱胜强,柔胜刚为其主旨。制胜之理是:“盖敌力须加吾身,方生效力,苟御制得道,趁其用刚发动之始,审机应变,采取擒获,使还制其身,则我虽弱,常常居制人地位;敌虽强,常居被制地位,难于自由发展,力虽巨奚益”(许

禹生《太极拳经详注》)。以柔克刚的技艺境界对练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身法:要灵活,似游龙,如飞凤,轻快若轻风;手法:强调手要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出手不见手;步法:足要随心踩步,步走奇正八方,罡步九宫,使对方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心理上:要求不怕近,不怕刚,不怕猛,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关节:要求颈、脊、腰、肩、肘、腕、膝、胯、踝等能灵活运转,达到不是转圈胜似转圈的程度,所谓“如珠走玉盆,九转还原”;内功:要求内练精、气、神,三华聚顶,外练力、速、变,达到意动形起,神到敌绝的上乖功夫,发劲时似乎柔软如绵,实则坚硬如铁。能做到这样,则是内劲与外劲溶为一体了。迎战时要以变应变,随境而化,随意而变,随心所欲,似攻似守,似发似收,犹如水之无所不至,气之无所入,迎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的目的了。

49式武当太极剑谱

49式武当太极剑谱 1.起势18.行步扣剑35.独立托驾 2.丁步点剑19.弓步下刺36.弓步挂劈 3.回身点剑20.腾空跳刺37.歇步后刺 4.仆步横扫21.马步藏剑38.叉步平斩 5.右左平带22.回身反刺39.虚步抱剑 6.分脚领剑23.虚步蹦剑40.叉步平带 7.叉步反撩24.独立上刺41.弓步反蹦 8.马步云抱25.撤步平斩42.提膝点剑 9.丁步截剑26.仰身驾剑43.叉步反撩 10.翻身蹦剑27.转身回抽44.丁步直刺 11.弓步下刺28.并步平刺45.丁步抱剑 12.独立上刺29.行步撩剑46.行步穿剑 13.仆步穿剑30.仰身撩剑47.扣剑平抹 14.蹬脚前刺31.盖步按剑48.并步平刺 15.跳步平刺32.跳步下刺49.收势 16.转身平刺33.歇步压剑 17.行步穿剑34.虚步点剑

49式武当太极剑谱◣ 第一小节 1.起势 2.丁步点剑 3.回身点剑 4.仆步横扫 5.右左平带6.分脚领剑7.叉步反撩8.马步云抱9.丁步截剑10.翻身蹦剑11.弓步下刺12.独立上刺 第二小节 13.仆步穿剑14.蹬脚前刺15.跳步平刺16.转身平刺17.穿剑行步18.行步扣剑19.弓步下刺 第三小节 20.腾空挑刺21.马步藏剑22.回身反刺23.歇步蹦剑24. 独立上刺25.撤步云斩26.仰身驾剑 第四小节 27.转身回抽28.并步平刺29.行步撩剑30.仰身撩剑31. 盖步按剑32.跳步下刺 第五小节 33.歇步压剑34.虚步点剑35.独立托驾36.弓步挂劈37.歇步后刺38.叉步云斩39.虚步抱剑40.撤步平带41.弓步蹦剑 第六小节 42.提膝点剑43.上步反撩44.丁步直刺45.丁步抱剑46.行步穿剑47.扣剑平抹48.并步直刺49.还原收势

武术的属性与特点简析

武术的属性与特点简析 (一)武术的文化属性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去众说纷纭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达数百种之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大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从不同侧面对文化进行了界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多把文化定义为由一个社会或一些人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具体化的物质实体。如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他们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因结晶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其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国内学者也对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文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文化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部类。技术体系表现为文化的器用层面,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整个文化的大厦的基石;价值体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介乎二者之间的,是文化的制度层面,即人类在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从中外学者的论述来看,文化一词的内

涵和外延都是非常广泛的,难以有被一致接受的定论。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我们社会实践的经验,为理解上的方便,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理解文化的内涵,这对正确理解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组织机构,主要是社会生活的上层建筑方面,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 武术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看,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是不言而喻的。即使从文化狭义的概念来看,旅游也与社会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旅游活动与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我们通常视为社会文化的实践活动有着不解之缘。 (1)历史文化是武术发展的调适器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辉煌灿烂,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文化的进程亦步亦趋,协调一致。先秦时期,原始生存竞争促使了武术的萌芽;至商周,铜兵使用和武士教育极大的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使武术功能和技艺趋向多样化,武术意识有所发展。秦汉三国时期,秦收缴天下兵器,达到在民间禁武的目的;两汉时,外族的长期威胁让汉代的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军事武艺极大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军事武艺演进,娱乐性武术发展,少林武术发端,道教开始与武术融合。隋唐五代时期,府兵制与武举制的建立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器械武艺丰

最新武术套路规则

最新武术套路规则 最新武术套路规则一、武术套路规则 (一)竞赛的一般常识 ⒈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

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 (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对练不得少于50秒。集体项目为3—4分钟。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6)比赛器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 (7)比赛设备: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子评分系统和音响系统。 (二)评分标准与办法

武术训练计划及大纲模板

武术训练计划 通过学习套路与搏击为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达到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术兴趣班根据学生的武术专项基础、身体素质情况,采取分班教学法,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班、提高班。 1.基础班:面向武术专项基础较低学生。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该项运动,。 (2)掌握武术项目的基本动作,至少掌握1套拳术套路,并通过参与武术专项锻炼,提高体能。 (3)了解并运用部分武术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欣赏武术比赛、自觉的自我锻炼。 2.提高班:面向有一定武术专项基础课的学生。 教学目标:(1)进一步强化武术运动兴趣,能够主动参加课外练习,提高套路的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 (2)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武术套路及空手道的基本动作,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掌握并利用武术运动的特点,科学地锻炼身体,参与教学比赛、表演,制定自我训练计划。 基础班教学内容 一.基本手型:拳、掌、勾。 二.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步。 三. 1.复习基本手型、步型。 2.武术基本功:冲拳、亮掌、正踢腿。 四.1.武术基本功:侧踢腿、里合、外摆、弹腿。 2.武术*。 五.1.复习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弹腿。2.学习单拍脚,腾空飞脚。3.武术*。 六.1.基本功。2.五步拳起式及1-4动。 七.1.基本功术:4.学习五步拳5-7动及收式。 八.1.基本功:2.复习五步拳。3.学习五步拳反面动作。 九.1.基本功:2.五步拳总复习。 十.1.测试五步拳 提高班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段,第1-6动,名称如下:1.弓步冲拳 2.蹬腿冲拳 3.顺弓步冲拳 4.并步砸拳5.马步上架冲拳 6.上步弓步推拳 二复习1-6动,学习第7-10动。 名称如下:7、弓步双摆拳8、弓步勾手撩掌9、斜拍脚10、弓步上架推掌。 三学习起式,复习第一段。 四复习,学习第二段第1-4动。 名称如下:1、转身盖步弓步冲拳2、提膝推掌3、大跃步前穿4、幺步连环冲拳。

武术套路试题库

《武术套路》复习资料 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 一、武术概念 名词解释: 1、武术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在汉代叫武艺,在近代中国也叫国术。 判断题: 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答案:× 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答案:√ 二、武术的特点 填空题: 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技击特点和民族特点。 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判断题: 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答案:√ 三、武术的价值 填空它: 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 简答题: 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 名词解释: 武术流派: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 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答案:√ 简答题: 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 填空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答案:× 六、竞技套路 简答题: 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 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

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 填空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通背、劈挂、翻子。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地躺拳、象形拳。 判断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通背、劈挂、翻子。()答案:× 2、其他拳术第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答案:√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地躺拳、象形拳。()答案:√ 八、其他器械 填空题: 其他器械第一类为单器械,第二类为双器械,第三类为软器械。 判断题: 1、其他器械第一类为双器械。()答案:× 2、其他器械第二类为双器械。()答案:√ 3、其他器械第三类为软器械。()答案:√ 九、武术按运动形式分类 填空题: 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和。答案: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判断题: 1、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答案:√ 2、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答案:× 十、套路运动 名词解释: 套路运动 答案: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十一、套路运动的分类 填空题: 1、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2、单练包括徒手的和。答案:拳术、器械 判断题: 1、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答案:√ 2、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拳术、器械和对练。()答案:× 简答题: 套路运动是如何分类的 答案: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单练又可分为徒手的拳术和器械。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徒手与器械。 十二、长拳 名词解释: 长拳: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⒉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⒊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

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 棍术、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20分1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 于1分10秒。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对练不得少于50秒。集体项目为3—4分钟。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 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场地四 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6) 比赛器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 (7)比赛设备: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 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子评分系统和音响系统。 (二)评分标准与办法武术套路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3分(B组),难度分为2分(C组)。传统项目或无难度的自选 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5分(B组)。 1、动作质量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A组裁判员

剑概述陈资料

剑术 一、概说 剑是我国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我国武术兵器史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从最早商代时期铜剑兵器的出土发现到现在武术多种流派剑术技法的广泛流传,剑器本身和剑术都经历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演化过程。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在剑术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剑文化成为剑术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为剑术运动本身增添了神秘色彩和光环。目前,剑术运动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较为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下面,我们简要说明剑术运动的发展历史。 尽管在商代之前已有较为原始的木、石、骨剑,但由于形制尚未完全确定,因此,还不能称为标准意义上剑。据相关史料证明,在我国商代时期已有清晰的制剑史料记载,当时剑型一般呈柳叶或锐三角形,主要为铜制。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青铜剑。由于制剑材料的限制,商代的铜剑长度普遍较短,一般为30cm到50cm之间。如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有55.7厘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冶铁技术的出现,在汉代,铁剑逐渐代替铜剑,成为当时军事战争的主要短兵。剑在汉代后期基本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后有茎,茎端设环处称镡,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重刀之习,起于汉代”,随着汉代后期重甲骑兵的出现,刀由于劈砍有力逐渐成为军事战争中的短兵,至隋唐之时,剑已经完全退出了战争舞台,成为民间习武和社会娱乐、佩戴之用。如。《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唐代最盛,剑器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自唐代以后,剑器已经基本定型,直至现代剑的形制与唐剑基本没有什么差异。 剑术技法的发展也是一个较为丰富的嬗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斗剑之风甚重。在庄子《说剑》篇中记载到:“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下,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正因为斗剑之风流行,为此还产生了较为专业的剑客以斗剑为生。同时,伴随着击剑之风的流行,还出现了有关技法理论的论著。如《越女论剑》中记载:“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形象生动地总结了剑术技法的特点和要诀。汉代由于刀的出现,剑德军事价值减弱,为此,汉代的斗剑之风逐渐转移到贵州与民间,社会上出现了剑术的单人和双人表演,而且有了专门的剑术教师和专著,并形成了一定的剑法流派。尤其是《汉书·艺文志》中的《剑道》三十八篇,充分显示了当时剑术运动的兴盛状况。至唐代,舞剑兴盛一时。李白诗篇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成为再现唐代剑舞的代表之作,此外,唐代裴旻的剑术、李白的诗歌和张旭的草书被称为当时的“三绝”。明代,很多军事著作中均记载有剑术技法,如《武备录》、《三才图会》等。清代剑法流派纷呈,如清代吴殳《手臂录》中专门有剑术技法和剑法流派的记载。此外,民国期间武术著书较多,不乏有剑法专著或论述剑法的篇章。如宋庚平著《剑法图说》一书,较为详细说明了剑法源流与技法图解。又如李景林《武当剑谱》、大东书局的《青萍剑》等。 此外,剑术因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因此,历史上,剑器赋予文化身份,名剑甚多,如《史记》中曾有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

霸气武术的口号

霸气武术的口号 口号大全 霸气武术的口号 1、发扬武术,传承武德。 2、挥洒汗水,绽放书香。 3、展武当魅力,迎和谐盛会。 4、发扬武术,振兴中华;以武会友,共同进步。 5、弘扬武术精神,增强健康体魄。 6、武艺,武德,武动青春;协作,协调,协和共进。 7、传承奥运精神,弘扬武当武术。 8、弘扬武术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9、发展武术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0、传承中华文化,发扬武术精神。 11、喜迎武术节,当好东道主。 12、以武会友,习武健身,强我中华,健我国体。 13、以武会友,相聚武当。 14、传承武术文化,健康五洲人类。 15、强身健体,从已做起。 16、武会武当,太极太和。 17、弘扬武当文化,广交世界朋友。

18、武动青春,德艺双馨。 19、师生连心,共浴光芒。 20、推动全民健身,科学习练武术。 21、相约魅力十堰,共享武林盛宴。 22、相约武当,会盟天下。 23、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 24、推广中华武术,弘扬奥运精神。 25、扬中华武术神威,铸民族精神丰碑。 26、承传武术魂,演绎武当情。 27、魅力校园,你我齐创。 28、养我中华武魂,展我武术新风。 29、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30、传承千年,融会贯通。 31、中华武术,威震八方。 32、迎接武术节,礼仪进万家。 33、弘扬武术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34、古有白鹤展翅,今有少年翩翩。 35、非凡武艺,无限魅力。 36、发扬武术精神,弘扬民族国粹。 37、振兴中华武学,强健自身体魄。 38、艺心艺意,中华武艺。 39、勇士千古,英雄百世。

40、继承武术传统,倡导全民健身。 41、驾小少年,英姿飒爽。 42、挥动武术**,追梦扬威奋进。 43、站如松,坐如钟,不动不摇,气吞山河。 44、传承武当传统文化,服务世界武林盛会。 45、中华武术,渊远流长。 46、文武双修,德才兼备。 47、大力弘扬中华武术,积极传承中华文化。 48、勇士千古秀,英雄百世芳。 49、传承民族文化,强健民族体魄。 50、峨眉武林风,中华奥运情。 51、团结努力拼搏,树我中华雄风。 52、武当走向世界,十堰走向未来。 53、发展武术运动,振奋民族精神。 54、武可替代,艺鸣惊人。 55、传承武术精神,弘扬民族英雄。 56、一点一滴志愿心,一招一式武术情。 57、武术动天下,武当邀天下。 58、弘扬传统武术,传承人中华文明。 59、弘扬武术,爱我中华。 60、聆听武艺,艺心一意。 61、传承武术文化,弘扬尚武精神。

浅析竞技武术套路的观赏性

浅析竞技武术套路的观赏性 摘要: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术套路竞赛活动日益增多,为更好的推广武术运动,提高武术观赏性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武术观赏性的几点因素,为武术更好的推向大众提供建议性参考。 关键词:武术竞技武术观赏性 武术起源于狩猎和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传统文化的熏陶,演变成武艺,如今的武术套路其实就是武艺的延续。历史中《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在酒宴上以舞剑来表演,但其中却暗藏杀机。由此可见,武术在古时就作为观赏性节目展示在宴会中。现今,武术以套路形式作为表演性节目展现在大家眼前,而在套路比赛中,现场观众的人数并不理想,但实际上全国热爱武术的练习者却有数千万人,这种反差是值得关注的。而在影视节目上,动作片很受大众欢迎,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因此在保证武术技击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怎样提高武术套路运动的观赏性尤其重要。 1 武术套路编排的合理性 武术比赛套路是由多个组合构成,而组合又是有武术基本动作构成,在这些基本动作中又有简单的基本动作和难度较高的难度动作。随着武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和提高难度动作成了技术创新的生命。但是仅仅追求单个动作的难度系数来得高分,提高观赏性是不现实的。武术套路更重要讲究协调性、连接性,腿法,步型,跳跃等动作怎样恰到好处的组合能够充分体现出武术发展的高,难,美,新特点,并能够在比赛现场冲击到观众的视觉。近几年,为追求高分,大多数运动员都把难度较高的动作放在一二段,略显空洞,忽略了武术基本的技击特征,对武术基本动作重视度不够,失去了武术的内在精髓,那么观赏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武术套路编排中不仅要要求难度的质量,更要牢记基本动作的重要性,动作组合的连接性、协调性,从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肢体的伸展度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以此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套路比赛的观赏性。 2竞技武术套路中的音乐伴奏 武术套路除了肢体动作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武术的精、气、神,武术的神可以通过与音乐的结合更充分的渲染观众。从《武术竞赛规则》中不难看出竞技武术的套路内容进一步规范化,难度化,并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适合舞台表演和量化评分,促使武术与现代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吻合,更着重表现武术的艺术性。音乐是一种听觉上的艺术,蕴含着人们在生活中的思想情感,它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帮助我们释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武术来源于生活,它的每个动作同样承载着独特的含义,武术套路中节奏的编排充分考虑了该拳种或器械的本身特色以及运动员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给套路配上音乐,可以使套路中动作,组合衔接的更加协调。音乐的高低起伏,以及节奏的快慢可以与套路中动作的节奏巧妙地结合,无论是长拳的快速有力,还是太极的柔和、轻灵,都能够与音乐相辅相成,更充分的表达套路演练者的情感和套路本身所具有的特色。 3竞技武术套路中服装的设计 武术服饰源于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使武术项目的神韵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武术服装之美为武术套路演练者的展示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武术服装也传

武术套路创编

创编适合大学生练习的自选少林拳 素雨(指导教师,罗华) (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中国黄石435002) 摘要:少林武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少林众僧千百年来刻苦磨练和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我国古老的优秀武术流派之一,亦名“少林派”。由 于少林派具有“朴实无华、刚健有力、勇猛敏捷”,“久练健身能延年, 武艺超群能自卫”等特色,所以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喜爱。为了能 发展和继承少林武术的精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大力挖掘和整 理我国古老优秀拳种,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将少林拳发扬光 大。大学少林拳,是以大学生为实践对象也即最有力的传播对象。在大 学的每一个专业都设置有少林拳这节课,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熟练的掌 握这套拳术。将少林拳与大学生紧密结合,坚持教学和指导,这对少林 拳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传承;大学生;少林拳;武术; 1 套路创编的灵感来源: 将少林拳的特点与风格和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环境相结合,少林拳作为拳种概念,它包括拳术与器械,是经过千锤百炼发展起来。结合这些特点,我们要找到可靠的人群将少林拳更好的传承下去。而目前大学生的数量的增多,身体、心理的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能与少林拳的发展做一个很好的互融。 1.1 从传承和发扬的方面 少林武术,顾名思义是在少林寺中发展的武术,其学习的地点和环境都具有局限性。少林武术博大精深,不能只在少林寺或部分地域开展,是要广泛传播与发展。将少林武术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观赏价值和精神价值传承下来,传播开来。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的精髓,在目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中华儿女都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也有很多人都以为少林只与出家人是有联系的,一个普通的人则与少林武术无关,这种思想也极不利于少林拳的传播。所以我想整合一些简单的少林武术招式,推广到大众中来。让少林武术向着更远,更广的方向发展。

武当剑剑谱

武当剑剑谱 预备式:并步站立,假设面向正南,头颈正直,上体自然放松,臂垂体侧,左手持剑于臂后,右手成剑指,目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 2、两臂平举 3、转体摆臂 4、屈膝摆臂 5、弓步前指 二、丁步点剑 1、坐盘展臂 2、弓步接剑 3、丁步点剑 三、回身点剑 1、撤步举剑 2、提膝点剑 四、仆步横扫1、仆步落剑2、转体横扫方向:正东偏北 五、右左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带剑4、收脚收剑5、上步送剑6、弓步带剑方向:定势弓步的方向是正东偏南或偏北 六、分脚领剑1、后坐举剑2、前移穿指绕剑3、上步绕剑4、分脚领剑 七、叉步反撩1、落脚落剑2、上步撩摆3、插步反撩 八、马步云抱1、弓步摆剑2、弓步仰身云剑3、马步抽抱 九、丁步截剑要求:1、收脚和截剑要迅速,保持半蹲姿势。 2、是用剑刃中段或前段拦截。 十、翻身崩剑要求:1、扣步和崩剑同时完成,身体略向后闪。 2、是用剑刃前端向后崩弹。

十一、弓步下刺1、提膝收剑2、弓步刺剑方向:正东偏南十二、独立上刺1、上步分剑2、上步提膝刺剑方向:东北十三、仆步穿剑1、仆步穿剑2、虚步捧剑方向:仆步正西偏南 十四、蹬脚前刺1、提膝收剑2、蹬脚前刺方向:正西偏北十五、跳步平刺1、落脚送剑2、跳步分剑弓步平刺方向:正西偏北 十六、转身平刺1、后坐收剑2、提膝转体3、弓步平刺方向:正北 十七、行步穿剑1、后坐领剑2、转体穿剑3、上步崩剑4、弧线行步(四步) 十八、行步扣剑1、行步摆剑2、行步摆剑3、行步盖剑 十九、弓步下刺1、上步分剑2、提膝前指3、弓步下刺方向:东北(十七、十八、十九式相接共走十二步)。 二十、腾空跳刺1、转体划弧2、虚步分剑3、腾空平刺 二十二、马步藏剑要点:1、左转向北落地。2、落地和收剑同时完成。 二十二、回身反刺1、垫步撩指落剑2、上步崩剑3、弓步反刺 二十三、虚步崩剑要点:收脚、崩剑和左剑指下落的动作同时完成 二十四、独立上刺1、弓步分剑2、提膝上刺

武当武术教练员培训班讲话

武当武术教练员培训班讲话 首先我代表阜新市张三丰武术协会筹委会,欢迎大家参与阜新市武当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阜新是武当道教宗师张三丰的老家,所以阜新与武当武术渊源颇深,市领导在十多年前就提出打造阜新“三丰文化”的口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利用自己是武打演员、影视导演的身份,从事着弘扬三丰武学文化的工作,对宣传阜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阜新武术界目前的情况看,纯正的武当武术流派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真正署名武当派的武术流派阜新只有三家:我:武当三丰自然派;范老师:北武当刚太极门(花字门);李忠堂:武当道教太极拳、剑。我和范老师传的人不多,李老师这一派只有太极拳和剑,曾在三一八公园传授过几名学生,范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至于市里、人民公园、阜新县和彰武县也有几个人在练武当拳,他们是我大连的师兄张奇老师的学生,除此就再也没有了。形意拳、八卦掌既自立门户,也归属武当,在阜新练的人也不多,总之一句话武当武术在阜新普及的人口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决定举办此班。 对武当武术,大家听得多,见得少,其实它并不神秘,它是在遵循《易》理,讲求阴阳变化的前提下,以修身养性、修性养命为目的,以技击防卫为假借,以“内功外拳”为本体特征,以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刚柔并济、圆转走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传统流派性武术运动。武当拳以养身炼功、防身

保健为宗旨,其特点是技击与养生并重,融养生于技击之中。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大家在今后的训练中会逐步认识。 下面我对各位提几点要求:1希望各位有使命感,因为我们肩负着推广普及的重担;2克服困难,坚持到底;3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本会馆训练和在公园推广期间,不讲其他门派的不足,少讲他人的是非;4正常人情往来可以,杜绝吃请之风。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对武当武术的喜爱和对传播武当武术的热情,祝大家学习顺利,身体康健!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最新)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最新) (一)竞赛类型分为: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 (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 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 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 (四)武术竞赛项目(wushu comptitive events) 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二、通臂、劈挂、翻子。三、地躺、象形拳。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二、双器械。三、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referee's costume) (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 (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competitor's costume) 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 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 ——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比赛通则及评分标准: 1、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 2、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太极拳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3、青少年组和儿童组不得少于1分10秒。 4、裁判员组用两块表计时,时间不足的扣分,以规定时间的一块表为准。 5、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地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势和收势。 6、裁判长对裁判员的评分有异议时,应在宣布最后得分之前进行调整。

武当武术之我见——田理阳

武当武术之我见 ——武当田理阳—— 武当武术,源远流长,博大博识,巧妙飘灵。自张三丰祖师创建武当派以来,历经各朝,历久不衰,道门、民间代有传人,时至今天,可谓桃李满全国,太极图形和太极拳文化已普遍环球,本人以为能拥有这么迂腐、巧妙的文化深感孤高。 有社会学家大致预计,环球70亿生齿中,约莫有8---10亿人在操练各式太极拳,这种不需伟大的园地和装备的要求,顺手就练却健身结果卓著的公共性健身材育行为,备受天下各国、各阶级人士的亲睐。各地有关组织和小我私人充实熟悉了这种文化的代价,纷纷用各类情势如集会、进行交换大会、眷念宗师等勾当慢慢敦促了太极文化的成长,这长短常可喜的排场和征象。也是文化再起的详细示意,更是社会调和和文明成长的符号。时至现今盛世岁月,国泰民安,追求康健和文明社会。低碳、高质量糊口已经是我们各人以致天下人民的首要方针。 下面我就我多年以来习练武当太极及内家拳的履历和领会跟各人举办讲述交换,以促进武术文化的成长并配合进步,看法较量浅陋,肯请方家指正。 第一:理念 任何事物都有他特定的性子和理论基本,万物皆有天性。太极拳及各拳术皆云云,由张三丰开创的武当内家拳派,从理到法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后又经王宗岳、张松溪等历代宗师、传人精研和增补,使武当内家拳派更是枝繁叶茂。可以说无理不成书,没有强项的理论基本就谈不上文化和代价。 第二:武当内家拳的气魄威风凛凛特点、特性 一、武当武功的气魄威风凛凛特色归纳综合为: 1、以道家哲学头脑为指导 2、以养身全形为宗旨 3、以天然为神韵 4、以技击争斗为末技 5、以道德涵养为家声。 二、武当武功的技击特性为: 1、主张不敢为全国先的计谋头脑 2、有后发先至的战术原则 3、具轻灵圆活的技击要领 4、善贵化不贵抗的技击结果 5、着处柔守雌的处世理念

武术套路练习技巧教学讲解

武术套路练习技巧教学讲解 武术套路是由数十个动作组成,包含动作的方向路线,架式结构、劲力特点、停歇顿挫、心志意向等要素。要使学生学会动作套路, 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步骤让学生逐步掌握完整动作。 A、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 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慢速领做,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运动方向、路线以及手型、步型的变化。 B、要求姿势准确、工整 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教师示范速度可逐渐加快至正常速度,并进一步改进动作细节,使动作姿势准确,工整。 C、学习完整动作 D、通过分析体会动作的协调配合 A、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 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传授和练习,不仅有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锻炼,还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 掌握和提高套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较多,可以根据拳术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围绕重点选择相应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由易到难, 步步深入。例如选择“腾空飞脚”为教学重点,则可选择前俯压腿、前拍脚、交替摆跳等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作为一般练习,为飞脚的学 习创造有利条件。 B、首先传授难动作或复杂动作 难动作是指对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较高,必须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复杂动作是指动作的路线、方向变化大,对身体协

调要求较高的动作。在套路教学中的动作确定为最好安排在每次课 套路教学之前,在学生上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传授。这样既能为套路 教学辅平道路,节省教学时间,又能保证学生对难或复杂动作的多 次重复练习和前后动作连接的完整性。 C、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 D、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教学 器械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持械的支配和身步的配合,发挥出器械的攻防效果和特长,形成其技法特色。因此,不同器械的套路教学, 首先要突出传授器械的基本技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器械各部位的 名称、规格以及持械的方法,学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基本用法。例如,初学者在练习剑术时,往往握把太死,不会使腕力,体现不出 剑法。因此在学习剑术套路之前,先介绍几个主要剑法,如剪腕花、刺、点等,体会用力顺序和力点,初步掌握后再学习套路以做到持 械方法清晰,身械配合协调,可以更好地体现器械的运动特点。 而其中,负责元杂剧武术指导的武人,是不会让元人学真正的中华武术的(是问哪个民族会将自己的御敌方略,去白白教会入侵自己 的外敌呢?再傻蛋也不会!),于是,这些武指便搬来好一些京剧的戏 班子、架子,并赋予其"武术"的名义、来招待元人,好看、好乐便是。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看到戏台上的"武术'花架子的来源。真修 习中华武术的人本身明白,这些只用于表演的花架子,与"武"本身 的关系不大,甚至其"舞术"里面有故意颠倒武的原旨所为。剧(剧),虍豕之斗也。在于好看,用于逗元人玩的,假借的。 因为戏曲、戏剧在民间中广泛传播,而真正的武术一直之属于皇室贵胄秘而不传之技,所以民间难得以窥真武(全貌);及至后来电影 艺术对"中国武术"、"中国功夫"的广泛传扬,让套路、表演类的"武术"在一般人当中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现代人对中国武术的 概念被表演化、套路化。 但在民间,一直有修习中国传统武术的群体,仍然秉持其不献演、不竞技的传统操守,内敛恭肃,在民间广泛传扬。 看了“武术套路教学”文章的人还看了:

学习《武当剑谱》,浅谈宋唯一的武当剑术技击思想(下) 关朝

学习《武当剑谱》,浅谈宋唯一的武当剑术技击思想(下)关朝在本文的上半部分我简单介绍了宋唯一的武当剑术的技击思想,下半部分我着重谈谈本门将宋唯一武当剑术的技击思想用于徒手格斗的传承发展情况。1925年宋唯一由李景林用专列将宋唯一接到天津后,蒋馨山师爷正式向宋唯一行了拜师礼,并送上5000大洋的拜师礼。蒋师爷是唯一正式向宋唯一行拜师礼的弟子。李景林因为地位关系没有正式拜师,这从以后他对别人称武当剑法学于陈世钧可以反证,其他学者都是李景林的下属,上级没拜师,下级能越级拜师吗?所以其他人都是宋的学生。蒋馨山先生用毕生精力钻研武当剑术,除了本人精通武当剑术外,还把武当剑术的技击思想溶于本门的其他拳种的技击中,特别是武当八卦太极拳。蒋师爷在传授程派游身连环八卦掌中,掌式、练法是严格按照程派传承教授的,但在技击应用上揉进了剑形八卦掌的技击思想,与原有的程派八卦掌技击特点结合起来,身法、步法更加灵活多变。太极拳是在原有的程传八卦太极拳的基础上,蒋师爷晚年特别是文革后揉进了武当剑术的技击思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技击风格。 如前所述,武当剑术交绥时,不接不截,不迎不架,即不正面应敌。在使用八卦掌或八卦太极拳时虽然要遵循散手或推手的规则与对手要接手,但仍秉承不正面对抗的原则,利用八卦掌的旋转灵活步法和身体左右阴阳变化,在对方发起攻击时,以头为旗,三盘合一,旋转移动自己的重心避开对方的攻击线从而达到引进落空的目的。在这里不是固守自己的“中”,而是以对方为中心,避其锋芒,攻其薄弱。步法是基础,身形很重要,悬旋在头领,三盘整体转。是真正的运动战、游击战。这里在走转中特别要强调大局观。八卦掌不停的走转,但不能把自己转迷糊。两人一照面,就要对双方态势、方位、对方身上的力点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心中依据九宫格对现场有一个方位的划分,在走转中自己处于哪个方位要清楚。太极拳以推手为主要技击手段,依靠听劲判断对方的意图、劲力,但仅依靠听劲还不够。两人一搭手,对方属“阳”(即可能发起进攻)的手,由肩到手;自己听对方劲力的手就如同两剑相对形成犄角图,即是三角形的两边,如果在推手中能诱使对方的身体或另一手补上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就满足了地支中的三合局的条件(见前半文中的三合局图),依据三合局的原理发力即可把对方发出去。李和生老师的三角发力的原理即如此。当对方使用散手技法时,虽然在搭手前没有了接触点,但依据对方的身形、步法依然可以判断出对方的进攻意图和力线。

武当太极拳与其它太极拳的区别

太极拳有几大流派?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1、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学者公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2、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3、杨氏太极拳 杨褔魁(1799一1871),字露襌,河北永年人。陈家沟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因家贫卖身到药铺为徒,后陈德瑚带杨回陈家沟家中做些杂活。陈氏十四世袓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教后人习拳舞械。陈长兴见杨聪明伶俐,作事殷勤,为人忠诚老实,又喜爱拳术,与陈德瑚商量后,乃收为徒弟,传授太极拳。杨练拳极下功夫,夜里鍊拳疲困时,仅在长板凳上打盹。这种长凳很窄,很快就跌下来,醒后继续再练,如是者七年之久,拳乃练成。经老师与东家同意后,装卷归里,离开陈家沟(后又两次拜访陈家)。 杨露襌回家后,经亲友推荐到北京教拳,打败许多名手,名声大震,后到清宫王府教拲,因习拳的都是些贵族子弟,为了适应他们娇嫩体质的需要,便将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窜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作了些改动,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候修改成中架子。再经其孙澄甫的修改而成为目前流行较广的杨式太极拲。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要求绵里藏针。扬澄甫(1883~1936)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拳,是著名的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 4、吴式太极拳 杨露襌在清宫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学之,后全佑又从学於杨班候(1837~1892 )。全佑传其子鉴泉,后来鉴泉从汉姓为吴。吴鉴泉(1870~1942),拳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而不忘动,形成了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凑的特点。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拳社,培养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