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财政前沿问题

中国财政前沿问题

中国财政前沿问题

中国财政前沿问题 (双学位本科生)

周五9-10节(17:40-19:30),周六7-8节(15:10-15:0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双林教授2015年秋季,双学位本科生电话: 8252-4674

邮箱:shuangl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6038957.html, 课程简介:

本课程涉及中国财政的前沿问题,包括政府预算、财政收入、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中国税制,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品的提供,收入再分配,城镇职工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地方政府新税种的设立,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等等。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财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解中国财政与其它国家财政的共性与特点,利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当代中国财政问题及解决途径。

参考资料:

林双林,《中国财政前沿问题》,讲稿。

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北京: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2013。

谢旭人,《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北京: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1994-2015年。有关期刊、书籍文章。

课程要求:

(1)参加课堂讨论;

(2)完成作业;

(3)参加考试;

(4)写一篇小组研究报告。

评分体系:

完成作业------------------------------------------——--------------------------15% 小组研究报告--------------------------------------------------------------------25% 考试 ---------------------------------------------------------------------------60% 总分---------------------------------------------------------------------------100% 课程内容:

1.中国财政概览

2.政府预算及其改革

3. 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4.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及营改增

5. 个人所得税改革

6. 企业所得税改革

7. 财产税和其它税

8. 政府支出及其结构

9. 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

10. 社会保障改革

11. 医疗保障改革

12. 收入再分配与财税政策

13. 环境资源保护与财税政策

14. 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

15. 地方财政问题

16. 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

项目管理前沿修订版

项目管理前沿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第11章项目管理前沿 学习目标: 熟悉计算机辅助的建设项目管理和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 重点难点: 1、Internet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2、工作流管理功能 3、项目信息门户(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 课程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把信息视为重要战略资源,把信息化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也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将国家信息化建设作为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信息化的背景和含义、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等内容。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平台,是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构建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活动主体是用户,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项目管理组织的用户群体;而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包括了项目信息的创建、集中管理和共享等几个方面。

11.1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本节主要介绍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数字鸿沟、信息化的含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11.1.1 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数字鸿沟 信息化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形成了以创造型信息劳动者为主体,以电子计算机等新型工具体系为基本劳动手段,以再生性信息为主要劳动对象,以高技术型企业为骨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生产力。在以质能转换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要对象为土地、矿产和石油等,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争夺的重点,带来了国际社会新的竞争方式、竞争手段和竞争内容。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同,产生了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1)“数字鸿沟”的含义 关于数字鸿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美国商务部把数字鸿沟概括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

企业管理创新思路

企业管理创新思路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不断创新,而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深入研究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正确处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处理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创新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是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企业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 2、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点,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建成一个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综合体。 3、管理创新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传递速度的明显加快,一些

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由某国经济的汇率、利率变动而受到影响。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证明。近年来,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主体跨国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态势。这些都要求企业相应地改革那些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体系,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从近些年来企业管理变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未来企业管理创新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 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的利润最大化,它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促使企业倒闭,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知识、技术、产品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2、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虚拟企业、网络组织、供应链协作、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 现代企业不能仅仅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技术专长与核心能力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3、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知识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它被认为是和资金、人力等并列的资源。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需要更多地通过加强协

管理前沿:大型国有企业“管理提升”四大思路解读

管理前沿:大型国有企业“管理提升”四大思路解读 3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央企业面向"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利用两年时间,进行管理提升工作,并重点在投资决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法律管理、采购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信息化、社会责任管理、党建管理和反腐倡廉等十三个专项上进行提升。 会议后,中央企业纷纷迅速响应,召开集团内的管理提升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公司的管理提升思路和计划。但央企的管理提升也面临一些难题和调整。比如,管理提升如何更紧密地结合行业和公司的发展要求?管理提升如何形成一个整体思路和整体抓手,而不是就事论事,做成单点局部提升?管理提升如何实现全面提升与专项提升的结合?管理提升如何真正能解决公司发展中的突出管理问题,如在多元化、国际化、多层集团架构下发展的管理问题?管理提升如何真正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精细化运作能力?等等。 xx结合多年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服务经验和配合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提升的相关工作成果,提出在当前背景下,中央企业的管理提升,一般可以结合行业和企业发展实际,通过深度的调研诊断,在四大备选模式--集团管控驱动模式、战略引领模式、绩效导向模式和全面风险覆盖模式中,选择最合适的提升模式,形成整体思路,明确提升重点,扎实推动。 xx建议,中央企业要做好管理提升工作,如王勇主任所要求,要花半年时间做一个深度的调研和内部诊断,诊断的结论将是选择管理提升模式和重点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对于做好管理提升工作的诊断工作,xx有如下建议。 1、本次管理提升的专项诊断,必须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提升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成熟度模型,对集团整体和各子集团、孙公司的管理现状进行分级评定。xx目前结合在集团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优势和积累,正在配合中央企业大力推进该项工作。 2、本次管理提升的诊断工作,中央企业可以通过要组建多元诊断团队,进一步提高诊断质量。诊断团队建议由集团分管高层亲自挂帅,主要相关部门负责人,国资委相关领导和专家,外部管理专家和管理提升咨询专家等组成,形成多元组合,建立最广泛的诊断视角和意见基础。第二,本次诊断必须对标国际标杆企业管理水准,提升本次诊断的价值。第三,本次诊断必须对集团总部、子集团和孙公司全方位诊断,突出重点,不留死角。 3、本次管理提升要有机结合整体诊断和专项诊断,即梳理集团管理提升面临的系统问题,又要着力分析、诊断管理现状中的薄弱环节。 基于管理提升系统诊断,中央企业就可以结合主要诊断结论,选择最合适的模式。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以事权与财权对等为核心的新一轮分税制完善和改革能早日启动,才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走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前不久表示,我国将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重点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分税财政体制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 十多年以来,分税制使得中央政府能够集中大量财力来调控经济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充实地方财政的“腰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将在阵痛中开始“破冰”!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较好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十多年来,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深化改革和加以完善的地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42.7%;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从1993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57.2%。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相应变化,一直在70%左右的水平上波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用43%左右的相对财政收入支撑了7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对财政收入仅仅支撑59%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恰恰相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最重要的职责,带有非常强的外溢性特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理应由中央政府提供,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必须依此来确定。如果由财力严重匮乏的基层政府来承担,必然会导致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不足或严重不均等,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背离,分税制就无法起到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更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源缩减,促使其从预算外寻找收入来源,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财政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土地财政”。据统计,1999至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至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至10259.8亿元,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0倍,年均增长率39.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款年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财政收入的变化及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财政规模变化及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以来,我国财政预算规模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这30 年预算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财政预算绝对规模逐年上升,财政预算收支占GDP 的比重则呈U 型变化。结合改革开放的历程,得出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变化与改革有密切关系的结论,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改革开放;财政预算收入;财政预算支出;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财政体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 年来,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体制变革使得财政体制的变动更为剧烈。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 比重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这种变化已经出现太大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有人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变化尚属正常,国家财力下放和集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还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财力就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所以不存在一些人担心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是政府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变化,显示了在这30年中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财政收入绝对数除1979 年和1980 年略有下降外都有增加,财政支出绝对数也除了1980年和1981 年略有减少外都以不同速度增长。与1978 年相比,2007 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加了45.76 倍和44.62倍。从财政收支增长率来看,有的年份增长快,有的年份增长慢,而且在1994 年前后几年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如果与GDP 增长率变化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在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基本大于GDP 增长率,而在1994 年之前是有的年份GDP 增长率大于财政规模变化率,有的年份小于财政规模的变化率。 作为衡量财政规模的另一种更好的指标——财政收支占GDP 的比重的变化则是另一种情形。改革开放30 年国家财力的变动情况,以改革开放的第17 年(1994 年)为转折点, 在1994 年以前有下降趋势, 而在1994 年后又有上升倾向。1978 年以来全国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百分比表示的国家财力呈明显下降趋势,1978 年为10.18%,而在1995 年下降到10.18%的最低点,在以后几年又有回升趋势,2007 年达到了20.80%。与此相对应的全国财政预算支出占GDP 百分比在1987 年为30.50%,在1996 年达到最低点11.11%,2007年又回升到20.09%。 二、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变化的原因分析 1.对财政收支绝对数增长的解释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这30 年中GDP 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1987 年GDP 为3 642.2 亿元,而2007 年是246 619.0 亿元,是改革第一年的67.7 倍。在财源扩大的基础上,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其次,价格变动也是引起财政收入增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财政收入会同比例地增长,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另一方面,我国采用了累进税制,“ 档次爬升”效应使得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此外,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也会对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以“ 瓦格纳法则”最为著名,之后,又有皮考克和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和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则的经济发展阶段。此外,还有从政治制度角度来分析的,如尼斯坎南的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普维亚尼的财政幻觉假说和选举权扩大增长论等。以上各种理论对我国财政支出不断增长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不能解释全部原因。 2.财政预算收支占GDP 比重U 型变化的解释 从1978 年开始,在财政体制方面进行了“ 让利—放权—分权—非对称性分权”的改革路径。改革开放之前,国民收入分配实行统收统支体制,根据当时实践总结出的“ 2、3、4”比例关系,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普遍较高。在改革开局之年,传统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仍未改变,1978 年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高达30.78%。为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 我国政府加快了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多次对企业放权让利,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时向企业倾斜。当时国有企业运行状况不佳,微观效益不理想,

中国税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决定从1979年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里,一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这30年改革中,税收制度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 30年中国税制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以划分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 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可分为涉外税制的建立、两步“利改税”方案的实施和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 1.1978-1982年的涉外税制改革。1978-1982年,成为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为税制改革的推进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打下理论基础。从1980年9月到1981年12月,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第五届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外合资企业、外国企业继续征收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初步形成了一套大体适用的涉外税收制度。 2.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方案。作为国营企业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第一步“利改税”,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成为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3.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方案和工商税制改革。为了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第六届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的一系列行政法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此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了关于征收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奖金税(包括国营企业奖金税、集体企业奖金税和事业单位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特别消费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筵席税等税收的法规。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至此,我国工商税制共有37个税种,按照经济性质和作用,大致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涉外税、农业税等七大类。 总之,这一时期全面改革了工商税制,建立了涉外税制,彻底摒弃了“非税论”和“税收无用论”的观点,恢复和开征了一些新税种,从而使我国税制逐步转化为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日益加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内涵要求,1994年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力度最强的工商税制改革。 1.全面改革流转税。以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

管理理论前沿

管理理论前沿动态一: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有了组织就出现了管理问题。管理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般认为,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纵观管理理论发展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管理理论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管理史上通常把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传统管理,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强制性,家长式,无标准,凭经验。 18世纪至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实践中的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早期的西方管理思想,促成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理思想酝酿诞生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这些人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生产管理、人事、工资、成本管理方面。此外这一阶段还有詹姆斯·小瓦特和马修·博尔顿、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麦卡勒姆、安德鲁·尤尔等人。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克里德·泰罗、“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泰罗的追随者们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和亨利·福特分别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林德尔·厄威克与美国的卢瑟·古利克。此外还有亨利·路易斯、勒·夏特里尔、詹姆斯·道奇、约瑟夫·刘易斯、汉斯·雷诺、哈林顿·埃默森、安德烈·米什林等人。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经济责任制,统一指挥,标准化,科学学习,优质生产。它不仅指明了管理是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要素,而且还确认了管理的领域,职能和原则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为管理理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的工作,为管理理论发展打下了实践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在于:(1)“经济人”观点。把人当作机器附属物,忽视了人性的一面。(2)封闭性。只着眼于企业内部工作效率,不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因此,它只适合于当时比较简单的企业组织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世界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大危机。在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始对宏观经

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

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 引言: 我们之前进行了有关绩效预算的内容的介绍,现在我们对绩效预算进行一些探讨。(一)政府的绩效评价: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1、政府的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预算的基础 2、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3、政府的绩效评价本质上是政府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 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个政府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是有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的。(二)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 1、发展观是基础,决定了他的政绩观 (1)要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有两种道路可以选择:一是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大推进,二是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 (2)如何看待发展观的区域角度?是地区协调发展还是单兵突进的模式? 2、正确的政绩观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观 西方国家政绩观考核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中国政绩观考核更多的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作为执政者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 3、快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在带来福利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 (1)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外部负效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2)在市场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将直接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公,差距的拉大等;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矛盾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过快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让全体公民享受到相对均等的经济增长的福利。 4、发展观和政绩观决定了政府的理财观 政府理财的理念和理财观主要分为两类: 1、追求财政的收支平衡理财观——(古典理财观) 财政收支平衡的理财观是政府将收支平衡放在第一位,不寻求收和支,可以让政府不必要承担经济的风险和过多的负担。 2、打破收支平衡的理财观——(现代理财观) 一是追求周期性的平衡,比如五年、十年的平衡,例如西方国家很多采用的是周期性的预算;二是放弃平衡,不怕负债,而依靠滚动的负债来支撑负债。此种理财观是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放在首位,政府承担一定的风险,将资源更多地掌握在手中,按照政府的意念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理财观是被动的,依从于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三)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 1、在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的发展基础上,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2、在分类评价基础上确定支出和预算 3、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评价政府的绩效,需要分类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来确定支出。 (1)政府行政行为的合规性:政府行为是否遵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以及总原则;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

根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中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运行中遇到的外部障碍,借鉴国际经验,在“十五”期间乃至2010年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公共财政原理,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为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供基础性条件 1.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以及如何干?由私人机构来执行政府的一些任务,能否做得更好?这一直是世界各地的选民和决策者不断思考、探索实践的重要问题。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责尤为紧迫和重要。根据世界银行对转轨国家经验教训的研究结论(世界银行:《从计划到市场: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17页),首先政府在生产和产品分配及服务方面的作用应大幅度地削减。由公共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一做法必须是一种例外,而非惯例。只有在市场失败的方面,如国防、初等教育、农村道路和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等,而且在政府干预能够改善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才被视为合情合理。其次,政府必须停止对微观经济活动的限制和直接控制,政府应致力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一种法律上的保证。最后,提供社会保障是所有国家政府的主要功能,但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应该主要针对最需要保护的那些脆弱的群体,政府不应为了使所有的人获得足够的生活标准而提供慷慨的保障,而是有必要强化个人在收入和福利方面的更大的责任心。 2.按分职治事、受益范围和法制原则依法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 分职治事是指在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按效率原则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充足理由承担的事务,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受益范围原则是指政府行使政治经济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时,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则应划为中央政府事权,若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则应划归某一级地方政府。法制原则是指各级政府事权的确认、划分、行使及调整等应具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性。根据上述原则和中国国情,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及主导作用应主要包括:(1)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GDP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调节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宏观经济结构偏差,促进并保持总供求和部门结构的大体均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3)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有效承担起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等;(4)调节GDP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范围内,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调控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7)自觉组织和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8)维护国有财产的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 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应主要包括:(1)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收入分配关系等具有区域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根据本地区居民(包括居民企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数量和质

中国税制改革

一、WTO给中国税制带来什么压力? 1、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与WTO要求中国的税制结构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虽然中国加入了WTO,但是经济发展有一个过程。税制改革有很多内容是今年完不成的,因为立法需要很长时间,比如所得税“两法合并”现在还没有提交到全国人大。改革还应是早点好,至少不应该拖得太迟,否则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 WTO规则对于一国税制的要求就是“国民待遇”原则,要求不能对外商歧视。在20多年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唯独税收与其他方面的情况很不同——税收方面是一直优惠外资的。现在税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外资歧视,而是对内资歧视。 中国关于WTO的谈判主要集中在取消和降低重要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求你拆掉篱笆。加入WTO后,外资市场准入的自由权肯定比现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优惠外商,外商企业可能享有市场开放和税收优惠的双重优惠,但对于内资企业而言则变成了税收和市场的双重负担。 我们的税制基本上是符合WTO要求的,并不是说中国加入WTO就逼着你立刻进行税制改革。外方对我们给出的税收优惠从不拒绝,问题是我们自己要不要继续实行这套政策。中国加入WTO的目的毕竟不是让外资打垮本国企业。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轻装前进。 2、除了企业所得税,决定或影响内资企业竞争力的税收因素还有那些? 决定企业内在竞争力的很多因素中,出口退税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因素之一。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和发达国家惯例相比仍然是退税不足。原因在于我们是生产型窄范围的增值税,产品中还含营业税。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其实仍然征了很多税。从税制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出口产品零税率原则。所以要真正解决出口产品含税问题,除了提高退税率、扩大退税空间,还需要增值税转型。最好不要通过提高退税率,超过法定征税率,如征17%退18%的办法,那会为人家诟病。改善税制才是正路。不改税制,通过退税硬性实行外贸补贴,结果是两边都扭曲。 3、近来启动的税制改革,是一次与1994年类似的全局性税改,还是局部税种的调整?此次税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目前是不是改革的良机? 当前并不存在一个类似1994年那样大规模税制改革的条件。不过,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包括经济结构改变、企业转制、投资需求不足等新情况,尤其是加入WTO。理论界对税制改革建议的重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地方税等,几乎涉及了税制的所有方面。 4、为什么目前的税改不是一个全局性的改革,却又涉及几乎所有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1994年税制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了。从宏观经济运行方向上说,中国已经从当时通货膨胀转变为现在的通货紧缩。1994年税改的核心方针是抑制通货膨胀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税法随堂论文信工吴鹏20102450126 论当前税制改革内容与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5年来中国的税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税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为税收收入的连年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税源。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35822.8亿元增至249529.9亿元,增长了83.7%,年平均增长率为16.4%;中国的税种从24种减少到20种(实际开征19种),减少了4种;中国的税收收入从20017.3亿元增至45622.0亿元,增长了127.9%,年平均增长率为22.9%;中国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7%上升到18.3%,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家采取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农业、能源、交通、外贸、金融、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和特定区域的发展(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几乎涉及所有税种。下面挑三个简单说一下 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一)确立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的原则,坚持以减轻农民负担为改革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费改税”的方案虽有不足,但它为解决“三农”

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从制度上制止了各种名目的收费,确立了税收作为处理国家与农民之间分配关系的主导方式,摒弃了其他非规范的方式;也为加强农业税收征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作为整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改革措施必须全面推行。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需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逐步导引出从中央政府到省级政府、到市县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财政投入机制。 然而,也需要明确,要真正建立起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的制度和体制,必须调整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路,着眼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着眼于农业税收制度的现代化。 (二)建立规范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要打破农村基层机构与农民之间的“零和不对称博弈”局面,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必须加大外部资金注入力度,中央财政在这方面应当率先垂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中央、省、市、县、乡镇之间财政分配体制。首先,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尤其要明确省以下特别是县、乡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三)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税收制度 通过上述税制改革,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将进一步规范、合理,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将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效应。 第一,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为对农产品商品征收增值税,

企业战略管理前沿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的几个前沿理论 摘要:20世纪末,国外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因而对国外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作综述,讨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再造理论、顾客价值理论,指出我国在战略管理前沿问题上研究的不足,有利于对其 进行更为深入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关键词: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顾客价值 “战略”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用于企业管理.实践证明:许多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关键看其是否制定了适合 企业发展的战略.所以企业管理界将战略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使其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问题.[1] 涉 及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主要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顾客价值理论等,其发展趋势为:战略重点 —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到企业内部能力的关注;战略目标——追求短期利益到寻求长期优势.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学者哈默尔与普哈拉在1990 年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成功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原因,也指明一条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企业核心竞 争力(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有的、支撑企业 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能力.[2]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并得以发展就 必须培育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该理论实际上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

理论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沃纳菲尔特,1984)和“企业能力基础论”(提斯·匹斯安欧和舒 恩,1990; 兰格路易斯,1992) 这两大分支.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是:更加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 资源基础理论 该理论把战略管理理论明确地建立在彭罗丝(E.Penrose) 的企业成长极限理论的基础上,接受彭罗丝的 “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的认识.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资源被划分为三类: 有形资源(如厂房、资本金)、无形资源(如专利、商标)和知识资源(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器或其他 类似的存储和交流媒介中).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来源于它所具备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企业自身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尽管资源 的开发过程倾向于使企业灵活性降低,资源基础理论仍然认为开发过程产生的独特资源乃是企业持续核心 竞争力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状况也 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导致它们运作效率和盈利率的高低和差别. 1.2 企业能力基础论 该理论强调企业的管理实践重点应该由企业的外部条件转向企业的内部条件,认为“核心竞争力”才是

我国企业管理的前沿问题探析

我国企业管理的前沿问题探析 发表时间:2017-01-18T16:18:02.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2期作者:石龙飞[导读]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组织体系的完善,人们在逐步意识到管理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管理在社会实践中所面临的新问题,管理科学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表现出新的可能。 诺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其维持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管理及其相关科学;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又给管理科学提供了更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可能。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组织体系的完善,人们在逐步意识到管理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管理在社会实践中所面临的新问题,管理科学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表现出新的可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管理学自身发展的需 求。所以对于管理学学者来说,思考管理科学的前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管理;管理科学;管理发展趋势 1 管理与管理科学概念以及对科学管理的分析 管理:管理有两个层次;第一是战略决策,它包括宏观战略决策,微观战略决策。第二层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的作用是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或者说一种好的氛围,使之能激活组织中成员的智力,而使组织跳跃式发展;或者说管理的作用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或者说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产生新的增长。管理的实质是创新的行为,是改变已有资源创造财富的潜力的行为。 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探索人类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管理的知识,它包括管理的思想、理论、理念,以及管理者制定决策的科学的、富有逻辑的、合理的方法。管理科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可以说:管理科学=管理的科学+管理的艺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管理科学与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管理是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好,这就要靠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作指导。而管理科学的研究,提出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均来自于管理的实践,是管理科学家深入实践,观察、分析,进行案例研究,总结、提炼管理的实践经验的结果。正因为管理的实践,才丰富了管理科学。 2 21世纪的管理变革 无论从管理思想理论层面,还是操作技术层面,21世纪的管理都面临并正在经历着许多变革。在管理思想观念上,集中在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战略竞争、定量的管理方法等现行理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正在接受学习型组织和复杂科学管理及模糊化、柔性化思想的挑战。传统的资本观、资源观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更受重视。而新的资源观认为,不仅自然资源是资源,社会资源(网络)、文化资源(文化、科技)、体制资源(制度、机制)、人力资源(劳力、智力)、购买力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资源。在管理理念上,从一味的竞争走向竞合;从只强调为顾客服务,走向引领顾客创新,形成顾客资本。在管理模式上,从只注重生产制造和人、财、物管理,不注重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橄榄型模式转向注重研发和市场营销、注重知识管理、促成知识资本创新增量的哑铃型模式。在组织结构上,从纵向的、实体性组织向扁平化和虚构型组织转变,组织形式更多的不是工厂,而是虚拟化企业和科技园区。在管理变革的形势下,许多操作层面上的管理新概念悄然而至。 2.1 精益生产:指企业不断迅速地开发设计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投入市场,注重技术、管理和人力集成和有效使用,并改变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一种全新生产方式。管理界认为这将“成为21世纪的标准生产制度”。作业管理。其含义是指以深化工艺、净化工序为主导思想,以作业为企业的起点和核心,运用计算机软件缩短加工路线和生产周期,取消非增值作业,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全程无浪费管理。 2.2 定制市场营销:作为现代企业营销的最新领域,其核心就是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各个顾客的不同要求结合起来,使差别化营销走向极限,尽一切可能去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2.3 团队:指采用团队组织及工作方式,建立不同层次的“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树立“共荣、忠诚、奉献”的团队精神,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企业形象战略。它要求企业从深层的灵魂塑造、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到企业外在形象的整合等全方位的变革,以在市场竞争中,依靠企业形象力赢得竞争优势。 3 企业管理的前沿性课题 当前企业管理前沿性课题林林种种,琳琅满目。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3.1 企业再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从头改变,重新设计”。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3.2 战略竞争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提出了竞争的五模型论,即分析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力量、供应商的议价力量、替代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提出了低成本战略、聚集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三大战略。 3.3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要想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共同愿景是必不可少的“修炼”。 3.4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应注重从学习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4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的实质是在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下,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而激活人的智力和能力,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资源从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产生新的增长。因此,现代管理的实质是创新。把握管理前沿问题,首先要认清现代管理的创新走向和发展趋势: 4.1 管理行为人性化。成功的管理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力,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在完整丰富的人性理念基础上,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实现的统一。 4.2 管理资源资本化。货币资本、信息资本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现在人力资本特别是人的能力尤其被管理者重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和组织发展的动力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